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工程調研報告範文4篇

工程調研報告範文4篇

本文目錄工程調研報告範文增收致富工程調研報告南樂縣商務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調研報告三峽工程後續工作實施規劃的政策調研報告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縣委“三個先行”活動的實施方案總體要求,結合我鄉實際,永福莊鄉加大環境建設投入力度,狠抓各項任務落實,環境建設“八大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了更好地推動環境建設工作深入發展,我們就永福莊鄉環境建設“八大工程”實施情況進行了調研,形成報告。

工程調研報告範文4篇

一、基本情況

永福莊鄉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安排,集中資金、集中力量在本轄區落實“八大工程”,總體來看,環境建設“八大工程”各項工作都能按計劃進度完成,進展良好。

1、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永福莊鄉組織各村面貌改造工作,全鄉累計清理垃圾51噸,清殘壁3處、路障7處,清亂搭亂建27個、敞露廁圈31個;省道縣道累計沒收、拆除門店牌27個、私搭亂建4處、拆除廁所3處,整治店外經營45個、更換廣告牌5個;全鄉各村村內道路硬化累計7600m,村內主幹道基本實現全部硬化,預計明年實現村內所有道路硬化。

2、城區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與“雙違”治理。永福莊鄉對轄

區內所有企業進行了摸排清查,並結合縣環保局、鄉供電所、派出所等相關部門對轄區內污染企業進行了相應處理,全鄉拆除非法煉油廠2家、菲汀廠1家,對其他97家污染小企業進行限電關停處理。永福莊各村高度重視“雙違”問題,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懸掛條幅、張貼標語、喇叭廣播等宣傳方式營造了一種濃厚的“雙違”整治氛圍。

3、效能任縣建設工程。永福莊鄉要求全部領導幹部設立填寫“幹部去向牌”。去向牌掛在各科室辦公室門前,特別醒目。牌上標註着每位幹部的姓名、聯絡方式及去向,包括在崗、開會、外出、事假等內容,前來辦事的羣眾可通過去向牌及時瞭解幹部去向,還可用電話聯繫預約辦事時間。極大地方便了羣眾,提高了效能,贏得了信任。

4、平安任縣建設工程。永福莊鄉一是積極開展隱患大排除行動,確保生產安全。並安排專人深入全鄉各類企業事業單位進行了摸底調查,進一步深化“打非治違”專項工作。特別是對全鄉煙花爆竹零售點和倉庫進行全面徹底整頓治理。二是狠抓社會穩定,定期排查整治,全力搞好“兩排一查”,借鑑文明工作法,採取“下訪尋問題、下村解難題”,充分發揮兩所職能和27個民調委員會作用,今年沒有重大事故發生。

5、誠信任縣建設工程。永福莊鄉召開學習交流會,加強全部羣眾誠信教育,講解誠信建設的形勢和必要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並將誠信建設內容納入幹部羣眾教育培訓計劃,提高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永福莊鄉積極着手健全以鄉便民服務中心為核心、村便民服務室為基礎、自然村便民服務點為補充的“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全面深化政務公開。“三級”便民服務體系

6、植樹造林工程。永福莊鄉積極安排轄區內邢德線兩側綠化工作,組織相關村兩委班子協調徵地事宜,並協調通道綠化負責人安排購苗栽植等貯備工作。另一方面,永福莊鄉積極謀劃今冬明春全鄉綠化工作,安排了綠化工作工期,確定了三個綠化工作重點村,並要求各村提前進行土地丈量,做好植樹的購苗、栽植和管護的準備工作,並要求相關負責人積極開展與林業局的協調工作,督導綠化工作的開展落實。

7、政治生態建設工程。永福莊鄉狠抓“四風”問題,不斷加強對全體黨員幹部的培訓教育,加強其黨性修養,致力於打造一支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勤奮敬業的幹部隊伍。鄉領導帶頭進行自查自省,反省自身生活工作中的問題,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形成了自上而下帶頭求真、求實、律己良好風氣,在羣眾中樹立了兩口的口碑。

8、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永福莊鄉對轄區內村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詳細的摸底調查,並着眼於羣眾精神文化需求和日常生活需求,對於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的村莊,鄉政府聯

合各村兩委班子在各村全面開展道路硬化工程,並新修了文化廣場,增置了健身器材,翻新了圖書室,修蓋了公廁、垃圾池等生活設施,極大地改善了羣眾日常出行條件和生活條件,豐富了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主要措施

鄉委政府把環境建設“八大工程”作為全鄉的重點工作,全鄉各職能部門和各村兩委班子迅速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落實措施,部門之間密切協作,有效推動了環境建設“八大工程”的順利實施。

一是分類細化,實行工程動態化管理。永福莊鄉由領導班子分別帶隊,成立了各項工程專項工作小組,確保每個工程有人負責,有人領導,有人指揮。各小組對工程的實施進展情況建立了旬報、月報等管理制度,對個別重點項目採取週報制,及時全面掌握環境建設工程建設的進展情況。

二是嚴格程序,全面落實配套資金。所有環境建設“八大工程”工程資金到位後,鄉財政及時通知各單位進行撥付,無擠佔、挪用、截留以及用於償還債務等情況,做到了專款專用。領導班子制定了便於操作和監督的資金管理辦法,嚴格按規定程序審核撥付資金,確保工程資金安全高效運轉,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三是落實責任,嚴把工程建設質量關。永福莊鄉全面落實工程建設“三制”制度,狠抓工程質量,建設優良工程、民

心工程。一是工程領導責任制。要求每個項目都建立領導負責制,落實工程責任主體,對工程規劃、建設質量等全過程負責。二是合同管理制。要求項目法人與施工單位、 供應商簽訂民生工程項目建設合同,按合同約定實施環境工程項目。三是工程監理制。形成當地羣眾、工程負責人和上級部門抽查的四方監理機制,以資金使用和工程質量為重點進行嚴格監督檢查。

四是量化考核,強化監督激勵機制。永福莊鄉各相關部門實施環境建設“八大工程”的成效,納入全鄉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體系,予以重點督查考核。鄉委政府每月通報工程建設進度,並建立獎罰責任追究制度。對於實施“民生八大工程”表現突出的工作小組,在資金安排上予以優先保障;對於考核落後的工作小組,幫助查找存在問題,為工程順利實施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三、對策建議

我們應繼續按照全縣統一安排部署,繼續按照既定的發展戰略,紮實推進永福莊鄉的環境建設“八大工程”全面開展,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深入調研,健全工程規劃管理。在對接下來的八大工程進行規劃時,應深入基層進行調研,瞭解人民羣眾特別是困難羣眾的需要,使工作安排更具針對性。加強縣相關部門的彙報協調,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對於沒有列入“八大工

程”又確實是人民羣眾迫切需要的工作,可採取其他方式,如“為百姓辦實事”等形式加以解決。

二要統籌協調,加強部門之間合作。向領導班子和村兩委幹部應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全鄉各職能部門要加強協作。針對徵地、拆遷、規劃選址等相關手續辦理週期長的問題,進一步優化整合前期工作環節,簡化審批程序,採取一站式集中服務等方式提高審批效率。應通過不斷完善定期信息交流和溝通制度,隨時掌握各個工程動態和進度,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三要出台政策,強化工程建後運營管理。建議出台相關政策措施,把環境建設工程建成後的維護、運營和管理等問題通過政策層面進行引導。作為純公共物品的相關成果,政府相關部門應在人員、經費及工作模式等方面統籌安排,予以明確,同時要加強對管理人員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其專業素質和水平,使建成的工程能夠長久良性運行。

四要廣泛宣傳,形成民生工程建設合力。“八大工程”是一項惠及廣大羣眾的民心工程和支撐永福莊鄉長遠發展的可持續工程,應充分發揮各級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在報紙、網站等媒體上開闢環境建設“八大工程”建設新聞專欄,深入宣傳“八大工程”建設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及時報道宣傳先進典型,在全鄉範圍加以推廣。通過不斷提高“八大工程”的社會認知度,調動羣眾參與積極性,形成全

鄉上下共同推進“八大工程”的強大合力。

永福莊鄉通過落實環境建設“八大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果,極大地改善了各村的村容村貌,保持了社會安定,樹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衷心擁護。但“八大工程”實施時間較短,實施過程還存在一些問題。結合永福莊鄉實際情況,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認識,全鄉要深切意識到環境建設“八大工程”的重要性、緊迫性,不斷堅定信念,結合自身工作崗位實際,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應該繼續找準問題,黨員幹部要真正的深入到羣眾中,傾聽羣眾的心聲,採納羣眾的意見,是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前提;應該不斷完善機制,提高工作水平,打造一支以民為先、以民為急的幹部隊伍,打造一支清正廉潔、求真務實的幹部隊伍。

增收致富工程調研報告工程調研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永安鎮敖牛村增收致富工程調研報告

為了加快發展永安鎮敖牛村的經濟,全面推進敖牛村的小康社會進程,根據《突泉縣XX--XX年農民增收致富發展綱要》和《突泉縣XX--XX年農民增收致富示範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XX年4月28日至5月2日,由縣直各局包村屯聯絡員和永安鎮包村工作人員組成的調查小組,歷時5天對全村基本情況進行了逐户調查走訪,認真填寫了入户調查表,調查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敖牛村位於永安鎮政府東3公里的鬧牛山腳下,東臨吉林省洮南市煤窯鄉紅山村,北與永德村隔河相望。全村現有4個自然屯,304户,人口1123人,其中農户265户,農村人口1043人;黨員38人;XX年勞務輸出270人,務工地主要集中在京、津、遼一帶。全村共有耕地6454畝,其中水澆地2646畝,退耕地1870畝。全村共有機電井166眼,農機151台,耕畜87頭匹。全屯共有奶牛存欄312頭,羊存欄2500只,豬365口。初步調查全村負債金額170餘萬元,主要是養殖貸款,部分農户因子女上學欠貸較多。

近年來,村兩委班子解放思想,緊密團結,認真執行“三會兩課”制度,在全村開展了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理清了一條全新的發展思路,把舍飼養畜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堅持把好地種好,走為牧而農,為養而種的路子,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XX年開始,全村協調資金,大力發展舍飼養殖。3年來,共有養殖户259户,佔總户數的97.7%,其中奶牛養殖户193户,奶牛存欄350頭,户均1.32頭,規模養牛户達32户。全村黑頭肥尾羊、小尾寒羊、絨山羊存欄2500只。到XX年末,全村總收入中,牧業收入佔總收入的60.2%。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715元,比XX年增加2300元。為解決賣奶難的問題,敖牛村以招商引資的形式建日收鮮奶3噸奶站一處,擠奶點2個。目前,奶站日收鮮奶2.5噸。XX年在盟委組織部、盟供銷社和縣委組織部的指導扶持下,奶牛養殖户成立奶牛專業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和《奶牛意外死亡補償辦法》,現在正建立疫病防治、飼料供應、奶牛改良等服務體系,為敖牛村養殖業走向市場、實現產業化奠定基礎。

二、存在問題及產生原因

雖然從XX年以來,敖牛村的農民收入增長速度有了較大的變化,但相對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全村的經濟總量變化不大,人均gdp相對發展緩慢,面臨的問題還很多,調查中發現的問題也很多,四個自然屯發展程度也不一樣,綜合分析,滯約農民增收的因素歸納起來是“一高、二重、三弱、四低、五缺”。 “一高”抵消農民增收。以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為主的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高,造成農業生產成本高,導致增產不增收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農民增收的效果。在農業生產成本構成中,農業生產資料佔有很大的比重,如果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偏高,就會加大農民的生產成本,減少農民的收入。雖然取消了農業税,增加了糧食直補資金,但對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全面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央一號文件給農民帶來的實惠。 “二重”影響農民增收。一是小農意識重。由於歷史的自然的等多種原因,農民身上的小農意識烙印仍比較深。常常表現為滿足於自給自足,安於現狀,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難有長遠打算。粗放經營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弱。二是農民負擔重。表現為就醫、子女入學的負擔已普遍超過多數農民的負擔能力。 “三弱”制約農民增收。一是投入的能力弱。由於敖牛村農業基礎薄弱,財力極為有限,導致投入長期不足,從而制約農民增收。二是農業基礎設施脆弱。農田設施大多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建的,有的已失去了功能,後來雖陸續建設和治理了一些農田水利設施,但全村靠天吃飯的成份還比較重,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和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很不適應。三是農業現代化條件薄弱。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受限,農機推廣難,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慢,種地靠鋤、收割靠刀的局面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生產效率低,大量農民還不能從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來。 “四低”限制農民增收。一是城鎮化率低。城鎮化水平低,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空間就小,轉移的難度就大,增加收入的機會就受到很大限制。二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低。目前農村合作經濟不發達,農民組織尚處在初級階段,組織化程度低,農户通向市場的中介或橋樑問題還沒有解決好,大多數農民的產銷活動處於無組織狀態,勢單力薄,產業鏈條還比較短,生產處於盲目狀態,交易處於被動狀態。三是農畜產品商品化程度低。農畜產口商品化程度低就意味着農民自身消費後的剩餘少,從而影響農民增收。四是農村勞動力素質低。在小敖牛屯留守在家從事耕種的大多為老弱婦孺,這些人文化素質偏低,大多數為國中以下文化程度,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差,使得新技術推廣的難度增大,降低了農業的經濟效益和農民的收入。在外打工的青壯年勞力總體上雖比留守在農村的文化素質要高一些,但懂技術懂管理的人少,大多是靠賣苦力從事簡單勞動獲得收入,因而收入低。 “五缺”困擾農民增收。一是缺資金。大多數農户存在生產資金困難問題,特別是要擴大再生產和搞畜牧養殖,資金遠遠不夠,貸款難長期困擾農民。二是缺技術。多數農民掌握的還是傳統技術,對新的實用技術掌握不夠,對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使用持觀望態度;農牧業科技人才匱乏,服務力度不夠,服務意識淡化。三是缺信息。農民獲取各種信息的渠道仍然狹窄,農業生產和養殖缺方向,農畜產品缺去向。發展初期愁規模,規模上來後愁銷路。四是缺加工。村內缺少大的能引領農民生產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農民賣初級產品的多,零零碎碎賣的多,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低。五是缺保障。無論種植還是養殖翥缺保障,天災對農民造成的損失只有靠農民自身來承擔,政府救濟往往是毛毛細雨杯水車薪。沒有保障,農民享受不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醫保等基本保障,一遇天災人禍往往傾家蕩產。

三、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的途徑

一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收入來源單一,是農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針對當前農村退耕還林和二三產業發展滯後的現實,提高農民的收入,就要千方百計引導農民不再集中於種植業,而是向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養殖業轉變;大力發

展農村個體經濟、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積極組織勞務輸出,把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加快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二是提高農民的素質。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差,缺乏技術、不懂經營,不具備從事複雜勞動的條件,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麼引導農民進入二三產業,並獲得效益,將是一句空話。因此必須下大力氣抓好農民的文化素質,一方面落實好國小教育的普及,抓好後備勞動力的教育,另一方面從各屯實際出發對現有勞動力進行適用技術培訓,使之能掌握一技之長。三是控制人口增長。人口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四是加大扶持力度。由於生態條件惡劣,中低收入農户普遍面臨農業生產投入產出效益低下的困境,要突破這個困境,只有依靠科技進步,通過新技術的運用、新項目的帶動,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和產出效率,實現收入的快速增長。因此應加大扶持力度,實施各項富民工程、科技項目應確保資金到位、技術到位。

南樂縣商務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調研報告工程調研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南樂縣自XX年實施該項工程以來在改善農村消費環境,促進農村消費,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得到社會認可。按照縣委辦公室通知意見,南樂縣商務局於8月20日至24日對全縣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人員共走訪了20餘家“農家店”,調查了13個行政村的部分羣眾,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現把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XX年—XX年度“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情況

南樂縣於XX年8月份被國家商務部正式批准為“萬村千市場工程”建設試點縣,二肥超市有限公司被批准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配送企業。XX年度,市商務局分配南樂縣“農家店”數額162家,時間只剩4個月,在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大的情況下,我們結合市局及縣政府的安排部署,採取整體推進,分段實施,劃片運作,分工負責的工作模式,紮紮實實地開展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工作。共建成農家店162家,圓滿完成市定目標任務。

XX年度,市商務局分配南樂建店任務120家,根據市局安排,結合南樂布點情況,我們加大工作力度,組織工作能力強、業務精、能幹事的工作人員,深入各鄉鎮和各村莊,按照國家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標準,堅持一村一店,擴大覆蓋率的原則,我局工作人員犧牲節假日,加班加點,歷經艱難,逐村逐店走訪,查看,選拔定點,高標準,嚴要求,規範建設第二批農家店。在硬件建設上,要求營業面積達到60平方以上,外牆粘貼瓷磚,地面鋪設地板磚,內牆粉刷,瓦房吊頂。在整貨上,要求統一超市貨架,統一標籤,統一張貼規章制度,統一室內“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標誌弔旗。在規範過程中,我們對各店負責人進行了崗前培訓,要求各店做到認真填寫商品購銷台帳,購銷商品三證齊全,配送率達到40%以上,並配置滅火器,計量器符合標準要求等。目前,已完成驗收50户,剩餘70户安排在下半年完成建設。通過XX年及XX年上半年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建設,我縣目前已建設“農家店”212家,其中農資店11家使我縣的“農家店”覆蓋率達到66%,不僅保證了廣大農民消費安全,全面提升了我縣農村的消費水平和農民的生活質量,而且輕鬆、直觀的購物方式直接刺激了消費,增加了農民的購買力,推動了我縣農村經濟的良性發展。到XX年底,爭取再建成70家農家店,讓我縣農家店的覆蓋率達到80%以上,爭創我市“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示範縣。

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據“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調研的走訪及進展情況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具體問題,影響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進度。

1、XX年度國家對“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補貼款一直未能到位,直接影響了XX年度建設的“農家店”的管理,同時也影響了XX年度建設“農家店”商户的積極性。

2、XX年度“農家店”建設要求高,標準高,使農村大部分條件好,基礎好的商户加入到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的行列中。剩下的商户條件較差,面積較小,基礎設施不配套,因而也使今年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相對困難加大,改建擴建任務加重,直接影響了今年“農家店”的建設。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對策

針對上述情況,為切實做好我縣XX年農家店的建設工作,以原定計劃為基礎,結合我縣實際情況,融入新的工作內容:

1、對XX年度建設的“農家店”就補貼款的到位情況做好解釋工作。

2、與市局相關科室加強聯繫督促第一批農家店的補貼資金,及時掌握農家店建設的相關信息。

3、進一步與其他縣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情況加強溝通,學習一些好的方法與經驗,形成良性互動。

4、繼續做好XX年下半年度“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工作,以點帶面、以強帶弱,進行重點幫扶,爭取高標準完成全年既定目標任務。

該項工程實施以來,不僅利國利民,也使承辦企業和加盟商户達到雙贏的局面。試點企業得到快速發展,企業的銷售額,利潤,新增就業人數等有很大的提高。農民則通過身邊的“農家店”的嶄新店榮店貌,上成的商品質量來進一步認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切切實實的好處,進而感受到國家“三農”政策對農村的關心,對農民的關懷。很多農民普遍反映黨和政府關心農村、心繫農民。“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使“掛牌店”進入了千家萬户,讓農民吃上放心食品,買到放心商品。由於“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透明度高,商品明碼標價,質量有保證,購物環境好,老百姓都樂意去“農家店”購物,他們認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確是政府為農村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可以説是“村民稱心、店主開心”,“農家店”就是農村農民的“放心店”。

(首發子站:濮陽市南樂縣商務之窗)

三峽工程後續工作實施規劃的政策調研報告工程調研報告範文(4) | 返回目錄

在當前的三峽工程“後移民時期”,移民安穩致富、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治理、建設和諧穩定新庫區已成為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而做好三峽工程後續工作實施規劃則是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的重要舉措。帶着這一課題,縣政協按照縣委要求,組建專題調研小組,通過實地走訪、座談羣眾、聽取彙報等多種形式,全面調查瞭解全縣庫區建設存在的問題,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組織專家分析研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三峽移民工作的基本情況

(一)水庫淹沒情況。作為重慶庫區移民遷建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區縣之一,我縣水庫淹沒區涉及1座縣城、11個鄉鎮62個村(居委會)414個社。全縣淹沒耕園4.2萬畝、房屋290.4萬平方米、工礦企業114户、縣城單位417個。175米蓄水成庫後,我縣境內長江水域面積70.62平方公里,庫岸線長359.25公里,消落區面積24.5平方公里。淹沒區主要集中在“一江四河”兩岸,盛產臍橙和蔬菜的良田沃土全部被淹,其主要淹沒實物指標占重慶庫區淹沒總量的十分之一以上。

(二)人員動遷情況。依據《長江三峽工程庫區奉節縣淹沒處理及規劃報告》和《重慶市政府關於調整三峽移民規劃搬遷安置人數的批覆》,全縣規劃動遷人口為129333人(其中農村62828人,集鎮5095人,縣城61410人),農村移民生產安置人口為60844人,復建各類房屋301.73萬平方米,搬遷工礦企業114户。截止5月底,全縣按計劃移民129333人,其中縣外35585人;補償復建各類房屋362.74萬平方米;搬遷工礦企業114户。農村移民、城鎮移民搬遷安置、工礦企業結構調整和專業設施復建任務全部完成,新建移民城集鎮功能基本完善、運行正常。

(三)投資執行情況。截止5月底,市上累計下達我縣併到位移民資金為643,149.53萬元,我縣實際撥付移民資金633,307.76萬元,資金暫存9,841.77萬元;間接費累計計劃41,818.35萬元,累計支出41,489.56萬元,資金計劃暫存328.79萬元。從支出結構來看,移民資金總體上運行良好,但個別項目凸顯資金不足,尤其是城鎮遷建、行政管理等費用,超計劃支出較多。

(四)移民後期扶持情況。從至上半年主要從圍繞移民安穩致富的生產經營性和基礎設施項目、特困移民救助、移民技能培訓等實施項目扶持;7月1日起,對農村移民後期扶持主要是直補到人和項目扶持,實施的具體政策主要有產業發展基金、水庫庫區基金、中型水庫農村移民後期扶持、解決庫區移民遺留問題(非農扶助)、移民養老保險、電子專項資金扶持6項,每年到縣的後扶資金在1.1億左右,政策期限至20年不等。儘管如此,總體上還是沒有形成完整的移民後期扶持政策體系。

二、我縣三峽移民工作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的總體情況來看,我縣三峽移民工作已經由大搬遷步入大發展階段,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矛盾也正在逐漸凸顯。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人地矛盾凸顯返貧問題。全縣就地後靠安置的6927名農村移民,人均耕園地僅0.174畝,較安置前人均減少0.416畝,尚有50個社5538人人均耕園地不足0.3畝,且安置土地大部分都是海拔高、坡度大、熟化低、質量差的 “三跑”(跑土、跑水、跑肥)田地,土壤貧瘠,設施落後,效益極其低下。據縣農調隊測算,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後,移民農業收入人均下降800-1000元,降幅巨大。過去這些移民大多居住在被淹沒的“一江四河”兩岸谷地,土地肥沃,日照充足,交通便利,水源方便,大部分土地用於種植臍橙、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每畝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生活質量在全縣農村相對較高。搬遷後耕作條件艱苦,農業收入鋭減,新的收入渠道又沒培育出來,生活失去了保障,部分移民成了當地新的貧困户。

(二)產業空虛凸顯就業問題。三峽工程興建的18年間,我縣歷史積澱的微弱產業發展幾乎停滯不前。全縣累計關閉企業102家,搬遷的114户工礦企業也受到資金、場地等影響,生產效益普遍不好,縣域經濟主要依賴於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缺乏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支撐。末,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僅為億元,淨利潤只有億元,產業對就業的吸納能力不強。從調查情況看,農村移民就業以農業和務工為主;城鎮移民就業機會非常有限,既使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難以找到工作,除了外出務工,留在城裏的若無一技之長,就只有開摩的、當保安,除非政策補貼,工廠一般都不會招大齡工人。末,全縣城鎮登記失業率達到%,高於全市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個百分點。就業無門、上班無崗讓不少移民對現實不滿、對未來悲觀,記恨於搬遷,經濟問題正逐步演變為社會問題。

(三)地質災害凸顯環境問題。據調查,我縣境內庫區地質隱患點已達643處,蓄水175米後,已發生地質災害及險情158處,災害點遍及新縣城及全縣各個鄉鎮,約10餘人、270萬平米房屋受到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威脅。這雖有三峽水庫蓄水本身造成影響,有建設三峽工程的人為活動破壞,但大量移民後靠安置墾荒也起到不小的推波逐瀾作用。後靠安置的移民從龐大的三峽工程中分享的利益、得到的回報微乎其微,國家給的600元/人的生活補貼,遠遠不足以支付一個家庭吃飯、上學、就醫等方面的正常開支,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在已停耕的地方重新開荒,不得不在退水後的消落帶搶機搶種。他們這種無奈的開墾種植,既不安全更加劇了土壤的剝離流失和環境的破壞,對於原本生態結構脆弱的庫區來説,更是雪上加霜。

(四)補償差別凸顯信訪問題。移民補償按縣城居民、鄉鎮居民、農村居民區分標準,標準與標準之間差別至少20%以上,居住用地與非居住用地補貼數額也往往每平米相差100元以上,更有甚者達到200元,部分移民認為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不盡合理;第一期移民比第二、三期移民拿到的補償金、享受的優惠政策都少得多,移民心裏很不是滋味;再則,遷建住房人均補差6000元,最多的補差達4萬元,國家下發的移民補償遠遠不夠實際建房成本,我縣城鎮遷建資金超支6712萬也在一定程度説明了這一點。調研中移民一説到這些問題,就情緒激動、怨氣沖天。雖然縣鄉兩級都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了許多矛盾,但這些核心問題始終難以解決,仍有相當部分移民頻繁上訪。,全縣受理的信訪案件上,涉及移民的信訪事項佔到%,長期高企不下,成為影響全縣大局穩定、社會和諧的重磅“炸彈”。

(五)文化差異凸顯返遷問題。通過移民居住的周邊觀察,僅僅偶爾在路邊發現一兩個小書店,圖書館、電影院、健身房、文化站等這些最基礎的羣眾文化娛樂設施寥若晨星,網吧、麻將館、遊戲廳反而唱着主角,移民們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去寄託強烈的思想依賴性,縣內已經出現了諸如的反遷現象。在我們的調研中,許多移民都表示空虛寂寞、寄人籬下,要像往常那樣無事東串串門、西喝喝酒,跟朋友聊聊天、釣釣魚什麼的,已成為難以企及的奢望,都盼望當地能有一定的文化生活設施。文化生活匱乏已成為移民安營紮寨、安穩致富的“攔路虎”。

三、我縣三峽移民安穩致富的初淺思考

以樞紐工程、輸變電工程和移民工程的“前三峽”任務雖已基本完成,但以移民安穩致富為主的“後三峽”任務方才起步,倍受世界關注,事關三峽工程最終成敗,其意義不亞於再建一個三峽工程。為做好我縣三峽工程後續扶持工作,特作如下建議:

(一)高度重視,科學規劃。做好三峽工程後續工作事關不僅維繫移民安穩致富,更是事關國家穩定大局。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必須把做好三峽工程的後續工作作為一項硬性任務來抓,明確由國務院牽頭、三部委制定落實規劃。錦濤總書記也明確要求“使庫區的人民羣眾基本生活有保障,勞動就業有着落,脱貧致富有盼頭,同心同德建設和諧穩定的新庫區”。我縣黨委、政府對此要高度重視,要深刻地認識到開展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既是中央的關懷、人民的期盼,更是歷史的必然、我們的責任,以責無旁待的主人翁精神和“畢其功於一役”的背水一戰意識去勇於擔當、奮發努力,把科學編制後續工作規劃作為移民工作的“重頭戲”,集中精力、人力和財力打好規劃編制總體戰;要堅持以人為本,擴大公眾參與度,增強規劃編制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注重傾聽羣眾意願,真正反映民生、體現民意、貼近民心;要在國家規劃框架指導下,集中精力搞好對接,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爭取三峽工程後續扶持工作政策理解、政策爭取、政策效應“三個最大化”,確保我縣三峽工程後續扶持工作規劃不留遺憾、不存僥倖、不掉死角、不現盲點。

(二)做強產業,支撐發展。解決庫區經濟發展、解決移民的長遠生計,關鍵還在培育和壯大產業。要按照規劃指導、政策扶持、市場導向、項目法人實施的原則,依據相對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市場前景等因素,做好全縣產業發展規劃,合理引導產業重建。要積極構建產業集聚窪地,搞好產業發展服務,為招大引強、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搭建優勢平台;要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做大做強縣委提出的旅遊這一全縣第一產業,加大資金投入,加快“一城兩景三基地”建設,儘快上馬一批重大旅遊項目,集中力量解決好吃住行、遊購娛6大問題,形成“人人都是旅遊主體、個個都是產業主人”的合力,把奉節建設成為長江三峽旅遊線上的一顆明珠;要繼續大力發展以臍橙、茶葉、藥材、煙葉、蠶桑和無公害蔬菜等名優土特產為主的現代特色農業,以肉羊、肉兔、毛兔、肉牛、商品蛋雞、瘦肉型豬等六大中心養殖區為主的現代畜牧業,把傳統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做出更具影響、更富經濟效益的大文章;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儘快劃定限制開發區域,明確禁止開發區域,合理、有序地開發煤、鐵、硫鐵礦等礦產資源,切實走好生態經濟發展之路;要進一步研究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財政政策、融資政策、就業政策等有利於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金融保險、會展推介、物流配送、信息諮詢、中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真正做到窮盡政策培育新興產業、窮盡心智發展既有產業,以產業發展的突飛猛進撬動惠及廣大移民乃至全縣人民的福祉槓桿。

(三)提升素質,促進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更是廣大移民實現自我發展、發家致富的前提。要針對移民綜合素質、專業技能低的特性把提升就業素質放在促進就業的首位,大力實施職業培訓行動,採取送培訓下鄉鎮、進村社(社區)等靈活的方式,區分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年齡段,既結合縣域農業發展現狀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又面向市場、面向需求廣泛開展非農產業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切實做到移民務農有技術、務工有技能;要着力提升移民創業素質,加大以syb、syib為主的創業培訓力度,通過課堂教學與實地考察、市場調查與項目分析、集中啟發與個性思維有機結合增強移民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能力;要積極引導移民轉變“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的就業觀念,制訂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強化資金促進就業的作用,讓移民也享受與下崗職工、城鎮失業人員同等的就業優惠政策,讓移民儘快就業、穩定就業;要加強就業困難移民的認定,實行實名制動態管理,有針對性的搞好就業援助,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方式,多渠道幫扶就業;要加強區域勞務協作,有選擇地、成建制地組織移民異地輸出就業。

(四)平衡生態,保護環境。保持庫區生態環境平衡,是當前庫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繞不過的坎”。要發動羣眾、依靠羣眾,凝聚共識、匯聚支持,自覺減少和防治污染,積極參與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促進庫區生態環境良性發展;要大力加強消落區治理, 採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高新技術治理等綜合措施,統籌兼顧防洪效益、泥沙淤積、庫岸保護、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利用科學技術提高消落區治理效益;要把生態移民、退耕還林、避讓搬遷作為全縣庫區生態好轉的重要途徑,深化植樹造林活動,對庫區內海拔至少300米以下的地方實行無條件的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着力構建長江生態屏障,防止水土流失;要適時研究制定生態移民政策、規劃和辦法,通過先行試點,採取多種方式,有序推進三峽庫區生態脆弱環境的二次移民,減少人口對環境的壓力;要探索建立健全政府領導、各方參與、綜合治理、穩步推進、講求實效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機制,運用生態環境學、生態經濟學等理論,促進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深入開展,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五)政策引導,改善民生。廣大移民做出的奉獻和犧牲理應得到國家和社會的尊重。我們要本着對這一代人負責到底的態度、本着盡最大努力的原則促進他們安穩致富、幸福生活。要大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善水、電、路、電視、電話等配套基礎設施,加速新開墾土地熟化,改善土質,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努力創造和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要在進行產業扶持的同時,以真金白銀的形式,在保持現有補貼政策的同時儘可能多的實施一些讓移民直接受益的民生項目,綜合移民量和移民實際生產生活狀況將扶持資金投向兼顧移民生計維持、移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庫區社會穩定維護等方面;要對移民實行税費減免,提供金融貸款支持,強化扶貧工作,對移民鄉鎮和貧困移民實行多種形式的對口幫扶;要積極開展科技、文化、技能下鄉活動和勞務培訓,不斷提高農村移民勞動技能、科學知識和發展市場經濟的能力;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探索建立適合庫區實際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社會救濟等保障制度,保障移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權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8wngn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