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散文佳作欣賞:話説迴歸自然

散文佳作欣賞:話説迴歸自然

編者按:為什麼現在人們都在追求迴歸自然呢?我們又該如何迴歸自然?

散文佳作欣賞:話説迴歸自然

話説迴歸自然

話説迴歸自然,使我不由得吟誦起郭老所寫的《地球 我的母親》中的優美詩句,不由得想起地球是我們唯一生存的家園,不由得勾起孩童時的美好回憶:暑假的日子裏,家鄉村北一望無際的幾千畝渭河灘地,確是玩童們天然的遊樂園,園內樹種繁雜,錯落有致,鬱鬱葱葱,林園滿目;樹冠茂盛,乘涼玩耍,涼風習習,毫無熱意,舒適感覺,空調難比;那時,物資匱乏,迥迫飢貧,酷暑寒冬,身着布衣,雖則粗糙,舒適透氣。追憶過去,優美記憶令人有許多猶新的回味……

話説迴歸自然,似乎話題太大了吧,不知從何談起,從何寫起;似乎話題又有些復古意味,其實,並不為然。

話説迴歸自然,就是指人們生活在繁花的世界裏,行事有據可依,辦事有規可循,生活更加豐富,生活更加活躍,生活更加自然,生活更加舒坦。迴歸自然很切近人們的生活點滴,時下常以充耳已聞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就是含有這樣的意思嗎?人們常談及到生活圈中的種種跡象也不就是説明迴歸自然的重要性嗎?且析如今社會上的一些流行語,“吃爛些、穿爛些、走慢些。”;不知又是那位高人所編的現實生活中的十八怪之一,“吃的喝都是害”;還有我國改革開放前後的今昔對比,“三十多年前,窮人在家裏吃的蔬菜,三十多年後,富人在酒桌上吃的是蔬菜。”;再回想,八十年代初,賣老鼠藥盛行一時,其結果,鬧得老鼠不見得少了多少,反而鬧得貓越來越少,甚至連所養的家畜家禽也遭到了禍殃;前幾年,國家禁塑令雖倡導一時,由於部門管制不力,彩色塑料的應用至今氾濫於生活領域;如今,走在大街上,在多種娛樂場所,人們看到戴口罩的人已熟視無睹,何故呢?仔細思量,難道人們所説所議的不無道理嗎?由此可見,迴歸自然大勢所趨,勢不可擋。

話説迴歸自然,並非復古、並非有全盤否定之意。我國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取得的成績斐然,讓世人刮目相看,多項技術在世界科技領域遙遙領先,在驚喜富裕的生活背後,我們所做的理智選擇似乎都是政確的,其實又難免存在眾多弊端,由於受急功近利思想的錯誤誘導,在環境治理中,上有法規戒律,下有我行對策,目無法紀,有令不止。對於項目工程,論證不充分,考證不實際,亂砍亂伐,綠地面積逐驟減少,亂搭亂建,環境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擴大,投機鑽營,小到黑作坊,大到地下工廠,垃圾食品、生活用品,充滿整個市場,管理似乎失控,不當的人為因素已給後代埋下了永久的禍根,導致近些年來,病毒猖獗,肆意氾濫,霧霾成災,重創難愈,温室效應,旱澇不均,自然災害,頻頻暴發。時下人們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已向世人敲響了長鳴警鐘:珍愛自然,不容忽視;保護環境,勢在必行!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只要有生命的一草一木、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都是相生相剋的,是相互依賴的,他們生存的體系已構成了牢不可破的食物鏈,因而,在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到他們生存規律的時候,絕不可冒然使之,隨意去破壞其生態環境。在現存的生命中,沒有什麼是絕對好的,也沒有什麼是絕對壞的,凡是能存在的都有他存在的道理,這恐怕也是天意的定格。所以,想幹什麼事,説實話,都要以規律為指導,經過反覆論證、考證,以圓滿的實施方案為依據,在減污排污上力求零污染,才能依規行使,否則,就會其患無窮,殃及子孫後代,誰與自然規律大行逆道,對不起,帶來的只是惹禍招身。以上所談的,難道不是現實生活中鮮活的事實嗎?尊重、熱愛自然就如同做人要講誠信、擔當道義一樣,也是有規可循。

乘着華夏民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好時機,如今,全民開展如此聲勢浩大的“還我藍天”保衞戰,這次綠色革命不就是迴歸自然的舉措嗎?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這話固然很有道理,但真要做起來,絕非一日之功,須全民參與,須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美好願望才能實現。我們衷心期待的就是,吃上放心的綠色食品,吸上新鮮空氣,使用上環保的家電,乘坐上綠色環保的汽車,住上舒適絕佳的住房。因此,在我們大力發展經濟、努力提升人們生活指數的同時,切切不能隨意破壞生態環境,要借前車之鑑,痛定思痛,依法整治環境。保護人居環境,既是人類社會的責任,也是各民族的責任,更是國家政府的責任。我們要大力普及環保知識,逐步提高全民素質。把治理環境視為我們生活中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只要我們心懷尊重、保護自然的大愛,加之政府的監管政策、措施到位,資金、人力投資到位,全民參與,從身邊小事做起,步步為營,科學治理,何憂環境治理不好,何愁綠水青山不現眼前。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鐵腕治理,永在路上。我們堅信,宏偉的藍圖會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實現,到那時,山一定會更秀,水一定會更清,天一定會更藍,人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甜。

作者:楊會強

公眾號:三賢文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3k8j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