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市委書記市委工作會議講話材料

市委書記市委工作會議講話材料

市委書記是所在市的實際最高負責人,地位在市人大選出的市長之上。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市委書記市委工作會議講話材料,僅供參考。

市委書記市委工作會議講話材料
市委書記市委工作會議講話材料篇1

同志們:

這次市委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上半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任務,按照省委關於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決策部署,動員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羣眾,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努力開創東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下面,根據市委擴大會議研究的意見,我講三個問題。

一、深入學習領會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把思想認識高度統一到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

7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省委工作會議,是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姜異康書記的重要講話,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就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加快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作了深刻闡述,明確提出了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和工作着力點,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山東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姜大明省長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我省上半年的工作,科學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的任務,完全符合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山東實際。兩位領導的講話,充分體現了黨的xx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充分體現了xx對山東的殷切期望,充分體現了對發展規律和山東省情的準確把握,充分反映了山東人民的共同意願。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把思想認識高度統一到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

第一,深刻認識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重大意義。省委工作會議作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戰略部署,意義重大而深遠。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把中央的方針政策與山東實際相結合的一項戰略任務,是順應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趨勢的戰略抉擇,是與省委多年來作出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重要決策,保持了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從省第八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社會主義新山東,到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在新起點上實現富民強省新跨越,再到這次省委工作會議提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反映了省委對省情和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特別是把經濟與文化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既着力增強經濟硬實力,又着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從整體上增強山東的綜合競爭力,這一重大戰略決策,對於推動山東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對於山東的長遠發展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二,深刻認識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總體要求和工作着力點。省委工作會議對建設經濟文化強省作了全面部署,總的要求就是全面貫徹黨的xx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xx對山東工作的總要求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的部署,加快工作指導轉變,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轉變發展方式為根本途徑,以營造良好環境為保障,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努力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實現富民強省新跨越。要求將實現由經濟文化大省向經濟文化強省跨越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正確把握和處理好與快的關係,正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規律,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統籌協調發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進經濟文化強省的着力點是六大方面,即“轉變發展方式、強化農業基礎、繁榮發展文化、注重改善民生、培育造就 人才、實施科學領導”。這一系列的論述,就是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深刻內涵和本質要求。我們一定要用心領會、用心把握,把省委提出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落到實處。

第三,深刻認識東營在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中肩負的重大責任。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的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歷史使命。省委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着重抓好“一體兩翼”和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南北“兩翼”要重點開發,落實政策,完善機制,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努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帶。東營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主體和中心城市,作為“一體兩翼”戰略佈局中北翼的核心,在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中處於特殊重要的位置,肩負着特別重大的責任。我們一定要不負省委的重託,加快建設黃河三角洲生態高效經濟區,培育成為全省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為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四,深刻認識當前經濟形勢及應對困難和挑戰的措施。省委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作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應對挑戰、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概括起來,就是“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增效益、促民生、保穩定”六句話十八個字的總體部署。這些重要舉措,對促進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應當講,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也是經濟發展遇到困難最多的一年。面對眾多的困難和矛盾,全市上下認真貫徹黨的xx大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施黃河三角洲開發總戰略,特別是進入5月份以來,堅持一手抓抗震救災,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支援抗震救災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矛盾很多、困難極大、壓力巨大。除了受國際因素影響以外,國內煤電油運緊張,全面通脹壓力增大,財政金融緊縮,加之我市結構性矛盾突出,部分行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固定資產投資回落較大,拉動經濟增長乏力,控制經濟下行難度很大。面對這些矛盾和困難,我們必須把思想認識高度統一到中央和省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上來,堅決落實好省委工作會議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舉措,確保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

二、按照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部署要求,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

自20xx年底以來,我們在歷屆工作的基礎上,經過深入探索研究,確立全面實施黃河三角洲開發總戰略。近兩年來,我們的各項工作緊緊圍繞這個總戰略展開,以這個總戰略牽動全局,邁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貫徹落實省委工作會議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決策部署,認真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建設新型的生態高效經濟區,培育形成全省重要的經濟增長極。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八個重大問題:

(一)深入推進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新局面的強大思想武器。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實踐證明,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我們在實踐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離不開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關鍵階段,我們面臨着眾多的矛盾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解放思想更為重要、更為迫切。繼續解放思想,這是我們應對各種挑戰、實現科學發展、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重要法寶。去年以來,我們先後開展了兩次以實踐科學發展觀為主題的解放思想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我們要在前段活動的基礎上, 結合貫徹省委工作會議精神,把“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排頭兵”活動進一步引向深入,興起解放思想的新高潮。在推進解放思想的過程中,要着重解決好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面對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堅定不移抓發展。當前,我們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挑戰,對這些困難和挑戰怎樣認識、怎樣對待?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回答和解決的重大問題。必須清醒而堅定地認識到,挑戰是機遇,困難也是機遇,我們的責任和本事,就在於變困難為機遇,變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緊緊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定不移地抓發展、促發展。誰能在這個關鍵時刻衝上去、殺出一條血路,誰就抓住了機遇,開拓出發展的新道路,步入一片新天地。我們一定要認準這個真理,不為任何困難所懼,不為任何風險所懼,咬定發展不放鬆,在困境中求得又好又快發展。二是面對挑戰,增強創新意識,勇於創新促發展。我們強調在困難挑戰面前,要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弘揚改革創新精神,衝破因循守舊的思想約束,用改革的辦法克服困難,用創新手段促進發展。而決不能沿襲過去的、不合時宜的、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辦法解決新矛盾、新問題。比如,目前煤電油運緊張,就必須加強技術進步,狠抓節能降耗,不能再上高耗能的項目;金融政策緊縮,企業融資困難,就必須優化投資結構,選準投資方向,上好項目,上國家鼓勵發展的項目;人民幣升值,出口效益下滑,就必須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學會運用匯率,以進補出,規避風險,增加效率,等等。對面臨的這些困難和挑戰,都要靠創新去解決、去應對。三是面對挑戰,增強爭先意識,勇站排頭爭發展。狹路相逢勇者勝,危難之際敢亮劍,這是戰鬥規律,也是市場規律。市場競爭就是優勝劣汰,誰爭先一步,搶佔了制高點,誰就贏得了主動,拓展了發展空間;反之,就會錯失良機,被動落後。全市上下一定要自我加壓,奮力爭先,率先發展,都來爭當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排頭兵,爭當又好又快發展的排頭兵。

(二)着力轉變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黨的xx大提出的關係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是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必由之路,是應對困難和挑戰的生死抉擇,這也是省委工作會議提出的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第一個着力點。特別在當前遇到眾多矛盾和困難的情況下,出路就在於發展方式的轉變,在於結構的調整優化,在於現代產業體系的構築。我們要有壯士斷腕的精神,敢於挑戰自我,敢於脱胎換骨,在轉變、改造、提升中獲得新生。着力抓好五點:一是要立足現有基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重點改造石化、輪胎、造紙、紡織四大產業,突出做好整合的文章。石化產業要重點推進與中海油的合作,抓緊啟動液體化工碼頭、百萬噸原油和成品油倉儲基地建設。石油裝備製造業要積極推進與美國休斯敦市的戰略合作,儘快做大做強,打造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輪胎產業要實行錯位發展,形成整體競爭力。造紙產業重點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扶持發展核心龍頭企業。紡織產業着力推進向下遊延伸,開發高端產品,打造知名品牌。對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各級一定要解放思想,開闊胸襟、放開視野,積極推進戰略重組,集中力量改造提升,使之早日煥發出新的活力和生機。二是要着眼未來發展新型高端產業。重點依託東營經濟開發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打造一批新型戰略性核心產業,帶動提升產業發展層次,構築起現代產業體系,增強支撐力和競爭力。今年以來,東營經濟開發區引進了17個過億元的大項目、好項目,呈現出六大產業鏈的發展格局,勢頭強勁,令人振奮,一定要乘勢而上,抓緊推進,並要圍繞現代產業體系構築,再抓一批好項目。三是要強力推進固定資產投資。不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還是發展高端產業,都離不開投入,沒有投入就沒有結構調整,沒有大的投入,就沒有大的調整,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特別是對東營來講,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剛剛起步,沒有大規模的投入,就不可能實現大規模的開發。我們的地方經濟還很薄弱,工業化水平還很低,還遠遠沒有完成原始積累,加大固定資產投資顯得尤為重要。今年上半年,全省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而我市地方固定資產投資卻持續走低, 全市地方完成投資311.24億元,同比增長13.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5個百分點,比煙台、威海、濰坊、濱州分別低10.3、13.7、7.1、4.1個百分點。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這説明,全市投資乏力,發展後勁不足。必須明確,對於我們這樣一個處於發展中的城市,三大需求拉動,投資需求拉動仍然是第一位的,而且要持續很長時期。即使是經濟發達的深圳,最近明確提出,下半年的第一項任務是強力推進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我們更應當高度重視,加大投資力度。還必須明確,我們強調強力推進固定資產投資,並不是要違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盲目擴大投資規模,搞低水平重複建設,而是要堅決執行宏觀調控政策,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方針,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國家控制限制的項目一個不能上,不符合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產業規劃的項目堅決不能上。要着力投向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投向高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業,投向農業和現代服務業,投向重大基礎設施。全市上下要瞄準投資方向,着眼於構築現代產業體系和可持續發展,千方百計抓一批高水平的項目,加速投入,提高投效,以此拉動結構調整,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四是要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積極推進大學科技園和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建設,抓好軟件園、軟件大廈建設,努力把高新區打造成為高端產業的聚集區和自主創新的先導區。企業是研發投入的主體、創新活動的主體和成果應用的主體,要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創新機制,有關政策要向企業傾斜,支撐創新的要素要向企業聚集,努力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創新型企業。整合區域創新資源,深化油地校科技合作,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完善支持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積極發展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促進創新成果與金融資本的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五是要紮實抓好節能減排。低消耗、低排放是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標誌。要作為硬指標、硬任務,強化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重點加強源頭控制,淘汰落後產能,增加技改投入,發展循環經濟,抓好重點流域、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的治理,廣泛開展全民節能行動,全面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確保實現全年的目標任務。

(三)緊緊抓住三大突破點。主體產業區、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是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三大突破點,必須緊緊抓住不放,集中全力突破。“四區一城”是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主戰場,是構築現代產業體系的主要平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儘快落地建設一批大項目,以此為主體,立起產業框架,打造產業集羣。臨港產業區,要加緊推進與中海油的合作,及早開工建設大唐電廠,同時引進一批戰略合作伙伴。東營經濟開發區,要加快推進大規模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吉盛汽車等大項目建設,爭取明年竣工投產。生態旅遊區,要儘快完成詳規編制,精心策劃規劃招商,今年抓緊開工建設黃河口旅遊港、旅客中心、黃河口汽車野營地,快速啟動黃河口旅遊。生態漁業畜牧區,要加快推進已引進的幾個大項目建設,並繼續抓好項目招商和配套設施建設。黃河水城,今年要完成“三園一區一岸線”建設,重點抓好會展中心、“水城雪蓮”劇院建設,明年完善配套,深度開發沿廣利河服務業產業帶。“三路兩港一場”是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戰略工程、基礎工程,要集中力量向前推進,堅決完成今年的工程任務,儘早構築起立體交通體系,為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生態環境建設是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鮮明特色和重要保障。要以中心城區和縣區駐地為重點,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功能配套,搞好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城鎮品位,展示新的形象。要把“三網”綠化工程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重大任務,科學規劃,嚴格標準,精心實施,確保質量,力爭再用三年時間基本實現農田林網化、路域林蔭化、水系風景化,打造黃河綠洲。

(四)統籌經濟文化融合發展。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文化因素滲透到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物質產品藝術化、物質經濟文化化的趨勢不斷加強;文化生產逐漸趨向商品化和產業化,精神產品大量湧向市場,文化經濟化的趨勢日益明顯,文化創造成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必須順應時代潮流,跳出就經濟抓經濟、就文化抓文化的思維定勢,樹立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應當明確的是,我們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就是按照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思想來謀劃和推進的。在產業培育上,我們把文化旅遊業作為一個重要的主導產業來培植,作為推進開發建設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來抓。在環境建設上,我們着力打造以“黃河水城”和“三網”綠化工程為標誌的生態家園,其中文化元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還把文化作為推進開發建設的強大動力,制定出台了《關於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努力發揮文化在開發建設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按照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部署要求,我們要深入研究經濟文化融合發展問題,努力做強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提升綜合實力。一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堅定經濟文化融合發展的正確方向。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努力在全社會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規範,築牢人民羣眾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當前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使之轉化為激勵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堅定意志,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力量。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形成誠信為本、守信光榮的社會氛圍。二是打造黃河口文化品牌,突出東營經濟文化融合發展的特色。品牌就是形象,就是特色,就是競爭力。東營歷史文化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特別是擁有獨特的生態文化。在自然條件上,擁有豐富的濕地資源,保持着最具生機與活力的原始生態,構成了人水和諧的自然畫卷。在開發建設的進程中,黃河三角洲從荒涼落後到初步繁榮,演繹了一場從依賴自然、到敬畏自然、到改造自然、再到取法自然的波瀾壯闊的歷史活劇,可以説,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歷程就是促進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過程,集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核。在開發建設的戰略定位上,我們要打造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生態家園。因此,黃河口文化的核心是生態文化。要深刻把握黃河口文化的內涵,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建設一批文化標誌工程,打造一批文化傳播平台,努力把價值巨大、潛力無限的黃河口文化打造成世界品牌。三是着力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特色產業,培育經濟文化融合發展的載體。突出做好文化旅遊結合的文章,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石油文化旅遊、孫子文化旅遊,推動文化旅遊業發展實現大的突破。集中力量抓好大平台、大活動、大集團三大載體建設。要建設大平台彙集文化要素。重點抓好黃河國際論壇、會展中心、文化藝術中心、“水城雪蓮”劇院建設,使各種文化要素在這裏彙集。同時抓好縣鄉村和社區文化設施建設,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開展大活動拉動文化發展。繼續辦好黃河國際論壇、黃河口文博會、黃河口文化旅遊節,爭取舉辦首屆黃河口馬拉松邀請賽等有影響、創品牌的活動,聚集人氣,彙集人才,拉動文化發展。要組建大集團帶動文化產業。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着手組建出版集團、報業集團、廣電集團、演藝集團,整合文化資源,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五)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縣域經濟是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市縣域經濟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勢頭,佔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40.6%,佔地方經濟的比重達到63.6%,越來越成為推進開發建設的重要力量。但是跳出東營看東營,我們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各級各部門特別是五個縣區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更大的氣魄、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提升縣域經濟的整體實力和水平。一要提升目標,奮力趕超。發展就要有比較,比較關鍵看位次。我們不壓指標、但要有目標,不搞攀比、但要有比較,不能浮躁、但要有緊迫感。一個縣區的位次排名,代表的是發展水平,體現的是思想境界,反映的是工作力度。面對新一輪發展的競爭,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爭先進位不是片面追求速度,而是要好字當頭,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各縣區要正確處理好與快的關係,在確保好的前提下,能搞多快就搞多快,盯緊各自的趕超目標,拼搏進取,奮力趕超,爭先進位。二要發揮優勢,跨越突破。實現跨越突破,就必須突破傳統的發展模式,發揮優勢創特色,狠抓項目打造支柱產業。龍口市在全國百強縣中位次不斷前移,去年位居第13位,主要是靠能源、鋁製品、汽車零部件等六大產業集羣。去年,龍口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13.2億元,其中六大產業集羣佔到80%。肥城市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甲酸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纖維素、錨杆鋼材、酒精設備、工程機械車橋、PET瓶坯生產基地,去年躍居全國百強縣第50位。無棣縣原來是全省30個欠發達縣之一,靠發展電力、化工、海鹽三大產業,不斷進位提升,在全省140個縣市區中躍居62位。費縣抓住電廠、新時代藥業和香谷坊花生油三個大項目,極大地提高了發展層次和水平。國電費縣電廠項目總投資350億元,一期工程投資50億元,去年實現當年投產當年贏利,利税達到1.85億元。各縣區都要發揮各自優勢,走特色發展的路子,以培植經濟園區為載體,以培育特色鄉鎮、專業村為依託,以招商引資為動力,以發展民營經濟為基礎,集中力量抓項目,努力打造自己的支柱產業,增強縣域經濟的支撐力和綜合實力。三要加強統籌,協調發展。縣域經濟是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主要載體。要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農村建設。要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加大公共財政向“三農”傾斜力度,推進新農村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步。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深化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提高農業效益。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抓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全面推進城鄉發展規劃、產業佈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的一體化。四要改革創新,增強活力。發揮縣域靈活的優勢,統籌推進各項改革,不斷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特別要深化農村改革,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在穩定完善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本着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探索土地流轉的合理方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積極探索社區股份合作、集體資產股份合作、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等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紮實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三網”綠化工程建設提供體制動力。探索建立新型農村管理體制,以中心村為載體,建立新型農村社區。今年適當時機,要召開發展縣域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作出部署,加大推進力度。

(六)高度重視改善民生。這裏強調重視民生問題,是要同志們從全局的高度認識和對待民生問題。民生問題至關重要,它首先是個政治問題,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民生問題又是個發展問題,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民,要讓人民羣眾不斷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同時解決好民生問題,人民羣眾的生活和消費水平提高了,又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民生問題還是個社會穩定問題,許多矛盾糾紛甚至羣體性事件,都是民生問題沒有解決好而引發的。因此,民生問題是個關係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根本性問題,必須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來抓。各個地方基礎條件、發展水平不同,民生問題的表現形式不一樣,必須從實際出發來研究解決。解決民生問題要根據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在量力而行的基礎上盡力而為,並根據發展的新成果和人民羣眾的新期待,不斷提高解決民生問題的水平。一是努力促進就業。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就業培訓、再就業援助等服務體系,堅持以創業帶就業,落實發展民營經濟、扶持發展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努力增加就業崗位。特別注重做好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轉業軍人等羣體的就業援助工作。二是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網絡。鞏固“五保五救助”成果,協調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重點推進農村衞生服務體系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解決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險問題,特別關注城鄉困難羣眾和弱勢羣體,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加大困難羣眾住房救助力度,各縣區都要建立廉租住房制度,建設面向低收入家庭的經濟適用房,努力實現住有所居。三是切實解決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認真解決安全生產、食品安全、環境安全、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查處土地徵用、城鎮房屋拆遷、企業重組改制、企業用工、土地承包經營等方面損害羣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辦好今年確定的便民實事,把羣眾的合理訴求解決好,把羣眾的情緒理順好,把羣眾的利益維護好。

(七)努力破解發展難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圍繞破解發展難題,着重抓好五個方面工作。一是調控物價。突出抓好糧食、豬肉、食用油等重要商品生產供應,完善儲備制度,確保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不斷檔、不脱銷。加強價格動態監測預警,落實好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加強市場監管,維護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完善和落實最低生活保障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對城鄉低保家庭給予救助補貼,保障低收入羣眾基本生活。二是全力保電。勝利電廠和企業自備電廠都要加大煤炭調運力度,增加電煤儲備,精心組織生產,確保滿發穩供。供電部門要加強電網調度,積極爭取省裏支持,盡最大努力保障居民和企業用電。要在全社會開展以節約用電為重點的節能行動,緩和用電緊張狀況。三是幫扶企業。目前,部分行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很大困難,僅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缺口就達50億元,有的已步履維艱,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危險。各級政府及部門要把支持幫扶企業發展作為重要任務,進一步強化服務,完善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排憂解難,與企業共渡難關。要加強銀企合作,健全完善擔保體系,千方百計為企業融籌資金,保證企業資金鍊不出問題。要引導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增強成本控制能力,大力節支降耗,消化增支減收因素,保持企業正常運營。四是促進增收。目前,各種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問題比較突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在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深化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五是推進改革。特別要抓住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積極推進各項改革,靠改革破難題、促發展。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改革事項,市級分管領導和職能部門,要儘快拿出方案,抓緊向前推進。

(八)積極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迫切需要強大的人力資源作支撐。目前,我市人才總量少、結構不合理、總體層次低的問題十分突出,特別是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現代服務業、外經外貿等專業人才短缺,科研學術帶頭人、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匱乏。加快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已成為十分緊迫的重大任務。必須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來對待,把人才建設作為緊迫課題來研究,把人才強市作為重大戰略來實施。今後一個時期,要採取以下措施抓好人才隊伍建設。一是由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負責,研究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的政策措施,對我市各方面緊缺的高層次人才,要制定特殊的引進政策,並抓好兑現落實。二是在東營經濟開發區結合科技園建設,抓緊規劃建設院士工作站,吸引一批院士來我市研發創業。三是市裏選派一批優秀年輕幹部到縣區、企業掛職鍛鍊,從縣鄉選拔一批優秀年輕幹部到市直部門掛職。四是適當時候,面向全省公開考選一批年紀較輕、層次和專業水平較高的副縣級領導幹部。五是選派一批年輕縣鄉領導幹部到江浙發達縣市掛職學習。

三、切實加強和改進領導,不斷提高推進開發建設的能力

貫徹省委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關鍵在各級領導班子。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抓好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提高領導科學發展、推進開發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科學領導的水平,首要的是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自覺同以xx同志為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各級領導幹部要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各項決策部署,善於從政治上和全局上觀察和處理問題,在事關方向、事關原則的問題上立場堅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和關鍵時刻旗幟鮮明,確保政令暢通。面對當前紛繁複雜的形勢,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壓力,面對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更加堅定地講黨性、講大局、講團結。各級領導班子、全市上下、方方面面,都要精誠團結,真誠共事,坦誠相待。只要我們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和衷共濟,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險,就一定能夠開創新的局面。

二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需要有好的精神狀態。衡量一個領導幹部有沒有良好的精神狀態,主要看三點:一看對事業有沒有高尚的追求,是不是一切以事業為重,始終保持飽滿的創業激情,總是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幹就幹出一流成績,幹就幹出一番事業。二看對工作是不是敢於負責、獨立負責,碰到難事不迴避,遇到矛盾不繞過,總是不畏艱險,勇挑重擔,勇往直前。三看自身的表率作用,是不是身先士卒,率先垂範,親歷親為,以昂揚的鬥志、拼搏的精神,帶動班子、影響隊伍。希望每一位領導同志都要在這三方面加強錘鍊,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樹立良好的形象。

三要求真務實狠抓工作落實。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戰略部署已經展開,關鍵在於抓推進抓落實。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克服粗放、浮躁習氣,鋪下身子,埋頭苦幹。對重大任務、重要部署、重點工作,要親自抓,抓到位,抓到底。要切實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善於總攬全局,統籌推進各項工作;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注重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學會做好結合文章,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進一步完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積極鼓勵和大膽使用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紮實苦幹、善於領導科學發展的幹部,特別注重在基層一線培養鍛鍊幹部,在重大任務和關鍵時刻識別、考察、選用幹部,激勵各級幹部幹事創業。

四要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抓好反腐倡廉建設,創造風清氣正的環境,是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重要保證。要認真貫徹中央《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xx-20xx年工作規劃》和省委《實施辦法》,落實好市委制定的《分工方案》,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強對領導幹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在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的同時,更加註重治本,更加註重預防,更加註重製度建設,通過創新制度管好人、管好事、管好權。要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各級領導幹部要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氣節,乾乾淨淨為黨和人民工作。

當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支援抗震救災處於關鍵時期,奧運安保和維護穩定安全處於緊要關頭,形勢嚴峻,任務艱鉅。各級要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紮實做好對口支援壩底鄉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幫助災區羣眾重建家園,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集中精力組織好經濟運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確保完成全年的任務目標;全力以赴做好以奧運安保為中心的維護穩定安全工作,紮實抓好維護穩定安全“百日行動”,全面落實防範管控措施,堅決防止發生影響穩定安全的重大事件,為奧運會成功舉辦、為全市改革發展、為人民羣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環境。同志們,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和重大責任。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xx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求真務實,奮發進取,為譜寫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新篇章、實現富民強市新跨越、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社會主義新東營而努力奮鬥!

市委書記市委工作會議講話材料篇2

同志們:

我受市委會委託,向全委會報告工作。

20xx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宏觀形勢, 會自覺把中央和省委的方針政策與咸陽實際相結合, 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羣眾, 圍繞主題主線,突出工作重點,開拓創新,真抓實幹, 推動 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發展的喜人態勢,實現了建設現代新都市、和諧新咸陽的良好開局。

一、以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積極完善富民強市的發展思路。 會把貫徹落實黨的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作為全年工作的主線,全面把握形勢變化,認真貫徹中省部署,積極探索加快咸陽發展的新路子。開年之初,根據市第六次黨代會的總體部署,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冷靜分析和估價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明確提出把調結構、促開放、惠民生、保穩定有機結合起來,紮實做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努力實現穩中求進、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發展。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之後,按照“三強一富一美”的要求, 積極 開展調研,制定出台相關發展規劃,分產業、分縣區、逐園區明確了工作思路和重點,使省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具體化、咸陽化。 省委、省政府作出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戰略部署後,認真研究制定我市貫徹落實意見,引導全市上下 圍繞“共建”目標,主動參與、主動服務、主動配合,努力在建設大西安進程中彰顯新作為。 之後,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報道、學習培訓、理論研討等活動, 要求全市各級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部署上來,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問題,紮實開展調查研究,科學謀劃未來發展。這一系列決策部署力求找準咸陽發展的關鍵,使發展思路 更 趨完善,戰略重點更加突出,已經成為全市上下推動發展的共識和自覺行動 。

二、牢牢把握第一要務,經濟發展保持穩中有進。 會認為,科學發展是富民強市的本質要求,也是解決當前所有問題的治本之策。一年來,會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抓關鍵、抓薄弱、抓難點,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全年 預計 完成生產總值 1560 億元、增長1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9.2億元、同口徑增長30. 6 % 。 一是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協同,推動三產聯動發展、融合貫通,不斷增強轉方式、調結構的實效性。工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1113”工程順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全力支持企業抓技改、上項目、擴產能,七大支柱產業穩步發展,工業經濟 不斷壯大 ,規 模工業預計實現總產值2230億元、增長28.5%。 農業基礎更加牢*, 糧食生產實現“九連豐”, 農業生產總值達到 480 億元、增長 6. 5%。現代服務業特色凸顯,旅遊、物流、金融等產業逐步壯大, 萬村千鄉市場、農產品流通網絡建設等工程 深入推進 。 預計全年可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 總 額 401億元、增長17% 。 二是項目建設成效明顯。 堅持內引外聯與向上爭取相結合,積極推行“五個一”工作機制,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有了新進展。 彩虹光伏玻璃四期、張裕酒莊、咸興大道等39個項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預計完成1590億元、增長30% 。 三是板塊經濟增勢強勁。 突出板塊的引領、帶動和集聚作用,分類指導,強力推進,努力打造咸陽發展新優勢。全力支持配合西鹹新區建設,在項目建設、徵地拆遷等方面主動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為西鹹新區建設營造良好環境,邁出了合作發展、共建共贏的新步伐。加快建設新興紡織工業園,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集團公司組建成立,企業搬遷前期工作準備就緒,引進的 香港正南國際公司服裝城等項目已經 落户,為紡織產業集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高新區成功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多晶硅鑄錠生產項目建成投產,凱迪西北橡膠、覆銅板系列產品生產等項目加快建設,新區的品牌優勢和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彬長旬能化基地建設紮實推進,“三個轉化”不斷加快,循環經濟得到有效發展,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北塬新城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起步區修建性詳規全面完成,道路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開工建設,項目引進工作有序推進。

三、堅持“三化同步”,城鄉一體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會把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堅持市縣鄉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一是不斷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圍繞農業四大主導產業提升、百萬畝雜果經濟林建設、百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三大工程”,以龍頭企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合作經濟組織為依託,積極構建集生產、加工、流通、儲藏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新建成省市現代農業示範園區32個, 新增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00家,農業發展的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大力推進縣域工業化進程。 堅持“一縣一策”,積極引導各縣市區 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引進項目、促進產業集聚 ,不斷增強縣域工業發展水平 。規劃建設禮泉、興平、三原、乾縣四個食品工業集中區, 全市26個縣域工業集中區實現產值1544億元, 縣域經濟平均規模預計達到86億元,整體水平在全省排名穩中有升。 三是切實加快城鎮化步伐。 牢固樹立規劃立市和“全域咸陽”理念,統籌規劃建設 中心城市、縣城、重點鎮和新型農村社區,積極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平台。中心城市圍繞 加快構建“三城兩帶”的空間結構,以立體交通網絡、城市公共設施、舊城改造提升等為重點,紮實推進各項重點城建項目,渭河橫橋、咸興大道主車道、文林西路、咸興北路、安定路等項目相繼建成或啟動。 搶抓縣城標準化和重點示範鎮建設機遇,加強基礎設施、生態文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加快4個省級和10個市級重點示範鎮建設,城鎮化水平有效提升。高標準規劃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穩步推進有條件農民進城落户,農民進城人數20.2萬人。

四、盡心盡力改善民生,羣眾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會不斷強化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順應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在共建共享中提升羣眾幸福指數。十大領域74類843個民生工程完成 投資87.5億元, 影響羣眾生產生活的難題逐步得到解決 。 一是全力增加羣眾收入。 全面落實財政支持、小額貸款、税費減免等創業扶持政策,出台《進一步擴大就業的十條意見》,推動各個羣體充分就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3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4.1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 25560元、增長 15% 。 制定《關於促進農民增收的指導意見》,提出兩年內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奮鬥目標,促進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7430元、增長 16 %。 二是深入推進扶貧開發。 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強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加快推進北部五個貧困縣和旱腰帶地區扶貧開發工作,全市建成扶貧開發重點村41個,9萬人實現了脱貧。“三告別”工程圓滿完成,剩餘6000多户羣眾全部搬遷,六年任務三年完成的目標順利實現。 三是 不斷強化社會保障。 逐步健全統籌城鄉 的 社會保障體系,全市13個縣市區全部納入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國家級試點範圍,參保 人數 達到209.07萬人。 新農合、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300元、250元 。 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96所公辦幼兒園已有24所投入使用 ,45萬名學生受惠“蛋奶工程” 。紮實推進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啟動,鄉鎮衞生院、村(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全面配備使用基本藥物並實行零差率銷售 , 65歲以上老人免費健康檢查和農村孕產婦免費分娩政策 全面 落實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新開工保障性住房項目81個41360套(户),累計 竣工2.43萬套,14071户城鎮住房困難家庭喜遷新居。

五、實施文化興鹹戰略,文化軟實力明顯增強。 會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文化興鹹戰略,咸陽文化的感召力、影響力和凝聚力明顯增強。 一 是精神文明建設卓有成效。 弘揚“陽光、重諾、尚禮、樂善” 的 咸陽時代精神,使之內化於心,外 踐 於行,成為全市人民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深度挖掘宣傳呼秀珍和她的“雷鋒家庭”先進事蹟, 深入 開展“第三屆感動咸陽道德模範”、“咸陽市十大傑出青年衞士”評選活動 ,教育羣眾,弘揚正氣,樹立新風, 積聚了學先進、尚品德、講奉獻的正能量。 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 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營造了積極健康、團結奮進的良好氛圍。 二是文化事業蓬勃發展。 高標準承辦 全國賽艇錦標賽 、成功舉辦第三屆咸陽湖賞花節等活動, 為廣大羣眾提供了豐盛的文化大餐。 爭取中、省文化專項資金6200萬元立項建設市羣藝館,完成兩個文化中心、30個文化活動室和240套村級文化活動室的器材配送任務,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是文化產業發展有了新突破。 精心籌備 參與 第六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集中展示了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特色和優勢。積極開展招商洽談活動,簽訂文化產業合作意向金額5億元。預計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25.8億元、增長29.8%。

六、倡導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逐步顯現。 會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自覺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創造宜居宜業的優美環境。 一是生態環境保護水平不斷提高。 紮實推進 “多城同創”, 大力實施“三萬”工程,積極開展“綠色家園”、“整潔農家”等創建活動,國家衞生城市創建成果得到鞏固和提升,園林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分別 通過省級預評估和省級初審, 全年 完成營造林49.98萬畝, 建設綠色家園生態示範村108個 。 二 是節能減排 穩步推進。 以建築、交通和工業領域為重點,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39户重點用能企業月均能源削減20%,大唐彬長電廠、涇陽聲威水泥、海螺水泥脱硝設施投入試運行,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即將 投產。全市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較上年分別削減3.1%、1.6%、0.5%和2.1%。 三是環境綜合治理成效明顯。 大力 開展“整 治違法排污企 業、保障羣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 查處違法企業41家。 爭取農村環保專項資金1488.6萬元,為11個縣市區配發垃圾轉運車195輛,實現了全市農村生活垃圾規範化處置全覆蓋。 紮實做好渭河、涇河、灃河綜合整治工作,順利推進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動,全面完成渭河咸陽段堤防加寬任務,渭河咸陽段呈現出堤固、水清、岸綠的新景象。

七、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和諧發展氛圍更加濃厚 。 會 始終把維護大局和諧穩定作為執政興鹹第一責任,深化平安咸陽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大局穩定、和諧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 一是加大 綜治維穩力度 。 深入開展“打黑除惡”、“收刀緝槍治爆”和“四打擊、三整治、三防範”專項行動,紮實開展治安重點地區集中排查整治活動,堅決掃除“黃、賭、毒”等醜惡現象。全年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 4000餘起, 打掉惡勢力團伙15個,羣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二是高度重視信訪工作 。堅持領導幹部帶頭開門接訪、帶案下訪、包案息訪制度,深入開展社會矛盾“大排查、大調處、大防範”活動,集中解決信訪突出問題。 全市各級領導幹部共接待上訪羣眾5.2萬人次,化解各類信訪案件1.16萬件,一批信訪積案和累積矛盾得到化解。 三是着力加強社會管理。 以“平安建設”十大工程為載體,不斷完善特殊人羣服務政策,加強對社會人、社會組織、特殊行業的管理,加大對閒散青少年、刑釋解教人員、留守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羣的關愛救助力度, 強化對互聯網與新興媒體的監督和管理, 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社會管理的前瞻性和實效性不斷增強。 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推進依法治市。 在全國“兩會”、召開 期間 ,以及各地涉日遊行事件發生的關鍵時刻,會採取領導包抓、完善預案、強化引導等有效措施,着力把各級幹部羣眾精力集中到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上來,確保了大局的和諧穩定。

八、 落實從嚴治黨要求,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 。 會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進一步創新理念,強化措施, 紮實做好黨的建設各項工作 ,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是加大幹部教育培訓力度。 制定出台 《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 舉辦了 澳大利亞、美國高端培訓班,全市領導幹部黨的精神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專題培訓班, 選派1000多名幹部赴外地、到部門、下基層掛職鍛鍊,幹部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 二是 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 進一步鞏固雙推雙考、雙推薦一面試、大評委制等幹部選任方式成果,制定《咸陽市“2+2”模式競爭性選拔幹部暫行辦法》,深入推進“四考”競爭性選任模式和“三百工程”, 實現了競爭性選拔幹部工作的科學化和常態化。全年先後提拔縣級幹部136名、交流61名、免職和免職退休43名、安置軍轉正團職幹部16名。 三是 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以創先爭優活動為統攬,進一步深化農村升級晉檔、科學發展和城市“文明社區、和諧家園”創建活動, 圓滿完成村“兩委會”換屆工作, 總結推廣渭城區一廳式辦公、秦都區居家養老、永壽縣“10分鐘服務圈”等經驗做法,基層黨建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 四 是紮實開展“三查三進三解”主題實踐活動。 引導各級黨員幹部下基層、訪民情,盡心盡力為羣眾辦事、為企業解困、為發展服務。全市3.8萬名機關幹部幫助羣眾解決問題5200多個,調處矛盾糾紛740多件,提供幫扶資金892萬元,辦實事好事830多件。 五是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紮實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認真查處發生在羣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深入開展專項治理,有效預防重點領域和關鍵部位不廉潔問題的發生。大力開展“投資發展環境整治年”活動,精簡審批事項33個,建成便民服務中心1775個,查處損害和影響投資發展環境案件21件,處理公職人員23人。嚴肅查辦違法違紀案件,全年共立案915件、結案717件,黨政紀處分967人。

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 同時,會 高度重視自身建設, 注重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為建設現代新都市、和諧新咸陽凝聚了強大合力。 堅持市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先後就報告、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央關於改進作風密切聯繫羣眾八項規定、大西安建設等專題進行集體學習8次。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用制度規範工作,進一步 完善市委全委會、會、討論重大問題和任用重要幹部票決 等15項工作制度,推動市委整體工作逐步邁上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軌道 。 大力支持 人大依法履職 、 政協參政議政 、 “一府兩院”積極作為 , 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文聯、殘聯 、紅十字會 等羣團組織依照法律和章程開展工作 。充分發揮工商聯、僑聯、台辦等統戰部門的橋樑紐帶作用,不斷鞏固壯大愛國統一戰線。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着力增進民族關係、宗教關係和諧。積極開展國防教育和“雙擁”工作,民兵預備役建設和雙擁共建工作成效顯著。們嚴格要求自己,自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講黨性、講政治、講大局,各負其責、相互支持、廉潔從政,鞏固和發展了求真務實、民主團結、勤政為民、開拓進取的工作局面,為全市廣大黨員幹部作出 了 表率。

同志們,市委會一年來所取得的工作成績,咸陽發展保持又好又快的良好勢頭,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正確指導,凝結着市級幾大班子開拓創新、團結奮進的智慧和心血,得益於各縣市區、各部門黨員幹部的真抓實幹和無私奉獻,傾注着全市500萬廣大羣眾追求幸福生活的辛勤汗水。 在此,我代表會,向所有為咸陽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儘管我們做了一 些 工作,取得了一 定的 成績,但 咸陽 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 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工業增加值等主要指標總量偏小; 經濟結構不盡合理,城鄉差距還很明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比較多,維護穩定壓力比較大;相對於共建大西安的要求,廣大幹部的思想境界、膽識氣魄和能力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對這些矛盾和問題,市委會將高度重視,採取得力措施加以解決。同時,希望同志們對市委會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幫助我們把工作做得更好。

市委書記市委工作會議講話材料篇3

同志們:

這次市委工作會議,主要是深入學習貫徹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和7月20日、21日省委工作會議以及8月4日省委(擴大)會議精神,對我市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進行安排部署。我們這次把會議直接開到村民組,主要是為了讓廣大基層幹部羣眾第一時間直接掌握市委的安排部署,紮實推動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會議精神在六盤水的貫徹落實。下面,根據市委會研究的精神,我講四點意見。

一、深刻領會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責任擔當

今年6月16日至18日,親臨貴州視察指導,發表了重要講話。希望,貴州要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指出,對貴州來講,貧困落後是主要矛盾,加快發展是根本任務,要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主基調,不斷縮小同全國的差距,爭取同全國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貴州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要突出“五個紮實”;在扶貧開發中要落實“四個切實”“四個一批”“六個精準”;在工作方法上要“看清形勢、適應趨勢、發揮優勢,善於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經濟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對貴州提出了全新的歷史使命,傳授了辯證的思維方法,賦予了科學的戰略定位,帶來了重大的政策機遇,明確了發展的重點任務,在貴州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視察結束後,省委先後召開了擴大會、領導幹部會、中心組學習讀書會進行學習研討,特別是7月20日、21日召開的省委工作會議,全面、深入、系統地貫徹了重要講話精神,出台了《關於深入貫徹落實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發展新路的決定》,從“五個突出”有別於東部、“五個注重”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出發,對貴州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進行了全面部署。

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是這次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的核心要義,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貴州的殷切期望和根本要求,是當前和“十三五”期間指導我們各項工作的總綱。

從全國發展大勢看,全國經濟發展呈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經濟增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粗放型增長轉向質量效益集約型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從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發展,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清形勢、適應趨勢、發揮優勢,結合實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走一條適應新常態的發展新路。

從全省發展態勢看,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牢牢把握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主基調主戰略,着力構築精神高地,努力衝出經濟窪地,統籌推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省生態環境良好、各級幹部團結幹事、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勞動力供給穩定、後發優勢日益突出,已經進入後發趕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設的重要階段,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這種發展態勢要求我們要緊跟全省發展步伐,轉變發展理念、奮力後發趕超,走一條與全省同步小康的發展新路。

從我市發展形勢看,一方面,我市產業結構單一、發展方式粗放、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山地面積大、生態環境脆弱、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這些特殊的市情,決定我們必須走一條發展新路,不能照抄照搬別人的路徑。另一方面,我市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獨特的氣候優勢、優越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生態優勢、穩定的勞動力供給優勢,只要大力培植和用好這些後發優勢,就能夠走出一條具有我市特色的彎道取直、後發趕超新路。

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守底線是走新路、奔小康的前提,奔小康是守底線、走新路的目標,守底線、奔小康必須靠走新路來實現。我們要深刻領會其內在聯繫和精神實質,用辯證思維謀劃和推動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各項工作。

守底線,就是要守住發展底線,始終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長速度,讓經濟實力強起來、羣眾儘快富起來、小康步伐快起來;要守住生態底線,讓大地常綠、空氣常新、碧水常流、土壤常淨;要守住安全底線,讓生產更加安全、生活更加安全、社會更加安全。

走新路,就是要牢牢把握這條新路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這條路必須是一條後發趕超、加快縮小與全國全省發展差距的新路,必須是一條堅守“三條底線”、正確處理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關係的新路,必須是一條以開放倒逼改革、全面推進深化改革的新路,必須是一條全面推進法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路。

奔小康,就是要按照“兩步走”的思路,通過“決戰三年、擺脱貧困”,到20xx年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到20xx年建成產業更加優化、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幸福的經濟強市,確保不丟一村、不漏一户地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我們必須堅持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樹立戰略思維、注重統籌謀劃,使“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實現目標與路徑、措施與辦法、制度與保障協調同步推進;必須堅持主基調主戰略,更加註重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四輪驅動”,重點補齊工業化、城鎮化“兩塊短板”,重點突破山地特色農業和大健康旅遊“兩條短腿”;必須堅持“五個突出”“五個注重”,突出環境保護、突出綠色循環、突出協調共享、突出集聚集約、突出民族文化,注重以構築精神高地引領幹事創業、注重以主基調主戰略引領轉型跨越、注重以高端定位引領創新轉型、注重以綠化貴州引領生態建設、注重以扶貧開發引領民生改善;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創新驅動,轉變傳統觀念、慣性思維,用世界眼光、戰略思維謀劃和推進工作,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破藩籬、敢於擔責任,破解發展難題;必須堅持激活潛在優勢、培育後發優勢,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彎道取直、後發先至;必須堅持開放帶動、改革推動,以開放倒逼改革、以改革增強動力、以創新提質增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統籌解決好教育、衞生、住房、社保、養老、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民生問題,讓人民羣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進入經濟新常態,我市發展站在了新的起點上。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省委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上來,看清形勢、適應趨勢、發揮優勢,切實擔當起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政治責任,以新作為實現新常態下的新跨越。

二、發揮山地優勢、奮力後發趕超,選準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科學路徑

今年是“xx”規劃的最後一年,明年我們將進入“十三五”。“十三五”規劃是同步小康的收官規劃。謀劃好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對於團結動員全市各族人民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聚焦同步小康目標,着眼於未來5年乃至更長遠發展,深刻把握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向新趨勢,深刻把握全國經濟發展的新特點新要求,深刻把握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目標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市發展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突出前瞻性和引領性,系統謀劃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科學路徑。

我市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守住發展、生態、安全三條底線,堅持主基調主戰略,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大力推進一產轉型、二產升級、三產優化,以指標導向穩增長,以問題導向抓改革,以戰略導向調結構,以需求導向惠民生,以平穩導向防風險,全面推進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區域流通節點城市、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建設,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地區的山地特色發展新路。

總體目標是:奮鬥五年,經濟發展實現“一方陣兩前列五翻番”,即:經濟綜合實力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在全省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中走前列、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前列;地區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xx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到20xx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00億元左右,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0000美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600億元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3000元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000元以上,城鎮化率達到5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建成產業更加優化、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幸福的經濟強市。

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立足於大山做好“山地”大文章,發揮山地優勢,科學選擇路徑,奮力後發趕超,真正把六盤水的山變為綠水青山、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走出一條具有山地特色的發展新路。

第一,堅持走山地特色產業生態路。我市山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97%以上,千巖萬壑、耕地破碎、生態脆弱的實際,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統籌發展,更加註重遵循生態經濟協調發展規律、生態需求遞增規律和生態價值增值規律,構建綠色、低碳、循環、高效、可持續的特色產業生態網絡,集約開發土地與資源,通過產業間生態鏈的連接,努力實現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旅遊價值“四個最大化”的有機統一。

一是着力推進循環發展。圍繞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目標,大力推進產業循環,一產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山地特色生態農業,使其“接二連三”,實現農業內部生態循環與二產三產循環相連接;二產通過對傳統產業進行生態化、循環化改造,延長產業鏈、拓寬產業幅、提高附加值,確保到20xx年煤炭就地轉化率達80%以上;三產通過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構建循環服務體系。推進一產“接二連三”、二產推動一產轉型三產優化、三產服務一二產轉型升級,實現三次產業大循環。大力推進城鄉要素循環,堅持工業文明、農業文明、城市文明、鄉村文明同步推進,深入開展“四創”活動,促進城鄉要素相互流動,構建以城帶鄉、以工哺農、城鄉統籌的循環發展格局。大力推進社會資源循環,健全再生資源回收、發展再製造產業、污水資源化利用、垃圾資源化處置等循環體系,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吃幹榨盡,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二是着力推進低碳發展。加強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要加大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力度,大力淘汰落後產能,加快重點行業脱硫、脱硝和除塵改造,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要大力開發頁巖氣、煤層氣等清潔能源,加快發展低碳技術、節能環保產業,從源頭上加強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要深入實施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建築工地、道路、礦山揚塵和機動車尾氣排放治理,確保到20xx年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始終保持95%以上,工業污水排放穩定達標率超過90%,地表水水質達標率超過9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

三是着力推進高效發展。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加快完善園區供電、路網、供氣、通信、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培育向園區相對集中的產業集羣,提高園區產業關聯度、集中度、耦合度。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大健康醫藥、 現代山地高效農業、文化旅遊、新型建築建材、現代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把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產業發展全過程,提升產業信息化水平,打造綠色產業集羣,促進資源高效利用。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檢驗檢測、研發設計、文化創意、信息技術服務、金融保險等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以服務化促進產業高效發展。

四是着力推進高端發展。加快以大數據產業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實施“工業4.0”戰略規劃,推進“雲上貴州?安全雲”、工業雲、呼叫中心產業園、城市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電子商務平台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生物製藥、高端醫藥保健用品,深度開發紅豆杉、鐵皮石斛、燈盞花、龍膽草等中藥材。加快發展新型建築建材產業,支持玄武巖纖維及下游產品精深加工,建設一批新型建材產業基地。加快地下水資源勘查開發,每個縣區至少培育引進1家飲用水加工企業,高效開發水資源,力爭礦泉水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第二,堅持走山地特色現代農業路。指出,目前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我們要深刻認識農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和全局性作用,立足山地特色優勢,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走出一條山地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新路。

一是大力推進特色化發展。立足我市海拔差異大、立體型氣候明顯、生物多樣性等特色和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深入實施“3155工程”,加大“5個100工程”推進力度,加快“五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種養加、貿工農和農旅一體化發展,實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誌“三品一標”管理,做大做強紅心獼猴桃、天刺力食品、巖腳面、水城春茶、九層山茶、盤縣火腿、六枝魔芋、喀斯特土豆片等特色農業生態產業;大力推進“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林業產業三年倍增計劃,確保到20xx年森林覆蓋率達到60%、力爭達到62%,林業產值達到100億元。通過加快特色農業發展,把農業產業做成生態產業、把生態產業做成旅遊產業、把旅遊產業做成健康產業、把健康產業做成特色產業、把特色產業做成致富產業,真正使荒山變成綠地、綠地變成銀行。

二是大力推進規模化發展。把農業產業園區作為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重要平台,集中力量建設一批規劃佈局合理、生產要素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經營機制完善、經濟效益和示範帶動效應明顯的現代農業園區。到20xx年,農業特色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糧經比調整到20:80左右,使特色農業成為農民穩定的增收致富產業。

三是大力推進組織化發展。深入推進“三變”改革,用股權紐帶把分散的資源、資金、農民整合到園區平台、產業平台、股權平台上,促進土地集中、資金集中、勞動力集中,高標準培育一批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形成產業、形成規模、形成合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農村的資源成為有效益的資源,讓農民從分散化向組織化轉變、從旁觀者向參與者轉變,提高農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

四是大力推進市場化發展。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以農產品保鮮、精深加工等為重點的第二產業,鼓勵涉農企業和批發交易市場擴大商貿流通,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力爭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增幅每年保持在20%以上。推進寬帶鄉村示範工程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模式,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農超對接,拓展商業服務、金融服務,讓更多特色農產品走出鄉村、進入市場。

第三,堅持走山地特色健康旅遊路。健康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健康旅遊是旅遊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我市氣候涼爽、空氣清爽,具有唯一的氣候優勢、獨特的山地優勢、良好的生態優勢、多元的文化優勢,我們要以涼都品牌疊加生態、氣候、文化等資源要素,創新產業業態,培育產業集羣,走出一條聞香吃香買香、賞花吃花買花、看果吃果買果、戲水喝水買水、看房住房買房的山地特色大健康旅遊路。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圍繞“一軸三城五組團”(一軸:以北盤江為主軸;三城:市中心、盤縣縣城、六枝縣城;五組團:牂牁江組團、烏蒙大草原組團、野玉海組團、梅花山組團、韭菜坪組團)做好總體規劃,用生態產業把現代都市、特色城鎮、美麗鄉村、旅遊綜合體連接起來,形成城鄉一體的大健康旅遊產業帶,推動我市旅遊業從低端向高端、從短線向長線、從粗放向集約、從分散向集中、從觀光向體驗、從體驗向養生“六個轉變”。

二是堅持農旅一體。按照把農業做成旅遊的思路,堅持以“5個100工程”和“3155工程”為抓手,大力發展獼猴桃、紅豆杉、刺梨等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有機農業、體驗農業,把農業產品打造成旅遊商品;以農業園區為平台,高標準推進農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集羣發展、配套服務完善,把農業園區打造成旅遊景區;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和文化、科技“八大要素”,把農家變成賓館、村寨變成景區、農民變成導遊,讓美麗鄉村成為遊客休閒度假的勝地,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寶地。

三是堅持醫養結合。大力支持涼都人民醫院、三特藥業、紅豆藥業等企業做大做強,引進高端人才和技術,深度開發紫杉醇、造血幹細胞等高端醫藥產品,帶動一批中藥材基地建設,形成醫養結合的大健康醫藥產業鏈條。大力發展健康美容產業,引進國內外美容機構、美容人才、美容技術,結合我市獼猴桃、魔芋、香草、中藥等特色資源,開發綠色健康美容產品,推進旅遊美容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養老、養生、養心產業,加快完善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一批特色養老服務中心、特色養生服務中心、養生公園、養生休閒服務社區等醫養結合的大健康養生基地。大力發展健康運動產業,依託山地優勢、氣候優勢,把夏季國際馬拉松賽、國際滑翔傘公開賽、冬季滑雪運動、高原多梯度訓練等賽事和活動辦成大健康旅遊產業,大力發展山地徒步健身運動產業,提高六盤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遊客到六盤水養生休閒、健身避暑、度假旅遊。

第四,堅持走山地特色城鄉一體路。堅持規劃引領、城鄉統籌,推進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在全省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中走前列。

一是突出城鄉規劃一體化。堅持城鄉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公共服務規劃、人口發展規劃、生態保護規劃、民生保障規劃、健康旅遊規劃等“多規合一”,統籌推進鐘山、水城、紅橋和市中心、六枝、盤縣兩個“三地同城化”發展;着力優化現代城市、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健康旅遊、生態產業等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佈局規劃,建設山水城市、綠色小鎮、美麗鄉村、和諧社區,讓山水、田園、城鎮、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二是突出基礎設施一體化。基礎設施滯後,是制約城鄉一體化的重要因素。要加快城鄉交通網絡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到20xx年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到600公里以上,形成“三橫兩縱一環線”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三橫:滬昆高速、都香高速、杭瑞高速,兩縱:水盤高速、納興高速,一環線:市中心城區高速環線);加快推進國省幹線建設和鄉村油路(水泥路)建設,確保國省幹線全面覆蓋中心鄉鎮、重要園區和景區,實現所有行政村通油路、通客車,形成城鄉互聯互通的交通網絡體系,構建全市“一小時經濟圈”。要加快城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堅決打好水利建設“三大會戰”,爭取更多水利基礎設施項目進入國家和省“十三五”規劃,到20xx年全面實現每個縣有1座以上中型水庫、每個鄉鎮有1座以上中小型水庫作為飲用水源,徹底解決羣眾安全飲水問題。要加快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到20xx年,全市所有鄉鎮全面完成供水、供電、排污、環衞、通信、集市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提供要素保障。

三是突出產業發展一體化。圍繞兩個“三地同城化”發展規劃,打破區域空間概念,統籌佈局產業發展。加快推進產業園區建設,支持紅橋、兩河、董地、巖腳、水月等產業園區做大做強,建成我市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工業轉型升級的示範區、城鄉要素的聚集區。加快推進產城景融合。以六六高速、水盤高速、杭瑞高速、水黃公路沿線為重點,高標準建設一批特色生態小鎮、民族風情小鎮、旅遊度假小鎮、旅遊景區和旅遊園區,打造連接城鄉的休閒、娛樂、養生、避暑產業。加快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整合“六個小康”建設、扶貧生態移民、農村危房改造、城鎮保障房建設等政策資源,大力推進農村改路、改電、改水、改廁、改灶、改圈、改房、改寨工程,全力打造“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推動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實現城鄉服務均等共享、統籌發展。

四是突出公共服務一體化。加快推進户籍制度改革。統一城鄉户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大力發展教育衞生事業。全面推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和農村寄宿制教育,加快師院二期工程、職院二期工程、高中本站、職業本站、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促進城鄉居民更加公平地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育質量和水平;要像抓教育一樣抓好醫療衞生事業,加快涼都人民醫院建設,推進縣級人民醫院、鄉鎮衞生院標準化建設,提高村級衞生室服務水平,完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確保到20xx年以縣為單位醫療衞生水平達到全面小康標準。全面加強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排查救助。整合政府、學校、社會各種資源,建立完善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關護體系,確保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留守老人老有所養。

三、注重全面統籌、轉變發展理念,運用辯證思維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着力點的集中體現。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既是戰略目標、也是戰略路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轉變發展理念,辯證處理好九個方面關係:

第一,辯證處理好“黑色”與“綠色”的關係。作為資源型城市,煤炭是我市的優勢和發展潛力所在,必須辯證處理“黑色”產業與“綠色”產業的關係,把“綠色”作為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主色調,既要立足煤炭資源和傳統產業,運用信息化、服務化、綠色化、循環化、生態化激發傳統產業活力,衍生新興業態,推動“黑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又要通過發揮優勢培育、招商引資引入、資源產業置換、要素疊加融合、資源聚合裂變等方式,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實現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

第二,辯證處理好“速度”與“質量”的關係。“速度”與“質量”的關係,就是“快”和“好”的關係。對六盤水來講,快是好的基礎、好是快的前提,只有快,才能提升總量、後發趕超;只有好,才能提速轉型、提質增效,兩者必須高度統一、相互促進。當前,我市經濟發展面臨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嚴峻挑戰,處於爬坡過坎、後發趕超、同步小康的關鍵時期,我們既要在“十三五”時期保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奮力追趕,以快做大總量、保障支出、改善民生;又要在快的基礎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奮力趕超,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做到以快保好、以好促快,又好又快、更好更快。

第三,辯證處理好“抓大”與“抓特”的關係。市場經濟是規模經濟,沒有規模就沒有市場,沒有特色就沒有優勢。我們要辯證處理好“抓大”與“抓特”的關係,堅持在突出特色中做大總量、在做大總量中突出特色,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既千方百計擴大規模、做大總量,又突出循環經濟特色、大健康旅遊特色、山地有機農業特色、美麗鄉村特色、山地城鎮特色,努力打造一批唯一性、差異化、特色化的優勢產業。

第四,辯證處理好“抓點”與“抓面”的關係。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抓點帶面、全面提升,既是辯證的思維方式,也是抓工作的統籌方法。我們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要站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五位一體”總佈局的高度抓好頂層設計,又要針對每一個節點、每一項任務明確路徑和措施,從全局着眼、在點上發力,以點突破、全面推進,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確保整體工作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第五,辯證處理好“抓近”與“抓遠”的關係。當前是長遠的基礎,長遠是當前的目標。只顧當前忽視長遠,發展就會迷失方向;脱離當前只講長遠,發展就會根基不牢。我們既要立足當前,千方百計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多做近期內能夠產生效益、見到成效的工作,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又要着眼長遠,更加註重發展潛力,更加註重長遠利益,更加註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做實做好打基礎、利長遠、增後勁的工作。

第六,辯證處理好“改革”與“開放”的關係。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決定因素,外因是事物變化的動力。改革的動力源於開放所帶來的外部需求,開放的活力源於改革內生動力的釋放。對六盤水而言,開放不夠、活力不足,是我們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們既要通過開放倒逼改革,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激活內生動力;又要通過改革激活內力、擴大開放,聚集外部要素,借梯借力加快發展。

第七,辯證處理好“扶富”與“扶貧”的關係。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央“兩個大局”的戰略思想。當前,我市已進入了“先富帶後富”的重要階段。我們既要鼓勵支持“先富”的人進一步做優做強產業,提高先富帶後富的能力;又要高度重視“後富”的羣眾,採取超常規舉措、拿出過硬辦法“決戰三年、擺脱貧困”,讓貧困羣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同步小康。

第八,辯證處理好“發展”與“民生”的關係。發展為要、民生為本,抓發展就是抓民生,抓民生就是抓發展。我們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理念,既要加快發展,為改善民生提供物質保障;又要改善民生,讓人民羣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使加快發展的過程成為民生持續改善的過程,使改善民生的過程成為不斷贏得發展動力的過程。

第九,辯證處理好“經濟”與“黨建”的關係。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經濟工作是中心,黨的建設是核心。我們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通過經濟發展,為實現黨的奮鬥目標提供強大物質支撐;又要堅持把黨建作為最大政績,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在經濟發展中精準謀劃、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精準服務,以實的成效造福於民,通過加強黨的建設,保障和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四、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提供堅強保障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各級黨組織要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提供堅強保障。

第一,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委(黨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委履行“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職能,是貫徹黨章的根本要求。各級黨委(黨組)要敢於領導、善於領導、加強領導,通過黨委(黨組)的堅強領導保證各項工作又好又快向前推進。要發揮“統籌領導”的作用,統籌好“四個全面”“五位一體”,統籌好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統籌好“xx”規劃收官和“十三五”規劃實施,統籌好改革發展穩定全局。要發揮好“協調各方”的作用,加強和改進領導方式,積極支持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以及人民團體依法依章有效履行職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一切力量,形成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強大合力。要發揮“頂層設計”的作用,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做好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頂層設計,確保目標與路徑、措施與保障的有機統一。要發揮“要素保障”的作用,統籌抓好乾部作風建設、能力建設,為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創造條件、提供保障。

第二,要着力打造一支有“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務實作風”的黨員幹部隊伍。幹部的能力素質直接關係經濟發展的成效。要着力培養幹部的世界眼光。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互聯互通的世界,不與國際接軌,就要被時代淘汰。我們必須按照國際標準要求幹部、培養幹部,讓更多幹部走出去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學習掌握國際標準、國際慣例、國際法則和現代科技知識,提升幹部用世界眼光謀劃發展、推動工作的能力,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要着力培養幹部的戰略思維。加強幹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教育培訓,培養幹部洞察全局、思考全局、謀劃全局、指導全局、配合全局的思維方法和工作能力,促進幹部不斷深化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統籌推進“四個全面”、“五位一體”的能力和本領。要着力培養幹部的務實作風。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加強幹部作風建設,既要講認識又要抓落實,既要守規矩又要敢擔當,堅決防止只講目標不講路徑、只講困難不講辦法等為官不為、不嚴不實行為,讓紀律嚴起來、作風實起來、行動快起來,以“忠誠、乾淨、擔當”精神推進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各項工作。

第三,要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組織羣眾、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的戰鬥堡壘作用。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基層的“神經末梢”,是黨執政大廈的根基。要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羣眾的能力,突出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羣眾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要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的能力,深入開展走訪軟弱渙散黨組織、幫助提升戰鬥力,走訪“空殼村”、幫助發展集體經濟,走訪貧困黨員、幫助解決脱貧致富,走訪農村致富帶頭人、幫助做強做優產業的“四訪四幫”行動,在“四訪四幫”行動中提升領導能力、拓展服務內容、凝聚黨心民心,帶領羣眾一心一意跟黨走、齊心協力奔小康。要提升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的能力,加強“三支隊伍”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三變”體制改革,推廣“聯村黨委”、村幹部職業化管理、政府向村(居)購買服務等經驗和做法,提高基層黨組織帶領羣眾苦幹實幹的能力,凝聚起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磅礴力量。

第四,要大力營造“三嚴三實、風清氣正、奮發向上”的政治生態環境。要把“三嚴三實”教育貫穿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始終,認真學習貫徹xx同志在省區市和部分部門單位“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揚認真精神、突出問題導向、貫徹從嚴要求,深入查找“不嚴不實”問題,持續深入地向“四風”問題開刀,向“不嚴不實”問題叫板,使黨員幹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羣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六大紀律”,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保持反對腐敗高壓態勢,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環境。要大力弘揚“奉獻、包容、創新、超越”的新時期六盤水精神,構築精神高地,衝出經濟窪地,營造“全黨抓發展、全民奔小康”的濃厚氛圍。

同志們,實現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宏偉目標,任務艱鉅、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化改革、鋭意創新,埋頭苦幹、同心攻堅,堅定不移守底線,立足特色走新路,攜起手來奔小康,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六盤水壯麗篇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dg8q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