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全國兩萬多個村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全國兩萬多個村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兩萬多個村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全國兩萬多個村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在12月1日舉辦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研究座談會上,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透露,到XX年底,全國已有2.8萬個村和5萬個組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我國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進入深化改革、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進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既面臨難得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提出,無論是基層幹部還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他們的工作都是為了促進集體經濟更好發展。因此,要多傾聽基層的聲音,總結他們的實踐經驗。

據上海市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孫雷介紹,去年,上海已有89家改革後的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了收益分紅,年總分紅5.38億元,人均分紅3032元。閔行區農民包括股份收入在內的財產性收入4544元,成為上海郊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區。

陳曉華表示,進行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明確任務。從各地實踐來看,這項改革有利於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促進農民增收;有利於激活要素潛能,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有利於保證農民民主權利,完善農村治理結構。

安徽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省鋪開

以保護集體和農民合法權益為核心,構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從今年起,我省將在黃山市等4市試點基礎上,在其餘12個市選取100個以上的村,試點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並試點農村產權市場建設。由此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在全省範圍內鋪開。

我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緩慢,總體實力不強。截至XX年底,全省當年無經營收益的村7795個,佔總村數的48.7%。為此,XX年,我省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先後確定黃山市、安慶市、宣城市和馬鞍山市4個試點市。改革以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為目標,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運行規範、管理高效”原則穩步推進。目前,4市72個村完成改革試點,量化集體資產5.5億元,近7萬名社員成為股東,當年股金分紅總額375萬元。

省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點不搞硬性攤派,由各地結合當地實際,自發自願開展。各地就解決集體資產增加後如何管理、集體收益增多後如何分配、集體經濟發展缺乏主體等難題進行了探索。改革中,各地積極創新,形成了多種股權設置模式,促進了集體資產管理規範化,推動了集體經濟發展。

試點擴容後,我省將進一步推動各地通過改革拓寬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創新集體經濟管理和運營機制,加快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爭取到2020年,村級集體經濟年收益與當地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長,美好鄉村建設中心村所在行政村年集體經營性收益達到10萬元以上,無集體經營性收益的村每年減少10%以上。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待提速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12月1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研究座談會上表示,到XX年底,全國已有2.8萬個村和5萬個組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記者從農業部瞭解到,在全國58.7萬個村和497.2萬個組中,已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村和組已經量化資產4362億元,累計股金分紅1563億元,僅XX年當年分紅將近300億元。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集體經濟組織在堅持農民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將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人,變農民共同共有的產權制度為農民按份共有的產權制度,使農民按份享受集體資產收益的一項農村經濟制度創新。

陳曉華表示,進行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明確任務。從各地實踐來看,這項改革有利於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促進農民增收;有利於激活要素潛能,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有利於保證農民民主權利,完善農村治理結構。

“一方面要看到,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中,農村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不清晰、權責不明確、保護不嚴格等問題日益突出,侵蝕了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基礎,影響了農村社會的穩定,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勢在必行。另一方面要看到,這項改革十分複雜,涉及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涉及諸多法律政策的修改完善。”陳曉華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m76mv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