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世界環境保護日 >

李維祥局長在全省市地環保局長會議上的講話

李維祥局長在全省市地環保局長會議上的講話

國家環保總局在我省召開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徵求意見會,部分市地局長參加會議。省局利用這個機會,把其他市地局長請來,召開全省市地環保局長會議,簡要總結2005年工作,重點對新年度全省環保工作進行宏觀部署,以便各位對本地工作進行總體安排。今年三月份,中央將召開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國務院也可能在六月份召開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全面總結“十五”環保工作,確定“十一五”期間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要方針政策和措施, 屆時,我省也要召開相應會議貫徹落實。關於我省“十五”環保工作總結和“十一五”環保工作部署到那個時候再講。今天,我只講以下三個問題。 一、2005年全省環保重點工作主要進展 2005年是全省環境保護髮展史上極其重要一年,又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但也是我省環保工作大踏步前進的一年。全省環保系統全面完成了“十五”工作任務,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績,重點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贏得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 一是全省環保工作者沉着應對、科學應對、有序應對,取得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環保防控工作的全面勝利。 去年年末,中石油吉林石化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導致松花江遭受嚴重污染,危及我省沿江數百萬人民羣眾的飲水安全。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重大水污染事件,全省千餘名環保工作者戮力同心築就了一道抵禦污染的堅固長城。在從肇源到撫遠近千公里的江面上佈設了斷面40多個,出動水質應急監測車7000多台次,行程十幾萬公里,採集水樣品7850個,發佈監測數據7150個,以快速、準確、科學的監測數據和預測分析,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為社會穩定和羣眾飲水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為奪取松花江重大污染防控戰役最終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是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得到進一步深化。 省委首次將環境保護指標納入各市(地)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責任考核指標體系之中,佔指標考核15分,中央領導在年國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給予充分肯定,人民日報、中國環境報分別在頭版刊發了報道,在全國和省內引起了很好的反響。各市地分別召開不同形式的黨委會、常務會、辦公會,專題研究解決環保問題,自覺地將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中,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進一步深化,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局面正在形成。 三是《黑龍江省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環境保護條例》頒佈實施。 該條例建立了對石油勘探開發活動中污染事故處理、應急機制和生態恢復制度,填補了國內相關立法空白。突出了地方特色,地方環境立法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為依法行政打下堅實基礎。 四是及時、穩妥地處理了哈爾濱市“銥—192”放射源丟失事故,保障了人民羣眾的健康,維護了社會穩定。 通過事故處理,教育了羣眾,進行了科普宣傳,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開展全省放射源大清查活動,收貯廢放射源122枚,對2332枚在用放射源統一編制身份編碼卡,在14個市地轄區建立了放射源動態管理數據庫和省廢棄輻射源收貯庫,環境輻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值範圍內,確保了輻射環境安全。 五是一批污水處理設施投入運行或試運行。 哈爾濱市日處理32.5萬噸的太平生活污水處理廠工程開始試運行,預計市區生活污水二級處理率將達到48%;大慶油田公司投資4000萬元建設的杏十二污水站技術改造工程投入正式運行。全面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清查專項行動,查處飲用水源安全隱患,省轄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96.67%。 六是全省空氣環境質量實現較大幅度提高。 2005年全省各地拔除大煙囱500根,治理改造鍋(窯)爐600台,省轄主要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平均提高到294天。其中,大慶市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40天;伊春市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42天;哈爾濱市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01天,同比增加6天。 七是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羣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順利開展。 採取掛牌督辦、專項檢查、限期治理等措施,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全省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33128人次,檢查企業22724家,立案企業2781家,結案2709家。省級重點監管企業穩定達標排放率達到了91.3%,“三同時”執行合格率達到92.6%,基層政府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政策措施基本得到糾正,切實解決了一批危害羣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八是一批環保重大項目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由國家投資1.46億元, 總設計年處理規模為1.61萬噸,引進國際最先進處理技術建設的,我省第一座省級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場進入實施階段,已到位國債資金6400萬元。總投資1400萬元、國家投資861萬元的齊齊哈爾醫療垃圾處置廠已得到國家批覆。哈爾濱市採用BOT方式建設日處理能力1200噸的西南部生活垃圾處理廠一期工程、佳木斯市日處理1150噸庫容量達900萬立方米的全省東部地區最大的無公害垃圾處理廠等一批垃圾處理設施也投入運行或正在建設中。 九是全省環境監測能力、監察能力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 積極爭取省政府、國家環保總局的支持投入3000多萬元,購置了3台應急環境監測車,配置了色質聯機、氣相色譜儀等先進的儀器設備。從國家和省爭取650萬元購置的55台環境執法監察專用車全部到位,裝備到13個市(地)和23個縣的環境監察隊伍。引進日本援贈的10套大氣自動監測儀,進入安裝、調試階段,省轄城市大氣自動監測網絡得到進一步完善。 十是生態省建設五年啟動階段任務基本完成。 伊春市全面禁伐紅松,大興安嶺地區實施綠色戰略,頒佈實施《黑龍江省生態省建設標準》。目前,全省完成造林19.9萬公頃,治理“三化”草原14.4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58萬公頃。自然保護區總數已達165個,佔全省國土面積的9.12%。建成國家級1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43個。環境優美鄉鎮試點達25個。各類生態示範區及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總數近320個。 二、2006年全省環保重點工作任務 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用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統領全局,貫徹循環經濟理念,突出抓好松花江水污染治理和監控,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推進階段工作,深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切實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問題,提升環境保護各項支撐能力,為順利實施“十一五”環保規劃開好局、起好步。 具體目標: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95%,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3%,工業粉塵排放達標率96%,省轄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6%,省轄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平均達到294天;新建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8個;創建生態文明村試點100個;拔除大煙囱400根,治理改造鍋(窯)爐500台,環境輻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值範圍內。 (一)集中精力突出做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松花江是我省的“母親河”,在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5年末全省各級環保部門和廣大人民羣眾戮力同心,取得了松花江重大水污染防控戰役的最終勝利。但松花江污染防治的緊迫性、重要性也凸顯出來,在“十一五”期間都將作為頭等大事切實抓好。 1.做好今冬明春冰封枯水期和冰層融化開江期的松花江後續監測和污染防控工作,加強對撫遠水道堰前堰後的水質監測,及時提供江水、底泥中硝基苯信息及對下游可能產生影響評估,將監測及預測情況作為拆堰方案的設計依據。 2.充分履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生態環境影響評估與對策項目”副組長單位職責,組織和落實15個科研課題的協調銜接工作。加快 5個事件應急環境評估與對策專題研究進度,及時解決影響明春沿江人民羣眾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 3.重新修訂、充實完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將松花江污染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和相應的生態修復規劃,納入之中,儘快上報國家,爭取早日批准實施。 4.做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相關項目篩選,指導做好項目可研等前期工作,力爭開工一批項目,如佳木斯污水處理廠等,落實一批重點城市項目,重新補充一批項目。 5.推動中俄聯合監測黑龍江、烏蘇里江的界河水質工作,並爭取把界河監測納入國家國際河流監測計劃,爭取國家資金支持。 6.各地都要開展小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完善阿什河、呼蘭河、湯旺河、倭肯河、安邦河、鶴立河等支流的環境管理體制。 7.積極爭取有關方面支持,整合資源,建成三江環境監測中心站,為實現黑龍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網絡奠定基礎。 8.進一步加大鏡泊湖、興凱湖等湖庫綜合治理力度,推進污水、垃圾的集中處理,加強對旅遊的監督管理,有效控制人為污染和破壞。 (二)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推進階段工作任務 2006年是生態省推進階段的起始之年,標誌着生態省建設進入了實質性的攻堅階段。 9.全面評估生態省建設啟動階段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工作經驗,推廣工作典型。 10.加強對生態省建設情況的日常督辦、彙總、監督協調,發揮行之有效的綜合管理與推進機制,科學分解年度工作任務,落實水源、土地、森林、濕地、草原等生態保護的目標。 11.做好黑龍江省生態省建設“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完成生態縣(市)建設規劃省級評審和批覆工作,組織生態省建設領導幹部理論與實踐培訓班。 12.積極爭取建立生態省建設專項資金,用於示範性、引導性工程項目建設,強化生態省建設的試點工作和引導力度,增強生態省建設的措施、手段。 13.啟動生態省項目庫建設工作,篩選和儲備一批市場前景好,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和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生態建設項目,加快生態省建設優先項目建設步伐。 14.按照國家環保總局的統一部署,籌備組織開展全省土壤環境污染現狀調查。 15.開展全省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重點檢查興凱湖、五大連池等30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完成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申報工作,建立5—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 16.提請省政府發佈實施《黑龍江省生態功能區劃》,優先在江河源頭區、重點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重點區、江河洪水調蓄區、防風固沙區等敏感地區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 17.組織開展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的審核,協助國家環保總局完成寶清、北安農場等7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的驗收工作。加大省級生態示範區的創建力度,組織完成5個省級生態示範區的驗收與命名。 18.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創建20個省級環境優美鄉鎮,頒佈《黑龍江省生態文明村的建設標準》,創建100個文明生態村試點。 19.調查全省特有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和受威脅的狀況,強化全省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 20.建立有機、綠色、無公害食品等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監控、監管體系,為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提供環境支持。 (三)加大力度推進工業污染防治 我省不但老污染治理欠賬較多,而且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建設項目的增加和投產,新污染將會不斷產生,所以加大新老污染的控制和防治始終是我們面臨的重大任務。 21.對主要污染物排放實行總量控制,編制“十一五”期間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實施方案,結合不同地區環境容量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學確定總量控制和削減指標,並逐級分解落實到重點污染源。 22.認真貫徹《環境影響評價法》, 按照“不欠新賬,多還舊賬”的原則,強化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環境管理,制定我省環評審批細則,規範環評審批及驗收程序 。 23.編制《哈大齊工業走廊環境保護規劃》,提前介入項目建設,主動服務,提高環評執行率。 24.加強環評機構的管理、評價資質的考核與監督,抓好地方環保部門項目管理及培訓工作,提高各地審批人員的素質。 25.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監控,摸清重點污染源底數,調整省控重點污染源名單,對省控污染源排污情況實行動態管理。 26.省控重點污染源和30萬千瓦以上電廠要逐步安裝在線自動監測監控系統。 27.對省控、市控重點污染源開始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將總量控制指標以排污許可證的形式落實到污染源。 28.實施重點工業污染源穩定達標工程,繼續抓好電力、煤炭、冶金、石油和化工、建材行業的污染源控制。對不能穩定達標或超總量排污的,實行限期治理。 29.結合國家宏觀調控,推進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繼續淘汰落後的生產工藝、設備和技術,嚴厲打擊“五小”和“十五小”企業。 30.加快全省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試點建設步伐,組織大慶紅崗區石化、雙鴨山魯能煤化、哈爾濱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步伐,積極推動牡丹江恆豐紙業集團等13個企業和區域省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試點建設工作,新增試點5個。 31.按行業依法督促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對污染嚴重的企業實施強制清潔生產審核,鼓勵、倡導有條件的企業自願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培育和建立造紙、石化、建材、電力等行業清潔生產示範工程。 32.開展企業環境行為評價試點,選擇2—3個市的部分重點企業作為試點。爭取創建2—3國家環境友好企業,30個省級環境友好企業。 (四)強化環境監管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問題,始終是我們環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們一以貫之的工作原則。 33.繼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羣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採取明查暗訪、個案督辦、輿論監督等形式,集中整治羣眾反映強烈、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重點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和建設項目違法問題,嚴肅處理環境違法行為。 34.深化省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規範開展縣級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突出環境質量、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運行情況等考核指標。 35.繼續推進哈爾濱市生態園林城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創建工作;大慶市鞏固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成果,建設生態園林型城市;牡丹江、齊齊哈爾作為國家環保重點城市,環境質量要達標,國家環保模範城建設也要加快推進;佳木斯市作為三江平原生態功能核心和重化工能源產業帶核心,不斷完善城市環境功能;其他資源性城市也要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嚴厲打擊人為的生態破壞。 36.全面排查松花江沿江飲用水源,及時處理重大環境安全隱患,採取最嚴格的措施保護飲用水源,依法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禁止一切排污行為和對水源地有影響的旅遊、畜禽和水產養殖等活動。建立健全飲用水源安會預警制度,定期發佈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信息。 37.推廣集中供熱,大力發展以熱定電的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在省轄城市城區中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大力推廣清潔燃料。 38.強化低空大氣污染治理,着力解決飲食服務業擾民油煙、二次揚塵問題。加強汽車尾氣和在用機動車的監督管理,開展冒黑煙車專項檢查活動。 39.開展“兩考”期間的噪聲綜合整治,重點解決夜間建築施工噪聲、餐飲娛樂等場所夜間噪聲和居民居住區噪聲超標問題,繼續開展安靜小區創建活動。 40.組織全省危險廢物調查和申報。督促各地加強對本轄區內從事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的檢查,實施嚴格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制度,規範並嚴格經營條件,禁止不符合條件和無證經營。 41.抓好醫療廢物和廢棄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和處置,建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和處置的全過程環境監督管理體系,全面實施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和轉移聯單制度。 42.健全放射源國家、省、市三級安全監管體系,加大輻射環境執法力度,強化電磁輻射管理,確保輻射環境安全,合理開發伴生放射性礦物資源,優化電磁環境佈局。 (五)全面提升環境保護支撐能力水平要高度重視環境基礎性工作,充分認識提高環境法制、科技、監測、信息、投入、宣教等環境支撐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創新工作思路,採取綜合性措施,加強環境保護支撐能力建設,為推進環境保護工作深入開展提供重要支撐,為促進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相互協調提供重要支撐。 43.編制好“十一五”全省環境保護規劃,從本地實際情況和環境保護現有條件出發,實事求是確定規劃的目標和任務。 44.科學核定《市(地)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責任指標考核暫行辦法》之中的環境保護指標,完善各級政府以及各部門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45.加快地方環境法制化建設進程,為環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爭取《黑龍江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列入省政府立法計劃。 46.繼續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配合省人大開展環保執法檢查,進一步規範行政許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強環境行政處罰與行政複議工作。 47.全面、足額徵收排污費,開展排污費重點稽查。做好農墾排污費徵收工作。 48.建立法律監督、新聞輿論監督、羣眾監督於一體的立體監督機制,加大環保監督力度,尤其要發揮羣眾的監督作用,暢通信訪渠道,及時、依法解決信訪問題,維護羣眾環境權益,樹立環境信訪親民形象。 49.努力提高科技支撐能力,組織重大環境科技公關。組織實施全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篩選2006年重點環境科技項目。組織開展“黑龍江飲用水安全及污染修復技術研究”等項目的科技攻關,組織申報和實施全省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園區等環境保護科技項目計劃。 50.完善省級地方環境標準體系,強化執行環境標準。組織制定地方環境標準和行業技術規範,組織制定《黑龍江省區域性生態園區建設標準》等4項地方環境標準,加強環境標準執行的監督檢查。 51.引導環保產業發展,規範環保資質管理。繼續指導和組織有關企業申報環境工程設計資質的審核審批工作,認真組織實施《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開展環保設施運營資質的審查工作。 52.加強監測能力建設和監測站標準化建設,發佈城市空氣、水質、飲用水源、生態狀況等環境信息,實行環境質量公佈制度。切實加強環境應急監測體系、環境應急監察網絡、環境預警應急中心等建設,提升環境突發性污染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53.着力推進“五網絡一中心”項目建設,啟動“全省污染防治信息網絡、指揮系統建設規劃”,力爭年底前實現省局直屬系統、大部分市(地)的信息聯網。協調省財政安排省內污染防治、省級自然保護區等項目資金,繼續爭取環境監測、監察能力建設資金。 54.組織推進 省危險廢物處理場、齊齊哈爾市醫療垃圾處理廠、全省醫療廢物處理廠、省放射性廢物庫改擴建工程等重點環保建設項目建設。 5 5.組織初步計劃30多個項目總額度為2億美元的“松花江流域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申請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項目。積極推進日元貸款7000萬美元用於哈爾濱市何家溝污水處理廠和松北污水處理廠建設。做好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贈款650萬美元的“黑龍江流域環境管理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完成日本贈送10套的大氣自動檢測儀接收、分配、安裝、調試和人員培訓等相關工作。 56.鞏固發展與日本協力銀行、全球環境基金等多邊基金的良好合作,開拓潛在的資金渠道,引進智力、技術和設備,擴大環保國際合作的規模。 57.繼續開展全民環境教育,完善組織機構和網絡建設,推廣環保進社區三元管理機制,中國小環境教育開課率達80%,從業人員教育面達60%。 58.利用“4·22”、“6·5”等環境紀念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在“6·5”開展環境友好型社會成果展,並組織專家高層論壇、大型文藝演出、發佈環境友好宣言和倡議。繼續開展倡導綠色文明創建綠色家園、龍江環保世紀行、環境警示教育活動,加大環境新聞宣傳力度,重點開展公共媒體上的公益廣告宣傳。 59.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細化責任內容,嚴格責任考核,強化責任追究。 60.加大幹部業務學習和培訓力度,組織地市主管領導環境保護研討班和縣區環保局長培訓班,增強各級領導的環境保護意識,努力培養一支謀事幹事、創新創業、高效高能的人才隊伍。進一步加強黨的組織、作風建設,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升全系統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三、做好全年工作的總體要求 第一、要準確把握當前我們所面臨的新形勢。 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執政理念;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並首次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一項戰略任務,把環境保護擺上了十分突出的戰略位置,標誌着中國的環境政策開始前移到社會物流的源頭,從末端思維轉向源頭對策,發展模式將發生嬗變,這必將對“十一五”環保工作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十六屆五中全會第一次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這一剛性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對環保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確要求;國務院新近出台的《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已明確表示,要將環境保護納入地方政府和領導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定期公佈考核結果,嚴格責任追究,這標誌着我國環境保護工作迎來了重要發展的歷史時機,環境保護的事業將譜寫出嶄新的篇章;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又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國家環保總局和省委主要領導同志進行了更換,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工作要求。做好新形勢下的環保工作,必須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辦法。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這些新形勢的精神實質和重要內涵,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而找準工作的重點和方向,堅定不移地把各項落到實際工作中去。各地在組織學習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可以辦培訓班、請有關專家講課,也可以在本單位請一些專業人員介紹學習中的體會,進行交流和探討。在學習基礎上還要加強調查研究,注意深入實際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長、學有所用。無論是一個領導班子,還是每位環保幹部,不但要能幹,更要善於思索,將工作中帶有規律性的體會升華到理論層次上,再用於指導實踐。 第二、要提高素質,嚴格執法。 要整體提高全省環保系統政治思想,業務能力等綜合素質,切實擔負起法律法規賦予我們的職責。只有充分履行自己的職責,才能體現我們這個部門存在的價值,才能求得各方面的支持,爭得我們應有的地位。在從中央到地方、從決策層到理論界、從政府到羣眾對環境保護工作認識不斷提高的今天,挺起腰桿大膽執法應是對各級環保部門最基本的要求。我們各項管理工作的深入,無不要以嚴格執法為保障,用嚴格執法來落實。要堅持依法行政,規範執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效果,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實行重大環境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改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要加強組織觀念、紀律觀念,樹立環保部門良好的執法形象。 第三、要找準關鍵環節,狠抓落實。 當前,我們的任務更加繁重、工作更加艱鉅,既要把部署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又要及時處理解決好現實工作中的諸多問題,必須發揚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的良好工作作風,勇於擔責,敢闖難關,求實務實,講求效率,以良好的工作業績取得各級領導和人民羣眾的支持和信任。要切實增強抓緊抓好工作落實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堅定性,以實際行動有效克服官僚主義、文牘主義和形式主義,在抓落實上創出新的實績。一是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一定要有很強的責任意識,真正始終為人民服務,真正始終對黨和人民負責,以高度的責任感去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問題,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二是要有 “具體抓、抓具體”的堅韌作風。從基礎抓起,從基層抓起,要有紮實措施,要按各自的職能和分工,一件工作一件工作地做,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抓,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一步一步地向預定的目標邁進。我們一定要用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件事情,對待每一個問題,做到紮紮實實抓落實,實實在在出成果。三是各項重點工作要高質量、紮紮實實地向前推進。工作要做到標準高、決策準、情況明、節奏快、講實效。要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明確工作崗位職能,量化、細化工作任務,讓每個人都瞭解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履行。要建立起重點工作抓落實責任制,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徹底解決不求甚解,工作滿足於一般化的問題。四是要注意工作的抓法。要分類指導,抓住重點,分層突破,爭取發掘、培育一批不同類型、不同特點的先進典型和排頭兵,充分發揮典型的帶動示範作用。

李維祥局長在全省市地環保局長會議上的講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huanjing/rrww7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