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農林牧魚講話稿 >

在全區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綱

在全區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綱

區委、區政府這次召開全區農村工作電視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全面部署落實全年農村工作,表彰先進,加快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今年的農村工作,先講兩個方面的意見。最後,請區委*書記作重要講話。 一、客觀分析當前全區農村工作面臨的形勢,進一步增強搞好農村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2004年,是我區農村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主要體現在“三個嚴峻考驗”:一是遭受了禽流感疫情的嚴峻考驗。年初,國內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突發,雖然我區沒有出現疫情,但給我區家禽業造成了損失。二是經受了糧食安全的嚴峻考驗。隨着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省、市要求我區糧食自給,由於非農建設用地的增加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耕地逐漸減少,再加上今年水稻條紋葉枯病的高發,給我區糧食自給帶來了嚴重的壓力。三是承受了耕地保護的嚴峻考驗。國家強調基本農田保護,出台了“**個不允許”的政策,給我區農業結構調整的進一步加快增加了難度。全區上下面對考驗,沉着應對,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主線,團結拼搏,真抓實幹,農村工作卓有成效。全年農業總產值可達29.8億元,其中多種經營產值達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6%和9.8%;糧食總產25.18萬噸,其中夏糧3.63萬噸,秋糧21.55萬噸。主要體現在“三個創歷史新高”、“三個突破性進展”、“三個穩步推進”。“三個創歷史新高”:一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創歷史新高。農民人均純收入7200元,同比增長14%,增幅為1985年以來最高。二是水稻單產創歷史新高。水稻單產獲歷史新高,畝產達606公斤。其中**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項目實施區平均畝產達711.6公斤。三是支農力度創歷史新高。從中央、省、市到區、鎮都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黨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相繼出台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一系列含金量高、惠及面大的政策。“三個突破性進展”:一是農村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制改革在**鎮**村**和****村成功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在全區範圍擴大試點。組建了以專業合作社為成員單位的**果品協會,共新建農村專業合作社8個,累計達43個,帶動農户1.03萬户。二是品牌農業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區搶注農產品商標26只,成功申報無公害農產品19只、綠色食品1只、**省名牌產品4只、中國名牌產品1只。三是水稻機械化栽插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年新增插秧機181台,保有量達365台,水稻輕型栽培面積佔總面積的50%,可望按計劃在3年內淘汰手插秧。“三個穩步推進”:一是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新增調整面積1.17萬畝,花木、林果、水產三大區域板塊經濟特色更加凸現。龍頭企業發展迅猛,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二是農村保障穩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72.44萬人,參保率達99.3%;新增社保參保人員4.1萬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標準由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受益人員從9000多人增加到1.5萬人;初步建立了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開展了為期三年的新一輪結對幫扶工作,幫扶2600户貧困家庭。三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農村“三清”工程進展順利,**運河改道拓浚工程按計劃實施,區域聯網供水工程全部到位,鎮域聯網供水工程進程加快,鎮村道路、橋樑建設加快,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區上下齊心協力、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結果,是政策好、人努力、糧價高、天幫忙等多種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當前我區農業和農村發展呈現好勢頭的情況下,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全面、準確地分析和把握當前我區農村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既要看到取得的顯著成績,更要看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民收入持續增加難度較大。去年農民增收幅度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農產品價格上漲和政策推動。對照“兩個率先”的要求,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要增加11%以上,但農資價格上漲和糧價上漲空間狹小,政策因素減弱等因素的作用,再加上產業化經營、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等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仍沒有形成,今年要確保農民收入較大幅度增長難度較大。二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有待全面提高。農業特別是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亟待進一步完善,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不夠高,叫得響農業品牌還很少,農業競爭力總體上不夠強。三是鎮村財力的相對薄弱制約着農村工作的進一步推進。農村道路、供水、教育、衞生等公共事業建設任務繁重。各鎮花了大量精力、物力用於工業集中區建設,鎮財政相形見絀。部分鎮村幹部想幹事,但苦於財力緊張而只好作罷。四是維護農村穩定的壓力日益增加。由於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速,徵地補償、拆遷安置等方面的矛盾、糾紛增加;糧價上漲和糧食直補政策的實施,土地承包糾紛日益增加等,使維持農村穩定的壓力增加。五是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農業專業服務人員老化,處於青黃不接階段,再加上受管理體制調整的制約,部分鎮農林、農機、經管、水利等機構新進人員專業不對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先進種養技術的推廣。 只有把問題看得深一些,把困難估計得足一些,把對策想得周全一些,才能始終把握“三農”工作的主動權。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加強“三農”的決心不能動搖,扶持“三農”的力度不能減弱,強化“三農”的工作不能鬆懈。下更大的力氣,花更多的精力,用更紮實的措施,不斷探索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不斷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 二、認真貫徹“兩個趨向”的科學論斷,進一步加快農村各項工作的推進步伐 2005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後一年,是我區先行“兩個率先”之年,也是謀劃“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2005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對於全面完成“十五”計劃任務,促進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明確指出:“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必須始終抓緊抓好。縱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這“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對於我們正確處理新階段的工農關係和城鄉關係,落實城鄉統籌發展方略,切實做好新階段的“三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05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方針,以先行“兩個率先”為總體目標,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任務,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省、市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深刻領會“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進一步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加大“三農”工作領導力度,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主要目標任務是:全區農業產值達31.5億元,比上年增長5%以上,其中多種經營產值27億元,增長8%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增長11%以上。圍繞上述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優化農業結構,促進集約生產,構築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新體系。根據**所處的環境和麪臨的形勢分析,**的農業正處於轉型階段,由傳統農業向現代都市農業成為發展趨勢。要按照《**區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實施非均衡發展策略,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優勢產品,構築現代新型農業發展體系,實現農業與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一要提高集約化程度。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將向符合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和符合《立項指南》的項目予以傾斜,確保全年新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面積2萬畝。按照“種植基地化、養殖進小區”的要求,調整品種,提升檔次,注重內部挖潛,積極鼓勵外資、民資和工商資本開發農業,加快建設一批農產品基地和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使花木、水產、林果三大區域板塊經濟進一步壯大。在畜禽養殖上,注重探索養殖小區建設,把一批影響環境的畜禽養殖集中起來,實行小區式管理。按照“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發展思路,加快培育發展壯大象******等種源生產企業,把種源掌握在自己手中,把生產基地向區域外延伸,既贏得規模,也減少污染。二要確保糧食安全。嚴格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加快中低產田改造,穩定糧食生產面積,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確保今年水稻種植面積保持在33萬畝左右。進一步抓好水稻豐產工程,其中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努力實現攻關區每畝750-800公斤,核心區750公斤左右,輻射區650-700公斤的目標,國家優質糧工程項目3000畝核心區培育良種實現18萬公斤,建成1.5萬畝優質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的目標。加快水稻輕型栽培技術推廣,完成機插秧面積12萬畝,力爭達到15萬畝;直播稻完成8萬畝,力爭9萬畝;確保全區水稻輕型栽培面積佔水稻種植面積的60%、力爭達到72.7%。三要發展休閒農業。大力開展都市型服務農業、休閒型觀光農業、生態型環保農業等都市農業建設。通過一、三產業的有效嫁接,把農業的優勢資源變為致富農民的財源。重點要推進規劃內的休閒農業和觀光農業,做好**、**等鎮觀賞苗木“農家樂”、沿**等鎮休閒旅遊“農家樂”、**鎮等鎮精品果園“農家樂”等“農家樂”項目的包裝和開發,從而帶動面上農業發展的戰略轉型。年內創辦農家樂2家以上、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1家以上。爭取通過3-5年的努力,使傳統產業做精、特色產業做優、優勢產業做強,初步形成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格局。區農林部門要組織有關人員就農家樂項目外出考察取經,加快實施規劃內的休閒農業和觀光農業項目。四要發展產業化經營。發展精深加工,實施多次增值。鼓勵龍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引進運用、開發先進生產和管理技術。整合全區農產品資源,積極探索農產品專業化流通銷售龍頭企業建設,組成“集團軍”,統一對外推介銷售。進一步加快重點農副產品流通企業建設。培育扶持優質無公害大米、果品、畜禽等農產品的精深加工企業和出口企業,使全區規模以上加工型龍頭企業銷售收入力爭增長15%,年內形成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7家,超5億元企業2家。重點龍頭企業全部通過質量管理或企業管理體系認證。五要推進品牌戰略。在積極組織農民搶注農產品商標的基礎上,大力爭創省優、國優、知名、著名、馳名商標。同時,依託現有特色產業、特色產品,篩選一批市場效應較好、知名度較高的商標,整合資源,擴大產品市場知名度,提高產品市場佔有份額。爭取林果、水產、畜禽等優勢產業形成1-2個有較高知名度的大品牌,爭創市級以上名優農產品10只,無公害農產品6只,綠色食品2只,有機食品1只。同時,要跨鎮域聯手打造水蜜桃、葡萄和茶葉的優勢品牌,力爭形成1-2個有較高知名度的大品牌。在各大超市、旅遊景點設立**特色農副產品銷售專櫃,在各大飯店推出**特色菜餚,將“**”草雞、“**”大米、“**”百頁等一批優勢農產品的品牌做大、做強,做成名牌。請區農林局及早拿出方案,區旅遊、發改等部門要大力支持,緊密配合。繼續推行“放心肉菜糧”工程。從制定農產品生產加工標準、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規範農產品市場安全准入、加快農產品進入超市步伐等方面入手,着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建設,以優質農產品立足市場、擴大市場、取勝市場。明年,力爭新建農業標準化示範區6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6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2萬畝,國家級和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各1個。 (二)深化農村改革,創新經營機制,努力形成城鄉統籌發展新模式。今年是**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改革年”,重點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等三大改革。一要全面突破農村集體股份制改革。在今年**市農村工作會議上,把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作為一個專題,由***市長進行部署,這是以説明**市對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重視。各地要借鑑**、**的成功經驗,按照遵循“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繼續擴大試點,全面完成有條件、有徵用土地的村、組的股份合作社的組建任務,確保到明年10月份,各鎮完成1-2個村(組)的試點工作。**鎮和市級“農村現代化建設先行村”要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合作制改革。二要穩步推進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鎮土地流轉服務站的運轉,全面開展二輪承包的後續完善工作,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檔案制度,規範各項承包合同文書的管理,健全完善流轉的登記備案制度、動態監測制度,為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奠定基礎。貫徹實施市關於《關於開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大力總結推廣**村的先進經驗,加快非農用地流轉機制的創新,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機制,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和流轉收益。今年在全區範圍選擇1-2個條件較好的地方搞好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試點,努力探索建立以集體非農建設用地折價入股、轉讓、置換、出租等方式,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使農民從集體非農建設用地的流轉中獲得長期收益。三要大力推進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堅持“一手抓組建、一手抓規範”的原則,繼續鼓勵多形式、多渠道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強規範管理,進一步規範內部運作機制,不斷完善組織管理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和監督機制,提高自我規範、自我管理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年內全區新組建5個農村專業合作社。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專業協會向專業合作社轉變,引導和鼓勵組建新型農業專業協會,加快建立畜禽、水產行業協會。調研組建農機行業協會。四要抓好農業服務體系改革。鼓勵和引導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農技人員投身到農業第一線,領辦各類農業企業,或通過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技術轉讓、技術入股等多種形式,與企業和農民開展聯合和合作。加快構建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體系,切實提高為民服務水平。 (三)完善服務平台,轉移剩餘勞力,建立城鄉一體就業管理新體制。一要加快建設農村勞動力資源庫。對全區農村勞動力進行全面調查,掌握本地農村勞動力基本情況、求職願望、培訓情況、就業取向,為每個農村勞動力建立培訓就業台帳。建立農村勞動力信息資源庫,逐步建立集農村勞動力失業、就業登記、錄用、維權、保障於一體的城鄉就業登記制度,形成面向所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二要緊緊抓好農民就業培訓。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依託培訓質量較高、促進轉移就業效果顯著的職業培訓機構,作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定點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各鎮(開發區)至少有1個培訓基地。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部門監督、農民受益”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組織培訓工作。今年,全區舉辦10個工種共100期的失地農民培訓班,力爭培訓8000人以上,使有培訓意願的失地農民培訓率達到100%。爭取通過2-3年時間,為每個農村勞動力提供一次培訓機會,使全區80%以上需轉移的農村勞動力接受一次技能培訓。三要幫助失地農民謀求就業機會。全面落實《關於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實施意見》,認真做好就業崗位需求信息收集、管理、發佈工作,定期舉辦招聘洽談對接活動,為農村勞動力就業提供平台。在每月舉辦招聘對接活動的基礎上,舉辦全區性的大型對接活動,或分片舉辦對接活動。同時,積極建立多種性質、多種類型的勞務中介機構,鼓勵中介組織開展勞務職業介紹活動。力爭明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2萬人,失地農民轉移就業率達到80%。 (四)健全保障措施,維護合法權益,建立農村社會保障新體系。一要加快建立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深化土地徵用地制度改革,認真做好失地農民補償安置工作,嚴格按標準對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進行補償,保障被徵地農民和村集體組織的財產權、知情權和監督權。全面實施新增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妥善安置好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研究制定並落實好歷年失地農民生活保障政策,使被徵地農民能夠獲得長期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全區失地農民參保率達到60%。二要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繼續做好社保擴面工作,引導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户為務工者辦理養老保險,盡求做到“應保盡保”;提高低保標準,擴大最低生活保障覆蓋面,把部分低收入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三要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受益面。進一步深化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改革,完善現有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分段補償比例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10個百分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覆蓋面達到99%以上。四要完善財政性支農保障體系。繼續加大對農業產業化、農業科技、農村基礎設施、公益性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尤其是針對我區財權、事權劃分的實際情況,在保證區級投入的基礎上,督促各鎮(開發區)用足、用好切塊到鎮(開發區)的資金,確保把有限的農業資金用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進一步深化農村税費改革,全面清理各類涉及到農民的收費項目;全面落實糧食直補政策,進一步完善操作辦法,簡化操作程序;進一步搞活農村集體資產經營,實行掛鈎幫扶,提高農村村級集體收入,化解村級債務。 (五)統籌城鄉建設,夯實發展基礎,加快營造農民持續增收新環境。統籌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努力形成以城帶鄉、城鄉聯動的發展格局,力求形成城區、中心鎮、中心村等系列規劃體系,形成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配套完善、環境優美、協調發展的城鎮及農村村莊羣體,建設社會主義農村新社區。一要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幾年來,我區把城市化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突出中心城區建設,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環境,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但在城市化快速推進的同時,農村規劃建設滯後,傳統的零星佈局、分散建設方式影響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缺,配套困難,環境髒、亂、差等狀況未能得到根本轉變;工業佈局集聚度不高,不利於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污染集中治理,資源環境壓力大,必須統籌城鄉建設,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第一,要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各鎮要按照修編後的總體規劃,加快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集鎮形象,不斷提高鎮容鎮貌、環境衞生、交通秩序、社會治安等方面的綜合管理水平,形成梯度輻射、功能互補、結構合理、內涵豐富、協調發展的城鎮網絡體系。要按照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住宅向社區集中的要求,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大力推行多層標準廠房建設;加快商貿區、居住區等功能小區的建設,形成城鄉互動並進的發展機制,積極推進農民向城鎮集中,促進非農產業向城鎮集聚、農業人口向規模合理的農村居民點集聚。根據**市要求,**鎮和市級現代化先行示範村要全面實施“城鄉一體化建設”試點,通過2-3年的努力,完成撤鎮建街道、撤村建居工作,建設成現代化新城區。第二,要加快城中村、園中村改造。當前我區城市化進程加快,但一批城中村、園中村的存在,建設無序、不規範、混亂,一定上制約着城市化進程。要加大力度,加快城中村、園中村改造,提高建設檔次,完善配套設施,使之真正融入城市,成為城市的新社區。今後,城區規劃區的建房要嚴格控制,通過建設公寓房等多種形式解決居民住房問題。第三,要推進“遷村並點”建設進程。目前鄉村的“老齡化”問題突出,農村住宅建設剛剛渡過新建期,大多數村莊的建設零星、散亂,佔據了大量的非農用地。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抓好村莊規劃和佈局調整,以農民居住相對集中的自然村為中心,結合土地復墾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周邊分散農户、小村莊向規模較大的自然村靠攏,騰出土地、騰出空間。二要加強農村水利建設。在加快推進**運河改造拓浚、鎮域聯網供水等重點工程建設的基礎上,結合“三清四化”,推進鎮村河道清淤工程。要重視農田基本水利建設,保護、改善和建設好農田排灌設施。今年疏浚河道200條計280公里,加固圩堤20條計20.8公里,新(改)建中型排澇站7座,翻建小型電灌站41座,新建防滲渠150公里。三要提高農機保有量。進一步採取激勵措施,引導農民積極購機,開展機手技術比武,並對推廣機插、輕型栽培技術好、淘汰手插秧快的先進鎮給予獎勵,確保三年淘汰手插秧的目標如期實現。今年,新增插秧機250台,完成機插面積12萬畝,直插8萬畝,全區機械化種植面積達60%,其中水稻收穫和種植機械化水平分別達75%、70%。四是強化農業生態保護。落實專項經費,加快**湖圍網專項整治。到今年4月份為止,完成圍網整治工作;加強水花生、“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外來生物的整治,維護生態安全;加快造林綠化步伐,確保各項指標達到園林城市標準。五要規範國土資源管理。按照“嚴控總量,盤活存量,集約利用,保護耕地”的模式,進一步規範國土資源管理。嚴格落實年度用地計劃,優化計劃的使用和分配。對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梳理、整改,納入規範管理軌道。充分挖掘現有復墾資源,認真做好土地復墾項目的申報工作,通過復墾增加用地指標,消除“瓶頸”制約。年內落實土地復墾項目37個,新增耕地面積3278畝。探索宅基地轉換路子,為經濟發展提供用地資源。 同志們,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正處於十分重要的轉折時期,我們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信心,開拓創新、與時俱進,轉變作風、真抓實幹,全面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新局面。

在全區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nonglin/gq30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