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科教文衞講話稿 >

在高中課題開題會上的發言在高中課題開題會上的發言

在高中課題開題會上的發言在高中課題開題會上的發言

在高中課題開題會上的發言

在高中課題開題會上的發言在高中課題開題會上的發言

時間:XX年11月20日

地點:江蘇省xx高級中學會議室

課題:父母經濟社會地位與高中生學習動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

沈所讓我第一個説,我就不辭讓了,因為第一個説有好處沒負擔,説錯了後面還可以請沈所和祁老師批評和修正。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我們省淳中參加課題開題會議。省淳中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好學校,我非常敬仰這所學校,因為不僅僅她的教育教學質量,也有不少的好朋友這在裏。所以今天來本身就很高興,特別是今天參加三個課題,一個是南京市教育學會xx重點課題《農村重點高中學校教師心理健康現狀調查研究》,一個是東壩中學的南京市教育學會xx重點課題《農村國中學生行為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和淳中南京市教育學會xx課題《父母經濟社會地位與高中生學習動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這三個課題都是我感興趣的,剛才邢主任説了很好的意見,根據沈所的要求,各有側重,不求面面俱到,我側重於《父母經濟社會地位與高中生學習動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在説之前,先説一個感受:做教科研其實並不難,難就難在合理性和説服力。我每參加一次課題論證會議,都要認真備課,把研究者的思路搞清楚弄明白,還要把他沒有搞明白似是而非的東西弄明白,通過我的點撥能夠讓他弄明白。在這個涅磐的過程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的東西,也加深了我對很多命題的理解和熟悉。

就如我要重點談的這個父母經濟社會地位與高中生學習動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我在學習之後有深刻的體會和感受,我用五個有來概括:

第一個是“有趣”,這個課題如芮四保校長開會報告中所説,是個“老話題”,但正因為這是一個老話題,是大家都意識到但都不好意思説,更不好意思去研究的一個老話題,四保先生不僅去説了,而且作為課題研究,所研究的課題現實性很強,針對性也很強,而且研究的內容和可能得出的結論不僅管用而且會很“好玩”,我對很多東西的評價“好玩”是最高級別的。這是第一個“有”——有趣。沒有趣,做研究可能就很寡味,就會沒有激情,就會喪失興趣和動力。所以,有趣是我學習時很深的一個感受。

第二個“有”是“有力”。首先是人力,有“人”,研究的陣容很強大,主持人芮四保是語文界的精英,我特別注意到xx縣中心理學很強悍,是彪悍,為什麼?兩個課題就看到三個專職的心理教師,而且兩個課題都有心理教師擔綱主要研究;其次是財力,保障措施很到位。有了人,又有了財,所以,人才才能做好玩的事情,研究才能出成果。

第三個“有”是“有序”。剛才四保先生介紹課題已經着手前期的調研,我們今天是開課題開題會,但是在開題之前已經着手進行了,研究的迫切性很高,計劃性很強,步調比較整齊,有計劃、有步驟、有序進行,這是研究出成果的保證。

第四個“有”是“有味”。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研究教育的點很多,要素也很多,但是有些事情是我們做不到的,基層學校的教科研跟市區教科所教科研不同,跟院校的教科研更不同,我絲毫不避諱很多的教科研是為了裝點門面,豐富所謂的教科研成果,但是基層學校的教科研,要錢沒有錢,要人沒有人,但是為什麼我們還在研究?是因為我們要解決現實面對的問題,這個裏面特別要強調的是現實面對,這個問題不解決心裏就不痛快,不解決就感覺到“我的教育”就深入不下去,所以,教師的教育問題的提出往往有很強的切己性。四保先生的這個課題,我可以打個比方,就好像燒菜,要適度的放點味精起鮮(現在很多人説燒菜不放味精,其實如醬油、調料一類的味精都已經在裏面了),這個課題可以説擊到了教育的痛處,在這個菜餚上適量的加入點味精,研究是很新鮮的,是帶有泥土的芳香氣息的,是有草根味道的,也是一個充滿創新氣息的課題。

第五個“有”是“有道”。研究有基礎,人員有保障,成果可啟人。特別是這樣的一個課題,它可能產生的結論會嚇人一跳。儘管我們可以進行一些預設,父母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與學習動機、學業成就等方面進行相關性的預設,但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經過大樣本的數據分析,我有一種預感,這個結論可能會嚇人的,會打破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兩分法,三分法,可能會形成若干個條塊,這一點我將在後面的教育建模會展開,有了這個東西,會對我們現在的教育產生一些動搖,但是動搖的東西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他可能是抓住了影響教育的某些核心要素。所以,這個有道,是一種預期性的。

我在學習本課題的過程中,也有兩個困惑,可能是我沒有弄明白四保先生的思路,或者説,在四保那裏是清晰的,明白的,但是我天資笨拙沒有弄明白,我在這裏面提出來,以求解。

第一個困惑是,我們研究這個課題如何處理好孩子的隱私權得到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何得到保護?我這裏面説的是,得到保護,是底線,而不是更好的保護。因為一個孩子的背後總有一個父母,總有一個家庭,父母是不可以選擇的,父母的出身、經濟、地位等等各方面條件是不能夠選擇的,但是這些都是一個孩子作為一個人的起碼的隱私,經濟地位、家庭出身往往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課題研究如何處理好起碼保護孩子的隱私和自尊這兩個關係,是我第一個困惑。

第二個困惑是,這個課題是有很強的現實性的,有很強的針對性,但是我在開題報告裏沒有看到針對現實的什麼問題,最重要解決什麼樣的現實問題,我們的課題研究到底是為什麼?為了什麼才研究的?是為誰研究的?研究的成果能夠在哪裏去推廣,去運用?這些設計可能四保先生這個團隊已經想到了,但是我沒有發現,所以就把我的困惑提出來了。

我循着這樣的兩點困惑,所以就想結合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五點具體的意見,或者叫建議吧:

一是背景分析現實一點。研究的背景很豐富,但是缺少現狀的調研和描述,在高中這個階段,高中生的心理特點是什麼樣的?存在哪些問題?出現這些問題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對這些要有一個大致的描述,但不是文學性的描述,而是建立在數據分析、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來的,這是我們展開課題研究的起點。這個起點可以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研究的質量、品位和層次。

二是研究目的明確一點。研究目的基本上都是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很敏鋭,也很智慧,但是作為研究目的可能需要以陳述句的方式來呈現,要明確一點,要有層次一點。在研究目的中要突出體現出研究的成果是一種什麼樣的形態,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經濟條件、社會地位、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和學業成就這五個要素之間可能會形成什麼樣的關係?經濟條件好的、地位高的、學生學習動機強的、方法好的、成就好的是一種,經濟條件好的、地位高的、動機一般、方法一般、成就一般等等會形成至少五六十種情況,但是這五十多種情況也並不是説全都是我們需要的,因為我們是進行的相關度的研究,怎麼才叫相關?是真相關而不是偽相關?這一點在數學裏是有專門研究的。可以借鑑數學裏象限的做法進行維度劃分,形成若干個研究模型,便於操作。關於教育模型的問題,是可以幫助我們課題研究操作和推廣的。

三是概念界定清晰一點。概念界定是一種關鍵詞界定,這有兩層意思,一是要抓住關鍵詞界定,不要每一個詞都去界定;二是在界定概念時要界定清楚概念的關鍵意思。譬如説,“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這個短語,可能就需要拆分出來,“父母的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究竟是什麼樣的,可以大致上分為幾個級別?這個級別的區分是依據什麼標準?這麼一分之後,可能就會感覺到是不是應該要把題目要換掉?父母經濟社會條件?這樣可能表述會更好一點。再如,“高中生”這個概念,這麼泛泛地説不如不説,既然要界定就要把這個概念的關鍵點要界定清楚。譬如説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什麼共同點?這個共同點有大同也有小異,大同是純粹農村中學的高中生和作為縣城重點高中的高中生,縣城一般高中的高中生和南京城區一般學校的高中生和重點中學的高中生是有共同特點的,要把這個大同的特點找出來,小異首先也是表現為大同,譬如説農村中學的高中生和縣城重點高中的高中生是不一樣的,但是你在區分出這兩者不同的時候,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發現就是農村高中學生的共同點是什麼?我們常説,大同而小異,往往都是抓住了小異,而把大同忽略了,所以,我們研究就會出問題。研究就是要找出規律性的東西,規律就是尋找共同點,找到這個共同點,就很容易把規律性的東西揭示出來。

再如“學業成就”,在後文的研究框架中有一張圖表,我天生對於圖標有喜感,但是這個圖標有問題,問題在哪裏?學習動機指向學業成就,學業成就指向學習成績,這個裏面關係搞反了,學業成就不僅僅體現在學習成績上,但是在概念界定時是這麼説的:“本研究擬採用學校的期末成績作為研究學習成就的依據,也就是直接才用被研究者的語文、數學、外語等科目的期末總平均成績為研究依據”,這句話要改,不改就會給人笑話。學習成績是很重要的一環,但不是僅僅只有這一環。而且這種説法跟從國家層面到省市層面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是矛盾的。

三是理論支撐全面一點。理論支撐裏面有兩點,一個是成就動機理論,一個是凱勒的arcs動機模式。我對西方教育理論有興趣,但是在行文時有一種本能的拒斥感,為什麼?因為我用中文説不了了我就去找西方的理論支撐,但是回過頭來看真的能解決中國的問題麼?真的能解決我現實面對的問題麼?就本課題來看,我覺得,可以從中國本土的傳統的教育理論中找一找。一部《論語》一萬多字,但是我有一個觀點,做老師的把《論語》從頭到尾讀過一遍或者翻過一邊的教師又有多少?我在語文教師中説,90%以上的語文老師教論語沒有讀全論語,至今沒有一個語文老師反駁我,我就相信我説了十多年的這句話是説對了,譬如説現在教育裏很流行的一些做法和概念直接來自於《學記》,這一篇很短小的文章,90%的老師可能連聽都沒有聽説過,更別要説看了。傳統裏有很多好的東西都是值得研究的,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譬如説,跟這個課題相關的,孔子説“有教無類”,<蓮 山課件 >正面理解大家都知道,但是,“有教無類”的前提是“有類”,這個“類”就是我們這個課題研究的,因為“類”是客觀的,所以我們要研究,要分析,才會實現“無類”的教育理想。

四是研究倫理合理一點。談到“類”,就要“分類”,但是我們不能人為地把孩子依據家庭條件分為三六九等,根據他的學習成績分為好中差三等,我聯繫到《農村重點高中學校教師心理健康現狀調查研究》裏的把研究的對象都是有心理問題的教師,這種稱呼和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是研究的倫理,研究倫理跟課堂倫理、教學倫理一樣,是教育倫理中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外已經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在國內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所以,我們研究一定要重視這個研究倫理的合理性問題。

五是研究人員廣泛一點。三層建議:一是研究對象不能只是高中生,應該包括高中生的父母,沒有父母的參與這個課題的可信度要打折扣;二是研究人員可以吸納一些家長和學生參與進來,他們的想法可以在課題研究的全過程之中得到體現;三是研究視域可以更廣泛一點,要進行大樣本的調研報告,才使我們的研究結論具有更廣的普泛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kejiao/4d8z3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