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情況彙報 >

加強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情況彙報

加強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情況彙報

沾化縣現轄10個鄉鎮,目前,全縣有公辦中國小95所,其中國小76所,普通國中19所,普通高中2所。2010年秋季期,全縣在校學生19347人,其中國小生20349人,國中生8553人,高中生8745人;全縣現有中國小教職工4932人,其中實際在編教師3834人;我縣為了使教師有序流動,盤活教師資源,緩解農村學校師資不足現狀,改變農村教育教學水平相對滯後的局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將我縣在統籌區域內教師資源,加強農村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基本做法彙報如下:

加強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情況彙報

一、通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農村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的建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的中國小教師的管理權限,我縣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推行教師聘任制,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師任用機制,實行教師職務聘任和崗位聘任統一,堅持“凡進必考,擇優錄取”原則,同時建立激勵機制。

(一)我縣明確規定將教師是否在農村中國小任教作為評聘職務和表彰獎勵的條件之一,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考慮。對户口不變,住房不變,工資關係不變,以優先評獎表彰,優先晉升職務的方式,組織縣城教師到農村支教、輪教。鑑於我縣農村學校缺編的不平衡現狀,為了不浪費財力和人才資源,我縣從XX年起,每年從縣城學校組織教師到農村學校頂編輪教。有效地緩解了農村學校師資不足的困境,同時又能把縣城學校的先進教育理念帶到鄉下學校,使農村學校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大大地提高了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招聘優秀教育人才,充實教師隊伍。近幾年,為充實農村學校的教師隊伍,每年從縣內外各大中院校的畢業生中招聘優秀畢業生中招考錄用優秀的教師到農村中國小任教,特別是城鎮師資較薄弱的學校在安排名額上優先考慮,幾年來招考教師385餘人充實到教師隊伍。這些舉措大大地加強了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為推動農村學校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二、建立對口支援農村學校有效機制

教育教研部門組織建立區域內城鄉“校對校”教師的教育教學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制度,促進區域內教師的流動和學習,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全縣有3所縣城學校與農村學校結成對子,互相交流學習,共同探討教學方法等。開展“手拉手,心連心”活動,每學期都帶領本校的骨幹教師及本校的優秀學生代表到中國小的骨幹教師給學生上課,學生與學生開展座談遊戲;互訪、互學交流活動。學校領導之間通過互相交流學校管理體會,老師與老師互相談教學體會以及探討新的教學方法等。通過這樣的交流,既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水平,也提高了鄉村學校教學水平,為縮小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探索新的路子。同時也促使教師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樹立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一樣的學生,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成績,由此引起教師的思考。

近幾年來,我縣的教育雖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從總體上來看,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仍然很大。為了逐步實現城鄉均衡發展,我縣採取了縣城中國小與鄉鎮中心國小教育捆綁、幫帶發展措施。

三、積極加強教育教學和教研工作的城鄉交流

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工作正在全縣普開,對全縣教師進行説課,評課,試講,考核,遴選出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縣級255人,市級98人,市級名師2人,省級6人,特級教師4人,骨幹教師268人。這些特級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骨幹先是在本校起表率、帶動作用,然後到農村學校輪番上示範課、公開課,開展專題講座,同時與農村教師一起進行科研課題研究,真正讓城鄉科研促學,以研興校。

四、建立共享教師資源的機制

在城鄉之間實行以聘請、引進與共享教師資源為渠道,專兼職相結合,建立校外、鄉際、鎮際之間的交流機制,相互合作,請各校的名師擔任鄉村課堂的常客或不速之客,定期、不定期召開中國小教育專家座談會,邀請各地中國小教育專家對各學科教學和發展等問題進行研討,吸收本縣一部分中國小優秀教師擔任教育類課程的教學和教育實踐的指導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教師研修、培訓制度

教師是教育的源泉,只有教師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才有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一是提倡和鼓勵教師參加高學歷的學習,使他們的業務知識得到豐富,視野得開拓。二是利用假期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級的教師培訓工作。對於農村學校及城鎮師資薄弱的學校,在名額安排上實行傾斜政策。三是認真安排和組織好校本培訓工作。由於學校的經費有限,各校派出參加培訓教師名額有限,所以校本培訓是目前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有效途徑。近幾年,全縣共組織1580人次參加省、市級;3120人次參加縣級培訓,校本培訓工作開展率達100%。

六、存在問題

(一)教師待遇不高,教育拔尖人才難留,特別是農村學校教學條件較差,人才流失嚴重。

(二)教師培訓經費短缺,大部分農村學校只能立足於校本培訓。

(三)農村學校師資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教學理念方法滯後。

(四)城鄉教育教學和教研工作交流面不廣,特別是與縣、市以外的名校的交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qingkuang/x7q7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