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情況彙報 >

×縣人才工作情況彙報大綱

×縣人才工作情況彙報大綱

各位領導:

×縣人才工作情況彙報大綱

首先,我代表中共平羅縣委、縣人民政府向蒞臨我縣檢查指導工作的自治區政協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並敬請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下面,我就平羅縣實施人才工作情況彙報如下,不妥之處請指正。

近年來,平羅縣委、縣人民政府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不斷深化改革,優化結構,提高素質,狠抓人才資源開發工作,全縣人才總量、人才佈局和人才結構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證。目前,全縣總人口29萬多人,黨政機關公務員、機關工作者1353名,處級幹部33名,科級幹部606名,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5345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12人,副高級職稱的264人,中級職稱的1613人。

一、人才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自治區《關於做好現有人才穩定、培養、使用工作的若干規定》和《關於大力引進人才智力的若干規定》,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採取有效措施,穩定、吸引、培養和使用人才。

(一)從政策上予以傾斜,穩定人才。為了推進了人才戰略的實施,營造了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我們始終本着以感情留人,以政策留人,以待遇留人,以良好的環境留人的原則,不斷加強人才工作。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加強了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研究解決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台了《關於做好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落實人才培養、使用、管理的各項政策,為他們施展才能創造了空間。縣委、政府在財力吃緊的情況下,實行工資統發制度,按時足額保證各類人才的工資,對晉升職務的各類人才相應地調增待遇。平羅中學作為全區重點中學,為了穩定教師隊伍,我們在學校內部增設中教高級職數4名,中教一級職數6名,由縣財政撥付工資待遇。2002年,平羅中學大學聯考成績名列全區前列,縣委、政府拿出2萬元重獎平羅中學教師,充分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改善廣大教師的生活、居住條件,我縣大力實施教師安居工程,通過採取免徵土地出讓金和給予適當資金補助的辦法,興建了一批教職工住宅樓,教師住房比市場同類住房每平米低200─300元,得到了廣大教師的普遍歡迎。同時,縣財政每年撥款70多萬元,為全縣教師進行免費體檢,穩定了教師隊伍。縣衞生系統為穩定醫療衞生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激勵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愛崗敬業的工作熱情,不斷深化職稱改革,實行評聘分離的專業技術職稱管理體制,支持和鼓勵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醫療衞生專業技術人員,按照本人的水平和能力申報評審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同時實行低職高聘,先後聘任12名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醫生,這些同志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了專業帶頭人作用。為進一步提高醫療技術人員業務水平,連續五年,每年選送50多人到外地有名望的大學進修,進修費全部由單位支付。對有能力的醫生提撥重用,先後有9名同志走上了領導崗位。水利部門為中級以上的專業人員配置先進的辦公設備,對選派到區市進修的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費全額報銷。由於縣委、政府和全縣各部門在使用、培養人才在政策上不斷傾斜,及時兑現人才相關待遇,穩定了全縣各類專業人才隊伍,使他們在全縣“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適應經濟發展需要,重視引進人才。近年來,為了滿足縣域經濟的發展的需要,我縣十分重視各類人才的引進工作,通過公開招考、聘請等多種方式,積極引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所急需各類的高素質人才。自2001年以來,先後公開招考194名師範類大專以上畢業生、51醫療衞生專業技術人員、17名公檢法工作人員、12名畜牧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教育、衞生、畜牧等行業,極大地緩解了部分行業人才缺乏、後繼無人的矛盾。同時借鑑、吸收發達地區的做法和經驗,高薪引進高科技人才,併為所引進人才在待遇、職稱聘評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先後聘請了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研究員蔣代珠、蘭州畜牧研究所研究員張東虎為我縣農業科技總顧問,專門負責指導我縣發展設施蔬菜及畜牧業方面的技術問題。蘭州畜牧研究所研究員張東虎指導寶丰鎮發展畜牧業中,先後引進國外優良品種,實施科技改良,不僅解決了寶丰鎮發展養殖業中的技術難題,也在全縣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為平羅縣畜牧業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結合“興工強縣”戰略的實施,我縣非常重視引進工業領域方面的人才,鼓勵、支持企業積極引進各類急需人才。從2000年開始,興平冶金公司面向全區聘用了13名化工、國貿、外語等專業的一流技術人才。所聘用的人才每人補足3萬元,解決一套住房,基本月工資達1000元以上,另按實際貢獻情況兑現獎金,獎金是企業中最高的。對解決企業重大難題的科技人員,還一次性獎勵2萬元。為了實現本企業技術人才新老交替,興平冶金公司每年從本縣大學聯考被大中專院校錄取學生中挑選6名化工、國際貿易、電力、外語專業特困生為扶持對象,每人每年資助3000元,直至大學畢業,畢業後回公司工作。水泥廠近幾年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有30多人,都在主要技術崗位上工作,大部分都擔任了車間主任。吉元冶金公司和寶馬冶金公司先後也招聘10多名專科以上學歷的大學畢業生,聘任一名高級工程師。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為全縣各類工業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提供了人才支撐,有力地促進了全縣工業經濟的發展。

(三)注重效果,不斷培養人才。我縣始終把建設一支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人才隊伍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一是結合工作實際,強化技能培訓。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區市幹部教育培訓規劃,大力實施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做好人才培訓工作。組織實施了法律知識、公共必修課、WTO基礎知識和新科技發展與展望、計算機應用能力等培訓工作。先後有5300多名國家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接受了上述不同內容的培訓。近年來,共舉辦農、林、水、牧、農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13期,培訓人數達858人次;舉辦衞生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33期,培訓人數達3700人次;2003年舉辦企業經營管理者培訓班1期。教師專業技術人員佔全縣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三分之二,為建設一支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需要的教師隊伍,根據國家和自治區有關繼續教育的政策規定,我縣先後組織開展了現代教育理論、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技能訓練等培訓工作。先後有1000餘人次參加培訓考核,佔教師總數的96.7%。縣上每年都要開展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對全縣教師實行了學歷教育,要求從2000年─2006年國小教師全部達到專科學歷,國中教師達到本科學歷,高中教師逐步達到研究生學歷,凡提前達到規定學歷的教師,優先進行職稱的評聘,取得研究生學歷的,縣財政支付1/3的學費,優先調入縣城工作。二是注重實踐鍛鍊。為培養一批優秀的黨政人才隊伍和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縣委採取上掛下派的方法,去年以來,先後從黨政機關選派15名科級後備幹部到15個企業擔任廠長(經理)助理,從黨政機關選派15名副科級幹部到區、市機關進行學習鍛鍊,加大了企業經營管理者和黨政人才隊伍的建設力度。為加快先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示範推廣,為縣域經濟主導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我縣自2003年開始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業活動,為廣大科技人員提供實踐鍛鍊的場所,對參加科技特派員創業活動的科技人員,縣上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保留科技人員原職務、待遇、編制不變,每年安排一定比例進行表彰,同等條件下,優先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成績突出予以重獎,科技特派員從事技術服務、技術入股投資等相關活動取得的收入為合法收入,連續兩年考核評為優秀的科技特派員可提撥任用等,激勵了科技人員到生產一線創業的熱情。兩年來選派35名科技特派員,實施創業項目29個,所實施項目取得了非常明顯的經濟效益,在當地甚至全縣範圍內起到很大的示範帶頭作用。

(四)創新機制,合理管理使用人才。近年來,我縣把調動各類人才積極性、創造性,轉變各類人才服務於經濟建設的觀念作為一條主線,不斷探索人才使用管理新機制。先後實行了科級領導幹部末位淘汰制、農業技術人員工效掛鈎制和中國小校長、教委副主任“飢餓管理法”,在公檢法等部門推行了“觸電管理法”、縣、鄉黨政羣機關實行競爭上崗等人事制度改革。採取年初公開承諾、年中觀摩評議、年末全面考核的辦法,大大激發了各類人才的工作熱情,為各類人才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空間條件,形成了人人抓機遇,個個幹實事,齊心協力促發展的氛圍。2001年以縣農技中心為試點單位,在農技專業技術人員中推行“全員競爭上崗,人員優化組合,合理分配,待遇與實績掛鈎”的內部管理制度,採取“雙考”、“雙推”、“雙聘”的辦法,鼓勵技術幹部競爭上崗,達到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目的,促進了專業技術人員合理配置和優化組合。在種養園區建設、新技術項目示範推廣和服務中引入按崗定酬、績效掛鈎、年度考核末位待崗、職稱年度聘任、工資預留等管理制度,調動了農技人員開展技術創新和技術推廣,提高技術服務水平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了使這一政策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首先對全縣蔬菜工廠化育苗基地和自治區“三個十”工程項目温棚無公害蔬菜種植科技示範園區的生產經營權進行了公開招標,對參與生產經營承包的技術人員,實行身份不變,編制保留,工資待遇不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和“定人員、定任務、定產量、定效益、定經費”責任制,從而增強了農技人員的責任感,促使他們沉下身子,一心一意地搞好園區建設。2001年以來,全縣共新建各類縣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13個,新建畜牧養殖科技示範園區117個,參與養殖農户3560户,參與園區承包建設的農業技術人員55人。縣醫院大膽改革人才管理使用辦法,根據全年工作目標,將各項任務分解到科室,科室的工作質量、服務質量、工作數量、工作效率、經濟效益直接與科室的利益和個人的經濟利益掛鈎,科室負責人有人員聘用權和解聘權、業務經營權、獎懲分配權。對醫德醫風好,業務技術水平高的尖子人員,大膽起用,委以重任,對患者不滿意的醫務人員隨時待崗或解聘,從而保證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低耗、廉價、便捷的醫療服務。

(五)搭建平台,為各類人才提供優質服務。我縣十分重視人才市場建設工作。在2002年機構改革中,批准設立了人才交流中心,核定編制2名,為各類人才提供服務提供了組織保證。去年以來,為解決全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剩餘城鄉勞動力就業、部分企業用工不足、全縣人才勞動力資源浪費和短缺並存在的現象和問題,我縣先後舉辦了全縣人才交流暨勞動力供需洽談會和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兩次洽談會共有124家用工單位提供就業崗位8588個,有4100多名剩餘勞動力、200餘名大中專畢業生參加了求職應聘,通過供需雙方洽談達成就業意向協議的3200多名,其中大中專畢業生64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人才資源開發工作中人才政策的落實力度不夠,未能充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吸引、穩定人才的政策和環境。近年來,大中專畢業生不分配,使一些人才流失,存在後繼乏人的現象,還有部分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在外地人才使用激勵分配製度的吸引下外流,諸如我縣教育系統先後外流骨幹教師53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中教一級46人。衞生系統外流9人,其中副高4人,主治5人。

(二)人才隊伍結構性矛盾仍然很突出。人才隊伍專業結構還不能滿足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特別是高新領域所急需人才極為缺乏,人才的層次結構不盡合理,直接服務於經濟建設的實用型人才也十分缺乏,大部分專業技術人員聚集在機關事業單位,而各類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的人才力量十分薄弱,全縣專業技術人員中事業單位的佔92%,企業佔8%。由於機制問題,人才由機關和事業單位向企業流動乏力,調整工作還需進一步深化。

(三)人才市場建設工作受經濟環境條件的制約,本縣無足夠的就業崗位吸引人才,存在有場無市和有人才無市場的情況。

三、今後人才工作的思路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提出的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黨管人才的原則,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2002-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和區市黨委《關於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積極研究探索,創新人才環境,圍繞建設“黨政領導幹部人才隊伍、科技人才隊伍、企業家隊伍”三個重點,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努力把我縣人才工作推上一個新的台階。

(一)健全機制,創造寬鬆環境

一是優化人才使用的政策環境。在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和自治區的有關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由組織部門牽頭總抓,人事、科技、衞生、教育、經貿、農業、文體、水利等部門協作,共同構建吸引人才的“綠色通道”,優質快捷地為引進特殊人才、高層次人才、招商引資人才、現代企業管理人才等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及家屬調動、子女上學、户口遷移等方面的服務。 

二是加快人才管理體制改革。鼓勵科技人員辭職、停薪留職或帶薪留職領辦、創辦技術型經濟實體。安排一定數額的研究經費,積極組織專業人員就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中的問題進行專門研究或搞課題承包。結合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搞科技示範、有償承包。有計劃地招考選派大學畢業生到農業科技園區、工業園區、鄉村醫院、企業、村(居)委會工作。

三是提高專家人才的政治待遇。建立重大決策專家聽證會制度,充分發揮各類專家的智慧和才能。凡涉及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大決策,比如城市規劃、農業和工業重大項目建設等,提前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論證,廣泛聽取意見,實行科學決策。注重安排知識功底深、技術水平高,參政議政能力強的專家、學術帶頭人進入人大、政協。

四是加大投入。設立全縣人才隊伍建設專項基金,用於優秀人才和為平羅發展做出突出貢獻人才的獎勵和高層次、緊缺人才的培養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工作,為人才隊伍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二)加強管理,優化結構

一是逐步改善人才隊伍的梯次結構。加大中青年人才培養選拔力度,有重點有目的給中青年人壓擔子、壓任務,把他們放在重要崗位上,使他們在實踐中鍛鍊成長,從而實現人才隊伍的年輕化,逐步解決斷層問題。

二是注意選拔既有較強專業知識,又有開拓創新精神和領導能力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繼續堅持配好科技副鄉(鎮)長、科技副村長、科技副廠長(副經理),增強班子活力,達到優勢互補。

(三)突出重點、注重建設

一是建立能上能下的黨政領導人才隊伍管理機制。堅持在改革與建設的實踐會考察、識別、培養和選拔幹部,以實績論英雄,以公認論政績,健全完善幹部管理監督制度,經常深入基層考察考核幹部,對能幹事、肯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幹部及時提拔重用;對工作打不開局面、羣眾意見大的幹部隨時調整或免職,疏通領導幹部“下”的渠道

二是建立能聘能解的科技人才隊伍管理機制。改革科技人員聘用制,打破科技人員終身聘任和論資排輩的機制,對有真才實幹、技術過硬、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可以低職高聘;對徒有虛名、業務生疏、不能勝任職稱崗位的科技人員予以解聘或高職低聘。積極聘請區內外的科技人員到我縣擔任科技顧問,從事科研和培訓工作,提高科技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改革分配製度,對科技、教育、衞生等專門人才實行年薪制。建立人才培養基金,把有培養前途的人才有計劃地選送到外地專門院校或大企業、大集團培養。

三是建立能去能留的企業家隊伍管理機制。繼續選派年輕幹部到企業掛職鍛鍊,幹得好的,人事關係保留在原單位,人在企業任職並享受相應的政治待遇,加快培養優秀年輕企業家隊伍。對經營出色,做出突出貢獻的股改企業經營管理者,可以把人事關係轉到主管局,退休後享受國家幹部待遇,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對效益不佳、經營不善、問題較多的股改企業管理人員,經濟主管部門建議董事會及時罷免。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學習,掌握現代企業管理、市場經濟、金融税收等知識,增強駕馭市場的能力。提高企業家的政治待遇,鼓勵企業家參加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選舉,充分發揮參政議政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qingkuang/kr9pz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