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彙報 >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精選10篇)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精選10篇)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 篇1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促進公安信息化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公安工作已基本實現由傳統警務向信息警務轉變。借鑑“互聯網+”、“智慧+”的發展模式,新形勢下的網格警務室建設應運而生。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精選10篇)

一、推進情況及取得成效

(一)智慧引領,為社區警務室提供技術保障。

1、籌備智安小區。按照智慧安防小區設置的標準,在康養綜合體和XX社區內設置21個人臉識別裝置。目前工程建設已經展開,亟待投入使用後的效果。

2、開展網上辦事。結合“浙裏辦”APP和公安業務進鄉鎮工作,將傳統的被動尋找新居民登記的方式變為主動,外來流動人口主動登記323户,“人在户不在”的常住人口登記74户,代辦約辦户籍業務201份。

(二)機制創新,增強警務室工作能力。

1、創新工作機制。制定《“網格警務室”工作機制》,加大對網格民警、網格治安員的考核,民警和輔警的考核成績按照網格員考核成績進行折算,實現捆綁考核。

2、創新層級管理。針對網格項目施工人員多、流動性大的特點,我所建立了以“網格警察-網格治安員-網格員-項目負責人-領班-工人”為主線的層級體系。通過上下聯動的層級管理體系,織密網格架構,明確落實責任,延伸管理觸角,真正觸碰到最難管理的一線工人,打通管理的“任督”二脈。

(三)打防結合,提升羣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1、做實巡邏防控。根據警務室實際,配備“1+2+X”的人員模式,即1名民警、2名輔警及網格員和平安志願者等。結合網格員每日走訪路線,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區塊開展亮燈巡邏,擠壓犯罪。今年以來,我所順利開展大型活動安保5次,及時化解矛盾糾紛425起,巡邏防控629次,保護性施工29次。

2、做嚴打擊犯罪。今年以來,警務室共處理接報警50餘起,受立案10起,破獲一起盜竊XX項目部財物案件,成功處理一起XX項目非正常死亡案件。

二、存在不足

1、人臉識別設備建設進度比較緩慢。

2、網格員的積極性不高,融入公安工作不夠主動。

三、下步打算

1、完善獎懲機制,調動工作積極性。我所將與康養項目部對接,制定《康養項目獎勵規定》,分別對網格員、領班、工人給予針對不同的內容給予獎勵。根據XX項目的特點,不同區塊由網格員、領班來建立施工小組,開展小組競爭。網格員、領班能夠及時完整收集工人信息、使工人的“來、去、留”以及活動情況盡在掌握的,給予獎勵。網格員、領班、工人能夠掌握矛盾糾紛

2、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協同作戰。成立聯動協調處置中心,從街道、社區、項目部、勞動監察、公安、交警、國土局、村委會等相關單位抽取相對固定的人員,明確各類問題的牽頭部門,由聯動辦公室進行指派。是針對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普通路面事故、界址糾紛、欠薪、政策處理等問題,由主體責任部門牽頭,統籌相關單位將工作做在前,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一線、化解在萌芽狀態。

基層社區警務工作繁瑣複雜、任重道遠,我所將持續強化意識、提高能力,不斷創新社區警務工作方法,適應新形勢下的公安工作需要,為轄區的和諧穩定、為基層建設櫛風沐雨、地理前行!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 篇2

一、劃分網格,體系科學化

一是科學劃分,構建網格。劃分網格是實施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的前提和基礎。各社區在不打破原有居民小組格局的基礎上,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慮居民的認同度、社區工作人員狀況等因素,參照自管小區、物管小區、單位小區等分類,依據户籍人口、流動人口和管轄面積等實際情況,將社區劃分為8個網格,每個網格約200户人,平均人口1000人左右。社區設綜合服務站,形成綜合服務站站長-網格長-網格員為線條、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黨委為核心的條塊結合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

二是組建團隊,強化隊伍。社區網格管理團隊由“綜合服務站站長-網格長-網格員”三級管理梯隊組成,確保社區網格管理服務運行高效暢通。按照“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完善組織機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成立了8個網格組織機構及居民小組長、樓長、單元長、志願者、巡邏隊等隊伍。每個網格由一名街道包點幹部或社區工作人員擔任網格長,與網格內的綜合信息員、社區黨員、社區民警、社區志願者、社區治安巡邏隊員等共同組成網格服務隊伍。通過社區幹部對網格員開展“傳幫帶”工作,即由熟悉社區業務的社區幹部帶領網格員共同入户,讓社區網格員能夠迅速進入角色。

二、落實責任,工作規範化

一是明確責任,細化服務。明確社區工作包乾範疇,落實區域化管理責任。社區幹部以組為單位,由黨員帶頭,負責一個單元網格,明確管理職責,實行分片包乾責任制。網格責任人主要負責民政、計生、就業、社保等社會事務,協辦黨建、創建、綜治、安全生產等工作任務,負責信息收集,便民服務,簡易問題處理等,網格信息員具體承擔收集基礎信息、反映羣眾需求、解決羣眾問題、政策法規宣傳、排查化解矛盾、協助解決問題、動員公眾參與管理等職能。通過實行網格化管理,將社會管理責任細化落實到具體的網格管理成員,保證了社會管理措施落實更加敏捷、精確和高效。

二是制定機制,嚴格執行。明確“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AB崗制”等工作制度。實行“一日雙巡”制度,網格員每半天在網格內巡察一次,每次巡察時間不低於1小時。在巡查工作中要求“巡察前有準備、巡察中有記錄、巡察後有報告”,巡察中以“查變動、找問題、集訴求、排矛盾”為主要內容,並完成社區綜合服務站下達的各項核查指令及核查重點,確保入户核查信息的準確率。並由社區綜合服務站站長每天查看巡查日誌及相關工作報告

三是分析研判,暢通交流。每週一召開溝通例會,解決網格員及社區幹部在矛盾調解或其他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社區各項工作中需要網格員配合的則由社區專職工作者與網格站站長溝通後在會上統一部署執行;每月召開一次網格研判會,各網格長通報轄區的治安形勢及周邊社會面的治安狀況,各網格管理員、信息員、樓棟長對轄區的環境衞生、流動人口排查、網格化巡邏防控及居民反映的熱點問題進行反饋,並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和商討,並提出相應的措施解決問題。

三、成效顯着,服務精細化

一是社會治安更加穩定。在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中,各社區調整充實了法律諮詢隊和義務防範隊(主要由社區黨員、治安積極分子和低保户成員組成)等社區羣防羣治隊伍,分塊分批進行網格巡邏。網格員協助管區民警做好出租房信息登記,為社區構建了一張範圍廣、反映快、效果好的防控網。特別注意對活躍羣體的關注,發揮網格內信息員人頭熱、信息靈的特點,關注和掌握不穩定信息和信訪信息,使社區在第一時間掌握居民動態,及早介入、宣傳和説服,對羣眾反映的合理訴求及時協調落實。

二是鄰里關係更加和諧。網格服務團隊做到“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及時化解正在萌芽的鄰里矛盾,將掌握的治安信息及時反饋給綜合服務站長,最大程度地防止鄰里矛盾的擴大化,減少了羣訪、越級訪的發生。如路社區網格員就是在下格走訪時,發現某居民區因化糞池泄漏問題而引起的糾紛,及時反饋到社區,再由社區與相關部門聯繫,發動居民共同出資,使化糞池泄漏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避免了鄰里之間矛盾的升級擴大。

三是服務質量更加高效。實施社區網格化管理之前,社區幹部每人平均管理五、六百户居民,“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他們的工作寫照,在實施社區網格化管理之後,社區的在職黨員、離退休老幹部、社區居民參與擔任了網格員,參與社會管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不僅壯大了社區的服務力量,還減輕了社區工作者的工作壓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效率。有居民打比方説,一個網格就是一個小家庭,而網格長就是這個家長,因而社區和家長對每個家庭成員的服務更加具有針對性,服務質量更加提升了。

四是資源共享更加豐富。網格化管理,是從整體的角度,用系統的思維來思考、設計、推進社區工作,實現了社區黨組織統領下各項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的無線融合,打破了以往以條塊分割為主的傳統社區工作格局,在社區單位的多方參與、支持下,社區工作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當前形勢下,社區社會治安管理工作只有依靠羣眾,尤其是依靠轄區單位,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統籌區域資源,強化服務羣眾、關懷社會、協調利益的社區功能。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 篇3

一、主要做法

(一)落實三化措施,實現社區管理網格化。

一是管理區域網格化。按照“界線清晰、任務適當、責任明確、便於實施”的要求,各社區根據實際,並考慮居民的認同度和社區工作人員的狀況,依據片區人口和管轄面積,平均每300-500户確定為一個網格,共劃分47個單元網格,在整個轄區構建“街道——社區——小區——樓棟——居民”的五級網絡組織體系,基本達到了網格化的全覆蓋。實行辦事處科室包聯社區制度,配合社區開展好工作。

二是管理人員責任化。把網格隊伍分為網格督導員、網格負責人、網格格員。網格督導員由街道聯繫社區領導擔任負責督促、指導包聯社區工作的開展,確保網格服務管理落到實處。網格負責人由一名社區工作人員擔任,在社區黨委和社區居委會的領導下,主要負責瞭解掌握網格內的情況,具體落實各類基礎信息採集、黨員管理、不和諧因素排查、幫助居民辦理街道辦事處及相關部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網格格員由樓組長、社區黨員、社區志願者等組成網格管理隊伍,在網格負責人的指導下,配合網格負責人開展網格內社情民意調查、政策宣傳、文明創建、矛盾排查、矯正幫教、應急管理等基礎工作。

三是管理內容標準化。建立入户走訪工作台賬、落實每月走訪不少於20户的制度,確保網格內各類問題情況的及時解決和有效處理。在實際工作中落實“三必訪、四必清、五必到”服務。即“三必訪”:普通家庭每年必訪,困難羣眾、殘疾家庭、暫住人口、失業人員、重點幫扶人員每季度必訪,獨居老人每月必訪;“四必清”:家庭情況必清、人員類別必清、區域設施必清、隱患矛盾必清;“五必到”:居民家庭變故必到、居民突發生活困難必到、鄰里糾紛必到、社區突發事件必到、社區治安案件必到。

(二)打造特色項目,實現社區服務人性化。

為使“網格化管理、人性化服務”成為真正的“為民、惠民、便民”工程,我們在保證居民話語權、努力解決民之所需、促進平安穩定方面做實做細。

一是社區服務水平有提升。結合街道實際,我們建立以勞動保障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為民服務中心“三大中心”為主線的

綜合服務網絡體系。以為民服務為宗旨,將辦事處與居民關係密切的工作和科室統一納入社區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審核、窗口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構建親民、利民、為民的服務平台。同時着力社區品牌建設,“社區安全管理”“小區微循環”“名郡俱樂部”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服務項目,使得社區服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是民生項目有落實。我們在開展社區服務工作中,重點關注對特殊羣體的服務,有針對性地為每個不同人羣提供對口、對接服務。截止到目前,我辦共管理低保家庭138户,225人,發放各類救助款物近70萬餘元。為轄區內30户大病困難家庭發放了醫療救助20萬餘元。為轄區20户低保家庭的學生申請了教育救助。

三是綜治維穩有保障。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羣結合、依靠羣眾”的方針,以社會化、網格化、信息化為重點,在協調轄區內兩個派出所抓好各社區羣防羣治隊伍管理工作的同時,依託區政府“電子防控城”工程,投資50餘萬元在轄區安裝了24小時視頻監控系統,建立健全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結合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實現了“公共場所全覆蓋、監控範圍無死角、電子防控連成網、防控打擊有實效”的目標。在轄區派出所的大力配合下,積極開展對轄區“實有人口、實有房屋”信息進行採集的“雙實”工作,搭建“雙實”信息應用平台,力求與派出所、居委會等部門達到信息資源共享。通過這一系列的資源整合,我轄區基本實現了基層綜治網絡“全覆蓋”和基層綜治工作“全輻射”,為轄區的安全穩定和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三)實施網格管理,打造街居服務新格局。

一是黨員作用更加明顯。我們強化黨組織的龍頭作用,發揮了直管黨員模範帶頭、在職黨員“身先士卒”、老年黨員“奉獻餘熱”及居民骨幹的“飲水思源”作用,使他們成為和諧社區建設的參與者。做到了黨員身份亮出來、黨員承諾做出來、黨員形象樹起來,進一步增強了黨員意識,激發了為民服務的熱情,網格中熱心的居民積極參與服務,推進了居民自治,厚實了黨執政為民的羣眾基礎。

二是信息渠道更加順暢。社區網格化管理形成了上下貫通的組織系統,通過入户走訪、召開社區聯席會議等方式,拓寬了社區居民表達利益需求的渠道和途徑,也為街道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和解決問題提供了支持,提升了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三是服務力量更加強大。在駐區單位中培養住在社區、熱愛社區、建設社區的意識,努力建立“事情共商,資源共享,難題共解,文明共創,活動共辦”的社區工作共駐共建新機制,依託社區聯席會議,實現社區工作向駐社區單位的拓展和延伸,形成了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同時,社區網格化管理又有效地整合了人力資源,社區居民、黨員等的加入,壯大了社區服務力量,為居民羣眾提供了便捷服務。

二、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是居民參與意識還需提高。由於城市社區居民素質層次不同,不少人員比較注重隱私,居民在網格管理人員入户走訪、採集信息過程中,經常會“避而不見”,往往無法採集到第一手資料。社區的在職黨員參與率不高,以致這部分資源並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是團隊服務質量還需提升。我們的網格管理人員對政策、辦事規程、街道情況、社區問題、工作重心等方面的瞭解和把握還需要加強,對一些涉及穩定的問題和矛盾的預見性、研判性、敏感性也需要提高。

三是部門合作力量還需拓展。作為老城區,流動人口較多,衞生環境、基礎設施相對比較弱,我們在這些事務的處理上顯得職權有限,很多諸如小區停車難、基礎設施改造等難題,急需多部門聯合辦理。在網格化工作中我們感到要儘快形成聯合辦理機制,及時將處理意見反饋給居民羣眾,以贏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才能顯示出我們工作人性化、精細化的理念。

“網格化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社區管理模式,也是一項服務。

居民的實踐探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加快腳步、加大力度、加強領導,堅持要在落實、活在參與、重在服務、貴在堅持上努力實踐,把這項工作作為強化城市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品牌來抓,不斷開創管理與服務相融的城市社區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以滿足居民願望、解決居民困難、實現居民需求、贏得居民擁護,為實現街道跨越發展,打造和諧社區做出新的貢獻。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 篇4

一、網格信息錄入

我社區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慮居民的認同度和社區工作人員的狀況,社區設置了6個網格。為了保證每家每户信息的完整錄入,我社區建立了“主要領導親自抓、主管副職具體抓”的工作機制,為實施網格化管理展開了一系列工作。

1、網格錄入宣傳工作

我社區為提高網格信息錄入工作效率,在轄區內展開點面式宣傳,通過發放通知,懸掛標語,電子屏全天滾動播出等方式對網格信息錄入工作的開展展開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確保每户每人都知曉、都瞭解。

2、網格信息採集工作

我社區為提高網格錄入工作的效率,各網格長協管員首先將我社區已掌握人員信息全部輸入電腦,實現網格化的初步建設。隨後立即進行查漏補缺工作,首先通過入户方式採集信息,做到每人每户都統計,完善網格信息。在各網格長的通力協作下,我社區網格信息錄入

率大大提高,但仍有一些出租房屋和暫無人入住的新建小區的居民信息無法採集。我社區工作人員集思廣益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對空缺信息進行補充,主要方式如下:

(1)和派出所工作人員一起入户採集信息,做到信息共享;

(2)聯繫各物業公司採集居民信息;

(3)通過聯繫各小區樓長採集居民信息;

(4)登記來訪居民信息查漏補缺。

通過多種方式查漏補缺我社區各網格信息錄入基本完善。

二、網格化管理工作實例

網格化管理機制的建立在根本上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社區建設社區,我社區為了及時準確發現問題、及時高效處置問題,各網格長每天利用20分鐘在網格內進行走訪調查並針對網格內殘疾人員、低保人員等生活困難重點人員進行入户調查,及時瞭解民情民意。現將我社區各網格發現並調處的突出案例彙報如下:

案例一:

20xx年10月5日,第六網格長李紅娟去大東關甲字21號走訪入户,瞭解民情民意,多名居民向李紅娟反應該小區物業收取電費存在不合理現象,我市規定電費為0.487元,而該小區物業卻向居民收取0.55元,屬於高收費亂收費。第六網格長李紅娟得知此事後立即向劉玉琴站長了解情況,在經過多日的走訪並向税務局、工商局、物價局、房地局反映核實收費標準,瞭解到原來高出的部分是把樓內公共用電分攤進去了,不存在亂收費。李紅娟網格長了解情況後要求物

業公司將電費收取情況以通知形式張貼在公示欄讓每一位居民瞭解電費收取標準,解除居民心中的疑慮。

案例二:

20xx年2月18日第三網格長武慶梅去88歲老人李祥家入户瞭解老人生活情況,一進門發現老人獨自在家,家中物品擺放凌亂不堪,急忙詢問老人最近生活情況。老人哭訴到:家中有三個子女,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本來三個子女輪流照看老人,但因老人想將現住房產過户給小女兒,大兒子二兒子不同意,兩個兒子分別照顧了老人一個月就負氣走了在沒來看過他。兒子走後就有女兒來照顧老人,可女兒最近身體不太好無法照顧老人,老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武慶梅瞭解情況後,隨即向社區書記王會英報告情況,展開調解工作。20xx年2月19日,我社區社區主任王會英、副主任李紅娟、第三網格長武慶梅通過電話聯繫到老人李祥的兒女,對他們進行勸告,結合兒女與老人的實際情況,最終達成共識:幫老人聘請保姆,並要求三個子女每週必須回來一次看望老人。達成共識之後社區主任、網格長着手幫忙聘請保姆,網格長武慶梅瞭解到老人李祥的鄰居是一對生活經濟較為困難的夫婦,有能力照顧老人,於是立即和兩家人協商聘請這對夫婦來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這樣一來老人李祥解決了無人照顧問題,鄰居經濟困難夫婦解決了生活來源問題,做到了一舉兩得。這一工作的圓滿完成離不開網格化管理的建設。

我社區一年來,利用網格化管理平台真正做到及時發現問題,高效處置問題,做到隨時瞭解民情民意,真正做到為居民服務。

三、網格化管理工作成效

1、轄區基本情況有底數

網格化管理的建設將居民信息進行了電子化統計,解決了信息易丟失、信息難查詢等弊端,做到了居民情況心中有數,方便了對流動人口的管理。

2、社情民意表達有渠道

社會服務管理網格化的建成,搭建了“三級平台,四級管理”長效機制,充分利用“矛盾糾紛聯動化解平台”,與區直各職能部門展開聯動合作共同解決羣眾反映的問題。各小區社情民意的收集很好的把老百姓和區、街辦各部門連接了起來,讓老百姓有問題可以反映,知道往哪反映,真正地起到了紐帶的作用。

3、重點人羣服務管理更加有效

通過以網格為基礎,動態掌握各類特殊重點人羣的不同情況、不同需求,逐一匹配相應工作力量,逐一落實針對性的服務管理措施,逐一形成定向服務、分別管控的工作歷史記錄,做到了管理精細化、服務個性化、工作科學化。

我社區各網格長一年來通過網格化服務,開展個性化服務活動,進一步暢通社情民意渠道,引導羣眾更理性化地表達訴求,進一步深化居民自治,培養羣眾主人翁意識,更好的做到服務社區建設社區。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 篇5

一、xx社區網格化管理主要做法

社區網格化管理就是根據屬地管理、地理佈局、現狀管理等原則,把社區劃分成若干網格狀的單元,並對每個網格實行動態、全方位管理。

(一)摸清基本情況,定格

組織專班深入各巷道、樓棟,再次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對轄區總户數、總人口、單位户數、散居居民户數、小區坐落四至界限、區域分佈情況等進行全面摸底。社區面積、居民小組,轄區單位,常駐人口户數、人口,個體工商户從業人員500餘人。社區社區。xx社區將轄區內的市場、學校、醫院等單位一級樓棟、院落等歸入網格。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則,依據户籍人口、流動人口和管轄面積等實際情況,將xx社區劃分為24個網格,每個網格300-500户,平均人口800-1500人左右,通過建立網格,為全面摸清社情信息、實施精細的社會服務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社區網格化基本情況)

(二)選配網格員,定人

對社區網格實行“一格一員、綜合履職”。一是配齊網格員。為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管理員,共24名,共分兩批次全部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網格員待遇參照公益性崗位人員待遇,並享受社區工作人員同等福利。對網格員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學習了相關的政策法規、工作程序、業務知識和考核辦法等。二是明確網格管理工作程序。一般性工作由網格員現場處理,並登記備案;需要協調處理的,由網格員帶回社區網格管理站協商,再反饋服務對象;突發性工作由網格員立即上報社區、城關鎮等相關部門處理,網格員跟蹤處理結果。三是實行考核激勵制度。對網格員的“德、能、勤、績”進行考核,考核實行百分制,網格員每月的浮動工資作為考核工資,根據考核得分按比例發放,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浮動工資全額發放;80-90分的,浮動工資發90%;70-80分的,浮動工資發80%;70分以下的,浮動工資扣發。

(三)全力服務羣眾,定責

着眼於羣眾實際需要,網格明確網格員職責,主要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教育居民遵紀守法,履行法定的義務;採集上報網格內綜治、信訪、計生、民政、城管、就業及安全生產等各類基礎信息;通過網格巡查,排查各類不和諧因素,上報社區;做好不和諧因素穩控工作,力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網格內;協助有關部門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及時有效化解網格內不和諧因素;定期走訪網格內居民,瞭解居民的思想動態,做到知百家情、辦百家事,全力為居民排憂解難;掌握流動人口動態,開展對重點監管對象幫教工作等。實行網格化管理後,不管大事小事,家裏事還是社區事,即使是在工作時間外,給網格員打個電話,網格員就會迅速趕到現場幫助解決,實現了基層有人管事、有人做事的良好局面。20xx年,網格化工作開展以來,共採集居民信息20xx餘户,收集居民意見400餘條,排查社會矛盾隱患6起,安全隱患5起,發現並化解重大羣體性上訪事件1起,發現並處理計劃生育對象20餘人,完善空巢老人、困難羣眾、留守兒童、大病傷殘人員的檔案信息50餘條。排查消防安全隱患20餘處。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社區信訪量為零,實現了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二、網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網格化管理在受到廣大羣眾歡迎的同時,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總結、探索和完善。

(一)網格人員主體責任有待進一步明確

按照網格化管理的要求,網格管理人員由社區領導、社區網格員、居民小組長組成,社區領導為負責人。網格化管理的要求更高,面對xx社區的特殊情況,居民小組長的工作不可能侷限於純粹聯繫、彙報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並沒有把三人的具體職責明確出來,沒有充分調動居民小組長的積極性,網格管理出現真空地帶,同時,網格員對社區幹部的依賴較大,自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夠。

(二)網格管理宣傳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試行社區網格管理是一件新事物,調查發現目前還有少數居民不知道什麼是網格管理,對網格管理員的身份以及承擔的工作不夠理解,有與自己無關的態度;網格員上門調查還存在不開門、不配合的情況發生。另外,xx社區是老舊院落社區,居民整體文明程度相對較低,要實現在社區內形成 “文明禮貌、誠實守信、互助友愛、扶正祛邪、鄰里和睦、敬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文明風尚和生活方式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目前,xx社區還存在亂丟垃圾、生活垃圾不及時入桶、亂晾曬等一系列不文明的現象,要扭轉這一局面,就需要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教育,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網格管理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網格管理是數字化管理,但是目前xx社區的網格員收集、上報的信息依然採用紙質材料記載,電子化信息系統尚未建立,這樣不利於信息的及時更新和管理。社區網格化管理是一項全新的管理模式,在現階段的探索過程,強調管理人員責任意識的同時,也應出台相應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為推行網格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雖然出台了有關的責任追究、績效考核制度,但考評中缺少羣眾參與環節,未形成全面、規範、科學、有效、操作性強、切實可行的監督、考核、評價、獎懲機制。

(四)網格員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本次xx社區招錄的網格員中有5名是專科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年紀較輕心態不穩定,社會實踐經驗欠缺,進入工作狀態慢。在工作中善於發現問題而不善於解決問題,存在畏難情緒。網格管理人員能夠發現問題,但是不能主動地解決問題。誠然,在實際工作中確實有在網格的層面解決不了的問題,但在網格層面也有很多可以解決的問題,由於畏難情緒或者短期難見成效需要反覆做工作,怕麻煩而擱置下來不去解決。

三、網格管理工作對策與建議

社區網格化管理是社會管理的新課題、新手段、新趨勢,面臨的是新格局,要通過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機制創新和隊伍建設,從而實現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科學高效發展。

(一)完善網格信息化管理,明確職責,強化責任

社區網格化管理是精細、快捷、準確的綜合管理服務系統,信息化是實施社區網格化管理的'技術支撐,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使服務通過網絡溝通,實現網上交流,人口管理數據、社區管理和服務各項數據都可以進一步在社區管理和公共服務平台上獲取,促進整個網格化管理建設的高效性。搭建社區信息綜合管理“三大平台”,即區、街道、社區社會矛盾聯動化解信息管理平台、人口信息分類管理平台、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為保障網格化管理的高效執行作支撐。這“三大平台”信息資源實行多方共享、動態綜合管理,暢通政民互通渠道,為社區實行網格精細化管理構建信息支撐系統。

(二)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在發動羣眾上下真功夫 廣泛發動羣眾開展深入的宣傳教育活動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拓寬宣傳渠道,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所謂全方位即把社區管理中的文明創建、公共設施管理、秩序管理、環境管理等等全部納入宣傳的範疇,取得居民廣泛的支持,促進社區管理上台階;所謂多層次即宣傳主體的多層次,這個主體應該包括居委會、網格管理人員、社區志願者(也包括學生志願者)、社區熱心居民、社區老黨員、社區居民代表等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宣傳渠道包括宣傳欄、橫幅等靜態宣傳渠道,也要包括宣傳主體的現場規勸提醒告知和電視網絡宣傳告知等動態渠道,二是開展一系列羣眾活動來增強羣眾對社區的認同感,進而形成榮譽感。羣眾活動應該包括星級文明户的評選以及道德模範的推薦等等,充分挖掘社區的資源,樹立社區的典型和榜樣,發揮典型和榜樣的作用,達到以典型樹正氣、以正氣促和諧、以和諧優服務的管理目的。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 篇6

近幾年來,我區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加強師德建設為核心,大力進行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現將有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師隊伍的現狀

我區共有中國小校6所,教職工x人,在校生x人。其中,國中x所,在校生x人,教職工x人(其中本科學歷x人);國小x所,在校生x人,教職工x人(其中本科學歷x人、專科學歷x人)。總體來看,我區教師隊伍學歷結構、職務結構、年齡結構都日趨合理,教師高學歷化、年輕化趨勢也越發明顯,他們理念新、幹勁足、潛力大,對促進我區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發揮了重大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近年來,我區出台了一系列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相關文件,並採取了多項重要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了教職工的工資管理。農村義務教育積極推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設立中國小教師“工資資金專户”,由區財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工資項目和標準,將中國小教師工資全額列入區財政預算,並通過銀行直接撥入教師在銀行開設的賬户,從而確保了中國小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二)加強中國小教職工編制管理。由於歷史原因,過去我區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比較混亂。XX年,區人事部門在對全區中國小進行編制調研和核編的基礎上,全面規範了中國小教職工編制。嚴格控制中國小領導數量、內設機構數量、精簡壓縮非教學人員,清理整頓各類在編不在崗人員,認真進行核編定崗,目前我區已經沒有代課教師。

(三)進一步優化了教師資源配置。幾年來,我區結合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加強了對薄弱學校的改造力度,並對中國小教師隊伍進行了新一輪的優化配置。一方面是通過校本培訓、以老帶新、結對幫扶等方式提高教師整體水平;另一方面還選派了一些優秀教師到面上國小任教,從而對於提高我區教師素質,增強校本教研、校際交流,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深化了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隨着全國、全省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區結合全省工資制度改革,按照“定編、定員、定崗,任人唯賢”的原則,在全區教育系統全部實行了教師聘用制,對教師的聘用和解聘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引入競爭機制,進一步增強了全體教職工的憂患意識,提高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五)健全完善了教師資格准入制度。XX年以來,我區教育行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教師法》和《教師資格條例》,不斷健全完善教師資格准入制度,要求全區所有教師必須具有規定的教師資格和任職資格,採取辦法如下:一是從省內外招聘具有教師資格證的師範本科畢業生,並採取了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的政策;二是對具有教師資格的部分代課教師給予正式聘用,對不具有教師資格的代課教師堅決辭退;三是嚴把教師入口關,凡是沒有教師資格證者一律不得參加歷年教師招聘,從根本上保證了教師隊伍的質量。

(六)狠抓了教師隊伍的業務培訓。為適應全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形勢,我區狠抓了中國小教師隊伍的業務培訓工作。近幾年來,我區拿出大筆資金,鼓勵本區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和進修。主要項目有:新教師崗前培訓,中國小校長培訓、教導主任培訓、班主任培訓、繼續教育培訓、心理健康培訓、教學技能培訓、信息技術培訓、遠程教育、自考等。通過培訓和進修,進一步提升了我區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學歷層次。

(七)建立了全區學校資源共享制度。由於我區重點扶持,區中學和中心國小發展快速,辦學經驗豐富。因此,為縮小校際差距,促進均衡,我區利用中學和中心國小的先發優勢,對其它面上學校進行了扶持。一是管理扶持,從這兩所學校中選派一些優秀教師和領導到薄弱學校任職,交流經驗,把這兩所學校的管理經驗移植到薄弱學校。二是師資扶持,主要措施是選派中心國小教師到面上學校任教、上示範課,觀摩課,傳授他們的寶貴經驗。

(八)加強了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為持續推進我區教師師德建設,建立長效機制。我區制定下發了加強教師師德建設的系列文件,認真組織開展了每年的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活動,將師德師風建設納入了教師綜合考評指標,建立師德記錄檔案,完善師德評價體系,進一步強化教師行為習慣養成。通過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遏制了我區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了師德師風建設的深入開展。

(九)完善了校長選拔、考核辦法。為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我區按照“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通過公開報名、資格審查、筆試、演講、答辯、組織考察,任前公示,黨委研究聘任等八項程序,先後為我區各校聘任了校長,整個過程做到了公開、公正、透明,社會反響良好。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組織人事部門對受聘人的工作進行考核。考核在受聘人述職的基礎上進行,考核分為試用期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

(十)完善了校長、教師交流制度。為了加強校際交流,取長補短,我區學校與周邊學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區中學每學期都會與周邊的裏湖中學、竹林中學、石牌中學、大池中學舉行校長聯誼座談、教師學習交流等活動,相互交流經驗,共同研究解決學校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此外,我區我多次選派校長、骨幹教師到xx中學、xx國小學習考察,學習取經。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區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區教師隊伍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我們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以妥善解決。主要是:

(一)教師隊伍學科結構有待優化。當前,全區中國小師資學科機構不盡合理,有些學科教師嚴重富餘,有些學科缺少專業教師,影響了全區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二)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有待提高。由於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後,財力薄弱,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低下,再加上我區相當一部分教師是由外地招聘至此,存在種種現實問題難以解決,所以,比較難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教師隊伍的穩定性較差,很難吸引一些高水平的教師在我區任教。

(三)部分學校教師培訓經費短缺。近年來,雖然教育投入不斷增長,但基本上都是集中於區中學和中心國小,其它面上學校經費投入較少。由於經費緊張,其它面上學校為教師提供外出參加學習和培訓的機會相對較少。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 篇7

本學期,我以“網絡教研”為輔助手段,以 “青年教師讀書會”、“名師工作室”、“實效課堂教研活動”、“平行班教師聽課交流”、“師徒結對”等形式為載體,繼續有效地開展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和中老年教師的學習研修工作,努力打造一支能勝任“實效課堂”教學工作的教師隊伍。

(一)強化班子建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學校行政班子成員首先從自身抓起。在行為上,一向重視自身建設,兢兢業業,勤勉得力,時時嚴格規範自己的言行,處處率先垂範凡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勤政敬業,和教師“心貼心”,不計報酬無私奉獻。他們主動聽課,組織、參加教研活動。和教師一起研討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把學到的教育理論貫穿於教育教學實際中,以新穎的教學方法和創新的管理思路贏得教師的信賴,從而以領導班子的模範形象凝聚人心。正副校長每學期聽課均達30節以上,參加教研活動20餘次。

(二)加強師德建設,塑造師表風範

教師的師德修養,是教師職業的核心,是教書育人的靈魂,它決定着教師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向,決定着學校的辦學質量。

我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新《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一系列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督促廣大教師不斷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提高理論水平,依法執教。通過學校組織開展的師德教育活動和師德實踐,大大提升了我校師德素養。全體教職工職業道德素質普遍較高,能自覺遵守師德規範及有關規章制度,學生、家長、社會評價高。

(三)依託校本培訓,優化教師素質

我校的校本培訓工作以落實教師專業化這一培訓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進全體教師實現教育專業化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實際培訓中,我們努力做到領導重視,措施有力,對教師的培訓學習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讓每一位教師通過學習提高教學、教育技能。

1、以“實效課堂教研活動”為基本形式,提高全體教師“實效課堂”的組織能力

為進一步提高學校日常教研活動的有效性,學校繼續加強教研組隊伍的.建設,全校共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音體美、綜合學科6個教研大組。注:語文學科每個年級設為一個教研小組,數學學科則一二為一個組,三、四年級為一個組,五、六年級為一個組, 其他教研組則以大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各教研小組必須每週利用各學科的教研活動日,組織同年段同學科教師結合日常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教學難題展開教學研究活動,發揮同年段教師的集體力量,共同研究解決年段教學難題。全學期每位教師校內聽課至少必須達到10節以上。青年教師每週至少校內聽課1節以上,並寫出聽課體會。

2、以“青年教師讀書會”組織為平台,加強青年教師業務學習的引導、管理

青年教師讀書會是青年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一條重要途徑,本學年學校繼續組織相關的青年教師參加青年教師讀書會組織,開展業餘讀書、基本功訓練、教學比武等活動,以加快他們提升自己專業素養的步伐。

3、充分發“教師個人博客”的功能,開展人人讀教育刊物做摘要筆記、寫心得隨筆活動,並利用教研組活動形式深化交流與運用,促使教師轉變觀念,提升業務能力,以此來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為學習他人先進經驗,我校經常開展“問題探究式”的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外出參加學習、交流。

4、以“師徒結對活動”為校內教師幫扶的主要手段,促進新參加工作教師的快速成長

為了讓青年教師能更快更好地勝任教學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讓他們早日成為學校發展的主力軍,在總結往年經驗的基礎上,本學期繼續將“師徒結對”活動作為新參加工作教師培養的主要抓手,由師傅向徒弟傳授更多的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等方面的業務知識,儘快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教科研能力。前幾年已經結對的教師,徒弟要繼續虛心地接受師傅的指導。

5、以參加校外教師培訓機構及縣教研室等的研訓學習為補充,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參加校外各種研訓組織(如:縣教研室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縣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師發展培訓、由縣教研室組織的語文學科青年教師聯誼會)學習、利用網絡學習、到校外聽課學習等都是教師提升自我的重要渠道。

6、以“平行班教師聽課交流”為基本手段,促進教師間相互交流學習氛圍的形成

平行班教師之間的聽課交流是學校最直接有效“實效課堂”交流研討活動,因此,除了引導教師積極參加各學科教研組組織的校本教研活動外,學校還要求各任課教師經常性自主開展平行班聽課交流活動。

7、以開展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為手段,有效探索科研強校之路

①、強化省市級課題研究,以教育科研引領學校科學發展

本學期將繼續認真做好學校在市教科所、市教研室申報立項的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積極申報省級教育科研課題開展課題研究工作,為學校提升自身辦學水平探索科學有效的工作策略。

②、加強“課程改革“教學研究,以教育科研破解學科教改難題

在做好市級立項課題研究工作的同時,本學期結合貫徹落實縉雲縣深化教育改革“三大行動”,開展網絡環境下的“生本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的需要,繼續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和實踐。

(四)規範評價機制,激發工作熱情

學校對教師的評價直接關係到教師個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切實做到公平、公正和公開,就會挫傷部分教師的積極性,出現評價的抑制效應,背離了評價的目的。所以,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和操作制度,是實施評價的前提和基礎。

首先,建章立制,進一步完善和強化《縉雲縣xx國小崗位設置實施方案》、《xx國小教師中級職稱評定量化計分辦法》《xx國小星級教師評選暫行辦法》、《xx國小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考核方案》、《班主任崗位工作職責》等一系列有關教師隊伍建設的規章制度,使教師全方位的工作都能得到體現。

其次,充分發揚學校民主。制度的制定必須源於民意,即學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廣泛徵求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多次反覆修改,通過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切實實現陽光操作,做到標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自覺接受羣眾的監督,保證了各類評選活動的公正和公平,起到了凝聚民心、奮進的激勵作用。完善的評價體系,既要能體現教師的綜合素質,又要能為教師個人的專項發展提供了舞台。管理的目的在於激活羣體的潛能,而激活羣體的重要方面就是善於發現個體的長處、優勢,併為之提供必要的成功機會,讓個體在成功中實現自我的管理和發展。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校有較多的人次獲獎:在“學為中心”優秀備課比賽中共獲得一等獎4人次,二等獎5人次,三等獎6人次;在縣論文比賽中,共獲得4個一等獎,11個二等獎,17個三等獎;在市級論文評比中,徐琦珍老師獲得一等獎,褚旭斌老師獲得二等獎,沈官林老師和呂建明老師獲得三等獎;縣級課堂教學評比中,有2人次獲得二等獎,有6人次獲得三等獎;在縣級各類比賽中,共有16人次獲得優秀指導師;褚旭斌老師在麗水市國小教師實驗技能比賽中獲得市三等獎;李慧副主任在書信徵文比賽中獲得優秀工作者的稱號;張瑞良校長在“學為中心,一課多模”校長聽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呂建明副校長縣“十佳美德”教師。

本學年的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由於能緊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因而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效果。張瑞良校長的《依託學校資源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的實踐研究》獲得市級一等獎,呂倩老師的《農村國小實施英語網輔學習模式的實踐研究》和呂建明副校長的《農村國小建設實用型網絡教學資源庫的研究》、應美紅老師的《以植物扦插探究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實踐研究》均獲得市級三等獎。在縣級課題中,呂建明副校長負責的《村國小利用移動學習終端輔助學科教學的實踐研究》和褚旭斌老師負責的《運用思維導圖軟件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獲得一等獎,樊貞妙老師負責的《國小數學課堂中滲透構建數學模型思想的實踐研究》、施瑞老師負責的《山區國小“體育藝術2+1”的實施管理研究》、陳蘭葉老師負責的《農村國小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的成因與對策研究》均獲得二等獎。另外,今年,我們在市裏新申報了1個教研類課題,在縣裏新立項的課題有7個。

雖然,我校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實效。但我們也清醒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比如説年青教師佔的比重大,他們的專業技術能力提高需要一個較長的成長的過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輩將上下而求索”!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不懈努力,有針對性制定整改措施,把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好地發揮出來。爭取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再上一個台階。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 篇8

我校長期以來把骨幹教師隊伍的建設作為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強化“學生的笑臉就是學校的陽光,家長的滿意就是學校的生命,教師的幸福就是校長的追求”的意識。近年來我校在不斷完善健全人才引進、培訓、選拔機制的基礎上,堅持常規的教師培養系統工程,積極推進骨幹教師隊伍建設。計劃用五年左右的時間,選拔、培養、造就一大批教壇新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造就一批在省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專家型教師。下面就我校“抓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的一些具體措施向各位領導、專家簡要彙報,敬請批評指正。

一、充分利用資源,請專家來講座

從全國各地邀請著名專家,如邀請了國家副總督學、國家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中國教育家魏書生;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校長培訓中心主任王儉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李敏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肖川;北京十一中學副校長曾軍良;北京市人大附中逯遙老師來我校講座。學習貫徹校本研修與教師發展、高三工作的實踐與創新、新課程理念等等。

還邀請了江蘇省栟茶中學的教務主任;長沙市一中、湖南師大附中、長郡中學、雅禮中學等全省13所名校的知名校長;長沙、株洲、岳陽、益陽“四市九校”教學副校長;市教科院的陳捍東副院長等多位專家來校做專題指導報告。

另外我校即將邀請新加坡大學崔東紅教授來校講座。

通過邀請專家來校講座,為教師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立足英語學科特色,走國際化辦學之路

學校已先後聘請了近百位外籍教師,負責學生的口語和聽力訓練,每年暑假舉行全外教夏令營活動。外教的引入帶動了我校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更新,在形成英語學科特色的同時也帶來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自20xx年以來,xx中學的英語大學聯考成績年連年穩居株洲地區第一,學生英語水平及參加全國英語競賽獲獎檔次和人數名列地區前列。近年來,學校已有37名學生赴新加坡公費留學。一大批學生以其優異的英語成績,被北京外國語大學等知名高校錄取,進行小語種專業學習。學校先後被授予湖南省唯一的“國家基礎教育外語研究中心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實驗學校”的稱號、“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留學人才選拔基地”、 “中美高中生交流基地學校”、“中美國際教育合作學校”和“全國優秀外語實驗學校”,並與加拿大温哥華市教育局達成了雙方合作辦學的意向,開展師生互訪交流,舉辦學生出國留學直通培訓班和成人出國留學培訓中心。如今,英語特色教學已成為xx中學的品牌,“到學外語”也成了株洲市民的共識。

三、送出去學習、考察和培訓

我校先後派夏立威、肖海洋等12位教師到新加坡學習;派易文、徐亞輝兩位語文教師去美國任教和學習;陸續選派9批共18位英語教師到英國進修;派人到香港、深圳、澳大利亞等地進行學習、考察和培訓;派出10位數學老師去北師大學習,5位老師去華東師大進修;派人前往洋思中學、栟茶中學、衡水中學、昌樂二中、杜郎口中學、寧鄉一中和石門一中等全國新課改實驗區學習取經。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將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引入我校,有利於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四、在崗教師培訓,搭平台促成長

新教師從入校的第一天起,便按照學校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個人成長規劃接受培訓。每年暑假,我校組織新教師崗前培訓、班主任管理藝術培訓、全體教師新課程培訓,培訓包括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班主任管理技能、師德修養、新課程理念等內容。每學期組織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示示範課,教研組公開課,新教師合格課。積極參加各類教學比武,近年來教師獲市一等獎達22人,省一等獎6人,“四市九校”教學比武我校教師全部獲一等獎,通過參加各種競賽,促使教師迅速成長,為以後的教育教學積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為學校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五、建立保障機制

我校從操作、動力、評價三方面推出了十大舉措,出台了相關制度,旨在以長效機制落實各教學環節,使導向、激勵作用得以充分的發揮。

1、建立操作機制。改革課時津貼發放辦法;進一步規範教研組、備課組工作規程;改革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強化校本教研工作;建立學生學習方法培養的培養制度。

2、建立動力機制。推行教師聘任制;改革完善教師業務考核辦法和骨幹教師評選認定辦法;實施年級組質量管理目標責任制;改革大學聯考獎勵方案。

3、建立評價機制。設立常規教學質量獎。運用A、B評價法,對各班各科的教師進行考核獎勵。通過每個學期二次的評價和獎勵,促使教師全力以赴,專心教學教研,提高教學質量。推進學生評課制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評課的積極性。由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紀律、課堂表現、總評三方面進行評價,定期在校園網上進行公佈結果,督促教師認真執行教學常規,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使教師迅速的成長。

六、五湖四海納賢才,集聚優勢,發展學校

近年來我校從全國各地引進了大量骨幹教師,經過教育教學實踐的證明,這種突破鄉土地域觀念限制的做法,拓展了學校教師的來源,使得多種文化觀念在碰撞中相互融合,有助於形成包容、大器的校園文化氛圍。

尤其是今年,經過半年的籌備和接洽,在市委、市政府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從各地高薪聘請了7名特級教師。這批教師愛崗敬業,功底深厚,是各學科的行家,他們的加盟,使我校師資力量迅速得以提升。我校近期以這些特級教師為主成立“名師工作室”,吸引各學科的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加入,組成教學和科研的專門研究機構。每名特級教師堅持每學期至少2節以上的示範課,以自身的教學特色帶動本學科教學的提高;工作室通過深入課堂,參加教育教學調研,挖掘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發現和整理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並予與推廣;舉辦教育教學沙龍和講座,引領老師專業發展,傳遞先進的教學理念;承擔科研課題,為教師的成長牽線搭橋;使工作室成為教師培訓與教科研的合作體,充分彰顯特級教師在各方面的示範帶頭作用。

七、堅持常規培養,四個階段逐層提高,培養自己骨幹教師隊伍

常規培訓分成四個階段:教壇新秀的培養、骨幹教師的培養、學科帶頭人的培養、特級教師的培養。

我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培養各層次的教師,如制定“教學傳幫帶”制度。包括教壇新秀與骨幹教師、骨幹教師與學科帶頭人、學科帶頭人與特級教師的師徒關係。指導教師全面關心徒弟的成長、熟悉教材教法,徒弟主動請教指導教師,解答有關教育教學問題,提高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學校每年召開專門的師徒合同會議,對師徒提出明確的要求,正式鑑定師徒合同。教科室定期組織師徒教學交流活動,每個學期對師徒進行考核與評價,按合同要求達到培養目標。

在學校辦學過程中,明確目標、分階段培養、精心打造骨幹教師隊伍,努力建構優質長效培訓機制,用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指導培訓,積極為教壇新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的成長構築一個可操作的平台,可施展才華的舞台,使教師自身的發展在其長度上有終身學習的持久動力,在其廣度上有與時俱進的寬廣視野,在其深度上有科學與人文的底藴,真正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從而實現校內人力資源的最優化,更全面更廣泛地滲透到了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強化內涵發展,以質量立校,以科研促發展,深入推進教育創新,努力構建和諧的教育環境,使得我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 篇9

20xx—20xx年是我校在省部共建新平台上實現西部一流,全國高水平綜合性師範大學奮鬥目標的關鍵階段。為了抓住這一戰略機遇,用好用足國家和省上的扶持政策,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人才薈萃、富有創新活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支撐學校又好又快發展,結合我校師資隊伍現狀,統籌學科專業建設需求、教育教學改革需求、特色強校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根據《西北師範大學20xx—20xx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的發展目標,制定本規劃。

一、現狀與問題

“十二五”、“十二五”期間,學校堅持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通過穩定、培養、引進相結合的人才工作措施和推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教師的數量明顯增加,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和年齡結構得到了整體性優化。20xx年至20xx年,教師人數從834人增加到1217人;教授從102人增加到224人;副教授從303人增加到37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從83人增加到261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從250人增加到583人,碩士以上學歷教師比例淨增29.4 %;教師中外校畢業者714人,佔教師總數的比例達到59%。

師資隊伍的數量增長和結構優化支撐了高等教育大眾化以來辦學規模擴大的需要,支撐了人才培養結構從師範教育為主向大力發展非師範教育、推動學校向綜合性大學轉型的需要,支撐了學校學科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的需要。

但是,目前的師資隊伍建設狀況與全國同類高校相比,發展速度仍顯緩慢,師資隊伍總量不足,現有教師教育和應用型專業師資已不能滿足學校學科發展和辦學規模的需要;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拔尖創新人才數量偏少;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的比例偏低,僅為21.4%;截止20xx年底,我校有國外學習經歷的教師89人,僅佔教師總數的8%,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偏低,職稱結構和學緣結構有待進一步改善;學術團隊建設滯後,部分學科梯隊斷層現象嚴重;40歲以下青年教師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務者比例僅為24%,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僅為18%,青年教師整體教學任務重、科研成果少、發展後勁不足。

二、指導思想與建設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人才強校戰略在學校整體發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地位;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和青年教師培養為重點,統籌學科建設需求、教育教學改革需求、辦學特色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數量目標與質量目標相結合,堅持分類指導、整體推進、突出重點;緊緊抓住穩定、培養、引進三個環節,通過超前規劃、學科帶動、機制創新等措施,建立一支師德高尚、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為實現學校發展目標提供人力保障。

(二)建設目標

依託一批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創新基地和重大項目,努力構建人才集聚平台、成長平台和學術交流平台,用七年左右的時間初步形成定位明確、層次清晰、重點突出、銜接緊密的師資隊伍培養和支持體系。到20xx年,學校專任教師總數達到1400人左右,兼職教師達到100人左右,緊缺專業教師數量滿足教學科研需求;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人數達到55%以上,40歲以下青年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到70%以上。擁有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為代表的國內外知名高層次學科帶頭人10名左右;在本學科方向享有國內外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學術帶頭人30名左右;在本學科方向享有西部地區較高聲譽的中青年專家100名左右。

三、重要舉措

着眼於數量增加和質量提升雙重目標,實施師資隊伍建設五大計劃。通過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模式、深化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匯聚領軍人才,打造創新團隊,整體提升中青年教師的素質和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

(一)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計劃

20xx—20xx年,學校將實施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計劃,設立“西北師範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儲備基金”。通過引人與引智相結合的靈活思路,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提高我校人才聚集效應。

根據學校建立的創新基地和創新平台,設置首席專家崗位和相應的專職科研編制,發揮科研創新平台、創新基地在匯聚優秀人才、培育學術梯隊、產生重大成果等方面的聚集效應,吸引高水平人才來我校工作。

設置10個左右特聘教授崗位,吸引學科領軍人才。通過公開招聘、合同管理,面向海內外遴選一批具有創新性構想和戰略思維,能帶領本學科在前沿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領軍人才,規劃學科發展,主持和組織重大科學研究工作,指導學科隊伍建設和學術梯隊建設。

每年設置20個左右講座教授崗位,吸引優秀學術帶頭人。依託國家人才引進及x省“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積極採取“成組引進”和“帶項目引進”的方式,吸引一批具有國際較高學術影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指導學科建設和學位點建設,整合學科梯隊,培養學科帶頭人,指導、培養博士研究生,爭取省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

依託多學科集成的創新團隊,吸引和培養100名左右本學科方向在西部具有一定影響的中青年專家。

(二)教師教育人才隊伍培養計劃

20xx—20xx年,學校將通過培養、引進和轉型三個渠道,建設一支70人左右的以承擔教師教育課程教學工作為主要任務的專業教師隊伍,着力解決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

定向培養。每年留出2個博士招生名額,定向培養學科教學論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通過七年的不間斷培養,到20xx年學校定向培養的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教育專業師資達到20名左右。

積極引進。面向國際國內人才市場,以優惠待遇條件吸引10名左右教師教育學科學科帶頭人,開展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和關鍵領域攻關,引進15名左右教育部直屬師範院校教師教育專業畢業、具有較大潛力的優秀博士研究生;面向基礎教育一線教師隊伍,採取柔性管理模式,遴選15名左右具有豐富經驗和一定的學科教學理論研究成果、具備高級職稱的實踐型專家兼職從事教師教育的教學科研工作。

促成轉型。積極推動具備普通專業和教育學或心理學兩種學歷背景的在職教師轉換髮展方向,通過短期進修培訓和實踐鍛鍊,轉型從事教師教育工作的教師達到10名左右。

(三)青年教師培養計劃

青年教師培養計劃旨在提升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優秀青年學術骨幹、為未來學科領軍人才的成長搭建平台。20xx—20xx年,學校將通過設立青年教師教學、科研培育項目等措施,創造優秀人才脱穎而出的環境條件;通過支持攻讀博士學位、分批次進修學習,整體提升青年教師學歷層次、學緣結構;通過給任務、壓擔子,激發青年教師自我發展、自動提升的危機感、緊迫感。

實施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計劃。依託“青年教師科研項目資助計劃”提升青年教師整體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到20xx年,培養100名左右具有獨立科研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術骨幹,為青年學術領軍人才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實施百名教學新秀培育計劃。每年遴選15名左右在教學崗位上做出突出成績的青年教師予以資助獎勵,支持青年教師積極從事教學研究和教學創新。

實施青年教師學歷提高計劃。每年選派30名以上的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每年引進30名左右的“985”“211”學校和科研院所應屆博士畢業生來我校工作,使青年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到70%以上。

(四)應用型專業師資建設計劃

應用型專業師資建設計劃旨在重新整合應用型專業師資隊伍。20xx—20xx年,學校將通過引進、引智、轉型、校企校地合作等渠道,建立起一支滿足教學科研需求,具有應用型專業知識結構、學習或實踐背景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直接引進。吸引一批具有博士學位、實踐經驗豐富,又能勝任教學工作的實踐型人才補充到相關專業師資隊伍中。同時,從國內外科研院所選留一定數量相關專業的碩士(尤其是具有相關專業資質、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上應屆畢業生來我校工作。

採取柔性管理模式,面向社會聘任100名左右相關專業的實踐型專家兼職從事應用型專業的教學工作。

推動轉型。遴選100名左右相近專業方向的在職教師,鼓勵他們轉換專業發展方向,通過短期進修、考取相關的資格證書等途徑轉為應用型專業師資。

加強校企、校地合作,扶持應用研究創新,提高應用型專業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

(五)師資隊伍國際化成長計劃

師資隊伍國際化成長計劃旨在提升師資隊伍把握本專業領域國際前沿知識和信息動態的能力,提升國際交流合作和雙語教學能力。20xx—20xx年,學校將通過選派留學、短期進修訪學、與國外科研院所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邀請海外知名專家講學等多種途徑大力提高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通過七年的建設,使我校教師具有國外留學、研究經歷的比例達到30%左右。

積極爭取國家公派、西部人才培養特別項目,每年選派15名左右教師出國攻讀學位、進修訪學。

設立中青年教師留學基金,每年選派30名左右中青年教學科研骨幹到國外高水平的科研院所進修深造,提升教師國際學術背景和整體素質水平。

啟動雙語教學師資培養計劃,選派100名左右從事雙語課程教學的教師赴國外學習相關課程,提高雙語教學水平。

實施海外學者講學支持計劃,每年邀請一批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來我校講學,提高學校和教師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弘揚百年辦學傳統,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把“愛國進步,誠信質樸、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師大精神和百年辦學的優秀傳統作為師德教育的重要內容,貫穿在教師管理、培養的各個環節,貫穿在教師成長髮展的各個階段,引導廣大教師繼承紮根西部,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自覺融入學校建設西部一流、全國高水平大學的宏偉事業。

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突出對全體教師“奉公守法、愛崗敬業、嚴謹治學、尊重學生、為人師表、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等方面的職業道德要求,引導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模範遵守學術道德規範,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

加強教師業務培訓。建立教師進修學習與日常培訓、新聘期培訓相結合的專業成長促進機制,引導廣大教師自覺更新知識結構和教育理念,主動把握學科發展動態,主動進行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以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支撐高水平的教學。強化對新上崗教師的崗前培訓,使他們熟悉學校的發展歷史和發展定位,熟悉崗位職責和相關管理制度,縮短適應期。

建立師德考核評價制度、師德問題勸戒制度和師德評價結果運用制度。把政治素質、道德品質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和教師聘用的基本條件,作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崗位職責和業績評價體系。認真落實《西北師範大學學術道德與學術行為規範(試行)》,保護學術環境,懲治學術失範。在晉職、評優、評獎中嚴格實行師德問題“一票否決制”。

(二)構建新型師資管理模式和激勵約束機制

建立I類創新基地平台匯聚和培養人才、優化資源配置、創造重大成果的獨立運行機制。實行學校直接領導下的首席專家負責制。創新基地平台具有科研活動、人才培養和科技資源分配的自主權。首席專家在國內外公開招聘,合同管理。實行創新基地平台人員准入制,通過平台招聘,將符合創新基地平台建設目標、科研基礎好、合作精神強的學術帶頭人和研究隊伍引進創新基地平台。創新基地平台實行以競爭和流動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及科學合理的分配激勵制度。首席專家和研究人員實行年薪制,採用工資加創新人才津貼的二元結構工資制度。

打破人才部門和單位所有的壁壘,打破影響團隊形成和發展的制度壁壘,支持教師跨學院、跨單位組建創新團隊,形成優秀人才團隊效應,帶動教師隊伍科研能力和協作精神的整體提升。

創新教師業績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校內津貼分配製度。堅持分類指導原則,按照不同教師崗位類型、不同學科類型、不同專業類型,分類設計崗位職責和業績評價指標,確定相應的校內津貼發放標準;突出教師創造性業績的權重,加大對高水平科研成果、獲獎和應用性成果的獎勵力度。

充分發揮職稱評聘的槓桿作用,按“科學評價為基礎、崗位需要為前提、聘約管理為手段”的原則,激勵教師努力鑽研業務知識,提高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能力,在學校師資隊伍學歷普遍提升的情況下,逐步提高職稱評審中的學歷等要求。

(三)營造穩定人才、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創設尊重人才,鼓勵創新、兼容幷包、和而不同的學術環境,靠實學校領導密切聯繫高層次人才制度,擴大教師在辦學治校方面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讓廣大教師在參與辦學的各項工作中享受事業發展的樂趣,感受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加大資金籌措力度,逐步提高校內津貼總量,增加教師收入。

加快青年教師公寓建設,改善中青年教師居住條件。

關注教師健康,對全體教師進行定期體檢,精心組織系列體育活動,免費開放體育設施,組織、引導教師積極鍛鍊身體。

辦好附屬中國小和幼兒園,為廣大教師子女提供優質的基礎教育服務。

(四)加大經費投入

設立1億元的師資隊伍建設專項基金,支持實施師資隊伍建設五大計劃。

網格員隊伍建設情況彙報範文 篇10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是理性與激情有機結合的“人化”。學校一直在為建設一支思想素質高、教育理念新、業務能力強、教學成績優秀的教師隊伍而不懈努力。

1.結合洛陽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的以“愛心、敬業、創新”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活動,大力推進教師道德建設工作。在主題教育活動第一階段,深入紮實地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並撰寫心得體會,進行主題演講,自覺提升從教境界。活動中我們不只是停留在對教師的理論培訓、思想引導上,而是適時地組織新穎豐富的教師活動,如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教職工書法比賽,每週一次的硬筆書法展示和每日一次的粉筆字展示,讓教師切實地把這時刻提升的思想融入自己的行動之中。一切小事見真心。我們正是從學校中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出發來養成教師以高尚的思想指導自己行動的。

2.緊密結合教學實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在業務理論學習方面,利用每週三的教研會時間抓學習,探討交流,學常規學技藝。在抓好集體業務學習的同時,要求充分利用平時的業餘時間在掌握本學科教材整體體系的同時,徹底熟悉和吃透新課程標準,瞭解課程標準對教材和學生的要求,研究與自己教學工作密切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習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策略。學校通過各種交流會為教師的自我發展提供展示平台,鼓勵教師進行深入的教學研究、反思、總結,為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zuofanwen/wnmx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