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彙報 >

創建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彙報材料

創建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彙報材料

平泉縣窪子店中學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XX年之前,在校學生300餘人,教職工30人。學校佔地1萬餘平方米,校舍全是低矮的平房,教學環境較差,教學設備落後。XX年暑假開始,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多方籌措資金,投入近900萬元,積極改善了辦學條件。籌建了3600平方米的教學樓,2800平方米宿舍樓,800平方米餐廳及其它附屬設施。目前,學校佔地XX0平方米,建築面積9366平方米,教學班24個,在校生1369人,教職工99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學校以“敦品勵學,全面發展”為辦學理念,堅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宗旨,並把建設“數字化校園”、“温馨校園”、“綠色校園”、“名師校園”、“優質校園”作為辦學目標,各項工作上檔升級。近三年來,連續被教體局評為“實績突出單位”、“會考成績優秀單位”、“藝術教育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綠色環保學校”、“十佳和諧校園”,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綠色創建先進單位”、“交通安全教育先進單位”、“文保系統先進單位”、“平安校園先進單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綠色學校”。由於各項工作較為突出,我校先後為省、市、縣義務教育均衡現場會提供了參觀場所,受到與會領導一致好評。

創建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彙報材料

在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我校非常重視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認為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當代教育的一個“制高點”,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搶佔這個“制高點”,可以促進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更新,帶動學校教育各方面的發展;可以促進教育制度、教學內容、教材形式、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模式、教學理論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可以促進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促進教師素質的提升。所以,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學校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投入127餘萬元,購置了較為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創造了前提條件。由於全校幹部教師形成廣泛共識,教師、學生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取得了較好的成績。XX年,我校通過“承德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驗收,XX年通過“河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驗收。近三年來,在省、市電教館領導的關懷指導下,我校積極推廣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加強現代教育技術軟、硬件建設,廣泛開展師資培訓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課題研究,承辦市、縣級各類教學研究活動,使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在我校由普及、應用階段上升到了探索與創新階段,起到了示範和輻射作用。下面我們將從組織機構、設施建設、師資培訓、資源管理、教學研究、應用引領等幾個方面向各位領導彙報。

一、優化組織機構建設,促進現代教育技術管理工作科學化

1、建立組織機構,完善工作機制

科學的組織管理工作是現代教育技術實施的前提。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管信息技術領導、信息技術教師、各學科骨幹教師及教研組長為成員的現代教育技術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決策、組織協調及經費保障等工作。學校信息技術部門全面負責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所有工作。學校教導處負責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工作。各級組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形成了:“主管領導——教導處——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小組——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管理網絡。

2、健全規章制度,規範管理程序

抓好制度建設是適應現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近幾年來,我校在把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工作中積累下來的經驗進行有效整理的基礎上,生成各種規章制度。如與校園網絡管理有關的《網絡中心維護管理制度》《校園網站更新條例》,與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設施有關的《計算機室管理制度》《辦公室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多媒體室管理與使用制度》《廣播室管理與使用制度》《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採購、使用與維護制度》,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於教育教學的相關制度,如《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制度》《教師現代教育技術使用評價制度》《電教硬件、軟件借用制度》等。一些制度還正在建設與不斷完善之中。通過制度建設與應用,我校的現代教育技術管理工作井井有條,大大提高了設備使用率,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積極性。

3、樹立超前意識,規劃發展遠景

在教育技術現代化發展中,我校領導班子立足現實,明確目標,對我校未來五年教育技術現代化及綜合發展工作進行了科學規劃。我校在“xxx”期間,重點工作是加大學校硬件建設及軟件投入,全面建設數字化校園,實現教育管理電子化;繼續營建一支在現代教育技術方面又精又專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實現教育教學網絡化,全面推進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的有機整合;在現代教育技術教研工作方面,我校根據中央、省市級電教館的課題研究方向,結合學校教育信息技術發展的實際,創造性地確定各級各類科研課題,並組織專業師資隊伍進行攻關,使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沿着科學化、規範化的道路穩步前行。

二、加快軟、硬件建設,改善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環境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研究離不開與信息技術相關的軟、硬件設施的建設。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當地鎮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以“設施高標準、建設高速度、應用高水平”為基本原則,加快了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的步伐。學校多方籌措資金,進行硬件建設。XX年,投資13萬元新添30台計算機,保證了2生一台計算機。XX年投入15萬元裝備多媒體演播室和語音教室各一個。XX年投入8萬元裝備教師電子備課室,並接入了寬帶,建立了校園網絡中心,開發了校園局域網。XX年投入12萬元再次裝備學生計算機教室一個。XX年投入6萬元購置了兩套移動式多媒體設備,極大方便了教學的應用,並投入1萬餘元裝備了分佈校園各個角落多達30個音區的廣播設備系統。XX年,建立了校園網站。又投資5萬餘元,購置了筆記本電腦9台。XX年,一次性投入42萬元,購置了學生機38台,教師機4台,併為24個教學班裝備了多媒體,實現了“班班通”。各辦公室配備了計算機。同時新購置筆記本電腦21台,服務器3台。接入了光纖,建立了完善的校園網,網點覆蓋每間教學、辦公用房,每一台電腦都可以與互聯網連通,極大的方便了老師教育資源的查找、收集和利用,實現了資源共享。幾年來,學校共購置學生機128台,教師機56台,多媒體28台,總投資102萬元。幾年來,學校還積極籌措資金,先後投入15萬元添置了影碟機、刻錄機、掃描儀、數碼相機、攝像機、電視機、複印機、打印機等設備。軟件建設先後投入10萬餘元,購買了足夠的電子課程資源,如國防教育、安全教育、傳統教育資源和各學科教學課件、題庫、教學設計等。同時自主開發了大批教學軟件,如學校管理軟件、教務管理軟件、財務管理軟件、圖書管理軟件等。豐富了教育教學資源,方便了學校管理和師生教學。

三、強化師生培訓,為現代教育技術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在創建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工作中,我們深刻認識到要搞好這項工作關鍵在師資。教育終身化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學校作為知識傳承與知識創新的重要場所,必須高度重視教師的培訓與提高,把“新技術”作為師訓的重要內容。學校加強以搞好網頁製作、網上教研為內容的網管員、學科骨幹教師的培訓,培養一批現代教育技術學科帶頭人和教學標兵,以提高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利用率和課堂教學效率。通過培訓,力爭做到校長懂、骨幹精、全體通。為此,我校採取“以點帶面”、“經常化、制度化”的原則抓好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將其納入校本培訓的範疇。培訓學時及考核情況均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統計。我校的這種培訓制度在全縣得到了推廣。同時強化教師樹立網上學習的觀念。教師的學習不僅是吃透教材、吃透教參,而且要熟知本學科教學最前沿、最先進的理念和最先進的經驗。教師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不僅是為了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把它當成自主學習的工具。網絡世界非常精彩,那裏有非常豐富的教育資源,讓教師養成每天網上讀書的習慣,這樣,教師能及時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名校名師的先進經驗,以此促進理論的提高和知識的更新。

在學生信息技術培訓方面,我校除按國家課時計劃開設好信息技術課外,重點抓好課外興趣小組的訓練工作。我校面向學生開設了電腦興趣小組,並配有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應用計算機的水平,促進了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處理信息、獲取知識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近年來,我校多名學生電腦作品在省、市縣相關部門組織的競賽中獲獎。如XX年王也同學設計製作的網頁《青春小站》在“河北省第七屆中國小電腦作品製作活動”中獲國中組二等獎,他在第xx屆“全國六一國際兒童節威盛中國芯計算機表演賽”中獲國中組三等獎。馬保國電子報刊《校園週刊》在“河北省第九屆中國小生電腦作品製作活動”中獲國中組三等獎。孫雪婷在第十一屆“六一國際兒童節計算機表演賽”中獲河北賽區一等獎。

四、加強資源建設,充分應用信息化課程資源

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不斷運用的直接結果是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資源越來越豐富,種類越來越多。近三年來,我校在加強信息化課程資源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展方面作了以下工作。 

(一)、建網。學校接入了光纖,聯通了因特網,建有自己獨立的校園網,並配置了3台“聯想萬全”服務器,保證了網速和擴容空間,保證了每個教師用機、學校管理用機、學生機房、語音室、電子圖書室、電子備課室之間都有效鏈接,實現多媒體班班通、資源共享機機通。(二)、建站。學校開發了自己獨立的校園網站,精心製作教師個人主頁,班級網頁,通過校園網站傳達上級政策、發佈學校信息、展示學生作品、交流教師研究成果、進行校際交流與對外宣傳。(三)、建庫。學校重視教學資源積累,建立了資源庫。通過自主開發、網上接收與下載、校際交流、學校購置等途徑,不斷充實學校的資源庫,教育資源分類存儲,及時印發目錄,供教師方便選用。

五、抓實研究應用,提升現代教育技術使用水平

抓實教育科研。學校大力加強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加大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力度,並以此為重點,以課題為載體,全力抓好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研究與探索工作。我校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教研活動每學期6次以上,引導教師將信息技術廣泛地應用於教育教學,引導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收集實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積累經驗,開展網上教研活動,共同探討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形成了濃厚的教育科研氛圍,100%的教師參加了課題研究工作。劉淑清老師等承擔的省級實驗課題的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實驗教師劉淑清在“中國教育學會課例評選”活動中獲國家級一等獎,課堂教學《平移》在“承德市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大賽”中獲特等獎。小組課題研究論文多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在課堂教學中,100%的教師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課時佔總課時的60%以上。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創造情境,營造氛圍,擴展視野,突破難點,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對課堂教學滿意度達到80%以上,教育效率、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學生合格率80%,學科優秀率30%以上,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顯著提高。近幾年會考成績逐年提升,今年由XX年的全縣第六名躍居為第二名。在科研方面,我們正在把引導教師建立個人博客,書寫教育日誌,通過博客進行課後反思、發表教學論文、與名師對話、開展網上論壇與學術交流,進而形成博客羣作為一個主研方向,力圖通過博客團隊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並通過博客團隊研發具有一定水準的教育教學成果,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抓實應用引領。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就是應用,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應用主要是:一是大力推廣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積極開發校長辦公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教師考核與評價系統、學籍管理系統、閲卷系統、教學成績分析系統、校務公開系統等。二是大力推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學校組織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人人蔘與的“講、評、説、做”活動,使教師逐步做到網上學習、網上備課、網上教研、網上辦公。三是大力拓展信息輻射空間。1、學校通過遠程教育設施以及教育資源網等渠道,使每個學生能夠聆聽到名校名師的優質課,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以此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2、家長座談會、專家講座、學區教師集中培訓、晨會、廣播等都充分利用了校園多功能演播系統、廣播系統和校園網站。多功能演播系統、廣播系統能夠結合學校教育主題,定期更換內容,較好地發揮了宣傳教育功能。3、我校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省、市、縣組織的課堂教學大賽中,獲省級一等獎1人次、市級特等獎4人次、市級一等獎2人次、縣級一等獎4人次。李素娟等教師多次為全縣骨幹教師做課,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有機整合”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同時,我校有關現代教育技術的論文、課題、課件等也取得了欣喜的成績,有力推動了我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的教學研究工作,為發展信息技術教育,帶動我市教育現代化的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4、近三年,學校多次承辦市、縣級教學研究活動,各種信息技術教育培訓活動,如全縣遠教工程“模式三”培訓等,併為省、市、縣義務教育均衡現場會提供了參觀場所。這些展示、交流活動及我校教師的外出賽課和發表的有關文章、網上的優質教學資源等有力地促進了兄弟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共同發展,帶動了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5、在我縣許多學校教育技術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我校信息部門都給以了技術上的指導,起到了輻射、示範作用。6、利用計算機信息站為“三農”發展服務。

教育信息化是基礎教育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創建信息化校園,管理是關鍵、培訓是前提、學習是根本、建設是保障、研究是動力、應用是核心,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能真正實現以教育的信息化促進教育的現代化。我校將在教育信息化大環境下,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實事求是進行數字化校園的建設研究,充分發揮現有設備的效率,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更新、發展,實現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示範性的辦學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zuofanwen/3onln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