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彙報材料 >

中國小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成果彙報材料

中國小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成果彙報材料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合格人才,是時代賦予學校教育工作的神聖使命。多年來,我們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在“文道育人、成材報國”的辦學思想指導下,按照“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實驗型”的辦學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堅持學校科研“面向教學,服務教學,提升教學”的原則,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在我校落實素質教育、深化課改的先導作用,不斷推動課堂質量的提升,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使我校的校本研究工作取得了快速發展,走入了市、縣級優秀學校的行列。我校也先後被評為“山東省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日照市教育科研重點課題實驗學校”、“日照市規範化學校”、“日照市辦學水平優秀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中國小校本研究優秀學校”。

中國小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成果彙報材料

一、構建校本研究平台,實現教師專業化成長

國運興衰在教育,教育成敗在教師。農村學校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的素質、結構已成為制約學校素質教育發展的瓶頸。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教師為主導,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最終實施者,因此,我校始終把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一)轉變觀念,勇於嘗試

1、學校領導十分注重教育科研工作,始終把“科研興校”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我們的校本研究理念是:“發揮特長,尋求發展”。教育就是要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完美髮展。為此,學校領導首先提出我校教育科研的指導思想是讓教育適合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合我們的教育。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教師為主導,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最終實施者,學校教育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因此,我們把校本研究的工作重心確立在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成長上來。

2、校長親自主持並參與課題研究工作,校長宋啟峯主持並參與了山東省“十一、五”課題《個性化閲讀與校園文學教育》研究工作,副校長宋時遠主持了日照市課題《自主學習與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並參與了日照市重點課題《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3、基於學校,為了學校,解決學校在教育教學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開展了一系列課題研究工作。如我校開展的《個性化閲讀與校園文學教育》的課題研究解決了學生作文作文每的寫和學生閲讀量不足的問題;《自主學習與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課題解決了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問題;《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研究》使我們找到提高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效途徑;《閲讀、交流、創作與評價——‘3+1’作文教學實驗與研究》解決了作文教學四個有效結合的問題,縮短了評價與反饋的時間,提高了作文教學的效率;《農村國中生高效課堂學習的實驗與研究》解決了農村學校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和杜郎口模式不可複製的問題;《研究數學有效教學與培養學生正確思維方式的習題設計關係》找到目前制約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開放性的設計數學習題,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教學成績。此外,各學科教研組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解決本學科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展了一些有效的研究工作。目前,有9項課題被收錄為縣級實驗課題進行管理。在學校總課題下,每個教師又結合自己的教學需要確立自己研究的子課題,從而達到每個教師都有課題,形成了羣眾性教育科研氛圍。

(二)加強校本研究的管理與制度保障

1、加強組織機構建設,為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基

XX年我校率先成立了教科室,配備了專職科研人員,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分管的教育科研管理機構,下設教科室,負責落實學校的日常教育科研工作,形成了校長室—教科室—學科教研組—課題組為主體的校本研究體系,各級分管目標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學校制定了明確的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和職責,確立招賢二中校本研究(教育科研發展)長期規劃,以此為基礎學校教科室制定了年度教育科研工作計劃,並及時進行總結,從而為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了基礎。

2、強化制度建設,增強學校科研活力

為了切實抓好學校科研工作,學校出台了《教育科研工作條理》、《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管理辦法》、《教育科研獎懲條例》,由學校教科室負責落實,加強了學校科研工作的管理,進一步規範了教育科研工作。同時在學校教代會文件上明確規定,凡是參加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的主持人和實驗教師只要完成規定的實驗任務,可以加一定的量化分,取得成果的教師在職稱評定、聘任和評優時可適當加量化分。此項舉措有效的調動了廣大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學校科研的活力。

3、增加經費投入,改善科研條件。

學校每年都拿出2萬元左右作為教師培訓和課題研究的專項資金,保證了校本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學校積極創造條件,為教師提供外出培訓和學習的機會,讓教師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每學期都安排5—10人外出學習,三年來,學校共有50餘人次走出日照,先後到省內外教育發達學校考察學習,每年外出培訓經費近1萬元。學校為了調動教師的科研積極性,每年拿出1萬元左右專項資金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科研成果進行獎勵。 學校積極改善科研條件,先後投入120萬元,建成了校園網和實驗室,購買圖書充實了學校圖書室和閲覽室,配備了多媒體教室,教師微機室、學生微機室、學生語音室,上了互聯網,準備籌建“招賢二中網站”。學校按要求訂購課改培訓教材外,每年訂閲的期刊近60種,還隨時到書城選購教師需要的書。學校曾一次投入幾千元,給教師購買了新課程系列叢書、中外教育家專著等大量書籍和光盤,給培訓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轉變觀念,充分發揮教師在“校本”中的主體作用

1、讓教師成為學習者

學習是學校發展的最重要的價值觀,教師的差異在於工作中的學習。學校的發展取決於教師的發展,只有每個教師水平提高了,學校才會有發展的希望,學習和培訓應是教師最大的福利,因此我校非常重視教師的學習和培訓。學習培訓形式多樣:外出學習培訓、彙報移植、專家指導、骨幹引領、同伴互助、自修提高、小組探討、師生互學等。我校81位教師,年平均外出學習培訓的次數不少於100人次。

2、讓教師成為一個反思者。教師成長公式為“經驗+反思=成長”。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波斯納。因此,反思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態度和習慣。我校對教學反思非常重視,要求教師每節新授課必寫“教後記”,並在課時教案紙上體現出來,還有“周後記”、“月後記”每月一彙總上交教導處,從中選出一部分優秀的教學“反思”彙編成《心跳的旋律》,印刷出來,裝訂成冊,人手一冊,共享交流。此項活動不僅使教師養成了自我反思的習慣,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同時也加強了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至今已存12本,成為新教師進入學校的第一套教材,成為我校一筆最最寶貴的財富。

3、讓教師成為一個研究者。研究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教師就是研究者,教室就是研究室,教學過程就是研究過程,教學成果就是研究成果。為了方便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利用校園網設立了“教師成長論壇”,教師講述自己遇到的教育問題或教育困惑,其他教師跟貼,進行幫助,談談自己的做法,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這一平台,讓教師在不斷反思中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4、讓教師成為一個合作者。合作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態度和姿態。教育現象錯綜複雜,教育問題多種多樣,要更快、更好的處理這些問題,光靠單個人力量是不能實現的,所以學校非常注重培養教師的合作意識,在原有教研組的基礎上重構了“教師研究團隊”、注意相同學科、相近學科、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的特點,每個團隊都有學校領導進行分管,每週定期召開團隊研討交流會,這樣有效的實現了教育教學經驗嫁接技術,縮短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歷程。

5、讓教師成為一個創造者。創造是能力的體現,是教師個性的發揮。把備課看成是“設計”,把課堂看成“實踐”,把學生的學習進步看成是“成果”,按照這樣的思路,教師每天都是在進行設計創造,通過課堂實踐檢驗,發現自己的成果和不足,進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設計,也就不斷的創造出新的成果來。

(四)以活動為載體,讓教師在參與活動中實現成長

1、“人人都是道德模範”活動。教師反覆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每學期都要寫出新的體會,以達到“温故而知新”逐漸內化的目的。已經連續六個學期,教師要面向所教各班進行職業道德宣誓,接受學生全方位監督。學校還每學期末進行一次學生評教師活動。每年都要評出一個“師德標兵”,進行廣泛宣傳,並給予獎勵。諸如此類活動的開展,提高了教師職業道德水準,站穩了講台,淨化了心靈。

2、創新課堂大練兵活動。為了體現新課改要求,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充分發揮素質教育“主渠道”作用,我校每個學期都組織課堂教學大練兵活動。練兵的形式有:公開課、研討課、評價課、移植優秀課、學習彙報課、風采展示課、説課等。其中,研討課的做法是針對具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進行的活動,其操作流程如下:①集體設計→②示範班看課行動→③評議反思→④提煉昇華,形成範本。這樣一個不斷循環的研討過程,我們規定語文、數學、英語三科以學科組為單位,每週至少舉辦兩次研討活動,其它學科組每兩週至少舉辦三次,並做好記錄。學校向全體教師發出“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倡議書,在所有辦公室中懸掛這一條幅,讓每位教師都時刻警醒,要求所有課堂教學必須呈現新的氣象:關注知識,更要關注情感;關注方法,更要關注態度;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關注預設,更要關注生成;解放學生的口,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描繪自己願意描繪的;解放學生的腦,讓學生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cailiao/nl8gx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