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精選21篇)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精選21篇)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精選21篇)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學校的管理效益和教育教學質量,優化教師的整體結構,引入競爭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發教學活力,本着獎優罰懶、優勞優酬、“三個傾斜”的原則,結合本校實際,根據學校《章程》中的有關規定,經行政會研究決定,在原有獎懲方塞的基礎上特制定本方案。

二、考核獎懲原則:

1、堅持客觀、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

2、堅持“按勞分配,效率優先,體現重點,統籌兼顧”的原則;

3、堅持“主次平衡、學科之間平衡、個體與整體平衡”相結合的原則;

三、考核獎懲辦法:

1、堅持各處室自評與支部、校長室綜合考評相結合的辦法;

2、堅持教職工個人自評和學校行政領導綜合考評相結合的辦法;

3、堅持階段考核與年終綜評相結合的辦法。即:教學、科研工作考評每學期進行一次;管理、教育工作、教研組長和教師年終考評每一年(年終)進行一次。四、考核獎懲具體實施方案:

(一)教育工作

學校教育工作的考核主要是對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的考核,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一方面通過每學期進行一次的定量、定性相結合的考核(具體見班主任考核評估表),落實上級下達標準的班主任福利津貼;另一方面通過培訓、評比表彰,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和地位。

(二)教學工作

1、學科抽測考核獎懲

(1)市級調研抽測:

學校對前20名進行獎勵(以單班單科為單位)。第20名獎勵500元,在此基礎上每前進一名,增加100元的獎勵。

(2)區級調研抽測:

學校對前20名進行獎勵(以單班單科為單位)。第20名獎勵300元,在此基礎上每前進一名,增加100元的獎勵。

(3)校級調研抽測:

班級進行語、數、外全面抽測的按班級對單科獲前二名的分別獎勵60、40元,總成績獲前二名的每學科分別獎勵100、60元(單科成績倒數第一的按50%發放)。

對在年級單項學科統考中獲前二名的分別獎勵100、70元。

(4)一人擔任同年級同學科兩班以上教學的,班級之間的成績差大於10

分的降低一個名次給予獎勵。

(5)班級數低於等於3的只獎勵第一名。

(6)凡在監考、評卷過程中,有違紀行為者,取消獎勵,並且一年內不得評優。

(7)科任教師未按質按量完成教學常規者,不得評優。

(8)進步獎:

學校及以上部門組織的學科檢測,班級成績(單科、捆綁)與校及以

上平均成績相比,在原基礎上每進步一分,獎勵1O元。若無基礎成績參照,

則不發進步獎。多次檢測的,以最好成績為參照標準。

2、所教學科競賽或活動比賽考核獎勵

(1)活動類(團體類):

獲獎等第校區市

一2080100

二156080

三104060

區運動會,每取得1分獎勵10元。進入區前六名另給予集體一次性獎勵:第6名獎勵200元,在此基礎上每前進一名,增加i00元的獎勵。

(2)個人、單項:

學生競賽:(指教育部門主辦的)

獲獎等第校區市

一204060

二153050

三102040

(3)學生習作發表(在正規刊物上發表的)

區級15市級20

(4)學生間接參賽(送展作品)獲獎的,按照各級、各等次獎的1/2獎給輔導教師;

(5)學生團體參賽個體獲獎或學生團體參賽只設個體獎的,以最高獎為基數,超過者,按各級、各等次基本獎金的20%增加獎勵;

(6)音、體、美等學科輸送專業學生到區級學校的,一次性獎給輔導教師(科任教師)100元。

(三)教科研工作

1、論文等:(經學校推薦的論文案例等獲區級三等獎以上的,評審費由學校全額承擔,未能獲獎的由學校補助評審費的50%。)

獲獎等第校區市省國家

凡在學校徵訂的各類教育教學刊物上自行申報論文並獲獎的,憑發票報銷其論文評審費。獎勵辦法等同論文案例評比獎。

2、文章發表:(經學校同意發表)

1、教育教學類刊物發表,區、市、省分別獎勵50、80、100元。

2、通訊報道,區、市、省每篇分別獎勵1O、20、30元。

3、教師參賽:(由組織單位發獎的,學校不再重發。未發的由學校獎勵)

獲獎等第校區市省國家

4、課題研究:凡參加國家、省、市、區級課題研究的課題組成員,在課題順利結題後,獎勵如下:

國家級300元/人;省級200元/人;市級150元/人;區級100元/人;

個人省市級課題研究獎勵同上。

5、校級公開課:(教研活動課、片活動課、校際交流課、教學大檢查聽課、教育局集體視導課B級以上),經教導處統一安排,在教導處可查到公開課教案和其他教師的聽課評價表,獎10元/節;

區級、市級、省級(公開課、示範課、觀摩課)分別給予20元/節、40元/節、60元/節。

6、經驗交流介紹(有通知及原稿)

區級40市級60省級100

(四)學歷提升獎:40週歲以下取得本科學歷證書的,每人一次性獎勵20__元;40週歲以上取得專科學歷證書的,每人一次性獎勵20__元;40週歲以上取得本科學歷證書的,每人一次性獎勵3000元。

(五)教職工有償調動。為了持續地提高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穩定教師隊伍,根據義務教育法均衡發展的要求和江寧教字(20__)第92號文件精神,除了調到城區學校的區級骨幹、區級學科帶頭人(含教學標兵)市級學科帶頭人(含教學標兵)分別由接受學校一次性支付給調出學校培養費3萬元、5萬元、10萬元以外,凡是35週歲以下非此類的教師,也要支付調出學校培養費1萬元。

(六)考核獎懲説明:

1、與自己職稱相關的學習、培訓、考核、考試一切費用自理;與提高自己工作技能等相關的繼續教育,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報銷、補助或獎勵。

2、參加好課評比獲獎的,參照論文獲獎辦法的同級同等次進行獎勵。

3、論文在省市區評比中獲獎的,學校按最高等次給予一次性獎勵。

4、參加在區以上教育主管部門主辦的各項比賽、活動或參評中獲獎的按標準給予獎勵。非教育主管部門但屬政府部門主辦的,給予50%的獎勵。在商業性競賽活動中獲獎的,學校不予獎勵。

5、各級學科抽測排名(見主管部門的成績通報)按綜合得分計算,即:綜合得分=均分×30%+優分率×100×30%+合格率×100×40%,區局給予的獎勵金額全部納入學校單班考核獎勵之中。

6、校級各項活動設獎,原則上按照參加總數的50%分設一、二、三等獎,特殊活動的設獎視情況而定。

7、其他未盡事項,由學校研究後再予獎懲。

(七)考核獎懲實施附則:

1、本考核獎懲方案,不含各種基本津貼(困難班費、少兒藝校授課費等)的發放,教職工(含退休教職工)的津貼發放,既要堅持有關政策法規,又要結合學校實際,量力而行。

2、本方案解釋權隸屬學校行政會。

3、本方案自教代會審議通過後方可施行,其它有學校原來制定與此相關的考核、獎懲實施辦法一律廢止。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2

為了確保我校教育教學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確保教學質量成為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競爭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由學校行政和校務委員會討論通過,制定本獎勵方案。

我校採信的數據為每年中國小畢(結)業考試成績、抽考成績及市縣組織的期末質量監測成績,並以縣局教育股或片區督導組運算後的統計數據為基準。

一、畢業班質量獎懲

(一)、集體類

1、特優生及優生獎

(1)、優生名單以教育股統計人數為準。

(2)、特優:九年級1000元/人,六年級500元/人。優生:九年級200元/人,六年級150元/人。

(3)、該項獎金髮至班級。

(4)、若未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九年級特優生扣500元/人,六年級特優生扣250元/人。九年級優生扣100元/人,六年級優生扣80元/人。

2、畢業班質量綜合考核

(1)、國中畢業會考獲得全縣優等,獎畢業班全體教師3000元,良等獎20__元,中等不獎不懲,若為差等(即全縣後五名)懲1000元。

(2)、國小畢業會考獲得優等獎畢業班全體教師20__元,良等獎1000元,中等不獎不懲,若為差等(即全縣後五名)懲800元。

3、年度目標考核獎

若年度目標考核為優良等次,……

(二)、個人類(單科縣級等級獎)

1、等級以單科在全縣的排位公佈為準。

2、 國中班單科教學質量獲縣一、二、三等獎分別獎500元、300員、200元;國小班單科教學質量獲縣一、二、三等獎分別獎300元、200員、100元。體育按400元、300元、200元計發。

3、單科佔全縣倒數三位,扣發400元、300元、200元。

4、此項獎懲計算到科,可以重複計算。

(三)、獎懲分配

1、單項直接獎懲到個人。

2、集體項目按照(課時、分值、平均?)分配的原則進行分配。

二、抽考及期末質量監測獎懲

獲得區前3名的學科分別獎100元、80元、60元,倒數第一、第二、第三名的學科分別懲50元、30元、20元。

三、懲戒

1、考核結果位居全區後3位的班級的班主任及居全區後3位的學科教師,當年內不得評優、評先、評職、調動。

2、責令做出書面説明。

3、在當期期末質量分析會上進行通報並要求提出整改措施。

4、包班領導同獎懲。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3

為確保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順利實施,為實現我縣城鄉教育公平,教育資源共享,全面和同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實現我縣教育既定的戰略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任務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施意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縣遠程教育的發展,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應用機制,把遠程教育納入教育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制定符合我縣實際的應用計劃、分步驟、分階段實施,促進遠程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的協調發展,着力加強遠程教育為當地農村經濟建設服務的功能,用二年的時間構建面向社會開放的現代遠程教育體系。

二、實施應用措施

(一)成立領導機構,加強遠程教育事業

要把遠程教育納入全縣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中,成立遠程教育應用領導機構,由分管教育的副縣長任組長,教育局局長、財政局局長、發改委主任等部門負責人蔘加的領導機構,教育局負責遠程教育工作的實施與應用,制定符合實際的遠程教育應用計劃,搞好所建工程的日常運行、管理維護工作。要千方百計的加大投入,落實工程教育資源建設費,設備日常維護費,保障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二)創新應用機制,推進三種模式的應用

優質的資源快捷地傳送到廣大農村地區,實現城鄉資源共享,遠程教育工程實施的三種模式為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提供了技術支持,提供了傳播平台,抓好三種模式的應用,發揮三種模式設備的效益,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成為我們必然的選擇。遠程教育的應用思路是:創新教育新理念,創新教學新方法,創新應用新機制。要把面向學生,走進課堂,服務教學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不斷實踐中,探索三種模式的應用規律,提高應用的效益和水平。在應用中實現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轉變,實現應用機制的創新。

1、鄉(鎮)中心校工作的職責

(1)成立領導組,保障應用的落實

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是學校遠程教育應用的第一責任人。根據科教局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國中制定三種模式中心校制定模式一、二的教學應用計劃。從資源的獲取、利用、管理、教學內容和課時的安排、教研活動的開展、教師的培訓、設備的運行等方面加以落實。通過教學實踐,創出本校應用新機制。

(2)強化教研教改,開展校本研訓

以中心校建學校遠程教育教研組,制定詳細的教研活動計劃,抓好日常教學研究和應用。定期開展活動,總結經驗和做法,形成有利於應用的教研製度。要強化校本研訓,結合新一輪課程改革,研究新理念、新方法。每學期組織開展至少三次以上教學觀摩課、教學競賽、專題研究為內容的教研活動。各校教研組要負責教師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全體教師會使用設備並利用資源教學。要培養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教研的指導作用。

(3)建立長效考評機制

根據農村遠程教育工作運行情況,鄉鎮中心校要從管理、培訓、應用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各學校對次項工作建立考核機制,抓好工作的管理和自評;縣教育局要定期組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遠程教育優質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應用,同時將次項工作納入對學校督導評估管理之中,每學期對遠程教育各項目校進行一次全面評估。

(4)抓好設備的使用管理,保障應用的正常開展

學校要落實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措施,各種制度要統一公佈上牆,讓教師學生自覺遵守執行。要確定1-2名專人負責設備的使用、管理及維護。學校要確定專人負責衞星資源的接收工作,及時下載大量豐富多種媒體的資源,做好登記和建檔工作,結合實際進行對資源進行本地化改造,充實到學校資源庫中,成為符合自己需要的資源,保障應用的正常開展。

2、三種模式的應用

熟悉三種模式的功能和特點,開展日常應用,要把三種模式的應用納入學校的課程計劃,排出課表,狠抓設備和資源的使用。

模式一:教學光盤播放點。應用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播放光盤為輔,同時幫助教師備課,開展農民教育活動。教學點的光盤應用課每週不低於10課時,農村國小、國中不低於15課時,要覆蓋各年級、各學科。依託鄉鎮中心完小校,負責本鄉鎮教學點資源的傳送,保證資源的更新。要做好播放記載,總結利用設備的教學經驗。

模式二:衞星接收點。應用方式:收看空中課堂節目、進行同步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師備課、教研活動和教師培訓。充分利用衞星所具備功能開展教學,排出課表和收視表,落實應用計劃。農村國小每週至少安排20節以上的應用課,要覆蓋各年級、各學科。利用課餘時間收看遠程電視教育節目,每學期每個教師要達到40課時以上,要求做好筆記。學校通過整合電教設備、整合教育資源,開展多種媒體教學,實現內容呈現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提高應用的普及率和效益。

模式三:計算機教室,具備模式二的全部功能。應用方式:開設信息技術課,開展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利用網絡備課,形成電子備課制度,開展好教研和培訓活動,為農村黨員教育、科技培訓提供服務。除抓基本應用外,還要抓好整合應用,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開展資源的整合,開展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整合。要求應用課每週達到50課時以上,覆蓋各年級、各學科。

根據我縣對工程建設模式的改造方案,凡涉及改造的學校,應用工作主要在網絡環境下開展,通過登錄縣遠程教育平台和市遠程教育平台獲取優質資源,充實學校資源庫,整合所有力量,實現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滿足師生的需求。

(三)加強教研和師資隊伍建設

構建縣、鄉、校三級教研網絡體系,依託縣遠程教育中心開展三種模式的應用工作。要把面向學生,走進課堂,服務教學作為指導思想,要求基層學校充分利用現有的電化教育設備加強教學的研究和應用。要制定詳細科學的教研計劃,建立從事三種模式應用的教研製度,要通過組織觀摩示範課、教學競賽、專題座談會、現場交流會等一系列活動指導學校教師的應用,通過開展活動,樹立典型,推廣新經驗新做法。要在全縣形成面向學生應用為主、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的共識。教研工作的另一項任務就是教師的培訓工作,要建立縣、鄉、校三級培訓體系,對廣大教師進行普遍輪訓提高,這是抓好應用的關鍵所在,要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培訓新格局,使培訓經常化、制度化。縣負責對鄉教研員和項目校骨幹教師的培訓,項目校骨幹教師負責學校教師的全員培訓。項目校的校長是抓好應用的第一責任人,通過培訓使廣大教師掌握應用的基本技能,接受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促進應用水平的提高。

(四)加強教育資源的建設

基礎硬件配置已經基本完成,資源的利用迫在眉睫,現代遠程教育的實施就是實現資源共享,縮小城鄉差別,使偏遠的山區的學校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切實加強資源的建設,增加投入,這是做好應用的保證。一方面要以縣建立縣遠程教育平台,使之成為全縣教育資源管理、使用、信息交流、資源發佈和共享的縣域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據國家的課程標準,研發自己的特色資源。再次,制定統一的教育資源下載制度和管理制度,對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及時將最新的資源傳送到基層學校。

(五)構建學校信息平台

在“校校通”實施的基礎上,要整合網絡平台,構建縣、鄉、校將形成三級網絡體系,實現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要搭建學校的信息平台,分步驟、分階段實施。除已建成的校園網站外,其它所有鄉鎮國中、鄉示範國小及有條件的國小均要建成自己校園網站。建立起學校的信息平台,讓更多的師生參與到其中,實現師生雙向互動,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革新,這是實現遠程教育應用效益發揮的新的增長點,必將帶來深刻的影響。

(六)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的綜合功能,提高為農服務的能力

遠程教育平台不僅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教育信息平台,更是農村黨員教育中心、科技培訓的傳播中心。學校已成為當地政府的一塊重要陣地,要高度重視遠程教育平台為農服務的作用,要形成面向社會開放的應用格局。要採取分時間利用的辦法,即:課時教學用、假日農民用,根據需要,靈活調整掌握。要安排好應用時間表並公佈上牆,每週至少有一次向農民黨員開放的時間。要把遠程教育平台與學校所建的網站整合充分發揮為農服務的功能。

(七)建立考評制度,加強管理,保證應用的可持續發展

為保證應用的可持續發展,要建立工程應用評估制度,從制度上保證三種模式的應用與研究,要對項目校加強評估督導,要對學校、教師納入年度考核。對應用突出有特色的學校實行獎勵,對於開展不得力的,通報批評,限期整改,促進應用的良性發展。

加強管理制度建設,以管理促應用,向管理要效益,以縣統一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明確職責,共同遵守。要成立縣工程技術服務指導組,指導全縣設備的維護、使用。

三、應用效果

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必將會對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帶來深刻的積極的影響,通過對三種模式的應用,提高了教育的質量和效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素質。

1、教育理念的創新。三種模式的應用不僅實現了教育技術手段的創新,更帶來了教育理念的轉變創新,廣大教師必將成為三種模式的實踐者、探索者,必將成為三種模式應用的技術骨幹,必將成為推動全縣教育事業發展中堅力量。

2、教學模式的創新。三種模式的創新是教學模式的創新,廣大教育工作者通過不斷實踐,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了應用的效果,達到了育人的目的。

3、應用機制的創新。遠程教育工程的應用是一項機制的創新,在實踐探索中,形成了一套健全有效的管理、激勵、保障、應用機制,真正促進了遠程教育工程應用水平的提升,推動了基礎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4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構建“五育”並舉育人體系,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推進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改革,進一步強化落實各級黨委、政府教育保障服務責任,全面提高義務教育投入保障、師資保障和改革保障水平,全面激發義務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取得突破,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任務

(一)構建“五育”並舉育人體系

1.增強德育實效。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充分挖掘畢節紅色文化資源,加強畢節試驗區精神和脱貧攻堅精神教育,發揮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中國小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作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思想品德、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完善德育機制,創新育人途徑,深化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提升學校德育工作水平。

2.提升智育水平。推進“扶智”與“強智”教育,優化智育途徑,提升學生認知水平。創新教學理念、育人方式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好課後服務,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深化學科滲透和融合,強化學段和學科協調,突出全員參與和全程育人,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加強科學教育和實驗教學,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閲讀活動,推進書香校園建設。

3.強化體育健康。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建立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大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推進校園“晨跑”“大課間”“運動會”等體育活動常態化、制度化。統籌整合社會資源,促進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鼓勵學校和社會體育場館合作開設體育課程,支持有資質的體育俱樂部或體育社團進校園普及體育運動。推進健康促進學校行動,深化體教融合改革,推進畢節市青少年健康發展中心建設。加強國家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和試點縣建設,全面改善學校照明衞生條件,遏制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和發展。

4.增強美育薰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嚴格落實學校美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2項藝術技能。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重點,充分挖掘畢節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特色,打造“一校一美、各美其美”的美育特色品牌。常態化開展藝術展演、藝術社團、美育教研等活動,充分展示學校美育成果。建立學生課外藝術活動記錄制度,鼓勵學生課外參與社區、鄉村文化藝術實踐活動。

5.加強勞動教育。落實《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切實保障中國小勞動教育時間,將每年3月和9月的第四周設立為勞動教育周,結合植樹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等時間節點,創新設計勞動主題實踐活動。整合社會資源,拓寬勞動教育路徑空間,常態化開展中國小生研學旅行和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城區學校創建勞動實踐基地,支持農村學校通過租借等方式,利用學校周邊土地資源建設勞動實踐基地。充分挖掘畢節特有山地農耕勞動文化,講好勞動故事,發揮榜樣作用。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體育局,市衞健局,市文廣旅局,團市委,各縣<市、區>黨委<黨工委>政府<管委會>【以下簡稱各縣<市、區>】)

(二)推進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6.推進辦學體制改革。採取優質學校設立分校區、優質學校委託管理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新建學校劃歸優質學校管理等方式,提升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辦學水平,推進優質學校快速成長。鞏固提升穗畢教育扶貧協作成果,積極擴大幫扶面,實現易地扶貧搬遷配建學校與廣州優質學校結對。爭取廣州選派優秀校長、管理人員、教師到我市結對學校掛職鍛鍊,選派中國小校長、教師到廣州集中培訓、掛職鍛鍊,培養“種子學校”“種子教師”。制定具體措施,積極引進一批市外優秀退休校長、優秀教師到我市中國小校擔任校長或從事一線教學,把市外優質學校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教育教學模式植入我市中國小。

7.推進教育管理改革。大力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建立學校“放管服”機制,推進管辦評分離,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深化教師“縣管校聘”改革,落實校長、教師聘任制,推進校長、教師合理流動。開展義務教育公辦學校“人事自主、管理自主和經費包乾”改革試點,推動教職工由“編制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工資發放由“職稱等級與普惠績效”向“優質優酬與按崗發放”轉變。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結合實際制定落實中國小校管理底線清單,加強作業、手機、睡眠、體質、讀物管理,規範中國小教材教輔資料管理。

8.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深化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創新與開放共享,強化學生髮展主體地位,促進學習方式變革。建立學有困難學生幫扶和學有餘力學生拓展學習空間的管理服務制度。加強體育、數學、英語、科學等薄弱學科質量建設、綜合實踐(勞動教育)活動課程和地方特色校本課程建設。建立推進新技術教學應用激勵機制,充分應用教學軟件的智能化優勢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創建基於雲計算、大數據、室聯網的集教學、評價、研修、培訓、管理等多層面一體化智慧教育雲平台。

9.加強教學常規管理。落實《貴州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常規基本要求》。健全學校教學管理規程和相關制度,制定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學生髮展指導意見、優化作業管理指導意見、學生社會實踐與勞動教育校本化實施方案等。完善集體備課和校本教研及校長教師推門聽課制度。建立教學常規視導工作機制,開展每學年不少於1次的區域教學常規管理調研,發揮教學常規管理指導功能。

10.提升教研工作水平。理順教研管理體制,完善市、縣、校三級教研體系。建立專兼結合的教研隊伍,加強各級教研隊伍建設,配齊配足各學段各學科教研人員,多渠道引進、選聘和培養優秀教學科研人才。健全教研人員准入、退出、考核激勵和專業發展機制。建立教研員鄉村學校聯繫點制度,全面開展以教研員、督學和骨幹教師為主體的學校教學常規視導工作,充分發揮教研員的指導服務作用。建立區域內校際聯合集體備課機制,推進農村學校連片集體備課、城鄉學校結對備課、教研員指導式備課等。支持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參與義務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工作。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各高校,各縣<市、區>)

(三)整體提升師資隊伍素質

11.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嚴格落實城鄉統一的教師編制標準。加大義務教育教師編制統籌調劑、動態調整,加強事業單位編制存量挖潛,優先用於補充中國小教職工編制。縣級教育部門負責按照班額、生源等情況在核定總量內,統籌調配各校編制和崗位數量,並向同級機構編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財政部門備案。繼續實施“特崗計劃”,重點補充音、體、美、勞等學科教師,解決鄉村學校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根據小規模學校實際,科學制定教職工編制具體核定標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寄宿制學校提供生活服務,逐步壓縮使用編制的非教學人員比例。公辦學校教師未經所屬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不得到民辦學校兼職領薪。加強中國小思政課教師配備,配齊配強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加強學校少先隊輔導員、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

12.培育合格教師隊伍。實施“強師工程”,加強師德建設,建立學生、家長和社會參與的師德考評監督機制。實施教師全員培訓,突出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培訓,強化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師普通話水平,提高規範漢字書寫能力,加強教師法治意識培訓,提高法治素養。繼續實施“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和地方教師培訓計劃,實施在職教師學歷提升工程,構建教師可持續發展梯級培訓機制,構建結構合理、分級實施的教師專業發展梯級培訓課程體系。建立鄉村教師集訓制度,落實鄉村學校藝術體育教師專項計劃。

13.提升校長治校能力。制定義務教育學校校長隊伍建設規劃,落實《義務教育校長專業標準》。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校長選拔任用制度,推行校長職級制、任期制,形成科學有效的義務教育學校校長隊伍建設與管理機制,校長在同一學校任期原則上不超過6年。建立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培養培訓質量保障體系,開展校長全員培訓,提高校長隊伍素質。實施“名校長工程”,打造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

14.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制定教師優待辦法,保障教師享有健康體檢、旅遊、住房、落户等優待政策。建立完善義務教育教師工資補貼撥付保障機制和聯動增長機制,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切實落實學校分配自主權,績效工資增量主要用於獎勵性分配,並向班主任、教學一線和教學實績突出的教師傾斜。落實班主任待遇,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二分之一計算;選拔學校管理幹部應優先考慮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的優秀班主任;對於班主任承擔超課時工作量的,按規定發放補貼。建立完善優秀校長、班主任、教師等定期表彰獎勵制度,落實教師聘期制和教師懲戒與退出管理規定,推動教師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內生動力。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

(四)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15.樹立教育質量觀。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文化知識和思想品德培養緊密結合,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緊密結合,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重視學生學業成績,更加重視學生人格塑造、能力培養和全面素質提高。鞏固脱貧攻堅教育保障成果,常態落實控輟保學“雙線”責任制和“七長”負責制,保持輟學學生常態化動態清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處理好發展素質教育與升學考試的關係、提高教學質量與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的關係、規範管理與激活學校辦學活力的關係,建立健全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多元評價體系,嚴禁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

16.推進優質均衡發展。持續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對照優質均衡發展國家標準補齊義務教育短板弱項,穩步推動校園、校舍、設備、環境等方面的提檔升級,不斷提升適應義務教育內涵發展的能力水平和鄉村學校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科學規劃城鎮學校佈局,保障學校建設用地,推進城鎮新建小區配套學校建設,加快新興人口聚集區學校建設。新建、改(擴)建一批城鎮義務教育學校,全面消除城鎮學校大班額,保障隨遷子女在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就學。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農村寄宿制學校、體育場地場館和藝術教育設施設備建設。推進“教育+互聯網”發展,加快智慧學校建設,加快建成覆蓋中國小各年級各學科的優質數字資源體系,實現農村中國小在線課堂教學常態化。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率先啟動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認定

17.完善質量評價體系。深入實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落實《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嚴格執行國家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髮展質量評價標準。堅持“全員參與、全面評價、全程評價、依標考核”,充分發揮評價的引導、診斷、改進、激勵等功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防止和克服單純以分數和升學率來評價學生、教師和學校教育水平的現象。建立健全義務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和反饋改進機制,強化質量監測結果應用,定期發佈監測報告。實行村小(教學點)教學質量與縣域內優質學校質量捆綁考核。鼓勵第三方評估機構依法依規依標參與義務教育質量監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各級黨委要全面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把辦好義務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黨政有關負責人要牢固樹立科學教育觀、正確政績觀。各級黨委要加強學校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組織部門要選優配強教育部門領導幹部,特別是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原則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和中國小校長應具有中國小教育教學管理經歷。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幹部考核督查範圍,納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並將結果作為幹部選任、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縣級黨委、政府每年至少要聽取1次義務教育工作情況彙報。

(二)落實部門職責。組織部門要加強對黨政領導班子及有關領導幹部履行教育職責的考核,指導各縣(市、區)做好中國小校長職級制及聘任管理,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做好教育部門和單位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宣傳部門要營造教書育人良好氛圍。編制部門、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各(市、區)做好中國小教職工編制管理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要將義務教育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做好中國小教師招聘、使用和退出管理工作,指導各(市、區)落實縣管校聘,推進教師合理流動、輪崗交流和學區走教。財政部門要加大財政投入,優化支出結構,確保義務教育經費落實到位。

(三)強化督查考核。各級政府要堅決糾正截留、擠佔、挪用教育經費和學校資源等行為。強化教育教學督導,將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作為對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把結果作為評價政府履職行為、學校辦學水平、實施績效獎勵的重要依據。對辦學方向、教育投入使用、學校建設、教師隊伍、教育生態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地方,要依法依規追究當地政府和主要領導責任。大力精簡、從嚴控制對學校的檢查評比、材料上報等,實行清單式管理,規範管理各類進校園的活動。對違規辦學、招生、有償補課、搶趕進度等行為建立負面清單,定期通報有違規辦學行為的學校。對違背黨的教育方針、背離素質教育導向、不按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等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和有關人員責任。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5

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市“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動員大會精神,紮實開展好我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經校黨委研究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重大意義

(一)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是貫徹落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迫切需要。當前,新疆社會大局總體穩定,但“三期疊加”的態勢沒有根本改變,穩定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在全校紮實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讓各族青少年學習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長在一起,建立起親如一家的手足情誼,事關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實現。

(二)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是強化全員育人,深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開展,通過各族師生結對認親活動的深入推進,必將進一步營造全員育人的良好氛圍,為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載體。

(三)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是踐行黨的羣眾路線的生動實踐。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通過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推動全校教職工和學生及其家長結對認親、走動互動,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服務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必將進一步密切各族羣眾的血肉聯繫,把各族羣眾緊密團結在黨和政府的周圍,築牢黨的執政根基。

二、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主要任務

(一)深入學習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宣傳國家法律法規和各項惠民便民政策措施,讓各族師生感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無私支援,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温暖。

(二)積極做好“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工作,教育引導全校師生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提高抵禦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的能力,牢牢佔領社會主義教育主陣地。

(三)積極教育引導全校各族師生相互瞭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推動多層次、多方位、多形式的交往互助,引導各族師生共同學習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族人民一家親的社會氛圍多做貢獻。

三、活動內容

(一)結對認親

1、我校擬定與x市高級中學結成民族團結友好學校;我校每一個班級都與高級中學的一個雙語班級結成民族團結友好班級。(具體結對情況由學生處負責安排)

2、組織全校學生採取“一對一”方式開展結對認親活動。每位學生都要與本校或高級中學的不同民族學生開展結對認親活動。(具體結對情況由學生處負責安排)

3、我校漢族教職工聯繫少數民族教職工或學生家庭,少數民族教職工聯繫漢族教職工或學生家庭。每位教職工每人結對認親一户。(黨政辦公室、工會具體負責教職工結對,學生處負責學生結對。)

(二)走動互動

1、學校統一安排結對認親學生集中開展見面融情交流活動,讓各族學生學在一起、玩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長在一起,形成良好融情局面。學校確定每週五下午為“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日”時間,組織本校結對認親學生開展融情交流活動;也可利用週六、週日時間與民族團結友好學校、友好班級之間開展融情交流活動。(學生處負責具體安排)

在組織結對認親學生走動互動的同時,要積極創設條件,邀請家長參加活動,“小手牽大手”,把走動互動從學生擴大到學生家長,最終實現不同民族兩個家庭的走動互動,輻射學校教育的影響。(學生處負責具體安排)

2、教職工每月開展一次與結對認親户見面交流活動,經常走動互動,共居共事共樂,形成“我到你家吃饊子,你到我家吃月餅”的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各族人民一家親的融情氛圍。(黨政辦公室、工會、各年級黨支部負責)

(三)互學語言

1、積極引導漢族學生學習、瞭解少數民族語言,從日常的學習、生活入手,從簡單的日常對話入手,提升漢族學生與少數民族學生的交流能力。(學生處負責)

2、與市高級中學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隊伍建設等方面構建幫扶機制,在師生中深入開展互學語言和教學教研活動,從而提升雙方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教學處、教研處負責)

3、積極開展互學語言“每週一課”“每月一交流”“每季一測評”等活動。在全校師生中開展雙語大賽等活動,不斷提升廣大師生互學語言的積極性。(學生處負責學生活動、工會負責教職工活動)

(四)關愛幫扶

1、結對認親的學生要在學習當中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在生活上互相關心、加深瞭解,要切實增進不同民族學生之間真心相待、真誠交流、真情融入,形成“親兄弟”“好姐妹”般的情誼。(學生處負責)

2、每月開展一次與結對子認親户見面交流活動,教師要把結對認親的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從思想、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關懷,從細小、實處做起,不要“錦上添花”,而要“雪中送炭”。(黨政辦公室、工會、各年級黨支部負責教師活動,學生處負責學生活動)

3、結對認親的教職工之間要生活上互相關心,工作上互相幫助,針對性的開展扶貧幫困工作,幫助解決燃眉之急,做到一次結親,終生結緣。(黨政辦公室、工會、各年級黨支部負責)

(五)豐富載體

1、“每週一活動”。每週五下午確定為我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日”,各處室、年級組、各班級要結合實際,在全校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寓教於樂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增進友誼、融洽感情。(學生處、工會具體活動安排)

2、課前三分鐘。每週週一至週五,每天下午第一節課提前5分鐘打預備鈴,學生坐定後,利用三分鐘時間,由班委組織並帶頭,讓學生圍繞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風俗介紹、民族團結故事講述、民族宗教政策感悟等內容,開展“課前三分鐘”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自我教育功能。“課前三分鐘”活動由任課教師督促,班委做好記錄後由當堂任課教師簽字確認,每週上交記錄,學校不定期抽查活動的開展情況。(教學處負責)

3、主題班會。每月圍繞“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至少開展一次主題班會,要做到精心組織安排,做到主題凸顯,確保教育效果,每月向團委上報主題班會成果。(團委負責)

4、文化藝術周。積極通過舉辦文化藝術周、元旦文藝匯演等多種活動,以民族團結友好班級、民漢結對認親學生為單位,通過音樂、舞蹈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成果和各民族文化傳統,營造濃郁氛圍。(學生處負責)

5、特色課間操。繼續在全校大力推行我校獨創的民族舞課間操活動,組織全校師生共跳民族舞,讓全校師生在每天的課間操活動中,充分感受到大美新疆、多元文化。(體音美教研組、學生處、工會共同負責)

6、民族團結校本課程。以地方教材《民族團結》為藍本,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圍繞民族文化特點、風俗習慣、建築特色等內容積極開展校本課程研發,增強各族師生對各民族文化的瞭解,切實增強“五個認同”。(教研處負責)

7、“民族團結一家親”故事宣講。積極收集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典型事例,通過校內、班內宣講、演講等形式,大力弘揚民族團結先進事蹟。(團委負責學生活動、工會負責教職工活動)

8、“民族團結一家親”隨手拍。在全校師生中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隨手拍活動。鼓勵全校師生積極參與,由年級副書記專門收集本年級師生隨手拍攝的、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照片,並將作品上報給黨政辦公室,並且定期選出優秀作品上傳至x市教育網“民族團結一家親”專欄。(各年級黨支部負責動員收集,黨政辦公室負責上報)

9、“三進兩聯一交友”。校領導班子成員、中層領導和全體教師每人聯繫至少1個班級,聯繫3-4名不同民族的學生。切實開展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聯繫學生、聯繫家長、與學生交朋友的“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進一步促進各民族師生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及時記錄,建立台賬,確保活動紮實有效開展。(黨政辦公室、工會、學生處負責)

四、工作要求

(一)營造氛圍。各處室、年級組、各班級要認真總結、及時記錄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好做法好經驗,並且大力宣傳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和先進典型,利用校園網、電子屏、校園廣播等媒體,為我校“民族團結一家親”營造濃厚氛圍,確保活動取得實效。(校團委、黨政辦公室負責)

(二)表彰激勵。積極利用每週一晨會、全校集中、黨員大會等契機,持續對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民族團結友好班級、結對認親學生、教職工進行表彰、鼓勵,引導活動積極開展。(黨政辦公室、學生處負責)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6

一、考核目的

通過對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考核,加強對教學全過程的監督,促進中澳星火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考核的內容

對教師的基礎知識、教學態度、教學素質、教研與科研業績、教學工作業績,本學期教學情況等進行的全方位綜合評價。

三、考核的原則

1、力求簡單易行,便於寫作。

2、考核兼顧歷史與現實,以現實變化為主。

3、力求以事實為考核依據,減少主觀評價。

四、考核的指數體系

考核分三部分,共計100分。

第一部分:學生評教,佔50%,由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定。

第二部分:教務處考核,佔25%,主要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組織及表達能力進行評價。

第三部分:教學質量考核,佔25%,主要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素質、教學工作業績進行評價。教學質量考核分教研室同行評價、教研組長評價。

五、考核的組織和實施

1、考核在教學處長的領導下,由教務主任牽頭,各教研組具體組織實施。

2、教務處考核使用“表一:教務主任評價表”,教務處評價在教務處長指導,由教務主任對所有教師考評,並交教務處複核。

教學質量考核使用“表二:教研組同行評價表”,教研室同行評價由本教研室所有教師進行綜合評價。

學生評教使用“表三:學生評教表”,由任課教師授課所有班級學生評定。

3、中澳星火任課的所有全職及兼職的任課教師均參

4、具體實施:

(1)教務主任、班主任負責組織開展考核工作。

(2)教務處獲得的信息全部提供給各學科教研組,供教研組作綜合考核時參考。

(3)學生參評人數必須超過總人數的80%才有效。

(4)必須保證在考核截止日完成考核工作。

六、考核結果的使用

(1)教學質量考核可促進教師進一步瞭解自身存在的優缺點,並幫助發揚或改正。

(2)教學質量考核將引導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積極參與教研、科研活動,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

(3)教師教學質量考核結果納入“任課教師教學質量年度考核表”,並存入教師檔案。

(4)任課教師教學質量年度考核是教師聘用、評優、晉升、評職稱的材料之一。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7

一、評價目標

用新的教育評價理念,建立符合素質教育思想的,有利於發揮教師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多元的發展性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使教師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專業發展;改進學校管理,以評價促發展,提升全校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辦學層次。同時為科學公正、及時地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培養人才提供依據。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評價是為了促進學校工作和教師個人素質的發展,引導教師通過評價進行自我反思,幫助教師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激發廣大教師揚長避短,促進工作的主動性與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和學習當中,進而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提高。所以評價必須關注教師發展的要求,將教師的參與、變化和發展過程作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使評價過程成為全體教師主動、終身發展提高的過程。也成為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過程。

2、全面性原則,根據教師的師德修養、教學狀態、學習狀態、研究狀態、創新狀態,多指標、全方位、多層次地實施評價,客觀、科學地評價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既重視教師業務水平的發展,也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既要評估教師的工作業績,又要重視教師的工作過程;既要體現教師的羣體協作,共性發展,又要尊重教師的工作環境和個體差異。

3、多元性原則,評價主體要多元化,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建立以教師自評為準,學校領導、同事、家長、學生共同參與,多向溝通的教師評價機制;評價方法,途徑多樣化,建立以校為本,以教研為基礎的教師崗位工作評價方式,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

4、導向性原則——評價最終目的是為了引導廣大教師準確地對自身思想品德、工作作風、業務水平、教書育人和教學能力、工作成績做出公正、準確而又全面的價值判斷,幫助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人才觀,提升學校教師隊伍整體凝聚力與戰鬥力。

三、評價內容

1、師德規範。

志存高遠,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積極上進,樂於奉獻,對於學校分配的任務,沒有拈輕怕重的現象;公正、誠懇、具有健康心態和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2、教學狀態:主要從四個方面評價

1)教學理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有全新的教學觀、質量觀、學生觀,善於與學生共同創造學習環境,教學過程師生關係平等,積極互動,突出學生主體;

2)教學設計:教學設計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培養;

3)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轉變,運用小組合作、綜合實踐活動、社會體驗等多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實踐操作與合作交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4)教學手段:課堂教學中能合理、有效運用多種課程資源,教學手段先進,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器材和自制教具,實現現代教學手段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逐步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教學手段,提高獲取學習資源的能力。

3、學習狀態:主要從三個方面評價

1)自修研習:每學期都有自我研修和發展的行動計劃,積極參與建立學習型校園的行動,讓讀書成為習慣,不斷提高學習意識、提高意識或超越意識;

2)學習心得:積極參與以讀書為載體的學習研討活動,在職業道德、新課程理念、專業成長等方面有深刻的心得體會,學會自我學習評價和同伴交流合作;

3)集中培訓:積極參加新課程培訓,積極參與校本培訓,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

4、研究狀態:主要從三個方面評價

1)反思行為:能夠對自己或同事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反思與評價,有相應的改進措施,善於開展教學反思或案例分析;

2)研究行為:能夠根據自身專業發展需要,進行教學實踐性研究和課題專題研究,積極參與以課例為載體的教研行動,教科研同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3)研究成果:在課題研究和教革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問題,探索方法,總結經驗,把研究成果上升為理論,並積極推廣研究成果。

5、創新狀態:主要從兩個方面評價

1)創新實踐: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能夠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並有計劃地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

2)評價觀念:能夠建立發展性的學生評價觀,評價方式多樣,內容多元開放,貫穿學習全程,富有創造性,為學生喜聞樂見。

6、教學成果

1)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學校組織的各種類別的考試成績、以及會考的狀況確定。

2)學生的學科素養,如參加競賽獲獎情況、參加學科活動的水平,學科研究性學習課題、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狀況等。

四、評價方式和途徑

(一)依據客觀考核結果

以所帶學生成績為客觀依據(含考試成績、指導學生獲獎等),以教務處、德育處、校長室等的檢查結果為客觀依據,以教師的各項實際獲得的榮譽,取得的各項成果為依據(發表論文,參賽獲獎),以教師在基本功方面的真實狀況為依據。

(二)依據主觀評價

1、教師自評(權重佔40%)應用自評量表、數學反思日記、階段性工作總結、個案分析或成長記錄等自我反思方式,與可比對象比較,調查問卷,調查交流或問題診斷等分析他人對自己評價的方式進行。要求能經常地反思,自覺地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給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如何,客觀地分析別人的評價意見,確定自我發展目標,實際可持續性發展。

2、同事互評(權重佔10%)應用教學人案分析和研討、説課、聽課與評課、述職測評或展示成長記錄等交流方式,調查問卷或互評量表等調查方式進行,要求建立教師教學個案研究制度,以教研組或年段為單位進行互評,互評應持真誠態度,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形成團結氛圍,促進共同成長。

3、領導評價(權重佔10%)應用面談、座談會、評課或教師述職等交流方式,日常觀察、常規檢查記錄或教師成長記錄等調查方式進行,要求領導評價時要實事求是,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關注教師個體差異和工作特點,體現人關懷,

注重發現教師的閃光點和進步,幫助教師樹立自信心,實現自我發展。

4、學生評價(權重佔30%)應用問卷調查或個別徵求意見等調查方式,座談會、校長接待日、校長信箱、師生對話等交流方式進行。要求評價前應讓學生了解評價目的、內容、過程、程序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評價工具,要信任學生,鼓勵學生講真話、實話,適當顧及學生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不同接納程度,以大多數學生的意見為準。

5、家長評價(權重佔10%)應用調查問卷等調查方式,家長開放周、座談會、校長接待日、校長信箱和熱線等交流方式進行。要求評價前要適當進行培訓,讓家長了解評價目的、內容、過程、程序以及工具等,針對家長的城鄉地域、文化素質等差異,設計相應的評議工具,要信任家長,要正確引導家長客觀、動態地評價教師,鼓勵家長講真話、實話,適當顧及家長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不同接納程度,有分析地看待評價結果。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8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密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引導聚焦教育教學質量、遵循教育規律,以全面客觀的監測數據支撐教育決策、服務改進教育教學管理,促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立德樹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五育並舉”,拓展監測學科領域,構建全面覆蓋德智體美勞教育質量的監測指標體系。

(二)服務質量提升。緊扣課程標準(或指導綱要),監測學生各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及核心素養,系統挖掘影響學生髮展質量的關鍵因素,精準服務教育質量提升。

(三)注重方法創新。充分運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腦科學等領域前沿技術方法,開展計算機網絡測試、人機交互測試等,探索多領域綜合評價和跨年度增值評價,推動監測工作更加科學高效。

(四)強化結果運用。堅持問題診斷和示範引領並重,建立監測問題反饋和預警機制,督促問題改進;推廣典型地區經驗案例。推動各地建立結果運用機制,有效發揮監測診斷、改進、引導功能。

三、監測學科領域及週期

監測學科領域主要包括德育、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與健康、藝術、勞動、心理健康。

每個監測週期為三年,每年監測三個學科領域。第一年度監測數學、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第二年度監測語文、藝術、英語,第三年度監測德育、科學、勞動。

四、監測對象

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或指導綱要)中的學段劃分情況,考慮學生認知和學習能力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監測對象為義務教育階段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

五、監測內容

對照《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或指導綱要),主要開展學生髮展質量和相關影響因素監測。

(一)學生髮展質量監測。圍繞學生全面發展要求,重點監測學生德智體美勞教育質量狀況。德育主要監測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行為規範以及基本國情常識掌握情況等。語文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情況、閲讀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等。數學主要監測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情況、運算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英語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情況,閲讀、寫作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等。科學主要監測學生掌握科學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情況、科學探究能力等。體育與健康主要監測學生身體形態、機能、體能狀況以及健康生活習慣等。藝術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藝術基礎知識情況,通過藝術作品和活動感受美、表達美的能力,審美趣味和審美格調。勞動主要監測學生勞動觀念、勞動知識和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等。心理健康主要監測學生情緒、人際交往等發展狀況以及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等。

(二)相關影響因素監測。調查影響學生髮展質量的相關因素,如各學科領域的課程或教育活動開設、學生學業負擔、教學條件保障、教師配備、教育教學、學校管理以及區域教育管理情況等。

六、主要環節

(一)工具研製

組織專家研製測試卷、相關因素調查問卷以及表現性測試工具。測試卷監測學生在有關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重點關注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因素調查問卷調查影響學生髮展水平的相關因素,分為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校長問卷、區縣教育管理者問卷等。表現性測試工具用於體育與健康、科學、藝術等學科領域,通過學生現場項目參與和演示,監測運動、操作、演唱能力等。

(二)樣本抽取

根據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學生量大、面廣的特點,採取分層不等概率抽樣方法,分三個階段進行抽樣。其中,根據人口總量、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發展狀況,在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樣本縣(市、區),佔全國總縣數十分之一左右(每年約340個)。根據地理位置、城鄉分佈、學校類型等因素,採用按規模成比例概率抽樣方法,在樣本縣(市、區)抽取樣本學校,原則上每個樣本縣(市、區)抽取12所國小、8所國中。在樣本學校隨機抽取學生,原則上每所樣本國小抽取30名四年級學生、樣本國中抽取30名八年級學生,樣本個人信息嚴格保密。

(三)現場測試

為了保證測試操作規範,所有樣本縣(市、區)、樣本校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開展統一測試,測試總時長為一天半。測試安排在本校,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綜合考慮學習內容的完整性和便於組織測試等因素,原則上每年測試時間安排在5月下旬。

(四)水平劃定

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答題的實際表現,對學生學業水平進行等級劃分和具體描述。參照國際監測通行方式,結合我國教育教學實際,將學生學業表現劃分為水平Ⅳ(優秀)、水平Ⅲ(良好)、水平Ⅱ(中等)、水平Ⅰ(待提高)四個水平段。

(五)數據分析

在監測數據掃描錄入基礎上,經過數據清理、跨年對比、數據鏈接等環節生成監測數據庫,運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數據,形成監測結果。

(六)報告研製

根據報告目的、內容和閲讀對象的不同,主要研製形成國家監測報告、分省監測報告、區縣監測診斷報告、政策諮詢報告四類報告。

1. 國家監測報告。呈現全國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發展水平的總體狀況、影響學生髮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以適當方式向社會發布。

2. 分省監測報告。分省(區、市)呈現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影響該省(區、市)學生髮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該報告主要供省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

3. 區縣監測診斷報告。分縣(市、區)呈現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影響該縣(市、區)學生髮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診斷教育質量問題。該報告主要供縣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供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參考。

4. 政策諮詢報告。針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結合一線教育實際深入分析並提出改進建議。該報告主要供有關領導和部門參閲,供地方調整教育政策參考。

(七)結果運用

1. 服務決策諮詢。向國務院領導和有關部門呈送國家監測報告和政策諮詢報告,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提供支撐。

2. 督促問題改進。向各省級人民政府反饋監測發現的主要問題清單和分省監測報告,督促問題整改。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對全面發展質量不佳、質量下滑趨勢明顯的地區進行預警,對有關責任人員約談問責。

3. 支撐督導評估。監測結果直接應用於督導評估工作,作為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等工作的重要參考。

4. 引領質量提升。宣傳推廣監測發現的典型地區經驗案例,搭建監測學習交流平台。加強監測數據挖掘運用,鼓勵開展監測相關學術研究,引領推動教學改革、改進教育管理。

七、組織實施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由各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組織實施。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統籌規劃、政策指導和過程監督,委託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承擔業務培訓、工具研發、數據採集、報告研製等工作。省級教育督導部門負責本地區的測試組織和過程監督。市級教育督導部門負責本地區的測試協調和指導。縣級教育督導部門負責組織現場測試。

探索監測結果與政策調整的聯動機制。各地建立省級統籌、區縣為主的監測結果運用制度,教育督導部門牽頭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聯動,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區的監測結果運用模式。建立並完善地方監測機構,探索對地方監測機構在監測工具研發、抽樣等方面技術標準的認定。

八、紀律與監督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嚴肅工作紀律,堅持公平公正,確保工具安全,杜絕模題應考、干擾抽樣、弄虛作假等行為,廣泛接受學校、師生和社會的監督。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省級教育督導部門對監測組織工作的規範性、工具保密性進行全程監督,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受理舉報並提出處理意見。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加強黨的建設為統領,以《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為行動綱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等國家教育目標為基本標準,科學評估全縣義務教育質量,充分發揮教育質量評估的激勵導向作用,進一步優化學校管理,引導學校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全面提升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

二、評估原則

導向性原則。以問題為導向,堅持面向全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樹立科學的質量觀、發展觀。

整體性原則。考核評估內容注重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並舉,工作績效和工作流程兼顧,確保質量評估的完整性、發展性和科學性。

公正性原則。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以事實性資料為佐證,以相關統計數據為依據。考評程序規範透明,考評結果公開公正。

激勵性原則。評估體系的建立與實施,旨在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和潛能,形成“比追趕超”的發展局面,推動全縣義務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科學性原則。利用評估工具,對數據及資料進行全面細緻分析,科學評估學校黨的建設、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為學校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三、評估對象

全縣範圍內的中心學校、縣直義務教育學校、局直屬學校。

四、評估內容

(一)黨的建設。權重分60分,評估分100分。

(二)教育教學。權重分90分,評估分310分。

以上兩項權重總分為150分。

五、評估方式

依據學校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教育局將成立專門的考評組織和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轄區學校進行學校質量評價;有關評估細則將另行下發。

另外,在年度工作期間,轄區學校因工作不力受到省級及以上通報批評的每次扣權重分3分,受到市級通報批評的每次扣權重分2分,受到縣級通報批評的每次扣權重分1分,轄區內教職工因違規違紀受到黨政紀處分的每人次扣權重分0、5分。

六、結果呈現及運用

(一)結果呈現

依據綜合評估得分結果,結合學校實際發展水平,將各單位分為A、B、C、D四個等次。

(二)結果運用

根據綜合評估結果,對A、B、C三個等次的中心(縣局直屬)學校校長及在教育教學中做出突出貢獻者予以獎勵,具體獎勵標準為:A等次獎勵30萬元,主要用於獎勵做出突出貢獻教職工,其中獎勵中心(縣局直屬)學校校長2萬元;B等次獎勵20萬元,主要用於獎勵做出突出貢獻教職工,其中獎勵中心(縣局直屬)學校校長1萬元;C等次獎勵10萬元,主要用於獎勵做出突出貢獻教職工。D等不予獎勵。

實施重點管理制度。對質量綜合評估為最後3名的中心(縣局直屬)學校實施重點管理,當年對學校班子進行集體約談;連續兩年評估為最後三名的中心(縣局直屬)學校校長降為副職使用,主持中心(縣局直屬)學校工作;連續三年評估為最後三名的中心(縣局直屬)學校校長,予以免職,作為中心校一般工作人員使用。

學校質量綜合評估結果,作為單位表彰、校長任用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學年度內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學校,表彰獎勵實行一票否決

1、主要負責同志受到撤銷黨內職務或降低崗位等級及以上處分的;

2、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

3、違反師德師風造成嚴重後果的;

4、在評估過程中弄虛作假造成不良影響的。

被一票否決的學校直接降至D等次,中心(局直屬)學校校長當年不得評先、晉升職稱,義保經費較上年酌情核減。

七、評估時限

20xx-20xx學年度,學年度末開展評估。

八、説明

1、提升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賦分權重。此項賦分由原來4分,提升至10分(太和三中、民族中學、北城中學、太和九中、南城中心學校、北城中心學校,以上6個單位此項得分以全縣鄉鎮中心學校控輟保學得分的平均分予以記分)。對於上報虛假失學輟學數、勸返數等信息的單位和個人,一經發現,實行一票否決,該單位評估結果直接認定為D等,並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2、增加學前教育普及普惠評估項目。無公辦學前教育教學業務的太和三中、民族中學、北城中學、太和九中、開發區,以上5個單位此項得分以南城中心學校、北城中心學校學前教育得分之和的平均分予以記分。

3、在計算學業成績得分時,沒有國中的中心學校,按其國小學業成績得分,進行相應比例的折算,即學業成績總得分(不含藝術素養和體育鍛煉)=國小學業成績得分×2。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0

一、出台《實施意見》的背景

20__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這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為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迴應人民羣眾的期盼,滿足人民羣眾由“有學上”轉向“上好學”的需求。

20__年,全省88個縣(市、區、特區)和貴安新區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提前兩年完成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目標,在西部省率先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為全國第16個整體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的省份。義務教育鞏固水平不斷提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由20__年84%提升到20__年的95%。省委、省政府印發《貴州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特色教育強省實施綱要(20__—20__年)》,明確提出到20__年我省教育整體水平進入全國教育中等行列,在教育現代化進程中力爭走在西部前列,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行動計劃。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核心就是義務教育質量的均衡,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是實施優質均衡的前提和基礎。

二、《實施意見》起草的基本思路

一是強化政治站位。更加重視貫徹落實黨對義務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領導,更加突出貫徹落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要求。

二是強化價值引領。着重引導樹立正確教育觀念,着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更加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更加註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

三是強化解決問題。圍繞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強化關鍵領域改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有效舉措。

四是強化綜合保障。強化省直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發揮各部門服務義務教育的職能職責,壓實市(州)政府的統籌協調和縣級政府的主體責任,以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健全“五育”並舉工作體系、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等為改革重點,切實提升義務教育質量保障服務水平。

三、《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明確目標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全省義務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任務進行了明確,對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重點進行了明確,對當前少數地方以升學率為唯一評價指標等亂象進行了糾正。

第二部分“促進內涵發展,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主要通過改革創新課程課堂教學、提升教學常規精細管理、支持薄弱學校提質增效、健全質量監測評價制度、穩步推進優質均衡發展等主要抓手,強化對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價結果的運用,通過“組團式”結對幫扶等舉措幫助教育教學質量相對薄弱學校良性發展,整體提升義務教育質量。通過建立常規檢查等制度,提高學校自我精細化管理能力,確保教育教學各項要求得到有效落實。

第三部分“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整體專業素質”:通過縣管校聘、在核定的中國小教職工編制總額內跨學校統籌分配教職工編制等推動解決好教師結構性缺編、區域性缺編等現狀,引導教師良性流動。嚴把教師入口關,堅持先培訓再上崗,建立健全新任教師三年期規範化培訓制度。同時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大對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培育培養力度,整體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同時,提出要通過統籌績效工資等手段,加強對教師的激勵約束措施。加強教研人才配置,提升教研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專業支撐。

第四部分“強化綜合保障,提升支持服務質量能力”:落實縣級人民政府義務教育主體責任,根據城鎮化進程等人口變化趨勢,加強對小區配套學校、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等配建力度,增加學位供給,消除大班額等。提升財政投入經費管理效益,建立完善基礎教育財政經費使用監管制度,逐步增加支持學校內涵發展等方面的經費投入。支持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建立健全“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

第五部分“加強組織領導,推動質量保障落實見效”:主要對如何加強黨的領導、落實部門職責、強化督查問責等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明確。

四、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應重點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一是牢牢抓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並舉,着力解決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實施意見》在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薰陶、加強勞動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目標,以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二是牢牢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堅持把課堂教學作為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主要環節,着力解決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一方面,要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應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要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確保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特別要保證農村邊遠地區學校和小散遠教學點按照國家課程要求教學,要通過質量捆綁考核、組團幫扶等方式提高農村邊遠地區教育教學質量。

三是牢牢抓住教師隊伍建設。堅持把教師隊伍作為辦好教育的第一資源,着力強化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對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基礎作用,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優化教師資源配置,依法保障教師權益待遇,加強校長隊伍建設。

四是牢牢抓住監測評價。建立健全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多元評價體系,建立全過程、全方位、全學科質量監測制度,完善省級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制度,定期發佈監測報告。通過監測評價等手段,引導各級政府處理好發展素質教育與升學考試的關係,提高教學質量與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的關係,規範管理與激活學校辦學活力的關係。通過國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全省統一命題,進一步找準義務教育存在的區域發展差距、城鄉發展差距的問題癥結,發揮好考試評價對教育教學的重要引導作用,系統推進、整體推進課程、教學、考試、評價等關鍵有效落實,逐步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真正實現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五、《實施意見》在有效銜接脱貧攻堅教育保障與振興鄉村教育有哪些舉措?

一是持續抓好控輟保學。自打響脱貧攻堅教育保障硬仗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千方百計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權利,不斷探索實踐控制保學“雙線”責任和“七長”負責制,縣級人民政府控輟保學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實現了控輟保學動態清零的目標。為此,將“常態落實控輟保學‘雙線’責任制和‘七長’負責制,保持輟學學生常態化動態清零”寫入《實施意見》。

二是持續實施組團幫扶。近年來,我省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實現了66個連片貧困縣鄉鎮中心校以上學校與東部協作幫扶城市優質學校結成“一對一”結對幫扶關係,湧現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台江縣民族中學車立羣同志,廣州市天河區植入式幫扶納雍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納雍天河實驗學校初見成效。同時,積極統籌省內優質資源,幫助貧困地區邊遠地區學校提高辦學能力,貴陽市對口幫扶關嶺縣、長順縣、從江縣、威寧縣等,南明國小幫扶從江縣大歹國小、省府路國小威寧縣石門國小、貴陽十八中幫扶威寧迤那二中、貴陽六中幫扶長順縣民族高級中學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全面總結結對幫扶經驗,持續推進振興鄉村教育、提升薄弱學校辦學能力,在《實施意見》就如何“深化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支持薄弱學校提質增效”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

三是推進優質均衡發展。在持續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優質均衡發展和實施公辦強校計劃,形成統籌規劃、典型引路、嚴格標準、實事求是的路線圖和時間表。通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強師工程”,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不斷改善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提升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不斷激發辦學活力,培育壯大一批優質公辦學校品牌,不斷擴大優質公辦學校資源,打造成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不斷提升適應義務教育內涵發展的能力水平和鄉村學校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1

課堂教學應教儘教,提高在校學習效率

“雙減”政策實施後,家長們最擔心的是孩子的學習效率、質量。根據《方案》,洛陽市將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基於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在校學習效率。

在深化課程領域改革方面,《方案》強調,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積極推進幼小科學銜接,堅持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儘教。

嚴控作業總量,教師要對佈置的作業全批全改

“雙減”背景下,孩子的作業如何規範?對此,《方案》明確,要建立全市作業管理等規範辦學行為監測機制,鼓勵學校佈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

課後作業佈置多少合適?《方案》提出,要嚴控書面作業總量,確保國小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作業,國小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國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雙休日、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總量。另外,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教師要對佈置的作業全批全改,及時做好反饋;教師和家長要督促學生回家後主動完成剩餘書面作業,個別學生經努力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也應按時就寢。

壓減考試次數,不得按考試結果分班排座位

在完善招考制度改革方面,《方案》要求,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格堅持“公民同招”,堅決遏制“擇校熱”、掐尖招生等問題。

《方案》明確,要嚴格壓減考試次數,國小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國中年級從不同學科的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會考試。科學運用考試結果,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嚴禁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籤”。

加強教育質量監測,完善“一校一案”課後服務

教學質量誰來評價?《方案》提出,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質量評價體系,在中國小探索綠色評價、增值評價,完善學習過程評價與考試結果評價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

孩子不上課外輔導班,課後服務內容如何?

《方案》提出,學校應提供“菜單式”課後服務項目和內容,供學生和家長自願選擇,不斷完善“一校一案”課後服務實施方案。學校要充分用好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優化課後服務質量,分層分類開展學生學習輔導,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發展需求。

《方案》明確,推行課後服務“5+2”模式,結束時間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學校要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延時託管服務。國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校根據課後服務開展情況,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等,保障教師學習、備課時間及休息權利,切實減輕教師工作負擔。

按照《方案》,經過四個階段的推進實施,到20__年1月以後,洛陽將形成提高義務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促進中國小生全面成長。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2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充分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校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規範辦學行為,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確保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均衡發展,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從20xx年始試行,原方案(汝教〔20xx〕15號)同時廢止。

一、領導小組

為加強對中國小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領導,特成立領導小組。由縣委政府分管教育的領導任顧問,教育局局長任組長,教育局分管基教和教研的領導任副組長,教育局局務會成員及其他任實職的副科領導和基教股長、教研室主任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於基礎教育股,具體負責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和獎罰的日常事務。由分管基教的領導任辦公室主任,分管教研的領導和基教股長、教研室主任任副組長。

二、評價和獎罰對象及獎項設置

1、縣六中、一完小、二完小,設特等獎和貢獻獎。

2、除縣六中、一完小、二完小以外的鄉鎮初級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鄉鎮中心(完全)國小分類設獎,設一、二、三等獎。

3、縣高中階段學校:高三設大學聯考獎、高二設學業水平考試獎、高一質量監測獎;職中設大學聯考獎、技能測試獎。

三、評價和獎罰時限

一個學年度,即上一年9月至當年8月的教育教學質量情況。

四、評價辦法

1、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按《汝城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量化評分細則》(附件)實施。

①縣六中按評分細則量化,如量化排全縣國中學校第一名且九年級畢業學業考試一次性合格率和7a人數均高於該校前兩年平均值,則評為特等獎;如量化排第一名,九年級畢業學業考試一次性合格率和7a人數只有一項高於該校前兩年平均值,則評為貢獻獎;如按量化排第一名以後或者畢業學業考試一次性合格率和7a人數均低於前兩年平均值,則不評獎。

②一完小、二完小按評分細則量化,如量化排全縣國小第一名且評估方案中文化基礎知識質量分高於該校前兩年平均值,則評為特等獎;如量化排全縣國小第一名且評估方案中文化基礎知識質量分低於該校前兩年平均值,則評為貢獻獎;如量化排全縣國小第二名且第一名為城區學校、評估方案中文化基礎知識質量分高於該校前兩年平均值,則評為貢獻獎;如量化排全縣國小第三名及以後,則不評獎。

③除縣六中、一完小、二完小以外的其他鄉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按評分細則量化排名,一、二、三等獎分別評1所學校。

2、普通高中和職業中專學校設大學聯考獎,按《汝城縣大學聯考獎勵辦法》(汝辦〔20xx〕53號)執行。如獎勵辦法修改則按新辦法執行。

3、普通高中肄業班設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獎、高一質量監測獎,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獎按一次性合格率分別在全市同類學校的排名計算,獎前6名;高一質量監測獎,按學年期末學生質量監測成績人平分、合格率、優秀率三項指標分別在全市同類學校的排名量化計算(注:計算辦法三項名次除以3四捨五入後作為獎懲名次),獎前6名。

4、職業中專學校設肄業班(二年級)技能測試獎,按合格率在全市同類學校的排名計算,獎前6名。

五、獎罰措施

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將作為學校領導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與學校領導表彰獎勵、幹部獎懲任免、責任追究及教師工資晉級、福利待遇、評優評先、教師專業職務評聘、升遷調動等掛鈎。

(一)獎勵辦法

1、大學聯考獎:按《汝城縣大學聯考獎勵辦法》(汝辦〔20xx〕53號)執行。

2、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獎、高一質量監測獎、職業中專肄業班(二年級)技能測試獎:對一至六名給予獎勵,獎勵標準三項一致,獎金數據實確定,2-6名按10%遞減。

3、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獎:獎金數據實確定,一等獎至三等獎獎金按25%遞減,特等獎按一等獎獎勵,貢獻獎按三等獎獎勵。

4、對獲獎學校的校長及分管教學副校長按獲獎等次給予一定的獎金獎勵,獎金數據實確定,一至三等獎按25%遞減。

5、對名列第一名至第三名的學校,或榮獲一等獎的學校,獎勵當年年度考核學校評優指標2個;第四名至第六名的學校,或榮獲二、三等獎的學校,獎勵當年年度考核學校評優指標1個。

(二)處罰辦法

1、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得分排全縣倒數最後三名內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給予該校通報批評和對校長及分管教學的副校長進行警示談話處理,並取消該校當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學校領導班子考核及校長和分管教學的副校長評優評先資格;若連續兩年排最後一名的,給予該校校長和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免職處理(注:對科級幹部,縣教育局將向縣委組織部提出處理意見。下同),當年不得晉升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若連續兩年排倒數第二、第三名的,給予該校校長和分管教學的副校長誡勉談話處理;若連續三年排倒數第二、第三名的,給予該校校長和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免職處理,當年不得晉升教師專業技術職務。

2、對大學聯考在全市同類學校排後二位的高中階段學校、高二學業水平考試及高一期末監測在全市同類學校排後二位的普通高中學校,技能測試在全市同類學校排後二位的職業中專學校,校長必須向縣教育局作出書面説明,教育局核減該校年度考核評優指標1-2個。

3、學校出現重大安全責任事故或重大事件的,或在省、市督導評估中被評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等次的,實行評獎一票否決。

(三)結果運用

此方案將列入《汝城縣年度學校目標管理考核評估方案》,分值佔50%。

六、工作要求

1、基教股負責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及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的評價,考試院負責大學聯考獎的評價,教研室負責高一質量監測獎的評價,職成教股負責職中技能測試獎的評價。

2、各相關股室每年8月5日前要按量化評分細則內容向基教股提供市級以上各校獲獎情況(含學校集體榮譽、學生競賽獲獎等)的獲獎文件及統計表,作為記分依據。

3、各學校要以本方案為依據,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本校學年度具體詳細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和獎罰方案,經學校校務會(或教代會)討論通過,報教育局聯繫點領導審核和局相關領導同意後實施。獎勵額度應根據學校的財務狀況具體確定。

4、參與此項工作的工作人員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量化評分,不得徇私舞弊;工作要認真,努力杜絕差錯。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3

一、考核內容

考核指標內容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由保障機制、學校發展、教師培養、學生成長、學生關愛、個性指標等內容組成。並按照以上指標內容分別設置指標體系。考核指標體系由縣教育科技局各股(室、中心)擬定,經考核辦彙總初審,分管領導審核,黨組會研究同意後印實施。(見附件2)

二、考核程序方法

赫章縣教育系統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按照確定考核指標、每月調度、季度監測、半年評估和年終考核5個程序進行,由縣教育科技局考核辦組織實施。考核工作結束後,縣教育科技局考核辦按照縣考核辦要求,通過適當方式向考核對象反饋考核(評價)結果。考核對象有異議的,可向縣教育科技局考核辦申請複核。

(一)指標設置。考核指標設置在本年度第一季度,採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方式,根據全縣中國小幼兒園發展定位、職能職責,着重圍繞教育服務管理更加優化、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師德師風建設更加有力、中國小校(園)教育多樣特色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要求,結合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及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分解,形成可量化、可比較、能定責、可追責的分類考核指標。根據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功能定位等不同特點,將考核對象分為教育集團類、中國小類、特殊教育學校類、育新學校類、幼兒園、中職學校類6個類別分類設置評價指標體系。

(二)每月調度。由縣教育科技局相關職能股室(中心)對所牽頭負責的指標按月進行調度,並採取發函提醒、掛牌督辦、限期整改等方式,對未按時序推進的工作進行提醒督辦。

(三)季度監測。縣教育科技局考核辦負責,按季度彙總考核對象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有關指標季度推進情況,進行審核評分。對未按時序進度要求推進工作或監測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由縣教育科技局考核辦及時提醒,跟蹤整改落實;確需督辦的,由縣教育科技局考核辦報縣教育科技局黨組審核,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督辦。

(四)半年評估。考核對象於本年度7月20日前對照年度考核指標進行自查並形成半年工作自查報告報縣教育科技局考核辦,縣教育科技局考核辦根據平時工作調度和掌握情況,結合指標涉及股(室、中心)意見或建議,進行審核評分,形成半年評估結果進行通報,對突出問題督促整改落實。

(五)年終考核。由縣教育科技局統一組建考核組,於本年度年底或次年年初對考核對象開展年終考核,綜合月調度、季度監測、半年評估等平時考核結果及動態考核等情況,形成年度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得分和等次建議,報局黨組會審核。

三、計分方式

(一)計分項目。

單位年度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得分項分為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指標考核得分、動態考核得分、滿意度測評得分、教育質量得分。

(二)計分方法。

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指標得分按照60%比例計入總分、動態考核評價得分按照30%比例計入總分、滿意度測評得分按照10%比例計入總分。計分公式為:

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得分=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得分×60%+動態考核得分×30%+滿意度測評得分×10%+教育質量得分。其中,教育質量得分直接計入單位年度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得分總分。

滿意度測評意見分為“滿意”“較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四個等次,分別對應90—100分、80—89分、60—79分、

60分以下。

測評主體及分值權重為:班子成員、各股(室、中心)負責人佔30%;教師、家長、學生測評佔70%。滿意度測評計分方式為:(“滿意”票數×1+“較滿意”票數×0.8+“基本滿意”票數×0.6)÷有效票數×100,“不滿意”票數不計分。

動態考核基礎分為100分,計分公式為:

動態考核得分=基礎分+加分事項得分-減分事項扣分。加減分項包括表彰獎勵、表揚肯定、宣傳報道、通報表揚、活動承辦及示範創建、通報批評、不良記錄,考核標準對照附件1執行。按照百分比一定比例計入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得分總分。得分。

教育質量得分由縣教育研究室牽頭制定教育教學質量檢測方案並提供考核結果,得分上限不超過10分。

中心國小類考核計分方法。中心國小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得分=中心國小校本部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得分×60%+轄區內村級學校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平均得分×40%。考核組實地考核時,轄區內村級學校有3個及以上的,至少考核3個;轄區內村級學校低於3個的需全部考核。

四、等次評定

根據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得分高低,教育集團和中國小幼兒園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等次建議為“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評定為“好”等次,考核得分達到90分以上,且政治素質考核和黨建工作成效考核均達到“好”等次;評定為“較好”等次,考核得分達到80分以上,且政治素質考核和黨建工作成效考核均達到“較好”等次;評定為“一般”等次,考核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且政治素質考核和黨建工作成效考核均達到“較好”等次;考核得分低於70分,且發生涉及政治安全、意識形態安全或校園安全、師德師風等事件(事故),造成嚴重影響的,及學生入學鞏固率達不到規定標準的,應評定為“差”等次。

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含中辦、國辦)、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省教廳、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縣委、縣政府書面通報批評(有正式文號)的,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等次不得評為“好”等次。

考核結果由縣教育科技局考核辦提出等次建議,上黨組會議研究審定,考核(評價)結果作為年度綜合考核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有關要求

(一)嚴格執行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單位提供的考核材料及數據,應對其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如有弄虛作假、隱瞞等情況,將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二)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評價)應堅持公道正派、實事求是和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得偽造或擅自更改考核結果,不得隱瞞、歪曲事實真相,不得泄露考核祕密,不得在考核(評價)中謀取私利。

(三)對違反考核(評價)紀律的行為,要堅決予以制止,並對違紀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進行批評教育,情節嚴重或造成重大影響的,將移交相關部門嚴肅處理。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4

為加強學校教學質量管理,提高教師質量意識,規範我校教師教學工作質量考核工作,客觀評價教師教學工作質量,制定本辦法。

一、考核目的

(一)通過科學、客觀的教學工作質量考核,全面反映教師的業務表現和工作實績,獲得全面、綜合的教學質量信息。

(二)發揮正確的導向和激勵作用,進一步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

(三)為教師評聘職稱、評優評先、考核獎懲等提供基本依據。

二、考核原則

(一)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原則

在考核過程中,堅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結合我校教學工作實際,制訂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實事求是地評價教師的教學工作,客觀公正地反映教學情況。

(二)目標、過程與效果相結合原則

在考核過程中,把教師教學工作過程、教學效果和工作目標聯繫起來,對教師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價。

(三)科學性、導向性和可操作性原則

既力求考核指標體系和標準科學嚴謹,準確反映教師教學工作實際,又對教師提高業務素質提出導向性要求,同時,應簡便易行,便於操作。

三、考核對象

考核對象為全校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

四、考核分值

教學工作質量考核滿分110分,由學生對教師的“評教”分(40分)、教學督導組的“評教”分(15分)、各學院教學質量考評小組考評分(25分)、教學工作量評定分(20分)和教學工作獎勵分(10分)組成。

五、考核記分辦法

(一)學生“評教”記分辦法

學生“評教”的記分滿分為40分。通過網上評教系統與紙質評教表相結合的方式對任課教師進行評分。

(二)教學督導組“評教”記分辦法

教學督導組“評教”的記分滿分為15分。教學督導組由學校、學院兩級督導員組成,按照學校教學督導辦公室的工作安排,每學期教學督導組至少對每一位任課教師進行一次以上的隨機聽課,並進行打分。

(三)學院教學質量考評小組考評記分辦法

學院教學質量考評小組(含同行評價)考評的記分滿分為25分。其中,教師授課整體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分值20分,積極參與學院安排的各項教學活動分值5分。各學院考評方式和評分細則可根據本專業教學實際情況自行確定,並報教務處備案。

(四)教學工作量記分辦法

教學工作量的記分滿分為20分。

1.達到學校要求的基本工作量,即周平均8學時,記16分,學院可根據各專業實際情況制定滿分的周平均學時上限,超過部分不再記分。兼職教師記16分(經批准的特殊情況兼課,周課時4學時以上部分每增加1學時加1分,至20分為止)。

2.達不到周平均8學時的專職教師(沒有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不參加計算),每減少1學時扣1分。

(五)教學工作獎勵記分辦法

教學工作獎勵的計分滿分為10分,教學獎勵分在文件確定的當學期一次性記分,同時參加多項者累加,總分不超過10分,同一項以最高級別記分。

1.教學工程項目:國家級記10分;省(部)級記8分;校級記3分。

2.教學成果獎:國家級記10分;省(部)級記8分;校級記3分。

3.教學研究項目:國家級記8分;省(部)級記5分;校級記2分。

4.教師職業技能比賽:國家級記8分;省(部)級記5分;校級一等獎記3分,二等獎記2分,三等獎記1分。

5.輔導學生比賽獲獎:國家級一等獎記10分,二等獎記8分,三等獎記6分;省(部)級一等獎記8分,二等獎記6分,三等獎記4分;校級一等獎記4分,二等獎記2分,三等獎記1分。

以上第1、2、3項中,國家級項目按前10名計分,省(部)級項目按前7名計分,校級項目按前5名計分,按照排名次序依次遞減0.5分,最低0.5分。第4、5項按項目計分。

六、考核等級

(一)學期考核等級

1.優秀

教學質量考核分值在本學院前30%且達到相應職稱考核優秀最低標準分值、無教學事故的教師,學期教學質量考核評定為優秀。

2.良好

教學質量考核分值在本學院30%至70%之間且無教學事故的教師,學期教學質量考核評定為良好。

3.合格

教學質量考核分值在本學院70%之後且無二級以上(含二級)教學事故的教師,學期教學質量考核評定為合格。

4.不合格

考核學期內出現二級以上(含二級)教學事故的教師,學期教學質量考核評定為不合格。

(二)年度考核等級

1.優秀

(1)各學院學年度考核優秀名額為在本部門參加考核教師人數的30%。

(2)各學院將學年內兩學期教學質量考核均為良好等級以上且至少有一次優秀、考核分值均達到相應職稱考核優秀最低標準分值教師的兩學期考核分值之和進行排序,按照本部門優秀名額確定年度教學質量考核優秀等級教師。

2.良好

學年內兩學期教學質量考核分值之和在本學院前70%,年度教學質量考核等級未評定為優秀且無教學事故的教師,年度教學質量考核評定為良好。

3.合格

學年內兩學期教學質量考核分值之和在本學院70%之後且無二級以上(含二級)教學事故的教師,年度教學質量考核評定為合格。

4.不合格

學年內出現二級以上(含二級)教學事故的教師,年度教學質量考核評定為不合格。

七、有關規定

(一)學生對教師的“評教”分值、教學督導組的“評教”分值、各學院教學質量考評小組考評分值均為原始滿分100分按照40%、15%和25%折算後的分值。

(二)教學工程項目的類別以河南省教育廳文件為準;教學成果獎可參評及獲獎項目以河南省教育廳文件及我校校級評選及推薦為準;教學研究項目以河南省教育廳立項建設及我校校級立項及推薦項目為準。

(三)在考核學期內沒有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不參加考核(帶隊實習教師除外)。

(四)帶隊實習教師和經學校同意有特殊任務的教師考核,由教務處、各學院根據教師工作情況進行綜合評定(評定細則另行制定)。

(五)輔導員教學工作質量考核按照《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輔導員工作考核辦法》進行考核,優秀率按照學校教師教學工作質量考核辦法規定的前30%執行。

(六)課程教學工作質量評價按照《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師課程教學工作質量評價實施辦法》(校教文〔20xx〕1號)精神執行。

(七)各職稱教師教學工作質量考核優秀最低標準分值:教授考核優秀最低標準分為90分,副教授考核優秀最低標準分為85分,講師以下考核優秀最低標準分為80分。

(八)其他非歸屬學院的教研室(科)按照考核標準對任課教師單獨進行考核。

(九)各學院各考核等級人數按照規定比例採取四捨五入辦法確定。

(十)教師教學工作質量考核分值一個學年內連續兩個學期在學院排名前5%,且兩個學期學生評教平均分值高於38分的(按比例折算後的分值),本學年校內津貼按照本職級升一級標準發放(教授職級升一級的,標準按照副教授升教授職級差執行),於下一學年執行,同時不再享受《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內津貼補充規定(試行)》(校政文〔20xx〕102號)規定的獎勵;教師教學工作質量考核分值一個學年內連續兩個學期在學院排名後5%(教師教學工作質量考核等級為不合格的,學院排名定為後5%),且兩個學期學生評教平均分值低於34分的(按比例折算後的分值),本學年校內津貼按照本職級降一級標準發放(助教職級降一級的,標準按照講師降助教職級差執行),於下一學年執行。

八、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以往有關規定同時廢止。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5

為進一步加強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宣傳力度,切實做好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迎檢工作,根據《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宣傳工作方案》(教督〔〕5號)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宣傳國家、省、市、縣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任務和政策法規,及時宣傳、報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動態,營造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良好的輿論氛圍,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順利進行。

二、組織領導

成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宣傳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許毓萍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宣傳工作,對督導評估全過程進行宣傳、報道等。

三、工作安排

1、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學校網站、電子屏幕等,大力宣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任務和政策法規、典型做法,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充分利用板報、櫥窗、廣播室等宣傳媒體,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掀起宣傳熱潮。

宣傳內容:

①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情況;

②區域內校際間教師隊伍情況;

③區域內義務教育擇校情況;

④政府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的努力程度情況。

宣傳方式:

在學校網站開設“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題”宣傳欄目,校園電子屏滾動播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宣傳標語(見附件);2.通過教職工大會、主題班隊會、升旗儀式、學校廣播、宣傳欄、學校網站等形式,認真組織師生學習有關文件資料,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深入人心;

3.引導師生查看和閲讀國家、省、市、縣教育督導網站“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題”欄目及廣播電視等載體上有關義務教育均衡的.文件、工作動態;

4.通過校園網站向社會發放一封“公開信”,具體介紹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宣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知識。做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校長、教師清楚、社會公眾知曉。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專人負責。許毓萍副校長負責宣傳工作,辦公室制定和實施宣傳工作方案,召開宣傳工作會議,保證宣傳工作順利進行。

2.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圍繞推進教育均衡這個中心,深入開展宣傳工作,宣傳典型做法,確保工作實效。

3.抓好落實,做好總結。及時向縣教育局上報迎檢工作信息(包括懸掛的標語、板報、專欄、專題會議、宣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家長會圖片等)。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6

一、堅持立德樹人,着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1.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強化教師隊伍基礎作用,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基本要求。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深化改革,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着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堅持德育為先,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堅持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堅持面向全體,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堅持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二、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3.突出德育實效。完善德育工作體系,認真制定德育工作實施方案,深化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大力開展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少年兒童聽黨話、跟黨走。加強品德修養教育,強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法治意識養成。打造中國小生社會實踐大課堂,充分發揮愛國主義、優秀傳統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類公共文化設施與自然資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廣泛開展先進典型、英雄模範學習宣傳活動,積極創建文明校園。健全創作激勵與宣傳推介機制,提供寓教於樂的優秀兒童文化精品;強化對網絡遊戲、微視頻等的價值引領與管控,創造綠色健康網上空間。突出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育人作用。

4.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養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業質量標準。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教師深入理解學科特點、知識結構、思想方法,科學把握學生認知規律,上好每一堂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保護學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慾,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加強科學教育和實驗教學,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各地要加強監測和督導,堅決防止學生學業負擔過重。

5.強化體育鍛煉。堅持健康第一,實施學校體育固本行動。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合格標準,健全國家監測制度。除體育免修學生外,未達體質健康合格標準的,不得發放畢業證書。開齊開足體育課,將體育科目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科學安排體育課運動負荷,開展好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大力發展校園足球,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廣泛開展校園普及性體育運動,定期舉辦學生運動會或體育節。鼓勵地方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公共運動場所。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體育社會組織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體育服務。精準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健全學生視力健康綜合干預體系,保障學生充足睡眠時間。

6.增強美育薰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結合地方文化設立藝術特色課程。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引導學生了解世界優秀藝術,增強文化理解。鼓勵學校組建特色藝術團隊,辦好中國小生藝術展演,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建設。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專業藝術人才到中國小兼職任教。支持藝術院校在中國小建立對口支援基地。

7.加強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制定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加強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術和職業體驗教育。優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確保勞動教育課時不少於一半。家長要給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校要堅持學生值日製度,組織學生參加校園勞動,積極開展校外勞動實踐和社區志願服務。創建一批勞動教育實驗區,農村地區要安排相應田地、山林、草場等作為學農實踐基地,城鎮地區要為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踐等提供保障。

三、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8.優化教學方式。堅持教學相長,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教師課前要指導學生做好預習,課上要講清重點難點、知識體系,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融合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重視情境教學;探索基於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各地要定期開展聚焦課堂教學質量的主題活動,注重培育、遴選和推廣優秀教學模式、教學案例。

9.加強教學管理。省級教育部門要分學科制定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市縣級教育部門要指導學校形成教學管理特色。學校要健全教學管理規程,統籌制定教學計劃,優化教學環節;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嚴格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國小一年級設置過渡性活動課程,注重做好幼小銜接;堅持和完善集體備課制度,認真制定教案。各地各校要切實加強課程實施日常監督,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超標教學、違規統考、考試排名和不履行教學責任等行為。

10.完善作業考試輔導。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佈置懲罰性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從嚴控制考試次數,考試內容要符合課程標準、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方式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建立學有困難學生幫扶制度,為學有餘力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各地要完善政策支持措施,不斷提高課後服務水平。

11.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推進“教育+互聯網”發展,按照服務教師教學、服務學生學習、服務學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蓋義務教育各年級各學科的數字教育資源體系。加快數字校園建設,積極探索基於互聯網的教學。免費為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學校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加強信息化終端設備及軟件管理,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進校園審核監管機制。

四、按照“四有好老師”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12.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以新時代教師素質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為導向,改革和加強師範教育,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實施全員輪訓,突出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培訓,強化師德教育和教學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教師育德、課堂教學、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實驗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導等能力。進一步實施好“國培計劃”,增加農村教師培訓機會,加強緊缺學科教師培訓。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定期開展教學素養展示和教學名師評選活動,對教育教學業績突出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

13.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各地要按照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做好編制核定工作,並制定小規模學校編制核定標準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寄宿制學校提供生活服務的實施辦法。對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不得產生新的代課教師。縣級教育部門要按照班額、生源等情況,在核定的總量內,統籌調配各校編制和崗位數量,並向同級機構編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財政部門備案。制定符合教師職業特點的公開招聘辦法,充分發揮教育部門和學校在教師招聘中的重要作用,嚴格教師資格准入制度。實行教師資格定期註冊制度,對不適應教育教學的應及時調整。加大縣域內城鎮與鄉村教師雙向交流、定期輪崗力度,建立學區(鄉鎮)內教師走教制度。進一步實施好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和“銀齡講學計劃”。完善教師崗位分級認定辦法,適當提高教師中、高級崗位比例。

14.依法保障教師權益和待遇。制定教師優待辦法,保障教師享有健康體檢、旅遊、住房、落户等優待政策。堅持教育投入優先保障並不斷提高教師待遇。完善義務教育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建立聯動增長機制,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績效工資分配辦法,績效工資增量主要用於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切實落實學校分配自主權,並向教學一線和教學實績突出的教師傾斜。落實鄉村教師鄉鎮工作補貼、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活補助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等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對在鄉村有教學任務的教師給予交通補助。加強鄉村學校教師週轉宿舍建設。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依法依規妥善處理涉及學校和教師的矛盾糾紛,堅決維護教師合法權益。

15.提升校長實施素質教育能力。校長是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應經常深入課堂聽課、參與教研、指導教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領導力。尊重校長崗位特點,完善選任機制與管理辦法,推行校長職級制,努力造就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加大校長特別是鄉村學校校長培訓力度,開展校長國內外研修。倡導教育家辦學,支持校長大膽實踐,創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營造教育家脱穎而出的制度環境。

五、深化關鍵領域改革,為提高教育質量創造條件

16.加強課程教材建設。國家建立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課程標準修訂和實施監測機制,完善教材管理辦法。省級教育部門制定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南,並建立審議評估和質量監測制度。縣級教育部門要加強校本課程監管,構建學校間共建共享機制。學校要提高校本課程質量,校本課程原則上不編寫教材。嚴禁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取代國家課程,嚴禁使用未經審定的教材。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完善義務教育裝備基本標準,有條件的地方可建設創新實驗室、綜合實驗室。

17.完善招生考試製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健全聯控聯保機制,精準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高中階段學校實行基於國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落實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國中政策,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按審批機關統一批准的招生計劃、範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穩步推進國中學業水平考試省級統一命題,堅持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不得制定考試大綱,不斷提高命題水平。

18.健全質量評價監測體系。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國家制定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髮展質量評價標準。縣域教育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地方黨委和政府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價值導向、組織領導、條件保障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等。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學校堅持全面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辦學行為、隊伍建設、學業負擔、社會滿意度等。學生髮展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和勞動實踐等。堅持和完善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制度,強化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建立監測平台,定期發佈監測報告。

19.發揮教研支撐作用。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教研工作,理順教研管理體制,完善國家、省、市、縣、校教研體系,有條件的地方應獨立設置教研機構。明確教研員工作職責和專業標準,健全教研員准入、退出、考核激勵和專業發展機制。建立專兼結合的教研隊伍,省、市、縣三級教研機構應配齊所有學科專職教研員。完善區域教研、校本教研、網絡教研、綜合教研製度,建立教研員鄉村學校聯繫點制度。鼓勵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參與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工作。

20.激發學校生機活力。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保障學校自主設立內設機構,依法依規實施教育教學活動、聘用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管理使用學校經費等。各地要完善統籌協調機制,嚴格控制面向義務教育學校的各類審批、檢查驗收、創建評比等活動,未經當地教育部門同意,任何單位不得到學校開展有關活動。發揮優質學校示範輻射作用,完善強校帶弱校、城鄉對口支援等辦學機制,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對提高教育質量成效顯著和發揮示範輻射作用突出的學校,應給予支持和獎勵。

21.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保障義務教育財政經費投入,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經費支持力度。實施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計劃,整合建設國家中國小生網絡學習平台。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重點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打造“鄉村温馨校園”;加快消除城鎮大班額,逐步降低班額標準,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

六、加強組織領導,開創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

22.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辦好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切實履行省級和市級政府統籌實施、縣級政府為主管理責任。黨政有關負責人要牢固樹立科學教育觀、正確政績觀,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要選優配強教育部門領導幹部,特別是縣級教育局局長。縣級黨委和政府每年要至少聽取1次義務教育工作彙報,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加強學校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強化黨建帶團建、隊建。將校園安全納入社會治理,完善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和依法處理機制,堅決杜絕“校鬧”行為,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23.落實部門職責。教育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提供保障條件,切實管好學校。組織部門要加強對黨政領導班子及有關領導幹部履行教育職責的考核,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做好教育部門和單位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指導學校做好黨建工作。宣傳部門要抓好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營造教書育人良好氛圍。機構編制部門要做好學校編制核定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要將義務教育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配合做好學校佈局規劃,統籌做好土地供給和學校建設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大財政投入,優化支出結構,確保義務教育經費落實到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依法落實教師待遇,為學校招聘教師提供支持。民政部門要牽頭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網信、文化和旅遊部門要推動提供更多兒童優秀文化產品,淨化網絡文化環境。黨委政法委要協調公安、司法行政等政法機關和有關部門,加強校園及周邊綜合治理,維護校園正常秩序和師生合法權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做好校外培訓機構登記、收費、廣告、反壟斷等監管工作。共青團組織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婦聯要加強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少先隊等羣團組織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要做好少年兒童有關教育引導和關愛保護工作。

24.重視家庭教育。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強化監護主體責任。加強社區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為家長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充分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密切家校聯繫。家長要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加強與孩子溝通交流,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理性幫助孩子確定成長目標,克服盲目攀比,防止增加孩子過重課外負擔。

25.強化考核督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幹部考核督查範圍,並將結果作為幹部選任、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強化教育教學督導,將其作為對省、市、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把結果作為評價政府履職行為、學校辦學水平、實施績效獎勵的重要依據。對辦學方向、教育投入、學校建設、教師隊伍、教育生態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地方,要依法依規追究當地政府和主要領導責任;對違背黨的教育方針、背離素質教育導向、不按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等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和有關人員責任。

26.營造良好生態。全黨全社會都要關心支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工作。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做好黨的教育方針、科學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宣傳報道。堅決治理校外違規培訓和競賽行為。大力營造義務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更好發揮義務教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奠基作用。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7

一、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國小評價與考試製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改變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為標準評價的舊模式,建立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發揮教師創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激勵、反思、改進、調控等促進發展的功能,促進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不斷提升和發展。通過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實現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評價改革要着眼於教師專業化發展,更好地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與教學水平,充分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教師發展與提高的過程。

2、多元性原則:評價既重視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也重視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既注意對教師的統一要求,也關注教師個體差異與發展的不同需求,為教師有個性、有特色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

3、多樣性原則:利用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學校領導、學生、家長評價以及教師檔案袋等評價形式,促使教師自我反省、自我調控,激發內在動機,促進專業發展。同時,通過教師互評,加深同事間的瞭解與交往,促進教師間的互相學習。

4、過程性原則:評價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發展與變化的過程。學校要關注教師的工作過程,及時積累資料,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使發展變化的過程成為評價的組成部分。

三、評價內容

1、職業道德:

志存高遠,愛國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積極上進,樂於奉獻;公正、誠懇,具有健康心態和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2、教育教學能力和業務素質:

瞭解和尊重學生。能全面瞭解、研究、評價學生,關注個體差異,鼓勵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學習;形成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贏得學生信任和尊敬。

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能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確定教學目標,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選擇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設計教學方案,使之適合於學生的經驗、興趣、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善於與學生共同創造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討論、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

交流與反思。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同事、學校領導進行交流和溝通,能對自己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並制定改進計劃。求真務實,敢於創新,嚴謹自律,熱愛學習。

四、評價方法

1、自我評價:教師要經常不斷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情況,做出正確的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能力、管理學生、學生評價以及職業道德和文化素質等。分析優勢與不足,揚長補短,不斷提升自我。

2、教師評價

建立以校為本、以教研組為基礎的教師教學個案分析、研討、評價制度,引導教師對同事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評價,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提高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還應對教師的出勤情況、工作態度、責任心、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及發言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促使教師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3、學生評價

通過學生座談、問卷調查、個別交流、設立學生信箱等渠道,對教師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教學水平、對待學生、作業批改、學生輔導等方面進行評價。

4、家長評價

利用家長會、個別訪談、問卷調查、設立家長開放日和家長意見箱等形式,讓家長了解教師的教學工作情況,調查家長對教師工作的滿意程度,徵求家長意見,參與學校管理。

5、學校評價

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內容為:職業道德、學識水平、業務能力等方面。在職業道德中特別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的個體健全發展”;學識水平包括“文化基礎、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在專業知識中要求“掌握課程標準,熟練掌握專業學科知識體系”;業務能力包括“備課、課堂教學、作業佈置與批改、課外輔導、教育科研能力、聽課與業務學習”等。

6、檔案袋評價

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將教師教育教學的過程資料,包括學習培訓筆記、備課教案、優秀的教案設計、精彩的教學實錄、教學案例與論文、聽課筆記、教學反思、與學生的心靈對話、經驗總結與自我反思、公開課教案及評議、個人參加集體活動的資料、教師獲獎情況及學生評價簿、教師指導的學生作品等反映成長過程的資料都存入檔案袋。通過對這些資料的收集體現教師的發展過程,通過教師之間的互閲等方式使教師之間也有一些相互瞭解的具體途徑。定期展評檔案袋資料,讓教師既與自己縱向比較,又與別人橫向比較,促進自身的持續發展。

五、評價要求

1、在新的評價體系中,要強化教師參與評價的主體意識,突出教師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2、要注重領導、同事、學生、家長的反饋信息,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改進教學行為的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3、要注意充分發揚民主,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增加評價過程的透明度。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評價方案的制定,在共同商討中建立共識,使評價的目的、標準、方法、程序、要求等人人明確。

4、注意評價過程的全員參與,調動全體教師參與評價的積極性、主動性。

5、要注意單項評價和綜合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縱向評價和橫向評價相結合,提高評價結果的有效性,降低主觀性和隨意性。

6、對教師工作的評價,要參考教師所任學科學生掌握知識情況以及學生考試成績,但不應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工作的唯一標準。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8

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堅持立德樹人,培養時代新人

1、目標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面向全體、知行合一,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2、突出德育實效。制定德育工作實施方案,深化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發揮思政課引領作用,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愛國主義、紅色革命文化、優秀傳統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類公共文化設施與自然資源。廣泛開展先進典型、英雄模範學習宣傳活動,開展紅色基因傳承行動,積極創建文明校園。健全創作激勵與宣傳推介機制,提供寓教於樂的優秀兒童文化精品;強化對網絡遊戲、微視頻等的價值引領與管控。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的育人作用。

3、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養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業質量標準。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教師深入理解學科特點、知識結構、思想方法,科學把握學生認知規律,上好每一堂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保護學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慾,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加強科學教育和實驗教學,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加強監測和督導,堅決防止學生學業負擔過重。

4、強化體育鍛煉。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合格標準,積極開展體質健康監測,除體育免修學生外,未達體質健康合格標準的,不得發放畢業證書。開足開齊體育課,科學安排體育課運動負荷,大力發展校園足球,每所學校至少開展1項特色體育項目,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定期舉辦省市縣校學生運動會或體育節,倡導全員參與。鼓勵各地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公共運動場所。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體育社會組織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體育服務。健全學生視力健康綜合干預體系。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早晨到校時間不得早於7:50,確保每天鍛鍊1小時,保障學生户外體育活動時間和充足睡眠時間。

5、增強美育薰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結合甘肅本土文化設立藝術特色課程。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專業藝術人才到中國小兼職任教。鼓勵學校組建特色藝術團隊,廣泛開展中國小生藝術展演活動和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推動高校在中國小實施體育美育浸潤計劃。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建設,引導學生了解世界優秀藝術。

6、加強勞動教育。發揮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性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學校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確保勞動教育課時不少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半。各地各校可結合實際在地方和學校課程中,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課程。在德育、語文、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勞動觀念和態度的培養,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在其他學科教學和少先隊活動課中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社會勞動教育要多樣化,充分利用社會豐富的勞動教育資源,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深入到田間地頭、車間、工地等勞動場所。農村地區要安排相應田地、山林、草場等作為學農實踐基地,城鎮地區要為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公益商業和服務業實踐等提供保障。

三、深化關鍵領域改革,切實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7、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制定甘肅省中國小教材管理實施細則,完善甘肅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實施意見和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導意見,繼續實施全省義務教育學校課程示範建設工程;完善甘肅省義務教育各學科教學及評價指導意見,學校要健全教學管理規程,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堅持集體備課和零起點教學。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融合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重視情境教學,精準分析學情,進行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定期開展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中國小優質課、教學基本功大賽等教學主題活動。推進“教育+互聯網”發展,建立覆蓋義務教育各年級各學科的數字教育資源體系,為確需保留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專遞課堂、同步課堂,不斷提升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加強信息化終端設備及軟件管理,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進校園審核監管機制。推動在中國小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8、完善作業考試輔導。統籌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時間,國小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國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教師要課堂布置作業,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嚴格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命題符合素質教育導向,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注重運用能力的考查,把學生實驗操作情況和能力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20__年前要將實驗操作納入國中學業水平考試,考試成績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依據。嚴控考試次數,國小一二年級每學期學校可組織1次統一考試,其他年級每學期不超過2次統一考試,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方式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建立學習困難學生幫扶制度,為學有餘力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各地要落實好課後服務相關政策,不斷提高課後服務水平。

9、完善招生考試製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高中階段學校實行基於國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落實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國中政策,名額分配比例不低於50%。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按審批機關統一批准的招生計劃、範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穩步推進國中學業水平考試全省統一命題。

10、激發學校生機活力。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學校自主設立內設機構,依法依規實施教育教學活動、聘用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管理使用學校經費等。完善“一體化辦學”、城鄉對口支援等辦學機制,實施好結對幫扶深度貧困縣中國小工作。各級政府要完善統籌協調機制,嚴控面向義務教育學校的各類審批、檢查驗收、創建評比等“進校園”活動,各地教育部門建立各類“進校園”活動備案審核制度,對活動內容、具體方案、舉辦單位和參加人員等進行嚴格把關。未經當地教育部門同意,任何單位不得到學校開展有關活動。

11、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加大義務教育財政經費投入,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經費支持力度。實施甘肅省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規劃,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快消除城鎮大班額,逐步降低班額標準;科學合理設置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基本補齊兩類學校短板,辦學條件達到省定基本辦學標準;深入推進“三通”建設,實施學校聯網攻堅行動,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暢通的網絡教學環境全覆蓋。繼續實施農村邊遠地區中國小温暖工程等為民辦實事項目。

四、保障教師權益待遇,建設“四有”教師隊伍

12、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校長實施素質教育能力。改革和加強師範教育,加大緊缺薄弱學科、特殊教育和民族地區教師培養力度,提高教師培養質量。強化師德教育和教學基本功訓練,提高教師育德、課堂教學、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實驗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導等能力。定期開展中國小教學素養展示活動和園丁獎、特級教師、隴原名師、骨幹教師等教學名師評選活動,對教育教學業績突出的教師表彰獎勵。各地要結合實際,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規範中國小校領導人員選拔任用工作,逐步推行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加大校長特別是鄉村學校校長培訓力度,開展校長國內外研修,支持校長大膽實踐,創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

13、優化教師隊伍資源配置。要按照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做好編制核定工作,制定小規模學校編制核定標準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寄宿制學校提供生活服務的實施辦法。縣級教育部門要按照班額、生源等情況,在核定的總量內,統籌調配各校編制和崗位數量,並向同級機構編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財政部門備案。嚴格按要求配齊思政課教師。對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全方位大力推進“縣管校聘”制度改革,進一步建立健全新入職教師跟崗實習制度,加強新入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落實學區(鄉鎮)內教師走教制度。制定符合教師職業特點的公開招聘辦法,充分發揮教育部門和學校在教師招聘中的重要作用。嚴格落實教師資格准入制度和教師資格定期註冊制度。中國小教師專業技術中級、高級崗位結構比例向基層和農村地區傾斜。制定甘肅省加強新時代教研工作指導意見、教研部門建設標準和教研員專業標準,有條件的市縣要獨立設置教研機構,配齊所有學科專職教研員,健全教研員准入、退出、考核激勵和專業發展機制。

14、依法保障教師權益和待遇。保障教師享有健康體檢、旅遊、住房、落户等優待政策。堅持教育投入優先保障並不斷提高教師待遇。完善義務教育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建立聯動增長機制。落實鄉村教師艱苦邊遠地區津貼、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鄉鎮工作補貼政策,全面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高補助標準。落實控輟保學鄉村走教教師補助政策。繼續實施深度貧困縣農村中國小教師週轉宿舍建設工程。依法保障教師教育懲戒權。依法依規妥善處理涉及學校和教師的矛盾糾紛,堅決維護教師合法權益。

五、加強組織領導,提供堅強保障

15、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辦好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切實履行省級和市級政府統籌實施、縣級政府為主管理責任。要選優配強教育部門領導幹部,特別是縣級教育部門負責人。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加強質量評價監測,黨政有關負責人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各級黨委和政府每年要至少聽取1次義務教育工作彙報,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要加強黨政各部門統籌協調,落實部門職責。全面改進和加強義務教育學校管理工作,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整體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加快推進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完善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和依法處理機制,堅決杜絕“校鬧”行為,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16、強化考核督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幹部考核督查範圍,並將結果作為幹部選任、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將教育教學督導結果作為評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行為、學校辦學水平、實施績效獎勵的重要依據。對辦學方向、教育投入、學校建設、教師隊伍、教育生態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地方,要依法依規追究當地政府和主要領導責任;對違背黨的教育方針、背離素質教育導向、不按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等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和有關人員責任。

17、營造良好生態。各級黨委和政府、社會各界都要關心支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工作。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做好黨的教育方針、科學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宣傳。要強化家校協同共育,加強社區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幫助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堅決治理校外違規培訓和競賽行為。大力營造義務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良好氛圍,奮力開創新時代全省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19

質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恆主題,為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切實增強教學質量意識,積極構建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的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形成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評價方法,推動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改革和均衡發展,全面落實《涇源縣教育教學質量目標考核辦法》,構建系統、科學、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引導學校全面推進創新教育,特制定本辦法。

一、義務教育段教學質量監測與監控評價的目的

1、實施教學質量監測與監控評價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改進課堂教學,提升我縣中國小教學的水平。

2、促進學校加強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努力提高課程領導力和執行力,提高學校的管理效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3、建立面向全縣的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測和數據採集分析平台,用技術手段保證發展性評價的有效進行。形成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教學質量監測和評價體系。

4、及時掌握全縣中國小教學質量的總體狀況,暢通教學質量管理的信息渠道,建立中國小教學經驗推廣與教學問題“預警”的機制。

5、儘快在全縣建立由縣、鄉、校三級組成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通過長期監測不斷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教學質量監測系統始終處於不斷完善和改進狀態,為教育行政部門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不斷完善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網絡

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完善縣、校、教師三級監控體系,形成有效溝通、有機結合、有序運行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網絡。

1、完善縣級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系統。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局教育股和縣教師發展中心具體負責全縣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工作,制定操作方案並組織實施。主管局每學年根據監控情況分析,召開2次教學質量監控工作會,組織協調全縣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工作,做好學情、教情分析,提出相關整改意見。

2、完善學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工作。國小以鄉鎮中心校為單位,國中以校為單位全面負責本地(校)範圍內教學質量監控工作,每學期召開2次專題會議,重點研究教學質量監控相關的制度、計劃、實施、檢查、反饋、改進等工作。校長要樹立質量為本的思想,探索監控教學質量的新策略、新方式。要加大對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提高質量監控信度,有效控制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多要素,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有力保證。鄉鎮中心校全面負責鎮轄學校的教學質量監控,建立有效的單元、月考監控制度,確保教育教學質量均衡、同步提高。

3、完善任課教師對教學質量的監控。任課教師通過座談、個別談心、問卷、作業及單元、月考檢測等方式,適時監控學科教學質量。要增強質量意識,養成有效教學和教學反思的習慣,提高有效教學和教學反思的能力;要強化民主教學意識,經常聽取學生的意見、建議;要努力研究學生學習質量的問題,改進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三、健全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制度

1、國小畢業質量監測管理制度

進一步完善全縣國小畢業質量監測考試管理辦法,健全國小畢業班的學籍審核、考試報名、考試組織、考試巡視、統一閲卷、學業成績評價、考試質量分析、劃片錄取等制度。加強國小畢業質量監測考試的過程管理,對嚴重違反國小畢業質量監測考試管理制度的學校進行通報批評,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後果的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國小畢業質量監測考試科目設置及組織形式應體現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落實課程計劃和推進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有利於鞏固和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段成果,促進國小教育的均衡發展;要有利於國小課程目標的有效實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國中畢業班質量管理制度

縣教師發展中心要對國中畢業班教學進行重點調研指導,制定切實可行的會考備考方案,幫助學校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畢業班教學工作,每學年對國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成績進行重點質量分析,並召開相關工作會議進行通報。會考結果作為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

各國中要成立畢業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畢業班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和措施,擬定畢業班教學及複習備考工作計劃,保障畢業班教學工作的正常、有效開展,着力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3、期末統一測試質量分析制度

全縣中國小應進一步加強期末統一測試組織工作,強化過程管理,努力提大學聯考試的信度,確保測試成績的真實性。要充分利用期末統測成績分析資料,召開教學質量專題分析會,對轄區內各學校、各年級、各學科進行全面質量分析,找差距,研對策,為今後的教學教研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4、各年級教學質量抽測制度

全縣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教學質量抽測由主管局分管局長負責,縣教師發展中心和教育股具體落實。我縣中國小教學質量抽測實行縣、鎮(直屬學校)二級管理。

縣級抽測:縣教師發展中心負責抽測試卷的命題、制卷、閲卷、質量分析、結果通報和質量分析反饋等工作;教育股負責抽測的人數核定。抽測的具體要求是:

(1)國小每學年對非畢業年級至少進行1次抽測,抽測的學科為語文、數學、英語、綜合(科學與思品合卷);每次抽測至少一個年級的兩個學科。

(2)國中每學年對7-8年級至少進行1次抽測,抽測學科為數學、語文、英語、物理、思品、生物、歷史、地理。每次抽測至少一個年級的兩個學科。

(3)縣級抽測評價作為形成性評價,其結果只作為學校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使用,不參與縣級終結性評價表彰。

鎮級抽測:各鄉鎮每學期要對轄區內的所有國小開展1次抽測,每次抽測至少包括兩個年級的兩個以上學科。對抽測結果要進行分析研究,提出進一步改進教學的意見,抽測結果要應用到對教師績效量化考核之中。各中學分年級進行不定期抽測。每學期,各鎮和國中要將開展抽測的相關材料和有關數據報縣教師發展中心備案。

5、實施教學質量管理月報制度

為了全面落實控輟保學相關政策,切實落實控輟保學學校、教師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大數據、學籍管理系統、質量監測在控輟保學中的作用,切實做好“監”教學質量,“控”輟學學生的作用,全面實施教學質量月報制度。

(1)全縣中國小都要實施嚴格的月考制度,月考每學期進行三次,每次月考全縣中國小統一擬定在次月的第一週。

(2)月考必須由各中心校,直屬中心校統一安排,結合縣級抽測、鄉鎮級抽測統一進行。

(3)每次月考結束後,對各鄉鎮中心校、直屬中心校都要以全縣中國小學籍管理系統為標準,建立月考數據庫和質量台賬,並按照統一的質量台賬要求對所屬學校認真填報,並在次月的第二週將監測數據上報縣教育股和教師發展中心。

(4)教育股和縣教師發展中心要組織教研員對上報數據進行認真分析,按照教學質量監測和控輟保學監控將全縣各學校監測結果在次月第三週在全縣進行通報。

(5)全縣各中國小要按照監測結果進行認真整改,按照控輟保學相關規定對輟學學生進行勸返,對問題嚴重的相關責任人按有關規定進行問責處理。

6、校長、教學管理幹部聽課檢查制度

要進一步落實中國小校長、教學管理幹部隨堂聽課制度,樹立課堂教學必須“有效”的思想。校長應帶頭走進課堂,把握課堂教學的方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主管局每學年對國中和中心國小校長、教學管理幹部聽課情況進行1次專項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在全縣進行通報。各鄉鎮學區中心校每學期要堅持對轄區學校教學管理幹部聽課情況進行檢查,並把校長、教學管理幹部聽課檢查結果與績效量化考核掛鈎。

7、教學常規管理檢查評價制度

縣教師發展中心每學年要對國中和中心國小(縣直屬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進行一次檢查評價。依據《涇源縣中國小教學管理規程》,通過聽課、評課,檢查備課、作業、教研組活動記錄,師生座談等,對學校的教學管理狀況、教學質量狀況,提出改進意見,並作現場反饋和書面反饋。學校要按照反饋意見,及時研究,向主管局提交整改措施並組織落實。每學年將檢查評價情況通報全縣。各學區中心校全面負責鎮轄各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檢查評價,要健全制度、制定標準、形成規範、落實責任。

四、把握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內容

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內容包含教學管理工作評價、非畢業年級教學質量抽測評價、畢業年級教學質量監測評價和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等四個方面。

1、教學管理工作評價:教學管理工作評價實行分級管理。縣教師發展中心負責對全縣中學和縣直國小進行教學管理工作評價;鄉鎮學區中心校負責對所屬國小進行教學管理工作評價。教學管理工作主要評價以下四個項目:

(1)教學常規:主要評價學校及其教學組織的管理能力、課程開設、計劃、活動、教學常規檢查及評價等方面工作情況。

(2)教學過程:主要評價教師的備課、上課、輔導、作業、考試、評價等方面工作情況。

(3)校本教研:主要評價學習型組織建設和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設、教師專業發展、集體備課、評課議課、校本課程開發、承擔或參與區域教研協作活動、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活動等方面工作情況。

(4)教育科研:主要評價學校課題立項、課題研究過程、到期課題結題、研究成果等方面工作情況。

五、落實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責任

1、主管局將加強對中國小期末檢測、畢業質量監測、期末教學質量抽測、教學質量管理月報制度等的管理。把提高教學質量當作教育工作出發點和立足點,全面蒐集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的先進經驗,樹立典型,不斷改進工作。

2、縣教師發展中心要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工作重心,對中國小教學質量中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採用多種形式調研各學科教學質量狀況,及時提出教學改革的建議和要求;要積極組織教學質量的檢測、調研與研討活動,多形式加強對學校的教學監控,及時發現學校教學質量管理中的問題,督促學校加以改進。

3、教學質量監控的主體是學校。責任主體是學校校長、全縣中國小校長都要樹立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命的思想,強化責任意識,研究教學質量監控的內容、方式、方法,樹立全員監控、全面監控、全程監控的觀念,充分發揮師生在監控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強化教學全過程的管理,使教學成為不斷反饋、調節、改進的動態過程,推動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六、結果使用

全縣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測與監控評價結果由主管局發佈,主要為全縣教育決策和各單位教育發展服務,只對有限相關管理人員公開。將各單位測評結果記錄在檔,長期保存,為各單位教育發展規劃和教育教學管理隨時提供參考。

測評結果將依據《涇源縣教育教學質量目標評價辦法》納入對各學校學年度考核內容。並作為各學校年度考核及評優評優的考核依據。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20

一、考核目的:

為實現“強基固本,鑄南苑品牌”的目標,為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厚實學校辦學底藴。學校擬進一步建立健全教師考核評估體系,優化競爭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學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特制定如下考核方案。

二、考核對象:

在職一線教師

三、考核原則:

公平、公正、公開

四、各類學科考評:

學科分為文化考試學科、會考學科、考查學科

(一)文化考試學科:

1、以班級各學科在年級中的名次波動情況為依據進行動態考核,即以分班時該學科均分率、及格率、優秀率的綜合得分為N1,期中或期末該班學生的該學科均分率、及格率、優秀率的綜合得分為N2,按N2-N1的大小排序。各年級的各學科綜合得分算式為:

七年級:均分率×40%+及格率×30%+優秀率×30%

八年級:均分率×40%+及格率×30%+優秀率×30%

九年級:均分率×30%+及格率×30%+優秀率×40%

2、起始學科:文科以語文進班考核成績為依據,理科以數學進班考核成績為依據。

3、優分標準:以卷面分的90%(語文學科為80%)為標準,及格分以卷面分的60%為標準。

(二)考查學科:

1、上全、上足應上課時佔20分,一次缺課扣5分,3次以上缺課取消該年度考核獎。

2、備課按課時備課20分,期中、期末各檢查一次,若缺一課時扣5分,扣完為止,無備課則取消該年度考核獎。

3、課堂教學水平及能力,以學校或年級組檢查報告為依據(以聽課為主)佔30分,學生評教佔15分。

4、獎項設置:一等獎全年獎金為300元/人,二等獎為200元/人,三等獎為100元/人。

(三)會考學科:

八年級地理、生物、九年級體育按會考會考成績(設合格率為m),若m=100%,則按250元/班發放,若m≥98%(或全市同類學校第一),則按200元/班發放,若98%>m≥96%(或全市同類學校第二),則按150元/班發放,若96%>m>90%,則按100元/班發放,若90%>m>85%,則按50元/班發放,若合格率低於85%則不享受獎金。公辦參照民辦降一等次發獎,若公辦m值低於80%不享受獎金。八年級班主任享受該班學科考核獎。

九年級體育滿分率設為m,若m=100%,則按250元/班發放,若m≥98%(或全市同類學校第一),則按200元/班發放,若98%>m≥96%(或全市同類學校第二),則按150元/班發放,若96%>m>90%,則按100元/班發放,若滿分率低於90%則不享受獎金。

(四)九年級會考的獎勵政策另行制定。

説明:

(1)參加考核的學生以期初各年級組核定為準,中途轉進的學生按進班後第一次考試的成績計入,重新計算綜合得分後按相應學科的方案考核,轉出(因故未能參加考試)的學生,仍按期初分班的時該學生的位次所對應的分數計入考核;擅自流失的學生,班主任所教學科的成績以0分計入,其他學科按缺考學生處理。

(2)一等獎佔該年級班級數的30%,二等獎佔該年級班級數的40%,三等獎佔該年級班級數的30%。

(3)語文、數學、英語的期中、期末獎勵金額各為200元/班;物理、化學各為100元/班;九年級政治、歷史各為50元/班。

(4)一等獎的獎金為該科平均獎的1.2倍,二等獎的獎金為該科平均獎的1.0倍,三等獎的獎金為該科平均獎的0.8倍。

(5)若某年級某學科在市組織的調研測試中其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均名列全市第二(除勵才),則另行獎勵該年級該學科任課教師每人100元;若名列全市第一(除勵才),則另行獎勵該年級該學科任課教師每人200元。

(6)若教師有教學事故(如所教學科(理科)的均分低於年級均分10分以上或所教學科(文科)的均分低於年級均分6分以上)等,則不享受考核獎。

五、本方案自20xx年9月1日起實施。

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範文 篇21

一、堅持立德樹人,着力培養時代新人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標,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面向全體、知行合一的原則,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遵循教育規律,發展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總體要求。聚焦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主題,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體系;大力推進課程教材、課堂教學、考試招生、質量評價、教研支撐等五個重點領域改革,探索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在發展素質教育上取得突破;大力實施校長隊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學校標準化建設、治理能力提升、“互聯網+教育”發展等五大工程,建立完善的體制機制,在提升辦學水平上見成效。

二、堅持“五育”並舉,構建全面培養體系

(三)突出德育實效。完善德育工作體系,制定德育工作實施方案,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加強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心理健康、法治、品德修養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育人作用,加強中學團校建設。用好紅色文化等教育資源,打造社會實踐大課堂,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到20__年,培育“五育”並舉典型實驗區10個、實驗學校500所,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四)提高智育水平。貫徹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着力培養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積極探索因材施教有效路徑。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自主地學習、體驗、感悟、創造。加強監測和督導,堅決防止學生學業負擔過重。

(五)強化體育鍛煉。落實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評價辦法,開齊開足體育課,以校園足球為突破口,結合實際打造學校體育特色,切實保證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定期舉辦運動會或體育節,在教會、勤練、常賽上下功夫,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完成青少年近視防控目標,肥胖率控制到全國平均水平以下。

(六)提升美育素養。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校園藝術活動,鼓勵組建各類學生社團,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加強校園環境和文化建設,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七)加強勞動教育。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建立全面實施勞動教育的長效機制,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確保每週不少於1課時。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社會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主導作用和支持作用,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

三、推進五項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八)規範課程教材建設。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不得出現“兩張課表”。修訂我省地方課程設置方案、課程標準,規範相應教材開發。落實國家關於校本課程有關規定,加強學校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與指導,引導學校構建多樣化、有特色的課程體系,滿足學生髮展需求。

(九)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制定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學校要健全教學管理規程,統籌制定教學計劃,形成教學管理特色。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實施教學,不得隨意改變難度、調整進度,杜絕“非零起點”教學。優化教學方式和教學環節,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重視情境教學,推進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和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優化作業設計,統籌調控作業總量和時間。加強實驗教學,創新實驗教學方式。聚焦課堂教學質量定期舉辦主題活動,培育、遴選和推廣優秀教學成果,建設一批教學改革示範區。

(十)完善招生考試製度。全面落實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政策。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將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設定的除綜合實踐活動外的全部科目,納入國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突出重點,規範過程,增強可操作性,強化激勵、診斷與改進功能。實行基於國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辦法。從嚴控制考試次數,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貧困家庭子女入學政策。落實聯控聯保機制,精準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十一)加強質量監測評價。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倡導“綠色評價”“增值評價”,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頑疾。建立完善各級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體系與運行機制,依據國家制定的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髮展質量評價標準,定期開展監測並向社會公佈監測結果。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考評學校和教師。

(十二)強化教研支撐作用。完善省、市、縣、校教研體系,有條件的地方應獨立設置教研機構。建立專兼結合的教研隊伍,省、市、縣三級教研機構應配齊所有學科專職教研員,確保教研員享有教師同等待遇;充分考慮其特殊職能和工作特點,根據實際確定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完善教研製度,強化校本教研,着力推動教研工作轉型發展,突出全面育人研究。搭建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參與義務教育教學研究平台。開展標準化教研機構建設和評估工作。

四、實施五大工程,提升義務教育水平

(十三)實施校長隊伍培養工程。創新校長選聘機制,逐步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實行任期目標管理,定期開展績效評估,完善優勝劣汰機制,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提升校長治校能力。校長是學校教育質量的第一責任人,要適當兼課,每學期聽課、參與教研活動不少於30次。開展校長任職資格及能力提升培訓。實施中國小名校長培育工程,致力培養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優秀教育家。

(十四)實施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和引導教師自覺恪守新時代中國小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鼓勵學校推選優秀教師作為學生成長導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實施班主任能力提升計劃,三年內創建200個省級名班主任工作室。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創新教師培訓模式,不斷提高教師育德、課堂教學、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信息技術應用、實驗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導等能力,重視鄉村教師培養。開展教學名師評選、教學基本功比賽、優質課評選和觀摩展示活動,按照規定對教育教學業績突出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創新教師編制配備,採取調劑、補充、壓減、引進等方式,優先保證義務教育教師需求;嚴禁學校自行聘用編外教師,對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嚴禁擠佔、挪用、截留編制和有編不補;完善教師績效考核和退出機制,加快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

(十五)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加強學校建設,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城鄉學校,促進教育資源配置與城鎮化水平相適應;各地中長期學校建設規劃應納入當地國土空間規劃,保證土地供給。建好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打造“鄉村温馨校園”;加快消除大班額,逐步降低班額標準;新建居民區按要求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交付配套學校,舊城區改造要優先考慮學校佈局規劃,根據需求新建或改擴建學校,不能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就學的建設規劃和項目,不予審定通過。提高裝備水平,完善教育裝備標準,建立教學儀器設備、圖書及消耗性實驗材料等配備和定期補充更新長效機制,依法加強政府採購需求和履約驗收管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進學區化、集團化、鄉鎮中心學校與小規模學校一體化辦學改革;建立結對幫扶制度,每所優質學校對口幫扶3至5所薄弱學校;對提高教育質量成效顯著和發揮示範輻射作用突出的學校,給予支持和獎勵;加快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

(十六)實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激發學校辦學活力,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健全學校章程、發展規劃、管理制度,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加強課後服務和培訓機構管理,完善政策措施,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開展不同特色的課後服務;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加強安全管理,鼓勵各地按照政府購買服務規定,將學校安保事項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配齊配強專職保安,推動人防、物防、技防建設,確保安防系統全面達標;做好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化解校園風險。重視公共衞生建設,完善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加強公共衞生管理,按照標準建設衞生室,配齊校醫等專、兼職衞生技術人員;有計劃地開展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公共衞生意識,提升學生健康素養。重視家庭教育,強化家長的監護主體責任,加強社區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支持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社區公共服務體系;組織家庭教育指導和實踐活動,引導家長轉變育人理念,凝聚家庭、學校、社會共育合力。

(十七)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工程。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實現學校(含教學點)互聯網全接入、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配備全覆蓋,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充實提升數字教育資源,加快網絡學習空間普及應用,加強數字教材建設,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加強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建設與應用,以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為幫扶重點,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積極開展大數據、人工智能教育與應用,鼓勵開設相關課程,開展編程教育,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區、實驗校。

五、加強組織領導,推進政策措施落實

(十八)堅持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辦好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切實履行省級和市級政府統籌實施、縣級政府為主管理責任。充分發揮各級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黨對義務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行縣級領導定點聯繫學校制度,每個縣級領導至少聯繫1所學校。建立定期視導學校制度,市縣級教育局班子成員每人每月至少視導1所學校。推進學校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強化黨建帶團建、隊建。

(十九)加大經費投入。始終堅持把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投入的重點,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每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每年只增不減。切實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辦學條件改善、教研科研創新、教育質量提升、安防基礎設施等經費支持力度。資金安排重點向貧困地區、農村學校以及義務教育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提高經費使用績效。

(二十)強化部門協同。健全教育部門主管、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協同推進機制。組織、宣傳、政法、網信、機構編制、發展改革、公安、民政、司法、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文化和旅遊、衞生健康、市場監管、體育、大數據等部門和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組織要履職盡責,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對黨的教育方針、科學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宣傳力度,大力營造義務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十一)加強考核督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幹部考核督查範圍,並將結果作為幹部選任、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加強教育教學督導,對辦學方向、教育投入、學校建設、教師隊伍、教育生態等存在嚴重問題的地方,要依法依規追究當地政府和主要領導責任;對違背黨的教育方針、背離素質教育導向、不按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等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和有關人員責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ozej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