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國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方案(通用6篇)

國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方案(通用6篇)

國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方案 篇1

一、總體目標

國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方案(通用6篇)

1.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整合教育資源,優化學校佈局,保障公辦優質學位供給,完善學校功能室及信息化建設,有效解決教學和學生就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2.師資力量充分保障。改革教師管理方式,實行教師“走教”制度,解決薄弱學校學科教師不均衡問題。持續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和能力培訓,完善教師補充機制。

3.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發揮職稱評審的激勵導向作用,減輕教師非教學性負擔。開展聯校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水平。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教育補短板建設,持續改善辦學條件

1.解決教學樓破損嚴重、運動場不足的問題。通過爭取上級資金以及債券資金,向深圳幫扶指揮部等單位爭取支持,於20__年前解決全鎮國小教學樓破損、運動場不足的問題。

2.補齊功能室及信息化設備。通過爭取上級資金以及債券資金,於20__年前補齊以下功能室及多媒體設備:計算機室1間、書法教室9間、美術教室5間、音樂教室8間、舞蹈教室6間,圖書教室2間、儀器及器材儲存室7間、心理諮詢室6間,團(隊)室7間、衞生室8間、科學實驗室4間。多媒體一體機35台、教師電腦65台。

(二)優化學校佈局,保障公辦優質學位供給

1.整合教育資源,動態撤併“麻雀學校”。鑑於瀝背國小隻有15名學生,於今年8月底予以撤併。其他小規模學校(不足100人),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動態撤併調整。

2.加強教育發展規劃,新建標準化國小。根據人口從鄉村向城鎮集中的趨勢,結合“十四五”規劃,適時在螺溪鎮中心幼兒園上側(螺溪老圩河對面,已預留教育用地約30畝)新建一所標準化國小,設置24個教學班,新增1080個學位。

(三)優化師資配置,推進教師走教改革

1.建立聯校共同體。進一步優化教師資源均衡配置,緩解師資緊缺和開齊開足課程存在壓力等問題,縮小城鄉、區域、校際之間師資差距。螺溪鎮中心國小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有序、規範的鎮(區)域內教師走教機制,實施聯校共同體方案,按照以強帶弱原則,全鎮10所國小建立兩個聯校共同體:第一聯校共同體以螺溪國小為龍頭學校,成員由螺溪國小、歐西國小、新溪國小、正大國小、書村國小組成;第二聯校共同體以新良國小為龍頭學校,成員由新良國小、歐田國小、良洞國小、南和國小、各安國小組成。

2.實施教師“走教”幫扶制度。在聯校共同體區域內建立教師“走教”幫扶制度。鎮中心國小負責統籌安排專業教師,參與“走教”的教師由中心國小直接管理,日常教學工作由龍頭學校安排,將“學校人”變為“學區人”,對點走教,雙向管理,達到資源共享、人才交流的目的,加快建立科學、均衡、人文、靈活的用人機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走教”幫扶試行時間初定為一學年,一學年後對此進行評估,再確定是否繼續推廣實施。

(1)20__年秋季學期開始,實行全學科教師走教模式,以解決薄弱學校學科教師不均衡問題。由聯校共同體龍頭學校螺溪國小、新良國小統一安排聯校共同體組成學校課程及科任教師,挑選各學科專業素質高的教師,到薄弱學校走教,促進薄弱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2)走教教師確定後,中心國小委託龍頭學校對走教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培訓重點內容為:走教的意義、走教的方法、走教課堂的構建等。

(3)科學、合理安排走教課程。根據各學校實際情況進行走教,既要考慮龍頭學校的實際情況,又要結合教師本人的實際,儘量集中安排。同時也要協調好各校之間的課程安排,一些小規模學校(麻雀學校)的課程可以考慮兩個年級的課程合併歸一,以充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4)開展專項考核,總結走教經驗。走教教師實行由鎮中心國小負責管理考核,每學期抽取走教的一個班級進行考核,進行現場聽課評分,考核成績納入年度考核。聯校共同體一併負責走教教師每學期工作情況的總結,以書面形式向中心國小報告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經驗、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措施以及新學期工作計劃。

3.實施教師隨班循環教學制度。為全面促進螺溪鎮國小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便於教師系統地掌握教材,明確各年級的教學目的和重點、難點,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緊密銜接知識,充分了解學生,加深師生情感。20__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鎮國小實行教師隨班循環教學制度,進行循環教學。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1.開展教師培訓。

(1)大力開展校本培訓,通過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考核和展示活動,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提升全體教師實施新課程標準的能力。

(2)全面落實教師全員培訓制度,每名教師每年應接受不少於90學時的培訓。

(3)開展專任教師培養。每年派出10%左右的專任教師參加市級、縣級教師的培養培訓。

(4)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開展“智慧教育”與“多技術融合”兩種應用模式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全員培訓,每名教師每3年接受不少於50學時的信息化專門培訓。重點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粵教同一堂課”應用,打造一批智慧教育示範學校和智慧教育典型案例,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5)加強骨幹教師培養。每年按照教師隊伍總數10%的比例培養本校骨幹教師,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每年向縣推薦骨幹教師、校長、班主任培養不少於10名。

2.提高校長辦學治校能力。加大校長培訓力度,實施校長全員培訓,組織參加市縣有關校長培訓項目。建立校長校內聽課評課制度和領導班子“推門聽課”制度,提高校長指導教育教學的能力素質。每年6月底對校長(含副校長)考核一次,並將結果作為校長聘任和續聘的重要依據。

3.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1)建立師德工作報告制度。鎮中心國小要落實抓師德建設主體責任,每半年向縣教育局報告一次師德工作情況。加強師德師風問題的明查暗訪,加大對師德失範問題查處力度,落實集中通報工作機制,持續抓好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通報。

(2)每年9月組織開展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活動。堅持師德第一標準,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認定、選聘錄用、考核評價、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定期註冊的首要內容,把師德師風建設貫穿教師發展和管理全過程。

(五)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各學校每週一要莊重舉行升旗儀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和雙擁宣傳教育,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各學校開足體育課程,確保學生每天運動一小時,積極開展大課間跑操、課間操運動,確保學生全員參與,大課間體育運動做到動作整齊劃一、充滿朝氣活力,使之成為校園最亮麗的風景線。開齊開足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加強美育與各學科的滲透與融合。開展勞動教育,組織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校內勞動、校外勞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家務勞動,體驗勞動的收穫和快樂,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勞動意識。

3.貫徹落實好“雙減”政策,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加強“五項管理”,認真組織課後服務,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4.廣泛開展中國小安全教育日、國防、防溺水、交通安全、校車安全、食品衞生安全、消防安全、毒品預防、生命健康等專題教育活動。

5.建立教育教學例會制。鎮中心國小校長每月至少主持召開一次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分析全鎮教育教學工作,及時解決存在問題。

6.建立完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加強教學管理,突出教學中心,提高教學效率。制定並實施《螺溪鎮國小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細則》,鎮中心國小每學期進行2次教學教研常規檢查。

7.繼續深化課程改革。更新教學理念,實施“決勝課堂”行動,轉變課堂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每學期進行2個學科教師優質課比賽;每學期每學科進行2次“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每學期進行1-2次名師示範交流活動;每學期每位教師舉行1次公開課。

8.建立教研活動制度。每學科成立鎮中心教研組,落實“教研活動日”,每週進行1次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鎮教學專幹和中心教研組長實行包片負責制,建立基層聯繫點,深入開展“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貼進師生”活動。

9.建立集體備課與聯片教研機制。兩個聯校共同體龍頭學校分別制訂切實可行的“教研日”“教研周”“教研月”計劃和實施細則,使聯校教研達到預期的效果。

(六)深化評價制度改革,完善教育激勵機制

1.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進“縣管校聘”工作,合理配置教師資源。選優配強國小校長,賦予校長適當的管理權限。探索打破教師一聘終身制的管理模式,建立能上能下、優勝劣汰、合理流動的競爭機制。中高職稱教師要在一線教學,不可佔用管理崗位,否則要重新核定工資待遇。

2.突出教育教學質量導向作用。將教育教學質量作為績效考核、評優評先、職稱評聘、職務晉升的重要內容,以教學成績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標準。

3.強化教師績效考核。績效工資分配、職稱評聘、榮譽表彰要堅持向一線傾斜,向積極參與“走教”的教師傾斜,向表現優秀、成績顯著的教師傾斜,突出“多教多酬,優教優酬”。職稱評聘過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真正為學校評審出一流的人才。對錶現較差的教師,要採取相應的處分,以激發教師內生動力。

4.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廣泛發動鄉賢捐資助學,對成績優秀的師生,特別是表現突出的教師,實施獎教獎學,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職業榮譽感。

(七)推進家校協同,形成教育合力

1.成立家長委員會。各學校要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由每班一名家長組成,並定期召開家長工作委員會會議。建立家長委員會議事制度,緊緊圍繞學生成長、學生的書面作業和實踐性作業的保質保量完成、家庭教育、學校發展、教育策略等問題不定期的進行溝通協商,使家長充分的參與到學生教育與學校發展的工作當中來。

2.開展家庭教育專項活動。各學校每學期舉辦一至二次家長學校活動,由法制副校長組織開展專題講座或交流,涉及家庭教育、防溺水、交通安全和心理健康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家長知識,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強化家訪活動。鼓勵全鎮教師通過面對面交流、信息發送、電話家訪等方式積極進行家訪活動。班主任家訪率達到100%,科任達到50%以上,及時瞭解學生的動態。將家訪活動和家校信息發送情況列入教師考核內容,保證家訪活動正常、有序進行。

4.建立留守兒童和特殊人羣關愛制度。各學校在開學後的第二週全面掌握留守兒童名單和特殊學生名單,常態化開展家校活動。

5.實施“雙減”政策。落實教育“雙減”政策,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在兩個龍頭學校開展“課後服務”。

三、時間步驟和組織保障

(一)時間步驟

1.準備階段(20__年6月-8月):認真研究,結合螺溪鎮實際,制訂推動螺溪鎮國小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具體工作目標任務。

2.實施階段(20__年9月-20__年6月):按照實施方案的目標任務,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全力推動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3.總結階段(20__年6月-20__年8月):認真總結實施方案落實情況,重點總結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形成書面材料,上報縣政府、縣教育局。

(二)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

強化組織領導,成立螺溪鎮國小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機構人員組成如下:

組長:羅作庭

副組長:朱少堅、餘新烽、彭偉謀、黃德忠、彭國海、

葉海釵、葉鋒灑、葉石湧

下設辦公室,由葉石湧同志任辦公室主任,成員由螺溪鎮中心國小專幹和麪上國小校長組成。

2.保障經費

學校建設所需資金,通過爭取上級資金以及債券資金等解決。

國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的教育教學理念,規範辦學行為,加強教育教學常規管理,以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創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完善評價機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太康教育公平、和諧、有序發展。

二、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

按照基礎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一年強基礎,二年穩提升,三年見成效”工作目標,強化全縣教育系統幹部職工樹立教學為本的意識,大力開展教育質量提升管理活動,推進課堂教學、作業管理、校本研修、教研支撐、課後服務、教學管理、教研平台、質量評價等重點領域改革。力爭通過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形成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健全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質量評價體系,促進我縣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高,努力讓每個學生都享有公平而優質的教育。

(二)具體目標

——20__-20__學年強基礎階段。縣、鄉、校均要建章立制,建立相應的教育教學評比機制,制定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方案,健全科學規範的規章制度。進一步夯實常規教育教學管理,初步培育、挖掘一批優質教研、教學成果和先進辦學模式,搭建好太康教育教學大講堂,構建教學競賽活動組織形式和科學評價方式。以各類技能競賽和教科研活動為抓手,狠抓教風、學風的轉變,營造出“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實現“標準引領、管理規範、各有特色”的局面。

——20__-20__學年穩提升階段。全縣各中國小校形成一套規範化、精細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管理模式,通過各項活動開展,校長管理理念全面更新,班主任隊伍教育教學管理層次整體提高,教科研水平能力明顯提升,全縣95%以上教師課堂教學達標,95%以上的學校教學教研規範。優秀教研、教學成果和先進辦學模式進一步推廣擴大,教育生態良性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20__-20__學年見成效階段。經過三年努力,探索出適合我縣的先進教育教學教研模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普通大學聯考成績進入全市第一方陣,國中畢業學業考試成績位於全市前列,基礎教育提升成效顯著,人民羣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明顯提升。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教育教學評比機制

根據全縣中國小辦學規模、教育教學水平,搭建“同級比武”平台,包括學校常規管理、校長能力提升、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名班主任工作室創建、名師工作室設立、教科研活動、學業水平檢測等。將全縣中國小分別劃分方陣,實行相近規模、相近水平學校橫向對比,鄉鎮範圍內的對比,全縣範圍的對比,以及自己和自己的縱向比。全面建立激勵機制,樹立“以實幹立身、憑實績説話”的鮮明導向;把教學質量作為評優評先、晉級調動的重要依據;建立校長末位淘汰機制。

(二)加強學校常規管理

為提高學校管理的規範化、精細化、科學化,進一步強化管理育人功能,發揮育人主陣地作用,以管理促規範,以管理促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爭創管理標準化示範校、特色校,形成“標準引領、管理規範、內涵發展、富有特色”的良好局面。縣教育體育局將對全縣中國小校常規管理工作開展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一是開展過程性督導。縣教育體育局成立學校常規管理過程督導小組,制定學校常規管理督導計劃,每學期前3個月內對全縣中國小校常規管理工作進行實地督導,對照《太康縣中國小常規檢查細則》對學校常規管理工作進行量化考核,該項考核佔學校常規管理綜合評估的50%,切實做到常規管理日常化,日常管理常規化。二是開展學期綜合評估。每學期末,縣教育體育局將組織人員對全縣中國小校進行一次常規管理結果性評比檢查,該項檢查結果佔學校常規管理綜合評估的50%。最終將過程性評價和年度結果性評價合計量化得分,作為各單位年終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1.德育管理

(1)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核心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

(2)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五育並舉”,健全學校德育工作機構和德育工作制度,探索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等多種途徑,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3)積極創建“書香校園、書香班級”。

為引導全縣教師和學生養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習慣,結合“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題教育活動,在全縣各級各類學校中開展“書香校園、書香班級”創建活動。

1.學校將書香校園、書香班級建設納入整體工作規劃,加強學校圖書館、閲覽室建設,及時更換圖書館書籍。

2.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充分利用走廊、教室等空間,設置圖書角,創新閲讀方式,創建良好的閲讀環境。

3.定期開展讀書競賽,舉辦讀書筆記展評、書法、繪畫、課本劇、詩歌朗誦等活動。

4.教師注重對學生閲讀的指導,班級開設閲讀指導課,定期向學生推薦優秀課外閲讀書目、報刊、優秀影視作品等,加強對學生課外閲讀的指導和教育。

(4)大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發揮綜合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體育館、文化活動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的育人功能,廣泛開展各種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2.學生管理

(1)嚴格控制班額。全縣城鄉國小每班平均不超過45人、中學每班不超過50人。

(2)加強招生管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堅持實行免試劃片就近入學,不準舉行或變相舉行選拔性考試。任何學校不得濫招擇校生和借讀生,也不得招收規定區域外的學生。各國中不準接收九年級復讀生。高中要堅持全面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將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和學業水平測試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

(3)建立控輟保學的長效機制。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嚴格實行控輟保學責任制,建立和完善輟學學生勸返復學、登記與書面報告制度,加強家校聯繫,做好輟學學生勸返復學工作。開展監測對象子女就學每月排查工作,建立台賬,做好動態監測。確保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無一人失學、輟學。

(4)加強“五項管理”。嚴格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將手機管理、作業管理、睡眠管理、讀物管理、體質管理等作為規範辦學行為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切入點,抓實抓細。

手機管理:對學生帶手機入校園進行嚴格管控,建立學生手機校園內統一保管制度,禁止使用手機佈置或完成作業,對學生使用手機進行教育引導,完善公用電話設置並規範使用,為學生及時聯繫家長提供便利。

睡眠管理:加強科學睡眠宣傳教育,明確學生睡眠時間要求,國小生、國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時長分別應達到10小時、9小時、8小時,落實中國小上課時間規定,統籌安排學校作息時間,建立學生按時就寢制度,開展學生睡眠監測等。

讀物管理:對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監督、校園推薦圖書質量把關、校園內銷售課外讀物行為管控、嚴禁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課外讀物。

作業管理: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嚴禁給家長佈置作業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學生批改作業。加強學生作業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時間管理能力,指導國小生基本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國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

體質管理:開齊開足開好體育健康課程,加強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實陽光大課間體育活動及每天在校鍛鍊 1 小時制度、學生近視眼防控、體質健康監測制度。

(5)持續做好“雙減”工作。落實國家、省、市“雙減”相關文件精神,全面提升學校落實“雙減”工作水平,重點做好作業管理再強化、課後服務再提升、課堂教學再提質、賦能教師再發力、宣傳引導再深入五個方面的工作。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做到“減量、提質、增效”,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對需要開展課後延時服務的學校,要嚴格落實課後延時服務“5+2”模式,規範做好課後延時服務收費、管理,豐富課後延時服務內容。

3.教師管理

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堅持實行教師縣管校聘制度、崗位責任制、考核獎懲制、請假銷假制度,逐步實行教師職稱評聘分開制,積極實施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制。合理安排教師工作量,做到滿量上崗。嚴禁任何學校以任何理由新增代課教師,嚴禁教師在編不在崗,實行教師在崗信息公示。

落實學校領導兼課制度。校長、副校長兼課節次應不少於同學科滿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其它領導班子成員兼課節次應不少於同學科滿工作量的二分之一。校長與學校其它領導班子成員要堅持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每週聽課、評課要達到一定數量。各鄉鎮中心校長每學期要對轄區內每所中國小的每個級段推門聽課至少1次,並要有詳細聽、評課記錄;學校校長每學期要對本校教師推門聽課至少1遍,並要有詳細聽、評課記錄;班主任對全班學生每學期家訪至少1次,召開家長會至少1次。

(三)規範辦學行為

規範辦學行為是教育事業可健康發展的有效保障,也是淨化教育教學環境的重要體現。根據《太康縣教育體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規範辦學行為的通知》(太教字〔20__〕51號)精神,全縣各中國小校要從德育、教育常規、教學教研、招生、師德師風、課程、心理健康、家校共育、收費、教材教輔等各個方面規範學校辦學行為,促進教育公平。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平等對待學生,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人格;禁止教師歧視、侮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禁止教師組織學生或私下授意學生訂購教輔資料;嚴禁教師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假期組織或變相組織學生舉辦任何形式的學科類補習班或違規增加課時並以此收取費用。嚴禁教師私自外出兼職代課,嚴禁教師外出舉辦補習班、輔導班等。嚴禁教師從事有償家教活動。

2.規範課程管理

各中國小校要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課程方案和省課程計劃,按規定開齊開足開好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不隨意加深課程難度,不隨意趕超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核心、最重要的途徑。各中國小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課列入課程計劃,國小各年級每學年不少於 12 課時,中學各年級每學年不少於 14 課時。

4.加強家校共育

各中國小校要建立健全家長學校工作機制,充分挖掘整合社會、學校、家庭資源,積極構建符合自身實際、具有學段特徵的家長學校課程體系,探索並完善以基礎課程為主,專題課程、親子課程與活動課程等為輔的課程模式。充分發揮家長學校指導和引導學生家長轉變家庭教育觀念、改進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質量的積極作用,切實構建起師生同心、家校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教育環境。

(四)開展中國小校校長能力提升工程

根據《太康縣中國小校長能力提升“我的管理我的校”實施方案》([20__]119號)文件精神,縣教育體育局每學期組織全縣中國小校長、副校長、幼兒園園長逐級開展“我的管理我的校——校長講校”活動,分享學校管理理念、管理經驗、管理成果、管理反思及下一步發展思路,進行大膽革新,“以講促管”,“以講帶管”。進而全面提高全縣中國小校長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和學校管理層次,培養和造就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懂管理、會管理的優秀校長,促使學校的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高。

1.“校長講校”參加人員。全縣中國小校長、副校長、幼兒園園長。

2.“校長講校”階段安排。

第一階段:校內講。校長要在全體教師和部分學生、家長、社會代表參加的大會上講辦學理念、治校方略、管理實踐、辦學效益。

第二階段:鄉鎮級講。由中心校組織,評選鄉級“校長講校”優秀人員,並推薦參加縣級“校長講校”人選。

第三階段:縣級講。由教育體育局組織,評選縣級“校長講校”優秀人員。縣級“校長講校”分為演講(權重80%)和答辯(20%)兩個環節。

3.“校長講校”表彰。獲得縣級“校長講校”活動前列的校長,其先進管理經驗以視頻形式,通過教育媒體平台在全縣中國小推廣。

(五)開展中國小班主任素養能力提升工程

根據《太康縣教育體育局關於開展“中國小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動”的實施方案》(太教字〔20__〕118號)要求,縣教育體育局每學期組織開展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我的管理我的班”——班主任講班活動,積極搭建班主任成長平台,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善管理的班主任隊伍,不斷提升班主任隊伍的班級管理水平和育人能力,推進班主任隊伍專業化發展,充分發揮優秀班主任的示範引領作用,提高我縣基礎教育質量。

1.“班主任講班”參加人員。“班主任講班”活動參加對象為中國小校現任班主任。

2.“班主任講班”階段安排。

第一階段:校內講。每一所學校所有的班主任都要參加“我的`管理我的班”——班主任講班活動,“講班”內容包含育人故事、帶班育人方略、主題班會等,並進行班級管理答辯和個人才藝展示。

第二階段:鄉鎮級講。由中心校組織,評選鄉鎮級“班主任講班”優秀人員,並推薦參加縣級“班主任講班”候選人。

第三階段:縣級講。由教育體育局組織,評選縣級“班主任講班”優秀人員。參加縣級“班主任講班”人員須為50歲以下,擔任中國小現任班主任3年以上,且獲得鄉鎮級“班主任講班”的優秀人員。評選按照100分計算,育人故事、帶班育人方略、主題班會、班級管理答辯和個人才藝展示,五個部分分值各佔20%。

3.“班主任講班”表彰。縣級“班主任講班”分為國小組和中學組,每學期舉辦一次。每次每個組別各評出一等獎8名,二等獎12名。獲獎人員講班視頻,通過教育媒體平台在全縣中國小推廣,且擇優推薦參加市級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

(六)強化教學教研

1.學習新課程標準

認真學習20__版新課程標準,力爭每位教師一套新課程標準書和相關解讀,並熟練掌握且應用於教學中。認真落實《河南省義務教育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教師要每人一份本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力爭短期內全部教師上課達到基本要求。

2.加強教學管理

(1)課前備課要求

研讀課標: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教師備課時,要認真研讀課標,準確把握學科課程對教學的要求,深入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構成及其在各學段的主要表現。

吃透教材:吃透教材是備好課的前提。要求教師在授課之前要吃透教材,理清教材的編寫思路和邏輯關係,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內容,挖掘出教材中所承載的情感教育。

分析學情:學情分析是確定教學目標的關鍵,教師在授課之前要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的情感態度和思想品質等。在此基礎上明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關注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

設計教法: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教師在課前備課時根據教學內容、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打破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課堂教學模式,倡導啟發式、互動式、體驗式和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上下功夫。

學法指導:按照新的課改理念,課堂教學不但要重視知識的講授,還要關注學法指導,要求教師備課時要加強學法研究,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學習效果。

情景創設:創設新穎的教學情景,以真切的情感吸引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情景中收集並處理信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2)課中要求

課堂教學是教學實施的主要陣地,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場所。

課堂氛圍: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情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解惑,給學生以動腦、動口、動手的操作機會,培養學生多元思維能力。

課堂紀律:要求教師上課時衣着整潔,舉止大方,教態自然;語言清晰、準確,普通話教學;不在課堂內吸煙和接打電話,不懲罰或變相懲罰學生等。

課堂評價:評價要以核心素養的測評為導向,以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為依據,以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為目的。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問題反饋和學習效果給出客觀、及時、準確評價。

課堂生成:課堂生成體現了課堂預設下的學生成長和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生成的時機和資源,讓課堂教學因預設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板書:板書是課堂教學的書面語言,要求教師們做到:板書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教學情況和學生反應作出靈活調整,具體來説就是條理要清晰,佈局要合理,書寫要規範,重點要突出。

作業設計: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作業設計要嚴格按照“雙減”要求,在提質增效的前提下合理設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給學生設計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作業,充分發揮好作業的育人功能。

(3)課後要求

效果評估:從教學環節設置、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活動安排、教學時間分配、學生參與程度等方面,評估整個課堂是否緊緊圍繞着目標展開並推進目標的實現;從學生課堂表現和作業反饋等方面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從學生自主獲得知識和能力、構建知識體系的效果、教與學的時間分配角度,評估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從學習任務或教學問題的思維深度等角度,評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落實。

教學反思:結合教學過程,反思教學過程中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是否促進了學生素養的發展,是否引發了學生的深度思考,是否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是否抓住了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亮點;是否實現了教學目標等。

作業批改:作業批改是師生互動、教學反思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平台。要求教師批改作業要做到:作業要及時批改,全收全改,針對不同的學生寫上不同的評語,評語要有針對性、啟發性、鼓勵性;對學困生的作業要面批,並作第二次批閲;對不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要及時鼓勵和引導;針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問題要做好講評;要有作業批改記錄,並做好作業反思。

考試評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要求,規範組織考試,嚴格控制考試次數,結合新課標學業質量標準積極探索建立各學段各學科的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和基於數據分析的課堂教學診斷反饋機制,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4)督導指導

縣教研室分學科組下鄉督導、指導新課程標準和教學管理落實情況,加大對一線課堂督導、指導頻次,每週不少於3次,做到日清周結月報,每次督導、指導結束及時反饋問題清單,每週一小結,每月形成一次全學科督導、指導報告並編制經驗做法和問題整改清單,在全縣通報;每學期形成全縣各學科教情督導、指導報告,並編制本學期推廣先進經驗和糾偏糾正問題整改清單,在全縣通報。

3.打造高效課堂

大力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河南省義務教育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為抓手,突出重點、深化研究、大膽嘗試,打造適合自身實際、便於操作、富有實效的高效課堂教學新模式。教師教學過程面向全體、關注差異成為教學基本要求,教師課前精心備課、設計教法成為教學基礎保障,老師課中以生為本、素養導向成為教學核心理念,教師課後效果評估、反思提升成為教學評價方式。學生有效合作成為課堂常見形式,學生自主探究成為課堂主要活動,學生質疑生成成為課堂核心價值,學生潛能釋放成為課堂教學主要特色。經過三年的探索實踐,實現由“師本課堂”向“生本課堂”的轉變,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我縣教育優質均衡和可持續發展。

每學年組織全縣教師逐級開展“課堂教學技能大賽——教師賽課”活動,規範課堂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推動教師專業成長。“以賽促學”,通過課堂教學技能大賽,促使全縣教師自覺學習《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基本要求》。“以賽選優”,通過課堂教學技能大賽,使真正優秀的教師脱穎而出,發揮優秀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

4.提升教學教研水平

(1)創新教育教學管理機制。促進教學管理部門、年級組、備課組線面融合、條塊聯動,推動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完善教學工作評價體系。嚴禁定位不準、目標不明、思路不清的粗放式管理意識。建立學校班子成員包年級、學校中層幹部包班級的包聯制度,不斷壓實工作責任,層層簽訂責任書,貫徹“誰包乾,誰負責”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加強校長教學領導力建設,形成明確的教學領導的角色意識。學校業務領導應深入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深入課堂,指導開展專業的備課、聽評課、“雙減”下的作業設計等活動,不斷提升教學業務指導水平,引導全體教師強化質量意識,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水平。

(2)開展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就是集思廣益,發揮集體力量,共同探討課堂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以老帶新。要求學校各學科備課組,學期開始制定集體備課計劃和活動方案,並抓好集體備課的具體落實;每週由主備課人帶領學科組集體備課至少2次以上,每週打造精品教案至少2節以上,每位任課教師每次都要寫集體備課心得。

(3)聽課評課研課。各校要定期組織開展聽、評、研課活動,各鄉鎮中心校長每學期要對轄區內每所中國小的每個級段推門聽課至少1次,並要有詳細聽、評課記錄;學校校長每學期要對本校教師推門聽課至少1遍,並要有詳細聽、評課記錄;業務副校長每學期聽、評課至少達到校長聽、評課節數的80%以上,教師每學期聽課20節以上,未滿三年教齡的青年教師每週聽課2節以上。每次聽評研課活動都要有記錄、有反思。

(4)組織教師學習。每位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級教研活動,教師外出培訓學習,返校後要做到“三個一”:作一次專題彙報、交一份學習心得、上一節彙報課。同時要求教師每期要讀1-2本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要有讀書計劃、讀書筆記和讀後收穫,學期結束要寫一篇20__字左右的讀後心得。

(5)作業教案檢查。各校要對教師教案、作業批改、聽課記錄每月普查1次,並選出好教案、好作業,參加教案、作業設計縣、鄉、校交流評比活動。

(6)縣教研室將集體備課、聽評課、作業檢查、教案檢查、教師學習等納入常規管理檢查體系,對各項工作量化積分,作為優質課評比、年底評優評先的依據。

5.完善教學教研質量監測評估體系

舉行教學質量競賽活動,實行相近規模、相近水平學校之間橫向比。一是舉辦中大學聯考模擬考試命題大賽,將獲獎試題重新組卷,然後發放給學生使用,保證命題的質量;二是探索通過學科競賽、初高中優秀學生培養夏令營等,狠抓中大學聯考質量提升。三是國小、國中每學年舉行2次全縣範圍的質量檢測。

加大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的監測力度,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業達標率作為評價鄉鎮、學校教育發展水平和辦學質量的核心指標,建立增值教育評價體系,以學校教育質量、學生學業成績及其發展進步的情況來考核鄉鎮、學校,考核結果向社會公開公示。國小每學年舉行兩次全縣範圍的質量檢測,學生全員參與(按系統學籍計算,無故不參加的學生按0分計算),按均分實行校長淘汰制。國中每學年舉行兩次全縣範圍的質量檢測,學生全員參與(按系統學籍計算,無故不參加的學生按0分計算);綜合分析採用“一均一值三率”的全縣位次之和,即:總均分位次+優秀生人數(全縣前3000名)位次+[全縣前3000名優秀率(佔40%)+全縣前5000名良好率(佔20%)+全縣前7000名合格率(佔40%)]位次綜合分析(根據我縣國中教育發展情況可適當調整綜合分析裏面某一項指標的權重,調整後提前一學年向學校公佈)。按照當年遞交的目標責任書,完成當年目標責任的國中給予市縣優質課或晉級指標獎勵,中招成績連續兩年全縣前10名的國中校長,納入中心校長候選幹部儲備庫;累計2次在縣級教學質量競賽或評比中倒數第一的、或在中招教學質量評比中連續兩年後三名的國中,免去校長職務。高中階段重點通過目標導向與學業質量增值評價促進大學聯考質量提升,每年制訂符合各校的責任目標,督導是否完成,力爭使我縣大學聯考成績進入全市前列。

(七)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

加快建設全縣教育專網,普及數字校園,構建區域教育雲支撐體系,推進網絡學習空間普及應用,加強數字教材建設,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和常態化應用。加強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建設與應用,以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為幫扶重點,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徵集、開發豐富優質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免費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構建惠及全縣師生的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遴選一批信息化教學改革實驗校和信息化教學典型案例,引導師生用好免費線上優質教育資源。

(八)推進“三名”工作室建設

加快推進“三名”工作室建設,在全縣範圍內建立“名校長工作室”10個,“名班主任工作室”10個,每室核心成員10名,“名師工作室”100個,每室核心成員30名。加強“三名”工作室管理,實行末位淘汰制。通過工作室教育教學經驗交流和優質師資的分享,示範、引領、輻射帶動全縣中國小教師,整體提升我縣教師的綜合素養。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單位要把提高教育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面推動工作任務落地落實。成立由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局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各鄉鎮中心校長、局直學校校長為成員的“太康縣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基礎教研室,局分管業務工作的副職兼任辦公室主任,基礎教研室主任和基礎教育股股長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具體負責日常工作,進行專題研究部署,結合實際細化完善措施,主動作為。各單位也要成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努力構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壓實各方責任

局班子成員對所分包單位的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負領導責任,各鄉鎮中心校校長、局直學校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各級各類學校校長是直接責任人。各單位要主動擔當作為,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深入基層學校加強指導,突出工作重點,聚焦關鍵環節,破解難點問題,着力推動學校課堂教學、作業管理、校本研修、教研支撐、課後服務、教學管理、教研平台、質量評價等落地落實落細務求取得實效。

(三)強化督導檢查

建立教學質量督導長效機制,對全縣各級各類學校進行常態化督導和監測。局班子成員和股室負責人每一學期都要到所分包鄉鎮每一所學校指導一次工作;教體局局長每一學年都要到全縣每一所學校指導一次工作。縣教體局將根據督導情況,定期召開現場會、推進會,樹立典型,推廣一批優秀教育教學模式。各單位要將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育督導的重點內容,加強督導檢查。建立責任追究制,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的中心校、學校及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問責。

(四)嚴格落實獎懲

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將納入對各鄉鎮中心校、局直各學校的重要考評內容,其結果作為考核獎懲、人事任免的重要依據。學校常規管理工作用於各單位年度考核總分,作為各單位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每年中招質量將作為該學年度好校長評選的主要參考依據;班主任基本功技能大賽和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創建情況作為市、縣級優秀班主任評選的重要依據;教學管理和高效課堂技能大賽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先進個人,優先推薦省市縣級優質課、教書育人楷模、省市縣級優秀教師等評選。

同時,嚴格按照中招質量目標責任書落實獎懲措施。學校中招教學質量評比中連續兩年後三位的,校長免職;鄉鎮中招教學質量評比連續兩年後三位的,中心校長免職。國小教學質量評比中連續兩次後三位的鄉鎮,局黨組約談中心校長,同時中心校長在全縣教育工作會作表態發言。

國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質量立教、質量興教、質量強教”戰略,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我校今後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強化教育教學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目標

牢牢抓住“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這一核心目標,以教學常規為抓手,規範教育教學行為;以集體備課為抓手,提高教學理論水平;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以學科重點為抓手,提高學科教學質量;以豐富活動為抓手,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三、方法措施

(一)實施校級領導班子成員分學科包靠制度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靠前指揮,深入教學一線,對所包學科質量負責。每學期深入班級聽課、評課活動不少於2次;參與集體備課等教學教研常規活動不少於1次;參加學校教學質量提升研討專題會議(過程評價、質量分析等)不少於1次;參加學校教學工作總結會議不少於1次;牽頭組織外出學習交流活動不少於1次。(責任人:吳玉鬆 黃瑞傑王海燕)

(二)以教學常規為抓手,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

1.落實課程方案,規範教學行為

(1)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開足開齊課程,上好各類課程,努力提高課程實施水平。教導處每天日常檢查與教幹隨機抽查相結合,進一步加強常規課程管理,加大過程監控,嚴格規範辦學行為,嚴格按照課程表上課,嚴格檢查、控制、落實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學習習慣、作業量等方面內容,落實教師候課、上課制度,杜絕教師拖堂。

(2)努力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加強對課程實施的監控和評價。尤其加強對考查學科的管理,採取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通過評價引領督促考查學科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確保課堂效率。

(3)做好課後服務工作,根據上級有關規定,結合校情,開展好課後學業輔導、課後服務工作。

2.細化常規管理,提高教師業務

(1)開學初,各學科明確本學期備課、上課、作業要求細則,讓老師們心中有目標,行動有方向,落實有標杆。在備課方面,我們將在書面備課的基礎上,通過限時備課、説課答辯等方式考查備課實效,並計入教學量化。

(2)學期中,做好每月的常規檢查,並及時反饋。首先成立常規檢查小組,做到每次檢查有記錄、有成績、有反饋。其次常規檢查採用過程與終結相結合的形式。過程檢查中,本着以發現問題,改進常規為主,以錯誤出現點為原則扣分。過程檢查中,每次有一個重點檢查項目,通過具體詳細的反饋突出優缺,以便於學習和改進。在每次常規檢查後推薦優秀的備課、作業讓教師學習。本學期重點落實備課的實效性、落實作業的份數、書寫質量、做題質量、錯題及時訂正以及批閲和激勵性評語等,數學學科還要重點督查是否存在無錯題作業。

3.規範課堂行為,注重習慣培養

在教師備好課、上好課的基礎上,每位教師都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常規習慣有:讀書習慣、寫字習慣、閲讀習慣、思考習慣、討論習慣、發言習慣、反思習慣、評價的習慣等。通過常規訓練與重點項目相結合的方式,鞏固並強化學生的基本學習習慣,本學期突出閲讀習慣與討論交流習慣、大膽發言習慣為訓練重點。學校首先通過日常巡查、課堂聽評等方式,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再次通過集體教研活動時間讓教師互相交流經驗、專題研討,典型教師帶動等方式及時分享經驗,進行方法指導。最後結合課堂教學展示、午練檢查等將學生習慣培養列入重點評價項目。

(三)以集體備課為抓手,提高教師教學理論水平

通過每週固定教研活動時間,不同形式的學習,提升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引領教師接受課堂教學理念。集體教研主要內容如下:

集體備課。結合縣集體備課研討,學科課標,瞭解學科總目標和學段具體目標和要求。從單元教學內容、目標、教學過程、重點難點突破、練習考查等方面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單元集體備課,努力做到抓重點、抓難點、抓考點,並有選擇地進行試講或者研討課。教務處做好按照個人備課到集體備課再到個人二備的程序落實集體備課,通過以考待查的形式檢驗備課成效。

課堂教學。可以是課堂教學視頻觀摩研討,也可以是青年成長課、能手示範課、聽評,也可以是賽課打磨。讓教師最大限度的接觸到課堂,並進行評議,在教研中成長。

(3)問題研討。對於教學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對問題的出現原因、表現形式、應對方式研討可操作性的有實效的解決方案。

(4)檢測分析。對教學檢測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反思教學,進而補教補學、改進教學。

(5)學習彙報。教師外出學習,必須把學到的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傳達給教師,並結合教學實際領會貫通,學以致用。

(6)活動開展。對於要開展的教師活動或者學生活動,明確目的要求,説明操作流程,研討具體細節,做好全面安排。

(7)做好集體教研記錄,並進行資源共享。整理好活動總結,留存好活動資料和照片,便於下學年教師借鑑使用。

根據學校工作現狀,本學期教導處將加強與青雲中小等學校開展的城鄉共建手拉手聯研活動,從集體備課的研討、習慣訓練到課堂教學的觀摩,再到教學質量的監測等,開展多學科多形式校際聯研活動,以期達到共同發展、共同提高的教研效果。

(三)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

本學期教務處繼續圍繞“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開展活動,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全面落實新課程教學理念,本着教師少講、精講,學生會傾聽、會思考、會表達、會反思的教學原則,根據各學科教學特點,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明確學科課堂教學要求

學習縣教研室提出的各學科課堂評價基本標準,研討如何在教學中具體落實,如何高效完成教學目標,並在教學中主動探索,改進課堂教學。

2.開展學科教學研討活動

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有:1.年級組 “互聽互學”活動。2.優秀教學視頻引領課。3.青年教師成長課4.優秀教師示範課 5.普通教師達標課。這些課堂教學緊緊圍繞“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實效”研討進行,通過這一系列具有層次的活動,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在課堂教學方面逐步提升。

3.助力改革課堂教學活動

(1)用好晨讀時間,讓學生大膽充分練習朗讀。

晨讀時間,英語和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大聲朗讀,讓每位學生張開口,大聲讀、會朗讀。通過朗讀進行預習和複習式的學習。數學教師也可引導學生自讀回顧或者自讀預習。

(2)藉助午練時間,讓學生積極練習表達和交流。(學生專項訓練,提高説寫水平)

A.採用年級組長負責制。學校推行午練改革,切實開展好“開心二十分鐘”活動。午練採用年級組長負責制,組織制定本組每週午練訓練內容,確定具體的內容。語文學科2節午練進行“觀字練寫”寫字指導。1節午練進行“談天説地”式的獨白式演講或者“暢所欲言”式的小組討論式發言,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促進深入閲讀;數學2節午練課,開展“我講你聽”式的獨白式講解,或者是小組合作式的集體講解或者彙報。活動以説促思,實現訓練學生思維表達的目的。B.注意督查,保證效果。本學期午練檢查將以教導處與年級組長聯合抽查督查為主,檢查是否有學生在黑板前進行題目講解為標準,對實施情況較好的班級錄像在全校內進行推廣,如發現班級有未按要求進行訓練的情況,將進行情況在全校通報批評。C.選好典型,做好引領。通過督查,選出做得好的班級進行錄像以供同年級進行學習。

(3)開展“我是小講師”活動,落實我講你聽

教師給部分優秀的學生、小組,分配一定的內容,讓學生提前準備,首先讓他們在班級給同學們講課,教師進行手機錄像,然後教師每週推送一個優秀課例給組長,組長從同年級中選出2-3個給教導處,教務處選擇優秀的視頻共享學習。

(4)開展課堂“診斷”活動

分學科分年級各選一個班級,在學校舉行的校本教研的課堂研討活動中,我們可以選在這樣的班級進行磨課或上課,通過課堂觀察發現問題,幫助教師找到問題,同時也有助於教師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研討中,大家一起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另外,在隨機聽課方面,加大對弱勢班級的聽課指導,解決課堂存在問題。

(四)突出學科重點,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1.語文學科:①教師打造“兩好”課。上好“研討課和常態課”,針對教學目標,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認真研讀教材和教學設計,上好研討課和常態課,重點研討的精讀引領課;②練好學生的“四好”功:“讀好書、練好字、説好話和作好文”引領學生讀好書,指導學生練好字,培養學生説好話,力爭學生作好文,以素養提升為目的,提高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

數學學科:①加大教研團隊的研究能力,學習研究“生本課堂”教學理念,提高教師參與課堂改革的積極性,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會思、敢説、會説等的學習能力。②加強速算能力培養。主要藉助課前五分鐘時間,以及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來加強計算能力的培養。做到堅持佈置,跟進督查。學校將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綜合學科:①積極參加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打造生動、有趣、成長的英語課堂,讓學生在教學中積極主動、陽光活潑、快樂成長。改善英語課堂教學,增加英語課堂的厚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靈活性。②穩固課堂達標意識,採取督過程、優結果、抓短板的方式保證教學質量。③簡化音、體、美、信、科、德法的教學常規,實行“備、研、講、考”相結合,提高教學常規的實效性。狠抓體育、科學等弱勢學科,切實完成教學目標。

4.培優扶差輔導,實現均衡發展

教師要對任教班級優秀生和學困生情況瞭如指掌,時時刻刻關注各類學生的成長狀況。第一方面對優秀學生髮現其特長,給其充分展示的機會,並選擇促進其發展的學習內容讓其得到更大大的發展。對於學困生,基於他的知識層次,找準問題所在,抓住基礎、抓準重點,適當減緩知識梯度,讓其不斷進步,縮小差距。第二可藉助小組合作學習,結對互助、捆綁式評價提升生生互助的意識和能力,提升集體榮譽感。第三可通過分層佈置作業的方式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紮實開展培優扶差工作。

5.樹立科學的考試意識,做好評價改革工作。①充分利用好手頭的教輔資料,採用多樣批改方式,教師通過抽查隨時瞭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②通過多種方式全面考評學生素養,增加閲讀、書法、速算、識字、説話、講故事等多種方式來全面考評;③教師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檢測進行及時的分析和反饋,做好補教補學,提高教學質量。

(五)以豐富活動為抓手,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本學期,學校教導處將聯合其他科室,繼續開展主題活動,為學生搭建多彩活動平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依託學科活動,促進全面發展。本學期各學科將在抓好常規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多思考、敢表達、勤歸納的綜合素養能力,首先,各學科在日常教學中切實落實“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理念,積極為學生搭建各種思考、表達、交流的機會。其次,學校推行午練改革,切實開展好“開心二十分鐘”活動。要求語文學科通過“觀字練寫”“談天説地”“暢所欲言”等專題,既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促進深入閲讀;數學學科通過“你聽我講”活動,以説促思,實現訓練學生思維表達的目的。最後,充分利用速算盒子、一起作業、微信羣、QQ羣等各種平台,為學生搭建語言實踐的機會。如英語學科計劃開展的“課前5分鐘話題訓練”,“一起作業”等活動,都將使學生在活動參與中得到有效提升。

2.依託校本課程,培養特長人才。一方面繼續紮紮實實上好26個校本課程社團班,讓學生在自己最感興趣的小天地裏得到最大限度的薰陶和培養。

3.依託比賽展示,促進個性發展。為豐富學生們的校園生活,促進學生的陽光發展,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潛能,本學期,根據展示項目與方式的不同,分成學科素養、特長比賽等形式,多方位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4.依託傳統文化教育,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科教學內容,巧妙增加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豐富學生積累,拓寬學生視野,傳承中華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

(責任科室:教務處)

(三)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1.加強師德建設。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法律法規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開展紮實有效的師德教育,不斷提高教師敬業奉獻、為人師表的自覺性,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啟動師德師風提升行動,嚴厲打擊有償辦班、有償補課、有償帶生活動,嚴厲打擊佈置家長代批作業現象,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根據《光明路國小教師師德考核辦法》考核教師師德。(責任科室:工會、辦公室)

3.加強教師業務培訓。做好國家、省、市等各級培訓活動的組織工作,選派優秀教師積極參加高水平業務培訓;面向全體一線教師積極組織校級教材培訓、集體備課等業務活動;通過備課考查、理論競賽等多種形式加強教師業務培訓效果的監測。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特別是開展問題教研活動,將問題教研與教科研課題與相結合,要求全體老師結合教育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展開研究,開展“真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學期結束後進行評比,成績納入教師量化中的教科研專項。全力打造骨幹教師隊伍,骨幹教師每年外出(市級以上)學習不少於2次,每位教師參加學科(縣級以上)培訓不少於1次。加強弱科、弱師研究,實行教師結對幫扶機制,每學期專題調研不少於4次。(責任科室:教務處)

4.發揮名師示範作用。切實加強名師隊伍建設,發揮名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在教學中的引領、示範、帶動促進作用。做實“青藍工程”,嚴格按照任務單開展活動。發揮名師、能手的模範帶頭作業,使骨幹教師實現“二次成長”;使新入青年教師“一年起步,三年站穩講台,五年成為骨幹”。(責任科室:教務處)

5.打造名優班主任隊伍。要充分調動班主任工作積極性,發揮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溝通協調、全面育人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定期舉辦班主任經驗交流、工作論壇、任職培訓等活動,每年開展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責任科室:政教處)

6.加強教幹隊伍建設。強化以校長為首的學校教學管理責任,校長為教學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長直接責任人、教務主任具體責任人的角色分工。明確學校建設目標,激發教幹隊伍的精神動力和工作熱情;學校教幹要深入一線實踐,嚴格按照《臨沭縣教育體育局關於中國小教職工工作量標準的導意見》(沭教字[20xx]42號)承擔足夠的教學工作量。根據《臨沭縣光明路國小國小教乾量化考核辦法》的標準做好考核。

(責任科室:教務處)

(五)健全質量監測評價機制。

1.建立質量監測制度。構建“課堂檢測——單元檢測——期中檢測——學期檢測”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開展月抽測、階段檢測,檢測後即時反饋分析,特別針對弱師弱班教務處指定專人幫扶,通過聽診斷課、調研學生等方式共同制定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與措施。

2.建立質量分析評價制度。檢測後及時召開質量分析會,通報成績,總結經驗、發現差距、尋找對策、促進提升。

3.建立教學質量激勵制度。一是設立教學質量單項獎。每學期表彰一次,表彰優秀教師、優秀學生,計劃表彰教師是年級前1/3,學生表揚年級前10及前100名。二是修訂教師量化考核制度,加大教學成績在量化考核中的權重,增添升降獎勵項目,在教師中形成人人重質量的意識。(責任科室:教務處)

四、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20xx年2月1日至20xx年3月中旬)

安排部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通過會議座談等多種形式宣講相關精神,形成全校抓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良好氛圍;召開各層面會議,動員全校教幹教師認真落實實施方案,紮實提高教育質量。

2.組織實施(20xx年3月下旬至20__年11月底)

各科室按照方案開展工作,以學期、學年度為時間單位,切實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得力、考核嚴格、獎懲分明,確保工作進展順利。

3.總結表彰(20xx年7月、20__年7月、20__年7月、20__年的12月)

每學年召開全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總結表彰大會,大力表彰教學質量先進教師,優秀學生。總結活動過程中的得失,提煉典型經驗。

五、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學校成立“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領導小組,通過定期召開會議和過程調度等方式,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保證活動順利開展;各科室各司其職、團結協作、上下聯動,圍繞“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積極開展工作,為活動開展提供有力保障;教務處要履行好職責,科學合理地分析學期、年度質量檢測情況,逐步形成教育教學質量分析監測的長效機制,努力在全校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良好氛圍。

2.經費保障。學校加大教育教學經費投入,保障師資培訓、教研活動經費,確保名師講學、教學研討、教學評比、網絡教研、學校聯盟等活動的順利開展。及時兑現獎懲,最大限度地發揮獎懲機制的激勵、督促作用。

3.教師量化。根據《光明路國小教師量化考核評估方案》對教師的各項常規、教學質量進行考核、績效、評優樹先。

國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方案 篇4

20xx年全縣教育教學質量躍升年和教師素質提升年,按照地委教育工委、縣委的工作安排部署,確保管理機制運行通暢,完善規章制度,明確工作主線,強化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我校根據《阿瓦提縣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實施方案》的文件要求,再進一步強化教學質量意識,落實常規教學基本規範的基礎上,達到“以考促監控,以考促質量,以考促管理”的目的,特制定該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地委和縣委系列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定不移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牢固樹立以質量求發展,以質量促發展。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鞏固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成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以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通過進一步規範管理、完善機制,優化隊伍、激發潛力,結對幫扶、共同提高,把全體師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學工作中,力求做到我校校管理水平、教師專業能力、學生學習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明顯改善,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滿意度、認可度進一步提高。

三、具體措施

(一)為進一步加強對我校教育教學的組織領導,成立阿瓦提縣職業技術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職業技術學校教育教學領導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馬永鵬擔任,郝磊擔任辦公室副主任,具體負責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推進和任務落實。

(二)完善教育教學運行機制

為確保我校教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見成效,進一步健全運行機制,明確職責,層層落實,學校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做好抓手。

1、學校領導層面

(1)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職業教育教學方針和政策,以創新的教育思想和先進教學理念,領導和指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紮實開展。

(2)做好教育科學決策,上傳下達,審議學校制定的有關推動教育教學提升的方案、計劃及考評措施等。

(3)對學校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和研判,研究提出解決方法和改進措施。

(4)全面抓好教育教學工作。

2、主管教學領導層面

(1)落實好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指示和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決議,同時,執行好學校教育教學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的教學工作方案、決策和規劃。

(2)向教育教學領導小組提出有助於提升教育教學的意見或建議,同時,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應的措施。

(3)按照教學計劃,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原則上每週至少一次),聽取教研組長和教師代表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措施,及時糾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4)深入到教育教學一線,有目的,有計劃地瞭解檢查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情況。

3、教務科層面

(1)組織制定並嚴格落實各學年、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對學期教學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和措施,加強教學督導、檢查,及時提出調控措施。

(2)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安排好各項工作,組織制定學校教學常規、教學活動安排,規範與完善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建立科學正常的教學秩序。

(3)按時召開教育教學工作例會(原則上每週至少一次),研究教學及教研究工作,保障學校教學、教研工作正常開展。

(4)組織開展學生周測和月考,成績彙總,評估;組織開展教師教育教學質量檢查與評估,並將月考評估情況提交教學工作領導小組。

(5)實施校領導、中層領導包年級、包班制,制定了《阿瓦提縣職業技術學校年級、班級包聯實施方案》,力在提高學生國語聽、説、讀、寫能力。

(7)組織教研組制定教研工作計劃,指導開展教研活動。

(8)協助其他科室,做好教師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有計劃地安排教師的文化學習和業務進修。

(9)做好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的培養,制定了《阿瓦提縣職業技術學校新教師培養方案》,全面提升新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10)建立健全教育教學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教學考評辦法,制定了《阿瓦提縣職業技術學校日常教學管理考核辦法》,並認真實施,使教學管理科學化、規範化。

(11)聯繫縣域及地區優秀院校,階段性組織組織骨幹教師,優秀教師到對方學校學習交流,如到縣二中、四中,實驗國小,地區中職,沙雅中職等,並建立長效交流對接機制。

4、教研組層面

(1)組織本組教師學習課標,鑽研教材,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

(2)制定教研工作計劃,組織展開學科課題研究、學科競賽、開展課外活動等。定期檢查計劃的實施情況,做好學期或學年教研工作的自評和總結工作。

(3)組織集體備課,每週至少一次。備課內容:課前三分鐘德育教育、教學目的、學生實際、重難點知識、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在集體備課時,注意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專題、定內容;五統一:統一教學目標、統一重難點、統一進度、統一作業、統一單元練習。做好集體備課記錄。

(4)協助教務處檢查本組教師執行授課計劃、教案、講稿、作業批改等方面的情況。對周測和月考成績,以教研組為單位,對本組考試科目成績進行評估分析,並將彙總成績和評估情況上報教務科。同時,教研組長督促任課教師將周測、月考試卷給學生做認真的講解和分析。

(5)負責檢查本組的教學工作,總結和推廣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要求每學期對組內教師的檢查聽課至少每人一節,課後進行反饋交流,並做好本學科公開課的組織和評議工作。

(6)抓好常規管理,做好組內教研活動,總結、檢查、落實階段性工作成效,做到活動前周密部署,活動後及時小結,作好書面記錄。

(7)做好與教研組有關的學科性競賽的準備和組織工作,為輔導教師提供必要的競賽資料。

(8)每學期組織老師互相聽課,交流教學經驗(新教師不得少於14節,老教師不得少於8節)。

5、任課教師層面

(1)根據教務科制定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要求,配合教研組長,認真、合理的擬定教學進度,按時提前完成教案、講稿書寫。

(2)任課教師在完成個人教學任務後,積極投入包聯班級建設及學校各項活動的開展。

(三)提升專任教師綜合業務能力

1、組織做好校內和校外培訓

(1)依據我校制定《阿瓦提縣職業技術學校新教師培養方案》和《阿瓦提縣職業技術學校師徒結對實施辦法》,通過師徒結對、以老帶新的方式,加快新教師成長,提升教師綜合業務能力。

(2)制定業務學習計劃,按時開展業務學習活動,依據《阿瓦提職業技術學校“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研修工作方案》組織優秀專業教師進企業進行實踐活動,選派優秀教師到其他專業院校進行進修學習。

2、選拔優秀教師交流學習

(1)教研組組織教師每人每學期至少上1次公開課,新教師聽課不得少於14節,老教師不得少於8節。

(2)組織優秀國語課教師和優秀專業教師開展專題講座。

(3)邀請紹興技師學院、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來我校進行教育教學指導。

3、強化教師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1)教師主動聽優秀教師的講課,取長補短,增強自身教育教學能力。

(2)利用課外時間,加強對業務知識,法律、法規的學習,不斷增強自身綜合素質。

4、落實好教師集中備課

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堅持統一性、完整性和超前性原則,做到備課有準備、集體有研討、最後有成效。

(四)嚴格執行“兩手同步抓,兩手都要硬”的教學思路

1、一手抓國語教學

針對我校目前的教學現狀,在落實好各項提升教學質量措施的同時,側重從兩個方面提升國語教學成績。

(1)周測:每週國語教學進行一次測試,任課老師要在規定的時間段完成此項工作,同時做好試卷分數登記和試卷分析,教研組長主持本組周測成績評估,做好週考檢查記錄。

(2)月考:每月所有開設課程進行一次測試,由教務科統一安排,組織實施。統一閲卷,成績彙總,並上報教育教學領導小組開展成績研討,評估。

2、一手抓專業教學

(1)加快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組建專業師資隊伍,專業帶頭人,依據教師意向和學校需求組建專業團隊,制定了《阿瓦提縣職業技術學校專業帶頭人,後備專業教師培養計劃表》,根據培養計劃,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從而不斷壯大專業教師隊伍。

(2)各專業團隊負責做好學校本專業的發展規劃、實訓室建設、人才培養方案等相關工作,確保學校開設的專業能夠滿足縣域經濟、行業人才發展需求。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確保本實施方案落地生根,取得成效,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領導小組強化落實,加強督導,做到所有教師有責任、所有教師負責任、所有教師盡責任。

(二)落實經費保障。學校經費要優先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進行,及時維修或更換不能正常運轉的實訓室設備及教育教學基礎設施。

(三)加強督導檢查。教育教學領導辦公室需加強教育教學工作監督監察、考核、問責和正向激勵工作,依據學校相關考核辦法,及時將學校教育教學情況上報,學校領導隨時掌握教學情況,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工作,對思想上不重視、行動中不盡責的教師及時督促、通報、限期整改,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四)落實績效考核。學校將抓好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納入《阿瓦提縣職業技術學校績效工資考核分配及配套管理制度方案》體系,加強對各級負責部門、任課教師的考核。

國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的教學理念,強化“質量提升責任在我”責任擔當,創新教學管理,完善評價制度,規範教學行為,打造文化課堂,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城區中國小教育優質均衡、特色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標

針對我城區中國小優質發展不突出,教學質量總體不高的現狀,力爭用三年時間,統籌推進,精準發力,協調發展,創新機制,基本形成以提高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基本形成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基本形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到20xx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興趣廣泛,基礎紮實,素質全面,國小各科成績要達到全市中高水平,國中畢業升學考試全科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和單科及格率達到全市平均水平,三年鞏固率達95%以上,競爭力明顯增強;中國小各校全面落實課程方案,有獨特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校際之間辦學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初步形成多樣化的發展格局,為打造全市甚至廣西名校奠定堅實基礎。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強化教學常規管理

1.規範教師教學行為。學校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加強和改進學校教學管理,嚴格按照《興寧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的要求,強化“備、教、批、輔、研、評”等教學流程管理,促進教學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精細化。學校應按照《興寧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的評分細則對教師日常教學工作進行常規檢查。

2.執行教學視導制度。城區教研室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管理的監督指導,每學年按照《興寧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辦法》要求,對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組織一次檢查,檢查後及時總結分析反饋,提出整改措施。

3.嚴格推門聽課制度。城區教研室教研員及各級教學管理人員應深入教學一線,嚴格按照《興寧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第四十條和市教科所《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要求,推門聽課、評課。各學校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教學開放周活動。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以提升常態課質量為重點,學習借鑑課改先進地區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不斷改革優化現有教學模式,推進以思維為前提的教、學、評改革,構建善教、樂學、多維的文化課堂教學模式,推動學校文化向課堂延伸與深化。以課例為載體,注重與學科深度融合,繼續開展有效教育課型方式與中國小學科深度融合研討活動,圍繞教學重點與難點問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教改示範校要達到學習方式人人過關,課型方式熟練使用,團隊建設豐富內涵,爭創品牌凸顯特色。

5.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模式,引領課堂教學內容、手段、方法創新;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模式創新過程,開展中國小信息化教學大賽等活動,推動形成“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學新常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適應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6.注重學生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拓寬“培優、補差、促中”的途徑與策略。在均衡分班、公平管理的前提下,通過分層教學、分層輔導、興趣小組等形式,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7.注重全面能力培養。開設經典誦讀、書法課等,豐富課外閲讀。開齊開足課程,開好實驗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課程,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綜合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加強學習興趣小組和社團組織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電腦製作大賽、學科競賽、科技創新大賽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每學期組織一次綜合實踐交流活動,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

8.增強學生體育體質。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充分運用健康測試結果推進體育工作,強化體質。中學以體育會考為導向,促進會考成績及體質雙提升。落實體育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籃球,積極舉辦具有民族特色各類體育比賽,以賽育人,每校至少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校級運動隊。學校、城區每年舉辦一次學生運動會,每位學生至少參與兩項體育項目。辦好學校食堂,改善學生營養狀況,提高學生營養水平。

9.提高美育教育質量。配齊音樂、美術器材,每所中學均建有音樂、美術專用教室。每所學校均應配備有合格的專(兼)職音樂、美術教師。至少建立一支校級藝術隊伍,每位學生至少掌握一項樂器。開齊開足音樂、美術課,鼓勵音樂、美術教師組織巡迴教學。學校、城區每年舉辦一次藝術節。

(四)提升教學研究水平

10.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切實提高教育科研水平。進一步完善教研製度,科學規範開展教研工作;進一步明確教研工作重心及發展方向,做好教研服務教學工作;進一步多手段提高教研人員素質,加大教研員及兼職教研員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強各層級教研團隊建設,凝心聚力,協調發展,共同提高教研教學水平。

11.完善校本教研製度。學校的內涵發展與質量提升的根本出路在於教學科研。教研部門要發揮教育教學主導作用,各校要重視和加強教學科研,建立健全本校校本教研機構,完善校本教研製度和工作機制,以質量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樹立“問題即課題”的校本教研理念,以解決問題為重點,重視影響質量提升問題的研究。將課題研究與培養名師相結合,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名師工程質量。每校每年至少有一個城區課題,若干個校級課題,以課題研究推動教學工作發展。定期開展科研培訓,加強課題管理與過程指導,保證課題研究結果的實效性並順利結題,注重優秀教學成果的研究推廣。

12.加強考試命題研究。城區學科教研團隊重視中學考試命題研究,以研究促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要加強各年級特別是對畢業班會考總複習教學的指導。教研員和各學科骨幹教師共同研讀考綱、探求考試規律、研製考試試卷,及時交流會考改革與發展動態信息,做到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提高全城區國中畢業班教育教學質量。

13.有效教研推動改革。城區教研室及各校積極開展學科主題教研活動,全員聽課、説課、評課,以研究課、觀摩課、示範課等多種形式的公開課為載體,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實踐和研究,提升學科素養,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推廣具有先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為教師提供優質的課堂教學示範,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五)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14.加強教師業務培訓。注重教育理論學習和培訓,幫助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整合培訓資源,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實施全員培訓工程、卓越校長培養工程、興瀾名師培訓工程、青藍結對工程、名師梯級培養等工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加強對校本培訓的指導和管理,切實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積極搭建平台,激發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內在需求,逐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15.發揮名師引領作用。依託我城區特級教師、骨幹教師資源,實施高級教師“五個一”工程、骨幹教師示範工程等,積極開展名師送教、名師講壇、名師帶徒等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名師引領示範輻射作用。

(六)推進學校特色建設

16.重視學校特色建設。以標準達校、文化立校、質量強校總基調,以“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為指導思想,制定文化建設評估標準,實施“育品行動”計劃。各校要緊抓學校內涵建設,切實加強對學校特色建設的領導,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積極規劃、協調、組織、實施和推進,在特色領域確定、師資培訓、教育科研等方面給予高度重視,並在人力、物力、財力及制度上給予充分保證,盤活實驗室、探究室、圖書館、信息技術教室等特色教育資源,同步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和保障學校特色建設順利、深入、持久開展的有效管理機制。

17.挖掘學校特色文化。學校努力挖掘和沉澱學校的文化內涵,重視顯性文化與隱性文化的教化作用,以文化引領全體師生積極向上。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對教師進行禮儀、國學等基本素養的培訓。

18.開發校本特色課程。以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需求為目標,努力建設開放、動態、多元的特色課程體系。各校根據自身特色定位,發掘教師的能力和特長,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方面進行創新,積極探索研發特色校本課程,逐年為學生提供可供選擇的個性化課程。

19.開展學生特色活動。結合學校的特色定位和學生成長的需要,開展多種多樣的社團、社會公益、科技實驗、文體、心理健康等活動,為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助推學校特色的形成與發展。

(七)加強中國小教學銜接

20.做好教學銜接調研。國中與所轄國小要通過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梳理中小銜接上存在的問題,找出癥結所在,共同商定中國小銜接的有效策略。

21.搭建教學銜接平台。開展中國小校校際活動,加強中國小教學業務交流,開展對口教研活動,實現學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銜接,學生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銜接。中國小聯盟學校共同召開關於中國小如何有效銜接的家長會,家校共同助力孩子順利過渡到國中階段。營造有利於國中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提高義務教育教學的連貫性和有效性。

(八)完善質量監控機制

22.建立質量監控制度。學校要構建“課堂檢測-單元檢測-期中檢測-期末檢測”的質量監控體系。城區每學期對學生學業質量進行統一檢測,檢測由教研室統一命題,統一網上閲卷,並做好統考情況的全面分析,檢測結束後召開專題反饋會,分析問題原因,提出解決策略。

23.完善目標考核制度。建立以質量為導向的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城區教育局修改完善興寧區國中教育教學質量目標方案和學校績效考評方案,考核結果作為學校和校長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學校依據局方案制定相應的教職工考評制度。

24.建立質量問責制度。每學年結束,城區教育局對各校教學質量狀況進行彙總分析,科學評估,對教育教學管理不善、教學質量嚴重滑坡、羣眾滿意度低的單位予以通報,對相關責任人問責問政。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討論和制定方案(20xx年5—6月)。以座談交流、問卷調查、資料分析等形式,從校長業務管理能力、學校目標管理、教師隊伍建設、學生培優方案、教師課堂管理、質量管理、績效管理、畢業班管理,教師激勵等方面,剖析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依據實際,制定城區和學校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20xx年7月—20xx年9月)。各校按照方案展開工作,以學期、學年度為時間單位,切實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得力、考核細緻、獎懲分明,確保工作進展到位。

第三階段:總結提高(20xx年10月—12月)。各校認真總結,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地分析,並做好相關資料文件的統計、歸檔工作。教育局採取分階段和分年度評比驗收相結合的策略和辦法,每年9月召開年度總結推進會,逐步完善提高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推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和常態化。

五、保障機制

(一)加強領導,組織保障

成立領導小組,組長由興寧區教育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興寧區教育局副局長擔任;組員有教育局辦公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基教股股長、人事股股長、督導室主任以及教研室教研員、國中學校校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研室,主任由教研室主任兼任。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領導小組主要負責教學質量提升工程的組織領導、具體工作方案的制定、對各有關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督導檢查、階段驗收和評比表彰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總體負責各項相關工作的落實和協調;基教股負責國小畢業生去向調查(中小銜接、招生調配、加強學校的常規管理與閲讀管理);人事股要推進人事制度改革,激活盤活教師活力,配備滿足學科開設標準的學科教師,將教育質量提升納入校長和教師獎勵性激勵工資考核內容;教研室負責指導開展教育教學常規工作和各項教學活動,積極推進學科教學改革,組織做好考試的命題、評卷和質量分析工作;建立、健全教學質量跟蹤和測評監控,檢查、評估學校教學質量;督導室負責開展教學的督導、檢查與調研工作,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提出諮詢意見,保證教學政令暢通,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

明確學校的主體責任,學校相應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教學質量提升工程領導小組,立足本校實際,制定推進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的具體方案及措施,明確時間表和責任人,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並取得實效。建立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長效機制,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形成全局分工明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學校制定提升學校教學質量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於20xx年6月底前報教育局教研室。

(三)加大投入,保障經費

積極爭取城區政府以及財政部門的支持,進一步增加經費投入,為學校教學輔導、教研組建設、校本課程開發、教師培訓等提供經費保障。爭取政府成立城區教育促進基金會,設立教學質量獎勵專項資金,對教學取得突出成績的學校和個人給予獎勵。各學校應爭取鄉鎮政府成立獎教獎學基金會,建立本校教學質量獎勵制度。對在提升教學質量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團體和個人給予獎勵,對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可以獲得每期一次省內、每年一次省外交流學習的機會;對刻苦肯幹、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中青年教師予以優先提拔任用。

(四)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採取材料宣傳、會議宣傳、新聞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面向社會、面向學生、面向家長廣泛宣傳城區教育系統提升教學質量的舉措、成效,動員、引導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教育工作,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所有學校應利用微信公眾號,宣傳學校的教學工作經驗與成效,做到月月有宣傳,宣傳有影響;每學年製作一個宣傳片(紀錄片)和一期宣傳工作簡報;每年5-8月各學校在學區地段範圍內的社區、小區進行宣傳。

國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方案 篇6

根據《賀蘭縣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以基礎教育質量提升“五大工程”為統領,以“5+1”行動為抓手,推進課堂教學變革和師生評價改革,加快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二、發展目標

力爭到20__年,秉承“日有長進”的校訓和“好學力行”的校風,通過立足學生全面發展的“學生五育成果‘大評比’”、指向教師專業發展的隊伍建設“青藍工程”“骨幹引領 名師行動”和全體教師教書育人“大比武”、教研組長(聯盟教研員)專業引領“大練兵”、“教學研評一體化推進”及家長協同參與“大參與”等舉措,推進“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PREE”課堂教學新模式、基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1366”大德育體系、立足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231”多元化評價體系和學校綜合治理規範化、標準化,形成比較完善的卓雅教育體系,培育卓雅師生。

三、主要任務

(一)夯實立德樹人工程

1.夯實德育鑄魂。一是強化思政課關鍵地位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作用。立足學校實際,找準課程思政的落實關鍵點,通過思政課主導及課程思政落實協同育人(責任部門:黨支部行政組);二是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讓課程思政在立德樹人中彰顯活力。加強思政課教師示範培訓,改革思政課教師評價機制,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培育1個市縣思政名師工作室,緊扣教材打造1節區級、3節市級、8節縣級“同上一堂思政課”網絡精品課(責任部門:教導處、思政學科組);三是建立和完善思政教師參與學校黨支部理論學習制度,常態化推進“三進”工作一體化集體備課、交流研修、示範課展示、優秀教研成果參評等活動(責任部門:黨支部、教導處);四是完善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民族團結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責任部門:德育處);五是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深化“中國夢”“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宣傳教育,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道德學堂活動”以及時代楷模進校園等多種形式的德育活動,引導學生向英雄模範人物學習,培養學生家國情懷(責任部門:德育處);六是增強少先隊工作政治屬性,持續加強政治啟蒙,打造1節區級、2節市級、8節縣級“紅領巾學黨史”網絡精品隊課(責任部門:少隊部);七是落實《中國小德育工作指南》,爭創區市級德育示範學校(責任部門:德育處);八是配齊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推進學校心理輔導室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堅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管理的一項常規工作,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為師生提供可靠心理健康指導和服務(責任部門:德育處)。

牽頭部門∶黨支部、行政組

配合部門∶教導處、德育處

2.強化體教融合。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全面推進體教融合。一是制定出台《賀蘭縣德勝實驗國小體教融合工作方案》,明確對體教融合工作的統一規劃,統一部署,以“五個相融”(演練相融、五育相融、訓賽相融、區域相融、家校相融)構築全員參與、全面推、多方協作、同向發力的工作體系(責任部門:教導處);二是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按照國小一至二年級每週4課時、國小三至六年級每週3課時的標準開齊、開足體育課,做好、做實“三操兩活動”,保證學生在校每天鍛鍊時間在一小時以上(責任部門:教導處);三是精心組織、嚴格落實學生大課間活動,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武術操(責任部門:德育處、體育組);四是樹立體育課主導、課後服務和大課間活動高效協同,有序推進“三大球兩小球”、輪滑、游泳、花樣跳繩、空竹、棋類等體育運動項目,使每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創建“一班一品”“年級特色”“一校多品”的體育傳統特色學校(責任部門:教導處、德育處、體育組);五是創建全校師生運動健身特色校,加強學校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科學有效開展健身活動,構建德實師生全員健身服務體系(責任部門:學校工會、體育組)。

牽頭部門∶行政組

配合部門∶教導處、德育處、學校工會、體育組、總務處、財務室

3.加強美育工作。一是強化美育“教會勤練常展”,完善“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使每名學生掌握1-2項藝術技能(責任部門:教導處);二是逐步配齊學校美育教師和場地器材,持續開展學校藝術節,落實每年一次的全校學生藝術展演(責任部門:教導處、德育處);三是充分發揮學校美育教師潛能,引進專業藝術人才到學校兼職任教(課後服務),培養學校樂隊、合唱團、舞蹈隊、美術特色班組、書法班等高水平藝術團隊,鼓勵班級、年級或年段每學期開展一次藝術展(責任部門:教導處、德育處);四是高效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保證每位學生每學年至少觀看1次專業藝術展演(責任部門:德育處)。

牽頭部門∶教導處

配合部門∶德育處、美育組、年段組、總務處、財務室

4.強化勞動教育。一是更新勞動教育理念,樹立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思想,落實勞動課程,確保每週開設1節勞動教育必修課(責任部門:教導處);二是優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以自治區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及示範校建設為契機,打造1-2門市級勞動教育精品課,每月開展1次勞動實踐活動,每學期舉辦1次勞動周(責任部門:德育處);三是結合學生成長髮育規律,通過校內外結合,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的居家及集體生活勞動實踐,持續開展學校勞動技能大賽,培養師生會勞崇勞勤勞的品質(責任部門:德育處、少隊部)。

牽頭部門:德育處

配合部門:教導處、少隊部、年段組

5.推進協同育人。一是以“賀蘭縣家校共育三年行動計劃”為契機,提高德勝實小家長學校建設質量,配齊配強學校專兼職家庭教育指導教師,確保低中高各年段有穩定的校內家庭教育講師(責任部門:德育處);二是以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及家庭教育講座等促進家庭教育質量提升。每班每學期至少召開1次家長會、至少學校每學期舉辦1次家長開放日活動,科任教師定期開展家訪,指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責任部門:德育處、教導處);三是挖掘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資源,主動與社區協調,建立社區家長學校和校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確保學校每年至少組織2次家庭教育指導和2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責任單位:黨支部、德育處);四是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服務教育,贏得全社會共同育人,如圖書館、博物館、雷達站、紀念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軍事國防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免費資源,豐富校外教育實踐資源(責任部門:德育處);五是借力“賀蘭教育高質量發展基金”,為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優化教師隊伍、培養創新人才、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凝聚更強大的社會力量(責任部門:黨支部、校委會)。

牽頭部門:黨支部、校委會

配合部門:德育處、教導處、學校工會

(二)實施資源增量達標工程

6.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一是統籌推進學校建設,逐步實現國小45人/班;二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結合學校發展,逐步建立完善信息化、實驗儀器、圖書、體育、勞動教育器材等裝備管理監測、有效使用和補充更新機制。

牽頭部門:行政組

配合單位:教導處、德育處、總務處、財務處

7.推動特殊教育延伸融合發展。一是建設學校隨班就讀保障體系,充分利用配套建設的資源教室,滿足有需求的特殊兒童;二是維護和使用好無障礙通道。

牽頭部門:綜治安全處

配合單位:教導處、德育處

(三)實施規範化管理工程

8.嚴格規範教學常態。一是強化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學習,嚴格按照方案與標準實施教學;二是加強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管理,規範教材、教輔和教學資源審核選用機制,校本課程原則上不編寫教材;三是嚴格落實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堅持提前備課,嚴查不備而教、超標教學等違背教學規律的行為。

責任部門:教導處

9.持續提高教學質量。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制定《賀蘭縣德勝實驗國小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規劃》;二是立足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結合銀川市五項核心指標和推變等相關標準,聚焦課堂教學,落實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廣泛運用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體驗式、沉浸式教學方法,探索“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PREE課堂教學模式;三是根據學段和學科特點,深入開展創新素養教育,借力創新學實驗室、創新素養教育名校長工作室和創新素養教育領航學校,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慾,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創新方法的培養和形成;四是開展調研課實踐、推門課促進、優質課評比、競賽課展示、示範課推廣等,爭取機會向區內(銀川市實驗國小)外(福建省教院二附小、華中師範附屬一小)名校學習,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牽頭部門:教導處

配合部門:行政組、德育處、信息中心

10.切實提升教研能力。一是努力創設機會,強化教學副校長、教導主及教研組長的學習與實踐,提高其業務引領力;二是加強學科教研團隊建設,設立組長統籌、副組長協助的三人團隊,遴選出學養深厚、理念先進、能力突出的教師擔任校內學科(含聯盟校)教研員;實行教研組長(教研員)責任制,建立教研組長(教研員)包年段、包教師、包質量工作機制和日常考核評價和獎勵懲處機制;三是豐富校內教研形式,通過網絡教研、綜合教研、主題教研及教學展示、現場指導、課題研究等方式,高效落實校本教研,助推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四是充分發揮教研組長及教研員專業引領作用,教研組長(教研員)每學年線上線下開展講座、示範課、公開課等不少於3節,聽課評課説課等活動不少於40節次;五是推行學校規範實施、教師積極參與的校本研修工作機制,通過集體備課、雙向聽課(師徒及組長與教師)、説課評課、案例分析、課例研究、專題講座和學科課程研修等形式,滿足各層次教師發展需求,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六是深入開展創新素養教育、實踐性教學等新領域研究、強化課程育人、實踐育人、學業質量、教學評價、減負增效等重點領域研究,提高教師實踐反思和教學改進能力;七是強化教師讀書富腦工程,不斷豐厚教師學養,增強文化底藴,助力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八是加強前瞻性和針對性研究,提高教研服務教育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實效。

責任部門:教導處

11.深入推進“五項管理”。一是全面加強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項管理”,完善行政領導包學科、包年級、班主任包班級的三級聯動機制,形成逐級推進、層層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梳理責任清單,對標工作要求,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強化管理效果;三是加強作業佈置管理、作業指導管理、作業批改管理,全面實現作業“減量提質”;四是推進作息管理,通過適時的調查督導贏得家校協同,實現學生睡眠時長有保障、監測有方法、質量有提高;五是完善優化學生手機入校園申請制度和校園內統一管理制度,禁止教師手機佈置或學生手機完成作業,做到手機“管得住、用得好”;六是成立學校課外讀物推薦與管理領導小組,抓好進校園讀物監管,建立並逐步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實現課外讀物全過程管理;七是強化學生近防控舉措及監管,借力勞動教育與體教融合,抓好學生體質管理。

牽頭部門:教導處

配合部門:德育處、綜治安全處

12.全面開展校園綜合治理。一是完善校園治理保障體系,推動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防範抵禦宗教向校園滲透、提升師生服務管理水平等各項校園治理重點任務落地落實,按照教育體育局安排,紮實開展校園治理達標校創建工作;二是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考核監督問責,學校黨組織每半年開展自查並向上級黨組織報告1次意識形態工作,每年開展1次意識形態工作考核;三是完善校園防範機制,加強校園人防物防技防,實現學校封閉化管理和專職保安配備、一鍵式報警器、視頻監控系統與公安聯網、“護學崗”配備四個100%工作目標;四是落實《學校衞生工作條例》,主動聯繫醫教協同單位,積極開展健康學校創建,力爭創建市級健康學校;五是加強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綜合治理,抓好校園欺凌、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專項治理;六是健全學校安全事故預防與處置機制,強化學校各項管理,堅決防止並杜絕“校鬧”行為;七是加大教育投入,精心做好學校預決算,將學校各類服務納入財政預算中;八是強化學習並落實《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保障教師依法實施教育懲戒;九是加強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高效落實課後服務及作業管理,切實落實“雙減”。

牽頭部門:黨支部、行政組

配合部門:綜治安全處、教導處、德育處、總務財務處

(四)實施新時代強師工程

13.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一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在職稱評定、崗位聘用、考核考評、評優選先、表彰獎勵等工作中嚴格落實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完善師德涵養機制;二是深入開展“三包四進”活動,建立行政領導包學科、包年級、包特殊師生和進課堂、進網絡、進教研組、進教師家庭的長效機制,通過談心談話、座談交流等方式掌握教師思想動態;三是建立和完善師德監督機制,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和“家委會成員”、學生代表和社區羣眾作為師德師風監督員,廣泛掌握教師行為,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四是建立師德師風承諾、負面清單和失範通報警示制度,嚴肅查處師德失範行為;五是建立師德檔案,把師德評價與教師人事檔案同步管理;六是加強教師的理想信念、法治和紀律教育,強化團隊建設,突出典型事例宣傳,推進“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七是建立健全教師入職宣誓制度,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牽頭部門:黨支部

配合部門:教導處、德育處

14.持續優化教師資源配置。一是借力政策逐步補齊教師崗位,結合教師實際,優化學校佈局挖潛等方式配齊配強思政、勞動教育、心理健康等學科教師;二是積極配合賀蘭縣中國小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多措並舉發揮教師潛能,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實效性與成就感;三是嚴格落實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盤活學校師資與內生力;四是借力“名師名校長賀蘭行”活動,積極參加“賀蘭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爭取機會向區內外名師、名校長學習,提升校領導的專業引領和管理能力,促進教師師德修為和教學能力的提高,助力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牽頭部門:校委會、黨支部

配合部門:教導處、德育處

15.力促教師專業發展。一是書記校長帶頭強化學校行政管理人員培訓,切實提高班子成員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修養、專業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以“骨幹名師”及其培養對象為重點,強化實施精準培訓和菜單培訓,突出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培訓,提高培訓的實用性既實效性;三是嚴格落實各類培訓,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十四五”期間的教師全員輪訓,確保每位教師年均培訓達到36學時,5年不少於180學時;四是積極參與“賀蘭教育大講堂”活動,力爭校長帶頭講、教師爭着講;五是引導全體教師在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中不斷涵養師德師風、提升業務水平;六是借力賀蘭縣名師名校長工程,建立健全學校名師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名師(名校長)的示範引領作用,全力做好市縣級名師年度考核和動態管理過程,努力嘗試學校名師的批量培養,促進學校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強化建設。

牽頭部門:教導處

配合部門:黨支部、德育處

16.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一是科學制定並不斷完善優化教師績效考核分配辦法,重點向教學一線、教學實績突出和課後服務教師傾斜,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規定,合理分配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和班主任津貼;二是堅決執行《賀蘭縣公辦中國小幼兒園編外聘用教師“評級定薪”《辦法(試行)》,確保編外聘用教師薪酬,加強聘後管理,在崗位聘用中實現動態管理;三是完善教師減負機,精心設計組織各類活動,減少“進校園”事項對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影響,有效減輕中國小校教師負擔。

牽頭部門:黨支部、行政組

配合部門:教導處、德育處、綜治安全處

(五)實施改革創新工程

17.探索實踐教育評價改革。一是認真學習有關教育評價改革政策的制度文件,探索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學校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突出教育教學實績考查;二是堅決杜絕以考分排名評老師、以考試成績評學生的導向和做法,以“綠色評價”“增值評價”為目標,嘗試創新評價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繼續探索優化學校特色的多元評價,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責任部門:教導處

配合部門:德育處、信息中心

18.嚴格落實招生考試製度。一是嚴格按照《賀蘭縣中國小生入學招生方案》相關要求落實招生工作,強化政策宣傳,做好服務工作,確保招生穩定無糾紛,嚴守招生紀律,確保招生安全無違紀;二是嚴格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水平考試製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將學生品行、日常表現、體質監測、美育和勞動教育課程學習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責任部門:教導處

配合部門:德育處

19.深化“互聯網+教育”融合應用。一是以自治區“信息化標杆校”和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校為載體,推動基於人工智能、大數據、5G網絡背景下的個性化學習、精細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務;二是借力賀蘭縣教育體育局搭建的雲校智研共同體、雲師精研共同體、雲課專研共同體等,穩步推進聯盟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充分利用空中課堂資源,提升信息化2.0工程整校推進效益,加強技術與教學教研的深度融合,優化PREE課堂教學模式和341教研模式;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及教研能力的提升;三是借力區市教育雲平台,構築“平台+資源+應用+服務+數據”的教育生態圈,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四是強化教師網經絡學習空間的使用,通過有效獲取優質資源,及時上傳精品課程,開展線上師生互動,形成課內與課外、現實與虛擬、線上與線下有機融合,不斷豐富和完善學校校本資源庫。

責任部門:教導處

20.重視各級教育督導。嚴格按照賀蘭縣《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紮實開展“雙減”落實聯席會議、信息公開等工作制度,積極配合學校履行教育職責、規範辦學行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常態化疫情防控、校園安全等督導檢查,以教育督導結果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有序和高效推進。

牽頭部門∶黨支部校委會

配合部門∶教導處德育處綜治安全處財務總務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實行校級領導統籌部署、中層領導協調執行、全體教師配合落實的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責任,細化任務分工,抓好目標落實。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年度重點工作,完善政策保障、明確責任分工、強化協調落實,形成高效的工作推進機制。各部門對照"五大工程,制基礎定詳實任務清單和具體推進計劃,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抓緊抓細抓實各項工作任務。

(二)強化資金保障。統籌安排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行動,依據國家及自治區有關規定、按照賀蘭縣相關政策及教育體育局工作部署,高效落實課後服務。

(三)嚴格責任追究。按照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對各學校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全過程動態督導及通報情況,嚴格責任追究,發揚優勢,彌補不足,切實傳導壓力、激發動力、形成合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60wgl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