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精選21篇)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精選21篇)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

為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動基礎教育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聚焦問題、補齊短板,推動全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方案。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精選21篇)

一、總體要求

聚焦教師隊伍建設和公辦優質學位供給,力爭用15年時間,解決全省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建成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人民羣眾對基礎教育的滿意度明顯提升,全省基礎教育辦學質量和綜合實力跨入國內先進地區行列。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新強師工程”和對口幫扶,重點加強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校長教師隊伍建設,並向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傾斜。到20xx年,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校長教師隊伍能力素質顯著提升;到2030年,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校長教師隊伍能力素質與珠三角地區差距明顯縮小;到2035年,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校長教師隊伍整體水平與珠三角地區大體相當。

2.增加公辦優質學位供給。加強統籌協調,增加政策供給,優化資源配置,重點推進珠三角地區公辦優質中國小幼兒園學位建設,傾斜支持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公辦學位建設。到20xx年,全省新增33萬個幼兒園公辦學位、375萬個義務教育公辦學位和30萬個普通高中公辦學位;到2030年,學校佈局更加合理,有效解決“城鎮擠”問題;到2035年,公辦優質學位大幅增加,滿足人民羣眾“上好學”需求。

二、工作措施

(一)壓實市縣主體責任。

3.健全教育管理體制。調整優化省市縣政府對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責任分工,明確不同層級政府責任。優化完善高等教育省市兩級辦學、以省為主的辦學體制;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現有高校辦學體制統籌調整為省屬。健全以地市為主統籌中職教育、以省為主統籌高職教育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市縣政府集中財力和資源辦好基礎教育,落實舉辦基礎教育的主體責任。不斷加大市級統籌力度,推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逐步建立以市為主的普通高中統籌管理體制。縣級政府統籌縣域內基礎教育發展,主要落實管理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的主體責任,健全教育投入機制,改善辦學條件,配齊配足教師,提高教育質量。

4.強化市縣主責意識。辦好基礎教育的主體責任在市縣。市縣政府要將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列為“一把手工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破除發展障礙,全力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要明確本地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制定細化實施方案,明確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市縣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政治擔當責任、決策部署責任、推進落實責任、問題整改責任、發展效果責任。市縣政府常務會議要定期專題研究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市縣政府主要領導年終述職必述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

5.建立責任傳導機制。聚焦基礎教育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結合各地實際,省政府每年分別與各地級以上市政府簽訂工作責任狀,市政府與轄區內縣級政府相應明確工作責任。責任落實情況,作為省政府對市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以及省財政教育轉移支付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

6.統籌好教育事業發展與學校安全穩定。市縣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安全工作,切實完善學校安全機制,建設學校安全防控體系,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師生安全教育和教育領域社會矛盾防範化解工作。要嚴密做好各項安全穩定工作,及時化解校園周邊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安全穩定風險隱患評估研判和排查整治的長效機制,定期召開風險隱患評估研判會,適時開展排查整治專項行動。

7.選優配強局長校長。市縣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教育局長、中國小校長隊伍建設,堅持好乾部標準,統籌長遠規劃和精準選配工作,強化戰略儲備、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切實讓懂教育的行家裏手管教育、抓教育,不斷提升教育系統幹部隊伍的發展領導力和辦學治校能力。強化教育局長培養培訓,不斷提升其政治素養、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選配的中國小校長應當具備教育工作經歷或相應專業背景,及相應的任職條件和資格。各地要建立中青年校長和後備校長培養制度,建立完善後備校長人才庫,新任校長主要從人才庫中擇優選拔。

(二)提升校長、教師、教研員能力素質。

8.提高校長辦學治校能力。加大校長培訓力度,落實校長全員培訓制度。實施中國小校長“領航”工程,以教育理念創新、教育實踐創新、教育評價改革創新和教育質量提升為重點,分層分級培養一批“種子校長”。加強各級中國小名校長工作室建設,將工作室跟崗實踐作為校長學習提升學校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推行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建立健全校長職級評定、考核、激勵等制度體系。推行中國小校長聘任制和任期制,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管理。建立校長校內聽課評課制度,提高校長指導教育教學的能力素質。

9.加強骨幹教師培養。各地、各中國小校要高度重視骨幹教師隊伍建設,要按照教師隊伍總數10%的比例培養本地本校骨幹教師,充分發揮各級骨幹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深入推進實施中國小“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培養一批業內認可、具有影響力的名教師、名校長、名班主任。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要立足本土培養骨幹教師,支持在收入、住房等方面給予本土培養的骨幹教師與引進人才同等的優待政策。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國小教育人才發展,穩定優化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礎教育人才隊伍,遏制人才引進不良競爭,珠三角地區原則上不得從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各類學校、教研機構(教師發展機構)中引進各類教育人才,城區學校不得到縣域普通高中搶挖優秀教師。

10.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實行中國小教師全員輪訓制度,組織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國小教師到省內師範類院校培訓。加強教師專業發展支撐體系建設,打造省級中國小教師發展中心特色品牌,發揮市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在本地教師培訓中的主陣地作用。推進教師培訓資源平台建設,發揮師範類院校和各級教師發展機構優勢,與中國小共建共享共用培訓資源。探索建立以師範生從教比例、從教質量等為重要依據的師範類院校辦學績效評價標準。中國小校要根據實際開展校本培訓,重點提升教師教學技能和課程實施能力。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教師通過網絡教育、脱產學習、在職進修等多種方式提升學歷層次,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按標準給予補助。全面落實中國小教師全員坐班制度,健全完善教師崗位職責考核機制,實現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激發隊伍活力;完善師德失範懲處機制,堅決將嚴重違反師德的教師清除出教師隊伍;對不適宜任教或不合格的教師及時調離教學崗位,經培訓和考核合格後方能繼續承擔相應教學工作。

11.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健全完善省、市、縣、校四級教研體系,深入推進省級教研基地項目建設。省、市、縣三級教研機構(教師發展機構)應配齊所有學科專職教研員。嚴格教研員准入制度,提高准入條件,新任專職教研員原則上應有6年以上教學工作經歷、具有高級以上教師職稱或研究生學歷。調整優化教研機構(教師發展機構)崗位結構,拓展教研員職業通道,鼓勵從一線優秀教師中選拔任用專兼職教研員。強化教研員工作職責,落實專職教研員到學校開展教學指導、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制度,推動教研員聚焦教育教學關鍵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建立教研機構(教師發展機構)定點聯繫學校制度和教研員定期到中國小任教制度,教研員在崗工作滿5年後,原則上要到中國小校從事1年以上教育教學工作。推進教研訓一體化,發揮教研在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深化教研員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選聘優秀教研員到教育行政部門或中國小校任職或掛職制度。對於不履行教研職責、違背教研員職業道德、不適宜繼續從事教研工作的教研員,及時調離教研隊伍。

(三)加大對口幫扶力度。

12.建立全口徑、全方位、融入式結對幫扶機制。實施全口徑結對幫扶,以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特別是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的鄉鎮中國小校、縣域普通高中為重點幫扶對象,完善市與市、縣與縣、師範類院校與市、非師範類院校與市縣、教研機構與教研機構、中國小校與中國小校、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城鄉之間相互結對的7種全口徑結對關係。實施全方位幫扶,整合優化各類幫扶力量,系統集成各項幫扶措施,建立集合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校長、教師、教研員、專家、大學生等各類成員的支援團隊,為受援方提供教學、教研、信息化、管理等全方位支持,整體提升幫扶成效。實施融入式幫扶,以受援方需求為導向,支援方融入受援方基礎教育體系,找準受援方基礎教育短板弱項,提高幫扶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支援方、受援方共同推進結對幫扶工作,統籌使用人力資源,統籌使用中國小校、教研機構(教師發展機構)、高等學校各類平台資源,形成高等教育反哺基礎教育,師範類院校引領支持中國小校,師範生融入教師職後發展體系的融合發展新格局,實現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

13.落實支援方幫扶責任和受援方主體責任。健全結對幫扶統籌協調、資源配置、考核評價機制,明確支援方幫扶責任,強化受援方主體責任,提高各方積極性。支援方和受援方要共同制定中長期幫扶規劃,每年共同研究確定並協同實施幫扶項目。雙方每年選派校長、骨幹教師、教研員等人員交流跟崗,支援方組建團隊在受援方駐點支教,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同時接受受援方選派的人員跟崗學習,幫助受援方人員提升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研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支援方和受援方要研究制定支教人員在職稱評聘、福利待遇、選拔任用等方面的傾斜政策,合理確定支教人員工作量,解除支教人員的後顧之憂,確保支教人員充分發揮作用。支援方要積極通過組織受援方校長教師全員培訓、學歷提升、與受援方共建共享培訓資源等多種方式,提高受援方校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增強受援方自主持續發展能力。

(四)增加公辦優質學位供給。

14.科學規劃學位資源佈局。市縣政府要統籌考慮城鎮化進程、人口變化趨勢等因素,精準測算學位需求,結合省下達的學位建設任務數和各地正在實施的中國小幼兒園學位建設專項規劃,延續編制本市縣“十四五”期間中國小幼兒園公辦學位建設專項規劃,同步納入市縣編制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測算學位需求時既要統籌考慮學前教育鞏固“5080”成果、公辦民辦義務教育結構調整、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提高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比例等因素,以及高中階段普職協調發展、新大學聯考改革選課走班等增量需求,同時要充分考量本地事業編制總盤子、財政供養能力等現實條件。鼓勵和支持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市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要優化調整公辦民辦義務教育結構,原則上不得審批設立新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含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和完全中學)。要以城鎮住宅小區、城市發展新區、老城改造區、城鄉結合部、外來人口聚集區、產業聚集區、商業區等學位緊缺地區為重點,科學佈局中國小幼兒園,重點增加珠三角地區及粵東粵西粵北中心區域等人口流入地學位供給。

15.保障教育建設用地需求。省加強教育建設用地統籌,對新增學位需求較大的地市調增一批建設用地規模,專項用於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各地非營利性基礎教育設施年度用地計劃指標由省統一統籌安排。建立公辦學位供給與商住用地開發、城市更新的聯動機制,按標準足額預留城鎮新建住宅小區中國小幼兒園建設用地,沒有按照規劃要求預留教育設施用地的居住建設項目原則上不予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對調高容積率的商品住宅項目應按人口增加比例調增配建學位數。不得隨意變更教育用地規劃。對公辦學校圍牆內存在非教育用地的情況,各地要及時改變土地用途,支持學校實施改擴建項目。對土地權屬歸於村鎮集體、工業企業的學校,原軍隊轉地方的學校,以及因年代久資料遺失等原因造成用地產權遺留問題,支持各地予以妥善解決。

16.建立基礎教育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省和各地對涉及基礎教育的學位建設等事宜優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間。各地要落實並聯審批、“一網通辦”、告知承諾制、聯合審圖、聯合驗收等改革措施,加快辦理學校基本建設審批事項。對同批次規劃建設的學校項目,支持以市或縣為單位集中辦理項目立項等審批手續。對因歷史遺留原因未辦理產權的.學校項目,支持學校依法依規調整詳細規劃後進行改擴建或原址重建,或根據教學需要進行裝修改造。

17.及時動態補充教職工。省加大區域間基礎教育編制統籌調配力度,完善中國小教職工編制週轉專户管理,重點保障人口流入地城市基礎教育發展需要,促進教職工編制總量與在校學生數量相適應。省、市、縣三級聯動加強事業編制挖潛創新,動態調整基礎教育編制總量,重點保障義務教育教職工編制增長需求。結合實際合理核定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落實城鄉統一的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每年按照標準和要求動態核定教職工編制。全面推進中國小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統籌縣域內教師資源配置和管理,促進學校教師和管理人員向基層合理流動。

三、保障措施

18.強化組織領導。建立省級工作協調機制,定期會商,及時解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地在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指導下成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小組,研究解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分管教育工作的市縣領導牽頭成立工作專班,特事特辦、急事急辦。

19.強化資金保障。市縣要切實履行基礎教育辦學的主體責任,落實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兩個只增不減”要求。市縣級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足額安排用於教育,按規定用好土地出讓收益計提的教育資金支持基礎教育發展。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新增債券按規定投入教育。鼓勵通過設立教育基金會、企業融資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參與學校建設。市縣應按照管理權限,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教育培養成本和羣眾承受能力等因素,及時動態調整公辦普通高中和普惠性幼兒園學費(保教費)。按“經濟、簡約、實用”原則新建或改擴建學校,不搞超標準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基礎教育公辦學校建設(含新建、改擴建)項目積極申報省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支持。省財政統籌安排獎補資金支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各地根據《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見》(教財〔20xx〕3號),可將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資金用於持續改善農村基本辦學條件、擴大城鎮學位供給、提升學校辦學能力。

20.強化考核評價。建立對市縣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制度。完善市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機制,建立以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科學評價體系,統籌考慮各地基礎教育發展水平和努力程度,改進結果評價,注重增值評價和過程評價,充分激發各地工作積極性。對履職不到位、落實教師隊伍建設和公辦學位供給不力、區域內教育教學質量明顯下降、羣眾滿意度差、教育領域穩定問題頻發且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地區,要對市縣黨政正職和分管教育領導、教育局長進行追責問責。

21.強化宣傳引導。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大宣傳力度,全面正確解讀黨的教育方針,做好先進典型的宣傳報道。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及新媒體等多種渠道,通過開設專題欄目、專版以及定期投放公益廣告、製作專題宣傳片等方式,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宣傳報道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及取得成效,及時迴應社會關切,引導人民羣眾正確看待當前存在的問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營造基礎教育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2

我校響應上級號召,積極開展20xx年“民族團結教育”活動,20xx年以“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為主題“六史”學習專題教育。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為保證活動開展的實效性,特制定“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堅持以人為本,重在實踐,教育少年兒童瞭解民族精神的豐富內容,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以豐富的體驗教育活動為載體,感受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體驗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從小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好全面準備。

二、活動目標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將民族團結教育內容作為學校辦學特色及亮點,使之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重要內容。

通過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宣傳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意義,使師生了解民族知識和風俗習慣,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將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與學校教育教學等各項工作有機結合。

三、活動內容

1、加強領導,認真制定“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活動的具體方案。今年我校的“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活動以“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富強發展”為目標,組織學生認真開展對黨的民族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學習討論活動,使廣大學生更加明白民族團結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的深刻道理,牢固樹立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 我校將根據上級要求,及時成立活動組織領導小組,指定專人負責,並討論制定出學校的活動方案。

2、加強學習,充分認識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加強學習,提高全體教師對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學習有關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蹟,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到學校工作中,做到有計劃、有領導、有佈置,使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依計劃而行。

3、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紮實推進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紮實推進民族團結教育“進課堂”活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民族團結教育內容有機融入《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等德育課程,上好“民族團結教育課”,並在各學科教學活動中有機滲透。

4、結合學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1)開展“我愛我的祖國”民族團結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通過參與社區活動,深入瞭解民族地區民俗風情、發展變化。

(2)各班級利用班隊會時間,組織學生收集交流我縣安定團結,經濟大發展的喜人成就,以及各民族團結共進的相關資料,普及民族常識。

(3)組織黨員教師開展讀書活動,學習科學發展觀,提高民族團結意識。

(4)每天堅持升國旗活動,唱國歌儀式。開展唱紅色歌曲,觀看紅色電影活動

(5)利用音樂課組織學生學唱民族歌曲,學跳民族舞蹈,積極學唱、傳唱民族團結歌曲,充分展現各族人民團結、共創和諧的精神面貌。

(6)開展為民族學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温暖活動,有效緩解少數民族學生生活。

總之,在一學期裏我們將嚴格按照計劃實施,做好我們的民族團結工作,使學生受到教育,懂得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3

為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教育工作會議及《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精神,進一步加快xx區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步伐,強化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根據《自治區教育廳關於印發“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寧教基【20xx】37號)精神,特制訂xx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__大精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全局,按照《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的要求,以規範教育管理、提高教學成績為主線,以深化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和完善機制為動力,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牢固樹立以質量求發展,以質量促發展,以質量檢驗發展的思想,強化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積極構建規範有序的長效管理機制,紮實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實現我區教育事業均衡、協調、高質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總體目標

在深入實施“基礎教育學校綜合管理質量工程”的基礎上,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的發展觀,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注重教育的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建立以提高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和提高教學質量上來,建立健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推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既立足當前,又着眼長遠,使“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成為“十二五”及今後十年的起步和打好基礎的關鍵過程,成為促進我區基礎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和探索建立提高教育質量長效機制的重要過程。

三、工作原則

開展“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的基本原則是:堅持依法治教、以管促學的原則;堅持分層推進、邊整邊改的原則;堅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堅持均衡發展、提高質量的原則。

四、工作思路

區教育體育局、各中國小要認真分析全區及本學校教育質量現狀,進一步理清提升質量的思路,研究提升質量的措施,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區教育體育局的“七個提升”和學校的“十個提升”為主要內容,推動全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取得切實成效。

(一)區教育體育局的“七個提升”:

1、提升教育發展質量。增強科學發展意識,解決科學發展難題,完善科學發展機制。理清五年教育發展思路、完善發展規劃、拓寬發展途徑,推動科學發展觀在教育系統的全面落實。指導學校確定發展思路、提升師資隊伍發展能力。統籌學校的佈局與規模、質量與效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使教育發展更加符合學生成長規律,使學生更加符合社會發展需要,使學校更加符合人民羣眾對教育發展的期望。

2、提升教育改革創新質量。轉變職能,變傳統的管理為現代服務。突出教育改革的系統性、協調性,加強制度建設,推動制度創新;弘揚“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勇於創新、爭創一流”的精神,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和模式,着力轉變不適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着力解決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着力化解人民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着力提高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把改革創新貫穿到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貫穿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為教育發展提供動力、增添活力。要把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心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結合我區承擔的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革試點’’項目,不斷提升改革創新的質量。努力把學校打造成改革創新型學校,把學生培養成創新型人才。通過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創新來促進全區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3、提升教育管理質量。樹立服務意識,改革管理方式,完善監督機制,切實履行統籌規劃、政策引導、監督管理的職責,提升行政能力和管理效能,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抓管理、提質量、促進內涵發展上來。堅持依法管理,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堅持規範化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提高常規管理水平,努力形成職責清晰、程序嚴密、要求具體、行為規範、評價科學、獎懲分明、配套完備、運轉協調的管理制度體系。堅持嚴格管理,實現教育對象、教育過程、教育活動管理的全覆蓋。

4、提升教育保障質量。認真實施好“校安工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國培計劃”、“幼兒園建設工程”、“農村學校週轉房建設工程”等教育工程項目。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保障水平。加強教育經費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率和效益。

5、提升工作落實質量。建立健全效能目標考核任務分解、落實、跟蹤問效、責任追究等各項制度,確保政令暢通,政出必行,行必有果。圍繞重點抓落實,對鞏固提高“兩基”工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以及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進行重點督查,及時掌握落實進度,及時發現問題,攻艱克難,切實抓出成效。改進作風抓落實,在抓經常、打基礎、管長遠、固根本上下功夫,在盯住問題上做工作,在不見成效不罷休上用氣力,在注重效果、講求實效上見高低,使工作安排部署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項項有效果。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充分發揮人民羣眾和新聞輿論對教育改革發展的監督作用,探索建立教育問責的具體辦法,明確問責範圍,規範問責程序.切實提升工作的.落實質量。

6、提升教育評價質量。建立健全教育評價的監控體系及科學的評價標準。提高學前教育的入園率,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的鞏固率、合格率,完善學業水平監測機制。把城鄉、區域和校際之問發展差距是否得到縮小,困難羣體學生受教育權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羣眾是否認可和滿意,作為評價教育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把素質教育是否真正得到了落實,學校是否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學生是否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作為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核心指標。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全面落實課程方案,要把開齊開足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課程作為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防止和克服單純以分數和升學率來評價學生、教師、學校教育水平的傾向。在學校層面深入開展特色、品牌學校創建活動,以此形成鮮明的辦學個性、獨特的校園文化、優良的育人質量,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亮點學校。在教師層面,結合自治區、市、縣(區)三級骨幹教師培養培訓,深入推進名教師、名校長工程建設,建立教育教學示範引領團隊,確定名教師、名校長培養對象,併發揮好他們的示範引領作用。

7、提升隊伍建設質量。加強幹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切實解決教育行政幹部在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健康素質和決策水平與推動教育科學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加強作風建設,提高幹部道德修養,自覺依法治教、廉潔從政,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育行政幹部隊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實行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推行教師崗位責任制,建立起競爭、流動、激勵的用人制度和責、權、利相統一的學校內部運行機制,優化配置,真正建立起“幹部能上能下、教師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的合理用人機制。

(二)學校的“十個提升”:

1、提升學校德育工作質量。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堅持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過程育人,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充分挖掘校內外德育資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把德育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方面。構建中國小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實現課程育人,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有機地統一起來;創新德育工作方法和形式,科學構建由淺入深、和諧統一的德育課程體系,通過創建‘‘德育示範校’’、“和諧校園”、“孝敬父母月”等活動,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豐富德育內容,創新德育形式,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強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德育工作隊伍,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實現全員育人。

2、提升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把課堂作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深入實施“課堂教學質量工程”,不斷豐富“達標課”、“達標教師”、“達標學校”的內涵,向課堂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構建自主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育教學方法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究的良好環境,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力戒“滿堂灌”。注重因材施教,在統一教學要求的同時,關注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探索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和管理制度,建立學困生幫助機制。實施校長帶頭上課、賽課、評課和議課制度。實行集體備課制度,重視教學設計檢查評定,定期開展聽評課活動,加強常態課的管理與監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3、提升教科研工作質量。學校要把教科研作為解決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問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積極開展多形式的教科研活動,建立健全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在教研室的指導下,建立相關監管機制和評估機制,將教師參加教科研活動納入教師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校本教研,網絡教研、農村片區教研等形式,激發教師自主研修意識,培養自主研修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持續發展。組織教師針對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行之有效的課題研究,並通過成果交流、展示、評比等活動激發研究熱情,直接推動教育質量的提高。

4、提升信息技術保障質量。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深入實施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不斷提高農村中國小現代信息設施配備水平,逐步推進“班班通”和“堂堂用”,構建功能適宜、使用方便、資源豐富、注重實效的遠程教育環境,為穩步提升教育質量提供技術支撐。加強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構建遍佈我區城鄉的終身教育平台,建成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的終身教育服務平台。充分利用國家和自治區教育資源庫與資源共建共享服務體系,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5、提升教育教學評價質量。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方式,建立科學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完善學生成長記錄。改變單純以考試為手段、以分數為標準的學生評價方式,對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的發展作出全面評價,對學生的發展優勢和特長作出評價,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出評價。對學生的評價要注重發展性,重點考察學生進步情況;注重教育性,以發現優點和幫助、鼓勵為主;注重發展性,鼓勵教學改革和創新。

6、提升校園文化建設質量。培育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校園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教風。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提升班級文化、宿舍文化、餐廳文化等品位,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書香校園等為載體,打造一批寓意深刻、內涵鮮明、品位高尚、彰顯特色的高質量校園文化學校。優化美化亮化校園環境,努力建設低碳、綠色生態校園,把教學育人與環境育人緊密結合起來。

7、提升學校後勤服務質量。不斷改善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擴展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效能,圍繞師生需求、學術發展需要提供便利、高效、優質服務。寄宿制學校要關心學生飲食、住宿、課餘生活等方面,加強對食堂、宿舍的衞生健康、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8、提升安全穩定工作質量。加強師生安全教育和學校安全管理,提高預防災害、應急避險和防範違法犯罪活動的能力,加強校園和周邊環境治安綜合治理,為師生創造安定有序、和諧融洽、充滿活力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創建學校安全工作長效機制,校長要切實承擔起學校安全穩定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做到安全穩定工作與教育教學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加強學校內部安全管理,積極開展安全演練活動,提高師生應對突發事件的基本技能。完善工作機構,健全維穩制度,定期排查安全隱患,提高維穩工作的針對性。大力推進校務公開和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建立健全信訪制度,暢通師生意見反映渠道,及時化解矛盾,建設和諧平安校園。

9、提升班子辦學治校質量。學校黨政領導要認真貫徹教育方針,按照教育家的要求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掌握先進的管理方法,遵循教育規律,勤於管理、嚴格管理、科學管理,推動學校科學發展。校長要把絕大部分時問和主要精力放在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和學生髮展上,要以抓大事、謀大局、出思路、引方向作為主要工作職責,以打造教育發展和學校發展的全局性遠景來凝聚人心、鼓舞幹勁,讓教師在協調、健康、和諧的工作環境中教書育人,從而營造心齊氣順、工作協調的發展格局,快速推動學校發展。加強對政策的學習,要立足教育發展,把握好學校工作實際,用好用活各項教育政策。要圍繞教育重點工作來拓展學校的工作,不斷加強創新能力建設,要帶好自己的隊伍,特別是中層管理隊伍和教學骨幹隊伍,要把校長的管理意圖、發展前景和辦學理念貫徹到學校發展的全局中去,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推動學校發展的步伐。

10、提升師資隊伍建設質量。完善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師績效考核和評價辦法。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結合繼續教育、“國培計劃”和各級骨幹教師培養培訓計劃等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創新教師培訓的模式,拓寬培訓渠道,採用多樣化、多元式培訓形式,建立靈活多樣“天網、地網、人網”相結合的中國小教育培訓體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開展遠程網絡培訓;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教學互助組、教學基本功比賽等活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為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自覺規範思想道德行為和職業行為,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和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五、組織領導

區教育體育局成立“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活動的各項工作。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中國小教育管理室,由兼任辦公室主任。

各學校都要成立相應機構,確保“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取得實效。

六、實施步驟

“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從20xx年3月1日開始,年底結束。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階段(20xx年3月1日—3月20日)

1、成立“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專題研究“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的開展,制定《xx區“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及相關文件,指導、督查各學校開展活動。

2、召開“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動員大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開展“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的重大意義,動員全區廣大教職工積極投身到活動之中,為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3、各學校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 “教育質量提升年”的活動方案,並於3月15日前上報至區“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方案內容和措施要具體,各階段任務和目標要明確,操作性要強。

4、開展學習討論。採取召開交流會、研討會、座談會、專題輔導、專家講座以及個人自學等形式,圍繞活動要求,廣泛深入開展學習討論,把思想統一到促進內涵發展、提升質量,辦人民滿意教育上來。

(二)實施階段(20xx年3月21日—11月30日)

1、舉辦主題活動。為確保“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有效開展,各學校要圍繞活動內容,從本校實際出發,開展具有特色的主題活動。

2、組織調查研究。各校要結合實際,廣泛徵集意見和建議,深入查找分析影響教育質量提高的原因,提出提升教育質量的思路和對策。

3、開展主題教育教學活動。

(1)3月份舉辦教育規劃綱要解讀專題培訓活動,5月份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全員培訓活動,7月份開展英特爾未來教育學科教師培訓活動,實施“國培計劃”。

(2)3月份、9月份舉辦安全知識講座,開展安全演練活動,排查校園安全隱患,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治理,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工作。

(3)4月份開展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及英語風采大賽競賽活動,開展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9月份開展“孝敬父母月”活動和“課堂教學質量工程”達標複評活動。

(4)4—5月份組織各國中學校九年級年級教師分析20xx—20xx年各學科會考試題,開展會考研討和複習課觀摩教學活動。

(5)5月份、10月份組織骨幹教師公開課、示範課教學活動,開展城鄉學校校際間教育管理、班務、教學等方面交流活動。

(6)6月份、10月份組織部分骨幹教師外出考察學習,組織一至九年級教學質量檢測與綜合評價活動,開展優秀教學設計和部分學科優質課、中國小生實驗技能大賽活動,評選第二批教學能手。

(7)6—7月份開展 “祖國在我心中讀書活動”,創建“書香校園”。

(8)7月份對全區中國小正副校長、書記三年任期工作實績進行考核。

(9)10月份組織師德主題教育及德育工作經驗交流、論文評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成果評比活動,評估驗收綜合管理質量工程工作,召開學校管理工作總結會,組織觀摩特色學校。

4、撰寫質量報告。各學校要寫出有價值、有份量的教育質量分析報告,並於11月10日前上報區教育體育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5、探索建立提升質量的長效機制。為鞏固“質量提升年”活動成效,探索建立提升質量長效機制,由區教研室牽頭,各學校參與,探索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完備的教育質量監控體系,有效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各學校要把經費最大限度地向提高教育質量傾斜,將公用經費的一定比例用於獎勵提升質量。

(三)總結階段(20xx年12月1日—12月30日)

“質量提升年”活動基本結束時,各學校要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認真總結。着重總結通過活動查找到什麼問題、提出了什麼思路、採取了什麼措施、建立了什麼制度、取得了付麼成效,並形成總結報告,於20xx年12月5日前報區教育體育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區教育體育局將對在“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校給予表彰。

七、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學校要充分認識開展“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作為20xx年的重點工作來抓。各學校要把抓學校管理工作和抓教育教學質量有機結合,組織實施好每個階段的工作。局機關幹部要積極深入學校和課堂進行調研聽課,及時掌握學校教育教學情況,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問題。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4

質量是教育事業的生命線,是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為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玉山學區教育督導室關於提升教學質量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學校內涵建設、強化教育教學質量意識,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切實推動學校科學發展,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開展提升教育教質量活動為載體,以狠抓教學質量為主線,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核心,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持續、均衡、快速發展,x區政府、區教科體局關於“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這一總目標。

二、目標與任務

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更新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狠抓常規管理,推進有效教學,優化評價方式。通過開展活動,使關公國小的教學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活動的領導,特成立“x國小學教學質量提升”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組職責:組長主要負責全校“教學質量提升”活動全面協調、監控工作;副組長制定“活動”實施方案、活動的動員、活動過程的指導、評價工作;成員負責本校“活動”的具體實施,認真操作,努力使我校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台階。

四、工作內容和措施

本活動實行“三步走”——會議分析、個別談話、集中聽課。

(一)會議分析

1.三月份召開好“兩個會”,薄弱學科、薄弱班級專題會,畢業班、抽測年級教學成績總結會。

2.教務處對20xx秋季各學科成績進行分類,分類原則即前1/3,中間1/3,後1/3,充分了解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對症下藥。

3.教務處擬定出薄弱學科、薄弱班級、優秀學生名單。

4.薄弱班級班主任、薄弱學科任課教師談花前準備分析材料,只找主觀原因,不找客觀原因,下一步打算。

5.所有薄弱學科教師要填寫質量分析表。

6.半期結束小結分析,期末結束總結分析。

(二)個別談話

學校行政負責對薄弱學科教師專題談話

教務處和班主任共同對優秀學生談話。

“兩個談話”活動於4月份進行。

(三)集中聽課

1.四月份分四周時間對所有薄弱學科教師進行聽課,看課堂教學效果,課前準備,課後作業批改情況。

2.聽課結束必須進行交流、討論,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的課要進行再次聽課、交流、討論。

3.教科室要提前根據薄弱學科教師名單制定聽課方案,要將所有薄弱學科進行分組,明確聽課組長,安排聽課組員;有統一聽課評價標準。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5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通知》,落實《中共遼寧省委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遼委發〔20xx〕29號),加快推進我市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就推進我市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位置,搶抓發展機遇,補齊發展短板,打造優質教育服務體系,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提高義務教育均衡化水平,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推進優質特色普通高中建設,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遵循教育規律,尊重青少年成長規律,堅持改革創新,深化素質教育,持續推進基礎教育現代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發展目標。到20xx年,我市基礎教育事業發展主要指標保持東北地區領先,總體發展水平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公平優質,人民羣眾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為新時代大連高質量發展、率先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撐。到2035年,實現更高水平、更具影響力的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市。

學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安全優質。到20xx年,全市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力爭達到55%,100%縣(市、區)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評估認定。到2035年,全面普及有質量的學前三年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義務教育更加優質均衡。到20xx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9%以上,中國小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達50%,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達95%。城鎮學校大班額、擇校熱問題基本解決,內涵發展與素質教育要求得到有效落實。優質義務教育資源更加豐富均衡,區域、校際優質教育資源差距顯著縮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佈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後服務優質全面,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範,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取得顯著成效。到2035年,大校額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補齊優質均衡指標短板,實現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

普通高中教育更加多樣化有特色。到20xx年,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實現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大,力爭創評10所省特色普通高中、5所省教育教學改革典型學校,創評市特色高中15所,努力將優質特色普通高中在校生佔比提高到65%。縣域普通高中和城區普通高中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健全。到2035年,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高中階段學校優質率達到100%。形成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需要和社會對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優質特色發展新格局。

二、重點任務

(一)堅持“五育”並舉着力培養時代新人

1.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改革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進大中國小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工作,更好發揮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加強中國小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和保障,將思政課開設情況和教學質量作為年度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完善德育工作落實機制,構建“方向正確、內容完整、學段銜接、載體豐富、常態開展”的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工作體系。指導中國小“一校一案”落實《中國小德育工作指南》,不斷增強德育工作實施能力。遴選30個左右大中國小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實踐基地校,評選市級優秀德育工作案例100個。(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2.提升學生科學文化素養。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教師深入理解學科特點、知識結構、思想方法,科學把握學生認知規律,上好每一堂課,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加強對學習認知和學習行為規律的研究,積極推廣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增強學生認識真實世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有機融合,探索差異化教學形式和個性化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自主有效學習。(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3.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素養。提高學校體育水平,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完善學校體育“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模式。因地制宜開展每天1小時校園陽光體育活動,有效落實每天兩次大課間體育活動與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廣泛開展面向全體的普及性體育運動,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構建以學生體育社團、俱樂部等為主要平台的課外體育活動體系。加強中國小校操場改造,佈局200所以上幼兒園普及幼兒足球啟蒙教育,打造至少10所校園足球樣板示範學校。加強體育教學質量監測和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督促學生掌握至少2項體育技能,將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情況作為評價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強化近視綜合防控和肥胖防控工作。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心理專家培養、師生心理健康培訓、心理教育課程建設和心理諮詢室建設。(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衞生健康委、市體育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4.提升學生藝術素養。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要求,開齊開足上好藝術課。統籌整合學校與社會美育資源,形成課內課外一體化、校內校外相結合的美育機制。深化教學改革,逐步完善“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高效利用美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美育特色學校,鼓勵學校積極發展特色項目,開發藝術校本課程。充分利用藝術院團、在連高校優質資源,繼續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大力推廣合唱、合奏、集體舞等惠及全體學生的藝術活動,建立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機制,豐富藝術實踐活動。(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5.提升學生勞動素養。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全面提高廣大中國小生的勞動素養。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設立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的中國小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推進勞動教育與其他學科教學互相滲透、互相融合。豐富校園勞動文化建設,開展勞動主題教育活動,統籌安排課外勞動和家庭勞動時間,設立勞動周,適當佈置家庭勞動作業。充分發揮綜合素質實踐教育基地的勞動教育作用,推動基地課程升級。推動學校與社會資源的聯動融合,強化學生勞動體驗。創建10個市級示範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50所勞動教育示範學校,遴選一批社會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二)補齊發展短板持續擴增優質資源

1.持續擴增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20xx年前,各地區要完成本地區《幼兒園佈局規劃》編制,並把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納入城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列入本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拓寬渠道增加公辦幼兒園數量,通過新建、改擴建,利用回收的小區配套園舍、閒置校舍,新建國小附帶辦園等途徑和方式擴增公辦園,20xx年累計增加公辦園50所。強化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建設。充分利用農村閒置校舍舉辦公辦幼兒園,農村地區每個鄉鎮原則上至少有一所公辦中心園,大村獨立建園或設分園,小村聯合辦園(班)。要嚴格控制撤併關停村級公辦園,下氣力辦好百姓“家門口”的幼兒園。修訂完善市級普惠性民辦園認定管理辦法,建立區級普惠性民辦園認定和扶持長效機制,全面提高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20xx年,在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優質園幼兒力爭達到80%以上。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普通幼兒園接收殘疾兒童入園,確保適齡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資源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2.加大義務教育優質資源供給力度。優化中國小布局規劃,全市新建、改擴建中國小40所。重點加快推進甘井子區、金普新區和高新園區等人口遷入區域中國小建設,匹配教育供給與需求。推動教育集團化辦學,創新集團發展激勵促進、優秀師資儲備交流、集團資源統籌管理、跨區域協作辦學等機制,促進優質資源向薄弱學校覆蓋,努力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推進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建設,通過加快中國小規劃建設和高中階段學校校舍疏解置換等方式,統籌解決人口密集區域資源不足問題,逐步實現優質均衡標準班額。加快補齊農村教育短板,完善城鄉幫扶制度,推進鄉鎮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打造“鄉村温馨校園”。加強殘疾兒童義務教育招生工作,加快落實“一人一案”教育安置計劃。(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資源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3.優化普通高中優質資源佈局。落實主城區優質教育向外疏解、“資源向北去”的部署,進一步優化普通高中資源佈局,推動優質高中教育品牌學校功能外溢。優化整合主城區普通高中資源,建成、啟用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金普學校。圍繞城市產業重大項目部署,謀劃佈局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持續加強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和特色普通高中建設,鼓勵普通高中積極開展德育、科技、人文、外語、藝術、體育、勞動教育,深化學校特色發展,學校特色項目覆蓋率提前達到100%。積極擴大縣域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加快縮小市域內普通高中辦學差距。(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資源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4.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實施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工程,優化升級大連本站域網,擴容改造中國小網絡,加強鄉村、海島學校網絡環境建設,逐步實現WLAN+5G無線網絡全覆蓋。推進智慧教育示範區、示範校(園)建設,擴大網絡空間應用和融合應用試點範圍。推動教育教學方式數字化變革,強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應用,利用新技術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轉變育人方式,支撐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積極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的應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範圍。探索常態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實現異地遠程同步授課、同步教研、同步訓練、同步評價,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大連教育數字課堂”教學資源庫建設工程,建設中國小線上線下同步課程資源庫和個性化學習素材資料庫等。(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三)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提高學前教育保教質量。深入貫徹《幼兒園工作規程》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堅持遊戲為基本活動,推動幼小銜接,實施科學保教。完善教研責任區機制,強化幼兒師資專業培訓,完善園長准入制度,全面提升保教質量。推動優質幼兒園創建與晉升,實施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提質工程。全面改善幼兒園辦園條件,督促各地區加大幼兒園條件改善專項資金投入,在幼兒園安全條件、環境衞生、玩具圖書和設施設備等方面持續進行改善、更新和補充。(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2.提高義務教育課堂教學質量。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學業質量標準,確保教師應教儘教。面向全體學生,落實以學定教、以教促學、教學相長基本要求,確保學生學足學好。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改革,開展研究式、項目化、體驗式、合作式學習,因材施教,積極建構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育人功能。進一步豐富教學手段,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指導並督促學校聚焦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環節,進一步完善“雙減”背景下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全面強化作業管理,在“壓總量、控時間”的基礎上,注重“調結構、提質量”,提升教師作業設計能力水平,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加強教育教學實踐研究,改進教研機制,為提高課堂教學提供專業指導。嚴禁使用未經審定的教材,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3.提高普通高中課堂教學質量。推動普通高中教學改革,嚴格執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校)建設,發揮示範區(校)的引領示範作用。加強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特色項目和實驗項目研究,完善學校課程管理制度。開展教育教學聯合視導,指導學校執行教學常規,基於新發展階段新任務,嚴格按新課改和新大學聯考要求實施教育教學。紮實推進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健全規範、高效的選課走班運行機制,完善學分管理。強化學生髮展指導,實施全員導師制,按照我市普通高中學生髮展指導意見做好學生選科指導和生涯輔導。加強指導教師培訓,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各種社會資源,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指導機制。加強優質普通高中對薄弱縣域普通高中的幫扶,切實提高縣域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全面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四)推進考試評價改革促進教育內涵發展

1.深化義務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落實《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試行)》(大政辦發〔20xx〕30號),完善基於國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招生錄取模式。將藝術、體育和勞動教育納入學業水平考試,引導落實“五育並舉”要求。從20xx年秋季入學的七年級年級開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享受指標到校政策。逐年增加省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國中學校的比例,20xx年達到80%。通過改革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引導家長理性對待“擇校”,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外負擔,促進教育公平,不斷提高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2.落實大學聯考綜合改革。全面落實遼寧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規範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強化大學聯考組織管理工作。深入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建立審核、公示、誠信、督查等制度,確保內容準確、評價公平、結果實用,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發展。(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五)堅持“四有”標準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推進新時代師德建設。落實《新時代中國小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中國小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xx年修訂)》和《大連市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負面清單》,嚴格師德考核,將師德考核作為教師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職務晉升、培養培訓、表彰獎勵、績效工資分配及資格註冊的重要依據。強化師德監督,構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廣泛參與的“五位一體”師德監督體系。嚴格治理中國小教師師德突出問題。嚴把教師入口關,嚴格落實教育行業入職查詢和從業禁止制度。開展師德承諾活動,規範教師從教行為。加大師德師風正面宣傳和優秀教師選樹力度,以微信公眾號、新聞媒體等為載體,廣泛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蹟,展現當代教師風采。(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2.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落實大連市“十四五”中國小(幼兒園)幹部教師培訓規劃,完善區域教師培訓管理體系、教師專業晉升體系、教師學習資源共建共享機制以及教師質量評價提升體系。以基礎教育領軍人才培養為抓手,以信息技術賦能融合為載體,以校本研修內涵建設為基礎,構建市、區(市、縣)、校“三位一體”的研修體系。堅持“五育並舉”,以主題研修方式貫通大中國小思政一體化、勞動教育一體化以及班主任、音體美等學科教師的培養培訓。持續開展名優教師送教下鄉,助力農村教師素養提升。注重信息賦能,落實信息技術2.0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區域教師現代化教學能力和水平。(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3.創新規範教師編制配備機制。建立“市級統籌、縣域調劑、以縣為主、動態調配”的中國小教師編制管理機制,加大教職工編制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力度,注重向鄉村小規模學校傾斜。嚴禁擠佔、挪用、截留編制和有編不補。實行教師編制配備和購買工勤服務相結合,滿足教育快速發展需求。(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4.保障教師工資及相關待遇。貫徹落實國家、省關於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的各項政策,健全中國小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確保中國小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切實維護教師合法權益。全面落實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中國小班主任和特教教師津貼、農村教師差別化補助政策,民辦幼兒園要參照當地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相應教師的工資收入。(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六)推進依法治教提高基礎教育治理水平

1.全面規範學前教育辦園行為。有效落實《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國小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深入開展“國小化”治理,國小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實現幼小雙向有效銜接。按照省相關文件規定,穩妥實施民辦幼兒園分類管理,民政、市場監管部門要分別對取得辦學許可證的非營利性幼兒園和營利性幼兒園依法辦理法人登記手續。加大無證幼兒園治理力度,動態消除無證幼兒園。指導各地區完善幼兒園年檢制度,加大幼兒園信息公開力度,發揮家長、社會監督作用,促進幼兒園規範發展。(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衞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2.全面規範中國小招生行為。嚴格落實國家、省關於中國小招生入學工作的有關規定,依法保障每個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就近入學,按要求做好來連隨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學生等特殊羣體學生的入學工作,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民辦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按計劃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通過大連市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系統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嚴格落實教育部關於招生入學工作的“十項嚴禁”要求,義務教育學校嚴禁以任何形式選拔學苗。建立市級高中階段學校統一招生錄取網絡平台,切實加強招生計劃和錄取過程管理,有效保障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實現同步報名、同步錄取。(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3.切實減輕中國小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持續鞏固提高學校“雙減”工作水平,切實規範教學行為,堅決整治中國小校不遵守教學計劃、“非零起點教學”等行為。持續推進“減負提質”工程,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總量,規範作業批改管理,改進考試方法,提高命題質量。建立健全教育行政部門與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的協調機制,加大對課後服務工作的資源、資金、人員隊伍等的保障力度,完善課後服務機制,不斷創新課後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式,提升課後服務質量。嚴肅查處在職教師中國小教師有償補課,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在教師招錄聘任、晉升、表彰中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4.切實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嚴格落實國家、省市“雙減”工作要求,有效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持續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力度,嚴把“入口關”,不再審批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堅持“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加強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行為監管,全面推廣使用《中國小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嚴厲查處超出政府指導價收費行為,堅決打擊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按照“應託管、盡託管”原則,校外培訓機構全部開立銀行託管賬户,預收費全額納入監管範圍,從源頭化解“退費難”、“捲款跑路”等損害人民羣眾利益問題發生。有效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培訓項目分類鑑別,倡導機構行業自律,按照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規範開展培訓服務。嚴格落實校外培訓材料雙審機制,堅持“凡編必審、凡用必審”。建立教學師資備案台賬,進一步落實從業人員管理辦法。探索建立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指導各地區明確具體條件,嚴格審批。建立健全“雙減”工作風險應急機制,確保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緊密銜接,維護各方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在媒體設立“雙減在行動”專欄,集中宣傳我市“雙減”重要工作,設立“違規校外培訓曝光台”,排查整治情況適時進行反面曝光。(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市場監管局,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持續深入開展黨建引領教育工作實踐活動,把黨的建設貫穿到辦學治校、教書育人、人才培養全過程。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中國小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進一步完善議事決策機制,推動落實中國小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固樹立科學的教育觀、正確的政績觀。完善對學校和教師的考核激勵辦法,嚴禁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及獎懲學校和教師。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聚焦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主責主業,切實減輕中國小教師負擔,確保中國小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

(二)強化政府職責。切實履行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為主的管理責任和學校主體責任,各區市縣(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協同各相關部門每年至少向當地黨委和政府彙報一次基礎教育工作情況,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在土地劃撥、人員編制、經費投入、項目建設等方面落實責任,設置足夠學校,保障必要經費和辦學條件,為基礎教育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貫徹教育法律法規,落實校園安全責任,提供滿足教育教學需要的合格師資,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按時入學,落實控輟保學責任。

(三)加強考核督導。建立教育督導問責機制,將基礎教育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作為對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考評的重要內容,並將考評結果向市政府報告,通報至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和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對履行教育職責不力、未如期完成發展目標、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及相關責任人按相關規定予以問責。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幹部考核督查範圍,並將結果作為幹部選任、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

(四)強化宣傳引導。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大宣傳力度,全面正確解讀黨的教育方針,做好先進典型的宣傳報道。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及新媒體等多種渠道,通過開設專題欄目、專版以及定期投放公益廣告、製作專題宣傳片等方式,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宣傳報道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及取得成效,及時迴應社會關切,引導人民羣眾正確看待當前存在的問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營造基礎教育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6

一、學年目標

緊緊圍繞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這一重點工作,研究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措施,向管理要質量,向課堂要質量,努力完成“三項任務”,實現“一個目標”。三項任務:一是牢固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健全提高教學質量的激勵和保障機制。二是加強課改,尋求適當的教學模式,注重實效,落實課堂教學提升效益的主渠道。三是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強化對教學質量的監控。一個目標: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

二、總體思路。

開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活動的總體思路是:圍繞一個核心,堅持兩個提升。圍繞一個核心,就是把提高質量作為開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活動的核心任務。堅持兩個提升,就是教師“教”的質量和學生“學”的質量的提升。

三、保障機制。

1、首先,學校教學質量“一把手”責任制,堅定不移地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和質量的核心意識。其次,教學質量教導主任直接責任制,實施科學管理和指導,強化執行力和落實力。二是班級教學質量以班主任為核心的教師集體責任制。三是教師個人學科質量責任制。這樣,進一步明確了各自的責任,充分發揮教導主任、班主任作為學校工作管理者、落實者的作用。

2、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強化教師教研意識,營造人人蔘與教研、人人蔘與教學研究的良好氛圍。積極開展各類教研活動,通過集體備課、賽課、評課、研討交流,提高教師教學研究水平和課堂教學能力。

3、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要緊緊抓住質量這一生命線,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0分鐘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

4、實施有效輔導。教師根據檢測成績和平時觀察,確定學困生名單,建立學困生學習檔案,制定轉化措施,明確轉化目標,責任到人,對學困生的輔導突出個性,注重實效,做到時間、地點、內容、教師、措施、檢查六落實。

四、組織領導為加強活動的領導,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組長主要負責全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全面協調、監控工作;副組長制定“活動”實施方案、活動的動員、活動過程的指導、評價工作;其他教師負責本校“活動”的具體實施和操作。

五、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召開動員大會,認真組織學習縣教育局關於“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實施意見”,動員和教育全校教師提高對“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方案。

(二)實施階段根據教學質量提升年方案,認真組織實施。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有關制度,開展各種學習、教學、培訓、檢查、評比活動,每學期選出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單項表彰。

(三)總結階段進行總結,總結經驗教訓。選出本年度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表彰。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7

為全面貫徹落實《賀蘭縣委辦公室賀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賀蘭縣就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全面推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推進“五育並舉”綜合發展,提升育人實效,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領導下,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核心,牢牢抓住學校育人的主陣地,實施五育並舉,全面育人,突出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傳承愛黨愛國、勵志上進、情繫家國、心繫民族精神教育,全面對標既定目標任務,推進學校各項工作同步協調優化高效發展。

二、發展目標

力爭到20xx年,全校經過困難期、轉型期、穩定期、進入發展期,學校各項工作同步、協調、優質、高效發展,教育服務更加全面、教育治理更加有效、教育質量更顯突出、辦學特色、綜合育人能力顯著提升、學校特色化發展日益凸顯。

三、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主要任務

(一)實施立德樹人工程

1.堅持培根鑄魂。

加強思政課堂建設。強化思政課關鍵地位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作用,培養和建設1個校級思政名師工作室,打造優秀青年思政教師團隊和思政精品課堂,積極參加區市縣思政優質課評比。開展思政課堂教學研究,落實課堂思政。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國小課程教材指南》《革命傳統進中國小課程教學指南》,引領青少年學生永續中華民族根與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牢民族文化自信、價值自信根基。安排思政教師列席學校行政班子理論學習,常態化推進思政課“三進”工作一體化集體備課,教研交流,開展課堂思政示範課。

完善學校德育體系。落實《中國小德育工作指南》,全面引領學生牢固樹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熱愛中國人民解放軍,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意識,着力提升學生家國情懷、公民道德責任意識、紀律規矩意識、學習進取意識、友好互助意識,勤儉節約意識。

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系列德育活動,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為抓手,全面落實革命傳統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以培善向善活動為抓手,打造年級班級儒雅教育和善行教育,以班級學生學習實踐為切入,通過頌、背、改、行,引領和規範學生學習生活言行;深化“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堅持開展“開學第一課”“中華經典誦讀”“道德講堂”“爭做新時代好隊員”等各類主題實踐活動,大力發掘和表彰好人好事,講好“凡人善行”故事,同時加大各類活動評比表彰,樹立學生中各類典型和榜樣,用身邊的事來教育身邊的人,用身邊的人來感染身邊的人,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德塑人,全面推進和提升班風、學風建設實效。

增強和提升共青團、少先隊政治屬性。加強黨組織對共青團、少先隊的指導,持續加強政治啟蒙,提升學校團隊組織戰鬥力和工作實效。堅持每週一及重大節慶日舉行升國旗儀式,開展向國旗敬禮、國旗下宣誓、國旗下講話等活動,每週組織開展1次主題班、團、隊會,每學年至少安排1周時間開展實踐教育活動。

堅持開展“七比七賽”活動。通過班級“比學習賽成績、比衞生賽整潔、比紀律賽秩序、比文明賽禮貌、比活動賽組織、比誠信賽品德、比管理賽安全”系列活動,講清要求,立好規矩,有序實施,全面推進班級學風、衞生、紀律、禮儀、秩序和誠信教育,實現衞生上台階,隊伍有秩序,儀表有規範,面貌有精神,品德有保障,早操有口號,集會有隊形,講評有內容,整體有提升。

推進潔淨班級建設。推進班級建設精細化、人文化、精品化建設。實現班級桌凳擺放有序,學生桌面文具統一居左放置,必須做到人離開,凳進桌;教室窗台有盆花,教室走廊地面無垃圾、無滋泥、牆面無塗污,窗户玻璃明亮光潔;衞生工具清洗乾淨,擺放有序。實現早操呼號出操,排列整齊,縱橫成線,收操小結有講評;集會呼號整隊,安靜有序;實現學生校服穿着整潔,髮型規範;開展學生禮貌問好活動,發掘學生特長,培養良好興趣愛好,促進學生文明素養養成教育。實現班級學生座位左右1-4組及前後四排定期滾動,實現學習資源公平共享。實現班幹部合理設置。班級設置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和安全班長;學科設置學科課代表。實現下午課前準備時段,學生提前進班,各教室課前有歌聲或詩歌誦讀。

強化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推進學校心理輔導室建設,健全心理健康教師配備和課程開設,開展師生心理健康講座輔導,為師生提供可靠心理健康指導和服務。

開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抓好班級團支部和班級少先隊中隊建設,監督共青團員佩戴團徽,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年級部集會時必須集體合唱《國歌》《共青團團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和《歌唱祖國》;學校或年級部必須定期召開年級學生大會,學生幹部會議,各類學生幹部集體談話會;加強對年級各班違紀學生談心談話和紀律教育。

2.體育工作上台階。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全面推進學校體育教育提質量、全覆蓋、有成效、創品牌,制定《賀蘭二中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方案》,強化體育課程內容教學實施和體育項目教會勤練常賽,落實“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課堂教學模式,健全學校體育競賽制度,完成學校塑膠運動場升級改造;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保證每班每週3節體育課,做好、做實“三操量活動”,保證學生在校每天鍛鍊時間在一小時以上。立足國家足球項目學校,學生籃球體育特色學校基礎,開展跳繩、乒乓球運動全面普及,結合學校體育場地,開展師生建身活動,幫助每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

3.美育工作有實效。落實美育“教會勤練常展”,實施“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課堂教學,幫助每名學生掌握1—2項藝術技能。繼續開展學生藝術社團建設,發揮信息化書法教室優勢,推進師生書法愛好培養,堅持開展年度“墨香中國”師生書法展評活動,繼續打造剪紙、版畫、合唱藝術品牌,舉行年度藝術體育文化節,利用學校愛國主義影視中心開展京劇、秦腔、黃梅戲、越劇等中華傳統戲曲電影觀影活動,提升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傳承。

4.開展勞動教育系列活動。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強化勞動教育,持續落實《銀川市中國小勞動教育任務清單(試行)》和《賀蘭二中學生勞動教育任務清單》,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團隊,培養學生會勞崇勞勤勞意識,每週開設1節勞動教育課,每學期舉辦1次勞動周,協調社會資源服務資源,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安排校醫入班講健康教育課,把師生健康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環節,提升師生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5.社會協同育人。落實“賀蘭縣家校共育三年行動計劃”,建立賀蘭二中家長學校,聘請1名專兼職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定期開展“千名教師進萬家”教師家訪活動;各班級均成立家校委員會,本着“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勤商量”的原則開展家校聯繫,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適時組織進行家訪活動,協商解決班級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在年級、班級管理方式、措施方面爭取廣大家長的認同和支持,形成家校教育最大合力。積極對接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學生關愛及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更好地瞭解國情民情,強化責任擔當。

(二)加快實施資源增量達標工程

6.積極爭取學校基礎建設。積極爭取教育體育局以及上級部門教育建設項目,完成對學校水泥籃球場、塑膠跑道、20xx年建設的實驗樓原有錄播教室的建設和改造;建設信息化生物、物理、化學實驗室,滿足信息化條件下實驗學科測試需要,到20xx年實現學校校園教育教學設備基礎建設標準化、正規化、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三)實施規範化管理工程

7.嚴格規範教學組織。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加強課程實施日常監督,確保達到國家規定學業標準。嚴格落實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堅持提前備課,嚴禁不備而教、超標教學等違背教學規律行為。落實教育部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五項管理”規定和“雙減”要求,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高質量開展學生課後延時服務。

8.持續提堂教學質量。根據《賀蘭二中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規劃》,繼續落實推進“向班級管理要質量、向年級調控要質量、向規範教學要質量、向備課組教研要質量、向檢測分析要質量、向高效學習要質量、向信息化教學要質量”總思路,堅持“心中有目標,眼裏有學生,腦中有方法,腳下有行動”理念,開展以“推進課堂變革-五項核心指標”為標準的課堂教學變革,規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認知、知識內化、學習探究、潛能釋放和學習能力提高。在信息化運用提升2.0示範校推進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教師信息化運用能力,引領教師熟練掌握教學基本技能,落實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技術要求,廣泛運用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體驗式、沉浸式教學方法。抓實課前課中課後三段,落實課堂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藉助賀蘭二中學生信息網絡課程自學平台,引領學生實施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後複習,形成學生帶着問題來上課,課堂裏面能消化,課後複習能鞏固,單元測試來提高有效體系。堅持開展定向聽課、推門課檢查、優質課評選、競賽課展示、示範課推廣。繼續加強與縣教研室、銀川九中閲海分校、銀川二中、唐徠回中的對接交流,藉助區市名校教學幫扶優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9.切實提升教研能力。成立賀蘭二中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領導小組,對標區市縣基礎教育質量提升任務,開展學科研究和教學工作指導。在縣教研室的指導下,全面提升教師學校教研能力,堅持降低重心開展學科教研,繼續推進和加強備課組建設,實行備課組長年度選聘制,推進備課組由教科室、年級部並行管理模式,教科室監督指導引領教研,年級部側重教學質量的統籌實施。行政領導參與指導備課組活動納入考核;樹立行政領導是聯繫指導的學科成績提升責任人的理念,牢固樹立全校上下人人關心教學,人人蔘與教學,人人服務教學理念。轉變行政領導聯繫指導學科教研空掛名,不到位,無實效、兩層皮,考好考壞與己無關係的錯誤認識;行政領導參與聯繫指導,名師骨幹示範帶動,多措並舉,協同提升、多維一體提升教學教研實效。

堅持開展每週定向聽課活動,關注青年教師課堂指導,行政領導每週聽課不低於2節,每學期不低於15節,指導教師不少於10人次;教學副校長每週聽課不低於4節,每學期不少於50節;指導教師不少於30人次;教務主任、教科室主任每週聽課不少於3節,每學期不少於30節;指導教師不少於20人。實行每週聽課安排和聽課情況通報制,使得聽課活動制度化、常態化。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工作機制,滿足各層次教師發展需求,提升新時代、新理念、新技術環境下教師的教學能力,推進銀川市課堂變革核心指標的.課堂融合,提升教師參與教研的意識和開展教研的能力,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課堂教學、課例講授、教育教研競賽。

10.深化“互聯網+教育”融合推廣。以“互聯網+教育”示範校和人工助推教師隊伍建設示範校,全區中國小教師信息化操作提升2.0百所示範校為平台,持續推進互聯網信息化教學綜合提升,分批分期開展青年骨幹教師信息化應用團隊,深入挖掘基於人工智能、大數據、5G網絡背景下的智慧教室、VR虛擬體驗教室、創客活動、互聯網書法教室潛在功能,培養平板教學、方略盒子、虛擬現實教學品牌課堂;依託賀蘭一中互聯網教研聯盟平台,開展專遞課堂、名師課堂、網絡課堂應用,全力推進教師教學助手、個人空間的熟練使用和個性化建設,藉助賀蘭二中學生網絡自修平台學科二維碼集成資源,形成課上課下、校內校外、自學與輔導有機融合的課前、課中、課後三段教學模式。開展數字教材使用培訓,推動教師使用網絡學習空間,有效獲取優質資源,及時上傳精品課程,開展線上師生互動,形成課內與課外、現實與虛擬、線上與線下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式。

11.全面落實“五項管理”“雙減”要求。持續開展學生手機、睡眠、作業、讀物、體質“五項管理”,堅持開展“五項管理”學生問卷調查,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完善制度,確保各項規定落實到位;加強作業管理、作業指導管理、作業批改管理、努力實現作業“減量提質”;推進作息管理,實現學生睡眠時長有保障、質量有提高;堅持學生手機入校園申請制度、學生手機校園內統一管理、禁止有機佈置或完成作業,做到手機“管得住、用得好”;持續開展學生讀物監管審查,推進圖書進班級活動,保證“三操兩活動”的開展,嚴控學生近視率,抓好提質管理。

12.全面推進校園綜合治理。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定期召開意識形態工作專題會議;嚴防宗教勢力滲透校園。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全面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完善校園治理保障體系,保障和提升校園人防物防技防,封閉化管理、專職保安配備、一鍵式報警器及視頻監控系統與公安聯網、“護學崗”四個100%工作目標。落實《學校衞生工作條例》要求,加強醫教協同聯動,積極開展健康學校創建,健全安全事故預防與處置機制,抓好校園欺凌預防、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專項建設,在公安機關的支持下,依法打擊“校鬧”行為,保護師生安全,維護學校權益。

(四)實施新時代強師工程

1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將師德師風建設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在資格認定、教師招聘、人才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考核考評、評優選先、表彰獎勵等工作中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定期進行師德師風講座,開展法律法規學習,強化依法執教、依法施教認識,開展師德師風承諾、公佈負面清單和失範通報警示制度,嚴肅查處師德失範行為。嚴格執行自治區教育廳“七嚴禁”,嚴禁教師組織、參與有償補課。建立師德檔案,將教師失範行為納入當月考核並記入個人師德年度記錄。

14.持續開展教師培養培訓工作。制定年度學校教師培訓計劃,強化教師培訓,使得年度教師培訓有內容、有目標、

有考核、有成果,發揮區市縣骨幹教師“傳幫帶”作用,堅持開展每週定向聽課活動,關注青年教師課堂指導,以“互聯網+教育”示範校和人工助推教師隊伍建設示範校,全區中國小教師信息化操作提升2.0百所示範校為平台,持續推進互聯網信息化教學綜合提升,分批分期培訓培育信息化應用骨幹教師,全力培育培養優秀青年教師教學梯隊,20xx年形成全學科教師隊伍可持續成長、可持續發展。

(五)實施改革創新工程

15.改進學生評價模式。在教育體育局的指導下,開展以核心素養髮展為導向的學生評價探索,落實“五育並舉,五育融合”,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減少檢測次數,扭轉以考試分數評價學生的做法,關注學生個性特長髮展,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培養學生健康藝體愛好,為學生一生髮展奠定基礎。

五、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年5月-20xx年8月)。由學校辦公室牽頭,制定《賀蘭二中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賀蘭二中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責任清單》,明確各有關部門職責分工,建立年度工作任務台賬和考核工作機制,實施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將落實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納入對各部門履行職責評價考核。並召開全校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部署推進會。

(二)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按照實施方案全面開展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不斷總結好經驗做法,抓示範、樹典型,點面結合,整體推進。根據工作推進情況,嚴控工作進度和質量,協調解決具體問題。

(三)驗收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迎接上級教育部門評估驗收工作。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8

一、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習興趣。

當前,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離教現象”較為嚴重。所謂“離教現象”,是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偏離和違背教師正確的教學活動和要求,形成教與學兩方面的不協調,這種現象直接影響着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離教現象”主要表現在課內不專心聽講,課外不做作業,不復習鞏固。這種現象的直接後果是不少學生因為“不聽、不做”到“聽不懂,不會做”從而形成積重難返的局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怎樣消除學生的“離教現象”呢?我的體會是,必須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採用多種教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有理數”一章的小結時,同學們總以為是複習課,心理上產生一種輕視的意識。鑑於此,我把這一章的內容分成“三類”,即“概念關”、“法則關”、“運算關”,在限定時間內通過討論的方式,找出每個“關口”的知識點汲每個“關口”應注意的地方。如“概念關”裏的正、負數、相反數、數軸、絕對值意義,“法則關”裏的結合律、分配律以及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在“運算關”強調一步算錯,全題皆錯等等。討論完畢選出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講解,最後教師總結。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使舊知識得以鞏固,而且能使學生處於“聽得懂,做得來”的狀態。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時我安排了這樣一個遊戲,事前我佈置學生收集各種有關本章學習中可能出現的錯誤,並且書寫在一張較大的紙上,在上課時由組長在開始前5分鐘內召集全組同學把各自找到的錯誤題拿到一起討論,安排“參戰”順序。遊戲開始,各隊輪流派“挑戰者”把錯誤題貼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隊搶答,如果出示問題後一分鐘之內無人能正確指出錯誤所在,則“挑戰者”自答,並獲加分,如果某隊的同學正確應戰,指出了錯誤所在,則應戰隊加分,最後以總分高的隊獲勝。這一遊戲使課堂氣氛活躍了,挑戰者積極準備,應戰隊努力思考,把有關“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錯誤顯露無遺,其效果比單純的教師歸納講述要好得多。

二、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可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閲讀開始,七年級學生閲讀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閲讀習慣,教師必須從示範做起,對課文內容逐句、逐段領讀、解釋,對重要的教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重複讀,並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標記。對於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意,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看書習慣之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閲讀題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閲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啟發,促使學生再次閲讀,尋找答案,彌補自己先前閲讀時的疏漏,從而進一步順應和同化知識,提高閲讀水平和層次,形成閲讀——討論——再閲讀的良性循環。

三、引導學生培養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能力的培養,其中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主要方面。思維能力的內在實質是分析、綜合、推理、應用能力,外在表現是思維的速度和質量。

1.思維速度的訓練

就國中生而言,思維速度的訓練主要依靠課堂,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利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訓練學生的思維速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如講解完新課後,安排課本中的練習作為速算題;也可精編構思巧妙、概念性強、覆蓋面廣、有一定靈活性的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進行專項訓練,以提高快速答題的能力。

2.思維質量的訓練

思維質量的訓練,除利用課堂教學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展開解題思路的討論,剖析各種題解方法的特點,選擇簡捷而有創造性的解題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拓展學生思路時要儘可能考慮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

3.逆向思維的訓練

啟發學生思考與已知過程相反的過程,培養學生倒過來想問題的習慣,考慮與已知條件相反條件下的狀況,構思事物反作用的結果,從而開拓思路,找出解題途徑,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條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較高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本文僅是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就教於廣大教師,以便在教學工作中進一步改進、完善。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9

為落實上級精神,進一步強化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意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全面提升我校教學質量,結合我校實際,決定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活動。為使活動取得實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活動為載體,以狠抓教學質量為主線,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核心,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強化薄弱環節,規範辦學行為,促進我校教學質量持續、均衡、快速發展。

二、目標與任務

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更新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狠抓常規管理,推進有效教學,優化評價方式。通過開展活動,使教學質量有較大提升,羣眾滿意度不斷增強。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活動的領導,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工作內容和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1、結合學校實際,科學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教學。

2、嚴格執行教學管理制度,將制度貫徹落實到每一個教研組、每一名教師,抓好制度的落實。

3、在制定和運用過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學管理制度,探索出適用性、可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不斷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

4、嚴格考評教學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強化教學質量的監控,實行教學質量責任制管理,明確教學質量具體責任分工,建立獎處激勵機制,公平、客觀地運用考評結果,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學工作的全面提

(二)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1、開齊、開足、開好課程。嚴格按照部頒課程計劃,開齊科目、開足課時、開好課程,加強校本、綜合實踐、及音體美等課程的開發與管理,

2、狠抓教學常規管理,規範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方法,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

(1)備課:嚴把備課關,注重備課質量,加大對備課的過程性督查,杜絕應付備課和突擊備課。教師應做到:備好課標、備好教材、備好教學手段、備好教法、備好學法;吃透重點、難點、知識點、教學點、能力點;優化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2)講課:嚴把課堂教學關,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教師應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符合學生實際,容易被學生接受,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德育的滲透;教學過程安排要井然有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恰當設疑,引發思考,鼓勵為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學方法手段要靈活、適用,適時有效,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和指導,充分利用直觀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語言要規範、文明、準確、簡練嚴密、清晰易懂,教態要端莊自然,富於激情;教學效果要明顯,課堂教學氣氛要活躍,學生基本能夠理解和掌握當堂所學知識,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達到擬定的教學目標。

(3)作業批改:嚴格做到作業內容要精選,作業要求要嚴格,處理要及時,批閲要規範。同時做好作業的講評,講評要細緻到位

(4)輔導:輔導要耐心、細心、熱心、誠心,積極採取“抓兩頭促中間”,注重後進生和學差生的輔導和提高。

(5)練習:要採取多元化,多層次,內容豐富的練習方式,恰當、科學地設計練習,注重練習的有效性。

3、加強聽課、評課工作。學校領導要聽齊30節課、其他教師要聽足20節課,聽課做到有記錄,有評析。

(三)、紮實開展教學活動,用活動推動教學。

1、紮實開展好校內研討課、觀摩課、公開課、示範課、教學講座等教學活動,學校領導要深入其中組織教師做好聽課、評課,注重活動的質量,充分體現活動的效果。通過活動讓教師全員互動,主動參與,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能力和質量的提高。

2、把教學活動與教學常規檢查相結合,以檢評為載體,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使廣大教師在活動中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3、為配合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活動,學校將繼續紮實做好突破項目,組織各項教學競賽活動,並通過此次活動達到激發教師鑽研業務、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強化校本培訓。

1、結合實際,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教師培訓和校本培訓方案,明確培訓目標和任務,紮實做好校本開發、校本教研、校本培訓工作,有目的按步驟地組織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2、根據本校實際,組織開展校本集中培訓,把重點放在解決教師專業水平和自身素質提高的培訓和教研活動。

(五)加強教研工作,落實課題研究制度。

要求全體教師增強教研意識,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學校要求所有授課教師必須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教學論文,教導處認真做好每月教學工作的常規檢查,幫助指導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管理水平。

(六)進一步建立完善教學評價制度

1、加強各學科質量驗收工作。要求授課教師對學科期中期末質量檢測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從中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找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2、建立健全教學常規管理的各項有效的制度,規範教學行為,尋求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0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學習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主體、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核心、以現代化教育技術為手段,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強化薄弱環節,規範辦學行為、從教行為,努力辦令社會、家長滿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標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穩步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組織領導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務處,塗國勝副校長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具體安排部署,教務處組織實施,教研組具體落實。

四、具體措施

(一)加強校本教研,提升教師業務水平

1、開展校本教研活動。落實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廣大教師要不斷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個人業務水平,不斷地給自己“充充電”。各教研組也需把提升組員業務水平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根據學科特點結合教師自身,各教研組每月開展一次集體大學習。

2、開展教學評優活動。定期組織開展教學評優各類活動,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去。

(二)加強課堂教學管理,落實課後服務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求教師根據學生基礎及學科特點,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針對會議反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提出如下針對措施:

1、在課前下功夫。上一節課不難,上好一節課就不太容易,一如既往地上好每節課就更不容易了。教師在課前應認真鑽研教材,細緻備課。

2、優化課堂。課上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課堂練習要有針對性。教師要精講破難點,學生強化訓練。

3、抓課後服務。一節課下來,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所學知識是不切實際的。每個班級、每門科目總有薄弱生。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1)建立學習困難生檔案。任課教師對學習困難生做到心中有底。

(2)教師利用課後服務等其他時間有針對性地對學習困難生進行輔導。

(3)注重作業分層設計。注重作業質量,針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做到有基礎、有拔高,讓學習困難生能“消化”,讓尖子生“吃得飽”。

(4)提高閲讀能力。圖書室定期定時開放,提倡學生到圖書室讀書,撰寫讀書筆記並在全校範圍內組織評選展示。

(5)課後學業評價。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後評價反饋,對學生進行多元化、多維度的評價,針對學業評價,做好教學反思,教學分析。

(三)搭建師生提升參與平台

在教師隊伍中組織開展以下教學活動:

(1)開展教學競賽類活動。主要開展形式有:課件設計大賽、説課比賽、教學設計比賽、課堂教育能力、新課標知識與技能大賽等比賽。

(2)開展“推門課”、巡課等活動。

(3)開展教學研討活動。

(4)開展青藍結對工程。

在學生中間組織開展如下活動:

(1)開展經典誦讀、課本劇表演、書法、習作、主題手抄板等競賽。

(2)開展口算、速算、推理等能力競賽。

(3)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學校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保障落實方案的執行。每位教師要了解方案的基本要求,各教研組結合實際制定提升本組教學質量提升的具體辦法,確保人人有明確活動任務,教師積極參與。

2、加強業務培訓。教師要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線上線下培訓,同時利用好“對口幫扶”、“城鄉聯盟”、“送教下鄉”等各類外界資源提升自身業務水平。

3、加大硬件資源投入。優化校閲覽室、班級閲讀角等圖書配備。

4、建立獎勵激勵機制。設立專項獎勵資金,每年召開一次教師表彰大會對教育教學提升中表現突出的個人進行獎勵表彰。在市、縣學業水平測試中教學質量受到市、縣獎勵的給予教師個人獎勵,獎勵對畢業班教師適當傾斜。具體獎勵方式按學校教育教學獎勵機制辦法進行執行。

5、增強後勤保障。為教師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減少教師參與非教育教學活動。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1

一、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讓學生喜歡學語文。學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課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師需要在學生學習每一篇課文前設計一點精美的導語,以此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求知慾望,當然僅這一點還遠遠不夠的。學生的身心特點還告訴我們,他們的注意力很難持久。教師在閲讀教學過程中還需注意採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始終保持激昂的情緒。如教師需要不斷錘鍊自己的語言,力求語言親切、精煉、幽默,並適當運用形體語言;教師要多鼓勵、肯定學生,讓學生品嚐到發現的快樂;教師要能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輔助手段(如錄音、多媒體等)。因此,如果我們在閲讀教學過程中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於最活躍狀態,最佳地接收教學信息,有效地誘發良好的學習動機。這樣教和學得到了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總之,教師要能調控課堂節奏和情緒,力求讓學生在亢奮狀態下完成閲讀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能親近生活,親身體驗,走進文本,吸取營養。

二、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感悟,去理解。

閲讀是學習語文的基本環節,閲讀教學在國小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所佔的比重最大,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聽、説、讀、寫各種能力的重要環節。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中的“以讀為本”已成為國小語文教師的共識。在閲讀教學中,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受到薰陶。同時,教師要學會放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閲讀教學,讀是關鍵。國小生要加強朗讀,默讀訓練,一方面要重視啟發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方法,用培養語感和感悟力的方法來理解課文。另一方面,注重背誦積累。新課程每個單元都安排“讀讀背背”,背誦是語言和文化儲存、積累的好辦法,學生不僅得益於當前,而且受益於終身。同時,要加強課外閲讀,這對學生學習課文和進行寫作提供大量素材,並能拓寬學生知識面,養成愛看書的習慣。我在閲讀教學中大膽嘗試,放手讓學生去自讀,深入感受課文內容。而這一過程,我只是在必要時適當地簡單引導。這樣,學生不但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取了知識,同時有個別學生還提出了對文中內容的獨特見解,使作者情感得到了深化,內容得到了延伸。在檢測中的閲讀部分,能獨立完成的學生越來越多。閲讀方式的多樣化對促進學生閲讀興趣有極大的作用。我在組織學生進行閲讀訓練時,首先為他們規定明確具體的任務,通過朗讀大致瞭解課文的內容,再用默讀的方式對課文進行全面的'掌握,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背誦,加深對課文的記憶。複述也是閲讀教學常用的方法,它既有助於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鞏固記憶,又能積累詞彙,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自讀與教讀相結合,提高課堂閲讀教學的質量

自讀是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地鑽研課文、理解課文。教讀是由教師對學生作必要的啟發、點撥和講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並進行閲讀訓練。在閲讀教學實踐中,教讀是為自讀服務的。自讀既是教讀的基礎,也是教讀所追求的目標。一方面,通過教讀,教師給學生以必要的講解、釋疑、示範和講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掌握基本的閲讀技能技巧和正確的閲讀方法。另一方面,學生自讀能力的提高,又強化了自己的主體地位,並給教師以反饋信息,從而使教師及時調整、改進後繼教學內容、步驟、方法和進度,促進教讀取得更好的效果。當然,自讀要明確學習目標,深入鑽研,積極思維,質疑問難,展開討論。教師要在閲讀方法、步驟、規範、心理訓練等方面作合理的安排,讓學生進行充分的練習和實踐。自讀和教讀是課堂閲讀教學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它們兩者的作用在於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四、創設情境,説、讀相結合。

讀是對內容的輸入,而説是對思考的輸出,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方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説的態度和語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要非常重視讀與説的有機結合。低年級學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努力創設情境,把教材中的景、物、人或事再現給學生,使學生身臨其境,進而理解文中的內容,再而達到舉一反三的境界。教師適當地講,並運用一些直觀的教具,更有利於學生的理解。課內,教學多媒體化為我們實現了一系列的情境,但也可利用圖表、模型、圖片、表演等方式來進行;課外,可讓學生在野外遊玩時多觀察,或到博物館參觀,或自己動手做做實驗等。但是創設情境要有目的地進行,是為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五、採用引讀法教學

國小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了讀的重要性:“各年級都要重視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葉聖陶老先生也曾説過:“閲讀總得讀。”朗讀是有聲的感染,它可以使書面語言化為有聲的語言。閲讀教學中,以讀為基礎,以“引”為暗示、啟迪,以情傳情,學生才讀得快,讀得好。這種教法的最顯著的特點是將情感因素作為拓展學生思維、激發興趣的“引爆點”,它既依賴於琅琅誦讀,也少不了析詞解句,推敲標點符號,以讀代講、寓讀於講之中,達到師生思維和情感共鳴。從國小生心理特徵分析:他們好奇心強,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要保持飽滿的學習情緒,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認真的閲讀和思考,僅靠嚴格的紀律約束和一環扣一環的緊張提問是不行的。心理學告訴我們:新異的刺激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因此要求我們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努力增強教學的情趣,寓教於樂、融理於情,讓學生在輕鬆愉快中吮吸知識。從閲讀教學現狀分析:目前國小生讀學過的課文有的讀起來較流利,有的讀起來卻結結巴巴。由此而見,閲讀教學中的“讀”的功能還沒有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讀”作為訓練語言的基本途徑,廣大教師還沒有真正地引起重視。這就需要我們在閲讀教學中以讀為主,指導學生讀清楚、讀正確,讀出語調的抑揚,節奏的快慢,語音的輕重。一句話也就是指導學生表情達意地朗讀課文。從國小對閲讀文章的理解能力分析:讀是理解的一面鏡子。學生朗讀課文,使作者的語言化為兒童自己的語言;也幫助自己正確、深入地理解課文,發展學生的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從兒童閲讀心理來分析,學生在閲讀活動中,知識感知與情感體驗總是融匯在一起的,它們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從兒童閲讀心理出發,以教材為依據,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運用“引讀法”做到創設情境培養情,加強朗讀感受情,文字訓練品味情,以情激情強化情。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2

一、指導思想

以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活動為載體,以狠抓教學質量為主線,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核心,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強化薄弱環節,規範辦學行為,促進我校教學質量持續、均衡、快速發展。

二、目標與任務

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更新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狠抓常規管理,推進有效教學,優化評價方式。通過開展活動,使教學質量有較大提升,羣眾滿意度不斷增強。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活動的領導,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組長主要負責全校”教學質量提升”活動全面協調、監控工作;副組長制定“活動”實施方案、活動的動員、活動過程的指導、評價工作;辦公室主任負責本校“活動”的具體實施和操作。

四、工作內容和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1.結合學校實際,科學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教學。

2.嚴格執行教學管理制度,將制度貫徹落實到每一個教研組、每一名教師,抓好制度的落實。

3.在制定和運用過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學管理制度,探索出適用性、可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不斷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

4.嚴格考評教學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強化教學質量的監控,實行教學質量責任制管理,明確教學質量具體責任分工,建立獎處激勵機制,公平、客觀地運用考評結果,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學工作的全面提

(二)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1.開齊、開足、開好課程。嚴格按照部頒課程計劃,開齊科目、開足課時、開好課程,加強校本、綜合實踐、及音體美等課程的開發與管理,

2.狠抓教學常規管理,規範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方法,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

(1)備課:嚴把備課關,注重備課質量,加大對備課的過程性督查,杜絕應付備課和突擊備課。教師應做到:備好課標、備好教材、備好教學手段、備好教法、備好學法;吃透重點、難點、知識點、教學點、能力點;優化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2)講課:嚴把課堂教學關,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教師應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符合學生實際,容易被學生接受,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德育的滲透;教學過程安排要井然有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恰當設疑,引發思考,鼓勵為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學方法手段要靈活、適用,適時有效,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和指導,充分利用直觀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語言要規範、文明、準確、簡練嚴密、清晰易懂,教態要端莊自然,富於激情;教學效果要明顯,課堂教學氣氛要活躍,學生基本能夠理解和掌握當堂所學知識,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達到擬定的教學目標。

(3)作業批改:嚴格做到作業內容要精選,作業要求要嚴格,處理要及時,批閲要規範。同時做好作業的講評,講評要細緻到位

(4)輔導:輔導要耐心、細心、熱心、誠心,積極採取“抓兩頭促中間”,注重後進生和學差生的輔導和提高。

(5)練習:要採取多元化,多層次,內容豐富的練習方式,恰當、科學地設計練習,注重練習的有效性。

3.加強聽課、評課工作。學校領導要聽齊30節課、其他教師要聽足20節課,聽課做到有記錄,有評析。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3

為落實《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按照區政府督導室、區教育局工作安排,為進一步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實施義務教育關愛行動,促進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和諧,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湖北省縣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方案》要求,督促、指導、協調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實現A4、A5指標體系通過省級評估驗收。具體工作目標:

1、切實規範辦學行為。開齊開足各類課程;無有償補課、分快慢班、濫訂教輔資料的現象;學生課業負擔控制在合理的範圍。

2、教育質量明顯提升。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3%;建立義務教育質量均衡考核評價機制;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3、實施義務教育關愛工程。保障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機制;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100%;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子女資助政策。

二、工作任務

A4、A5兩大指標任務由局基教科、體衞藝站、資助中心負責組織實施。主要任務是督促指導學校落實指標體系中的具體要求,指導服務學校做好迎檢資料的蒐集整理工作。

三、實施措施

1、實施義務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工程。

(1)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創新德育工作方式,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德育基地建設和管理。

(2)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製度,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不斷探索小班化教學模式與方法。

(3)全面落實課程計劃,深入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落實大課間活動,在學生中開展“大家唱、大家挑”藝術教育活動。

(4)改革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5)深化評價制度改革,建立學校、學生、教師、教學四位一體的評價制度。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生學習和成長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立教師發展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立教師發展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立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的教學質量檢測評估體系和素質教育導向機制,促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

2、實施義務教育關愛工程。

(1)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學校要建立檔案和聯繫卡制度,完善教師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機制。

(2)完善學校接收殘疾兒童隨班就讀辦法,建立殘疾兒童確認、登記和組織入學制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3)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子女資助政策。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四、實施步驟

按照《區督導辦公室關於做好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做好省級督導評估迎檢工作方案》要求,配合全區推進均衡發展與迎檢安排開展工作。同時,結合A4、A5指標具體要求,採取以下實施步驟:

1、對A4、A5兩大指標主任目標分解。將10個C級指標具體實施具體到人,並明確工作職責。

2、自查與檢查。對照《湖北省縣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方案》進行自查並整改提高。接受基教科、體衞藝站、資助中心定期與不定期督導檢查。

3、編制教育教學質量與義務教育關愛指標體系資料參考目錄,指導各學校收集整理相關資料。

4、配合做好迎檢相關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加強學習,明確思路,指標組成成員要認真學習《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熟悉各自負責的指標體系的要求與檢查方法,做到思路清晰、目標明確。

2、強化職責,完成目標,姚強化職責意識,增強責任感,對學校工作指導督促到位,保證順利完成目標任務。

六、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

組員:

工作小組組長:

組員: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4

一、評估對象

區第三幼兒園、市第一幼兒園、縣幼兒園、縣幼兒園

二、評估目的

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是由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主導的,對轄區內幼兒園教育質量發展狀況進行的監測與評估,屬於診斷性評估,目的是瞭解幼兒園教育質量發展的現狀,發現辦園特色、特點以及存在的不足與問題,總結髮展經驗,為幼兒園制定發展規劃、確定發展路徑和措施提供依據,為市、縣兩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學前教育政策、管理措施和辦法提供支持與服務,督促辦園主體改善辦園條件,改進管理措施,提高辦園水平。

三、評估依據

評估採用由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市教育局、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負責承擔研究制定的《省學前教育質量監測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附後)作為依據,輔之以近年來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制發的有關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文件要求。

四、評估時間

20xx年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的時間為20xx年5月下旬-6月中旬。

五、評估程序

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分為幼兒園準備和督導評估兩個階段。

(一)幼兒園準備工作

幼兒園準備既是幼兒園接受督導評估的資料收集、活動準備的過程,也是幼兒園接受督導評估之前的一次診斷性測評和自我總結、反思。

接受評估的幼兒園,要建立由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組成的評估準備工作小組,同時,根據需要可聘請教育督導人員、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專家、家長、社會人士等參加。

準備工作包括:學習測評活動方案和測評指標體系;準備資料——收集、整理、裝訂、裝袋需要提供的各種資料;人員準備——通知、召集需要觀測、訪談的教師、幼兒、家長等;活動準備——組織開展需要測評的幼兒接園活動、教學活動、遊戲活動、就餐就寢活動等;自評自測——根據《市學前教育質量監測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逐項自評打分;撰寫教育質量發展報告(總結報告)——根據評估指標體系,結合自評、自測結果,現狀分析與反思,撰寫教育質量發展報告。自評結果與質量發展報告於評估活動前一週提交評估小組。

(二)督導評估工作

1.評估小組

建立由教育督導人員、教育專家、幼兒園骨幹教師5—7人組成評估小組。

2.測評活動

(1)學習方案:參與評估人員,在評估工作前認真學習《市學前教育質量監測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20xx年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工作方案》、《學前教育質量檢測個人測評情況記載表》等,熟悉評估內容與方法。

(2)個人評估:每個評估人員負責1—2個一級指標的測評,依據《學前教育質量監測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運用《學前教育質量檢測個人測評情況記載表》獨立進行測評,測評人員須對每項三級(c級)指標進行評分;同時,在“測評情況記載”欄,對查閲的資料(佐證材料),幼兒園建設和環境的查看情況,對幼兒、教師、家長的訪談情況,幼兒生活、遊玩、學習等情況進行記錄、記載,包括質量發展狀況、特色與存在不足、問題等。

被測評幼兒園應為每個測評人員提供一位引導員,協助完成測評工作。測評時間從幼兒入園到幼兒離園,觀測幼兒園一日的教學活動。

(3)幼兒園彙報:由被評估幼兒園領導作教育質量發展總結報告,包括評估準備工作情況,教育質量發展狀況、特色,存在問題與不足,自評結果,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等。

(4)小組評議:在測評人員個人獨立測評基礎上,小組成員合議,形成小組測評結果,填寫《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督導評估結果統計表》。

3.測評方法

(1)聽取彙報:聽取幼兒園領導及有關人員的工作彙報。

(2)察看現場:幼兒園環境、班級環創、區角設置、寢室環境、園風園貌、教學設施設備等。

(3)查閲資料:查閲有關檔案資料,包括各種工作計劃與總結、管理與考評規章制度、教學活動設計、學習與會議記錄、報告、園本課程、幼兒成長記錄(卡、冊)、教師業務檔案等,包括文字、影像、圖片等。

(4)座談會:召開教師、家長座談會(10—15人,大、中、小班兼顧)。

(5)個別訪問:對教職工、幼兒、家長及有關人員進行個別訪問。

(6)聽課:觀看幼兒學習活動、遊戲活動、自由活動、户外活動、就餐就寢活動等。

4.評估報告

(1)質量報告:督導評估小組,根據測評結果,撰寫教育質量發展報告,包括評估工作情況,教育質量發展狀況、特色,存在問題與不足,評估結果,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建議等。

檢測組根據測評對象的教育質量發展報告、測評小組提交的《市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個人測評情況記載表》、《市學前教育質量督導評估小組測評結果統計表》,以及測評過程中收集到的原始數據和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提出主要成績和存在問題,形成規範的質量監測評估報告(文本)。教育質量評估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評估概況、主要成績、存在問題、改進意見和建議。同時,提供《學前教育質量監測的督導評估評分量表》。

(2)結果運用:評估結果僅用於幼兒園自身改進工作的參考和依據,教育督導、教育行政、教育科研部門,制定和改進管理措施、辦法的依據和參考,不作為幼兒園或幼兒園領導評優、達標、晉級的依據;評估結果(報告)不對外發布,只向被評估幼兒園的教育主管部門、業務指導部門和評估對象(幼兒園)定向發佈(送達)。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5

一、起草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省、市連續實施了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20xx年12月9日,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教基〔20xx〕8號),20xx年8月3日,省教育廳等九部門印發《四川省“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川教〔20xx〕74號),部署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對“十四五”期間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進行了規劃和部署,明確了學前教育發展基本原則,確立了工作目標,提出了重點任務和措施要求。

近年來,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把加快發展學前教育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部署,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大幅擴增,學前教育投入持續加大,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領跑全國。雖然我市學前教育實現了快速發展,達到了普及普惠目標,但學前教育仍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短板。

二、主要內容

《方案》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重要措施、組織領導等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上持續用力,以推動“三個做優做強”為重要牽引,以深化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優質均衡為發展目標,努力滿足人民羣眾對幼有優育的美好期盼。

第二部分:重點任務。對接國家行動計劃和我省實施方案的重點任務,提出了“加大普惠資源保障供給、加強普惠發展經費保障、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全面提升保教質量”四大任務。

第三部分:重要措施。對應重點任務,提出“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健全學前教育投入與成本分擔機制、加大學前教育隊伍支持與建設力度、提高學前教育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保育教育質量”等五個方面、14條政策措施。

第四部分:組織領導。提出“加強黨的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強化督導檢查、完善激勵機制”等四個方面要求。

三、特色亮點

(一)加大資源供給,突出數量和質量雙輪驅動。一是在擴充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方面,通過科學規劃資源佈局、強化配套園規範建設使用、加大普惠資源挖潛擴增,到20xx年,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9、6%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5%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8%以上,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不低於6萬個,全市通過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國家認定。二是在全面提升保育教育質量方面,深化幼兒園教育改革和學前教育教研改革,加強幼兒園內涵建設發展,將公園城市理念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和教育,深入推進幼兒園與國小科學銜接,科學有效開展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和國小入學適應教育。提升幼兒園辦園品質,實施高品質幼兒園倍增計劃,新增市一級幼兒園達200所以上,高品質幼兒園數量在20xx年基礎上翻番,優質學前教育覆蓋面逐年提高。

(二)促進普惠發展,健全投入與分擔機制齊頭並進。切實落實區(市)縣政府發展學前教育責任,落實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分擔、其他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機制,進一步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和支持水平。落實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制度和普惠性民辦園財政補助標準,建立健全動態調整機制。加強幼兒園收費監管,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辦園成本、等級評定、羣眾承受能力等因素,動態調整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園最高收費限價。

(三)加強隊伍建設,注重配備保障培養多措並舉。師資隊伍是保障學前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解決好教師配備和待遇保障問題,一是各類幼兒園應按照規定和標準配齊配足教職工。加大公辦幼兒園機構和人員編制保障力度,統籌保障公辦幼兒園(含分園、辦園點)核心管理崗位和骨幹專任教師所需編制。創新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管理,探索實施“編制+員額”管理模式。二是各區(市)縣要落實公辦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政策,確保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編內編外教師同工同酬。民辦園要參照公辦園教職工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相應教職工的工資收入。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提高改善教師待遇。各類幼兒園依法依規足額足項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三是加強學前教育從業規範管理,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和入職查詢。優化幼兒園教師學歷結構,鼓勵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提高師資培訓質量,加強名優園長、教師及後備人才梯隊建設,嚴格幼兒園園長任職資格培訓,加大學前教育教研員和幼兒園園長、教師、保育員培訓力度,“十四五”期間完成全員培訓。

(四)提升治理能力,加強監管和規範綜合施策。

一是加強幼兒園監督管理,落實區(市)縣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落實,提升跨部門協同治理能力。完善幼兒園信息備案及公示制度,各類幼兒園的基本信息納入區(市)縣政務信息系統管理。加強民辦園財務監管,非營利性民辦園收取費用、開展活動的資金往來,要使用在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的賬户。

二是強化幼兒園安全保障,嚴格落實幼兒園安全主體責任和有關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建立全覆蓋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構建聯動聯防聯控有效機制。建立健全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機制,及時通報幼兒園安全風險,定期組織開展聯合檢查和集中整治,落實監督檢查常態化措施。

三是加強辦園行為規範管理,加大對不規範辦園行為治理力度,對各類違規辦園行為督促落實整改。開展幼兒園名稱規範清理行動,結合《成都市特色化校名命名導則》,規範幼兒園命名。加大校外培訓機構執法檢查力度,嚴肅查處學前班、幼小銜接班等違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接受能力的培訓活動。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6

質量是教育事業的生命線,是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為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玉山學區教育督導室關於提升教學質量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學校內涵建設、強化教育教學質量意識,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切實推動學校科學發展,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開展提升教育教質量活動為載體,以狠抓教學質量為主線,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核心,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持續、均衡、快速發展,x區政府、區教科體局關於“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這一總目標。

二、目標與任務

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更新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狠抓常規管理,推進有效教學,優化評價方式。通過開展活動,使關公國小的教學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活動的領導,特成立“x國小學教學質量提升”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陳

副組長:

成員:

領導組職責:組長主要負責全校“教學質量提升”活動全面協調、監控工作;副組長制定“活動”實施方案、活動的動員、活動過程的'指導、評價工作;成員負責本校“活動”的具體實施,認真操作,努力使我校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台階。

四、工作內容和措施

本活動實行“三步走”——會議分析、個別談話、集中聽課。

(一)會議分析(文檔資料、影像資料——彭)

1.三月份召開好“兩個會”,薄弱學科、薄弱班級專題會,畢業班、抽測年級教學成績總結會。

2.教務處對20xx秋季各學科成績進行分類,分類原則即前1/3,中間1/3,後1/3,充分了解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對症下藥。

3.教務處擬定出薄弱學科、薄弱班級、優秀學生名單。

4.薄弱班級班主任、薄弱學科任課教師談花前準備分析材料,只找主觀原因,不找客觀原因,下一步打算。

5.所有薄弱學科教師要填寫質量分析表。

6.半期結束小結分析,期末結束總結分析。

(二)個別談話(文檔資料、影像資料——彭)

學校行政負責對薄弱學科教師專題談話(陳、羅)

教務處和班主任共同對優秀學生談話。(彭、班主任)

“兩個談話”活動於4月份進行。

(三)集中聽課(文檔資料、影像資料——姚)

1.四月份分四周時間對所有薄弱學科教師進行聽課,看課堂教學效果,課前準備,課後作業批改情況。

2.聽課結束必須進行交流、討論,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的課要進行再次聽課、交流、討論。

3.教科室要提前根據薄弱學科教師名單制定聽課方案,要將所有薄弱學科進行分組,明確聽課組長,安排聽課組員;有統一聽課評價標準。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7

質量是教育事業的生命線,是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關係着我們學校的生存和教育的發展。學校的重點和中心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它是學校教育工作永恆的主題、主旨和主線。

經過認真學習、分析、研討素質教育理念與新課程理念,我們認識到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關鍵看兩點,第一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否養成,第二是學生的自主管理素養是否行成。為此,我校結合縣教育局的會議精神,緊緊圍繞“自主學習與自主管理”的目標,制定了“四雙四環”的教育教學模式。具體方案如下:

(一)組織領導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由校長、教學主任、德育主任、辦公室主任和各教研組長組成。具體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各小組成員以身作則,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出謀劃策,盡職盡責的完成學校交給的工作任務。

3、建立督查制度。以“校長室——教務處——各教研組——各教師”為主線,層層要做好督促指導工作。

(二)實施原則

1、人人蔘與原則:提高教學質量不是少數幾個人所能完成的,全體師生都要充分認識到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提升參與意識,克服困難,不安於現狀,勇於開拓創新。

2、求真務實原則:在工作中,鼓勵教師發揚求真務實精神,立足於校情、班情、學情,抓實質,求實效。

(三)主要操作流程:

“四雙”,是依據課程標準提倡的素質教育應遵守的原則並最終達到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目標。

第一雙:雙育:德育與智育並重。

第二雙:雙主:自主學習與自主管理。

第三雙:雙體: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

第四雙:雙提升:學生、教師的綜合能力同時提升。

“四環”就是依據高效課堂的理念所要達到的目標,把整個課堂細化為四個教學環節: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小組展示、當堂檢測。

(四)採取的步驟:

1、總結反思,分析教育教學現狀(20xx年6月)。

2、學習教育教學理念,提出整改建議(20xx年6月——7月)。

3、完善管理機構,制定課改保障措施及課改方案(20xx年7月——8月)。

4、學習研討,培訓課改方案(20xx年8月)。

5、課改引路(各科教研組長),分享反饋,調整完善(20xx年9月)。

6、全面實施強化管理。層層把關,一抓到底(20xx年10月——20xx年1月)

7、階段總結,修改完善課改方案(20xx年2月——20xx年3月)。

8、科科落實,課課強化,嚴把課改質量關(20xx年3月——至今)。

(五)採取的方法

1、教師集體研討,領導把關,指導,確定方向,方法,流程,步驟。

2、組內集體備課,選代表做研討課,研討活動中,各組及時總結得扮,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探討補救措施,再進行下一輪研討課。

3、教務處領導協同教研組長堅持深入一線觀課、議課,具體指導。教務處領導身先士卒,或到班級具體代課,或與教師同課異構,引領示範。

(六)出台的制度

1、《博愛“四雙四環”高效課堂模式嘗試》試驗稿。

2、根據課改需要重排的課程表——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科學等科目為小課間,大課節(2節40分鐘的課連上)。

(七)預期取得的效果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改變過去那種單一的以接受性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從而培養學生勇於質疑問難、主動探究、切磋學問,敢於創新的精神和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能力。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8

一、指導思想

學校深入學習和貫徹xx縣教育教學工作會會議精神,認真落實《xx縣關於深入開展20xx年“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以開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為載體,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深入進行課程改革,規範辦學行為,向管理要質量,向課改要質量,努力提高xx鄉國小的辦學水平。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領導,確保“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順利實施,並取得成效,經研究,決定成立“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三、基本情況

中心國小本部位於xx縣最南端,距縣城約60多公里,學校原為xx中學校址,學校創辦於1988年秋,校園總面積30畝,總建築面積約20__M2。學校五室齊全,各室配備擁有量均達國家級三級標準要求,“普九”各項指標均達到上級要求。

我校下轄8所村完小。國小1-6年級在校生為660人,學前兒童為205人。其中中心國小(本部)學前至六年級共有455人。寄宿的學生有323人。全鄉國小共有公辦教師106人,校長、教導主任崗位培訓合格率為100%。全鄉國小入學率為100%,完成率為100%,輟學率為零,全鄉國小生犯罪率為零。國小生均校舍面積為7、92平方米,生均圖書11、3冊。學校佈局合理,校園綠化、美化有成效,校容校貌變化大。國小五室、綜合室都達標。從1998以來,國小生畢業率以及行為規範合格率均達到100%。學校管理民主化、科學化、規範化,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新的突破。

四、取得成效

我校本着“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以“辦負責任的學校,培養負責任的學生,做負責任的教師,造就負責任的公民”為辦學宗旨,努力將學校辦成學生的“家園、樂園、學園”。

1、寄宿制辦學,較好地解決了路遠學生上學難問題,鞏固了佈局調整成果。

2、學校為外出留守兒童提供了一個“新家”,消除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彌補了農村家庭和社會教育的缺陷。從而使學校和教師及時填補留守學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讓農民安心外出務工,對我鄉經濟的發展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3、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學校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得到進一步加強,有利於我鄉基礎教育的發展。實行寄宿制後,學校的各種軟硬件設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4、寄宿制辦學,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由於村小、教學手段落後,很多學校都是靠“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進行教學,不利於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為此,社會、學生家長反響十分強烈。寄宿制創辦後,村小部分學生到我校就讀,農村孩子就和中心校的學生一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教師隊伍人盡其才,達到了教師隊伍的優化。教學時間得到保證,現代教學手段(特別是遠程教育設備)的運用,國家、地方、校本課程的全面開設,都為學生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和非寄宿學生相比,寄宿學生課餘學習時間有序安排,便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寄宿生之間交流、合作的機會多,尤其是學校為寄宿學生安排的晚自習由平時的課任某某輔導,等於為每個寄宿學生請一位“家教老師”,這是非寄宿學生很難達到的條件。

5、寄宿制辦學,寄宿生獨立生活的自理能力明顯增強。學校通過有計劃的對寄宿學生進行自我服務和內務整理等常規技能訓練,學生都能學會和掌握內務整理、排隊領飯、洗衣服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並且,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學校通過抽查、競賽等形式促使和要求人人過關。寄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後,回家也能幫着家長整理內務。

6、全鄉國小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存在問題

1、教師結構出現失衡現象:一是年齡結構斷層,從20xx年以來我鄉只調入1名畢業生,中老年教師居多;二是專業教師饋乏,語文、數學教師還基本合適,但七學科教師相當饋乏,目前我校只有1名體育專業教師和1名英語專業教師。另外,一些教師在教育教學上是強者,但在科研工作方面重視不足,成果不顯著。

2、我鄉對村完小管理不到位,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教學成績一直沒有提升。

3、教學設備還需進一步的完善,目前中心校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學平台,滿足不了教育教學的需求;學生電腦陳舊,有的無法使用,嚴重影響信息技術課的開設。

4、寄宿制學校管理經驗、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校在這方面是初次探索,無成功經驗可談,而家長和社會都對寄宿制寄予厚望。如何保證寄宿制在安全服務的同時,又能全面發揮育人功能,是擺在學校面前的一個全新課題。

5、學生基礎薄弱,“留守兒童”比例大,給家庭教育帶來了新挑戰。全鄉約有三分之一為“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很難有效管理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想管理又鞭長莫及,家庭教育幾乎為零。雖然老師也進行家訪、電話聯繫父母,但效果不明顯。

6、學校的娛樂設施極少,學生玩的東西太少了,學校對學生沒有吸引力。

7、課桌椅是學校的基本設備,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設備之一,但是我校目前課桌椅全是舊桌椅,對學生的健康有着重要影響,也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問題。

8、學校的圖書量不足,且書籍陳舊,極大的影響學生的課外閲讀。

六、目標與措施

(一)學校管理。

目標:努力建設一個完善、高效、規範的管理機制,使學校的管理規範化、科學化、人文化。

措施:

1、完善校長負責制,實行校長領導下的分級管理模式,提高學校管理效能和辦學水平。

2、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堅持校務公開制度,提高學校民主管理水平。

3、建立並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

4、依法辦學,以德治校,規範辦學行為。

(二)師資隊伍。

目標:逐步建立一支結構合理、思想過硬、業務精良、開拓創新、有個性、有特色、有風格的教師隊伍。

措施:

1、增強師德教育。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不斷增強教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具備良好的自身修養和師德風貌。

2、轉變教育觀念。領會、把握“以生為本、關愛學生“思想,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價值觀和教學民主、師生平等的現代教育觀念。正視學生的差異,對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⒀八俁取⒀澳芰η閬蚋櫨姓攵孕緣囊及鎦睦災鞣⒄埂

3、加強教師培訓。重點抓好校本培訓,每學期要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撰寫培訓總結,通過教研課、示範課、專題講座、觀看優秀課例、集體備課、網絡學習等形式培訓教師。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教師課堂教學培訓。活動期內,計劃請1-2所柳州市學校的教學骨幹到我校開展教學交流指導活動。有機會外出聽課學習的儘量派教師參加,外出學習的老師回校後還要對全校教師進行傳達、培訓,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業務水平的提高。

(三)德育工作。

目標:建立“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學生自我教育為一體”的德育工作機制,建構“人人都是德育形象,事事都是德育資源,處處都是德育陣地”的德育環境,培養自主、健康的學生。

措施:

1、建設隊伍,德育工作大眾化。建立德育領導小組--班主任--科任某某--後勤教師的學校德育隊伍,積極探索家庭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力爭鄉“關某某”和村“關工小組”的支持,定期與他們交流學生的思想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拓寬渠道,德育途徑多樣化。切實構建德育的學科結合點,將思想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之中,每位教師結合學科特點,自覺地開展德育工作。開闢課外活動、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多種育人途徑。

3、“以生為本”,德育活動自主化。讓學生參與德育管理,在日常行為規範的管理和各項集體活動中,讓學生去策劃承辦並組織實施,體現學生主人翁精神和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各方面能力,增強德育實效性。

4、習慣養成,德育內容實際化。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在教室內、走廊上、樓道里不要追趕、打鬧、大聲喧譁,不要跑步上下樓梯,遇到客人、老師、同學要有禮貌的打招呼。深入開展爭創文明班級的評比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加強住宿生教育,做到文明就餐,不浪費飯菜,勤洗澡、勤換衣服,講究個人衞生,團結互助,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5、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組織學生開展“講文明、比禮儀、拒毒品、遠網吧”主題活動,讓學生學會做人,增強自律性,懂得感恩,回報社會。在校內,舉行節日晚會、慶祝活動、歌詠比賽和體育比賽等等,學生在活動中嚐到了課本上接觸不到的東西,個性特長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有利於促進了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四)教學工作。

目標:抓住一箇中心--課堂教學,構建體現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落實一個關鍵--教學質量,力爭教學質量上一個新台階。

措施:

1、切實加強課程管理。 要嚴格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課程、課時計劃,把各種課程開全開足。把教師在課程計劃執行中有無違規現象,作為評選先進的依據,並與獎懲掛鈎。學校對每天的教學活動實行全天候管理,校長、教導主任、行政值班人員每天從晨會、早讀開始到放學結束,進行巡視檢查,如發現私自調課、不按教學常規上課,課堂環節脱節、不完整,隨意上自習或未按規定時間放學等現象,都作為教學事故記錄在案,並根據學校獎懲條例進行處理。

2、切實加強課堂教學管理。一是認真備課。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仔細備課。採取集體討論的方式備課。備詳細教案、備教學目標、備教學環節、備可能出現的教學中的意外情況、備教法和學法、備板書設計、備學生作業。二是認真上課。教師每堂課儘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幾點原則:

(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

(2)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3)必須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

教導處將隨堂聽課,不打招呼,聽後個別交換意見,提出要求和建議。三是精選課堂教學例題、習題、作業題。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例題、習題和學生作業題做到精選精改,注重效率,做好糾錯工作。四是加強教風管理。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除了平時的常規檢查,隨堂聽課外,還要加強教師教風管理。採取分階段、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轉變其思想,提高其業務能力。

3、切實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教師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擬採取如下措施:

(1)建立後進生成長檔案(根據學習情況和平時觀察,確定後進生名單,建立檔案);

(2)任課教師必須對班級中的後進學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學時要分層次教學,在課堂上教師對後進生要多啟發誘導,多提問後進生,多檢查他們的課堂作業;

(3)教師須利用課餘時間對後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4)經常與後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5)抓兩頭促中間,一年級和六年級任課教師要高度負責,不能從一年級起,就出現學困生,不能使學困生在畢業時還沒有脱困,中間年級教師要避免產生新的學困生;

(6)分層轉化,一是學校監控:教導處制定將制定《後進生轉化制度》,學校每學期期末在後進生中開展評選“習進步獎活動”,通過建立制度,使後進生轉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二是重點監控:確立四個重點:重點年級、重點學科(語文、數學);重點教師、重點學生(自己不學、家長不管、成績特差的學生)。三是加強檢查:教導處按規定對後進生進行嚴格檢查考核,並及時反饋結果,提出整改意見,督促整改。四是家庭協助: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號召家長每日檢查孩子的作業,幫助孩子弄懂學習內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五)科研工作。

目標:通過教育科研活動,提升教師研究能力,形成一支由課題負責人--課題組長--主研教師--參研人員組成的教科研隊伍;貫徹辦學思想,讓學生形成體現“創新、自主、和諧”的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相應的能力、技能。

措施:

1、健全科研機構、完善管理制度。一是組織機構健全。成立由校長主管,教學副校長分管,科研主任全面負責的領導機構。各成員職能目標明確、責任到位。學校每學年每學期都要結合本校情況定出可行的、具體的計劃,並且每月定期對各課題進行檢查,並及時反饋。從更新教師觀念,提高科研意識入手,讓大教育科研觀念深入人心。二是規範過程管理。以我校實際為依據,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本位,以解決實踐中的問題為目標來申報各項子課題,嚴格遵守各項管理制度,注重材料的積累、分類、歸檔等工作,各課題負責人負責制定計劃,進行研討,在子課題研究一段時間的基礎上,反覆切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補充和完善,使學校科研工作的整體性與個體性研究互相結合,互相滲透,並便於指導,提高效益。

2、抓隊伍建設,提高研究水平。學校教科研要向縱深發展,要提高研究的層次,必須依靠一支積極性高研究能力強的教師隊伍來完成,所以教師的素質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每位教師認真研讀教育專著,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加強教育科研理論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學校領導和教師的科研素質。積極實施“研訓一體化”策略,將教育科研培訓與課題研究過程緊密結合起來。結合新課程改革,通過骨幹教師講座、邀請專家作學術報告、組織外出參加學術研討會、校本科研培訓等形式,加強對教師的教育理論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訓和指導,引導廣大教師用科研的方法、科研的視角研究新課改、實施新課改,研究學校發展中生成的課題,不斷的提高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

3、立足本校實際,加大資金投入,狠抓課題研究。我們根據學校教科研工作的兩個面向:面向實際,重在應用;面向教師,重在實效。學校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每年劃撥專項的科研經費。訂購各類教育教學書刊雜誌,為教師開展科研提供理論基礎。購買電腦放在辦公室為教師進行網絡學習和交流提供方便。實驗教師認真分析我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在科研中實踐,在實踐中科研,真正體現了科研為教學服務。

4、抓好“六個一”工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每位教師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每月在學校博客網上傳一篇教育敍事或教學反思、每月上交一份讀書筆記、每學期完成一節公開課、撰寫一篇有質量的教學論文、製作一個教學課件,將教師“六個一”作為個人專業成長的主要要求和重要手段。

(六)“留守兒童”工作

目標:通過多方面、多渠道、全方位的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努力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營造良好教育環境,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措施:

1、健全組織,建立管理網絡。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做好“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擬定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注重實效,把“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放在心上,寫在計劃裏,落實在行動中。

2、完善“留守兒童”普查工作。班主任對班級的“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對“留守兒童”進行跟蹤管理,杜絕“留守兒童”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對有不良行為的“留守兒童”,實行幫教制度,切實關心、關愛有不良行為的“留守兒童”,讓他們親身感受到學校的温馨和社會的温暖。

3、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濃烈氛圍。強化教師師德教育,強調教師要有愛心,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班級內、少先隊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

4、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學校在原來的家訪制度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況,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農村老年監護人(如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一定的家教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積極爭取婦聯、公安、衞生等部門及鄉、村關某某的支持與配合,共同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

5、加強寄宿生的管理,讓寄宿的“留守兒童”有一個温暖的生活學習的成長環境。發揮少先隊主教育陣地作用,在“留守兒童”中開展“獨立生活教育”、“進步教育”、“節約教育”、“體諒父母教育”等教育活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七)特色辦學。

目標:學校以“感恩”為辦學理念,抓好學生“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學生感恩文化,全面塑造學生健全人格,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使學生從小樹立報效祖國、回報社會、承擔責任的思想。

措施:

1、在1-3年級開展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教育活動,在4-6年級開展感謝國家、感謝社會教育活動。我們要將感恩教育作為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把感恩教育工作者滲透到學校德育工作、課堂教學、社會活動、家庭生活、社區實踐等各個環節中去。讓學生常懷感恩之心、常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增強社會責任意識,長大後報效祖國、回報社會。

2、做好《感恩的心》手語操。讓學生在做操的過程中,回想這些天來,長輩、老師、同學等對我有哪些幫助,我應該如何感謝他們,今後我又如何幫助別人,從而使學生懂得在學校、在社會、在祖國的大家庭裏,大家都需要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培養學生團結友誼、助人為樂的精神。

3、開展“十個一”活動。

⑴每年一次感恩節。金秋送爽,五穀豐收,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每年11月份開展系列感恩教育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我們就會明白事理,我們就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培養學生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讓學生知道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把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並付之於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培養關心他人、服務社會、忠於祖國、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⑵每年一次革命傳統教育。每年4月份開展以“緬懷革命先烈,傳承民族精神”為主題的系列革命傳統教育,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⑶每年一次文化藝術節。為使校園活動豐富多彩,我校每年元月舉行一次校園藝術節,主要項目有書法、繪畫、手工、手抄報、文藝匯演、歌詠、課本劇表演等比賽活動。

⑷每學期一個新目標。要求學生每個學期開學第一週,制定好新學期養成目標、學習目標、生活目標等,並張貼在教室內,以時刻鞭策自己奮發圖進,力爭新學期有新進步。

⑸每學期一次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社會這個大家庭,我們要融入大家庭中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⑹每月一次有意義的家庭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父母為了我們健康成長、為了家庭生活富裕而日夜操勞,我們要理解父母的艱辛之路、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做一個孝敬長輩、分擔家庭責任的好學生。

⑺每月播放一部優秀影片。通過影片反映革命先烈經過浴血奮戰、不怕犧牲、敢於犧牲才能建立起新中國,展示我國綜合實力強大,展現我國美好河山。從而激勵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高昂的奮鬥志氣,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

⑻每週一次國旗下的講話。引導學生樹立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理想,加強學生艱苦奮鬥教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教育;加強學生養成教育,注重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讓學生終身受益;加強學生防火、防電、防毒、防雷、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拐賣、防樓道擠壓、防動物傷害等安全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學生自救自護能力,保障自己人身安全。

⑼每週學會唱一首經典歌曲。學唱前介紹本首歌曲的創作背景,讓學生理解歌曲所反映的素材、所表現的主題、所歌頌的美德,使歌曲內容深入人心、震撼人心、催人奮進。

⑽做好一日行為常規。讓學生明確一天從早到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如何做好事情。

總之,學校辦學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不斷深入的探索和實踐,也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共同協作和配合,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9

一、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工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李濤

副組長:姚國、施學武、陳建民

成員:葛萬才、李奮、田興兵、李傑、陸佔恆、吳毅、朱豔娟、王學升、李坤、劉海波

二、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狠抓不懈。

常規做好、細節抓嚴、過程抓實是我校領導抓教學工作始終如一堅持的方法。開學初教務處安排各學科教師制定教學計劃、教研計劃、校本培訓計劃和網絡教研計劃,修改了課堂教學管理的相關規定,進一步對教師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教學的每個環節做了嚴格要求。加強住宿生晚自習輔導工作,結合教育局下發的教育行風“五條禁令”,學校結合實際制定學校行風工作要求和《教學質量管理辦法》。做到嚴謹治學,為形成良好的教風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人為本,實行民主管理。建立完整科學的教學常規管理規章制度,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和實效性。制度管理能使工作有序進行,但要發揮教師潛在的能動性則要靠學校靈活富有人情化的管理。我校領導本着服務學校、服務學生、服務教師的管理理念精心做好各自所負責的工作,心繫學校的發展。尊重和賞識教師,放大每位教師的優點、讓每位教師感受到自己在學校很重要,有用武之地。結合教研室教師教學能力競賽活動,學校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各學科能力競賽活動,對競賽成績優秀的教師命名“教學能手”。學校利用學校網站、展板、廣播、媒體等多種形式宣傳,讓他們的成績、榮譽廣泛傳播。學校領導關心教師的生活工作情況,隨時送上關心和問候,同時教育老師以“陽光”心態對待工作和學習。克服工作上倦怠,以滿腔的激情投入每天的工作。

三、抓教師素質的提升,打造名師。

1、落實我校“強師工程”計劃。一個學校成功取決於教師。學校領導包年級包學科進行指導,同時給教師上示範課,安排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進行一幫一説課、做課、評課活動。“結對幫扶”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尤其對新任九年級的教師加強幫扶,每週安排最少兩節原來的教師上示範課,領導和教師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課堂上。定期開展教學工作檢查,檢查指導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實行精細化教學管理。領導聽課40節以上、組長20節、教師15節。無論工作頭緒有多少,手頭事情有多少,每天推門聽課已形成工作習慣。

2、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苦練內功。學校每週安排一次業務培訓學習、一次校本教研活動、一次教研組活動,同時安排教師自學和集體學習相結合。每週三落實集體備課制,成立以年級為單位的備課組,充分發揮備課組長的作用,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同課異構、找問題,找差距、落實課程標準。教研活動的重點也放在如何上好每一堂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課堂的時效性上。

3、請進來,走出去,學習科學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的方法為我所用,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組織教師外出聽課,派教師外出觀摩學習。積極開展網絡教研活動,調動教師參與網絡教研的積極性,將網絡教研工作納入到教師的業務考核中。針對學校教師的具體情況,教務處利用星期二、三下午時間對教師進行大規模、高層次的計算機操作培訓。五十歲以下的教師能熟練運用和操作,加強教師基本功培訓,對教師鋼筆字、粉筆字、簡筆畫等方面進行提高。加大教學獎懲的力度,對教學成績和教學論文的撰寫、發表方面給以重獎。對學習進步的和成績優異的學生加大獎勵的力度,進一步擴大獎勵面,極大的提高了師生的工作學習積極性。購買了教學用書和器材,儘量滿足教學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每週三下午充分發揮音體美計算機英語特長教師的成立了七個活動小組,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了各種活動,學生積極性高,家長反映強烈。

四、開展二期“課堂質量工程”達標活動。

制定切合實際的達標活動計劃安排,開展經常性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保證達標率100%,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帶動全體教師提高課堂實效。本學期分文理兩組搞好英語組、理化組的達標活動。

五、深入進行“有效教學、有效課堂”活動。

關注課堂實際,關愛學困生,進一步強化“導師制”工作。領導和教研組長、骨幹教師聽課診斷課堂上的問題並及時協同教師一起解決。課堂上重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課堂上要精講精練的問題,安排每班定期到閲覽室上好閲讀課。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多提問、多指導學困生,同時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愉快的學習,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

六、大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在全市質量監測和學校組織的測查中,部分學科的平均分達到80分以上,及格率達100%。加大會考研究力度,重視對中間學生的培養、促進和提高,多與外校交流共享資源,注重模擬考試的效度,試卷和考試應有梯度,由易到難。全校上下齊抓共管,力求使我校實現“保二爭一”的目標。

邵剛中學現有教學班12個,在校學生達685名,雖然還有許多困難,但我校教職工有信心把學校辦好,向着我們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20

一、目標與任務

1、抓制度,強管理,促進“三風”建設。

2、抓培訓,促成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3、抓教研,求實效,穩步提升教學質量。

4、抓目標,明責任,努力實現教學質量上台階。

二、組織領導

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長主要負責全校教學質量提升活動全面協調、監控工作;副組長制定“活動”實施方案、活動的動員、活動過程的指導、評價工作。

三、提升教學質量措施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向管理要質量

(1)認真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要重視備課工作。第一,認真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師統籌規劃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案,其內容應包教學內容、教學目的要求、教學重難點、教具學具準備、課時分配、授課時間、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設計、教學後記等。第二,認真寫好教學後記。教學後記重點寫教學過程的得與失,教後的體會與認識,以及對教學效果的自我評價和原因分析,把改進措施以及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與體會寫於教案後,以積累經驗、提高教學水平。第三、提前一週備課。

(2)認真上課。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第一,教師上課前作好充分準備,帶齊教案等所需物品,預備鈴響及時到達教室門口,準時上課。第二,關心愛護學生,不諷刺、挖苦、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第三,不帶移動通信工具進課堂,上課時不使用移動通信工具。第四,上課時間,不會客,不擅自離開課堂,不做與本節課無關的事。

(3)認真輔導。

輔導是教學的補充和重要環節,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之一,各班級、各課任教師都要制定了培優補差計劃,加強補差工作的針對性和系統性,要求教師要以人為本,以愛為本,樹立“只有差異,沒有差生”的意識,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具體做法:

①抓後進生。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採取低起點、小步子,鼓勵他們戰勝學習上的困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

②抓優生。加大訓練,引導他們自學,及時解答他們的疑難問題,讓他們向高層次發展;

③抓中間生。一類是臨界及格,另一類是臨界優生,針對這兩類學生學校要求課任教師要集中精力抓好,對他們要因材施教,做到四優先:即課堂優先提問,作業優先批改,課外優先輔導,家庭優先訪問;五跟蹤:即思想跟蹤,課堂跟蹤,作業跟蹤,測試跟蹤,學法跟蹤。努力使部分中間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進步。

(4)精心佈置和認真批改作業。

第一,課堂作業必須當堂完成。第二,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細緻、不漏批錯批。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作文必須在下次習作前批改結束,作文批改要有總批和眉批,批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字跡要工整。第三,重視作業的講評,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同時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第四,嚴防學生抄寫作業。

(5)認真進行考核。

單元測試由各年級組進行,要求同一時間,同一試卷。要求資源共享,不得各行其是。期中階段,學校統一進行期會考試,並作出期中質量分析。期末階段,統一進行期終考試,考試成績作為教師教學的主要實績依據。各類考試都要求教師認真評卷,及時發回,認真進行講評,並做好質量分析和查缺補漏工作。要認真督促學生訂正試卷,認真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2、加強過程管理,向過程要質量為強化教學過程管理,確保我校教學質量奮鬥目標的全面完成,必須制定並嚴格執行以下教學過程管理制度:

(1)堅持聽課制度。到班隨堂聽課,是發現自身問題,促進教改,方便交流的重要平台。學校行政和教導處要隨時到班聽課,相互學習,提高教學效果。每位教師每學期須聽課10節以上,校領導不少於15次。

(2)堅持教學巡導制度。學校領導人員定期不定期對所有年級教學工作進行巡視和督導,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運行。

3、重視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教師,要立足崗位練兵,努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1)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2)堅持每週一次的集中學習制度。學習內容可以是教育教學理念、課題研究交流、基本功培訓等,增強教師的學習意識,營造人人蔘與的學習氛圍。

(3)建立教師讀寫制度。強化自身的理論學習,所有教師每期都必須閲讀一份有關的教育教學報紙、雜誌,並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摘錄,以便於在集中學習中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並進行反思討論。鼓勵教師在教育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

四、重視家校合作,調動家長的積極性。

通過家訪、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密切了家長和學校的聯繫。指導家長正確認識、教育自己的子女,理解、支持、配合學校工作,號召家長每日檢查孩子的作業,幫助孩子弄懂學習內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五、制定學困生幫輔計劃:

學校教師除了保質保量完成自己基本的課程之外,學校領導掛鈎一個班級,其他科任教師幫輔三個學困生。幫輔名單如下:校長:六(乙)年級副校長:六(甲)年級副校長:五年級教導:四年級

六、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xx年3月)

召開動員大會,認真組織學習關於教學質量提升的是實施方案,動員和教育全校教職工提高對“教學質量提高”活動和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方案。

(二)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根據教學質量提升年方案,認真組織實施。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有關制度,開展各種學習、教學、培訓、檢查、評比活動,每學期選出教學質量提升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單項表彰

(三)總結階段(20xx年7月)

進行總結,總結經驗教訓。選出本次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表彰。

縣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21

一、指導思想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以提高育人質量為中心,聚焦“課程發展、教學改革、教育科研、教師成長、質量評價”等重點工作,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完善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提升全縣中國小的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基於國家義務教育階段質量監測報告呈現的問題以及我縣中招、大學聯考相關數據,結合我縣教學質量抽測、期末檢測數據以及教學視導各種質性分析報告,以義務教育階段及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相關的水平等級為標準,認真分析各校教學質量現狀,聚焦實際課堂教學由“知識為中心”“教師講授為中心”向“素養為中心”“學生學習為中心”轉型,聚焦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自信心與學習習慣的培養,聚焦教師職業狀態、職業規劃和專業發展內動力等問題,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升教學質量策略,遵循“教學評一致、教研訓一體”的現代教研理念,探索建立教學質量標準體系、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使我縣中國小辦學水平,尤其是農村中國小辦學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全面提升全體學生的素質和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

三、工作內容

(一)完善制度,強化教學常規管理

1.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健全常規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以規範管理保障和促進教學質量提升,進一步提高全縣中國小常規管理水平。加強常規檢查,督促各中國小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切實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強化縣教師發展中心的教學視導作用,教研員經常深入學校,定期、不定期對全縣中國小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進行監督和評估,及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加強指導,促進全縣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提升學校內涵發展管理。大膽革新學校管理方式,強化服務意識,以人為本,為教師服務、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為學習服務,以系統發展的思維,構建學習型管理團隊和特色教研團隊,走“內涵式”特色發展道路,切實改變我縣中國小校內部管理不平衡的狀況,不斷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以“共生、共建、共享”思想為指導,努力為師生的生命發展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

3.逐步完善隊伍管理機制。建立管理隊伍“人才庫”,評選並獎勵“十佳校長”,“優秀教研員”,“優秀教研工作者”,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中國小教研和校長隊伍。

4.狠抓教風的轉變。縣教師發展中心中國小教育科學研究室要繼續開展常規指導工作,如採取隨機抽查的方式,深入課堂,加強常態管理與監控,經常性地對教師教學常規的實施情況進行指導;同時,構建學科、學區教研、學習共同體,線上線下相結合,注重過程跟蹤和關注,重視教師職業發展狀態及教研內動力的激發,促進教風的轉化,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證。

(二)立足根本,着力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1.打造“教研訓一體化”系統。秉持“教研訓一體”的現代教研理念,整合教師培訓資源,加強師資培訓基地建設,改進培訓方式,聚焦教師實際發展需要,聚焦教師職業狀態的激活,涵養師德,提升素養,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建立健全校本培訓制度,切實提高培訓實效。

2.提升教研隊伍的整體教研水平。採用專、兼職教研員相結合的辦法,組建學科中心教研組,充實教研力量,總結和平縣中學語文學科教師讀寫組建設經驗,全面創建各學科、各學校學習型教研團隊,營造全體教師共讀、共研、共發展的教研氛圍,提高教研水平,切實發揮教研隊伍對教學工作的導向、服務功能。

3.聚焦薄弱學科和薄弱學校的師資隊伍培養。加大農村中國小緊缺學科教師和薄弱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村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能力。

4.建立健全城鎮支援農村教育長效機制。紮實有效地開展縣城中國小骨幹教師到鄉鎮中國小送課下校、縣城學校派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蹲點指導、農村學校派教師到縣城學校跟崗學習等工作。

5.健全教師評優制度。評選“新時代標兵教師”,樹立先進教師典型,開展優秀教師巡迴報告活動,提高廣大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

(三)把握關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課堂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各校要強化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意識,一切教學教研活動開展應圍繞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這個中心,全面優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轉變課堂學習方式。課堂教學中,改變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模式,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教學,科學有效地開展學科學習活動,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創設師生共生、共建、共享的課堂文化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各學校教研室、年級備課組、科組與縣教師發展中心學科中心教研組以及其他教育部門的教研活動、質量檢測、教學評價、教學競賽和教學評比等等,都應當圍繞這一方面進行設計、開展和評價,確保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主體的真正落地。

2.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各中國小要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探索新授課、講評課、複習課等不同課型的結構特徵,努力探討各種課型的最佳模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3.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秉持“教學評一致”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學習的狀態、創生的學習內容、學習的方法、知識的掌握、技能的訓練、思維的發展、德育的涵養等方面量化或質性的有效性,利用好課堂教學質量當堂反饋評價,要使絕大多數學生當堂達到學習目標,對於未達標的學生,要通過課後輔導及時幫助解決。

4.發揮課題研究的引領作用。引導廣大教師結合學校、科組以及自身的實際發展需要,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主動研究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通過持續的教學研究,形成教師個人的教學或教研特色。

5.抓實集體備課。進一步落實中學以學科組為單位、國小以中心校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制度,要牽頭開展分片、分校、分類的集體備課活動,每週每學科學校集體備課不得少於1次,特別要針對當前薄弱學科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6.推動教師提煉“代表課”。要創造一切機會,積極開展全員聽課、説課、評課和上觀摩課活動,不斷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以研究課、觀摩課、示範課等多種形式的公開課為載體,引導廣大教師投身課堂教學實踐和研究,並將具有先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推廣,以期在更大的.範圍內獲得效益的最大化。每學期每校組織的各種類型的公開課不得少於教師人數的一半,每位任課教師全年必須至少上一節公開課。為確保公開課質量,每位教師的公開課必須提前安排,並確定不同課型人員和比例,要有公開課教案、聽評課記錄,要真正把公開課作為深化教研、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舉措,同時將公開課的最新成果運用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力戒走過場、搞形式、完任務。在開展公開課的基礎上,推動全縣中國小教師提煉自己的“代表課”。

7.關注薄弱學校。縣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員將工作的重心下移到農村薄弱學校,下移到課堂、教師和學生中,採取隨堂聽課、評課、當場反饋的方式,密切關注教師的課堂活動,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定性、定量的檢測,以此引導教師全力追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積極開展教學觀摩活動,組建學科、學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工作室主持人)團隊,定期組織送教活動,組織骨幹教師與鄉鎮學校教師結對活動,推廣具有先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廣大教師提供優質課堂教學示範,以期在更大範圍內獲得效益最大化,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8.科學系統規劃教研活動。縣教師發展中心將加強開展主題教研、問題教研、學區教研、校本教研、網絡教研、項目教研活動,圍繞教育教學重點、熱點、難點開展常規教研和專題教研。經常性開展聚焦課堂教學質量的教研活動,培育、遴選和推廣優秀教學模式、教學案例,打造一批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範校,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激活全縣教研氛圍,培養良好的教研生態。

(四)優化手段,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

1.科學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各校要強化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的意識,進一步加快學校信息技術現代化建設。緊緊抓住城鎮學校信息技術教育已經初具規模和農村遠程教育工程全面覆蓋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和教學資源庫,加強系統設備維護、提高設備使用率、定期更新補充設備。抓好全縣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研訓工作,優化輔助教學手段,

2.促進區域均衡發展。運用形象化教學手段組織指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果。縣教師發展中心要深入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的研究與實踐。利用“專遞課堂”幫助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優質均衡發展。利用“名師課堂”發揮名師示範效應,促進廣大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教研水平提升。利用“名校網絡課堂”擴大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覆蓋面,推動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五)落實“雙減”,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1.按規定開齊開足課程。各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科學編排課程,按要求開齊開足開好各類課程。學校和教師不得隨意增減課程課時,不得隨意增減課程難度,特別要保證按規定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課、藝術課(或音樂課、美術課)、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

2.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各學校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落實教學常規管理要求,制定好教學計劃,做好備課、上課、作業批改、教學反思及評價等教學基本環節的整體設計與落實。要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型教學關係,大力開展課堂有效教學研究與實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堅決杜絕教師“課上不講課下講,課上少講課後講”的行為,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

3.科學合理佈置作業。各中國小要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確保國小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安排適當鞏固練習;國小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國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嚴禁教師佈置懲罰性的作業,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學校要建立完善學生各學科作業量情況摸查制度,並及時將摸查結果反饋給任課教師。

四、實施步驟

“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為期一學年,具體時間為20xx年9月1日至20__年8月31日,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組織與發動階段(20xx年9月—10月)。教育局將在20xx秋季學期開學初召開動員會,學習活動實施方案。各校要召開全體教師會議,明確我縣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具體要求。結合實際,圍繞教學管理、課程改革、教學評估、教師發展、學生素養等方面內容,深入各學校調查研究,查找制約本校、本區域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本性問題,分析問題根源,研究策略,制定改進措施,形成詳細的學校活動工作方案,並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學習會、討論會,對本項活動進行廣泛的宣傳,形成濃厚的活動氛圍。各校工作方案要有具體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時間,並於10月下旬報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__年5月)。全面開展主題教研、學區教研、校本教研活動,紮實開展各項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題的學習活動,並對每項活動進行廣泛討論交流,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通過不同方式呈現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成果。

第三階段:整改與深化階段(20__年6月—20__年7月)。針對在實施與展示階段查找出來的問題與差距,各校要制定具體的對策意見,形成推動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辦法、措施,總結提升典型經驗,推廣成功做法。

第四階段:總結與表彰階段(20__年8月)。教育局將組成“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檢查組,採取過程性和階段性相結合的形式,對各校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評估,檢查結果將納入年終考核之中。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校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強化領導、統籌部署,切實做到組織落實、任務落實、措施落實,確保“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為加強對全縣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的組織領導,縣教育局決定成立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並下設辦公室。具體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辦公室設在縣教師發展中心,由陳金平同志兼辦公室主任。

(二)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教育局建立局機關領導班子成員聯繫學校和股室負責人分片包校制度,深入基層學校加強指導,督促工作落實。縣教師發展中心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深入課堂,充分發揮專業引領作用。各中國小校長要切實轉變管理觀念,改進管理策略和方法,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學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上來,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控力度,努力促進全縣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三)積極宣傳,氛圍營造

多渠道向社會和家長宣傳質量提升的目的、意義,特別要組織引導教師隊伍自覺主動樹立質量意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凝聚校內外發展合力。積極搭建實施成果交流展示平台,及時對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宣傳,擴大影響、營造氛圍。

(四)強化督查,確保實效

教育局將根據各校的活動計劃安排,經常性組織督查人員對各校活動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及時把握各階段活動的進展情況,提出改進意見,並將檢查情況作為評比學校的一項重要指標,以確保質量,務求實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8g3gy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