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技術調研報告彙編(精選7篇)

技術調研報告彙編(精選7篇)

技術調研報告彙編 篇1

第一部分:説明

技術調研報告彙編(精選7篇)

1. 新專業開發可行性報告的作用是為評審,決策提供的框架文件。是新專業開發中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

2. 它的主要內容應該是對新專業開發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其中的風險提出經過調查,分析,而後得出的初步意見。特點是:必要性,可行性和風險控制。其中可行性是重點,風險控制是難點。要求是:可行性要有調查,有依據,有數據,有充分的論證。風險控制要有分析,有預判,有防範措施。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必要性寫得充分,而可行性寫得簡單,只有論點沒有分析,依據,數據,論證不足。對可能存在的風險沒有分析和預測。這樣的結果是不能為決策提供依據,沒有質量控制,沒有風險控制,起不到文件的作用。

3. 新專業開發可行性報告的依據(輸入文件)是關於新專業開發的社會和企業調查的調研報告。

4. 新專業開發可行性報告經專家,學校領導評審後,需要進行的是做新專業開發計劃。

5. 新專業開發可行性報告的主要內容是:

一.必要性分析:

①新專業開發的目標專業建設目標及人才培養目標

②新專業開發背景

·新技術,新職業及學校發展的要求

·社會企業對專業培養人才的需求預測分析 ·生源的分析

·社會其它學校同專業的發展概況:規模和人才供給情況

二.可行性分析:

①對於新專業發展,學校的基礎環境

②現有的.教學資源的比較優勢:教師,設施,模式,理念,質量,經驗等

③經過企業調查和專家評審,能提供出專業發展的典型工作任務,教學課程框架計劃和對資源的需求

④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有預判和控制

⑤學校能夠提供新專業發展必需的資源:資金,設備,教師,場地

三.結論

6. 新專業開發可行性報告需經過專家評審和學校領導的批准

7. 新專業開發可行性報告經學校批准後,,學校下發新專業開發任務書,各系,專業依據任務書進一步完成新專業開發的詳細計劃

一. 目標與背景

1.新專業開發的目標專業建設目標及人才培養目標

2.新技術,新職業及學校發展的要求

3.社會企業對專業培養人才的需求預測分析

4.生源的預測分析

5.本地區其它學校同專業的發展概況:規模和人才供給情況

6.國家社會與勞動保障部關於該職業崗位(羣)的資格標準(簡述)

二. 基礎與比較優勢

1.對於新專業發展,學校的基礎

2.現有的教學資源的比較優勢:教師,設施,模式,理念,質量,經驗等

三.專業建設初步方案

⒉該專業的課程框架計劃

四. 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的預判和控制措施

五. 新專業對資源的需求分析(現有的和需要新增的資源)

3.該專業對學習環境的需求 學校內部實踐場地的需求

六. 結論

技術調研報告彙編 篇2

語音識別技術的原理和應用

語音識別技術就是讓機器通過識別和理解過程把語音信號轉變為相應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術。其目標是將人類的語音中的詞彙內容轉換為計算機可讀的輸入,例如按鍵、二進制編碼或者字符序列。語音識別技術主要包括特徵提取技術、模式匹配準則及模型訓練技術三個方面。

在語音識別的特徵提取過程中,主要有語音信息量大,語音的模糊性,重音、音調、音量和音速的變化,環境噪聲和干擾等難點。導致語音識別在互聯網和傳媒行業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近幾年來,藉助機器學習領域深度學習研究的發展,以及大數據語料的積累,硬件的性能的提升和算法的改進,語音識別技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例如音頻指紋技術和音頻二維碼技術等。下面本文具體討論這兩種技術。

音頻二維碼 音頻二維碼技術

二維碼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了。二維碼取代傳統的鍵盤樹盤輸入技術的部分功能,成為互聯網行業的第二大入口方式。但是普通的二維碼技術只是將文本信息進行加碼和解碼。這導致二維碼只能傳輸普通的文本信息。如果將音頻技術和二維碼的概念相結合,利用聲音實現終端之間的近距離信息傳輸,那麼毫無疑問音頻信息將成為互聯網行業的第三大入口方式。

音頻二維碼技術採用仿生學技術,利用聲音實現文件的快速傳輸。採用跨平台的技術,實現手機、電腦、智能機頂盒等智能設備間的圖片、文字、鏈接的傳輸。音頻二維碼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圖像二維碼、近磁場傳輸和藍牙等技術。

20xx年底蛐蛐兒創始人朱連興開發了一套音頻二維碼的引擎,名字叫蛐蛐兒SDK。在朱連興推出了蛐蛐兒SDK之後,音頻二維碼的開發也變的比以前更加快速和簡單。蛐蛐兒通過聲音傳輸的不是文件,而是在發送端生成一個四位的二進制數。這四位二進制數是待發送文件的ID。發送端向接收端發送的其實只是上述生成的ID。發送端在向客户端發送ID的同時向雲端發送ID和數據。在接收端接收到ID後,通過該ID向雲端獲取對應的數據。

音頻二維碼應用

音頻二維碼的應用非常廣泛。音頻二維碼通過聲音傳遞信息。廣播和電視也通過聲音傳遞信息。如果結合音頻二維碼技術和廣播電視技術,將使二者相得益彰。音頻二維碼可以使廣播電視用户不再是單一的受眾,也是參與者。通過音頻二維碼可以讓用户的手機等終端設備接入電視屏幕或者廣播。用户在欣賞電視節目或者收聽廣播節目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手持終端參與節目互動環節。這會在給用户帶來更好體驗的同時,拉動廣播電視行業的收視率和收聽率。

例如在非誠勿擾的節目播放結束時,孟非不需要説那麼長的一串話讓觀眾知道如何來報名參加非誠勿擾,只需要説“歡迎在聽到嘀聲後報名參加非誠勿擾”就可以了。觀眾的終端在聽到嘀聲後解析相應的內容,獲取到報名所需要的電話號碼和電子郵箱。觀眾可以任選一種進行報名。這樣觀眾再也不需要拿筆和紙去記錄這些信息了。

觀眾在觀看好享購頻道的時候,在一個節目結束的時候插入一個聲音。觀眾的手機在聽到這個聲音後自動解析購買此商品的號碼,用户按撥號鍵就可以直接購買自己想要的商品。使用了音頻二維碼技術,用户便從對着電視屏幕記錄購買號碼中解脱出來了。

不像電視技術同時通過聲音和畫面來傳遞信息,廣播技術只能通過聲音來傳遞信息。所以在廣播行業中,尤其需要其它的手段讓聽眾接收信息。在這個需求下,音頻二維碼技術變得尤為重要。

通過音頻二維碼技術,廣播和電視可以向用户推送廣告,例如團購消息、好享購商品信息以及商場打折券等等;可以向用户推送增值服務,例如天氣預報、銀行還款等等;可以向用户發起投票活動;還可以允許用户分享這些內容到各大社交論壇,吸引物聯網用户的眼球。

缺點

蛐蛐兒SDK採用的是人耳可以聽到的四千到一萬伏的頻段。這導致非常容易被周圍環境中的噪聲干擾。經過測試,該SDK在咖啡店和火鍋店等公共場所中,在兩米以內的傳輸率能達到百分之百,距離越遠,傳輸率越低。 蛐蛐兒SDK採用的是人耳聽覺範圍內的音頻,這對於廣播電視行業來説是個缺點。因為在原本純內容的聲音信息中加入了其它的對人耳來説無用的聲音,可能會讓觀眾無法接受。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採用超聲波或者次聲波來代替可聽波來解決。但是如果採用超聲波,會顯著增加功耗,並且不能繞過障礙物。在電視前站一個人將把所有信息拒之門外。並且某些頻率的`次聲波對人體產生的危害非常大。所以確定音頻的頻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

音頻指紋 音頻指紋技術

音頻指紋技術是一種通用音頻處理技術。它能根據音頻對象的特徵準確識別該對象的信息。音頻指紋是音頻對象簡短的摘要。音頻指紋技術在音頻對象和指紋之間建立一種映射關係。通過這種機制,不需要通過比較較大的音頻對象本身,而是通過比較相關的指紋,就可以確定音頻之間知覺平等的關係。

音頻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早,現在已發展的非常成熟。音頻指紋的研究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基於水印嵌入的指紋方法。周鴻飛提出了一種基於混沌和係數均指統計特性的音頻指紋方案。首先使用用户信息生成混沌映射初值,然後應用混沌方法把混沌映射初值生成用户指紋,再根據小波係數統計恆定特性將指紋嵌入到每幀中。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魯棒性,但是需要嵌入多餘的數據。另一種是基於內容的指紋方法。Haitsma J.提出了一種魯棒的音頻哈希指紋方法,對相鄰2幀提取頻域能量的差異作為哈希指紋。

音頻指紋應用

音頻指紋起步較早,應用也非常廣泛。目前應用最廣的領域是音樂播放軟件中。根據音樂的旋律能夠準確識別歌名歌手等信息。飛利浦公司研製了一款手機軟件。只要把手機貼近正在播放歌曲的收音機,不出三秒鐘的時間就能記下這首歌曲的音頻指紋。然後手機可以通過該音頻指紋去音頻指紋數據庫尋找匹配的歌曲。酷我音樂也採用了這種技術實現了類似的功能。

音頻指紋也可以應用到電視媒體中。例如可以使用音頻指紋對電視廣告進行檢測。商業公司可以檢測電視台的廣告是否按合同規定播出。媒體研究機構和廣告策略公司可以統計廣告的信息,對其進行整理和數據挖掘。

音頻指紋還可以用於版權控制。版權持有者可以對廣播和電視進行音頻指紋採集,然後根據音頻指紋對比音視頻數據庫,找到該音視頻,進而挖掘傳播者是否具有該音視頻的版權。

音頻指紋也可以用於向電視和廣播用户的終端推送服務,增加與用户的互動。例如用户的手機接收到特定的音頻指紋後就打開web瀏覽器,轉到一個URL。該URL可以是與用户互動的投票系統,也可以是廣告,或者是一些增值服務。

音頻指紋同樣也可以用於物聯網行業。當用户上傳或者下載音頻的時候,首先傳遞該音頻的指紋。如果發現已存在該音頻,將直接完成此次下載任務。達到秒級的用户體驗。

總結

隨着技術的迭代更新,語音識別技術也會越來越完善和先進。其應用背景非常廣泛,其商機也無限大。可以預測在近五到十年內,語音識別系統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各種各樣的語音識別系統產品將出現在市場上。人們也將調整自己的説話方式以適應各種各樣的識別系統。

技術調研報告彙編 篇3

昨天龍老師把他參加通用技術第七屆全國會議的聽課結合在雲南的調研情況,形成報告發了給我,還要我回答他的四個問題,或者是交流對四個有關通用技術教學、評價等方面的突出問題。

看了後我也很有感觸和共鳴:

1、通用技術課程已經有一批學校在認真的實施,部分學校配置了通用技術課程的專用教室及設施,組織了培訓教師的活動;有中學主動、積極開展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研究活動,在充分學習、分析、評價其他省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之上,針對自身實際進行改進與創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並在全省的教師培訓活動中交流、展示;有部分市組織了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師公開課競賽,促進了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與研究活動;有一批學校在等待、觀望。

2、龍老師聽了全國教師技能大賽的六節課。它們有重動手操作、重分組討論、重師生互動交流的特點,有對已有知識或教材知識實驗驗證的傾向,有教學模式一致化的傾向。省內的五節課也有重動手操作、重分組討論、重師生互動交流的特點,能夠學習、借鑑其他省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經驗,使自己的教學能夠站在較高的起點,使自己能夠理性地組織教學。但是,缺乏必要地分析與評價,小組討論活動普遍存在的問題——有“探”無“究”或重“探”輕“究”,有“分享”無“辨析”或重“分享”輕“辨析”的問題被依樣複製,評價的導向、形式的模仿造成了教學方法高度的“一致化”。

3、對通用技術課程的理解與認識、學校對通用技術課程的態度、通用技術課程的評價等問題成為大家熱烈議論的焦點。我們認為“對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理解與認識不足是學校開課不好的主要原因,而評價跟不上,管理跟不上是是學校開課不好的重要原因。”

4、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

一、揭開通用技術課程基本目標的面紗,用盡可能少的描述,最好用一句話,把其最基本的目標凸現出來,讓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能夠先瞄準,後開槍;使課程能夠在老師有明確的基本認識的基礎之上實施,使學生與教師的教學經歷、體驗與積累能夠建立在一個明確的基本認識之上,為他們進一步理解、認識課程與課程標準提供實際的、感性的經驗。

技術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的教學,也就是現實中一個技術產品從設計理念到設計方案到成品到使用保養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涉及的技術知識、思想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學中做,做中學”。

二、堅持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理念,倡導教學多樣化;堅持用實際的教學效果評價教學的成敗,反對根據教學形式判斷教學的優劣。條條道路通羅馬意指到達一個目的地的路徑有很多很多,達到一個目的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學模式的“一致化”有可能扼殺教師的創新意識。

現在的通用技術課堂還是有很多傳統課堂的影子,尤其部分省出現嚴格的紙筆考試評價後,這種趁勢更嚴重,也是評價不符合課程特點導致的負面作用的一個佐證。同時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的,以學生為本的課堂呈現形式也多了,但符合通用技術課程特色的課堂例子還是鳳毛麟角。但無論怎樣,通用技術課堂教學還是要借鑑傳統課堂一些好的做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利用。作為剛進入新課程改革的雲南和對課程還沒有確定考核標準時,應該在方向正確,內容保證的情況下鼓勵教學在教學模式上百花齊放,及時總結、反思、提高和繼續實踐再進行推廣。

三、明確評價學生通用技術課程成績的目標。評價要能夠保證通用技術課程的全面開設,要能夠促進學生、教師對通用技術課程的理解與認識,要能夠促進通用技術課程聯繫客觀實際的實施,要能夠促進通用技術課程的發展。

評價方面,我覺得第一屆通用技術學生全國賽有一個非常好的導向作用。

首先是通過網絡,在沒有監控的情況下,利用40分鐘,完成一些教材需要記憶、理解和應用的知識和思想方法。

其次是用三個小時在網絡上完成對解決一個技術問題進行技術分析、闡述,提出解決技術問題的思想和方法,用技術語言把解決問題的理念和方法展示出來,形成方案。(作為一個省的考核,可以在大學聯考的考場進行監控的情況下完成,但對設計方案的評價比較困難,因為沒有固定的答案,評價標準難以量化。)

最後是現場對常用工具的使用和對作品的製作進行考核。這個實施起來因為要面向所有學生,比較困難,作為競賽形式就容易解決。

四、研究符合通用技術課程特點的評價方法,使它能夠實現評價學生通用技術課程成績的目標,客觀反映實施通用技術課程的成績與問題,能夠為教育管理提供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真實情況,使管理成為有根據的理性行為。

學生作品的評價應體現通用技術課程特點

我們可以做以下幾步工作:

(1)讓小組成員和作品合照,把作品拍照,並把優秀的作品結合學生製作過程的的圖片進行展覽,增強學生的成功感,激發他們對創新活動的興趣。

(2)讓學生介紹、演示作品,優秀還可以進行答辯,並把過程錄象。

(3)對優秀作品進行重新指導優化改進,讓學生作品參加相關的科技創新活動,進行評獎。

(4)教師對作品的總結性評價。評價既重視結果,更加要重視學生在整個設計製作的過程,挖掘學生作品的亮點和反映出小組在製作過程中合作精神。

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除了一個作品外,它還有足夠的資料(文字,圖片,錄象和教師評價結論等)在反映作品的設計、製作、測試和評價的過程,只有這樣才是一件完整的通用技術作品。

技術調研報告彙編 篇4

一、基本情況

油菜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也是種植面積僅次於水稻、小麥的主要農作物,隨着優質“雙低”油菜品種的推廣和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調整,油菜的種植面積也正呈逐年擴大的趨勢。20__年我省油菜種植面積為1447.1萬畝,20__年已達到了1504.1萬畝,增長了4%,畝均單產已由20__年的108.4KG提高到20__年的119.67KG,增長了10.4%;總產180.0萬噸,比20__年增長了14.80%。我省屬全國油菜優勢農產品區域,已經形成了沿江和江淮兩大集中優勢產區,是全國油菜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常年油菜產量居全國第二位,20__年油菜總產量156.8萬噸,佔全國的13.8。

由於油菜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水稻主產區,前茬作物為水稻,種植模式為稻--油。油菜的栽培方式有育苗移栽、直播(包括撒播、穴播)等,育苗移栽技術作為農業部門的主推技術是我省目前的主要栽植方式。

多少年來我省油菜生產一直採用以人工作業為主的生產方式,除耕整地、灌溉、病蟲害防治等環節可以與水稻生產機械化實現機具共享外,其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水平幾乎為零。以育苗移栽為例:在前茬收穫後,用拖拉機或耕牛對田塊進行耕翻,從起壟打穴、育苗、起苗、移栽洇水、施肥除草、收穫直至乾燥全靠人工作業。整個生產過程直接投入用工量12-13個工日,僅育苗移栽、收穫、乾燥等關鍵環節就需8-9個工日,已超過水稻全過程的用工量。使油菜生產成本高,種植效益低。據__省價格成本調查隊20__年調查統計每畝油菜純收益僅為22.67元。每年油菜收穫集中在5月中下旬,正遇江淮多雨季節,收割後的油菜籽常常因得不到及時的涼曬乾燥造成大量油菜籽發熱、黴變,全省每年造成的黴變損失在10左右。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收穫季節的黴變損失,直接影響了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制約了油菜種植規模的擴大和產出效益的提高。廣大農民在水稻生產機械化基本解決的感召下迫切要求解決油菜生產機械化的問題,重點解決油菜栽植、收穫、烘乾等關鍵環節的機械化技術,跳出傳統的種植模式,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脱出來。因此,探索適宜的油菜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減少用工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優質油菜的單產和效益,不僅是我省農機推广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且對我省種植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的改善有着十分現實的意義。

二、認真開展油菜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

我站在省局的支持下,從“九五”末開始在油菜種植、收穫和烘乾等幾個關鍵生產環節開展了試驗示範工作,主要示範內容如下:

1、油菜機械化收穫試驗示範

為進行油菜機收試驗,指導全省的.試驗示範工作,我站制定了《__省油菜機械化收穫試驗大綱》,並率先於20__-20__年在巢湖市居巢區兩次進行油菜機械化收穫試驗,宣城、馬鞍山、黃山、滁州、合肥、巢湖等市的有關縣市按照該《試驗大綱》也相繼進行了油菜機械化收穫試驗。試驗內容是對油菜機收的聯合收穫、分段收穫兩種工藝模式進行探索。油菜聯合收穫機械化工藝模式:該工藝採用改進的適宜油菜機收特點的稻、麥、油兼用型或專用型聯合收割機,在油菜適收期一次性完成油菜的收割、輸送、脱粒、清選等工序;油菜分段收穫機械化工藝模式:該工藝採用人工或割曬機等將油菜收割鋪放,利用作物後熟作用、晾曬2-3天后再由人工或機械揀拾將油菜喂入聯合收割機進行脱粒、清選。

通過試驗得到以下結論:

(1)、機械收穫省工省時節本增效,促進秸稈還田,培肥地力。

傳統的人工收穫方式,是一項使用工時多,勞動強度大的強體力活,收割1畝油菜需要1.5-2工日。採用機械聯合收穫每小時可作業3畝以上,極大地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效,同時由於節約用工量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油菜聯合收穫的同時,將秸稈直接粉碎還田,對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都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避免了農民焚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污染。

(2)機械分段收穫工藝模式難以實施,聯合收穫為當前主要工藝模式。

機械分段收穫工藝雖然有利於提高油菜成熟度,降低損失率。但相對聯合收穫多一道環節,且無相應機具:保有量較大的稻麥割曬機不適宜收割油菜,裝有撿拾裝置的油菜聯合收穫機在我省還是空白,因此目前還不具備實施油菜機械分段收穫的條件。

目前的油菜聯合收割機屬於兼用機型,即在原有稻麥聯合收割機基礎上加裝和更換部分裝置和部件,實現稻、麥、油三用,有利於提高機械利用率和經濟性,因而具有較強適應性。

(3)準確把握適收期是降低損失率的關鍵。

油菜機收損失率不僅是機收的重要指標,也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影響損失率大小的因素除收割機性能、農藝配套措施外,重要的是操作技術。由於同一株油菜上下層角果的成熟期不一致,當上層角果已黃熟時,下部角果還處於青熟期,因此聯合收割機對油菜的適收期要求較嚴格,若機收過早,則由於作物潮濕,含水率高,不僅機器作業負荷增大,而且籽粒與莖杆粘連,難以清選、分離,造成脱粒損失和含雜率上升;若推遲收穫期,則由於油菜過於成熟容易炸莢,造成割台部分損失增加。從試驗得知油菜最佳適收期為黃熟末期至完熟前期,俗稱九成熟左右。另外,在同一天中避開中午高温期作業也有利於降低損失率。目前理想的機收損失率在8左右,該值低於人工收穫方式的損失率,農民對此基本滿意。

(4)通過試驗示範,選擇了比較適宜我省示範推廣的機型:湖州—200Y、上海嚮明200、浙江三聯180、南通五山20__型稻、麥、油兼用型全喂入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

2、栽植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

進行油菜栽植機械化技術試驗的目的主要有:

(1)、探索油菜栽植新技術,與油菜育苗移栽相比在不降低產量的前提下減少用工量,降低生產成本;

(2)、為有利於油菜機收探索適宜的栽植技術和選擇新品種。

根據我省油菜育苗移栽面積較大,該項技術已被廣大農民所接受的實際情況,我站也曾打算進行油菜機械移栽試驗,但由於國內農機科研部門研製的移栽機械工作可靠性不理想、性能還不能滿足移栽技術要求,進口移栽機械價格昂貴而放棄了這個打算。因此確定直播機械化技術作為油菜栽植的發展方向。

20__年我站制定了《油菜機直播技術實施方案》,該方案在總結各地已經取得機械直播油菜經驗的基礎上,詳細擬定了油菜整地機直播、免耕機直播、機開溝免耕覆蓋直播等三種直播技術的對比試驗方法,並由省局立項在宣城、滁州、馬鞍山、合肥、巢湖、六安、安慶設點試驗。經過試驗以宣城為代表的油菜機開溝免耕覆蓋直播技術和以滁州為代表的油菜淺旋耕機直播技術取得明顯成效,並顯示出較強的適應性。

油菜機開溝覆蓋免耕直播技術,是宣城市、廣德縣兩級農機部門經過連續多年的試驗示範,而總結形成的一項油菜機械化栽植新技術。該技術最大優點是省工、省時、節約成本。據測算:按傳統的人工移栽方式種植油菜,僅育苗移栽環節每畝約需4.5個工日以上,用機開溝免耕直播技術播種,每畝只需0.5個工日,兩相比較畝均節約4個工日,減少了油菜栽植的用工投入,實現節本增效的目的。該技術與傳統的人工移栽方式相比還具有:通過發揮機械優勢在最佳的時間內完成大面積種植計劃,充分利用10-11月份的有效光温條件促進油菜生長,獲得健壯的冬前苗;油菜適時機械播種,能夠獲得理想的畝基本苗數(10000株以上/畝),羣體優勢明顯,個體也能充分生長,個體與羣體協調而合理;抗倒伏能力強、病害輕。同時根據油菜的生長規律,採取一系列的農藝輔助措施,以適應油菜生長對水肥等營養的需要,所以產量明顯提高。應用該技術後經多點測產,主要油菜品種的產量達到175KG以上,略高於育苗移栽產量。

宣城市示範該項技術後油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冬閒田面積逐年減少。該市每年應用這項技術的面積近80萬畝,佔全市油菜面積120萬畝的70以上。20__年6月該項技術通過__省科技成果鑑定。目前該技術不僅在我省油菜主產區試驗示範,還輻射推廣到外省油菜主產區,20__年9月份河南省固始縣農機部門來我省考察後,引進開溝機100多台,當年實施面積就達1萬多畝。

滁州、馬鞍山等地試驗的油菜淺旋耕機直播技術,其主要機具為2BG-6B型油菜直播機,能在稻茬田一次性完成淺旋耕、播種、施肥、鎮壓等工序,並具有一播全苗、提高工效、減輕勞動強度等作用。與育苗移栽相比畝均節省用工3個工日。經試驗點測產主要油菜品種產量為174KG/畝,比育苗移栽同品種的產量增產24KG,增幅達16。

以上試驗結果還表明:直播油菜由於畝基本苗數高於育苗移栽的畝基本苗數(育苗移栽不足7000株/畝),油菜的株型相對較小,枝杆分叉和結莢部位較高,枝杆交錯程度明顯低於育苗移栽,因而有利於油菜機收。

3、烘乾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

我省曾多次組織烘乾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但由於未能把握烘乾機械生產能力與當前農户經營規模的關係、解決用户對烘乾機械的認識問題(認為烘乾機械只有在陰雨天氣才能發揮作用,在晴好天氣使用烘乾機械是多此一舉,未能認識其在提高糧油品質、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未能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等問題而使烘乾機械利用率低,經濟效益差,示範效果不明顯甚至產生負面影響。20__年我省承擔了農業部“糧食產地烘乾試點”項目,在該項目實施中除選用先進適用烘乾機械外,重點在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下功夫,選擇糧油收購加工企業作為示範對象,幫助引導其開展糧油收購加工、代烘等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效果。示範表明:

1.糧油機械化烘乾的優點

第一、油菜籽收穫後可以得到及時烘乾,擺脱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減少油菜籽產後的黴變損失,保證增產增收;

第二、可以減少曬場佔地,降低涼曬成本,避免曬場涼曬造成的污染和浪費,降低勞動強度,提高農業生產率;

第三、採用低温乾燥處理,可以確保油料品質,增強油料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以糧油收購加工企業為依託,開展機械化烘乾作業,實現企業、農民真正雙贏。

由於收穫後的油菜籽含水率高,而收穫期大都是多雨季節,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晾曬,將發生發熱、黴變等現象,直接後果是出油率和成品油品質下降,油菜籽如不能及時地出售,就面臨着黴變的風險,意味着農户將要增大損失,減少收入,全國每年因黴變造成7-8的損失,我省高於全國水平。而擁有烘乾機械的糧油收購加工企業因具有相應的烘乾能力而可以大量收購儲存原料。由於糧油收購加工企業的敞開收購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農户的風險,也就是使農户增加了收益。農民以節約下來的涼曬成本讓利給企業,使企業降低了經營成本。烘乾機械化技術不僅成為農民與企業、農民與市場連接的紐帶,而且使糧油收購加工企業更加確保了產品的品質,提升了企業的技術含量和油產品的科技附加值,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後勁。這已逐漸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技術手段。

三、我省油菜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路線

經過全省各級農機推广部門幾年的試驗示範,現已基本探索出適宜我省的以油菜機直播、聯合收穫、小型低温烘乾為中心內容的油菜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路線。

技術調研報告彙編 篇5

現在,在質量技術監督隊伍中,存在有少數幹部不思進取、責任淡化、作風懶散、學習鬆懈等問題,歸根到底是由於缺乏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和精神文化的支撐。要推進質量技術監督事業的快速發展,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質監幹部的主觀能動性,就必須大力加強質監思想建設,構築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質監政治思想工作,在廣大質監幹部中確立一種奮發向上、幹事敬業的進取氛圍。然而,目前少數質監人員在質監思想建設的認識和運作上還存在一些誤區。一是把質監思想建設片面理解為文體、學習活動,作為一種務虛的形式,沒有從組織領導、服務企業等方面和促進、提升監督與服務管理的角度去認識和思考;二是在運作上不切實際,重形式,輕實效,把精力花在部署環境、營造場面上,生搬硬套,缺乏特色。三是急於求成,把思想建設看作靈丹妙藥,希望一勞永逸,結果事與願違,欲速不達。

質監幹部職工是質監思想建設的主體。開展質監思想建設工作,必須以人為本,貼近實際,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充分利用精神、制度、物質諸方面的文化積澱,在質監管理的全過程,更多地融入情感和思想建設的因素,營造一種良好的質監思想建設環境,用共同的理念和價值觀凝聚人心,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建設理念滲透幹部的思想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改造人、提高人,增強團隊的戰鬥力,樹立良好的質監形象。要從五方面抓起:

一、建立組織,培養精神。

創建學習型組織,關鍵在於加強教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和建立機制,營造自覺學習環境兩個方面。各級質監部門要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為載體,通過推行網上學習、考試競賽、現場練兵、能級管理等靈活有效的形式,大力倡導自覺學習、在崗學習、自學成才,積極引導幹部職工樹立自覺學習、終身學習、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理念,把學習引入工作,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形成學習與工作的良性互動,實現工作與學習的相互促進,個人學習與團隊學習的和諧結合。同時要引入學習激勵機制,建立幹部學習培訓檔案和專業人才檔案,實行能級管理,獎勵和重用優秀業務人才,在全系統形成一個尊知重才、以學為榮的良好導向,使優秀人才脱穎而出,努力形成“事業造就人才,人才引領事業”的嶄新局面。同時,構建質監思想建設還必須積極塑造一種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精忠職守和富有特色的團隊精神,並圍繞這種團隊精神,積極培育質乾的團隊意識,使廣大質監幹部牢固樹立大局觀念、法制觀念、服務觀念、團結觀念、道德觀念和創新觀念,從而改變質幹原來只從個人角度考慮問題的思維定勢,潛意識地對質監部門這個組織產生一種強烈的向心力、凝聚力,促進整體工作的良性快速發展。

二、培養創新意識增強工作活力。

創新是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的源頭活水。沒有創新的舉措和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就不可能贏得工作的主動和取得優良的業績。一種好的質監思想建設氛圍建立後,它所帶來的是羣體的智慧、協作的精神和新鮮的活力,能夠激發廣大質監幹部的士氣,充分發掘藴藏在廣大質監幹部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為質監部門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為此,建立和發展先進的質監思想建設,一定要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要把創新作為工作、學習的靈魂,進行觀念創新,開拓工作思路,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進行體制創新,提高行政效能,優化質監環境;進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解決工作中的難點、熱點問題,提高工作的實效性。同時注重在工作中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不斷豐富創新內容,為質監工作的發展提供充足的養分。

三、更新管理理念加強制度建設。

現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對人的管理關鍵在於以制度管人管事。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思想建設建設是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是任何一個羣體或單位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質監部門在深化改革、不斷完善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要切實重視質監思想建設,把制度創新與開展質監思想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重視質監幹部的思想實際和情感需求,避免出現制度執行和落實過程中的對立情緒和牴觸情緒。同時可借鑑和引入ISO9000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創新管理方式,拓寬管理領域,對現有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工作規程和崗責體系等相對獨立的管理模塊,按照ISO9000質量標準的內在要求進行整合和規範,將質監管理的全過程納入“全員參與、過程監控、持續改進”的監控管理體系,實行系統化、程序化、標準化的制度管理,向國際化標準邁進。

四、規範行為準則倡導道德風尚。

一方面,要進一步明確價值標準。從事業、人生、社會等方面總結提煉價值觀,作為幹部的.人生追求目標,用新的使命、新的目標激發幹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大力弘揚質監精神,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個人行為準則。對幹部在工作、社會活動等場合下應有的禮儀和修養進行明確規定,使全體幹部明白什麼是應該提倡的,什麼是應該反對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以此約束和規範幹部的道德行為,體現質監思想建設的價值取向。同時要聯繫實際,創新機制,不斷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針對幹部職工的心理變化和思想動態開展形式新穎的教育活動,及時解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難問題,倡導高尚的道德風尚,提升質監部門的社會形象。

五、建立激勵機制形成正確導向。

要樹立身邊的先進典型,培養幹部職工健康向上、追求卓越的價值觀。幹部職工在工作、學習中取得了成績,要及時給予表彰和獎勵,通過對幹部職工工作的肯定,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個人發展前景,給他們以成就感。同時要進一步健全乾部選拔任用機制,大力推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交流輪換和末位淘汰等制度,實行能級管理,優化人才配置,把哪些真正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羣眾公認的優秀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做到人盡其才,優勝劣汰,在幹部職工中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

技術調研報告彙編 篇6

近年來,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形成了從修法、制定細則到部署行動的“三部曲”,技術市場有序發展,技術服務機構加快壯大,技術交易日趨活躍。與此同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仍存在一些痛點。比如,以往的工作更多注重局部推動和點上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存在碎片化的問題,相關工作之間還有待進一步形成緊密的銜接和有效的貫通,對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的體系支撐能力尚顯不足。為此科技部制定了《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首次提出了國家技術轉移體系的概念,到20xx年,適應新形勢的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基本建成,互聯互通的技術市場初步形成,市場化的技術轉移機構、專業化的技術轉移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有機融合,技術轉移渠道更加暢通,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的國際技術轉移廣泛開展,有利於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的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到20xx年,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體制健全、運行高效的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全面建成,技術市場充分發育,各類創新主體高效協同互動,技術轉移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的擴散、流動、共享、應用更加順暢。

為貫徹落實《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精神,山東省政府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全省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的意見》(魯政發〔20xx〕13號),緊緊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服務創新型省份建設,從山東實際出發,以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的技術轉移體系為目標,到20xx年,我省基本建成實體和網上技術市場健全,專業技術市場補充的技術市場體系,形成線上線下聯動、橫向縱向聯通,銜接國內外技術轉移機構,政產學研金服用共同創新,覆蓋全省各市、縣(市、區)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格局。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台支撐作用更加突出,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隊伍不斷壯大,技術轉移人才服務能力明顯提高,技術合同成交額穩步增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提升。

根據國家、省對技術轉移工作要求,泰安市技術轉移體系建設需要加強,市科技局對全市技術轉移情況進行了走訪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泰安市技術轉移基本情況

(一)技術轉移工作開展初見成效

從調研情況看,我市目前擁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52家,協助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76人;協助政府、企業組建創新創業平台51家;促成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成果轉化共計253項,合同技術交易額共計1.3億元;協助企業申報專利479項。我市高校、科研所、企業孵化器、產業園區、高創中心等大型技術中介機構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機構服務內容基本包括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各個環節,涵蓋了項目申報指導、技術諮詢、專利代理、檢索查新、技術需求徵集、高校成果展示和推介、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等各個環節,服務功能逐步健全和完善。

(二)各縣市區技術轉移機構發展存在較大差異

從調研情況來看,我市各區域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機構的發展規模、發展質量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泰山區(13家)、肥城市(12家)、高新區(10家)、新泰市(8家)發展較快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寧陽縣(4家)、東平縣(3家)、岱嶽區(2家)發展相對滯後。

(三)各縣市技術合同登記情況

從調研情況來看,20xx年我市各區域的技術合同登記工作存在較大的差異,新泰市、肥城市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達到8億元以上,寧陽縣、泰山區、岱嶽區高新區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4億元以上,東平縣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1億元。

寧陽縣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比20xx年增長241%,東平縣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比20xx年增長22%。

二、存在的問題

(一)技術轉移機構沒有形成發展規模

服務機構普遍存在弱、小、散的特點,主要從事一些項目包裝、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認定、專利代理等工作,缺乏有效引導,不能有效地開展或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比如,肥城市、新泰市、東平縣高創服務中心雖然為省政府批准的集科技研發、項目孵化、大學生創業、技能培訓、人才交流為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並未開展有效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主要從事的還是基礎性的物業服務、項目申報包裝服務等工作。

(二)技術轉移機構服務水平較低

大部分服務機構自身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方面水平較低,人員的服務能力不夠,工作重點以對上爭取政策補貼為主,重服務數量,輕服務質量,對企業的發展現狀、技術水平和技術難題了解不透,對高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時掌握,導致服務機構不能形成科技成果轉化的高效服務體系,有些合作了的項目也不能進行有效的跟蹤服務,不能形成服務品牌。

(三)缺乏從事技術轉移的專業人才

技術轉移人才應具有廣泛獵取和篩選科技信息的能力,能夠對技術項目進行正確的評估和論證,對現有和潛在的市場進行準確的調研和預測,具有管理、組織、營銷、公關和社交能力。目前,全市註冊的具有執業技術經紀人證書的人員很少,大部分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人員是半路出家,在技術轉移服務業務方面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和培訓,相當一部分從業人員專業能力不足,熟悉技術轉移服務業務的跨學科、高素質的複合型管理人才嚴重缺乏。

(四)技術合同登記統計亟待加強

1.對技術合同認定登記享受税收優惠政策宣傳不夠,很多企事業單位不瞭解,對從事技術研發、產品設計、農技推廣、軟件設計、專利代理、科技查新、檢測檢驗、科技評價、技術評估、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單位技術合同沒有進行登記。

2.各縣市區參與技術合同統計的人員少,主要由負責技術市場工作人員協調填報技術合同錄入,大多數企業單位不配合,徵集技術合同困難。

3.市域內常規生產型企業對技術合同瞭解少,錄入的`合同大多為產品銷售合同,存在部分錄入信息不正確,同一項目反覆錄入,合同真實性差。

三、相關的建議

(一)出台新政策引導技術轉移體系建設規範發展。

貫徹國家、省、市有關促進技術轉移的政策,完善泰安市技術轉移的政策法規體系,出台《加快泰安市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的意見》,建設和完善我市技術轉移體系,加快發展技術市場,高質量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牢牢把握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要求,集成技術轉移全要素,打通技術轉移全鏈條,服務技術轉移全過程,加快建設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體制健全、運行高效的技術轉移體系,加快形成以專業化服務為支撐、資金為紐帶、政策為保障的現代技術市場,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與產業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融通發展。到20xx年,基本建成符合科技創新規律、技術轉移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的技術轉移體系。市場化的技術轉移機構、專業化的技術轉移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規範化的技術評價活動,一站式的技術轉移服務平台,技術轉移能力明顯提升。全市技術轉移機構達20家,從業人員超過500人,技術合同年成交額達60億元。到20xx年,全面建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高效運行的技術轉移體系,技術市場充分發育,技術轉移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擴散、流動、共享、應用更加順暢。

(二)構建全市統一的技術轉移管理體系。

依託泰安市創新谷創新平台,建設泰安市技術市場“一廳一網一金”的發展模式。“一廳”即技術交易服務大廳,實現科技成果服務、技術轉移轉化等服務功能;“一網”即“科技成果轉化線上服務平台”網站,開展網上交流、信息發佈、數據分析等工作;“一金”即科技金融服務中心,開展金融對接、建立科技發展基金等科技金融服務。市場內設立法務諮詢、工商註冊、財税服務、技術評估、金融服務、技術交易、科技諮詢等區域。力爭為泰安市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和科技服務機構提供無斷點、無盲點、橫縱交錯的全方位服務模式。

(三)加強技術轉移機構建設。

鼓勵市內高校、科研院所創辦各類技術轉移機構,吸引市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品牌技術轉移機構在泰安建立分支機構,鼓勵各類中介機構為技術轉移提供知識產權、法律諮詢、技術評價等專業服務,促進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技術交易和成果轉化。通過開展市級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機構的備案工作,認定一批專業性強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介機構,根據其業務量評定等級,對備案的服務機構擇優給予資金獎勵。

(四)加強技術市場專業人才的培養

成立泰安市技術經理人協會,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每年舉辦2次技術經理人培訓班,對技術轉移經理人進行標準化、規範化培訓;探索出台鼓勵駐泰高校技術經紀人積極開展技術轉移工作的意見,並制定相關的實施細則,要允許高校在績效工資額度以外獎勵技術經紀人員和技術發明人。

(五)切實加強技術合同統計工作

組織相關企事業單位參加技術合同登記認定培訓,讓更多企事業單位充分了解四技合同認定登記範圍,瞭解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和税收優惠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進行技術合同登記。要積極主動到市內重點企事業單位宣傳技術市場工作政策,宣傳技術合同登記可享受的優惠政策,激發企事業進行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工作的主動性,促進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工作的開展。在全市各縣區指定一批技術轉移機構,引導企事業單位進行技術合同登記工作,將促成技術合同登記的績效作為申請獎勵補助的重要依據。

技術調研報告彙編 篇7

一、 專業人才需求與專業改革調研目標、基本思路與方法

二、 專業人才需求調研

1.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2.行業從業人員基本情況(人數,技術等級,年齡,學歷,工資等)近三年人才招聘情況;未來人才需求的要求(學歷、資格證書、技術水平等)

3.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分析

4.專業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分析(國內標準、國外標準、國內外著名企業標準)

5.浙江省專業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三、 高職專業現狀調查

1.專業在國內的分佈情況

2.國內各地區專業的教學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分類)

3.國內各地區專業的特色、教改動向和發展趨勢

4.其他

四、專業教學資源分析(含師資資源、實訓資源、培訓教學資源、校企合作資源等的分析)

五、對專業教學改革的建議

1.關於培養目標、專業方向

2.關於課程設置

3.關於教學改革

4.關於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5.關於師資隊伍建議

6.關於實踐教學及實踐教學條件建設

7.其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kzy39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