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延壽瑤族鄉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延壽瑤族鄉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發展情況

延壽瑤族鄉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延壽瑤族鄉轄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37個村民小組,土地面積8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70公頃,其中水田面積580.5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04公頃。XX年降雨量1680毫米,最高氣温為39℃,最低氣温0℃,年末總人口16512人,其中農業人口15106,少數民族人口13802人,佔總人口的83.5%,是郴州市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鄉。XX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5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78元,比上年增長5%,養殖業產值620萬元,出欄生豬19856頭,出售家禽51748羽。糧食產量11045噸,瓜果產量168噸,境內農產品加工企業6家,年產值560萬元,形成了5000畝楠竹,2萬畝小水果、3000畝訂單蔬菜三大主導農業產業基地。XX年完成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4227餘人,新建沼氣科技示範户240户,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39萬元,社會農副產品收購總額670萬元,集市貿易成交額500萬元。

二、存在問題

(一)產業化經營水平欠佳。一是農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經營為主,農業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缺乏大型農業龍頭企業、特色農業,農產品附加值低,現代農業基礎比較薄弱。二是產品優勢不優。尖辣椒、楠竹等基地雖具規模,但受技術創新等影響,產品開發慢,競爭力弱。

(二)生產要素支撐力欠強。一是素質不高。全鄉農業科技人才格局是以初級人才多、高級人才少。老、少、婦且文化程度低的“386199”部隊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加上受傳統經營習慣的影響,當地村民普遍存在重務工、輕農耕的思想,有個別村的個別户甚至存在土地撂荒現象,發展現代農業的思想阻力較大。二是投入不足。縣、鄉兩級財政投入數量雖增長,但與農業的高需求、大投入相比遠不夠。三是農用物資有價高質差現象,直接增加了農業成本,降低了農民務農的積極性。

(三)抗禦風險能力欠強。一是抗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受石灰巖地質結構影響,我鄉是災害多發、水源缺乏的農業鄉,而標準良田比例不高、水利設施少而老化、基層疾病防疫網絡不健全等問題還客觀存在。在去年的“7.15”、“7.26”洪災中我鄉遭受嚴重損失,全鄉直接經濟損失達2600萬元,今年的“8.19”洪災,我鄉又是全縣災情最嚴重的鄉之一,民房倒塌19間,道路沖毀3.62公里,渠道沖垮860米,輸電線路沖毀2.5公里,淹沒稻田1650畝,全鄉直接經濟損失480萬元。二是應對市場風險機制缺乏。溝通農户與市場的中介組織發展緩慢,農户分散經營的現狀,對千變萬化市場應變能力匱乏。

(四)發展環境總體欠優。一是生態環境欠優。延壽河和新坡江的污染,導致沿河兩岸河堤損毀,渠道淤塞,6個村6000多畝耕地灌溉缺水,嚴重製約着我鄉農業的發展。二是體制制約。部分相關部門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還存在“卡”、“拿”、“要”等違規收費現象,阻礙了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

(五)服務管理功能欠缺。一是管理在弱化。農業體制運轉不順依然存在。二是服務在退化。由於體制原因,大多鄉農技站人員在編不在崗、在崗不在位(本職),脱離農業生產,從事其他非農工作

三、建議對策

(一)實施“三業並舉”的產業工程,增強發展現代農業的聯動力。

積極推行“企業+基地+竹農”、“公司+基地+農户”及“協會+基地+農户”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實施“三產業並舉”的聯動工程。

1、擴展基地。實踐證明,加快基地建設尤其是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一要調優農業內部結構。做強尖辣椒,做大勞務,做精鬆脂、做特楠竹和做活果蔬等,切實解決我鄉引進的以加工松脂為主的“汝城縣福民化工有限公司”加工原料缺少問題。二是調整生產方式。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場、專業大户等多種形式的規模種養業,積極推進“一村一品”,擴大優勢特色產業規模。今年,全鄉新建規範化商品蔬菜生產基地4000畝;力爭到XX年,發展商品蔬菜生產基地8000畝。

2、舞活龍頭。加工農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方向,加工農業要靠龍頭企業來完成。圍繞高效優勢特色產業,充分發揮資源、技術優勢,明確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定位和重點產品,重點扶優扶強加工松脂的富民化工有限公司和加工楠竹的錦鑫楠竹製品廠,重點培育竹材加工、木材深加工、尖辣子加工等更多更好、潛質優、潛力大的加工企業,重點發展集研發制、產加銷、農工貿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龍頭企業集團,力爭到XX年,新發展龍頭企業2家,逐步實現農產品由賣原貨、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轉變。

3、繁榮農貿。現代農業更需要農民組織起來,形成羣簇效應,共同參與市場,抵禦市場風險。認真貫徹即將實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培育農村經紀人,鼓勵和支持加工企業、農技組織、基層供銷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農户,興辦合辦專合組織。重點扶持、規範、壯大現有個鄉級示範農村專合組織,大力發展一批新專合組織。建立以建設尖辣椒、楠竹等特色市場為細胞、以建設集貿市場為基礎、以發展專合組織為介質的農村流通網絡,推行網上交易。同時,完善農產品生產標準體系、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等,創建綠色食品、名牌產品等。

(二)實施“三新並提”的素質工程,激活發展現代農業的內在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農民是農村生產力最具活力的生產要素。發展現代農業,是發展農村科技的過程,也是培育新型農民的過程。

1、培育新農民。農民既是建設新農村的生力軍,也是助推現代農業的主力軍,所以説,沒有新農民,難有新農村,難有現代農業。一是加強農民思想道德教育。通過“三下鄉”等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延壽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融入農民教育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中,貫穿新農村建設始末,幫助羣眾樹立誠信包容、理解寬容的思想,引導羣眾辯證地對待黨委、政府作出的決策和開展的工作。二是加強農民法律知識教育。深入開展普法工作,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幹部和農民法制觀念淡薄的局面,使其利益訴求途徑依法、訴求內容合法。同時,加強科普教育,努力提高全鄉農民科學文化素質。

2、推廣新科技。把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中心環節和首要動力,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深入實施科技富民行動,加快實施科技入户工程。一抓科技創新,重點加強對我鄉農業和農產品加工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攻關,尤其是尖辣子多種加工技術、竹製品深加工技術等。二抓引進推廣,繼續引進適合延壽氣候和土壤的新品種,加大淘劣擴優力度,提高品種優質率。抓好適合我鄉地理特點的收割機、耕整機、栽插機等小微型使用農機具的推廣。加快現代實用科技改造傳統農業的步伐,提高科技對農業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3、培養新民工。農民現金收入主要來自務工收入,加強民工培訓,提升民工素質,提高務工效益。積極整合縣職業技術學校、農科所、就業培訓中心等教育培訓資源,深入實施各項培訓工程,力爭全鄉農民及農民工掌握1—2門實用技術。真正使我鄉農民能洗腳出田間,洗腦回田間(當土專家或田秀才)、下車間(當技工或管理)、跑空間(當經紀人或做生意)。加大外輸,加強回引,加速內轉,充分擴大農民就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三)實施“三駕並驅”的基礎工程,加大發展現代農業的助推力。

1、改善生產環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尤其對作為一個災害多發、水源貧乏的農業大鄉來説,地位顯得舉足輕重。繼續實延壽河、新坡江污染綜合治理,重點解決延河兩岸農業生產生活用水難問題。向上立項徹底治理病險水庫(中洞水庫、大丫頭水庫和鬆西水庫),改造中低產田,抓好千畝以下渠道配套工程、機電提灌設施和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建設,推進農田水利化、耕地良壤化,增強農業抗災能力。

2、優化生活環境。從解決農民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問題入手,以村道通達、通暢工程為突破,加快實施通村水泥工程,建設鄉鎮客運站,建設村級候車站,突出解決羣眾農產品運輸難、搭車難等行路難;以建設沼氣為載體,大力發展農村清潔環保能源,配套實施“一池帶六改”(改水、改廚、改廁、改圈、改溝、改倉),切實解決用能難,積極發展福祉民生的社會事業,改善羣眾生活環境。

3、建設生態環境。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鞏固生態公益林資源保護成果,抓好退耕還林工程,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強綠化建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全面開展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嚴肅查處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行為,綜合整治村容村貌。充分挖瑤族文化、長征紅色文化等人文資源,充分發揮李濤將軍故居、青石寨阻擊戰遺址、紅軍借據、紅軍墓等長征文物的帶動作用,探索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積極打造“農家樂”、“愛國教育基地”等鄉村紅色旅遊產業。

(四)實施“三網並撒”的覆蓋工程,增添發展現代農業的保障力

1、建立投入網絡。增加農業投入、增強農業發展後勁是發展現代農業的迫切需要。以實施公共財政為契機,加大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加大財政支農資金、涉農項目整合力度,堅持“一資帶兩資”,發揮政府資金的帶動作用,引導工商資本、民間資本、投入現代農業。引導和推動信用聯社、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一步增加對農業信貸投放。實行以獎代補支持“一事一議”。逐步健全“農民自主加大投入、政府持續加大投入、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穩定投入機制。

2、完善工作網絡。一是充實領導機構。進一步完善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定期會議制度,充實和加強“三農”工作綜合機構,建立涉農項目和財政支農投入議事制度等,專題研究“三農”工作重大問題和農業重點項目,研究制定對農業項目和農業資金進行整合的辦法措施,增強統領農村工作和整合農村項目的能力。二是創新考核機制。繼續實行鄉級主要領導幹部和部門主要負責人聯繫包掛重點項目責任制和農業農村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繼續將“三農”工作納入鄉幹部職工目標管理考核,加強對政策執行的督查。三是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齊配強村級班子,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組織保障。

3、健全服務網絡。現代農業服務業不僅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而且是提升現代農業產業的重要切入點。一是農資連鎖。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發展標準農家店,培育連鎖經營企業,建立現代物流新體系;二是技術服務。發展以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為主導,以專業性服務組織和各類農民中介組織為補充的社會化農技、農機服務體系;三是信息服務。實施好村村通電話通手機信息工程,整合網絡資源,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農業信息服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wx74z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