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職業道德 >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摘要:隨着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國際化和大眾化,我國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日益凸現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高等教育事業及整個社會的發展都具有消極影響。因此,要從氛圍營造、培養教育、制度管理幾方面入手,加強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問題;對策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是高校教師在長期的高等教育職業活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和品質的總和。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建設,努力提升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關係到高級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係到整個師資隊伍建設的大局,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成功[1]。隨着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國際化和大眾化,我國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發生了巨大變化,日益凸現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當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職業理想信念淡薄,道德認識模糊,缺乏事業心

教師這個稱號意味着一份光榮與神聖的使命。但是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某些唯利是圖和拜金主義錯誤思想和價值觀念也蔓延到了高校校園,這片淨土已不是絕緣於塵世的象牙塔。高校教師由於處在學校這一非盈利性環境裏,其個人收入往往不如進入社會其他工作崗位。這在青年教師中尤為常見,收入偏低造成了生活水平的相對低下,於是某些教師在利益心和虛榮心的趨勢下開始出現厭教的情緒,他們並不心甘情願從事教師職業,而只是以教師職業為跳板進行觀望。教師職業理想信念的淡薄直接造成了他們在職業道德上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許多高校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他們無法專心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來經營,喪失了事業心。部分教師心態浮躁、不平衡,於是將大量的時間、精力用在了做兼職或另找門路創收上,這樣一來,他們投入到教學中的精力必然大大減少,這就最終影響了教學質量,也實際影響了青年教師自身的成長。

(二)功利傾向嚴重,重科研輕教學,缺乏進取心

由於目前高校教師職稱資格認定中對科研要求較高,取得較多的科研成果就可以為評職稱掃清障礙,這就造成了部分高校教師對待教學任務不認真,上課得過且過,教學方法不講求科學互動,不重視與學生的交流。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先需要一桶水,但是這些水不能是死水,而必須是活水,必須是能從教師的腦子裏轉變成可接受的知識在流到學生們的腦子裏。因此,高校教師不僅要重視科研,還要重視教學,要有教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另外,高校內部管理制度設計的不合理,也造成了價值導向的偏差,如在職稱評聘、出國培訓、申請項目等規定中,強調學歷層次、科研成果、論文數量和質量,而忽視了對教師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客觀上產生了誤導,使得部分理想信念淡薄,只看重個人利益得失的教師,把學校當作在激盪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一個難得的保險箱,以功利心態指導自己,埋頭做科研,一旦出了成果,評上職稱後就不再學習,不求進取,不鑽研業務,久而久之,喪失掉進取心,最後造成科研工作和教學工作兩方面的退步落伍。

(三)師表意識模糊,育人觀念退化,缺乏引導心

為人師表,以身作則,這是對教師的基本道德要求。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明確自己的任務是做好榜樣,並以此來引導學生,但是,當前部分高校教師師表意識模糊,不僅不注意塑造自我良好形象,還給學生帶來了負面影響。如紀律鬆散、遲到早退、儀表不整、舉止粗俗、甚至課堂上貶損其他同行,攻擊社會,任意發泄不滿情緒等,絲毫不注意自身的自由主義思想氾濫對學生可能造成的消極影響。這不僅損害了教師個人和羣體的形象,還污染了育人環境,給學生帶來了難以估量惡劣影響。教師本來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引路人,一旦教師自己放棄了對自身正面形象的堅守,單純的知識講授很難讓學生產生共鳴,因此,缺乏引導之心構成了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又一個影響深遠的問題。

二、解決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中存在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新形勢下出現的高校職業道德問題,需要轉變思想觀念,從新的思路出發,從氛圍營造、培養教育、制度管理幾方面入手,切實加強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

(一)營造尊師重教的輿論氛圍,堅持“以教師為本”的理念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沒有一流的師資隊伍,不可能建設一流的學科,培養一流的人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也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明確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尊重、理解、關心教師[2]。

1.加強輿論宣傳,提高社會對高校教師的職業認可度

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增進社會各界對高校教師工作的認識,在全社會形成一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教師、尊重教育的良好風氣,建立一種積極、健康、文明、高尚的道德風尚,從而增強廣大高校教師的光榮感、使命感以及責任感。

2.關注高校教師的合理要求,切實保障高校教師的正當利益

只有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才有可能有道德精神層面的追求。在市場化的今天,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水平,首先必須關注高校教師的利益需求。要把師德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從高校教師的實際生活出發,關心他們的生存現狀、瞭解他們關注的熱點問題、聽取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合理要求,不斷提高他們的經濟待遇,努力改善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條件。只有儘可能解決高校教師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後顧之憂,才可能讓廣大高校教師可以安心於教育事業。

3.注重高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尊重高校教師的自身價值

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肯定高校教師的勞動價值,創造平台、提供條件,給高校教師展現自我才能、發展自身事業的舞台和機會,滿足高校教師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的需要。努力創造一種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人才成長環境,從而充分調動高校教師的積極性、激發高校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熱情。

(二)注重師德培養教育,加強師德修養自律與自我塑造

高校在加強高校教師教學理論、業務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要重視高校教師的師德培養與教育。

1.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高校教師的大腦

定期要求高校教師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理論,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幫助高校教師樹立正確的三觀,增強他們對各種腐朽思想的抵禦力,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使高校教師明確自己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歷史使命,增強其為教育事業獻身的責任意識,形成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職業道德觀念。

2.組織高校教師參加職業道德規範培訓

組織高校教師認真學習與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使高校教師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與育人義務,在肯定教師以正當途徑追求自身利益合理性的同時,提倡教師發揚奉獻精神。舉辦人文類講座,潛移默化影響高校教師內在道德形成,增強高校教師的社會服務意識,形成嚴謹勤奮的治學態度以及安貧樂教、耐得寂寞的優秀品質。

3.加強師德修養自律與自我塑造

外在的師德教育只有通過教師內化,通過教師的自我塑造、自我修養,才能真正形成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自律。因此,高校教師必須自省自律,以身作則,時刻以師德規範衡量自己的言行,不做任何有損教師形象的事,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總之,良好師德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高校教師應當以職業道德修養作為一生的追求,生命不息,修煉不止。

(三)完善師德管理制度,健全監督評價、激勵與競爭機制

高校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僅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更要以嚴明的規章制度作為保證。因此,高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師德管理辦法與評價機制。

1.建立科學、可行的師德評估標準,強化對教師師德的監督考評

在師德評估標準體系中,要把評價內容貫穿到教學、科研、實踐等每一個環節,構建學校、學生、同事和社會共同參與的立體評價網絡,把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把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3]。教師、學生、家長、組織、社會共同參與師德考評,形成監督合力,以規範高校教師行為。

2.完善師德各項規範和具體要求,建立有效的師德激勵約束機制

高校應明確學校的教育行為準則規範,將鼓勵行為、禁止行為、獎懲辦法具體化、制度化,提高高校教師加強師德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高校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要讓高校教師參與到專業建設與學校發展中來,給予他們發展事業的機會和條件,激發他們的事業心、進取心,增強他們的凝聚力;要重視宣傳引導,大力表彰德高業精的優秀教師,發揮榜樣模範的力量,達到正向引領、弘揚正氣、鼓舞鬥志的作用;要將工資、津貼、職稱評聘、晉升等與師德掛鈎,將師德要求落實到師資管理的政策導向中去。對受表彰的模範教師除給予表彰外,還可給予一定的獎金或長期性物質獎勵,如享受與同級別優秀工作者同等的待遇、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等,並在職稱職務晉升評聘、出國進修以及幹部選拔方面予以優先考慮。同時,引入競爭機制,對師德評價不過關、業務不達標的教師,要求其參加培訓、進修,進行整改;對違反教育行為準則規範教師,要依規查處,既要批評教育,也要在物質上進行處罰懲戒;對品行不端、師德敗壞、社會影響惡劣的高校教師,要將其清理出教師隊伍。通過優勝劣汰,優化隊伍結構,達到淨化高校師風、提高高校師德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耿博超.促進當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建設的途徑和方法[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6).

[2]張開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師德建設的實踐路徑[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9(4).

[3]張萬勇.基於和諧社會背景下高校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及評價系統[J].教育與職業,2019(2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daode/omrzk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