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產業調查報告範文4篇

產業調查報告範文4篇

本文目錄產業調查報告範文柑桔產業的調查報告家鄉旅遊產業調查報告關於核桃產業發展調查報告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產業工作,使我市的民族文化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由於我市民族文化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基礎工作薄弱,民族文化專業人才匱乏等原因,我民市族文化產業發展工作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為了對我市民族文化產業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瞭解和研究,為市委、市政府發展我市民族文化產業提供決策參考,根據市政協xx年度工作要點,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及相關部門組成調研組,先後深入部分鄉鎮,對我市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產業調查報告範文4篇

一、產業現狀

(一)文化市場的發展

——文化娛樂、印刷市場:到xx年底,全市有23家網吧,電腦總量有1200台,年營業額在200萬元以上;從事卡拉ok廳經營的有30多家,主要分佈在賓館、酒樓等,年接待量在10萬人次,營業額在50萬元以上;從事體育健身活動有枱球經營户67户,年營業額在15萬元左右。據統計,全市各類文化娛樂場所195家,年營業額在1000萬元以上。我市從事印刷業的有34家,擁有固定資產300萬元,從業人員近400人,年產值過1000萬元,利税240萬元。

——民俗、歌舞、音樂、器樂、工藝、美術、書法培訓市場:市委宣傳部及相關部門多次舉辦唱民歌、跳土家舞的培訓班,全市不少幹部、職工、居民、賓館服務員都會唱民歌、跳土家舞;勞動部門從xx年以來,開始培訓繡工達3000人次以上;永紅音樂教學中心,長江琴行常年開設鋼琴、電子琴等器樂和藝術表演培訓,楊名貴的國畫、陳煥祥的書法培訓等,為我市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藝術人才。

(二)民族文藝演藝業。我市民族文化活動異常活躍。一方面,南劇團發揮了民族文藝骨幹的作用,年均下鄉演出100場,為部門接待演出30場以上;另一方面,業餘文藝演出團體大量湧現,市城有“百荷花”、“夕陽紅”、“祥和”、“紅玫瑰”、“龍騰”、“誠信”等10多個民族藝術團體。大路壩等3個鄉鎮均建有業餘文藝演出隊,官壩村還建立了一支苗寨農民演出隊。全市農村還有許多道師班子,他們亦文亦農,逢白會演出。

(三)根藝、石雕、盆景業。我縣的根藝、石雕、盆景業在傳承與保護的基礎上,湧現一批像李永強、何平等藝術創作骨幹,周功福、何平等4人先後榮獲中國根藝美術學會審定的高級根藝美術師職稱。周功福、魏長恩、李永強的根藝業績已入編《中國根藝美術家辭典》等大型辭書,楊隆林等6件作品入編《中國民間藝術通鑑》,謝先華的石雕“龍船調”,獲昆明國際藝術節銅獎。我市工藝產品遠銷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8個地區。高樂山鎮肖軍的“福”,單件出價20萬元仍不願脱手。全市根雕、盆景、石雕等作品上萬件,從業人員1000餘人,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

(四)民族民間工藝業

——土家繡花鞋。全市規模較大的“土司皇宮刺繡有限公司”、“幺妹子十家繡坊”、“田大姐民族刺繡有限公司”、“山妹民族繡品”等五家刺繡企業,註冊資金800萬元,繡工從業人數達到xx人左右,年產繡花鞋等產品20萬件,產值過1000萬元。產品遠銷東南亞、德國、法國等地。尤其是“土司皇宮刺繡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武陵山邊區最具實力的專業刺繡公司。

——油茶湯、神豆腐、咂酒。我市唐崖河流域土、苗居民有獨特的歷史飲食習俗,最具特色的是喝油茶湯、吃神豆腐、飲咂酒,不僅食用方式獨特,其製作工藝也很講究。我市的許多賓館、酒樓,把油茶湯、神豆腐、咂酒作為特色菜餚和美酒佳釀來招待客人和貴賓。忠堡168工廠生產的油茶湯已進入本地超市和外地超市銷售,神豆腐在我市及周邊市場廣為暢銷,咂酒被指定為接待用酒。

(五)文物保護與文化品牌。我市文物資源存量豐富,地面不可移動文物達30處,其中國家級1處,省級4處,州級3處,縣級20餘處。xx年以來,文體局、尖山鄉政府曾先後以“全國曆史文化名村—唐崖司村”、“唐崖土司城生態文化旅遊長廊”、“唐崖土司城民俗文化風情園”項目進行申報或招商引資,雖未達到預期效果,但為開發土司皇城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我市十分注重民族文化品牌開發、民族文化保護和民間文化傳承,使我市的南劇、地盤子、板凳龍、嗩吶、幹龍船等重點民間藝術,已成為我市的文化品牌。還推出了“民間嗩吶節”、“中國·梨樹文化節”、“鄉村民間民族文化藝術節”等文化品牌。為外界熟悉我市,瞭解我市搭建了良好的信息平台。

(六)民族文化與現代傳媒。近年來,我市拍攝了電影《叢林無邊》,編排了大型南劇《女兒寨》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政協文史委編纂了《民族文史》系列,民宗局編纂了民族文化叢書系列,文體局開辦了《唐崖》期刊,登載了大量的民間故事、歌謠、樂器、對聯等,為開發我市民族文化產業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

我縣現代廣播電視傳媒,基本形成了“全市一張網、上下一條邊、傳輸現代化”的網絡格局,幹線採取750mhz傳輸系統,聯網用户分配網改成550mhz系統,覆蓋全市105個行政村26900户近20萬人。從xx年起,開通了文娛頻道,開辦了《文藝時空》、《黃金劇場》、《百味人生》、《鏡頭裏的唐崖》等娛樂性、趣味性很強的節目,極積探索了創辦文化娛樂產業。

二、存在的問題

(一)概念不清,認識不足。一是對文化產業的社會屬性概念不清,把文化產業列入意識形態範疇;二是對文化產業的管理屬性概念不清,習慣於把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混淆起來,認為民族文化產業是文化部門或民族宗教部門的事,有的甚至認為民族文化是落後的東西;三是對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概念不清,文化產業還遊離於市場以外。黨的xx大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從概念上進行了明確的區分,文化事業帶有濃厚的公益性色彩,其發展是靠財政投入和社會捐贈來支撐,而文化產業是靠創造文化產品和提供服務為主要特徵,以市場營銷為手段,在社會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具有意識形態和商品的雙重屬性。1985年,我國正式把文學藝術列入第三產業,旅遊文化、演藝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等已成為現代消費時尚,成了名富其實的文化產業。但由於對發展文化產業存在着認識上的偏差,使我市的民族文化產業發展滯後。在傳承、挖掘、整理和開發過程中,降低了民族文化的純度,有的甚至嚴重缺失,出現了“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尷尬局面。

(二)規模偏小,產品不精。我市民族文化產業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初具規模的刺繡業,根藝、石雕、盆景業,演藝業,娛樂業等,有的產品精度不夠、規模偏小,有的產品打不開市場,有的佔領了市場又將失去。根藝、石雕、盆景業,在傳承和開發方面沒有找好結合點,產品缺乏展示平台,市場侷限於“內銷轉外送”。小村的花揹簍系列,沒有規模,面臨着失傳的危險。此外,其它的民族文化產品,星星點點,沒有走向市場,更談不上佔領市場。

(三)旅遊與文化剝離,融合不夠。我市的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缺乏文化包裝,雖有幾首民歌供遊客欣賞,但檔次不高;官壩土苗風情園雖有院校在規劃,但文化底藴不足;唐崖土司皇城遺址,雖文化底藴厚重,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不但挖掘不夠,連塊招牌都沒有,更談不上與文化融合;青靈山公園氣勢磅礴,景區羣山起舞,但缺乏準確的定位建設和文化包裝。其它文物、遺址、景點,沒有系統地連接,沒有充分發揮其旅遊價值。

(四)非物質文化挖掘不深,文化產業開發不夠。我市土苗文化底藴豐厚,但縣城缺乏人文底藴展現。秦國鏞父子創建了中國第一所航校並首任校長、首次在自己領空飛行、首次航線飛行、首次單機遠航、首次夜航、首次空襲、首次擊落日軍飛機“七個第一”!其子秦家柱有“淞滬神鷹”之稱!這些都只能在民族文學叢書中看見。秦雲龍,晚清賢吏。在擔任四川會理知州期間,“息兵戎、賜鹽帛”,大力推行“親藏近彝”德政而有功於朝廷,多次受皇帝嘉獎和封賞,他還將貴為宮廷音樂的揚琴曲輾轉帶回家鄉,歷經藝人不斷融合成地方曲藝品種。xx年,以恩施揚琴曲為名稱,被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錄;秦子文,晚清著名中醫。所著《玲瓏醫鑑》一書分8本,共35萬,有較高的醫學價值。在“失傳”半個世紀後,在來鳳偶然發現,由國家中醫古蹟出版社整理出版。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民族文化財富,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有的已經被別人利用。

(五)保護機制缺失,法規不完備。我市的民族文化產業發展,機制缺失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一是市場機制不健全。從市場的主體看,一部分文化企事業還遊離於市場經濟體制以外。從配置上看,主要依靠行政,市場發揮不充分等;二是市場主體力量單薄,缺乏市場競爭能力;三是在文化產業管理上的缺位、越位和錯位,造成了誰都在管、誰都沒管的問題;四是人才沒有得到很好的鼓勵、保護和利用,外地人才沒有資金引進,傳統的工藝、藝術得不到傳承甚至流失,形成了自生自滅的民族文化產業。

三、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領導,建立機制。全市各級各部門都要高度重視,大力營造發展民族文化產業氛圍,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把財政扶持、税收優惠、市場準入、工商和價格管理、土地使用、資產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人才培養政策落實到位。市政府成立發展民族文化產業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工作專班,組織起草《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和落實鄂發[xx]7號文件的《實施細則》,用政策法規來調節和保護文化產業,解決文化產業投入機制和藝人保護機制問題。在投入方面,建立起政府投入、金融信貸、民間融資、個人出資、企業籌資等多元投資方式;在人才保護方面,既要重用和培養鄉土人才,又要捨得資金引進優秀人才,對創作、編導、表演藝人、民間民俗藝術傳人、手工藝人等要建檔立卡,納入人事、勞動、文化部門管理,建立政府獎勵制度,建立民族文化挖掘、保護和研究的民間組織。為加快我市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資金保障和人才保證。

(二)科學規劃,搞好保護與開發。一是要做好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開發規劃。本着輕重緩急的原則,條件成熟的先期開發,基礎工作欠缺的緩後開發,科學制定民族文化開發規劃,循序漸進地做好民族文化產業開發工作,把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和做大做強民族文化產業緊密地結合起來。二是重點做好民族文化旅遊產品、民族文化藝術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開發的規劃。在旅遊開發方面,要先期開發坪壩營、官壩和尖山土司皇城。坪壩營風景遊在完成基礎設施和索道建設後,要考慮民族文化對旅遊的包裝規劃和人才培訓規劃;官壩土苗風情遊,則應嚴格按照院校的設計方案實施;唐崖土司皇城名勝遊,應對土司皇城原貌進行勾劃,使之原始輪廓清晰可見,規劃佈局相應配套的文化服務、餐飲服務;在民族工藝產品開發方面,首先要做好優勢民族工藝產品的開發規劃,我縣的民族刺繡業已初具規模,應制訂精品標準和新產品開發方案;根藝、石雕、盆景開發,要搞好傳承與開發方案,做到傳承與開發相結合,最大可能地做成集團產業,對零星的文化產品要做好划行歸市工作,避免雜亂零散缺失;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開發方面,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充分挖掘、整理和開發,如擺手舞、敬酒歌、唱孝歌、哭嫁歌、薅草鑼鼓、嗩吶曲調、幹龍船、民間曲藝曲掘、整理、對模的有傳媒娛樂等的高級根藝美術師、根藝美術師職等,能開發的要開發,能搬上舞台的要儘量搬上舞台,也可以組織專家進行現代嫁接後搬上舞台。三是要重點扶持和培育文化產業培訓市場,努力培養劇本創作、編導、表演、器樂、書法、美術等藝術人才。四是要妥善管理已發現和已收集的文物,把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文物,用圖片、音像或實物展示出來,讓遊客欣賞。五是對已開發或一時開發不了的民族民間文化,要建立民間民俗文化資源電子信息資料庫,用錄音、錄相、攝影、文紀錄的形式建檔立卡,積極做好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

(三)旅遊搭台,文化唱戲。我市旅遊業的開發,要學習和借鑑外地的成功經驗,像麗江的《麗水金沙》、長陽的《巴山舞》、利川的《夷水麗川》那樣,充分挖掘民風民俗文化,打造大型民族歌舞。特別是與我們條件相似的利川,他們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夷水麗川》,把土苗風情演繹得淋漓盡致,舞台與觀眾席相連,觀眾與演員互動,不看遺憾,看了震撼!發展旅遊業,要把民族服飾、民族曲藝曲族小調飾、地方名吃、功經驗,像雲南麗江、本省五、民族器樂、民族工藝、民族小吃等搬到景區,讓遊客有看有玩、有聽有吃,把人文景觀、民風民俗同旅遊緊密地結合起來!景區要有一台大型民族歌舞、一首主題歌、一組民風民俗曲藝表演、一排民族工藝品展銷廳和供遊人休閒享受的茶樓茶藝、民間小吃等,這種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旅遊才能夠打開市場,才能夠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發揮名人效應,用歷史點綴城市。我市人文厚重,有“荊南雄鎮”、“楚蜀屏翰”之稱,是土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民族文化絢麗多姿,培育了温朝鐘、秦國鏞、秦家柱、秦雲龍、馮子恭、王雲龍、秦子文等一批傑出的歷史人物,把他們的歷史事蹟進行充分挖掘、整理、編入導遊詞和景點簡介之中,在皇城廣場樹秦國鏞銅像,在步行街兩旁樹歷史名人雕像,市城一些街道用我市歷史名人命名,在他們的家鄉公路旁樹碑,將大大地提升我市的文化底藴和知名度。

(五)以現代傳媒為載體,打造文化娛樂品牌。現代傳媒傳播快捷廣泛,喜聞樂見,適合現代視角。充分發揮這一優勢,以民風民俗為背景,以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民間傳説、民間故事、民族歌舞為主要內容,組織專家編寫劇本,開展文藝創作,拍攝電影、電視劇、製作幻燈、光碟,發展文化傳媒娛樂產業。民族文化要主動融合現代傳媒文化、大眾文化和身體文化,嫁接現代傳媒並注入現代元素,促進民族文化產品的消費繁榮。我市重點要把南劇、嗩吶、地盤子打造成為精品,搬上銀幕或舞台。用演藝業、影視業包裝民族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打造現代文娛品牌。如麗江的《茶麻古道》、湘西的《烏龍山剿匪記》、長陽的《巴山舞》、利川的《龍船調》等,不但發展和壯大了本地區的文化產業,還為宣傳本地區、擴大本地區的知名度,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們也要用現代傳媒宣傳唐崖,用電影電視推介唐崖,用民族歌舞展示唐崖,不斷壯大和發展我市的民族文化產業!

柑桔產業的調查報告產業調查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柑桔產業在我縣水果產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我縣農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鞏固和發展好柑桔產業,對促進我縣水果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最近,我對我縣柑桔產業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面的深入調研,對其現狀、問題和走向有了新的認識,並形成了初步的對策意見。

一、我縣柑桔產業發展現狀

根據近一個月的調查研究,我認為當前我縣柑桔產業的現狀可概括為三句話,即:“基礎較好,問題不少,機遇看好。”

所謂基礎較好,是指我縣柑桔產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積累了較多的栽培經驗,目前已初具規模,初見效益。一是有較大的栽培面積。經過上世紀80年代的大力發展,我縣柑桔面積現已達7.4萬畝,全縣100畝以上的成片桔園已有63個,許多農民的房前屋後、空坪隙地都栽種了柑桔。據縣農業部門統計,全縣有一半以上的農户栽種柑桔,柑桔年產量達4萬噸。柑桔已成為我縣水果產業的“龍頭老大”。二是掌握了比較過硬的栽培技術。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許多桔農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經驗,有的技術人員還走出會同到其他地方擔任技術顧問。特別是縣園藝場擁有一支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影響的技術隊伍,他們發明的“兩面三刀”嫁接法領先全國,蔣坤毅同志曾作為種植技術專家參加了湖南省臍橙栽培標準的制訂。縣科協甄繼海同志發明的“果園豎筒施肥法”還獲得了國家專利。三是引進、選育出了一批適宜栽種的優良品種。紐荷爾、朋娜臍橙和特早熟蜜桔等優良品種在我縣廣為栽種,夏橙、雜柑、官溪蜜柚等引種成功,特別是懷化市農業局在我縣建立的柑桔採穗圃,從中國柑桔研究所引進了許多優良品種,如卡拉卡拉、富本紅等。四是培育了有一定影響的柑桔品牌。我縣屬無檢疫性病蟲害柑桔產區,加上生產中較少使用化肥和農藥,生產的柑桔屬綠色食品,營養豐富、口感較好。據中國柑桔研究所和華中農業大學評定,其含糖量、水份、維生素等均高於其他地方同類產品。在1997年以來的全省優質農產品博覽會上,我縣臍橙年年榮獲大獎,並在1998年榮獲農業部檢測中心優質證書,在全省第一個拿到了出國通行證。縣園藝場註冊的“會同神臍”在全國許多市場(主要是北京、香港、東北等地)小有名氣,產品往往供不應求,有時甚至有價無市。

所謂問題不少,是指當前影響我縣柑桔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十分突出,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產品多而不優、優而不多。全縣7.4萬畝柑桔中,橙類2.8萬畝、產量0.9萬噸,分別佔柑桔總面積、總產量的37.8%和22.5%,其中優質臍橙面積僅5000餘畝,進入盛果期的XX畝,僅佔全縣柑桔總面積的2.7%;市場上滯銷的寬皮柑桔面積、產量分別佔柑桔總面積和總產量的62%和77%,其中比較好銷的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1.2萬畝,僅佔16.2%;在市場上競爭力最差的中熟蜜柑3.4萬畝、產量1.9萬噸,分別佔柑桔總面積和總產量的46%和47.5%;椪柑、血橙等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品種所佔比重很小。由此可見,我縣柑桔市場競爭力差、經濟效益低的品種佔多數,加上早中晚熟品種比例失調,鮮果又集中在10-11月成熟,與市場需求週年均衡供應的矛盾比較突出。市場行情較好時,這些普通柑桔的價格可賣到0.8元左右/公斤,市場低迷時僅0.4元/公斤,有時甚至幾元錢一擔,效益十分低下。二是技術力量不適應現代生產的需要。我縣廣大農技人員知識普遍老化,急需知識更新和技術更新;全縣農技推廣網絡不健全,特別是鄉鎮農技人員重農資經營、輕技術服務,為民服務難以落到實處,許多先進的技術難以變成現實的生產力。三是產業化鏈條非常脆弱。全縣既沒有專業的水果批發市場,也沒有柑桔加工企業,大部分產品以鮮果形式銷售;柑桔產後處理、加工手段落後,“柑桔賣筐”的問題長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四是棄園拋荒、毀園改種現象突出。近年來,由於出現柑桔“賣難”問題,昔日的“搖錢樹”變成“賠錢樹”、“傷心樹”,桔農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有的地方出現棄園拋荒、毀園改種現象,全縣桔園面積呈逐漸減少之勢。據縣農業部門估計,全縣有近萬畝桔園拋荒或改種,縣金實公司的600多畝桔園已全部改為種苗基地,巖頭鄉東風、墓腳、溪邊等村就拋荒桔園1000多畝。

所謂機遇看好,是指我縣柑桔產業雖然暫時步入低谷,但也面臨着十分難得的復甦機遇。比如,農業特產税取消後,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農民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柑桔產業的復甦。又如,隨着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全球形成了一個開放的統一市場,國外柑桔採後包裝及品牌創意、營銷宣傳等都會使我國業界大開眼界,取優汰劣,引進吸收,特別是一些國外大型果品加工企業必定會搶抓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利用我國豐富的柑桔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在我國投資辦廠,這對改變我國“柑桔罐頭王國”的局面,為我國果品加工引進資金、技術和設備帶來許多良好機遇,促進我國果品加工業的飛速發展。再如,我縣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均勻,無霜期長,土壤富含磷、鉀成份,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我們生產優質柑桔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我縣出產的柑桔甜酸適中、口感較好,具有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據介紹,我縣栽種的紐荷爾臍橙,其口味甚至超過了原產地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種植的臍橙。

二、發展我縣柑桔產業的對策 

1、正確認清形勢,形成發展柑桔產業的共識。當前柑桔市場低迷,既有柑桔總量相對過多的原因,更主要的還是結構雷同、產品沒有特色、加工嚴重滯後的問題。發展柑桔產業,除了要認識和抓住前面所講的難得機遇外,還必須正確看待這種暫時的“飽和”,切實統一思想認識,防止因噎廢食,形成發展柑桔產業的共識。要看到當前普通柑桔市場飽和,但特色產品的市場潛力巨大。在我縣佔絕大多數的中熟蜜桔尾張,一般售價每公斤0.3-0.7元,而特早熟蜜桔每公斤售價1.3-2.2元,優質臍橙的售價每公斤3-5元,連過來被我們作為劣質柑桔大量淘汰的南豐蜜桔也“鹹魚翻身”,每公斤售價達2-2.6元,且供不應求。這就充分説明,在柑桔市場普遍飽和的情況下,一些特色品種的市場潛力卻不斷上升,只要我們努力提高柑桔品質,柑桔產業仍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產業。要看到當前鮮果市場飽和,但加工潛力巨大。有關資料表明,我國柑桔總產量已達900-1000萬噸,基本與我國目前的gdp和消費水平下的柑桔產量平衡點持平。從鮮果市場來看,當前柑桔生產正處於量的“過剩”階段。但從加工來看,目前我國加工原料用果僅佔總量的10%左右,而巴西(世界第一大柑桔產國)和美國(世界第二大柑桔產國)的加工用果比例高達65-70%。人口遠遠少於我國的美國,柑桔年產量達1500多萬噸,但每年還要進口冷凍濃縮橙汁(fcoj)110萬噸,相當於鮮果1650萬噸。按照這個比例推算,如果把加工搞上去,我國柑桔市場仍有很大的空間。要看到柑桔產業暫時趨於滑坡,但恢復性增長的潛力巨大。當前因柑桔市場價格低迷,許多地方開始對柑桔進行砍伐或疏於管理,勢必會對柑桔產量帶來較大的影響。根據貨盈價跌、貨緊價揚的市場規則,如果我們巧抓“冷門”,加大柑桔管理和品改力度,就會在柑桔總量普遍減少的機遇中獲得走出低谷的生機,且有可能實現一個新的飛躍。

2、加大品改、低改力度,大力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產品。發展我縣柑桔產業,必須對現有劣質、低產柑桔進行品改和低改,大力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產品。一是要因地制宜地推廣一些優良品種。發展柑桔產業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趨,而要從本地實際出發,發展自己的特色產品。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我縣已引進選育了許多適宜的優質品種,如特早熟温州蜜柑、紐荷爾臍橙、雜柑等品種。我們應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不斷擴大優良品種的規模,提高優質柑桔的產量。在品改時,我們要多采用高接換種的方式,少栽新樹,儘量縮短生長週期,搶先進入市場,獲得優先效益。二是要鼓勵適度規模經營。零零散散成不了氣候,提籃小賣做不成產業。我們要按照“自願、依法、有償”的原則,促進農村土地向柑桔種植大户集中,大力扶持柑桔大户的發展,促進柑桔產業適度規模經營。三是要制訂柑桔品改的激勵措施。可考慮借鑑80年代開發柑桔的一些做法,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基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扶貧資金、移民資金中調劑部分資金,建立專門的柑桔品改基金,採取以獎代投的方式,對品改大户和為品改作出貢獻的技術人員、鄉村幹部進行獎勵,在全縣上下形成抓柑桔品改的強大合力。

3、加強優質服務,不斷提高柑桔產業的科技含量。在當前開放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缺乏科技含量的柑桔產業是很難立於不敗之地的。針對制約我縣柑桔產業發展的“瓶頸”因素,當前我們要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要健全技術推廣服務網絡。按照強化縣一級、穩定鄉一級、延伸村一級的要求,配齊、配強農業技術人員,鼓勵他們開展技物結合的有償服務和技術承包,鼓勵他們以技術入股或其他方式參與柑桔產業開發,既解決自身的生計問題,又為柑桔產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要實施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突出抓好套袋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等無公害栽培技術的推廣與普及,儘量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生產無污染的綠色產品,樹立會同柑桔品牌形象。要提高農民羣眾的科技意識和科技素質。在柑桔生產中,除了要充分發揮廣大農技人員的作用外,還要加強對農民羣眾的技能培訓,培養大量的農民技術人才,為柑桔產業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只有農民羣眾的科技意識普遍增強了,科技素質整體提高了,柑桔產業才能持續發展。

4、搞好加工與流通,切實把柑桔產業做大做強。一要加強柑桔的採後商品化處理。要在保證柑桔質量的基礎上,加強商品化處理,搞好分等定級、打蠟包裝、貯藏等工作,提高柑桔的商品價值,逐步改變“一等質量、二等包裝、三等價格”的現象。二要發展柑桔加工企業。目前我縣柑桔加工基本處於空白,僅有的佳佳樂果品加工廠屬於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且沒有自己的產品,遠遠不能適應農業

家鄉旅遊產業調查報告產業調查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社會實踐時間:XX年1月21日到1月31日

社會實踐地點:山西祁縣文物旅遊局

學生:胡文奎

班級: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二班

主要內容:

通過實踐調查和參與體驗的方式對家鄉的旅遊產業,旅遊文化及旅遊景點進行調查,加深對家鄉的瞭解和認識。

詳細內容:

大一生活的第一個學期結束了,學校放了寒假,同時也佈置一個寒假實踐調查的任務,大學的學習生活要比高中輕鬆得多,但我們卻獲得了更多的生活經驗與實踐經驗,這個假期放了足足40多天,所以也打算在這些天裏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鍛鍊一下自己的能力,順便完成假期作業,於是就以調查為名進入了縣文物旅遊局開始了自己本次的實踐調查活動。

由於是調查,自己又對這工作方面毫無經驗,所以並未真正參與其中的工作,而是查閲了一些關於家鄉旅遊的發展前景,同時也客串了一下景點導遊,順便在這裏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家鄉的旅遊產業,也算是展示一下我的實踐成果吧。

祁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晉商故里,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豐富的旅遊資源,也是山西旅遊業發展比較快的縣之一。現已形成了喬家大院、昭餘古城、梨花菀、九溝四個核心景區,12個景點一日遊格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產業體系。推出了獨具特色的節慶活動“晉商社火節”、“梨花節”,影響力不斷提升。喬家大院為國家4a級景點,國家二級博物館。先後榮獲“山西省十大優秀旅遊景區”、“中國最具影響力旅遊景區”、“中國最美旅遊勝地排行榜”,同時被中國大學生推選為“中國大學生最喜歡的100個旅遊景區”之一。

調查中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山西省是文物大省,祁縣又是文物重點縣之一,而祁縣的旅遊業又是以文物資源為依託發展起來的。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5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254處。但是以上文保單位大部分分佈在偏僻的鄉村,道路崎嶇,交通不便,給文物保護及管理帶來諸多不便。而從事文物保護及管理工作的人員匱乏,尤其沒有文物修復、古建設計和電腦製圖的專業人員,這樣使全縣的文物保護、管理及安全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所幸的是開放的喬家大院、渠家大院由於有專門的保護機構並有專人管理,再加上每年有一定的保護資金投入,使這兩處國保單位得以保存完好,多年來未發生失火、失盜以及人為、自然損毀等事件。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當導遊的那幾天,為了當好導遊,把家鄉的景點宣傳給外來的遊客,花了好長時間把景點的手冊和內容牢記於心,甚至自己一個人在家自己聯繫,每天早早的就要坐上班車趕到景點,下午再坐回家,在解説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問題,我及時的請教前輩,糾正了自己的不足,在這個過程中不但鍛鍊了自己的膽量,增長了知識,也加深了對家鄉的瞭解和熱愛。

實踐所得的認識:

1.在社會實踐的同時,一定要認真思考,認真總結經驗。使自己在社會上的實踐上升一個層次。不要為了實踐而實踐,而是要拓展自己的認識,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為以後自己的生活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

2.培養自己對家鄉的感情,加深對家鄉的瞭解,熱愛家鄉,心懷感恩,以一個家鄉人的身份做人

3.對於自己的理想必須去敢於堅持,在打工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我們一定會遇見許多挫折的,我們一定要敢於糾正自己的錯誤,解決自身存在的矛盾。只有這樣,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我們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善和充實。通過參加社會實踐,使自己充分了解了自己,使自己的人生觀更加科學。對於自對自己以後的人生規劃更加的清醒。

4.在實踐的過程中來自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學會感恩,出門在外更別忘常給父母打幾個電話,問問平安。

關於核桃產業發展調查報告產業調查報告範文(4) | 返回目錄

一、核桃產業發展的基本現狀及產業發展優勢

核桃是深受市場青睞、人民喜食的優良乾果、油料樹種;它既優化生態,又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核桃種植具有投資小,見效快,銷路好,效益高,易管理,多代受益等特點,也是丘陵、山區羣眾脱貧致富奔小康的一條好門路。近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核桃需求量日益增大;加快核桃種植和開發,對增加農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縣委、縣政府及扶貧、林業部門高度重視核桃基地建設,把核桃基地建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大事來抓,林業部門在核桃產業發展中,堅持“規模化栽植、集約化經營”,嚴把種苗關,嚴把穗條質量關,按照羣眾投入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的支持等,採取多種措施,積極引導、扶持我縣核桃產業健康發展。

(一)我縣種植核桃的自然條件優越。核桃屬於喜温、喜光、深根性樹種,適宜生長的條件是:年平均温度9度--16度,全年日照時數在XX小時以上,無霜期210天以上,要求土層深厚(大約1米)、疏鬆、排水良好。我縣境內山區面積大,屬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氣候,全年平均氣温14.2℃,晝夜温差大,年均日照時數XX~2600小時,無霜期217天, 年平均降雨量600—700毫米,有利於核桃生長和提高果實質量。

(二)我縣種植核桃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我縣大面積坡耕地缺少灌溉條件,種植農作物產量低,不少地方屬於“望天收”,經濟效益較差,而在這些地類上種植核桃的經濟效益明顯高於種植農作物,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能有效帶動農民增加收入。同時,我縣非基本農田坡耕地大部分屬於水土流失嚴重、亟需治理的區域,還有很多適宜種植核桃的宜林荒山荒地。我們充分利用此類土地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既可以增加地被覆蓋,減緩水土流失,促進林業生態建設,又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帶動羣眾脱貧致富。

(三)羣眾種植核桃收益好、積極性高。核桃栽植三年掛果,五年進入豐產期,平均畝產核桃200斤,按照目前15元/斤計算,畝產收入在3000元左右,遠高於種植一般農作物。近兩年,核桃銷售的形式很好,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二、核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調研中發現,我縣核桃產業在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

(一)核桃面臨品種更新和改造。在我縣現有的核桃種植面積,70%的面積是藉助退耕還林政策發展起來的,實行一家一户經營管理模式,真正成規模的大户所佔比例很低。由於每户栽植面積小,前期沒有經濟效益,而且還需要一定的管理投入,不少農户栽植後管理粗放,任其生長,有的還套種了玉米等高杆作物,導致核桃樹勢衰弱,病蟲害嚴重,產量低而品質差;近年來,我縣逐步引進了“漾鼻大炮”等一批優良品種,但由於核桃嫁接技術難度大,成活率偏低,推廣範圍有限。

(二)核桃產業化水平不高。長期以來,由於乾果的生長週期長、結果晚等原因,許多地方在經濟林發展上,存在重水果、輕乾果的現象。種植核桃3年見果、5年才能形成經濟產量,廣大幹羣僅把核桃作為一個普通經濟樹種來對待,沒有形成規模化、規範化、品牌化發展的產業意識,在核桃發展上,隨意性強,導致我縣核桃產業始終難以做大做強。同時,因為沒有專業核桃種植合作社或協會,致使核桃栽培技術落後,長期處於粗放型管理,核桃銷售市場混亂,導致農民無法得到最高經濟效益。

(三)政策和資金投入有限。資金投入有限,技術力量薄弱。我縣核桃發展長期缺乏政策扶持和專項資金投入,近年來的發展主要依託退耕還林等項目資金,其投入十分有限,不能夠充分調動羣眾的積極性。同時,由於資金缺乏,新品種推廣力度小,技術培訓跟不上,長期以來缺乏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和懂核桃生產的專家能手,嚴重製約了我縣核桃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四)核桃育苗問題突出。一是成品嫁接苗木缺口大。二是政府投資偏少。核桃育苗是一項投資較大的產業,畝均投資都在8000元左右,且技術含量高,風險較大,相對這麼高的投入來説,政府補助資金偏少。三是育苗基地比較分散。四是技術力量不足。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核桃基地建設,釋放核桃產業生產力。做好新舊核桃基地的銜接,對原有核桃種植面積進行有效地統計及管理,對低質低效林進行改培,更換優質品種,進行撫育和復壯,在面積不變的基礎上提高核桃產量和質量,充分釋放原有核桃基地的生產力。

(二)在坡耕地進行種植結構調整,需要相關部門大力支持發展核桃產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目前推廣的核桃新品種,要求有深厚的土層。各地的生產實踐表明:土層厚度達到0.5米以上,是保障核桃正常生長和豐產的一項基本條件。若土層較薄,核桃前期生長尚可,但後期樹勢衰弱很快,產量難以保障。因此,我縣在規劃發展核桃時,必須立足於我縣土地現狀,將土層深厚的宜林荒山和坡耕地作為重點區域。但坡耕地不是林業用地,進行種植結構調整,需要國土、農業等部門支持。

(三)樹立品牌意識,培育龍頭企業,推動核桃產業化進程。培育龍頭加工企業。核桃進入盛果期後,每年核桃乾果總產量將達到200萬斤以上。除部分用於直接食用外,絕大部分需進行深加工。因此,我縣必須引入或建立龍頭加工企業以解決核桃銷路。

建立專業協會。通過大户牽頭、自願組合、滾動發展的方式,組建專業協會。由協會為平台建立網絡組織,提供諮詢和服務,組織經常性的技術培訓、組織申請品牌保護以及開展營銷活動等,形成通暢的技術培訓和核桃銷售渠道

優化發展模式。核桃產業化發展可採取兩種模式:一是通過土地流轉,鼓勵大户承包,實現規模化發展;二是採取專業合作社模式,分户種植,集體經營。通過走訪羣眾,羣眾普遍認為實現規模化發展和集約化經營是我縣核桃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而採取每家每户分散經營,往往導致後期疏於管理,產量低。

形成產業鏈。在抓好核桃產業基地建設的同時,通過財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手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提高核桃乾果深加工能力,挖掘核桃的潛在經濟效益,不斷拉長核桃生產的產業鏈條,逐步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一是依靠現代化生物技術,大力發展綠色保健食品,如利用核桃油中的亞油酸製造具有保健和醫療功能的軛亞油酸膠囊和利用核桃蛋白生產營養保健價值更高的蛋白肽等。二是開發核桃花粉、核桃青皮、核桃殼的綜合利用項目。三是大力發展林下養殖和林下種植產業,拉長產業鏈條。

(四)加大核桃生產技術培訓力度,建立優質核桃種苗基地。做好核桃育苗。在核桃苗木準備上,必須從根本上解決苗木和接穗問題,要堅持本地就近育苗為主的原則,通過嚴把種源質量關,確保核桃造林質量和後期經濟效益。一是要擴大核桃育苗面積。二是要規範化建設良種採穗圃,以適宜我縣生長的品種為主。建立示範基地。在全縣規劃建設一批高標準的示範基地,每個示範基地連片種植面積在50畝以上,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mrg8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