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縣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精選5篇)

縣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精選5篇)

縣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1

同志們:

縣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精選5篇)

今天召開全縣農村工作會議,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 “ ” 時期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研究部署 20xx 年及 “ 十三五 ” 時期農業農村工作。剛才,泉興、國輝、武彪同志分別對做好農業農村工作作了全面具體部署,希望大家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進一步抓好 “ 三農 ” 工作的特殊意義和實踐啟示,講四點意見。

一、要在深化“三農”認識上見思路

” 時期,全縣 “ 三農 ” 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業經濟持續發展,農村面貌明顯改變,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20xx 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725 元,增幅連續 5 年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按照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產業化升級戰,有機農業發展呈現勃勃生機,重點引進了一畝農莊、綠晟有機農業、景田實業、山夫農業、迦南生態觀光園等一批龍頭企業,形成有機白茶、有機大米、有機竹筍、有機果蔬四大特色產業;農業農村改革、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深入推進,貧困人口由 20xx 年的 10025 人下降到 4287 人。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縣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實幹的結果,是 “ 三農 ” 工作戰線廣大幹部羣眾開拓進取、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新遵循。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 “ 十三五 ” 時期我縣農業農村發展面臨新形勢,進入新階段。同志們要對 “ 三農 ” 再認識,促 “ 三農 ” 再出發。對此,我認為可以用 “ 八期疊加 ” 來概括當前形勢,也就是全面建成農村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鞏固農業農村好形勢的關鍵期、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期、提升農業競爭力的爬坡期、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升期、新農村建設發展升級的推進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攻堅期、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深化期。引領新常態,必須要有新理念。市委肖書記在全市農村工作會上指出,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抓好 “ 三農 ” 工作?歸根結底就是用綠色發展理念來謀劃、推進 “ 三農 ” 工作,關鍵就是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生態有機的綠色農業。 就我縣實際來看,經過 10 年探索和實踐,我縣在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產業培育、生態文明建設、秀美城鄉建設等方面已經擁有一定基礎。為此,考慮和安排今後的 “ 三農 ” 工作,必須 以綠色發展理念為統領 ,把握好由點及面、由裏向外、由農業到多業、由單一至綜合的着力點。注重把握產業化與小生產的結合,注重把握行政引導與市場運作的並舉,注重把握城鎮化與新農村的兼顧,注重把握傳統與促進轉型的統一。要圍繞綠色發展理念,跳出 “ 就農論農 ” 的慣性模式。農業不是光種地的事,可以搞農家樂,可以搞休閒農業、體驗農業,甚至可以搞養老、養生等產業。去年我們國家的旅遊人次,國內的旅遊人次,首次突破了 40 億。據瞭解,這幾年的情況,國內旅遊的人次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要到鄉村去旅遊的,那就是十幾億人,而到鄉村去旅遊的 這一批人裏面,至少有一半是由農民直接接待的,就是去吃農家樂,去搞觀光 採摘 的休閒農業 。鄉村旅遊給農民帶來了三四千億元的收入,帶動了四千萬左右勞動力的就業,農旅融合發展潛力巨大。 現化休閒農業發展靠的 就是 綠水青山,環境不好,誰來啊 ? 環境好了, 自然就會有 人來。從這個角度, 我們更 應該把發展、收入和綠色緊密地結合起來, 農業發展 才能可持續。隨着休閒旅遊時代快速到來,我縣突出的生態優勢、有機產業優勢、眾多的綠色品牌優勢將得到充分發揮,在新一輪綠色發展大潮中完全可以謀求更大的作為,並 走出一條 “ 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連接二產、拉動三產 ” 的特色現代有機休閒農業發展之路。

二、要在有機化和觀光型上下功夫

“ 三農 ” 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根本是利益問題,利益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農民增加收入要靠農業產業化來帶動。因此,在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必須把農民增收作為中心任務,着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減少農民,壯大產業富裕農民,落實惠農政策補貼農民。增收的支撐和載體就是要發展產業,既要鞏固傳統主導產業的發展,又要培育特色效益農業的發展。 分析我縣縣情,山多田少,發展現代農業在規模化和產業化上與其他縣比,我們沒有比較優勢,但我們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有迅猛發展的旅遊產業。為此,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和觀光農業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向有機化、觀光型發展,我認為關鍵是要走好 “ 四條路子 ” 、做好 “四篇文章 ” 。

走好 “ 四條路子 ” 。一是走 “ 以點帶面 ” 的路子, 大力推進有機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按照 “ 一核四區九莊園 ” 發展佈局,進一步加大政府引導和扶持力度,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推動全縣域有機休閒農業健康發展。落實 “ 百縣百園 ” 的發展要求,建設以嵩市、馬頭山為核心的萬畝現代有機休閒農業科技示範園。二是走 “ 工程避害 ” 的路子, 提高農業基礎設施裝備水平。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完成去冬今春實施的 25 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高標準 綠色生態農田建設,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監管考核、統一上圖入庫,到 20xx 年建成高標準綠色生態農田 48700畝。 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加強農業氣候資源監測和開發利用,增強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能力。三是走 “ 科技興農 ” 的路子,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要加大農業科技投入,鼓勵科技人員圍繞我縣優勢特色產業,就良種繁育、豐產栽培、疫病防控、農產品與食品加工等領域開展科技創新,力爭在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積極面向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尋求技術支撐,加強產學研科技合作,深入推進科技協同創新,大力引進、示範、推廣應用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加快良種選育和開發,拉長農業產業鏈。大力推行 “ 一畝農莊 ” 智慧農業發展新模式,運用現代信息新技術,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溯源系統、農產品銷售和技術服務電商平台、農業發展眾創空間。四是走 “ 多環增值 ” 的路子, 加快推進農業多重功能綜合開發。要以打造 “ 有機休閒農業發展示範區 ” 為目標,積極推動農業與旅遊業相結合,大力發展有機農產品加工業,通過有機農業多環增值,輻射帶動鄉村,實現富民強鎮。

做好 “ 四篇文章 ” 。 一是做好 “ 綠 ” 的文章。 要挖掘和發揮好資溪青山綠水這一最大生態品牌,把綠色發展的理念滲透到農業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創出品牌、提升效益。二是做好 “ 活 ” 的文章。 土地細碎化、經營傳統化,是我縣現階段農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特點。必須通進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搞活農村生產經營流通,提升農業效益。要把扶持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體制機制創新的重點,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應對市場競爭。三是做好 “ 強 ” 的文章。 要堅持市場化理念、工業化辦法,着力打造完整的有機產業鏈條。突出有機白茶、有機大米、有機竹筍、有機果蔬、有機畜禽等特色種養業,着力提高白茶、竹筍等農產品的資源綜合利用率、市場佔有率,延伸產業鏈,採取 “ 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户 ” 的經營模式,積極培育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力爭全年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3 家以上,新增農民合作社 20 家以上。四是做好 “ 拓 ” 的文章。 要積極拓展農業和林業的功能,充分利用各地自然資源和區位交通優勢,着力挖掘和開發一批田園觀光、果蔬採摘、垂釣遊獵、農耕體驗、農業科普、民俗風情、特色餐飲、農家旅館、生態農莊等多種類型的鄉村旅遊示範點,推動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向旅遊景區轉變。積極實施大覺山鄉村休閒旅遊觀光帶、高阜鎮油菜花觀光帶和馬頭山、嵩市萬畝現代有機休閒農業觀光園項目建設,創建一批國家 3A 級景區、省 3A 級鄉村旅遊點及精品農家樂,拓寬農業增值渠道。

三、要在優化農村生態環境上出效果

我縣是全省首批 16 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縣(市、區),深入推進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和整治力度,為我縣綠化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具體要做到 “ 三個着力 ” 。

一是要着力實施封山育林行動。 封山育林是穩定我縣高森林覆蓋率及提高森林蓄積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我縣堅定不移實施 “ 生態立縣、旅遊強縣、綠色發展 ” 戰略的必然要求。剛才,縣政府與各鄉(鎮)、國有林場簽訂了《封山育林責任狀》,武彪副縣長就開展好封山育林各項工作進行了部署,這裏我再強調幾點。第一,要定好 “ 統一思想,凝聚共識 ” 這個調。林業作為我縣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封山育林,是縣委、縣政府根據當前發展形勢,立足資溪實際,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今後五年的重要任務。各鄉(鎮、場)和有關部門一定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封山育林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生態意識,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第二,要譜好 “ 宣傳先行,穩步推進 ” 這個曲。縣封山育林工作領導小組要將封山育林通告在縣電視台進行為期一個月流動播放;縣林業局要製作好封山育林宣傳錄音,每天出動宣傳車深入各鄉(鎮、場)、村組,利用擴音設備進行宣傳;各鄉(鎮、場)要制定本區域內封山育林實施辦法,召開封山育林大會,通過宣傳發動,讓人民羣眾從心理上支持封山育林,從行為上參與封山育林。第三,要奏好 “ 眾志成誠,落實舉措 ” 這個樂。封山育林是一項系統工程,時間跨度長、覆蓋面廣、涉及利益多,必須依靠各級、各部門及全社會的力量通力協作,真正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共同推進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是要着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省委、省政府《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 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 20xx 年底前,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縣(市、區)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納入城鄉環衞一體化收運處理體系覆蓋率,全部達到 90% 以上目標,率先通過省級考核驗收認定。去年,就該項工作我縣印發了實施方案,召開了動員大會,各地積極行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離 “ 純淨資溪 ” 的目標、離省考核驗收認定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為此,各級、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要圍繞 “ 全境域整治、全員額參與、全流程 實施、全方位保障 ” 四個方面,積極抓好落實。第一,各鄉(鎮、場)必須實行全境域整治,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無死角、無盲區,實現縣域全面覆蓋;第二,要建立縣、鄉、村、組共同推進的網絡,落實部門聯動機制,引導社會參與,形成全員參與、上下聯動的態勢;第三, 要統一實行 “ 户集 — 村收 — 鄉鎮中轉 — 縣清運處理 ” 的運行模式,圍繞 “ 設施建設、人員配備、中轉清運、無害化處理 ” 等環節,構建農村生活垃 收集處理網絡,強化城鄉一體;第四,要繼續 落實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季度綜合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加強管理,實行以獎代補的形式,通過重獎、重罰,調動鄉(鎮、場)工作主動性,確保農村環境整治取得實效,順利通過省級考核驗收。

三是 要着力提升村鎮建設水平。 圍繞建設 “ 綠富美 ” 新農村目標,推動高阜、馬頭山等地鎮村聯動、大覺山沿線 “ 景村聯動 ” 及馬頭山永勝和烏石陳坊中心村等 22 個新村點建設。第一, 要堅持把村鎮規劃擺在首要位置。在新農村建設中,要注重鄉村特色、注重文化特色,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農民利益,全力打造農村新型社區和生態秀美鄉村。第二,要堅持 “景村聯動 ” 的理念。要將新農村建設與全域旅遊相結合、與有機休閒農業相結合,完善村莊設施、提升村莊建設品位,在有條件的村莊引導農户發展農家樂、農家旅館,使新村點成為遊客休閒的好去處。第三,要堅持資金集成使用、效益最大化的工作思路。加大涉農項目資金整合集成力度,爭取更多資金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上;要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動員農民積極投資投勞,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美好家園。第四,要堅持成片連線、着力打造中心村的工作方法。充分考慮新型城鎮化的人中轉移因素,尊重自然格局,依託現有山水、田園脈絡,合理佈局中心村;以村兩委辦公所在村為中心,對周邊 2 公里左右範圍內的自然生態特色村落,進行連片規劃打造。

四、要在推進工作落實中強保障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羣眾要看的,不僅是我們的部署,更是我們的行動。 “ 三農 ”工作量大面廣、點多線長,工作任務繁重。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做好 “ 三農 ” 工作擺在事關全縣發展大局、事關全面小康大局的高度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強化組織領導。 要強化黨政齊抓共管、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 “三農 ” 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及各成員單位要履職盡責,在決策上協調一致、工作上各司其職、資源上有效整合、信息上充分共享。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謀劃能力和統籌能力,統籌設計今年及 “ 十三五 ” 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項目、工程,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不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協調能力、執行能力和引領作用,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興產業、助增收、促發展上,努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去年,我們在全縣範圍開展了 “ 四進四聯四幫 ” 活動, 派出70 個 “ 連心 ” 小分隊吃住在村,紮實做好 “ 信訪維穩、脱貧攻堅、基層建設 ” 三項重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各地各部門要繼續深入推進這項活動,進一步增強活動實效,為做好 “ 三農 ” 工作發揮更大作用。

強化改革創新。 要切實解決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真正使農民得實惠、農業增活力、農村更和諧。要紮實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讓農民吃上 “ 定心丸 ” 、給農業發展添活力。要抓緊建立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引導農户把土地經營權流轉到新型經營主體手中,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基礎。要加快建設農村產權綜合交易市場,真正盤活農村資產資源,為農村發展注入活力。 要創新多元投入的機制,用好財政資金、涉農資金、金融資金和社會資金。

強化法治保障。 改革發展離不開法律保障,要按照中央、省、市精神,立足資溪實際,勇於探索創新,敢於攻堅克難,學會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 “ 三農 ” 問題。要加強農村普法宣傳教育,開展農民學法用法活動,幫助農民知法懂法,提高依法維權意識。要推進基層政府依法行政,完善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重點糾正損害羣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強對 “三農 ” 政策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有效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要深化農村平安建設,依法推進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強化作風建設。 “ 三農 ” 戰線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把黨性鍛鍊和黨性修養放在第一位。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要率先垂範,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抓班子、帶隊伍,保持幹部清正廉潔和行業風清氣正;抓基層、強督查,防止惠農政策執行縮水走樣。要不斷強化思想建設、隊伍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着力提升幹部綜合素質,增強隊伍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執行力。要在學習教育中增強黨性,隊伍建設中發揚黨性,作風轉變中彰顯黨性,農村實踐中詮釋黨性。要堅持以 “ 三嚴三實 ” 為要求,進一步健全改進作風的長效機制。在實際工作中,各級幹部要把羣眾當親人,問需於民;把羣眾當參謀,問政於民;把羣眾當老師,問計於民;把羣眾當評委,問效於民。要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深入農民,傾聽農民意見,體察農民疾苦,解決農民困難,以優良作風在 “ 三農 ” 工作一線奮力拼搏、建功立業。

同志們,推進 “ 三農 ” 發展,是全縣工作的 “ 重中之重 ” ,是推進 “ 生態立縣、旅遊強縣、綠色發展 ” 的重要基礎,是實現同步全面小康的迫切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倍加珍惜農業農村發展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進一步增強信心,真抓實幹,持之以恆地做好 “ 三農 ” 工作,不斷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再創新業績、再上新台階。

看過縣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的人還看了:

1.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2.促進農民就業農民增收暨農業農村工作會講話

3.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4.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講話

5.精準扶貧工作會議講話

6.20xx年六月份農業局長在全市農業工作半年總結會講話稿

縣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2

同志們:

這次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是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農業農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認清形勢,明確方向,主動作為,勇於爭先,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推動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再創新成績。下面,就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我兩個方面的意見。

一、總結成績,深入分析,科學研判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應該説“”期間,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重要層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五年來,我們按照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的總要求,累計投入涉農資金12億元以上,推動了農業農村工作持續向好發展。

在科技應用推廣方面,我們建成了國家級中俄農業科技合作園,為實現農業科技創新打下了堅實基礎;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實施了黑龍江干流遜克段堤防達標工程,以及阿廷河防洪、界河護岸、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有力增強了農業基礎保障能力;在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方面,建設鄉鎮衞生院3所、鄉鎮國小教學樓5200平方米、中心幼兒園2900平方米、鄉村文化廣場3.4萬平方米;在農村社會保障方面,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新農保參保率達到100%,報銷封頂線由5萬元提高到10萬元;農村五保户、重點優撫對象大病救助報銷比例達到100%。與20xx年相比,糧食總產增長22.8%,年均增長4.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3.8%,年均增長12.9%。五年間,我縣先後被農業部批准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被列為國家級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被確定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保護”試點縣。這些發展的硬實力,為“十三五”期間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大發展、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保障。

雖然我縣的農業農村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綜合分析當前的農業發展形勢,特別是國家關於農業政策的調整,給我們這樣的地區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現代農業建設面臨着更加突出的問題,農業農村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一是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面臨着根本性轉變。去年底,國家農業部出台了關於“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快調整玉米種植結構,構建合理的輪作體系,我省第四、第五積温帶作為玉米生產的非優勢區,調減種植面積已是形勢所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又明確指出了“要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前段時間,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憲魁書記指出“要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減玉米、穩定並適當增加水稻、增大豆雜糧、擴草蓿和果蔬,拓展市場,提升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當前我縣的農業種植結構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玉米獨大的問題,再像以前通過提高產量,依靠國家保護收購的時期已經過去。我縣的玉米麪積從20xx年的22.6萬畝,激增到20xx年的99.8萬畝,種植面積佔到了全縣耕地總面積的41.3%,可以説,能夠種植玉米的五、六積温帶幾乎全部種植了玉米,種植結構極度不平衡。不可否認,大面積的玉米種植,提高了糧食產量;國家較高的託底收購,增加了農民收入。但是,今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從當前的市場來看,進口的玉米價格比國產玉米每噸低600元左右,國家玉米沒有競爭力;從我們這樣地區種植的玉米品質來看,德米亞玉米膠質含量高、澱粉含量低,做為牲畜飼料和酒精原料都不適宜,國家收儲的德米亞玉米庫存積壓嚴重,銷不出去。目前,德米亞品種已經不做為推薦種植品種。因此,我們一定要清醒的認識到,像我們這樣依靠國家收儲增收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二是“種強銷弱”成為制約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瓶頸問題。從內部矛盾看,過去,我們只考慮種的問題,地種好了,糧食產出來了,有國家保護收購政策的託底,糧食怎麼都能賣出去,農民根本不用考慮銷售的問題。但是隨着國家政策的變化,銷售出路問題的嚴峻性就顯現出來。那麼,今後種什麼、怎麼賣,就要根據市場需求來確定,市場需求大的、需求多的,我們就要向這方面傾斜,多種這方面的作物;市場需求小的、沒有銷路的,我們就不要種。比如説:玉米的市場前景已經不樂觀,庫存太大,銷路不好,那麼我麼就要考慮“米改豆”“米改稻”“米改飼”的問題。從市場導向看,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常態下的消費需求發生了根本轉變,低端產品賣不出去,中高端產品供不應求,傳統的農產品已經不適應市場導向,這就要求我們緊盯新常態下市場需求的變化,依託遜克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綠色、有機、高效農產品,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產品檔次,向中高端市場發展。

綜合以上分析的情況,可以説,當前農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因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呈現出玉米庫存過剩、收儲政策調整、農民增收難度增大等新的階段性特徵。我們不能再用過去的方法解決現在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積極適應供給側改革的新要求,通過農業產業升級擴量,走出一條產品結構佈局合理、向中高端延伸、質量效益好的現代化農業新路子。力爭通過幾年努力,實現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二、突出重點,明確方向,努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實現新突破

20xx年,我們要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以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為目標,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總抓手,以調整結構、轉變方式、提質增效、穩糧增收為主線,繼續加強規模化生產、合作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社會化服務,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農業產業、農業服務、農業政策、農村產權和農產品流通體系,厚植農業發展新優勢,推動農業現代化取得新進展、美麗鄉村建設實現新突破,為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邁進夯實基礎。下面,我講6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迎合市場和政策,積極發展優質高效農業。要在尊重農民意願和市場導向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科學把握結構調整方向,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我們要重點打好農業發展的“三張牌”:第一張牌,要科學謀劃“結構牌”。 目前,國家農業部已把我省特別是第四積温帶區域列為了大豆的優勢產區,並啟動實施了東北地區“米改豆”試點工作。可以説,實施“米改豆”工作,已是我縣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我們要堅持科學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不搞行政式命令,力爭播種大豆125萬畝,增長54.9%;玉米95萬畝,減少36.2%;小麥7萬畝,增長451%;水稻5萬畝,增長67%;雜豆3.55萬畝,增長54.3%;薯類0.7萬畝,增長40%;高粱1萬畝;其它作物4.38萬畝,增長46%。在保證總播種面積241.6萬畝的基礎上,努力通過市場調結構,有關鄉鎮和部門要通過跑訂單、跑市場的方式,引導東南部山區和半山區麥豆主產區發展高蛋白食用大豆和強筋小麥種植;要充分發揮大豆種植補貼政策作用,引導沿江第四積温帶農業種植合作社進行“米改豆”調整;要穩步發展好高粱、南瓜、雜糧等高值高效經濟作物,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總之,我們要通過政策、市場等方面因素組合成結構調整的組合拳,不斷把我縣農業種植結構調優、調出特色、調出效益。第二張牌,要積極打造“品質牌”。近年來,我縣糧食產量顯著提高,農民收入也保持了持續增長的態勢,但是從當前形勢看,糧食產量上升的空間已經有限,加之生產成本的增加和土地價格的影響,農民收入增加的幅度是十分有限的。我們要看到當前在糧食安全已經得到基本保證的前提下,結構性的改革是當前糧食生產的重中之重,農業發展已經由產量型向素質型轉變,因此我們要積極順應當前形勢,積極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今年,我縣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種植面積將發展到175萬畝,申請綠色、有機食品使用標識4個,我們要把綠色、有機農產品作為遜克高緯寒地優質農產品“代言人”,積極通過各類展會、訂單和外銷平台賣出去,把品牌樹起來。第三張牌,要努力抓好“特色牌”。要堅持種、養、加一體的思路,積極發展北藥、食用菌、畜牧等特色產業,穩步發展道地藥材撫育和種植,力爭新增北藥面積2700畝以上;要加快推進奇克鎮常勝食用菌(園區)擴建工程,帶動新興、新鄂、寶山、克林等食用菌主產區發展優質食用菌生產,力爭今年全縣生產食用菌突破800萬袋;要看到我縣畜牧業發展的空間和契機,緊緊把握和承接全國畜牧業生產力北移機遇,發揮《遜克縣畜牧業發展扶持政策》的牽動作用,加快發展以肉牛、生豬為主導的畜牧產業,今年要改擴建畜牧養殖場6個以上。我們的鄉鎮幹部、村“兩委”班子要發揮宣傳引導作用,積極打造一批飼草種植和畜禽養殖的專業村和專業社,特別是要結合新興果蔬雜糧深加工項目,把我縣農副產品的冷鏈環節和加工環節建立起來,帶動冷水魚養殖業和畜牧產業的長足發展。

第二,要順應潮流和趨勢,不斷推進“互聯網+農業”。當前“互聯網+”已經是發展趨勢,我們必須要緊跟步伐,藉助“互聯網+”推動我縣的農業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再靠“賣得好”倒逼“種得好”。我們要在農業生產 “互聯網+”方面做好兩件事。一要謀劃好“互聯網+營銷”。農業、商務糧食等部門要出實招,想辦法,採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引導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業農村幹部,由“重產輕銷”向 “重產會銷”轉變。

我們在藉助淘寶、京東、一號店等國內較大電商平台的基礎上,還要大力藉助北緯49度網上商城、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直銷中心、北京名優特農產品外銷展示中心等這些我們自己的營銷平台,推介遜克的木耳、有機大豆等優勢農產品,積極發展訂單式、點餐式銷售模式,通過以銷定產、以銷促產,不斷拓展農產品銷售空間;農業、商糧、招商等部門要積極藉助中俄博覽會、中國國際農交會、綠博會等大型經貿活動,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尋求合作伙伴,找訂單、找銷路,打出綠色有機糧食、雜糧、食用菌、蜂蜜等農產品品牌。二要謀劃好“互聯網+生產”。今年要全面啟動實施13個“互聯網+基地”標準化和4個“互聯網+物聯網”試點基地建設,這是陸昊省長在去年全省“互聯網+農業”會議上佈置的任務,我們必須抓實抓好。同時,我們要藉助“互聯網+”,不斷探索農業科技推廣新途徑,繼續加大農技寶、農機寶信息服務平台建設,擴大終端的覆蓋率;農經、農機和農技推广部門要積極拓寬農業科技下鄉新渠道,通過建立農技推廣微信公眾號、訂閲號和服務號等方式,使農業科技服務更加便利、更加系統、更加具有針對性和互動性,將其建成“千里眼”和“順風耳”,為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信息化服務,切實提高農業信息化服務水平。

第三,要把握重點和關鍵,不斷完善生產經營體制。加快並完善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建設是發展壯大現代大農業的關鍵所在,也是破解新形勢下“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一要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今年我們要培育農村經紀人20名,扶持種糧大户120個以上;新建現代農機合作社3個,落實農機購置補貼500萬元以上,重點要向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户傾斜。同時,按照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的原則,重點支持在種植業合作社基礎上組建現代綜合服務型合作社,實現合作社由種植型向營銷型轉變,不斷解決農業生產“量大鏈短”的問題。二要積極發揮農業配套設施作用。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優質資源,最大限度發揮其服務的基本功能。比如説:我們投資這麼多資金建設的倉儲烘乾設施,今後不收玉米了怎麼用?現有的糧食倉儲烘乾主體要積極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注重技術改造、加強技術人員引進和培訓,做到能收玉米,也能儲水稻,也能加工青儲飼料,不能光靠賣政策糧賺錢。同時,要主動與農民、合作社建立合作經營關係,在深加工、儲藏、運輸和銷售環節增加收入,把從單純收購、烘乾向深加工、銷售方向延伸。三要加強各類合作社的管理。今年要建設國家級示範社1個、省級規範社2個、縣級標準社10個。農業、農機和農經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示範社評比和規範化創建活動,要對入社土地成員少、經營能力弱、經濟效益差的現代農機合作社採取必要的管理手段,並採取市場化機制進行重組,確保合作社示範效應的發揮。四要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要不斷加快農業社會化服務支撐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中心、會計服務中心和農業信息化中心建設,通過服務規範化帶動各類農業主體的經營規範化;要積極鼓勵各類經營主體成立農資供應、農產品銷售、畜牧防疫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實現資源共享,互通有無,不斷降低生產投入和人力投入,達到節本增收效果。同時,要完成50%的集體土地確權任務,並積極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探索大型農機具、農產品預期收益、糧食補貼、畜牧活體抵押等貸款擔保方式,不斷提升涉農金融服務水平。

第四,要夯實基礎和保障,不斷加大項目建設力度。近年來,我們的涉農部門向上爭取力度都很大,爭取了很多好的項目,我們一定要不遺餘力地實施好,發揮好項目資金的效益。一方面,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比如,今年我們計劃投資7579萬元,實施庫爾濱、寶山、白石水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投資1200萬元,啟動卜達敏河治理一期工程。對於這些項目,項目主管部門要搶前抓早,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到施工期,要搶抓工期,加大推進力度,保證按期完工,確保早日發揮作用。同時,要加強與三江建設管理局的溝通協調,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確保全面完成黑龍江干流遜克段堤防達標工程。另一方面,要形成推進項目建設的合力。今年,我縣確定的49個重點項目,其中涉農項目就有14個,涵蓋了農田水利、特色養殖、林下作物等產業,涉及資金達2.38億元。可以説,實施好這些項目,將為我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等項目實施部門要加強工作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強大合力,確保各涉農項目穩步實施,落到實處;發改、財政、環保、土地等部門要切實掌握政策的靈活性,為實施好涉農項目提供更多的資金、環評、用地支持。第三方面,要繼續推進“旱改水”項目實施。20xx年以來,我們實施了一系列灌區工程建設,水田面積不斷增加,20xx年,我們還將繼續向上爭取“旱改水”項目,繼續擴大水田種植面積,但做好這件事有一個前提,就是合作社和種植大户要發揮帶動作用,取得農民的支持,把土地連片起來,這樣我們部門爭取的項目才能落下去。我們各個涉農部門要積極宣傳,動員鼓勵農民轉變思想觀念,主動實施“旱改水”工作。

第五、要精準謀劃和發力,深入實施扶貧開發工作。今年是“十三五”脱貧攻堅戰的開局之年,能否打好脱貧攻堅“第一仗”,事關脱貧攻堅戰全局。經過前段時間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們已基本完成了全縣貧困户和貧困人口的識別工作,下步工作中,我們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點:一要重視起來,嚴格落實責任。各包扶單位“一把手”作為包扶工作主要責任人,要切實發揮好表率作用,把幫扶工作擺上重要日程,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明確責任,做好對接,細化任務,詳細瞭解包扶户致貧原因、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抓緊制定幫扶計劃,爭分奪秒,快節奏、高效率地推進幫扶工作,確保各項幫扶措施落實落靠。這裏我特別強調一下,脱貧攻堅既是政治任務,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考驗,各包鄉處級領導幹部、各包扶單位不要將包扶户看成“包袱”,我們就是要確保遜克百姓在實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一個不落,一個不少。二要行動起來,精準發力施策。目前我縣貧困户致貧原因主要是因病殘、地少或無地等,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要強化“造血”功能。結合貧困村實際特點,引導扶持貧困户發展特色產業。比如:要發揮新立村傳統畜牧養殖優勢,積極發展狐貉養殖產業,努力將新立村打造成為狐貉養殖專業村,帶動村民脱貧致富;結合平台村生態資源優勢,扶持當地貧困户開發家庭式旅館、農家樂餐館及旅遊配套服務業實現脱貧增收。另一方面,要加大“輸血”力度。教育部門要認真做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不斷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提高助學金、助學貸款等濟困助學標準,給予貧困學生更多的幫助。衞生計生、民政等部門要加大貧困户的醫療救助和大病救助保障力度,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低保,切實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同時,扶貧辦要發揮好協調抓總作用,認真做好脱貧人口認定,貧困户建檔、扶貧方式認領、扶貧措施彙總上報等工作;“十百千萬工程”領導小組要發揮好綜合協調、包扶對接、任務落實、成效考核等督導作用,確保完成全年脱貧工作任務。

第六、要突出環境改善和治理,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建設美麗鄉村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手段,也是造福百姓的務實舉措,我們要立足縣情實際,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高美麗鄉村建設水平。一要突出抓好農村環境改善。要以國家級衞生縣城創建工作為契機,深入實施農村村容整治工程。今年我們將投入資金2119萬元,修建鄉村鐵柵欄6.35萬延長米,整修邊溝、拓寬路面2.9萬延長米,安裝路燈150盞;安排補貼資金450萬元,改造農村泥草(危)房600户;加強邊疆村特色村寨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俄羅斯特色房屋20户,建設俄羅斯民族風情展館350平方米;全面加強村屯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努力解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同時,深入開展示範村創建工作,重點打造示範村3個,達標村4個。這些基礎建設將極大地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有力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二要紮實做好農村公共服務。要以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契機,積極開展農村薄弱學校改造,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聯盟發展辦學模式,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農村學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要切實加強農村衞生事業,實現縣鄉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投資517萬元,建設標準化村級衞生室47個;投資180萬元,改擴建車陸鄉、幹岔子鄉衞生院610平方米。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整合鄉鎮文化站和農家書屋等文化資源,着力構建覆蓋城鄉的文化體系。同時,要鞏固好國家級文明縣城創建成果,全力推動文明禮儀普及、道德模範評選等文明創建活動向鄉村拓展延伸,切實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同志們,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認識,做好宣傳引導,凝聚工作合力,全力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為遜克向農業現代化邁進做出積極貢獻。

縣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3

同志們:

這次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中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去年農業農村工作,分析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安排部署今年農業農村工作。薛書記、楊縣長對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高度重視,對開好會議也提出了明確要求。會前,有關部門也做了認真的調查研究和準備工作。上午,大家又集中半天時間,實地觀摩了畢家三農養豬場、下廟姜田設施大棚、蓮花寺東羅東大萬頭豬場和村陣地建設、華州鎮王什字村設施大棚、辛莊沙彌新農村建設等典型。一會兒,薛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大家要認真領會,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根據縣委、縣政府研究的意見,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增強做好新形勢下“三農”工作的緊迫感

回顧20xx年工作,總結起來講有四句話:一是熱情高,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和諸多發展困難的不利影響,全縣新農村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有黨的惠農政策,各級各部門始終熱情高漲,都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特別是農工部、農牧局、財政局等部門,在20xx年的工作中克服種種不利因素,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二是勢頭猛,全縣湧現出了蓮花寺東大、畢家三農、東陽綠野、高塘煥民等10個萬頭養豬場,全縣生豬存欄達到20萬頭,增長了近三倍,畜牧業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全年新增柿子林3000畝,新增板栗、花椒等經濟林4000畝。建成了秦嶺北麓10萬畝幹雜果林帶。建成了姜田千畝設施大棚等六大蔬菜基地和四個菜果示範園區,一年內發展以蔬菜為主的各類合作社90多個。三是規模大,在畢家、下廟、柳枝建起了3萬畝優質蘆筍基地,在瓜坡、赤水、杏林、辛莊建起了4萬畝地膜洋芋基地,以下廟姜田為中心建起了千畝甜瓜示範園區。四是效果好,糧食種植面積保持穩定,單產大幅提高,總產達到14.5萬噸,創歷史最好水平。蔬菜產業使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增收近千元。廣大農民羣眾齊聲稱讚黨的惠農政策好。20xx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47元,比上年淨增577元,增長24.3%,超過全省平均增幅和增速,是近十年來最多最快的一年。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既是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中省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結果,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廣大農村基層幹部羣眾齊心協力、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奮戰在農業戰線的廣大幹部羣眾表示親切的慰問,向關心支持“三農”工作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明顯增大。特別是作為傳統農業縣,我縣農業農村自身發展中仍然存在較多矛盾和問題:一是雖然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還不強;二是雖然特色優勢產業初具規模,但產業化水平較低,發展方式粗放,農產品質量不高、加工轉化能力不足,特別是畜牧業發展滯後,“短腿”問題表現突出;三是雖然農業支持保護力度逐年加大,但多渠道投融資體系尚不健全,自我發展能力較弱;四是雖然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加快,但農民素質同勞務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比較突出,新型農民培育和技能培訓任務變得更加迫切;五是雖然農村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得到加強,但欠賬較多、發展滯後,加快建設的任務十分艱鉅。這些充分表明,我市農業生產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農業農村工作仍然處在夯實基礎、發揮優勢、加快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重要發展階段。

我們還要看到,儘管當前影響我縣農業農村發展的困難和問題較多,但是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的召開,中央和省、市連續出台一系列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使農業農村發展具備了諸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特別是隨着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我縣廣大幹部羣眾思想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求富思變的願望非常強烈,盼發展、謀發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為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只要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切實增強緊迫感,自覺順應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力推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就一定能實現華縣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努力推動全縣農業農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

按照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今年和今後一段時期,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中、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緊緊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的要求,全面落實惠農政策,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着力實施六大增收工程,着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着力深化農村改革創新,着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確保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全年糧食麪積穩定在45萬畝次,總產達到15萬噸以上;全年新增日光温室大棚1000棚、大拱棚5000棚,確保全年新增蔬菜面積2萬畝,總面積達到20萬畝次;全年新增花椒林20xx畝、柿子林4000畝,總面積達到11萬畝。全年牛存欄3萬頭、生豬存欄30萬頭、雞存欄120萬隻。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47元。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穩定在6萬人以上。圍繞這一要求和目標,要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狠下功夫:

(一)在加快農村產業發展上狠下功夫。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產業發展是載體、是關鍵。要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前提下,切實把菜畜果等區域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做優。一是狠抓糧食生產不放鬆。認真落實中省市支持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全面推行良種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嚴格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要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突出抓好良種推廣和地膜玉米增產技術,確保實現增產增收。二是突出發展主導產業。堅持發展特色農業,以集約化、標準化、組織化和產業化為方向,突出菜畜果產業發展。不斷擴大提高菜畜果三大主導產業規模和效益,着力打造優勢產業帶、產業區。在果業和蔬菜產業發展上,通過近年來各級各部門的強力引導、不懈工作,羣眾的種植習慣已經養成,管理技術已經成熟,產業發展已具規模,產業效益已經顯現。今年,關鍵是要進一步強化引導、擴大規模、提升品質、拓展營銷、提增效益。特別是要充分利用省上扶持設施蔬菜發展的獎補政策,引導羣眾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努力把我縣建設成“關中特色蔬菜基地”。這裏,我重點強調強勢推進畜牧業。畜牧業是一項強市富民的產業,也是我們目前農業發展中的一條短腿。比較我們與渭北幾個縣在農業發展上的差距,實質就是畜牧業發展不足不快、龍頭企業不多不強上的差距。但客觀分析我縣畜牧業發展現狀,當前又是資源優勢、後發潛力、政策機遇同在。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奮起直追,力爭用一到兩年時間打一個畜牧業發展的“翻身仗”,邁上一個新的台階,着力提高華縣在全市畜牧業發展中的地位。要抓好產業佈局,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真正做到什麼地方適合養什麼就發展什麼;要堅持規模養殖,按照家庭適度規模和規模小區養殖的要求,引導羣眾養殖出户出村進小區,堅決防止多而散、多而雜,努力做到專而大、專而強;要抓好示範引導,善於發現典型、培養典型,特別是每個村、每個鄉都要明確提出重點培養的不同層面的典型,列出名單,跟蹤推進,真正實現抓一個帶一片、抓一村促一鄉、抓一鄉興一業。要強化扶持服務,主要是在技術培訓、資金投放、龍頭企業發展、市場開拓、產品營銷上要強力扶持,在疫病疫情監測、預防、診治上要跟蹤服務,在輿論引導、典型宣傳、樹立榜樣上要營造氛圍。從全縣來講,今年重點要抓好蓮花寺、畢家、東陽等4個萬頭豬場,瓜坡、高塘等一批養雞示範小區建設,真正通過抓示範、強扶持、優服務,促進畜牧業規模擴張、效益提升。三要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圍繞提升農業產業化,重點扶持一批與特色產業發展相適應、與終端市場相聯結的龍頭企業,對經營規模大、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要在政策、資金、技術上繼續予以傾斜,促其上規模、上水平。四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自願、互惠、互利”的原則,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積極推廣,鼓勵支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依法開展市場營銷、信息服務、技術培訓、農產品加工貯藏和農資統購統銷,切實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抵禦市場風險和生產風險的能力。從今年起,縣上每年抓5個示範合作社,同時,每個鄉鎮抓建1-2個示範合作社。每年表彰獎勵一批在農民增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二)在持續增加農民收入上狠下功夫。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始終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實現縣上提出的到20xx年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97元以上、到20xx年達到8323元的目標,今後幾年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必須每年至少淨增500元以上。我們必須從現在起,採取更直接、更有效的措施,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年度增收任務。當前,一是要大力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重視發展特種養殖和庭院經濟。通過典型示範,引領周邊羣眾大力發展特種養殖,多途徑增加收入。還有在市上特別推崇的富平老廟庭院經濟,院內栽葡萄、院外種柿樹、屋後搞養殖,這些都是很好的農民增收典型和方式。希望我縣各鄉鎮、村要積極學習借鑑和大力推廣這些經驗和做法,大張旗鼓的引導廣大羣眾充分利用房前屋後的宅基地、自用地種菜、種樹,開展多種經營和特種養殖,通俗的説就是“農忙忙大田,農閒忙庭院”,通過辛勤的勞動增加收入,達到致富的目的。二是要大力拓展非農產業增收空間,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堅持用工業化、城鎮化理念指導和謀劃縣域經濟發展,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扶持農村二、三產業,支持家庭工業等多種形式的鄉村工業,加快縣域工業經濟發展,用工業化和城鎮化推動農業產業化,輻射農村,帶動就業,不斷提高農民非農產業收入。三是要大力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緊緊抓住省上今年出資3億元用於農民工小額擔保貸款的重大機遇,鼓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在貸款發放、税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諮詢等方面予以支持;發揮職教優勢,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結合重大建設項目,組織勞務公司直接與工程項目部聯繫落實,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新增公益性崗位,儘量多用農民工,力爭勞務經濟實現新突破;在積極開拓外部務工市場的基礎上,着力引導農民就近就地轉移,採取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方式,組織農民大規模植樹造林、整治土地、修橋築路,在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中拓寬就業空間、增加收入。

(三)在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上狠下功夫。一要抓好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開展以修田造地、土地復墾、中低產田改造、灌區土地平整為主要內容的基本農田建設和以橋峪、瓜坡、小夫峪三大灌區改造為重點的小型水利設施建設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重點辦好“水、電、路、氣、房”五件實事。二要推動農村流通現代化。重點抓好縣城中心農貿市場建設的基礎上,加快瓜坡、赤水、下廟、辛莊等蔬菜主產區蔬菜批發市場建設。創新農產品零售經營方式,扶持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到超市設立專櫃,到城市開辦農產品超市、專賣店、直銷店,搞活農村商品流通,加大“家電下鄉”實施力度,開拓農村市場。三要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繼續抓好以新農村建設重點村、310國道和老西潼公路沿線村以及鄉鎮政府周邊村為重點的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治理工作。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全面開展“三清、五改、兩建”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積極爭取中省投資,抓好農村巷道建設試點工作,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四)在深化農村改革上狠下功夫。黨的xx屆三中全會對深化農村改革和加強農村制度建設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我們必須抓好貫徹落實。一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重點抓好我縣的土地流轉試點工作,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鼓勵農户通過轉包、轉讓、租賃、入股、聯營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適度規模經營創造條件。二要全面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明晰產權為核心,在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確立農民經營主體地位,真正做到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三要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推進農村擔保方式創新,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業和銀行多方參與的農村信貸擔保機制,引導和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將業務範圍向農村延伸,讓更多的資金流向農村,着力解決農村貸款難的問題。四是穩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着力增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紮實推進鄉財縣管改革,積極穩妥地化解鄉村債務,力爭年內全面完成基層畜牧獸醫、農技推廣、水管、農機、種子管理體制改革任務,不斷激發農村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五)在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上狠下功夫。構建和諧社會,不僅要實現農村經濟平穩快速增長、農業穩步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而且要維護農村的和諧穩定,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性問題。一是要着力改善民生。緊扣農民羣眾普遍關心、關注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嚴格落實中省市各項惠農政策,紮實做好農村教育、文化、衞生和社會保障、扶貧開發工作,認真搞好各項惠民工程,着力改善農村民生民計,努力使廣大農民羣眾共享改革成果。二是着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切實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有針對性地對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大力開展爭創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多種形式的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深化文化、教育、科技“三下鄉”活動,移風易俗,樹立新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佔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三是要着力維護農村穩定。農村穩,則天下安。當前,尤其要高度重視和加強因金融危機導致的企業倒閉裁員、農民工返鄉以及農村土地流轉、拆遷補償、集體資產處置等引發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堅持“立足基層,着眼苗頭,重在調解”的工作方法,做到“早排查,早發現,早處理”。特別要注重通過調解的方式化解矛盾,切實加強調解隊伍建設,力爭把農村各種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要加強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反對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勢力干預農村公共事務,確保農村社會穩定和諧。

三、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確保“三農”工作各項任務全面落到實處

一要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是中央和省市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我們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證。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堅持把農村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決不能因為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下降就放鬆農業這個基礎,決不能因為農業人口逐步減少、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就忽視對農民的關心和保護,決不能因為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就放鬆對農村的支持力度。要按照省委和市委《實施意見》的要求,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抓好農業農村工作上;要加強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力量,充實人員,增加經費,改善辦公條件,充分發揮好協調、督查和指導職能;各涉農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儘快組建支農巡迴服務隊,緊扣“三農”工作需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農村一線開展巡迴服務,着力形成全黨、全社會關心“三農”、支持“三農”、服務“三農”的良好氛圍和工作合力。

二要狠抓基層基礎,提供堅強保障。堅持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基礎性工作,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為載體,以“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為抓手(即: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五個方面,具體設置主導產業、農民人均純收入、黨員隊伍建設等15項考核評價指標,對村級黨組織實行百分制考核,依次評為一、二、三、四類村級黨組織,一類得分在85分以上包括85分,二類得分在65至85分包括65分,三類得分在50至65分,四類得分在50分以下包括50分。目標是創建一類、擴大二類、提升三類、減少四類,力爭到20xx年,一、二類村黨組織佔全縣村級黨組織總數的50%以上,四類村黨組織減少到總數的10%以下),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繼續抓好縣級領導農村基層黨建聯繫點,全面落實縣鄉幹部“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幹部在機關開展業務工作,三分之一的幹部到農村開展包村幫扶,三分之一的幹部赴外開展招商引資),紮實開展鄉鎮幹部駐村工作和選配大學生到村任職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農村基層幹部激勵保障機制,不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着力抓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加強鄉村幹部培訓,幫助鄉村幹部解決“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切實增強農村基層幹部貫徹執行農村政策的本領;民主管理、依法辦事的本領;帶領羣眾發展經濟、增收致富的本領;做好羣眾工作、建設和諧社會的本領;“兩手抓”、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本領。

三要強化目標考核,狠抓工作落實。做好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關鍵在於狠抓落實。抓落實,必須夯實責任。責任出勇氣,責任出智慧,責任出生產力。勇於擔當責任,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再複雜局面也能應對。要儘快建立橫向到部門、縱向到縣鄉村的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目標責任制,對農民收入、產業發展等重要任務制定出詳實的實施規劃,把任務明確到產業、細化到年度、落實到部門、到鄉鎮、到村組、到農户,做到領導有責任、層層有任務、人人有擔子。抓落實,必須轉變作風。要注重在羣眾“最盼”的地方贏民心,在羣眾“最急”的地方見真情,在羣眾“最怨”的地方改作風,多謀一些富裕百姓的實策,多幹一些促進發展的實事。從今年起,圍繞促進農村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在全縣開展部門幫扶增收活動,要注重在產業發展上動腦子、出點子、找路子,在產業發展佈局、示範引導、扶持服務上做文章、下功夫、求實效,努力使包聯幫扶村組農民增收做到人人有打算、户户有計劃、村村有措施。抓落實,必須嚴格考核。農業農村工作有自己的特殊性,內容多,領域寬,季節性較強,要在繼續實行領導幹部工作目標責任制的基礎上,按照今年的任務目標、工作重點,科學合理的制定量化指標,特別是把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勞務經濟、環境治理、和諧穩定,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把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緊密結合,定性與定量考核結合起來,通過平時督查促進,年終考核獎罰,確保中省市縣各項農村工作部署落到實處。

這裏,我要特別強調,根據中央安排,市縣兩級從今年3月、鄉村兩級從9月開始,將分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省、市、縣部署,認真組織,周密安排,圍繞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羣眾得實惠,聯繫本地“三農”工作實際,把貫徹落實中、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農民增收成果作為檢驗活動成效的重要標準,切實搞好學習實踐活動。

同志們,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應對挑戰、克服困難,保障在農業;擴大內需、促進增長,潛力在農村;改善民生、保持穩定,重點在農民。面對當前嚴峻形勢,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團結一致、埋頭苦幹,確保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努力開創我縣“三農”工作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週年!

縣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4

同志們:

這次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是繼縣委十四屆一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召開的又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準確判斷我縣“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按照縣委的安排部署,落實好今年全縣“三農”工作任務。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準確把握我縣“三農”工作現狀

(一)正確估價“三農”工作取得的成績。一是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增長。全縣農業總產值達9.4億元,同比增長31.7%;土地播種面積達到112.9萬畝,完成計劃的100%;糧食作物總產達到3.84億斤,同比增長2.6%;農村人均收入實現9,524元,同比增長22.8%。二是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全縣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7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6.3%。大豆種植面積壓縮到75萬畝,小麥種植面積穩定在24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增加到2萬畝,發展訂單水飛薊面積5.8萬畝。三是農業產業化進程加速推進。全縣已初步形成了以北疆鄉小麥、三卡鄉大豆、呼瑪鎮馬鈴薯、韓家園鎮食用菌及象山村強筋小麥、沿江村有機大豆、寬河村蜜蜂、新街基村冷水魚等為代表的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種養業新格局。引資建設了天籟雪琦藍莓酒莊、越鑫生物科技、麗雪澱粉、肉牛加工等龍頭企業,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四是特色農業規模不斷擴大。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3個,基地面積5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標誌認證增加到19個,基地面積9.5萬畝。冷水魚養殖面積增加到2萬畝;食用菌種植量保持在4,100萬袋;建成規範化、規模化畜牧養殖小區15個。五是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加強。呼瑪鎮燃料公司段護岸水毀復建工程和三卡鄉寬河防洪工程基本完工,爭取到全省第三批水利重點縣項目,為我縣開展大規模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六是新農村建設成果成效顯著。棚改政策延伸到鄉村,共新建6.7萬平方米,改造平房10.5萬平方米,當年全部交付使用。爭取到通村公路項目3個,建設前期工作已經完成。改擴建鄉幼兒園3個,新建了白銀納中心校食宿樓,三卡鄉“雙百”示範書屋建成並獲省級示範書屋稱號。完成了5個生態型花園式中心村、2個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建設任務,並通過驗收。

(二)客觀反思“三農”工作存在的問題。從 “三農”工作發展形勢分析,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三農”工作還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民持續增收壓力加大。雖然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24元,收入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但這主要是靠耕地人均面積大和國家惠民政策多取得的,如果不在提高種植效益、拓寬收入渠道上下功夫,農民持續增收的後勁將難以保持。二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低。全縣農業仍然是以傳統農業方式為主,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不快,現代農業建設成效不明顯,農業產業鏈尚未真正形成。加之受氣候、地域、交通等瓶頸因素制約,農產品加工成本高,產品缺乏競爭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難度很大。三是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揮作用不突出。農民對組建農村新型合作組織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農民抱團闖市場的能力弱。雖然有些地方也成立了一些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説,仍然處於低層次水平,作用發揮不明顯,參與其中的農民受益也不多。四是新農村建設推進難度大。全縣農村基礎設施仍然薄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急需改善。加之我縣村屯規模普遍較小,居住人口分散,新農村建設成本過高,社會公益事業投入偏低。因此,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創新農村工作思路,加大強農惠農力度,確保糧食生產不滑坡,農民收入不徘徊,農村發展勢頭不逆轉。

(三)充分認識“三農”工作的有利條件。當前,我縣正處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起步階段。縱觀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三農”工作面臨着諸多有利條件和潛在優勢。從國家層面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把農業科技提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奮力奪取農業好收成,全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努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為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指明瞭方向。尤其是國家和省擴大內需投資繼續向“三農”和民生領域傾斜,扶持“三農”的措施越來越到位,破解“三農”問題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為農業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保障,增添了後勁。從自身基礎看,我縣土地面積大,農業人口少,人均佔有土地數量較高,在國家取消各種税收、增加農業補貼的環境下,具備了提高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我縣地處高緯度地區,生態環境良好,特別是土地開發較晚,土壤內化肥、農藥殘留率低,種植生產的黃豆、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符合現階段綠色食品發展趨勢,市場競爭能力強;農業連續多年的豐收和基礎設施投入的加強,使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產質量全面改善,農業科技水平和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發展農業經濟的積極性。所有這些,都為我們向上爭取政策和資金,推進農業大縣向強縣邁進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二、着眼長遠,科學定位“三農”工作發展方向

20xx年是我縣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基礎、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繼續增進農民福祉的重要一年。我們按照省委、縣委關於農業農村工作的部署,以統籌城鄉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統攬,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把建設現代農業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調整,堅定不移地深化農村改革,着力夯實“三農”基礎,着力增強科技支撐,着力改善農村民生。今年要力爭實現農業總產值10.18億元,增長8%,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10,700元,增長12%。

(一)進一步提高“三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作為全區唯一的農業縣份,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做好“三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推進農村改革與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第一、加強“三農”工作,是國家強農惠農的戰略部署。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興國安邦的戰略產業,重視“三農”問題是我們黨一貫的戰略思想。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和9箇中央1號文件提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措施,更是把“三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作為全區唯一農業縣,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農業方針,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我們在區域競爭中必須利用好、發揮好的特有優勢。

第二、加強“三農”工作,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實踐證明,沒有農業經濟的穩步增長,就不會有縣域經濟的持續發展。當前,我縣70%的人口分佈在農村,農業依然是我縣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只有找準破解“三農”問題的途徑,通過抓好農業產業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大力發展農業龍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才能使縣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更廣闊,發展的基礎更堅實。

第三,加強“三農”工作,是擴大農村消費的重要途徑。擴大居民消費,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而擴大農民消費需求,又是擴大內需的着力點和關鍵點。因此,必須全力以赴解決“三農”問題,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才能滿足農民消費的基本條件。同時,只有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農民消費信心,大力發展農村消費服務業,健全流通體制,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等途徑,擴展農村消費空間,才能使農村消費成為拉動我縣第三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第四、加強“三農”工作,是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農民增收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最直接、最關鍵的着力點。由於我縣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大部分農民收入來源還是依靠傳統種養殖和山產品採集,非農性收入少。因此,只有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提高農業效益,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才會有基礎和保障。同時,農民收入的增加,又會拉動農村消費和投入,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的內生力和再生力,實現增加農民收入與破解“三農”問題的良性互動。

第五、加強“三農”工作,是加速城鎮建設的迫切需要。我縣城鎮化發展水平的滯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農村社會保障能力相對較低,滿足不了農民向城鎮集中、農村生活方式向城鎮轉變的需求。説到底,就是農業生產方式落後,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農民還無法擺脱對土地的依賴,這是我們城鎮化進程中最大的瓶頸制約。所以説,只有進一步加強“三農”工作,全面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農業經濟效益,使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在城鎮中從事非農業工作,才能加速城鎮化發展步伐。

第六、加強“三農”工作,是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農業穩則天下安。農業農村穩定是社會穩定的根基,是我們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當前,我縣城鄉居民收入仍有差距,城鄉教育、文化、醫療衞生、社會保障等公共事業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享受公共服務不均,既不利於農業農村發展,也影響和諧社會建設大局。因此,只有通過加強“三農”工作,提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才能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

(二)進一步明確“三農”工作的主攻方向。加快以農為主的縣域經濟發展,必須立足實際情況,明確發展目標,堅持統籌兼顧,科學合理推進。

第一,抓好“三農”工作必須與農業產業化結合起來。發展農業的基礎是耕地,我縣人均佔有耕地率雖高,但大部分農民都是看天氣、靠市場、憑經驗種地,各自打自己的算盤,且大部分農民安於現狀,創新意識、發展意識不強。如果能充分發揮農村各種合作組織作用,把一個村、幾個村或一個鄉的耕地以出租、聯營等方式,集中到幾個大户手中,通過集約化、機械化種植,不僅可以降低成本、穩定收入、提高經濟總量,剩餘勞動力還可以通過發展其它產業,增加勞動或經營收入。所以,農業集約化、產業化、規模化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趨勢和必然。

第二,抓好“三農”工作必須與生態化建設結合起來。我們的農副產品,之所以有特色,備受青睞,享受綠色食品之美譽,主要是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當前,生態農業越來越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消費者的歡迎和社會的普遍關注。所以,要發展現代農業,打響生態農業縣品牌,進一步提升呼瑪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必須要把農業生產與生態建設結合起來,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比如,農業種植要儘量使用有機生物肥料,畜牧養殖要生態化飼養等,切實把我縣生態農業建設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第三,抓好“三農”工作必須與工業化發展結合起來。近年來,我縣的糧食總產屢創新高,但從自身利用程度看,大部分糧食都被外來收購商收購,致使農民收入減少,農業產值降低。 我縣農業特色突出,雖然有自己的麪粉廠、醬菜廠,但是規模小、產量低、加工深度不夠、龍頭企業不多、產業化程度不高。所以,當務之急,只有通過發展規模工業,才能帶動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現代化。下步重點是發揮綠色產品優勢,以招商引資方式,積極引進有實力的大財團、大企業,整合現有小加工企業,在工業園區內建立綠色食品加工基地,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全力打造像九三豆油、五常大米一樣的綠色食品品牌。

第四,抓好“三農”工作必須與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城鎮化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推進農業城鎮化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途徑,是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是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實現農業的產業化、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必須減少農民,率先發展城鎮,加快城鎮建設。重點要對城鎮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佈局,配套和完善城鎮的基礎設施、公益事業,不斷擴大城鎮規模,切實增強承載能力,推動鄉村向城市轉變,逐步縮小城鄉差別,最終形成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格局。

(三)進一步突出“三農”工作的重點。要堅持以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大農業項目建設力度,全面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第一,堅持強工富農,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升級。要找準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切入點,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實現較大突破。要努力培育和發展重點產業,發揮自身優勢,着力培育和發展糧食、馬鈴薯、水飛薊、肉牛、冷水魚類、山特產品的種養殖業。要全力抓好龍頭企業建設,發揮園區的聚集功能,吸引農產品加工企業入園,圍繞小麥、大豆等進行深加工,圍繞肉牛、冷水魚類等進行深加工,圍繞水飛薊、山特產品深加工,形成一批綠色有機特色產品加工企業。今年重點推進水飛薊加工企業二期上馬,擴大企業生產能力,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帶動水飛薊特色種植擴大規模;加快藍莓酒莊建設進度,力爭今年建成投產,帶動山野產品採集業的快速發展;爭取引資建設綠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生產高附加值綠色食品,帶動全縣增加綠色食品種植面積;加快肉牛加工企業建設,帶動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要加大綠色食品開發力度,通過各種渠道和媒介,積極推介我縣綠色品牌,提高綠色食品的知名度。要進一步提高綠色有機標誌認證企業的產品質量,支持企業繼續開展綠色標誌認證工作,努力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檔次。要積極發展非農產業,有條件、有特點的鄉村要結合實際,大力發展旅遊、餐飲、運輸等非農產業,儘快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提高農村二、三產業水平,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第二,堅持經濟轉型,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要不斷調整種植業結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引領,重點擴大早熟玉米、脱毒馬鈴薯、訂單水飛薊的種植面積,切實增加種植業效益。各鄉鎮和涉農部門要全面瞭解市場信息,加強與龍頭企業的協調,為農民提供較為準確的價格信息,引導農民搞好作物種植,決不能搞行政命令,否則農民也不會買賬。要積極發展特色種植業,努力擴大袋栽木耳種植,推廣猴頭、蘑菇等食用菌栽培新技術,不斷增加食用菌生產規模。推廣大水面養殖模式,增加冷水養魚面積,促進地方名優魚類品種的養殖。積極開展野生藍莓撫育、水飛薊種植、五味子栽培、蜜蜂養殖示範基地建設,帶動特色種養殖業健康發展。要加快發展畜牧業,重點抓好畜牧養殖基地建設,今年要建立20個烏珠穆沁羊養殖小區,5個肉牛養殖小區,2個奶牛養殖小區,4個生豬養殖場,進一步提高畜牧業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增加農民畜牧業收入比重。

第三,堅持項目支撐,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資金爭取為重點,儘快改善我縣農業基礎條件。要抓住國家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機遇,全面完成呼瑪鎮燃料公司段護岸和三卡鄉寬河防洪工程,啟動三卡村高效節水等全省農田水利一般重點縣工程,力爭呼榮灌溉二期開工建設,使該項目儘快建成發揮效益。按照全省“水稻北移”戰略部署,爭取水稻北移試驗和旱田節水灌溉項目,為我縣大面積種植高產水稻打實基礎。要認真抓好去年獲批的旱作農業示範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等6個重點農業項目,確保每個項目能夠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逐步為農業生產提供設施保障。

第四,堅持科技帶動,紮實推進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要把科技創新和推廣先進技術落實到農業的各項環節,加快農業由速度型、數量型粗放式增長向質量型、效益型的集約式增長轉變。要搞好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全力抓好4個糧食高產萬畝示範基地、保護性耕作示範縣項目建設。示範基地要做好主推技術展示工作,關鍵環節要通過現場會等形式向農民展示新技術,為廣大農民搭建科技示範平台。要積極推廣先進技術,今年要重點推廣馬鈴薯大壟栽培、玉米和水飛薊機械化收穫、大馬力聯合深鬆整地及測土配方施肥等新技術,加快低温水稻、旱地節水灌溉等科技成果轉化。要健全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切實加大對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投入和支持,發揮好農技推广部門的作用。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向上爭取力度,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把我縣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好、完善好,不斷推進農業科技進步。

第五,堅持專業合作,加強農村新型合作組織建設。要把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一項方向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工作,真正重視起來,擺上日程,切實抓好。要明確分工,搞好協調,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資金、税收、信貸等優惠政策的扶持,為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健康發展營造寬鬆的政策環境。要通過各項政策及涉農服務的集中整合,引導農民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組織,促進農民增加收入,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要完善合作組織內部生產經營管理制度和章程,強化規範運作機制,體現公平效益原則。要不斷提升合作組織檔次,扶持引導合作社由單純的種植、養殖向運輸、銷售、加工等領域拓展,使農民種、養、運、加、銷、貸等都能夠在合作社內完成,全方位滿足農民增產增收需要。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合作社成員尤其是負責人和業務骨幹的培訓,努力培養出一支善經營、會管理、懂技術的農民人才隊伍,保證合作社依法正常運行,使入社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第六,堅持統籌發展,全力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要用發展的眼光、全新的理念,突出重點,創新方式,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要按照形勢發展的需要,調整規劃佈局,形成縣城、中心鄉鎮、一般鄉鎮、中心村、一般行政村和自然村梯次合理的規劃體系,重點是明確中心村的數量、位置和功能定義,促進村屯整合。充分考慮地形地貌、周邊環境、人文特點等因素,因村因地、深化細化村屯建設規劃編制,為提高村屯整治建設打實基礎。要把推進中心鄉鎮、中心村建設作為促進農村社會轉型升級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點節點,加大培育建設力度。要全面提升中心鄉鎮產業聚集度和綜合服務功能,努力使中心鄉鎮率先實現道路、供水供電、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一體化,推動農民建房和轉移就業向中心鄉鎮集聚。要按照“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功能集成”的要求,加快省、地級中心村建設,帶動全縣農村從整體上改變面貌。要認真抓好新農村扶貧開發,全面啟動“”扶貧規劃,對已列入全省“”期間實施整村推進的5個貧困村,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項目、資金的管理,重點開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確保如期實現脱貧。按照規劃,今年首先啟動西山口村、更新村扶貧開發工作,明年使這2個村實現脱貧。要進一步加大扶貧資金的爭取力度,力爭有更多的村屯、林場得到上級扶持,減輕全縣新農村建設的壓力。

縣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5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全國農業普查條例》規定,我國每20xx年開展一次農業普查,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定於20xx年實施。這次普查將全面查清我國“三農”新家底,找到“三農”發展差距和短板,為制定“三農”政策,促進“三農”發展,實現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可靠依據。汪洋副已於20xx年12月召開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專題部署了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今天,省人民政府專題召開這次會議,就是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結合湖南實際,佈置安排我省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各項工作。等會,道晉副省長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按照會議的安排,我先就這次普查的總體實施安排向大家作幾點彙報。

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的總體要求

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的通知》(國發〔20xx〕41號)、省人民政府《關於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通知》(湘政發〔20xx〕42號)等文件,以及國家有關會議的精神,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下簡稱“三農普”)的總體部署要求如下。

(一)目的和內容。“三農普”的目的是,查清農業、農村、農民基本情況,掌握農村土地流轉、農業生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等新情況,反映農村發展新面貌和農民生活新變化,為科學制定“三農”政策、促進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可靠依據。據此,普查的內容設定為:農業從業者基本情況;農業土地利用與流轉情況;農業生產與結構情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情況;新農村建設情況;農村居民與農民生活方式變化情況等。

(二)普查對象和範圍。“三農普”的對象為:一是所有農村住户,包括農村農業生產經營户和其他住户;二是所有城鎮農業生產經營户;三是所有農業經營單位;四是所有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普查的範圍包括:農作物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

(三)時間進度安排。“三農普”從20xx年開始籌備,到20xx年結束,大約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普查的時點標準是20xx年12月31日,時期標準是20xx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整個普查工作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是普查準備階段。國家要求農業普查的各項準備工作要在20xx年四季度以前完成。主要工作包括:擬訂工作規劃、組建普查機構、落實普查經費、配置普查設備、制定普查方案、佈置普查任務、培訓普查人員、開展宣傳動員以及普查區和普查單位地址編碼和開展普查方案試點等。

第二階段是現場登記階段。從20xx年10月開始到20xx年5月為農業普查的現場調查登記工作階段。主要工作是:開展普查前的總動員、確定普查小區、組織清查摸底調查、組織現場調查、完成鄉鎮表和行政村聯網直報、複查驗收普查數據等。

第三階段是數據質量抽查和數據處理階段。從現場調查結束到20xx年12月底基本完成。主要工作是:開展數據質量抽查、普查數據的審核彙總、數據質量評估、數據的分析、主要數據的發佈和普查資料的編印。

第四階段是工作總結及資料開發階段。從數據處理結束後到20xx年12月底基本完成。主要工作是:做好普查總結和表彰、普查資料的深度開發、普查成果的發佈、農村統計調查基礎信息系統的建立、普查文件彙編和歸檔。

(四)主要特點。一是普查對象數量眾多。這次普查的對象涉及全國3萬多個鄉鎮、60多萬個村委會、2億多農户和100餘萬個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其中,我省涉及1540個鄉鎮、44151個村(居)委會、1600多萬農户以及大量的農業生產經營單位,任務十分艱鉅。二是普查技術手段新。這次普查將全面啟用新的調查技術手段,採用遙感、手持智能數據採集終端(PDA)、聯網直報等現代信息技術,綜合運用入户訪問登記、聯網直報、遙感測量等手段進行普查。對普通農户、規模經營户和農業經營單位進行普查時,使用PDA入户訪問登記;對行政村和鄉鎮進行普查時,將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對所有鄉鎮實行聯網直報,併力爭將行政村也納入聯網直報;對主要農作物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的播種面積採用遙感信息技術,進行遙感測量。三是數據採集要求高,難度大。隨着城鄉經濟一體化和農民外出務工常態化,在農村地區招聘合格的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的難度,將遠遠高於20xx年前的第二次農業普查。同時,這次普查要全面推行PDA,又新增了農作物面積遙感測量工作,對普查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普查的組織指導工作帶來諸多新挑戰。這次普查共有7類普查表,涉及685個指標,內容較為繁雜,普查員培訓和調查工作強度比前兩次農普都大幅增加。可以説,此次農業普查涉及的範圍廣、工作難度大、質量要求高。

(五)組織和實施。國務院和省政府文件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要成立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領導“三農普”工作。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統一組織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認真做好農業普查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實施工作。其中,涉及經費保障方面的事項,由財政部門負責和協調;涉及宣傳方面的事項,由宣傳部門負責和協調;等等。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各市州、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和司法、監獄管理等部門要參照設立相應的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認真做好本地區、本系統農業普查的組織和實施工作。

二、前段所做的工作

省政府對“三農普”工作極為重視,道晉副省長親自聽取了省統計局的工作彙報,並指示我們按照國家的要求努力做好“三農普”各項工作。自國務院發文部署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以來,我省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組建工作班子。省政府於去年10月發出了《關於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通知》(湘政發〔20xx〕42號),成立了湖南省第三次農業普查領導小組,由道晉副省長任組長、英華副祕書長和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財政廳、農委、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負責人為副組長,其他11個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統計局,並確定了各單位聯絡員,下設有綜合協調、業務指導、數據處理、遙感測量、宣傳報道、執法檢查、開發應用等7個專門工作組,明確了工作職責。隨後,絕大多數市州和部分縣市區先後按照省裏的做法,組建了“三農普”工作班子,分解了工作責任。

(二)制定工作規則。參照國務院第三次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做法,我們制定了湖南省第三次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規則,明確了辦公室及各工作組的職責分工、協調機制、工作紀律等相關事項,並確定了20xx年主要工作安排。為了明確責任,按照國家農普辦的要求,參照“三經普”的做法,省農普辦草擬了《湖南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目標責任書》,擬由市縣鄉各級“三農普”領導小組向上一級“三農普”領導小組簽訂《責任書》。

(三)編制經費預算。在省財政廳的支持和指導下,省農普辦按照國家有關文件的要求,編制了省級“三農普”基本工作經費預算,並就PDA採購經費及適當給予財政困難的縣市財政補貼等問題進行了積極協調。

(四)開展普查試點。國務院農普辦於去年6月中旬至8月下旬,組織北京、河北、江蘇、河南、四川、甘肅6省(市)開展了“三農普”方案試點和壓力測試工作,檢驗了《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試點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省農普辦派員參加了全國“三農普”方案試點培訓,並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確定選擇寧鄉縣進行綜合方案試點,為進一步修改完善方案、取得初步經驗作了積極準備。自今年3月下旬啟動試點以來,總體進展順利。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也按照國家農普辦的要求,先期啟動並已經完成了在寧鄉的大宗農作物播種面積遙感測量試點工作。

此外,我們還與省委宣傳部、省農委、省司法廳等部門協調相關工作,並建立了“三農普”網站,積極籌備“三農普”各項準備工作。

三、下一階段主要工作任務

今年是“三農普”全面準備的關鍵時期,必須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各級政府的“四落實”工作。即:機構、人員、辦公場地、經費安排等四項保障工作。鑑於還有部分縣市區、特別是縣鄉兩級普查機構尚未建立,人員沒有到位,辦公場所沒有落實,經費籌措不足,已經嚴重影響“三農普”的準備工作,在此,特提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及早採取措施抓好落實。今天會議以後,省農普辦也將按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加大對市級以下“四落實”工作的督導,建立督促調度制度,每半月對各地“四落實”情況進行一次調度,並將各地進展情況作為農普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認真開展綜合試點。普查試點是正式普查前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按照國務院農普辦的要求,我省的省級農業普查國家綜合試點工作已經在長沙寧鄉縣展開,預計4月底前圓滿結束,達到了全面檢驗《農業普查方案》的預期目的。為熟悉方案、掌握要領、探索普查的組織模式、鍛鍊和培訓普查隊伍,我們要求各市州、縣市區也要開展試點,時間原則上要求於8月底前完成。請各地務必將試點當作普查前的大練兵,按照正式普查的要求、工作步驟來組織實施。各地要通過在試點地區模擬實施農業普查的全過程,取得全面組織實施農業普查的經驗,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普查方案,對一些難點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為順利開展全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奠定基礎。

(三)大力開展普查宣傳。省農普辦要積極做好宣傳工作的籌劃,加強與省委宣傳部、廣電局等部門,以及各大媒體的彙報、溝通和協商。3月25日,省農普辦、省委宣傳部已聯合下發《關於做好湖南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宣傳工作的通知》,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抓好落實。要制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宣傳活動規劃》,徵集“三農普”宣傳口號,做好宣傳品的準備。各地農普辦也要主動與宣傳部門、新聞媒體聯繫,開展各層次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大造聲勢,為順利開展農業普查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宣傳中要特別講清楚:依法普查的工作原則,明確如實申報普查資料是每個公民和單位應盡的義務,任何個人和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虛報、瞞報、拒報、遲報普查資料。普查機構將為普查對象保密,絕不會向普查機構以外的單位和個人泄漏個人和單個企業的資料。要使每一個普查對象和基層單位瞭解,只有自己如實申報普查資料,才能確保整個國家的普查結果真實可靠,也才能為科學制定“三農”政策、促進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可靠依據。

(四)紮實開展數據處理準備。我省是農業大省,這次普查涉及農户1600多萬户以及大量的農業經營單位,加之普查表式和指標數量多,導致普查數據量極為龐大,數據處理難度非常突出。因此,精心組織好普查數據處理工作,依靠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來保證普查的高質量十分關鍵。省農普辦要牽頭抓緊制定全省“三農普”數據處理方案,並指導各地重點做好移動智能終端數據採集系統、報送平台等前期準備工作,做好鄉鎮和村聯網直報準備工作,確保“三農普”數據採集及數據處理工作準時開始,及時完成。各地要按照國務院普查規劃要求,做好普查數據處理的條件準備工作,制訂數據處理方案和實施細則,規範數據處理各階段工作。要明確職責,加強數據處理人員培訓,補充必須的數據處理設備,為做好數據處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抓好普查人員選配和培訓。普查員、普查指導員的選聘與培訓是搞好整個普查工作的關鍵環節之一。各行政村至少要配備1名普查指導員,每50户要配備1名普查員。原則上,普查員由村幹部和村民小組幹部擔任;指導員由鄉鎮(街道)農業普查辦公室幹部或村委會幹部擔任。普查員、指導員也可由搞過會計、統計或人口普查工作的人員或中國小教師擔任,也可由文化水平較高且經過培訓的農村青年擔任。普查員、指導員的選聘工作要充分發揮鄉鎮統計員及統計工作站的作用。普查人員選聘後,要加強培訓,培訓採取分級負責的方式。省級負責市州和縣級業務骨幹的培訓,市州負責縣級培訓,縣級負責普查人員的培訓。培訓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進行。在現場登記工作結束之前,不得調動普查人員從事普查以外的工作。省裏要求全省務必在11月底前,完成所有普查人員的選聘和培訓工作。

(六)抓好普查經費保障。要完成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資金保證是前提。由於此次農業普查的調查對象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調查對象多而分散,僅現場調查登記就需要組織大約40萬人的普查員、指導員隊伍,需要印發大量的表格、宣傳資料、培訓資料,還需要購置大量的PDA和數據處理設備。目前,全省還有部分市州和一些縣市區財政沒有落實普查經費,總體進展還不很理想。國務院和省政府文件規定,“三農普”所需經費按照分級負擔的原則,由中央財政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並列入相應年度財政預算。今年1月25日,國務院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經費保障工作的通知》(國農普辦字〔20xx〕2號),對“三農普”經費核定、普查設備配置、普查人員勞動報酬等予以了具體明確,請各地認真抓好落實。

(七)確保普查數據質量。普查工作好壞最後主要評價標準是普查結果是否準確,是否反映了客觀實際。各級領導和普查機構從普查工作一開始,就要對普查數據質量可能出現的問題倍加重視。要建立符合本地特點的農業普查數據質量控制工作責任制,明確各級普查機構的主要領導要對普查數據質量負總責。要把控制措施、責任落實到人到崗。在這方面要特別強調:一是要嚴把普查登記、審核工作質量關。在普查登記、審核階段要捨得花功夫、花經費。在防止虛報的同時,要特別防止被調查對象的瞞報少報。二是要確保各級普查機構依法統計。普查是多少就登記多少,絕不允許隨意修改普查記錄,也不能因普查數與常規統計數有差別就認定普查數不準而修改普查數。各地情況不同,要注意採取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證普查數據質量。

各位領導、同志們,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關係到“三農”科學決策,也關係到國家對我省“三農”工作的全面評估和數據的核定,認真做好這項工作,意義十分重大,任務十分艱鉅。我們一定要在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密切配合,紮實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務。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vxpyl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