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中國農業農村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面臨的問題和矛盾亦複雜多變且尖鋭。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僅供參考。

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一):

同志們:

這次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是繼縣委十四屆一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召開的又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準確判斷我縣“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按照縣委的安排部署,落實好今年全縣“三農”工作任務。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準確把握我縣“三農”工作現狀

(一)正確估價“三農”工作取得的成績。一是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增長。全縣農業總產值達9.4億元,同比增長31.7%;土地播種面積達到112.9萬畝,完成計劃的100%;糧食作物總產達到3.84億斤,同比增長2.6%;農村人均收入實現9,524元,同比增長22.8%。二是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全縣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7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6.3%。大豆種植面積壓縮到75萬畝,小麥種植面積穩定在24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增加到2萬畝,發展訂單水飛薊面積5.8萬畝。三是農業產業化進程加速推進。全縣已初步形成了以北疆鄉小麥、三卡鄉大豆、呼瑪鎮馬鈴薯、韓家園鎮食用菌及象山村強筋小麥、沿江村有機大豆、寬河村蜜蜂、新街基村冷水魚等為代表的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種養業新格局。引資建設了天籟雪琦藍莓酒莊、越鑫生物科技、麗雪澱粉、肉牛加工等龍頭企業,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四是特色農業規模不斷擴大。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3個,基地面積5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標誌認證增加到19個,基地面積9.5萬畝。冷水魚養殖面積增加到2萬畝;食用菌種植量保持在4,100萬袋;建成規範化、規模化畜牧養殖小區15個。五是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加強。呼瑪鎮燃料公司段護岸水毀復建工程和三卡鄉寬河防洪工程基本完工,爭取到全省第三批水利重點縣項目,為我縣開展大規模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六是新農村建設成果成效顯著。棚改政策延伸到鄉村,共新建6.7萬平方米,改造平房10.5萬平方米,當年全部交付使用。爭取到通村公路項目3個,建設前期工作已經完成。改擴建鄉幼兒園3個,新建了白銀納中心校食宿樓,三卡鄉“雙百”示範書屋建成並獲省級示範書屋稱號。完成了5個生態型花園式中心村、2個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建設任務,並通過驗收。

(二)客觀反思“三農”工作存在的問題。從 “三農”工作發展形勢分析,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三農”工作還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民持續增收壓力加大。雖然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24元,收入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但這主要是靠耕地人均面積大和國家惠民政策多取得的,如果不在提高種植效益、拓寬收入渠道上下功夫,農民持續增收的後勁將難以保持。二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低。全縣農業仍然是以傳統農業方式為主,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不快,現代農業建設成效不明顯,農業產業鏈尚未真正形成。加之受氣候、地域、交通等瓶頸因素制約,農產品加工成本高,產品缺乏競爭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難度很大。三是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揮作用不突出。農民對組建農村新型合作組織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農民抱團闖市場的能力弱。雖然有些地方也成立了一些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説,仍然處於低層次水平,作用發揮不明顯,參與其中的農民受益也不多。四是新農村建設推進難度大。全縣農村基礎設施仍然薄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急需改善。加之我縣村屯規模普遍較小,居住人口分散,新農村建設成本過高,社會公益事業投入偏低。因此,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創新農村工作思路,加大強農惠農力度,確保糧食生產不滑坡,農民收入不徘徊,農村發展勢頭不逆轉。

(三)充分認識“三農”工作的有利條件。當前,我縣正處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起步階段。縱觀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三農”工作面臨着諸多有利條件和潛在優勢。從國家層面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把農業科技提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奮力奪取農業好收成,全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努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為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指明瞭方向。尤其是國家和省擴大內需投資繼續向“三農”和民生領域傾斜,扶持“三農”的措施越來越到位,破解“三農”問題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為農業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保障,增添了後勁。從自身基礎看,我縣土地面積大,農業人口少,人均佔有土地數量較高,在國家取消各種税收、增加農業補貼的環境下,具備了提高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我縣地處高緯度地區,生態環境良好,特別是土地開發較晚,土壤內化肥、農藥殘留率低,種植生產的黃豆、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符合現階段綠色食品發展趨勢,市場競爭能力強;農業連續多年的豐收和基礎設施投入的加強,使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產質量全面改善,農業科技水平和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發展農業經濟的積極性。所有這些,都為我們向上爭取政策和資金,推進農業大縣向強縣邁進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二、着眼長遠,科學定位“三農”工作發展方向

20xx年是我縣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基礎、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繼續增進農民福祉的重要一年。我們按照省委、縣委關於農業農村工作的部署,以統籌城鄉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統攬,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把建設現代農業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調整,堅定不移地深化農村改革,着力夯實“三農”基礎,着力增強科技支撐,着力改善農村民生。今年要力爭實現農業總產值10.18億元,增長8%,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10,700元,增長12%。

(一)進一步提高“三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作為全區唯一的農業縣份,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做好“三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推進農村改革與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第一、加強“三農”工作,是國家強農惠農的戰略部署。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興國安邦的戰略產業,重視“三農”問題是我們黨一貫的戰略思想。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和9箇中央1號文件提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措施,更是把“三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作為全區唯一農業縣,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農業方針,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我們在區域競爭中必須利用好、發揮好的特有優勢。

第二、加強“三農”工作,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實踐證明,沒有農業經濟的穩步增長,就不會有縣域經濟的持續發展。當前,我縣70%的人口分佈在農村,農業依然是我縣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只有找準破解“三農”問題的途徑,通過抓好農業產業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大力發展農業龍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才能使縣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更廣闊,發展的基礎更堅實。

第三,加強“三農”工作,是擴大農村消費的重要途徑。擴大居民消費,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而擴大農民消費需求,又是擴大內需的着力點和關鍵點。因此,必須全力以赴解決“三農”問題,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才能滿足農民消費的基本條件。同時,只有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農民消費信心,大力發展農村消費服務業,健全流通體制,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等途徑,擴展農村消費空間,才能使農村消費成為拉動我縣第三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第四、加強“三農”工作,是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農民增收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最直接、最關鍵的着力點。由於我縣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大部分農民收入來源還是依靠傳統種養殖和山產品採集,非農性收入少。因此,只有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提高農業效益,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才會有基礎和保障。同時,農民收入的增加,又會拉動農村消費和投入,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的內生力和再生力,實現增加農民收入與破解“三農”問題的良性互動。

第五、加強“三農”工作,是加速城鎮建設的迫切需要。我縣城鎮化發展水平的滯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農村社會保障能力相對較低,滿足不了農民向城鎮集中、農村生活方式向城鎮轉變的需求。説到底,就是農業生產方式落後,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農民還無法擺脱對土地的依賴,這是我們城鎮化進程中最大的瓶頸制約。所以説,只有進一步加強“三農”工作,全面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農業經濟效益,使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在城鎮中從事非農業工作,才能加速城鎮化發展步伐。

第六、加強“三農”工作,是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農業穩則天下安。農業農村穩定是社會穩定的根基,是我們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當前,我縣城鄉居民收入仍有差距,城鄉教育、文化、醫療衞生、社會保障等公共事業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享受公共服務不均,既不利於農業農村發展,也影響和諧社會建設大局。因此,只有通過加強“三農”工作,提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才能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

(二)進一步明確“三農”工作的主攻方向。加快以農為主的縣域經濟發展,必須立足實際情況,明確發展目標,堅持統籌兼顧,科學合理推進。

第一,抓好“三農”工作必須與農業產業化結合起來。發展農業的基礎是耕地,我縣人均佔有耕地率雖高,但大部分農民都是看天氣、靠市場、憑經驗種地,各自打自己的算盤,且大部分農民安於現狀,創新意識、發展意識不強。如果能充分發揮農村各種合作組織作用,把一個村、幾個村或一個鄉的耕地以出租、聯營等方式,集中到幾個大户手中,通過集約化、機械化種植,不僅可以降低成本、穩定收入、提高經濟總量,剩餘勞動力還可以通過發展其它產業,增加勞動或經營收入。所以,農業集約化、產業化、規模化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趨勢和必然。

第二,抓好“三農”工作必須與生態化建設結合起來。我們的農副產品,之所以有特色,備受青睞,享受綠色食品之美譽,主要是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當前,生態農業越來越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消費者的歡迎和社會的普遍關注。所以,要發展現代農業,打響生態農業縣品牌,進一步提升呼瑪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必須要把農業生產與生態建設結合起來,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比如,農業種植要儘量使用有機生物肥料,畜牧養殖要生態化飼養等,切實把我縣生態農業建設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第三,抓好“三農”工作必須與工業化發展結合起來。近年來,我縣的糧食總產屢創新高,但從自身利用程度看,大部分糧食都被外來收購商收購,致使農民收入減少,農業產值降低。 我縣農業特色突出,雖然有自己的麪粉廠、醬菜廠,但是規模小、產量低、加工深度不夠、龍頭企業不多、產業化程度不高。所以,當務之急,只有通過發展規模工業,才能帶動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現代化。下步重點是發揮綠色產品優勢,以招商引資方式,積極引進有實力的大財團、大企業,整合現有小加工企業,在工業園區內建立綠色食品加工基地,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全力打造像九三豆油、五常大米一樣的綠色食品品牌。

第四,抓好“三農”工作必須與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城鎮化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推進農業城鎮化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途徑,是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是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實現農業的產業化、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必須減少農民,率先發展城鎮,加快城鎮建設。重點要對城鎮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佈局,配套和完善城鎮的基礎設施、公益事業,不斷擴大城鎮規模,切實增強承載能力,推動鄉村向城市轉變,逐步縮小城鄉差別,最終形成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格局。

(三)進一步突出“三農”工作的重點。要堅持以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大農業項目建設力度,全面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第一,堅持強工富農,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升級。要找準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切入點,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實現較大突破。要努力培育和發展重點產業,發揮自身優勢,着力培育和發展糧食、馬鈴薯、水飛薊、肉牛、冷水魚類、山特產品的種養殖業。要全力抓好龍頭企業建設,發揮園區的聚集功能,吸引農產品加工企業入園,圍繞小麥、大豆等進行深加工,圍繞肉牛、冷水魚類等進行深加工,圍繞水飛薊、山特產品深加工,形成一批綠色有機特色產品加工企業。今年重點推進水飛薊加工企業二期上馬,擴大企業生產能力,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帶動水飛薊特色種植擴大規模;加快藍莓酒莊建設進度,力爭今年建成投產,帶動山野產品採集業的快速發展;爭取引資建設綠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生產高附加值綠色食品,帶動全縣增加綠色食品種植面積;加快肉牛加工企業建設,帶動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要加大綠色食品開發力度,通過各種渠道和媒介,積極推介我縣綠色品牌,提高綠色食品的知名度。要進一步提高綠色有機標誌認證企業的產品質量,支持企業繼續開展綠色標誌認證工作,努力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檔次。要積極發展非農產業,有條件、有特點的鄉村要結合實際,大力發展旅遊、餐飲、運輸等非農產業,儘快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提高農村二、三產業水平,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第二,堅持經濟轉型,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要不斷調整種植業結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引領,重點擴大早熟玉米、脱毒馬鈴薯、訂單水飛薊的種植面積,切實增加種植業效益。各鄉鎮和涉農部門要全面瞭解市場信息,加強與龍頭企業的協調,為農民提供較為準確的價格信息,引導農民搞好作物種植,決不能搞行政命令,否則農民也不會買賬。要積極發展特色種植業,努力擴大袋栽木耳種植,推廣猴頭、蘑菇等食用菌栽培新技術,不斷增加食用菌生產規模。推廣大水面養殖模式,增加冷水養魚面積,促進地方名優魚類品種的養殖。積極開展野生藍莓撫育、水飛薊種植、五味子栽培、蜜蜂養殖示範基地建設,帶動特色種養殖業健康發展。要加快發展畜牧業,重點抓好畜牧養殖基地建設,今年要建立20個烏珠穆沁羊養殖小區,5個肉牛養殖小區,2個奶牛養殖小區,4個生豬養殖場,進一步提高畜牧業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增加農民畜牧業收入比重。

第三,堅持項目支撐,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資金爭取為重點,儘快改善我縣農業基礎條件。要抓住國家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機遇,全面完成呼瑪鎮燃料公司段護岸和三卡鄉寬河防洪工程,啟動三卡村高效節水等全省農田水利一般重點縣工程,力爭呼榮灌溉二期開工建設,使該項目儘快建成發揮效益。按照全省“水稻北移”戰略部署,爭取水稻北移試驗和旱田節水灌溉項目,為我縣大面積種植高產水稻打實基礎。要認真抓好去年獲批的旱作農業示範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等6個重點農業項目,確保每個項目能夠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逐步為農業生產提供設施保障。

第四,堅持科技帶動,紮實推進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要把科技創新和推廣先進技術落實到農業的各項環節,加快農業由速度型、數量型粗放式增長向質量型、效益型的集約式增長轉變。要搞好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全力抓好4個糧食高產萬畝示範基地、保護性耕作示範縣項目建設。示範基地要做好主推技術展示工作,關鍵環節要通過現場會等形式向農民展示新技術,為廣大農民搭建科技示範平台。要積極推廣先進技術,今年要重點推廣馬鈴薯大壟栽培、玉米和水飛薊機械化收穫、大馬力聯合深鬆整地及測土配方施肥等新技術,加快低温水稻、旱地節水灌溉等科技成果轉化。要健全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切實加大對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投入和支持,發揮好農技推广部門的作用。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向上爭取力度,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把我縣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好、完善好,不斷推進農業科技進步。

第五,堅持專業合作,加強農村新型合作組織建設。要把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一項方向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工作,真正重視起來,擺上日程,切實抓好。要明確分工,搞好協調,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資金、税收、信貸等優惠政策的扶持,為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健康發展營造寬鬆的政策環境。要通過各項政策及涉農服務的集中整合,引導農民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組織,促進農民增加收入,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要完善合作組織內部生產經營管理制度和章程,強化規範運作機制,體現公平效益原則。要不斷提升合作組織檔次,扶持引導合作社由單純的種植、養殖向運輸、銷售、加工等領域拓展,使農民種、養、運、加、銷、貸等都能夠在合作社內完成,全方位滿足農民增產增收需要。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合作社成員尤其是負責人和業務骨幹的培訓,努力培養出一支善經營、會管理、懂技術的農民人才隊伍,保證合作社依法正常運行,使入社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第六,堅持統籌發展,全力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要用發展的眼光、全新的理念,突出重點,創新方式,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要按照形勢發展的需要,調整規劃佈局,形成縣城、中心鄉鎮、一般鄉鎮、中心村、一般行政村和自然村梯次合理的規劃體系,重點是明確中心村的數量、位置和功能定義,促進村屯整合。充分考慮地形地貌、周邊環境、人文特點等因素,因村因地、深化細化村屯建設規劃編制,為提高村屯整治建設打實基礎。要把推進中心鄉鎮、中心村建設作為促進農村社會轉型升級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點節點,加大培育建設力度。要全面提升中心鄉鎮產業聚集度和綜合服務功能,努力使中心鄉鎮率先實現道路、供水供電、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一體化,推動農民建房和轉移就業向中心鄉鎮集聚。要按照“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功能集成”的要求,加快省、地級中心村建設,帶動全縣農村從整體上改變面貌。要認真抓好新農村扶貧開發,全面啟動“xx”扶貧規劃,對已列入全省“xx”期間實施整村推進的5個貧困村,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項目、資金的管理,重點開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確保如期實現脱貧。按照規劃,今年首先啟動西山口村、更新村扶貧開發工作,明年使這2個村實現脱貧。要進一步加大扶貧資金的爭取力度,力爭有更多的村屯、林場得到上級扶持,減輕全縣新農村建設的壓力。

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二):

同志們:

這次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全省農村牧區工作會議和全市農業農村會議精神,總結**年工作,安排部署**年工作任務。下面,我簡要對**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做一總結,並對**年工作進行安排。稍後縣委副書記孫繡宗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悉心領會,認真貫徹落實。

一、**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回顧

**年,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惠農政策,鋭意進取,開拓創新,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呈現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和“平穩較快、穩中有增、穩中提質、穩中增效”的發展態勢,在八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農業經濟保持增長。實現農業增加值2.82億元,增長0.14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379元,增長12.67%。糧食、油料、蔬菜產量分別達到4.6萬噸、1.29 萬噸、5.12萬噸。完成涉及7個鄉鎮8000餘户露天蔬菜種植的資金補貼356萬元,投資1583萬元,新建日光節能温室930棟,計劃今年7月份全面完工並投入使用。投入780萬元對白沈溝富硒蔬菜生產園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提升。農業示範園區引領示範作用日益顯現。

(二)畜牧產業穩步推進。全縣畜牧業產值達1.76億元,增長2.74%,肉、奶、禽蛋產量分別達到5903噸、5654噸、1002噸,羊毛112噸。做大做強肉羊、肉牛、奶牛、生豬、家禽、特種養殖六大產業,全縣牛、羊、豬、雞的存欄分別達到1.48萬頭、7.34萬頭、4.99萬頭、13.66萬隻,各類畜禽出欄22.52萬頭只。畜牧業漸成規模,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4家,通過省級認定的規模養殖場12家,累計達到45家。共扶持建成家庭牧場100户。

(三)結構調整逐步優化。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30.45萬畝,特色優勢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7.41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90%。露地蔬菜和全膜馬鈴薯種植分別完成2萬畝和5萬畝。完成土地流轉3.26萬畝,其中洪水泉鄉完成3.02萬畝。投資4021.38萬元,實施了高原富硒產業農業示範土地整理項目和古城鄉高標準基本農田整理項目,新增耕地67.77公頃,切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四)富硒產業初具雛形。加快園區提檔升級,擴大種養基地規模,全年園區完成投資3.71億元,實現產值2.28億元。總投資1675萬元的水肥一體化玻璃温室和富硒產品檢測中心大樓基本建成,富硒馬鈴薯薯條和青稞餅加工車間完成主體框架,園區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種養結合、草畜聯動”的平安模式逐步形成,種植以燕麥為主的富硒飼草10.55萬畝,綠雛等17家規模化富硒養殖項目投產運行,富硒雞蛋品牌效應逐漸顯現。

(五)生態建設全面加強。圍繞“綠屏障、綠城區、綠河谷”建設目標,以南北兩山綠化為重點,着力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全縣完成各項營造林工程任務3.02萬畝,封山育林0.5萬畝。重點實施新農村村莊綠化、馬平高速公路兩側綠化、南山綠化、河道綠化、城區園林綠化,縣城建成綠地面積達224.24公頃,公共綠地面積64.48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9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增長1.4平方米。

(六)水利工程紮實推進。始終把水利作為農業工作的重要支撐,積極爭取落實新建水利項目11項,總投資達1.4億元,其中巴藏溝高標準農田示範項目、白沈溝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上灘電灌站維修及小型水利工程改造項目、古城鄉牌樓溝,角加等小型水利工程改造項目、南北山綠化工程項目、石溝沿,白家高效節水灌溉示範項目、張家寨,白沈家設施農業項目已全面完工,並分步投入使用;投資1.5億元文祖口水庫項目、1800萬元祁家川防洪二期工程、2300萬元的平安縣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正快速推進,投資1.92億元的牙扎水庫順利進入初設階段。

(七)扶貧開發效果凸顯。始終以改善貧困山區羣眾貧困面貌為目標,共爭取各類扶貧資金 4402.5萬元,實施扶貧整村推進、金融扶貧示範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4個扶貧開發項目,強化精準扶貧,全年減少貧困人口5202人。在樹爾灣、木場、幫業隆三個村實施了整村推進項目,涉及農户1019户4059人。在洪水泉鄉槽子、北嶺、永固等5個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涉及農户300户1085人。

(八)供銷氣象穩步推進。供銷系統商品銷售總額9890萬元,實現利潤99萬元。共爭取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新網工程專項資金建設等項目10個,專項資金852萬元。把加強氣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氣象服務能力作為防災減災和服務“三農”的重要工作來抓,着力開展農用天氣預報、農業專題服務、農業決策氣象服務,進一步提高了供銷和氣象服務“三農”能力。

在回顧總結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我縣“三農”工作還面臨經濟新常態下的新挑戰和新困難,主要表現為:農牧業質量和效益不高,發展基礎薄弱;產業集約化程度低,產品加工轉化率不高,農產品附加值較低;產業支持乏力,社會化服務體系不盡完善,政府自身服務能力不足。對上述的困難和問題,我們要科學研判,準確把握,並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決,推動全縣農業農村工作上新台階。

二、明確思路,突出重點,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年,我縣“三農”工作思路和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系列講話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全省農村牧區工作會議、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和市委一屆四次全體會議精神,以促進農牧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主動適應新常態,強力推進農牧業基礎建設,強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加快生態保護與建設步伐,積極推進依法治農治牧,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和後勁。

具體目標為:農牧業增加值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其中種養業收入增長6%;減少貧困人口4050人;完成造林3.8萬畝。農業投資在上年基礎上增長20%。為此,各部門要加大項目爭取、建設力度,在夯實基礎上狠下功夫。

農科局要繼續依託區域資源優勢,緊緊圍繞“四區兩帶一線”戰略規劃,以發展富硒現代農業為方向,以高原特色生態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大力調整各鄉鎮種植結構,狠抓菜籃子工程,突出園區建設,着力打造高原富硒品牌,提高富硒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和規模。**年農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30.45萬畝。特色優勢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5.92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85%。建立2050畝紫皮大蒜、番茄、洋葱等露地蔬菜基地5處和農作物高標準種植示範基地25處,種植露地蔬菜達到2.1萬畝。在繼續抓好白沈溝農業園區提檔升級的基礎上新建冬暖式大棚125棟。與相關涉農部門密切配合抓好春播各項工作,切實做好良種、化肥、農藥等農資的調運供應,整頓規範農資市場秩序,抓緊落實特色種植和示範點種植地塊,做到農資供應充足、安全,不誤農時。全面完成全膜馬鈴薯春覆膜任務。依託“陽光工程”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項目,加強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年內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050人,提升農民科技素質,使他們成為現代農業生產的主力軍。

畜牧局要以家庭牧場、養殖大户、專業合作組織和引進開發企業為依託,圍繞富硒蛋雞、肉羊、肉牛、生豬養殖和產品精深加工,進一步擴大全縣規模養殖總量,提升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養殖水平,實現畜牧業數量、質量和效益同步增長。以洪水泉養羊為重點,全力打造索爾幹、條嶺等3個現代生態牧場。建成清真牛羊肉、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各1家,加快發展飼草種植和飼料加工業,年內完成牧草種植12.1萬畝,引進10萬噸飼料加工企業1家。組織實施好以生豬、蛋雞為主的富硒基地養殖項目。同時,加大春秋兩季動物防疫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對全縣的畜禽屠宰場和仔豬交易市場進行全面整頓,加強監管,規範管理。

林業局要依託“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和“五綠”工程,重點抓好各項造林綠化工作。完成南北山綠化6500畝。管護生態公益林43.13萬畝,天然林13.29萬畝。完成城區遊園及街道綠化300畝,校園綠化160畝。結合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完成縣域內省、縣、鄉主要公路兩側綠化100公里,完成新農村及高原美麗鄉村綠化21個。建設七星台山地公園並完成該區域提檔升級綠化825畝。林業生態建設投資力爭達到5000萬元以上。同時,認真作好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貫徹執行《禁牧令》,加大禁牧力度。切實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積極探索植樹造林新模式,確保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活一片,不斷鞏固造林成果。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管理,紮實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特別是清明期間的火災防範工作。同時要抓緊完成全縣春季造林前的整地、苗木調運、檢疫等各項準備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的春季造林任務。今年春節期間的防火工作是歷年來最好的一年,林業部門和各個鄉鎮一定要再接再勵,精心安排部署,作好清明節期間的防火工作,堅決防止虎頭蛇尾。

水利局要堅持“以人為本、生態文明、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以重點水源工程建設為核心,以安全飲水為重點,以灌區節水改造為抓手,全力抓好文祖口水庫工程建設,按期完成大壩主體工程,積極爭取配套管網工程的立項。以改善水生態環境和嚴格控制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為目標,大力實施好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穩步推進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確保完成今年工作任務。重點做好總投資1.92億元的牙扎水庫各項前期工作及開工建設,不斷以重點工程夯實水利基礎;抓好總投資2300萬元的六台灌區高效節水灌溉示範項目、總投資2300萬元的祁家川高效節水灌溉示範項目、總投資1287萬元的沙溝灌區高標準農田示範項目,抓好總投資379萬元的平安鎮白家、沙溝鄉大寨子、石溝沿、三合鎮新莊村設施農業水利配套項目,完成好總投資300萬元的老化失修項目,為縣域內果蔬基地提供用水保障;解決好巴藏溝唐寺爾、三合鎮灣子等12個村的部分人畜飲水困難和安全問題。穩步有序完成自來水公司上化工作。

扶貧局要在鞏固提高易地移民搬遷、整村推進上做實項目。要積極探索麪上示範和點上推動相結合的整村推進新方式,通過面上示範,整村規劃、連片扶持、創出路子,形成經驗;充分發揮整村推進資金的最佳效益。切實抓好投資1488萬元的富硒金陽生豬基地建設項目,投資1200萬元的富硒綠雛蛋雞養殖基地建設項目。依託青海金陽富硒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和青海綠雛富硒農產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兩個龍頭企業,以企業+農户的模式帶動1600户農户依靠產業脱貧致富。同時,在整合項目資金、發揮規模優勢上積極探索新路子。加大易地搬遷項目的力度,選取1-2個移民項目,結合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移民安置示範村。

供銷聯社要認真做好基層經營服務網絡建設工作。以“改造、新建、提升”現有的經營網絡為主體,規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服務網絡,優化日用消費品流通網絡,構建農副產品市場購銷網絡,整合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年內,恢復石灰窯鄉石灰窯村、三合鎮莊廓村2個基層供銷社,建立2個鄉鎮超市,改造古城鄉沙卡村,平安鎮白家村2個村級綜合服務社,爭取沈家農產品交易市場早日投入運營。以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為依託、構建農產品經紀人服務網絡、做好農產品向外宣傳服務工作。引導專業合作社依靠科技,加強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提升農產品質量,為我縣農產品流通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富硒辦要加快平安縣富硒規劃編制工作,爭取10份前完成編制工作。啟用富硒檢測中心,積極探索檢測中心運行方式。4月前完成水肥一體化玻璃温室種植系統的安裝和調試工作,並進行試種。為全縣富硒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工作做好服務。加快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和“富硒專用標識”申報認定,把品牌創建貫穿於農牧業生產各環節,年內力爭新認定3種以上富硒產品。加大品牌創建力度和宣傳推介,促進品牌資源整合,統一市場營銷,形成品牌效應。全面落實富硒產品基地建設,打造高原富硒品牌,儘快提高我縣富硒品牌的知名度。

同志們,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任務繁重而艱鉅。我們一定要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搶抓機遇,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奮力拼搏,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為全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三):

同志們:

今天召開的全縣農村工作會議,是我縣“三農”工作的一次總結會、動員會和部署會。開好這次會議,對於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做好新一年的“三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剛才,縣委、副縣長光明同志就去年全縣農村工作進行回顧總結,並對今年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總結工作客觀實在,部署工作具體全面,我完全贊同;會議還隆重表彰了一批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希望先進更先進,後進趕先進,全力推進我縣三農工作再上新台階。

過去的一年,是我縣“三農”工作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業績、實現新突破的重要一年,十個工作亮點精彩紛呈,五個農業重大項目推進順利,三個關鍵問題要特別關注。

十個工作亮點:

一是品牌建設有亮點。 九嶺山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潦河大鯢自然保護區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靖安白茶”被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這些都是我們三農工作的金字招牌。

二是農業三爭有亮點。 農口部門全年共到位上級項目資金達1.2億元,比上年淨增5200萬元。

三是水利建設有亮點。 啟動了城北防洪堤、羅灣河堤、小農水重點縣等項目建設,全年投資近億元,超過前五年的總和。

四是特色種養有亮點。 先後湧現出泉水三文魚、清水大閘蟹、三爪侖百花蜜、高湖皇菊、菊仙草等一批叫得響的靖安農業特色品牌,我們的 椪 柑茶、 椪 柑砂囊 系列產品深受好評。

五是新農村建設有亮點 。大力推進“靖安人家”裝飾工程,環三爪侖百里休閒長廊沿線民居裝飾一新,令人耳目一新。

六是森林資源保護有亮點。 “亮劍行動”成效明顯,銷燬違法黑車40多輛,全年沒有發生較大森林火災。

七是農技服務體系有亮點。 被國家農業部列為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示範縣,中央各大主流媒體到靖安集中採訪報道。

八是農業旅遊有亮點。 仁首鎮北河園、寶峯鎮毗爐村、和尚坪村、雙溪鎮泥渦村、高湖鎮古楠村、水口鄉青山村先後獲得了省級以上農業旅遊示範授牌命名。

九是農民增收有亮點。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92元,較上年增幅達20%,是近幾年來增幅最快的一年。

十是移民工作有亮點。 羅灣生態移民小區主體工程全面竣工,靖安生態移民模式得到省、市領導肯定。

五個農業重大項目推進順利:

一是高湖鎮竹柳種植項目推進順利,達到幼苗1000畝,大苗移栽20xx畝規模;二是樂豐有機農業科技園已完成一期建設;三是北河園;四是1000畝白鷺果蔬基地項目;五是仁首紅豆杉基地。

另外,農口各部門還相繼獲得了一批省、市榮譽稱號,這裏不再一一列舉。

回顧去年農業農村發展走過的歷程,工作歷盡艱辛,經驗彌足珍貴,成績來之不易,上述成績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全縣“三農”工作第一線的同志們辛勤勞動的成果,藉此機會,向在座的各位及辛勤戰鬥在農村工作第一線的同志們和廣大農村基層幹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歷史經驗一再告誡我們,越是在好的形勢下越要保持清醒頭腦。應當看到,當前“三農”工作既面臨着許多社會轉型時期的深層次矛盾,也遇到了許多難以迴避的現實問題。有三個關鍵的問題需要特別關注:一是極端天氣事件增多、自然災害頻發,農業生產面臨的自然風險不可低估;二是農產品價格波動、農業生產成本上升,導致農業效益下降,農業生產面臨的市場風險不可低估;三是在農業農村形勢持續向好的形勢下,忽視農業的傾向有所抬頭,擠壓、侵蝕農民利益的現象有所增多,維護農村穩定面臨的難度不可抵估。在這種情況下,今年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要在高基數上繼續前行,農業農村發展要在高要求下延續向好勢頭,面臨的困難之多、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農村興,天下安,民心穩。三農工作永遠是我們工作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圍繞如何抓好三農,如何做到工業提升農業,城市統籌農村,致富帶上農民,我一直在思考,圍繞我們“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旅遊興縣、林果富民”發展戰略,“一產助推旅遊、二產服從生態、三產激活全局”的發展模式,就如何做好今年三農工作,我談三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考。

一、“興業首在興農業”。

“農業興,天下定“。抓農業關鍵做精做專,着重在發展特色農業、強化產業化經營、加大基礎投入三個方面,找準突破口,抓出靖安特色,唱響靖安品牌。

(一)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做精農業。 抓農業就要抓產業,抓產業主要抓特色。要按照把農業做出特色,把特色做成規模的思路,在調整產業結構上狠下功夫,明晰我們的產業發展思路。當前,重點是要圍繞 椪 柑、白茶、娃娃魚三大靖安特色種養業,尋求擴規模、創效益,力求在特色上精益求精。一是 椪 柑產業要穩步發展。中國椪柑之鄉牌子不能丟,要大力發展以椪柑為主的休閒農業,(在香田鄉建設一個標誌性的核心區,一個農業採摘導遊圖,一個高起點規劃發展圖,一支機制隊伍建設,一批農宿文化點), 鞏固其作為我縣山下片農民增收主導產業的地位,要力求在延伸產業鏈,擴大產品深度開發上下功夫,縣果業部門要全力幫扶龍頭企業理思路、擴銷路,在已開發 椪 柑茶、 椪 柑砂 囊 等系列產品的基礎上,延伸產業鏈,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產業規模效益。二是白茶產業要堅持擴規模與提品質相結合,關鍵還是提升品質,規範市場,鞏固靖安白茶在外美譽度,使靖安白茶真正成為靖安一張過得硬的生態品牌;同時,要按照靖安白茶發展五年規劃,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力爭新增3000畝,突破2萬畝,使靖安白茶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成為山上片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娃娃魚產業要力求突破,要在規模壯大和產業開發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娃娃魚生態園的示範帶動和技術指導作用,積極引導農户分散養殖,力爭養殖規模達到5萬尾,把娃娃魚產業打造成靖安農業標誌性產業,真正撐起“中國娃娃魚之鄉”這張金字招牌。

(二)着力強化產業化經營,做活農業。 推進農業產業化,必須跳出農業抓農業,瞄準市場抓農業。提升靖安農業產業化水平,就必須堅持實施品牌戰略,抓好提形象與廣營銷兩個方面,一是 要提升品牌形象, 要堅持用工業發展理念謀劃農業發展,把農業標準化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措施來抓,比如,當前我們的白茶產業發展,就面臨如何提升品質、規範市場的問題,不適合種植白茶的地區就不要鼓勵種植,按有機標準建設的茶園就堅決不能施化肥、打農藥,同時,要切實加強靖安白茶品牌的統一宣傳、包裝和保護,實行統一標識、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管理,鞏固提升靖安白茶的質量、信譽和美譽度。二是要抓好農產品市場營銷,扶持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培育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大力實施“農產品進超市”工程,鼓勵和支持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到大中城市興辦貿易公司,開設銷售窗口,發展連鎖經營、直供直銷、配送經營等模式,要繼續積極赴上海、廣州、南昌等地參加和舉辦各種形式的農產品展銷會,營造聲勢,擴大影響,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三)全力加大基礎投入,做實農業。 這幾年,國家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持續加大、工作不斷加強,我縣農業基礎設施投入也創歷史新高,但由於歷史欠賬較多,農業基礎脆弱、後勁不足的問題依然較為突出。一方面,要全力抓好在建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推進,把城北防洪堤、羅灣防洪堤、小農水重點縣、種糧大户糧田工程、農村土地整治開發、中低產田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項目,作為今年要繼續完善的重點工程抓緊實施,狠抓工程質量、狠抓工程進度,力爭早日建成,早日發揮效益。另一方面,要繼續加大農業三爭工作力度,把爭取農業項目作為全縣三爭工作的重頭戲,準確把握國家和省市政策走向,抓緊篩選、規劃、論證、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積極做好對接和爭取工作,力爭有更多的農業建設項目進入國家和省、市籠子,力爭農口部門全年爭資超過1.5億元,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二、“強縣重在強農村”。

“農村強,天下穩”。我們國家三農問題的根源就在城鄉二元分割造成的發展差異,破解三農問題歸根結底就是要建設好農村。

(一)致力抓好新農村,建秀美農村。 新農村建設事關農業農村長遠發展,要堅持整合投入、打造亮點,以“環三爪侖百里休閒度假長廊”為抓手,實施好三大工程,推進全縣新農村建設上新台階。一是全面完成“靖安人家”裝飾工程,去年,各鄉鎮已基本完成了三年工程量的70%,今年,大家要一鼓作氣,確保三年任務提前一年全面完成,使全縣公路沿線村莊村容村貌發生根本性變化,整體提升靖安農村形象。二是完善公路沿線景觀工程,要切實抓好公路沿線2萬畝油菜觀光帶的田間管理,打造靖安農村特色,讓“相約春天到靖安看油菜花”成為我們農業旅遊響亮名片。三是深入推進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生態優勢是靖安最大的優勢,我們要鞏固發展好造林綠化成果,重在提升品質上下功夫,確保全面完成全年造林綠化工程建設任務,建設秀美農村。

(二)合力統籌城鄉發展,建幸福農村。 隨着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我們明顯感受到,農民進城的速度、縣城擴容的速度、集鎮建設的速度明顯加快,城鎮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但總體上,我們城鎮化發展的速度還滿足不了羣眾統籌城鄉發展的需求,在城鄉統籌上還大有潛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大有空間可為,今年,重點是要抓好統籌城鄉環衞保潔、統籌城鄉公共交通、統籌城鄉羣眾就業三個方面下功夫,辦好三件事。一是實施潔淨鄉村工程,創建全省最潔淨鄉村是今年要實施的頭號民生工程,是縣委政府對全縣人民的莊嚴承諾,按照推行縣鄉一體化垃圾處理模式,需要全縣上下同心協力,把這件實事辦實,好事辦好,徹底解決農村環境衞生問題。推進生豬養殖業沼氣池建設,走“豬—沼—菜”、“豬—沼—果”齊頭並進的生態產業發展模式。二是開通城鄉公共交通,在縣城、工業園區及周邊鄉鎮開通城鄉公交車,解決羣眾出行的問題。三是科學引導農民就業創業,大力 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培養造就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經紀人和致富帶頭人,達到“培育一批人才、拓展一項產業、帶動一方農民、發展一片經濟”的人才效應,引導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縮小城鄉差距,建設幸福農村。

(三)強力發展農業旅遊,建人氣農村。 發展農業旅遊,不僅滿足了都市人到農村休閒度假的需要,更有利於農村經濟實力的壯大。農業旅遊品牌一旦形成,將會大大吸引外來投資,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最終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我們抓“靖安人家”工程建設,就要把農業旅遊當作一個重要抓手。一是要把農村當景區來建設,科學編制農村規劃,滿足旅遊發展需求,在新農村建設中,要重點考慮旅遊的特殊需求,完善配套設施,縣農業、旅遊等部門要加強規範指導。二是要把農特產品當旅遊商品來開發,依託旅遊這個平台賣向全國,靖安的白茶、香菇、木耳、筍乾、蜂蜜、竹雕等農特產品,都是我們良好的旅遊商品開發資源,要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加大旅遊產品開發力度,促農民增收。三是要把村莊、民居當旅遊景點來謀劃,進一步放大項目建設效益,休閒農業不僅僅是去某個農家樂吃頓飯,我們倡導的農宿文化是體會、體驗整個鄉村的氛圍和文化,我們靖安還有大量可做文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發掘利用,要仔細琢磨。

三、“富民貴在富農民”。

“農民富,天下足”。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讓全縣人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千方百計做到促民富、解民憂、保民安,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盡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民富。 雖然我縣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歷史新高, 但還沒達到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全省是6892元,全市是6981元,我縣是6592元) ,農民收入結構比較單一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外部的發展環境和壓力還比較大,農民持續增收的基礎還不牢固,我們今年確定的農民增收目標是增長12%,增長的絕對數接近800元,實現這個目標有一定難度,要從三個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要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通過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推進結構調整,提高綜合效益,實現增產增效、提質增效和節本增效,這是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選擇。二是要拓展外部增收空間,加大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積極促進農民自主創業,走以創業帶就業的路子,着力為農民創業就業創造條件、營造環境,加強對農民的就業培訓和創業輔導,使農民的“來錢渠道”多起來,這是建立長效機制的重要途徑。三是要增加 農民財產性收入, 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千方百計促農民增收。

(二)極力落實涉農民生工程,解民憂。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 近年來,我們在改善農村民生上取得一系列顯著的成績,每年都承諾並實現辦好了一批民生實事,比如,去年我們安排200多萬元資金,在全市率先發放高齡老人長壽津貼,同時,在全省第一批實施新農保制度等。但由於農村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環境整治等方面欠賬較多,雖然我們現在的財力還不寬裕,但在改善民生上,我們還是要一件一件的辦,好事辦一件多一件,問題解決一個少一個。 要加快建設農村道路、農田水利、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要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落實農村義務教育有關政策,鞏固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果,加快鄉鎮文化站和農村書屋建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羣眾文化生活,促進農村和諧。

(三)竭力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保民安。 切實保障和維護農民權益,要在經濟上充分關心農民的物質利益、在政治上切實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維護農村社會穩定,要着重關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要不折不扣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嚴厲打擊傷農害農的行為,嚴肅處理違反政策的責任人,堅決做到落實政策不縮水、不流失、不走樣。二是要關心農村弱勢羣體,切實保證農村“五保户”、留守兒童、失地農民的切身利益。三是要重視維護農民權益,加強農村土地、林地權屬糾紛調處工作,這一塊也是農村不穩因素的重要方面。四是要改進羣眾工作方式方法,紮實做好聯繫羣眾、服務羣眾、團結羣眾的各項工作,我們的各級幹部特別是農村基層幹部,要做到胸中始終有大局、心裏時刻有羣眾,把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統籌起來、把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聯繫起來、把社會管理與羣眾工作結合起來,維護好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團結一致、埋頭苦幹,確保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zyl0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