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經驗交流材料 >

區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經驗材料

區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經驗材料

xx區於XX年12月開始試點,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兩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財政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運行機制逐步規範,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健全,通過幾次調整之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政策逐步完善,合作醫療基金做到了收支基本平衡,同時,參合農民得到了實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優越性得到體現。

區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經驗材料

一、基本情況

xx區是以城帶郊的中心城區,其中有8個鄉鎮、139個行政村為農村人口。XX年市政府確定xx區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試點區後,區委、區政府廣泛動員,層層發動,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確保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順利啟動和正常運行。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逐年增加,截止XX年6月,全區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達到115871人,參合率達到88.4%。兩年多以來,基金累計收入1278萬元,含農民累計繳費596萬元(其中門診基金109萬元)、財政配套資金682萬元,共為農民報銷住院補償、門診補償及大病救助金710餘萬元。

二、主要做法

為了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紮實穩妥地向前推進,區財政部門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領導,強化措施

一是成立了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及時成立了xx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由區長任主任。設立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並組建8個鄉鎮合管站,全面負責合作醫療試點工作。

二是積極籌措資金,保證基金及合作醫療機構的穩定運行。首先,嚴格按照農民繳費10元/人年,財政安排20元/人年的政策配比資金,設置了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財政專户、各鄉鎮合作醫療資金徵集過渡户,保證基金收支及繳費渠道的通暢;其次,全面落實與合作醫療有關的人員及辦公經費,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鄉鎮合管站等機構及人員到位以後,財政足額撥付其人員、公用經費並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專項經費,大力支持合作醫療的各項改革工作。

三是完善各項制度辦法。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xx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報銷補償辦法、藥品目錄、診療目錄、醫療服務目錄及相應的管理辦法、定點醫院管理辦法及考核標準等規範性文件,便於在執行過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保證了合作醫療工作的公開、公正、公平。

(二)管好基金,取信於民

為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安全運行,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xx區按照“管錢不管賬,管賬不管錢”的管理原則,制定的相關基金管理辦法中體現了二大特點。

1、保證合作醫療基金的安全運行。合作醫療基金來源是個人繳納、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這三部分資金全部轉入區財政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專户,集中管理,專款專用。基金支出實行財政專户集中支付制度,每半月由鄉合管站初審、區合管辦複審,按鄉鎮編制住院補償報表,經區財政局複核後,直接從財政專户撥付到鄉鎮財政所零户統管賬户上,鄉鎮醫院和個人補償金全部以領款單的形式領取,整個過程是在一種封閉狀態下運行。

2、保證基金的收支平衡。為使有限的合作醫療基金髮揮最大的效益。制定合理的補償範圍和補償標準非常重要。這個標準應該是既要讓農民得到實惠又要保證基金不透支。在實施的過程中,把合作醫療基金分成三部分,一是將基金的90%作為大病住院補償;二是將基金的5%用於大病救助;三是將5%的基金列為風險儲備金。設置了住院治療起付線和單次住院的封頂線及年度補償封頂線。為了擴展籌資渠道,調動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鼓勵鄉和村集體經濟組織資助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對鄉和村集體經濟組織資助的村民提高報銷比例10%—20%,通過兩年的運行,合作醫療基金基本達到了收支平衡。

(三)調整政策,惠及農民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新事物,它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也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以效仿,搞好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的適應,適時的做出調整。兩年來,區財政局多次開展調研,聽取了鄉鎮村領導、定點醫院和合管站工作人員及參合農民等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並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對合作醫療的相關政策先後進行了三次調整。主要措施:一是取消病種限制和擴大了藥品目錄。按照《湖北省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參合農民用藥享受與城鎮醫保同等待遇。二是增加定點醫院。定點醫院由啟動時的12家增加到20家,其中省市專科醫院3家,三級醫院4家、二級醫院4家、一級醫院9家,農民住院不需要逐級轉診,在20家定點醫院內自主選擇,方便了農民就診,提高了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三是降低定點醫院起付線,提高單次住院封頂線。起付線一級醫院由450元調整為100元,二級醫院由600元調整為200元,三級醫院由800元調整為500元,省市(專科)醫院由XX元調整為1500元;封頂線一級醫院由XX元 調整為2500元,二級醫院由2600元調整為3000元,三級醫院由2800元調整為3300元,省市(專科)醫院由3000元調整為3500元。四是增加重症門診補償。對患有糖尿病及合併症、高血壓病ш期、惡性腫瘤、尿毒症(包括腎移植術後用藥)、再生障礙性貧血、帕金森氏綜合症、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等八種慢性重症疾病的患者在門診治療時,全年可以得到1000—6000元不等的門診醫療費用的補償,解決了他們的經濟困難及對後續治療提供了幫助。到XX年底已有156人辦理了重症門診手續,有197人次得到了報銷補償,補償資金10.4萬元。五是制定了外出務工人員急診就診的報銷補償辦法,調動了外出務工人員參合的積極性。六是制定了“新合醫”與“鄉村合醫”並軌的管理辦法。提高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七是為參合的農民進行一次免費健康體檢,體檢項目涉及內、外、五官等26個項目,發現患有不同慢性病的有6000餘人次,建立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檔案;八是區財政為“五保户”承擔了參合費用,並按每人每月30元醫療補償標準下撥到福利院統一管理,專款專用;九是實施大病救助,對由於醫療費用過高影響家庭生產生活的農民給予醫療救助。兩年來,共有624人得到大病醫療救助,救助資金66.4萬餘元。

兩年來,共有4246(包括重症門診)人次,享受了合作醫療的報銷補償。其中得到3000元以上補償的有337人次,獲1萬元以上補償(含大病救助)的有34人,xx鄉農民張仲英得到30000元補償救助金,成為當時在全省範圍內獲補償最高的受益者。XX年度青菱鄉村民金惠英因患尿毒症獲得補償及救助金30000元,為她透析治療提供了很大幫助。

(四)加強定點醫院的管理,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的重要組織部分,定點醫院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影響這項制度的順利實施。因此,xx區把加強定點醫院的管理作為鞏固合作醫療的重要內容,並採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與定點醫院簽訂醫療服務協議書,明確了雙方的權利義務,提出要認真履行醫療服務協議,更好地為參合農民服務的具體要求。對自費藥品、自費檢查項目及醫療服務項目實行簽字制度,維護農民的知情權。二是組織專家每半年對定點醫院進行一次檢查,按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考核評分標準,檢查定點醫院的組織管理、醫療服務管理、醫療服務質量等內容,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當場進行反饋並提出整改意見。三是定期召開定點醫院負責人會議,通報檢查情況和報銷審核中發現的問題,對問題突出的,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這些措施較好地維護了農民利益。

三、試點工作的幾點體會

(一)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政策,是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根本保證。《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衞生部等部門關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意見的通知》明確指出了政府對合作醫療的組織、引導和支持責任,農民自願參加原則和個人、集體、政府多方籌資的渠道,這些政策很具體,操作性強,只要認真貫徹執行了這些政策,就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把事情辦好。

(二)領導重視,是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關鍵。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動員會主要領導參加親自動員,向鄉鎮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形成了區和鄉、鎮兩級黨委、政府聯動的格局,財政、衞生等部門之間相互協作形成合力。

(三)加強宣傳引導,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穩步推進的重要途徑。宣傳引導的重要內容就是動員和組織農民自願參加合作醫療,合作醫療沒有人蔘加,這個制度就建立不起來,要農民自願參加就必須讓農民懂得參加合作醫療的意義和好處,如果宣傳不到位,組織不得力,農民不知道合作醫療是怎麼回事,這項工作就無法開展。

(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動力。一是xx區固有的“二元化”經濟結構造成各鄉鎮發展水平不均衡,經濟條件差的鄉鎮,資金籌集很困難。二是農民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風險意識不強,互助共濟觀念淡薄,需要做大量的宣傳工作。三是定點醫院的管理任務艱鉅,儘管國家已經出台多項限價政策,但醫院為了生存必須追求經濟效益,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仍然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在對定點醫院的管理上需要得到有關方面的幫助和支持。四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運行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總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農民的初級醫療保障制度,這項制度的實施,只有在農民受益的前提下才能夠長期運行下去,才能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成為農民健康的保護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yan/6xjg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