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加入這個優秀的團隊,與眾多優秀的隊員一起,從策劃到實踐,完成了這次”有組織、有預謀”的調研活動,受益匪淺,感受良多。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前期準備工作中,我先後主要參與了選點和問卷設計的工作。由於是新接觸新農合,所以在進行這些工作的同時,自己也積極地閲讀有關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以擴充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為工作更順利地進行打好基礎。在進行選點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穫不是把統計軟件運用地更加熟練,而是對”數據會撒謊”這句話的認識更為深刻了。若只看數據,不聯繫實際,常會得出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若過分追逐指標數據的指向性,不能有效地結合實際分析,則幾乎找不出符合條件要求的地點。問卷設計過程也是一個頭腦風暴的過程,先是眾説紛紜,然後採各家之長。歷經多次討論,自己的視野開闊了,考慮問題的角度也更為全面,但這種做法卻會使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在確定問卷初稿後,由於正值期末考試時期,未能及時從團隊其他成員那裏獲得反饋信息以及讓指導老師進行修改,導致直至臨行前一天才最終把問卷確定下來,過於倉促。還有另一個比較無奈但更為嚴重的專業性錯誤,就是沒有努力想辦法爭取條件對問卷進行預調研。後面實地調研中出現的眾多問題都與這個錯誤有關。理論上的東西很容易就能説得頭頭是道,但真正實踐起來卻往往還是會把錯誤”明知故犯”,很是值得反省。

實地調研十天,基本上一切都是按計劃進行,行程緊湊而有序,每個人都積極認真負責,團結合作,按時按量完成任務。每個地方都是分兩組展開調研工作,每組分別負責兩個鎮的走訪,工作效率得到很好的保證,但是總體感覺在這期間兩組成員對調研中所發現的問題以及所思所想交流地還不夠。隨着調研的進行,問卷設計的問題也隨之一點點地暴露出來。對於其中一些問題,我們及時採取了一些修正補救措施,如增加問題答案選項的設置等,但更多的問題則是使我們無限感慨預調研的重要性。很多實際情況都超出了我們當初設計問卷時的預想情形,如留守在家的以老人居多,造成問卷的受訪對象也以老人居多,對一些問題的理解不夠暢順;大部分農民的思想比較保守,對於疾病就醫、收入花費、政策評論等話題都較為忌諱,加之面對的是一羣陌生人,更是難以敞開心扉,造成我們常常只能得到一些模稜兩可的答案或者所謂的答案實際上並不是農民的真正想法。後面走訪政府相關部門和醫院雖然也常遇到熱屁股貼冷板凳的情況,但還算是從官方角度瞭解到了較多的有關當地新農合的信息。這次的逐户入户調查還讓我感受到溝通技巧的重要性。如何迅速友善地説清楚到訪目的而不會讓農民們產生防備心理和牴觸感,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問題闡釋清楚,如何在訪問過程中使農民對我們逐步建立起信任感,親切感,將訪問演繹為互動交流的談話。針對不同的人,問題先後順序的把握不同,問題闡釋的方式不同,問題的詳略、延伸與否也不同。所有這些都會影響到問卷完成的時間、流暢程度與質量,當中大有學問。

此行走訪了兩地四個鎮,實地瞭解了新農合在兩地的落實情況。就政策本身而言,農民們是拍手叫好的,但一到了執行落實層面,依然是難逃中國式政策的頑疾,問題多多,不盡人意,農民們想要能真正切身感受到新政策所帶來的福利與保障,道路仍然很漫長。下面則是之前思考和整理的幾個問題:

1. 新農合宣傳遠未到位,大部分農民(尤其是未曾報過銷的)對新農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些所謂有宣傳的村鎮最多也只是派發傳單,卻未想過留守農村在家的大部分都是老人,而老人們又大部分不識字,或是在新農合繳費的時間村幹部上門收錢時順便講講,卻不知這樣只給村民留下新農合就是每年每個人要交20元錢的印象,新農合=交20元錢。大部分地方實際上是等於沒宣傳,到繳費時間就直接通知農民到村委交錢就了事。在由大隊或村委統一撥款繳費參合的地方,農民對新農合的瞭解程度尤為偏低。

2. 新農合參合是以自願為原則的,然而在不少地方是以村為單位統一代農民繳交新農合參合費用,如從村民的分紅、徵地補償款或農業退税等中直接劃撥部分出來作為參合基金。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雙贏的做法,於村委及相關政府部門,參合率很輕鬆就能提高達到指標,完成任務,於農民,每人蔘合的金額不多,即從分紅、補償款等中扣除的金額不算高,便能獲得一定的醫療保障。雖然絕大數農民對此做法無異議,但實際上他們也沒有辦法有異議,錢未經他們手,扣除了多少金額,扣除的金額數目對不對,有沒有切實用於參合基金等,他們都無從所知,村幹部説如是便如是。這是一種變相的強迫自願,實質上是與自願為原則相違背的。另一方面,這又涉及到參合基金在實操運作過程中的公開化透明化以及監管問題。

3. 農民對新農閤中出現的問題投訴無門,缺乏訴求表達的渠道。農民淳樸求安穩的天性是普遍維權意識不高的主要原因,即使吃了虧往往都是忍忍就過去,他們覺得醫藥費有得報銷就已經不錯了,而不會去深究到底能報銷多少。而另一方面的現實是即使想投訴,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再者能獲得處理解決的機率小之又小,這就等於又打壓了農民們本來就不高的維權意識,導致農民們對現狀對發現問題的不滿永遠只停留在口中的抱怨。

4. 對報銷信息進行公開的重視程度不高,公開信息的時間、地點、負責公開的部門不統一,具有隨意性,有的是在村委公佈欄公開,有的是張貼在醫院公佈欄,有的是幾個月公佈一次,有的是一年公佈一次,還有的是工作人員有空或想起來的時候才公佈。唯一統一的是在新農合相關網站上會定期更新公開報銷信息,但是公開報銷信息主要針對的對象應該是農民本身,這也是在農民的知情權範圍內,在網站上的公佈僅僅在形式上滿足了農民的知情權而未能從實際上切實保障農民的這一權利,對應該重視規範與農民切實相關,緊密聯繫的公開報銷形式。

5. 代理報銷,額外交手續費。調研中發現不少有報銷過的農民都是請村幹部代理報銷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水平低,不識字,不瞭解具體流程,或者是自己怕麻煩,花錢買省心。代理報銷需交一定的手續費,村幹部一個月統一到報銷地點報銷一次,且不論這種報銷形式是否合理合法存在,這已是等於額外增加了農民的負擔,而且會造成報銷時間的拖延。説明之前新農合的宣傳工作確實應該反思,報銷程序的制定也應該反思。當然,這與當地是否實現了住院費用出院即時報銷有關,與農民的具體實際情況如是否符合即時報銷的條件等也有關。

6. 許多地方的門診報銷還未能真正全面實現,門診報銷保障範圍也有待進一步擴大。新農合雖然主要是以大病統籌為主,但在調研中卻發現實際上農民們對門診報銷更為迫切需求,因為大部分農民的主要醫療開銷是門診類疾病而不是大病住院,如某一種慢性疾病,長年累月的花費絕不會比一次大病住院要低。實現門診報銷,這也應該新農合日後不斷髮展與完善的方向,當然這與政府財力,政府對醫療衞生的投入密切相關。真正完善實現後才是完整的新農合,農民才能真正最大地受益。

7. 現行的報銷規定不利於外來農村人口享受政策優惠。新農合的報銷只能是在參合地的新農合相關部門進行,即使是異地就醫也是要返回參合地才能報銷,且有報銷申報期限,逾期了就等於自動放棄報銷。而在羅定調研時曾意外地遇到了一户從貴州到羅定打工的人家,對於新農合,像他們這樣的特殊羣體有着更多的無奈。由於户口是在貴州,加之村裏有要求,因而雖然他們長期住在羅定,但每年卻是在貴州參的合。因為無法在異地直接報銷,按他們的話來説就是這樣的參合一點用都沒有。基於中國人口的高流動性,像這樣的新農合灰色羣體–外來農村人口必然是數目眾多,新農合的實行不應忽視這一羣體利益與權利。

8. 在饒平縣,參合農民若在參合年限內未進行報銷的,在年末每人可以到指定地點取回與參合金額價值相同的藥品,是政府將新農合沉澱基金維持在一定比例的一種處理方法。但根據農民的反映,這種做法的問題有如下幾個:一是取藥點的藥價比市面上普通藥店的藥價高,即到取藥點取得的100元的藥在市場上實際低於100元;二是提供的藥物品種有限,未能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為農民提供真正需要的藥品;三是每年只能定時定點去拿藥,逾期不候,而未考慮是否能及時方便地給農民提供幫助。二三兩個問題通常導致藥品使用率低,造成浪費。實際上,形如城鎮職工的醫保卡就能避免如上問題的出現,既然如此,農民是否也能有一張自己的新農合卡?

不同地方,由於經濟、環境、文化等的差異而在執行落實時出現的問題各不相同,具體問題還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地逐步地解決。新農合探索之路依然艱難而漫長。

最後,衷心感謝那些善良、淳樸的農民們的熱情款待與積極配合!(作者:鍾一萍)

在新農合的規定中,到2010年普及率要基本達到100%。基層政府為達到這指標真可謂用盡辦法,有的移用補助金來交取參合費用,有的則是用賣田的錢來交。然而這方面的信息,村幹部完全沒有做到信息公開,村民大都表示村幹部暗箱操作,從中賺取利益,這麼一來農民的利益就受損了。為保護農民的利益,基層政府應做到信息完全公開。並且不管是國家補助金,還是賣田資金,最好是村民可以參與管理,可以成立村民資金委員會,對政府進行監督。要用時必須經過村民的簽名同意以確保資金專用在農民身上。用補助金交參合費,則説明年度有結餘。

調查中發現農民很期待能有門診報銷,但跟據我國當前的經濟狀況不可能實現。我認為每個地方可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相應的政策。若資金有結餘的,可把結餘金用於慢性病藥費報銷。這樣既可以減少資金浪費,又能減輕農民的負擔。

新農合本身有存在報銷太複雜的問題,這樣就讓某些村幹部逮着機會從中搞怪:他們以報銷難為由向村民收取手續費。可是當村民知道村幹部收手續費是不合理時,他們不敢為自己爭,維護自己的利益,怕得罪村幹部,便三鹼其口。農民的不爭使我們感到氣憤與着急。這使我想起了潮州意溪的一件事:政府賣田,農民聯名上訪被阻,一夜間調來一千多名武警對村封鎖,武警毆打聯名村民。農民勢單力薄,面對如此情形他們自然會被嚇退。並且他們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識差,經歷過跟聽過的人心裏都會有陰影,再也不敢去上訪。其實每年上訪的人不少,可是很多都半路被截。農民有心無力,慢慢地就是從眾心理氾濫。想想為什麼一個小小的地方政府能一夜間調來一千多名武警。那肯定是沒通過正當程序,與上級串通。唉,現在的政府權力太大了,這與封建的野蠻地主又有何區別呢!政府原本是人民的公僕,現在卻騎到人民頭上去,這就是為什麼農民老是説自己地位低下,投訴也沒用,也無門。是官官相護扼殺了農民維權的心。政府不斷地傷害農民的利益,慢慢地農民就習慣於逆來順受。他們不敢站出來監督政府行使自己的權利。

新農合政策宣傳力度不夠。農民可謂一問三不知,就連報銷過的人也有很多不清楚。而政府也以為農民不會深究便敷衍了事。部分參合農民對新農合的期望值較大,片面認為住院就可獲得補償。例如有的人抱怨説明明可以報銷70%,最終只拿了30%。因為他用拿到的錢去比全部費用得到比例。這就是政府的宣傳有問題,政府可藉助媒體進行宣傳,刷固定大牆標、印發宣傳畫等方式向農民進一步講清新農合的政策,使農民充分認識建立新型農村合作的祥細情況。

在饒平還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政府不重視貧困老人。其實老人的花費不大,可以在村裏成立老人基金會,並及時給老人送去以保障他們的生活。

每一項制度在成長過程都會有很多問題,這就亟需人們去發現、修正。現在處於金融危機階段,不能奢望國家投入更多資金在農民身上,只是希望政府腳踏實地地落實國家政策,把該做好的事情認真做好,讓這項制度成熟。(作者:方銀萍)

從去年到貴州威寧,六盤水進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到現在,我對於新農合的調查研究已經持續有一年的時間了。在這一年中,不斷地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對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瞭解也漸漸深入。但是由於調研的形式,以及我在調研任務中的不同,我覺得,這一次的調研對我來説是感觸,收穫都是最大的。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為一項惠民政策,從XX年試行開始,不斷地調整,以最大限度地解決農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誠然,在最近的幾年裏,各個省份,各個地區都根據自己地方的特色不斷地對政策進行改進,以滿足農民的需求。在去年貴州的調研中,六盤水引入第三方”住院代表”參與新農合的監管就是一種創新的方式。而今年,筆者在雲浮羅定以及潮州饒平調研的過程中,也發現了新農合推行的新方式。誠然,政府的出發點都是為解決農民的困境出發的,然而這些新的政策是否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呢,還是反而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是否值得在全國進行提倡?

在雲浮羅定。政府實行的新的推行方式是將新農合的繳費分為兩檔,第一檔繳費25塊,封頂線是十萬;而第二檔繳費20,封頂線是4萬。這種分檔的方式增加了新農合政策的靈活性,擴大承擔得起的家庭的疾病報銷範圍,當然同時也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在調研的過程中,大多數農民都是交了25塊的,所以沒有特別調查出這種新方法的問題,但是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值得研究的新方法,我們有必要探討它的實行的優點以及引發的新問題以及是否值得推廣。而在饒平嘗試的新推行方式是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每一年都可以領取相同費用的藥費,與羅定的新方式不同的是,儘管大多數農民支持這種做法,但是我們也還是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首先,20塊錢的藥可以拿那些?怎樣拿?根據農民的反映,大多數都是在衞生院自己按照醫院的指導選擇所需要的藥。由於農民對醫藥的瞭解不夠深入,若由他們自己選擇的話則明顯缺乏科學性,許多藥都是拿了以後浪費掉,而真正需要的藥卻又買不起。其次,藥費是怎麼規定的?根據農民的反映,所拿的醫藥明顯高於市場價格,到最後其實僅僅20塊錢根本就拿不了什麼藥。因此,這種新的方法作為一項”鼓勵政策”本來可以起到有效地促進農民參加新農合,改變農民”沒病就白交”的傳統觀念,然而政策執行下來,卻遠遠達不到原本的目標。因此,我們也應該反思,政策的執行過程的哪些環節出現了問題?應該如何改善?

當然,作為調研來説,發現新的試行方法對於我們進行新農合的研究是有很大裨益的,然而我們調研的主要目的並不只在此,而是發現問題後解決問題。筆者去年在貴州六盤水的調研發現,鐘山區的新農合的執行情況還是相對良好的,無論從管理、宣傳,到報銷的程序、醫院、政府,農民各個環節的反映都比較完善。羅定以及饒平位於廣東,一個明顯比貴州富裕的省份,因此儘管有相關的報道和數據反映這兩個地方的農合執行出現的問題,但是筆者在調研前對這兩個地方的新農合執行情況的預想還是相對樂觀的,可是深入調研後發現問題遠遠並非想象中的簡單。

首先從管理方面來説,在榃濱鎮以及生江鎮的調研都發現,兩個地方的農合都沒有相關的專門的負責人。所謂的”負責人”只是”順便”進行兼任,也就是説隨時都有可能被調動。同時,管理的環境相對簡陋,管理人員的素質更是令人擔憂。筆者認為,政府作為政策的執行者,對於政策執行的結果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決定政策的走向。因此,政府人員如果沒有具備一定的素質,政府沒有充足的配備,那麼就等於新農合的執行失去了基本的支持,如此下去,又怎麼保證它的有效運行?

再次,從宣傳方面來説,筆者發現,政府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在政策執行的前幾年,毋庸置疑,我們應該加大力度地宣傳它,以求得到農民的積極響應;而在過後幾年,當農民的參合率達到所謂的”相當高”的比例的時候,政府就可以減輕甚至完全放棄新農合的宣傳。然而。筆者認為,在政策執行的前期,為了讓農民認識,瞭解政策,確實是需要大力度進行宣傳,而在政策執行的後期,宣傳力度更不能減弱。因為政策是在不斷地調整當中的,農民有權知道國家對於新農合的新方針。就拿上面提到的饒平的新的執行方式來説,如果政府宣傳得當,農民可以都知道每一年可以拿到相同金額的藥費,那麼他們就能夠更深切地體會到政策的實惠。然而調查的結果並非如此,農民中只有少數反映知道這項新的政策,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有一户人家還是從我們調研人員的口中獲知的消息,他詫異地算了一下,他們家五口人,每年就可以拿100塊的醫藥費,從這項新政策執行到現在,就因為”不瞭解”已經錯過了幾百塊的藥費!幾百塊錢對於年收入XX左右的農民家庭來説是一個多大的數目!而且,筆者發現,政府在宣傳的時候也僅僅停留在”應繳多少費用”的層面上,但是他們往往沒有告知農民哪些費用可以報哪些不可以,應該怎樣去報,以及報銷的起付線是多少,異地報銷又有什麼區別等細節問題,其實對於有些農民來説應繳多少錢可能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而他們可以怎樣從這項政策中得到多少實惠才是真正重要的問題。然而,因為政府的宣傳失責,他們對於政策一知半解,以至於對政策埋怨重重。政府總是會無奈他們的埋怨,認為所謂的埋怨是由於”無知”,但是他們卻沒有想過”無知”真正的根源在於政府的宣傳失責。慶幸農民在幫助我們調查的時候也從我們口中獲得了新農合的最新的政策以及一些報銷的細節,但是畢竟我們每個小組的才四五人,我們能夠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極微的,最根本的還是政府宣傳意識的改善。只有落實宣傳問題,新農合才能走得更長遠。

第三個相對集中顯著的問題就是”門診是否可以報銷”的問題。筆者在徵求農民對政策的意見的時候,無論是在羅定還是在饒平,大多數農民都反映希望可以報銷門診。因為對於他們來説,大病住院畢竟是少數,而門診費用卻佔據他們每年醫療費用的大部分。儘管每次的費用不高,但是日積月累,也會給他們的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當然,從農民的角度來説,報銷範圍,報銷的比例都是越高越好。但是,我們也應該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畢竟,新農合政策設計的出發點是以保大病為主的,而門診的報銷肯定會加大政府的財政負擔,但是這也不是意味着完全沒有實施的可能。筆者在饒平調研的過程中,曾經試探性地詢問農民;如果每人加多5塊,可以報銷部門門診願意麼?農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加多5塊錢,10塊錢都不是很大的問題,只要有得報銷門診就好。因此,筆者認為,門診報銷的費用,換個角度説,也不一定完全必須由政府來承擔,農民也可以承擔一部分,而且起初實行報銷的比例也不用很大。對於羅定這樣的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實施起來可能還比較困難。但是在饒平,筆者認為有可能實行。

在此次調研中,令筆者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地方風俗、文化等外部環境對於新農合政策的執行也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在饒平調研的過程中,每到一條村,都可以找到好幾傢俬人診所,根據農民的反映,他們也比較傾向於到私人診所看病,而所謂的新農合定點的鎮衞生院卻只有寥寥幾個人,與私人診所呈現的完全是不同的景象。既然地方風俗的影響這麼大,那麼政策的執行是否可以結合,尊重地方的風俗對於政策的成功與否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説,這是一次收穫頗為豐富的調研,至少讓我們發現了新農合政策執行中的許多問題以及一些新的方法手段,對於新農合又有了新的認識。對於我個人而言,在發現問題的同時,難能可貴的是可以有機會讓我把課堂所學的社會保障學以及政策學、公共管理學等知識進行理解運用,當然,我也發現自己在調研中的許多不足。首先,是對課本,新農合知識的掌握還不夠全面深刻,以至於在農民提出某些問題的時候沒能很好的回答。其次,在調研的過程中,缺乏對某些問題的敏感度,如果有這種敏感度的話,可以再調查的過程中,立刻向農民提出,並得到相應的反饋,而不是事後想起錯過機會。再次,儘管發現了許多問題,但是對問題的歸納,總結還是缺乏相應的理論支持以及分析能力,這還需要通過日後閲讀相關的書籍進行提高。(作者:陳瑞佳)

有組織、有預謀、精心策劃

4月份課題的提出,從5月3日的招兵買馬,新隊員的加入,5月13日南風窗09調研中國的遞交策劃書,6月17日公佈結果落選,到期末備考期間要兼顧暑假調研的前期問卷設計、實地調研策劃細化、開工作佈置會議,到7月15日正式奔向調研地之一粵西的羅定,相比去年,有中大研一的師姐、心理學專業、中文專業、統計學專業、醫學專業、計算機專業的同學加入,上一年調研老隊員葛強、阿福等同志的協助,海時師兄坐鎮,今年可以算是有組織、有預謀、精心策劃的一次調研活動。

雖説準備較為充足,但是問題也存在很多。

新隊員的把關和培訓:專業不應該成為制約因素,更重要的是一份對團隊工作負責的責任感和社會責任心,按時按質完成任務,自覺發現問題,深入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

策劃書生成過程:10天的策劃時間,緊迫。大家的期望很高,項目負責人泳斌承受的壓力巨大,他個人除了負責整體的把握,還要和一萍處理大量數據,負責至關重要的選址工作,每天就衝鋒陷陣,有些細節沒注意和沒做到位。各項工作的負責人沒有及時溝通好,導致團隊在一種高壓氛圍下工作,特別是新隊員承受很多。如何讓20%的人帶動餘下的力量,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工作開心,值得思考。

問卷設計:總結去年經驗,考慮到農民的文化水平,今年問題的設置大大簡化,涉及的方面也較為齊全,每道題都有目的,選項也根據統計數據科學地設置。但是設計期間沒有與指導老師及時聯繫和交流,也沒有考慮到此次是入户調查可以把問題設計得複雜和深入,沒有預調研,無法根據實地情況對問卷進行修改,沒有對調查員進行細緻培訓,設計數據錄入模版和輸入口徑沒有很好統一,導致實地調研回收問卷情況不太理想,這需要謹記。同時,數據有時是騙人的,我們的問卷不是調研的一切,通過問卷可以瞭解情況,更重要的是,引發我們的思考。

調研地的聯絡和實況瞭解:之前是做了很細緻的策劃,電話聯繫了政府,落實了幾處住宿地。但是到了實地,往往發現住宿環境的不理想,又得花費時間轉移陣地。另外,人生地不熟表明了問卷和訪談過於隨機,這對於入户調查是一大忌諱。能招募一批當地大學生成為我們的義務調查員甚至發展為調研隊員,熟悉當地情況,聯繫政府,農户都能給予很大的方便。

調研進程安排:此次調研為期十二天,是按照先前參加調研中國的要求而定的。每天是走訪農户,完成問卷,走訪定點醫療機構(村衞生站、衞生院、醫院),新農合辦公室等。安排十分緊湊,有規律,欠缺考慮的是,應該讓大家在中途有休息的時間,降低生病的機率,提供一個可以整理思緒,思考連日調研發現的問題,做好小結。

隊員的離開:有隊員因為實習、考試等原因,打算離開隊伍。海時師兄背後做了多少工作,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他包容、諒解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努力的方向,而他一直在堅持,離開只是暫時,加入調研隊,一生都是隊裏的人。那天參加他的畢業照,中午滂沱大雨,在廣中醫的食堂,他一直講他的擔憂、他的期望,從他的眼裏,我能看得出,這個團隊的光榮與夢想,過往的,當下的,還有,未來的。

瑕疵之處

缺乏每天的交流:這裏要自我檢討,泳斌作為項目負責人,要把握大局,讓他奔走於兩邊,瞭解情況;本應是我的工作,組織交流總結和做好記錄,當時自己的不作為,導致隊員之間缺乏討論交流。

鼓舞士氣:人員流動大,中途人離開會擾亂軍心;越到後期階段,大家身心疲憊,越需要有鼓勵和堅持,這都需要領隊有周全的考慮。

山高皇帝遠,地頭蛇為大

門診、兒童防疫新農合報銷(精算,制定起付線、報銷比例問題):入户調查中,不少農民反映沒有使用新農合報銷,原因是大病住院情況不常發生,而普通門診應該要予以報銷。09年8月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衞生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根據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能力,各地在重點保障參保居民住院和門診大病醫療支出的基礎上,逐步將門診小病醫療費用納入基金支付範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要堅持收支平衡的原則,門診統籌所需費用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列支,單獨列賬。開展門診統籌應充分利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和中醫藥服務。將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範圍。

雖然羅定、饒平都有大病門診報銷設置,但是鑑定嚴格,需要2位定點醫院專家診斷,分管的副院長簽字。10年羅定使用大病門診報銷的僅有7人,使用率極低。

相比城鎮居民醫保,在當前新農合的籌資水平和保障程度下,開展門診報銷的可能性不高,還是以大病統籌為主。此外,兒童當前要注射疫苗種類繁多,收費頗高,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新農合此種設置不符合農民最迫切的門診就醫需求,如果制度是以廣大農民的最根本利益出發制定的,那麼,就我們調研兩地的情況,如何劃分和使用參合金,將門診、兒童防疫適當納入新農合報銷範圍,迫在眉睫。

未報銷農民領取藥物:在饒平,參合當年沒報銷可獲得價值20元參合金的藥品,藥物的種類和定價是怎麼樣的,otc還是其他?農民取藥是自願去取還是派發到未報銷的每家每户?在羅定,此類舉措還沒實施。是否可以借鑑,讓農民感受到政策不僅是收錢,還會返還?

“半強制性”新農合的合理性:生產大隊用公有的鬆衫、魚塘承包每年得來的分紅統一購買合作醫療(這點合理,見下面規定),又或是用國家補貼的農業税來購買(違法),將新農合變為”強制性”的醫療保險。參合率得到保證,10年基本覆蓋原來是這樣達到的。

根據羅定新農合章程,第十一條籌資標準。合作醫療實行分檔次補償制度。鎮(街)、村集體經濟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可對參合農民給予適當的繳費補助。饒平縣09年新農合章程,第四條 新農合基金由各級財政扶持資金、社會資助和農民交納的保障金構成。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量力出資扶持農民參加新農合。

此類扶持,實際上是由村委、生產大隊一手包辦,據農民反映,把分紅或國家補助購買新農合以後,剩下的錢有些村返還給農民,有些村卻被村幹給”吃”了。一方面,新農閤中”集體經濟出資扶持”能提供農民參合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新農合卻給村幹鑽了空子,成為他們中飽私囊的好藉口,部分農民憤憤不平,説如果不是大隊統一購買,他們絕對不願意參加新農合。惠民政策被民所厭惡,根源還是在地方執行。

住院報銷–住一晚不給報?:羅定入户調查中,家裏有孩子生病住院的叔叔告訴我們,孩子住院一晚不給報銷,質問醫院,要住夠三晚才能報銷,當地住院的定義和能給予報銷的規定是否合理?

合作醫療宣傳的必要性:參合幾年後,農民”買慣”了,合作醫療的宣傳是否變得可有可無,無需宣傳?宣傳車喊着口號,在田間走過,此類宣傳作用有多大?

合作醫療宣傳還是十分必要,每一年的報銷比例和報銷程序都會變動,如果農民事先知曉,知道能及時報銷,手續比之前簡化,也會願意去報銷,而報銷時就會消除很多誤會。

村衞生站的建設:優秀醫生都會流向待遇好、福利高的大醫院,無好醫生留在基層。村衞生站多是私企性質,自負盈虧,毫無公益性可言?

在走訪羅定圍底尋賢村的合作醫療衞生站時,該衞生所有三位醫生(一位畢業於廣西的醫學生和兩名經驗豐富的土醫生),均為尋賢村村民,論資排輩,資格最老的醫生是站長。每年政府補貼一萬元,此外醫生沒有任何固定補貼,單靠給農民看病難以維持生計。這位醫生向我們訴説了很多無奈之苦,也希望我們能把基層情況反映到上級,讓鄉村醫生和農村醫療衞生狀況能得到改善。

村衞生站是建設衞生三級網絡的重要一環,保證農民最基本的就醫需求得到保障。羅定市的計劃是做到各村有一站,現在有70多個站在建設中,100多個已經被驗收。

監管力度問題、新農合專職人員編制:

在羅定圍底五華村調查中,一位約摸30多歲的叔叔反映情況,矛頭直指定點醫院(圍底中心醫院)。概括起來有兩點:一,醫院收費太貴。由於農民病人與醫院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醫院處於絕對優勢和壟斷地位,所開藥物價格任由醫院定價,住院貴即使有報銷,自負部分還是過高難以承受。二,醫院缺乏監管,其收費貴問題正來源於此。據瞭解,醫院的用藥和住院清單中的藥物都是用代碼代替,農民根本不懂,也無計可施。醫生多開藥,各項檢查的情況屢見不鮮。農民不知道可以去哪裏反映和投訴情況,即使投訴有門,都很可能是無功而返。

在圍底鎮新農合辦公處進行調研。只有兩名新農合工作人員,宣傳、核算賬單等工作一手包辦。他們還不是專職人員,而是兼有民政、新農合等多項工作於一身的”能手”。給我的感覺是,他們只負責新農合資金核算的部分,只算賬,沒有管理、監督新農合資金的作用。

在走訪羅定市衞生局新農合辦公室主任也反映,由於編制問題,市合醫辦的8名工作人員中,正式編制的只有2人,這對於管理、監督全市新農合工作都是遠遠不足的。

農民自用藥情況:去醫院看病貴,走訪羅定時,有農民反映自己看廣告買藥(特別是慢性病),不求痊癒,治標而已。關於農民自用藥情況,他們的用藥習慣,醫生在其中的指導作用有多大等問題,值得深入瞭解。

其它問題:

徵地農民:徵地問題也被村民多次提起。被徵地農民”無田無地”雙失身份的無奈在此地可以粗粗一覽。他們中的許多都被政府徵收了土地,補償金不高,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些小生意獲得收入,總體收入水平也是較低的,村民們對此頗有微詞。調查中,當問到一位大叔他們家是參加農村合作醫療還是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之時,阿叔反問:”到底點算系農民,點樣算系城鎮居民?好似我地甘,又無田、地又被證曬去的農民,究竟繫個點樣的身份?”(當地話)這些話,讓我不知如何是好,只得用也是一直為人所詬的”户籍制度”來對應,農業户口與非農業户口。而户籍制度和失地農民,這又是另外兩個大課題了。

電子零件加工

羅定圍底鎮尋賢村水庫承包:養殖魚等,污染嚴重,對周邊農田灌溉、村民用水造成極大不便。

在這裏

新農合這個大課題,結合現正炒得火熱的新醫改,我很記得和傅哥哥聊天時,他説的一段話:”如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或構建一個制度或一項政策,既能夠平衡到各方面的利益,又可以真正落實到細節的各個方面,從而令人民真正能夠享受到制度帶來既福利。但我覺得在現在的中國,這樣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當中,這個是一個值得時時刻刻順帶思考既一個社會問題。”在調研中,和賴老師也探討過這個問題。課題研究,給的是建議,是改善政策,但是被採納與否,關乎到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的博弈,已經不是我們所能觸及的範圍了。我們所做一切,即使改變不了現狀,但起碼錶明瞭這個社會的不公,使得更多的人去關注,去反思:現行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直在想,堅持了兩年的調研,自己到底為了什麼,做了什麼,團隊的作用又是什麼,今年比去年進步了多少,又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心裏罵自己無能,跟海時師兄説,知道師兄師姐疼愛,自己本應當承擔更多,但是時常感覺自己無力和懦弱。

調研不是為了比賽,參加南風窗調研中國,一是為了爭取調研經費,二是想利用雜誌的影響力使我們反映的新農合情況更有力,更有效地改善農民醫療衞生問題。落選調研中國,團隊並沒有泄氣,大家一致同意用挑戰杯所得獎金作為暑假調研的經費,葛強師兄和海時師兄更是作為表率,先前的報銷暫時擱後。

記得在給海時師兄的信裏我寫道:”我們不是要做一個企業,而是一個集體,企業是大家朝着同一個目標做事,因為他們本身的理想就是如此;而集體的話,可以由於一個項目而聚在一起,隊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有的出國、有的考研、有的工作等等,集體可以好聚好散,但是精神不滅,那就可以了。就像我跟阿福聊天説過的:無論是責任,還是感情,還是向心力,這個團隊是個奇妙的集合體。裏面的子集是自由的,但是都存在共同的特性–不太計較個人得失,卻絕對捍衞團隊名譽和希望保持做實事、説真話的精神。我們調研隊的人,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都會保留這份精神,在自己各自崗位上堅持着。” 這個團隊的真摯,不爭名利,是吸引我一直呆在這裏的最最重要因素。

暫且不把這裏看作是一個比賽,展現自己的平台,不把這裏看成是發表內參文件,上報中央的陣地,我把它作為是一個討論學習小組,關懷民生,關注社會。暫且不提改變現狀,改變農民的生存狀況,這裏改變的,首先是我們自身。

對比往年,看到自己的成長,團隊的進步,足矣。(作者:邱尚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ozq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