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做“四有”教師心得體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做“四有”教師心得體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做“四有”教師心得體會: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做“四有”教師心得體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XX年9月9日,在我國第三十個教師節來臨之際,xx來到北京師範大學視察並發表了重要講話,明確要求全國教師都應該“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全國教師指明瞭發展方向,明確了努力目標,我們必須深刻領會。

理想信念是好老師的人格基石

在講話中,xx明確指出:“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是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集中反映。xx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科學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領社會發展的鮮明旗幟,也是引領廣大教師傳播知識的指路明燈。廣大教師理想信念堅定與否,直接關係到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關係到社會價值目標能否最終實現。鑑於此,理想信念是好老師的人格基石。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上形成了“一個共同理想,八個共同信念”的完整思想。一個共同理想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八個共同信念分別是: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換句話説,這“一個共同理想、八個共同信念”就是當前我國廣大人民(包括教師)應該堅持的理想信念。廣大教師必須自覺加強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習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習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着眼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以馬克思主義的政治洞察力和寬闊視野,作出了精闢而又深刻的闡述,廣大教師必須認真學習,以加深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的理解,從而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道德情操是好老師的核心品質

xx在講話中,還明確指出:“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道德情操通常指道德情感和操守的結合,是構成道德品質的重要因素;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對人的道德行為起着支持作用。“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羣,師德的好壞對學生的成長、培養,以及國家未來的繁榮和發展都有着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合格的教師首先應是道德情操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簡言之,道德情操是好老師的核心品質。《論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高尚而富有親和力的師德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學生從這樣的老師身上將會得到受益終身的“正能量”。xx指出:“好老師的道德情操最終要體現到對所從事職業的忠誠和熱愛上來。”西方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者揚·阿姆斯·誇美紐斯説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説:“教師是孩子們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師之所以得到尊重,是因為教師是傳播精神文明的使者。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也對教師這一職業帶來極大的衝擊。教師要經受住“名”和“利”的考驗;要安守“清貧”,要做精神上的“百萬富翁”。廣大教師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繼續堅守職業理想、堅守職業操守,責無旁貸地做有道德情操的人。

紮實學識是好老師的基本前提

韓愈説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掌握紮實的學識是教師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基本前提;國外有教育家説過:“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自古以來,身為一名合格教師,其首要一條就是具有深厚而廣博的學識。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有位年輕的校長去聽一位老師上幾何課,他的思想完全沉浸在這位老師精湛的講解中,以至於當這位老師問學生:“你們誰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這位校長全然忘記了自己是來聽課的,竟舉手説:“我!”。蘇霍姆林斯基稱讚説:“這才是真正的藝術”。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學高為師”的古訓,指的是教師應在學識上高人一籌;“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話語,也鮮明體現了深厚學識是好老師的必備素質之一。因此,紮實學識是好老師的基本前提。隨着互聯網的廣泛使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生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獲取各種感興趣的知識,這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xx指出:“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看,這個要求已經不夠了,應該是要有一潭水。”這就要求教師的學識既要專又要博。所謂“專”,就是熟練掌握本學科知識體系,瞭解最新的學術動態;對專業知識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謂“博”,就是要觸類旁通,具有相關學科的有關知識;同時,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儲備。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樹立並實踐終身學習的理念,培養自己“學會學習、善於學習”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為做“好老師”打下堅實基礎。

仁愛之心是好老師的堅實基礎

古希臘神話中記載着這樣一個故事:年輕的國王皮格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賞和鍾愛,每天都含情脈脈地凝視着她。日久天長,奇蹟發生了,一尊無生命的雕像獲得了生命,變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後來人們借用這個神話,把這種現象叫作“皮格馬利翁效應”。神話畢竟是神話,象牙少女是不會真活起來的,她只不過活在年輕國王的心中而已。但這個故事卻給德育工作者一個很大的啟示:愛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一把金鑰匙,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強大力量。高爾基説:“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説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國現代教育家夏丏尊也説:“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仁愛之心是好老師的堅實基礎。對教師來説,這種仁愛之心是無私的愛,是平等的愛,是尊重信任的愛,也是嚴格要求的愛。所謂無私的愛,是指教師應該不計代價地去關心、愛護學生。台灣教育家高震東先生在其著作的扉頁寫道:“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師應該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無私地愛學生。所謂平等的愛,是指教師應該愛每一個學生,不會因為學生家庭地位高低、經濟狀況優劣而對學生的愛有所不同。所謂尊重信任的愛,是指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所謂嚴格要求的愛,是指教師對學生的愛必須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愛學生,不等於放任、縱容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愛應該是明智的愛。”這就要求廣大教師着意培養自己對學生的愛,用仁愛之心為教育的成功保駕護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k7d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