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雷雨的語文評課稿(精選3篇)

雷雨的語文評課稿(精選3篇)

雷雨的語文評課稿 篇1

李老師執教的《雷雨》一課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的內容。課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自然界的景象變化。李老師在教學《雷雨 》時上的是第一課時,即識字教學。

雷雨的語文評課稿(精選3篇)

首先,通過一則謎語引入新課的學習,接着出示學習目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初讀課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李老師重點進行識字教學。在指導學生對字、詞、句的研讀非常到位。比如,在指導“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一句時,李老師借用學生的問題“為什麼用垂下來,而不用掛下來”讓學生換詞理解,加深體驗,體會中華文字的精妙。並讓學生聯想哪些東西可以用“垂下來”。而且在對垂字講解方法時利用分一分的方法來進行,這點非常好。在理解“雜亂”時,自己通過擺放較亂的作業本讓學生很生動地記住了這個詞。學生在從字到詞到句的理解中讀得更有味道、更有感情。也讓人感到老師對教材的深刻把握和靈活處理教材的功夫。

其次,老師重視對學生的寫字教育。李老師通過讓學生從形和意的結合理解來記憶,還讓學生通過觀察來記憶、分析字形,通過書空來記憶筆畫和筆順,在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時要求學生姿勢和筆順正確。這樣的訓練,既讓學生學會了寫字,還讓學生形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

最後,在處理完識字教學後,讓學生想想哪些自然段寫得是

雷雨前,哪些是雷雨中,哪些是雷雨後。整堂課的設計緊密,環環相扣。不足之處在於:學生交流討論的時間太少,引導不夠。

雷雨的語文評課稿 篇2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學習重點之一。汪老師在教學中設計了“朗讀帶生字的句子”這一環節,接着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學法指導及時引導學生正確的方法,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及表現自我的慾望,確保了學習的高效,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汪老師在教學《雷雨》一課時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積累運用語言,讓學生通過對關鍵語句的朗讀,藉助多媒體展示圖片,啟發學生與現實生活經驗相結合,處處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逐步加深理解和體會,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又十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順序教學,思路清晰形象。特別是第八自然段的自主學習,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按前面的方法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汪老師還注重了説話訓練,她利用課本資源,教會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例如:運用課堂生成文本拓展進行説話練習,使學生的説話能力得以提高。

這堂課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汪老師自覺融入自主性課堂的實踐中,學生始終被放在學習主體的位置,在教師營造的課文情境中主動積極地朗讀、體驗、

感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在讚賞之餘,我想對汪老師提一點建議:在教學中,老師忽視了寫字教學,特別是要指導學生寫好“垂”這個生字,讓他們掌握寫法,並注意書寫的姿勢。這樣處理,使教

學與寫字教學結合起來,才能相得益彰,教得活,教底紮實。

雷雨的語文評課稿 篇3

雷雨是夏日的精靈,是人們身邊熟悉的一種自然景象。《雷雨》一課,用精練的文字,精美的插圖,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瑰麗景象。夏日炎炎,一陣雷雨,為人們送來一陣清涼,迎來清新的空氣,美麗的彩虹高掛天空,蛙聲陣陣,淘氣的孩子光着小腳丫,樂呵呵地在水中嬉戲。雷雨為孩子們的生活增添多少樂趣啊!本節課,薛老師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結合課本資源,創設了生動、形象、的課文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細細品味,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現就本課設計中的幾個精彩之處,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導入時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快!

雨是孩子們司空見慣的一種自然現象。老師直接和孩子們聊起了雨精靈,各種雨,再引出雷雨,一下子如話家常般拉進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為深入學文做了極好的鋪墊。

二、課件豐富多彩,緊扣文本,好!

為了使學生整體感知全文,本課的多媒體課件,顯現課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的變化。黑沉沉的烏雲、轟隆隆的雷聲和嘩啦啦的下雨聲,以及鮮豔奪目的雨

後花朵圖,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頗深,既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器官,也促發了形象思維活動的展開,從而,激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起到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作用

三、品詞析句,訓練多樣,妙!

學生初步讀文後,引導抓住重點詞句品悟,通過畫一畫,讀一讀,換一換,品味文字的精粹之處,如理解句子:“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師結合平時學生的個人感受,結合課件,深入體會。並引導學生品詞析句:“黑沉沉”寫出了烏雲怎麼樣的變化,做個動作理解“壓”的意思,並説明當時的雲層怎麼樣?黑沉沉的烏雲向你直壓過來,你有什麼感受?在引導學生理解 “垂”這個較抽象、難理解的動詞時,師課件演示和動作表演蜘蛛垂下來的動作,將抽象變為直觀,學生很容易理解。理解“葉子一動也不動,蟬一聲也不叫”一句時,通過對比,很快讓學生理解了本句描寫的精妙之處。此外,本課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很多詞句説話訓練,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閲讀教學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這一教學理念。

四、朗讀表演,拓展昇華,精!

結合課文內容,朗讀,指名錶演,有效地再現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意境,學生們興趣盎然。最後,來了個總結拓展,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裏,提出自己的幾點小建議,和大家商榷一下:朗讀形式可再多樣化些,朗讀的要求可再明確點,指導要更到位些,如指導“譁,譁,譁”,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應強調要讀得重一點,停頓短一點。“漸漸地、漸漸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有一段時間,要讀得稍慢一些。三處的“越來越”有一個變化,並逐漸呈現天氣變化的快,讀得語速可加快,才能讀出感情,讀出味道。課堂中應保持在尋美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審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慾望。另外,讓學生上台板書,不但浪費孩子們的學習時間,而且效果不佳,不如讓全班學生交流後,師板書,可能會更好些!再者,表演時,表演外的其他學生注意力均被台上的表演所吸引,所以不建議讓台下學生邊讀邊看,一心二用,可讓學生用心觀察表演,當小導演結合課文內容點評,效果可能會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963r9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