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進一步控制流動性風險 公募稱將完善投資管理制度

進一步控制流動性風險 公募稱將完善投資管理制度

導讀:新年伊始,大盤就出現兩次熔斷,市場的暴跌給投資者的信心帶來沉重打擊。在投資者信心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市場成交低迷,絕對收益產品的止損、融資盤主動清理加上被動爆倉帶來的拋壓讓市場雪上加霜。以下是由本站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公募稱將完善投資管理制度:進一步控制流動性風險,歡迎參考閲讀。

進一步控制流動性風險 公募稱將完善投資管理制度

股市大幅調整以來,基金風險事件頻發,引發市場和監管層強烈關注。證券時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基金業內人士,揭示基金運作中面臨的風險狀況,以有助於基金行業完善預防和風控措施。

今年1月份,隨着股市大幅下跌,基金重倉股跌幅較大,“抱團取暖”的基金也遭受重創,淨值回撤幅度一度超越主流市場指數。

多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公募持股集中導致個股拋壓嚴重,基金淨值也產生較大回撤,但個股和基金的流動性風險不大,以後會更加強化投資管理制度,完善組合投資、分散投資等管理制度。

基金開年普遭重創

2019年,A股市場開局慘淡,個別基金重倉股出現雪崩式暴跌。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末,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22.6%、25.3%、26.5%;跌幅小於上證指數的行業只有3個,分別是煤炭(-13.7%)、銀行(-14.0%)和食品飲料(-20.8%);基金去年底50大重倉股中,除航天信息、樂視網等停牌外,其餘44只重倉股1月份平均跌幅達到25.38%,其中有多達18只重倉股1月份跌幅超過30%,跌幅超過創業板指數,而跌幅超過40%的重倉股也有8只。

北信瑞豐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高峯表示,這種現象的出現是以極端的市場行情為背景的。他認為,新年伊始,大盤就出現兩次熔斷,市場的暴跌給投資者的信心帶來沉重打擊。

在投資者信心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市場成交低迷,絕對收益產品的止損、融資盤主動清理加上被動爆倉帶來的拋壓讓市場雪上加霜。

“部分基金重倉股正是原來的熱門股,累計漲幅較大,積累的獲利盤以及絕對收益產品持有也較多,在部分基本面暴跌的市場中,自然會成為拋壓最為沉重的板塊。”高峯稱。

益民旗下績優基金益民服務領先基金的基金經理李道瀅發現,剔除停牌股,A股漲跌幅的中位數為-31.2%,而可比的偏股型基金漲跌幅的中位數為-23.8%。

買基金進可攻退可守

李道瀅認為,這表明:一是大部分行業及個股的跌幅都大於大盤指數;二是作為一個整體,偏股型基金的業績並沒有明顯弱於指數,並且要好於全部A股的中位數水平;

三是個別跌幅較大的基金重倉股是基金行業內個別基金的個別現象,具有數據選擇性偏差,並不代表基金的整體狀況。

李道瀅説,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會有大幅跑贏和跑輸特定指數的基金,而絕大部分基金的業績和指數的表現應該不會有可持續型的顯著差異。

公募稱流動性風險可控

有市場人士認為,基金重倉股大幅下挫與基金持股集中有關,而在惡劣的市場環境下,基金遭遇贖回,又會加劇重倉股下跌和基金流動性危機等“踩踏式”風險。

李道瀅認為,“下跌—贖回—賣券—下跌—贖回—賣券”的可能性在理論上是存在的,個別基金賣重倉股時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動性不足。

也有業內人士注意到,由於機構風險偏好相似,抱團持股的不止公募。

高峯表示,由於公募基金風險收益偏好類似,本來就較為容易形成抱團取暖的現象。但仔細分析就可以注意到,很多跌幅較大的個股前10大流通股股東中,除了公募基金外,也有私募及信託產品的身影。

集中持股和分散持股歷來都是投資理論界和實務界爭論的焦點。在李道瀅看來,集中持股和分散持股孰優孰劣主要取決於特定的市場環境,一般而言,牛市中高倉位集中持股好,熊市中低倉位分散持股好。

集中持股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有利於組合淨值的快速增長,運用不當則會導致淨值的快速下跌,甚至有可能會產生個股的流動性風險。

李道瀅認為,基金重倉股的大幅下跌,確實對組合業績形成較大負面影響。此外,資產配置、行業配置、行業集中度等也是影響基金組合業績的重要因素。

對於基金集中持股導致的流動性問題,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整體風險不大。

高峯表示,長期來看,只要投資標的基本面良好,增長能夠兑現,短期個股的流動性風險並不是嚴重問題,至於基金本身的流動性風險,主要還是取決於贖回壓力和倉位情況。

北京某中型公募基金經理透露,“在市場大幅下跌期間,確實有部分資金在贖回避險。我們的倉位本來就偏高,只能被動賣股。但這次只是流動性不足,不像去年股災期間千股停牌導致的流動性枯竭,整體的流動性風險沒有那麼大。”

李道瀅也稱,“流動性不足並不等於沒有流動性,相對於2019年6、7月大面積股票停牌而言,目前流動性風險總體還是可控的。”

將完善投資管理制度

對於本輪基金持股集中導致的淨值大幅回撤和流動性風險等問題,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基金公司應建立完善的投資管理制度,監管層也應採取有效舉措,避免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

李道瀅認為,應在事前、事中做好風險防範,一是在持股集中度上,應完善投資備選庫制度以及投資比例權限審批制度,對不同投資備選庫中個股的投資比例以及基金經理授權範圍內的個股持倉比例進行規範,在事前防範持股過於集中的風險;

二是應由金融工程部量化分析師定期測算投資組合中重倉個股的變現能力,協助基金經理及時瞭解持倉個股的流動性,並根據組合特點和市場狀況,適當調整以防範個股的流動性風險;三是應樹立組合投資理念。

李道瀅稱,應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資管理制度,對投資決策各個環節、流程進行合理的約束和規範。基金經理更重要的工作是管理好整個投資組合,防範伴隨組合可能產生的各種風險,選股只是一部分工作。

高峯則表示,當前市場趨勢投資者和短期投資者比例很高,投資決策主要依據市場走勢,在信息傳遞速度極為迅速的情況下,投資者趨同心理形成也非常快,尤其是市場下跌時,很容易形成市場恐慌。監管機構應該針對信息時代的新情況,採取有效措施,避免市場恐慌心理的形成和蔓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ekqd4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