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鄉鎮街道講話稿 >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精選9篇)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精選9篇)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 篇1

同志們: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精選9篇)

今天召開霍城縣人民政府和鄉鎮機構改革動員大會,主要是貫徹自治區、自治州機構改革工作會議精神,明確機構改革工作的要求、內容和具體安排,深入動員、全面啟動我縣機構改革工作。從全州來看,霍城機構改革工作啟動比較早、上報方案也比較早,但動員部署是全州最後一個。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在各項工作開局之初,縣委、縣人民政府不希望因為機構改革工作,沖淡了各項重點工作,尤其是今年重點項目的推進。機構改革涉及到機構的撤併,涉及到崗位的設定,尤其是涉及到領導幹部的調整。機構改革深入推進的過程中,人員思想浮動會比較大、部門調整力度比較大,是容易產生工作脱節的階段。全縣上下一定要統一思想、統一目標、統一步驟,按照自治區、自治州的要求,抓好落實,確保全縣機構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剛才,泰來提同志宣讀了《霍城縣人民政府和鄉鎮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吳勇同志宣讀了《關於嚴明紀律,確保機構改革順利推進的通知》,希望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實。下面我就機構改革工作強調幾個方面的意見,概括起來就是要做到“五個好”。

一、統一好思想

首先,要思想上統一,認識上一致,步調一致地推進這項工作。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從中央到地方聲勢浩大、意義重大,按照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市場經濟的理念設定政府工作的要求,要政事分開、政企分開、精簡機構、精簡人員、提高效率,這些都是歷次政府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歷次政府機構改革都沒有辦法一次達到目標,都有一些階段性的要求、階段性的目標。我們要看到政府機構改革總體是朝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朝着精簡機構、精簡職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標實施和推進。本輪政府機構改革是新一屆政府組成過後,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地方政府一定要按照中央、自治區、自治州的統一部署,統一思想,不折不扣地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工作。

其次,要看到政府機構改革有利於推進新形勢下的各項政府工作。在政府機構改革工作推進過程中,由於政府機構設置的不合理,人員結構的不合理,很多的工作會受到一些影響、受到很大的制約。比如,自治區級政府、自治州級政府和縣級政府,機構設置要求上下對應,如果不設機構和人員,上級部門不給資金,考核也不能得分,這嚴重影響各項工作的開展,尤其是不適應新疆地域廣闊、情況複雜的區情。比如,以前伊犁的旅遊資源豐富,但是沒有一個政府機構推進旅遊資源的開發。雖然有旅遊局,但還是事業局,不是政府組成部分。總的來講,現有的政府機構設置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各項重點工作的開展,必須通過機構改革,才能更加有利於各項工作的開展。縣人民政府和鄉鎮機構改革方案中對現階段的政府機構確定了13個調整目標,有一些撤併,有一些更名,有些從辦事機構成為政府正式部門,鄉鎮的七站八所按照職能劃分為6個辦公室統籌鄉鎮各項重點工作的開展。這樣劃分職能更加清晰,職責更加明確。我相信,通過定職能、定崗位,政府運轉將會更加順暢。

最後,要認識到政府機構改革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政府機構改革不是簡單的機構撤併、人員調整,而是圍繞提高行政效率、提高運轉能力,使運轉更加順暢,職能更加清晰,職責更加到位的目標實施和開展的。在這次機構改革當中不少職能相近的部門進行合併,這次合併要堅持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原則,切實解決部門職責交叉和關係不順的問題。各鄉鎮、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這次機構改革既是上級的部署,也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更是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的客觀需要,是精減機構、提高效能、優化服務的迫切要求。

二、界定好職能

會議之後,所有的政府機構、政府組成部門和鄉鎮都要認真制定“三定”方案,通過“三定”方案報批,形成各部門界定職能和職責的實施意見。

首先,在界定職能時要堅持“三少三多”。要堅持“少審批、多服務,少釋放、多支持,少收費、多扶持”的原則,重點把工作職能轉向發展經濟、社會管理、經濟監管和監督方面。設定行政管理事項,不僅涉及到調整撤併、更名的機構,其他部門也要認真梳理界定好職能。

其次,在界定職能時要做到“三個分清”。分清政府和企業的關係,把不該由政府部門管理的事項轉移出去,做到凡是企業能夠決策的事情交給企業決策;分清政府和事業單位的關係,是政府部門承擔的職能不要簡單地劃到事業單位;分清上級政府和鄉鎮政府的職能關係,所有涉及到縣級政府承擔的由縣級政府承擔,不能把所有的事權都轉移到鄉鎮政府,必須轉移的人員和經費同步轉移;鄉鎮政府也不能把事權轉移到村。希望大家抓緊時間,按照統一要求,認真梳理職能,上報縣政府、編辦審批。

三、設定好崗位

各鄉鎮、相關部門要對照職能,合理設定崗位,因職能設崗位而不能因人設崗位。在全面梳理好職能的基礎上,按照一個部門能夠辦成一個事項的要求,研究崗位設定,確保工作開展更加順暢。國營農牧場承擔着發展一方經濟、維護一方穩定、保一方平安的任務。近年來,由於體制問題,國營農牧場得不到上級財政、編制部門的認可,沒有編制,人員進不來,經費沒保障,處在兩難之中。雖然這次機構改革國營農牧場沒有涉及當中,但我們要做好國營農牧場的崗位設定和內設機構的確定。編辦和國營農牧場要結合自治區關於國營農牧場改革的意見,提出明確的發展方向和解決辦法,通過機構改革一併考慮。

四、配備好乾部

政府機構改革最為關鍵的是領導幹部,涉及到調整的領導幹部,要通過機構改革配備好各級領導幹部、各個部門的領導幹部。

首先,要統籌安排好人員。組織人事部門要根據機構改革總體方案和每個人的特長、工作經歷,合理安排好工作崗位,統籌安排好主要領導。尤其是鄉鎮這次機構改革任務比較重,涉及到大部門、大系統的調整,各鄉鎮要整合好人員、統籌好人員,一人多崗、一人多能,培養好複合型的幹部隊伍。

其次,要多爭取各類編制。政府機構改革要求編制管理只減不增,但對霍城來講、對整個新疆來講,多爭取編制,就是多增加人員配備,多增加經費。近年來,霍城在政府機構改革中都是不折不扣,甚至是超額完成任務,這就出現完成的越好,編制就越少的局面。目前霍城編外人員超過2600人。縣編辦和主要職能部門要根據我縣的工作需求,向自治區、自治州政府彙報、溝通,積極爭取編制,破解我縣當前事業發展人才奇缺的瓶頸。

最後,要加強人員流動的控制。在整個人員管理過程中,要促進基層工作人員、邊遠地區工作人員、業務骨幹合理流動,防止不正常流失。今天到自治州參加教育工作會議,會上李學軍書記明確指出:“教育、衞生、專業技術人才和重點骨幹流動沒有特殊情況,一定不能流往伊寧市,包括領導幹部。現在很多人才把專業技術作為一個跳板,在鄉鎮工作一年,就通過各種關係調到大城市或是周邊縣市,以後一律不準”。今後,霍城也要這樣做,特別是業務骨幹、教師、醫生、黨政領導幹部,要嚴格控制流動,確保有人幹事、有人真心幹事,維持隊伍的穩定性。

五、促進好工作

要統籌當前政府機構改革和各項工作推進的關係,做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亂、工作不斷,使機構改革工作和重點工作兩促進、兩不誤,實現共贏。要把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和重點工作的推進有效結合起來,通過政府機構改革更好地梳理職能,更好地明確職責,更好地整合力量來推進工作;把政府機構改革和提高效能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機構改革、下放事權,使政務公開、行政問責、績效管理有更好的抓手;把政府機構改革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有效的結合起來,通過職能的界定,把政府的行政邊界、事業單位和企業的工作職能界定清楚,共同推進工作。

總的來講,政府機構改革是事關全縣的一件大事,是事關領導幹部和機關工作人員的一件大事,更是事關全縣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的一件大事,希望大家把思想更好的統一到全縣政府機構改革的工作要求、目標任務和具體的工作內容上來,統一思想、認真部署、加快推進,促進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績。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 篇2

同志們:

剛才,繼軍書記和宇馳書記宣讀了我們縣鄉鎮機構改革的實施方案和在這次改革中的紀律要求,汪局長代表市委、市政府督查組明確提出了三點要求,希望大家認真領會,把機構改革工作抓好。事實上從今年四月份起,我們就在考慮鄉鎮機構改革工作,並安排縣編辦、人事、財政對33個鄉鎮的人口、面積和鄉鎮財政收支狀況、債權債務狀況以及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狀況進行了全面摸底。在此基礎上,按照省、市鄉鎮機構改革的安排,又多次召開縣四大家聯席會議、黨政聯席會議、縣委會認真地進行了研究。大家可能知道,當初按照省市的整體想法,我們縣除了鄉鎮機構改革澄清底子、人員分流這些每個鄉鎮都涉及的問題外,將有四個鄉鎮撤併,後來經過認真調查研究,經過縣委、縣政府反覆做工作,形成了今天宣佈的這個方案。應該説,這個方案對於進一步促進全縣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是最理想的。在昨天召開的四大家聯席會議上,四大家領導同志一致認為,我們這個方案最成熟,而且最有利於推動當前鄉鎮機構改革。可以説,我們縣鄉鎮機構改革的基礎工作做的非常紮實。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今天上午召開的這次會議,就是全面安排部署我縣鄉鎮機構改革工作。下面,我再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增強鄉鎮機構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當前,由於我縣被確定為全省5個區域性中心城市,隨着“”規劃的即將實施,在今後一個相當長階段,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將處於一個黃金機遇期和快速上升期,也是一個重要的轉型期。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既是在深化農村税費改革的新形勢下展開的,也是在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第一,要認識到這是新時期我縣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全縣上下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目標,大力實施科教興固、人才強縣、開放帶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市場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步伐,搶抓機遇、越位奮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全縣生產總值、財政收入、金融存款等主要發展指標,近些年來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20xx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72.2億元,預計今年全縣生產總值將會突破85億元,為固始的奮力崛起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特別是我縣被省委確定為全省五個直管縣和省委書記徐光春的聯繫點以後,固始躍上了一個新的戰略起點。在這新的發展基礎和起點之上,我們要想繼續保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就必須認真面對和解決諸如發展不平衡、就業壓力大、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結構不合理、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等突出矛盾和問題。尤其是我縣仍然是農業大縣,農村人口多,農村勞動力轉移壓力大,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滯後,基礎設施薄弱,社會事業落後,城鄉差距不斷擴大,解決“三農”問題更是今後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最艱鉅的任務。當前,隨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的不斷髮展,我國總體已經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階段,我們作為欠發達地區的農業大縣仍達不到這一點。我縣的鄉鎮機構改革,就是在這種大的形勢下展開的。適時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切實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有利於使農村上層建築進一步適應農村經濟基礎的變化,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

第二,要認識到這是改革不斷深化尤其是農村税費改革全面深化的需要。近年來,我縣堅持把深化改革貫穿於發展的全過程,敢於觸及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迎難而上,克難攻堅,使改革不斷深化,向縱深推進、向廣度擴展。尤其是農村税費改革,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為解決“三農”問題作出的一項重大政策,關係到農村的長遠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局。按照中央的設想,農村税費改革分兩步進行,第一階段從20xx年開始,主要任務是通過正税清費、規範税制,治理“三亂”,取消“三提五統”,把過重的農民負擔減下來,概括起來就是“減輕、規範、穩定”。第二階段從20xx年開始,主要任務是在全國範圍取消農業税,取消農業特產税,同時,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農村教育體制改革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概括起來就是“兩取消、三改革”。我縣農村税費改革自20xx年全面推開,實行“三取消、兩調整、一改革”,全縣農民總體負擔由20xx年的1.59億元減少到8076萬元,減負47%;20xx年,在全縣取消農業特產税;20xx年,全縣農業税税率降低3個百分點,並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使全縣農民減負增收5293萬元,農民負擔在20xx年減負基礎上再減34%;20xx年,全部免徵農業税,使全縣農民再次減負增收4615萬元,延續幾千年的“皇糧國税”,從此成為歷史。通過近年來的農村税費改革,新的農業税制初步建立,農村分配關係逐步規範,農民負擔不斷減輕,農民收入穩步提高,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農村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幹羣關係大為改善。但這只是農村税費改革邁出的第一步。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在規範農村税費制度的基礎上,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取消專門面向農民徵收的各種税費,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制度,建立精幹高效的基層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農民增收減負的長效機制,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農村税費改革,特別是免徵農業税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必然對農村基礎組織的職能配置和運行方式提出新的要求。隨着農村税費改革的深入,我們必須加快推進以鄉鎮機構改革、農村教育體制改革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為重點的農村綜合配套改革,必須進一步創新鄉鎮管理體制,加快建立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鄉鎮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鄉鎮政府職能轉變,切實提高鄉鎮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為農村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如果我們不加快推進鄉鎮機構改革,不下決心精兵簡政,不徹底解決鄉鎮財政供養人員過多的問題,就必然導致一些地方重新回到“收費養人、養人收費”的老路上,導致農民負擔反彈,使農村税費改革的成效大打折扣。可以説,鄉鎮機構改革是農村税費改革成敗的關鍵。

第三,要認識到這是機構改革尤其是鄉鎮機構改革進一步深化的需要。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我縣不斷推進機構改革,並取得了明顯效果。20xx年的機構改革,是建國以來精簡機構和人員編制幅度較大的一次。改革後,縣委、人大、政協機關的行政編制精簡20%,羣團機關精簡25%;縣鄉行政編制由1800名精簡為1542名,精簡14.3%,公安、司法機關專項編制精簡10%。20xx年的機構改革,又對政府有關機構進行了調整。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縣鄉鎮機構改革進展並不理想,還存在着諸多矛盾和問題。一是鄉鎮職能轉變不到位。鄉鎮職能“缺位”和“錯位”並存,鄉鎮應有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沒有到位,為“三農”服務方面的能力還比較弱。各級對鄉鎮的評比檢查較多、較濫。二是鄉鎮機構設置落實不到位。特別是許多鄉鎮的事業機構名義上綜合設置為四個中心,但在實際工作中,原來的七所八站還依然存在。一些鄉鎮政府大院各類站、所、辦和中心的牌子掛了十幾個,專門用來應付上級業務部門的各種檢查,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儘管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不管怎麼説,還是我們存在的問題。三是鄉鎮超編人員分流不到位。我縣行政編制一直控制很嚴。鄉鎮機關即使加上撤鄉減編因素,人員仍不超編。但鄉鎮事業單位人員超編嚴重。截至20xx年底,鄉鎮農業、文化、村鎮建設、計劃生育“四個中心”加上勞動保障所,總核編制數1251名,而編制台帳反映,實有人員4129人,超編2878人。平均每個鄉鎮125人,超編82人,少數鄉鎮超編上百人。如果加上分配、安置後沒有報到上班的人員,實際超編人數還會更多,人員分流的任務十分艱鉅。四是鄉鎮機構人員編制管理混亂。由於過去多口進人,加上經常性的編制凍結,而正常的分配、安置又難以避免,造成編制管理懸空,進人多、入編少,人員膨脹難以控制。還有一些鄉鎮違規辦事,私招亂聘。不少鄉鎮對工作人員既不按職位或崗位管理,也不按行政和事業管理,人員管理的隨意性較大,人員混崗現象嚴重,分不清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分不清正式人員和非正式人員。目前,全縣正在開展財政供養人員工資專項清理工作,從清理的情況來看,虛報、冒領、多領和超標準、超範圍領取財政工資、離退休費以及補助的現象仍然存在。五是鄉鎮債務沉重,工資不能按時足額發放。大部分鄉鎮都有債務,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個別的甚至達到上千萬元。許多鄉鎮人員的工資執行的是幾年前的工資標準,有的甚至連職工生活費也不能按時發放。對以上問題,我們只有通過進一步深化鄉鎮機構改革來解決。大家一定要認識到這次鄉鎮機構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下決心把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推進到位。

二、明確重點,突出抓好鄉鎮機構改革的關鍵環節

根據中央及省市精神和我縣實際,這次改革不搞過渡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12月20日前完成這次鄉鎮機構改革任務。根據這一總體要求,我們這次改革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權責一致、精簡效能的原則。既要做到權力與責任相符、事權與財權匹配,又要切實精兵簡政、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堅持大膽改革、穩步推進的原則。既要堅持改革的方向、積極推進,又要以人為本、兼顧各方面的利益和承受能力,確保大局穩定;三是堅持分類指導、配套改革的原則。既要統籌規劃、配套改革,又要充分考慮各地的差異性、因地制宜地推進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改革,進一步轉變鄉鎮政府職能,理順縣鄉關係,明確鄉鎮職能定位,調整鄉鎮佈局,精簡規範鄉鎮機構、編制和領導職數,優化組合鄉鎮事業單位,分流超編人員,減少財政供養人員,切實鞏固農村税費改革成果,減輕財政和農民負擔,確保鄉鎮基層組織正常運轉。

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為搞好改革,我們既要統籌兼顧,整體推進,做好各個方面的改革工作,又要突出重點,認真抓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第一,要整合機構,精簡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我縣20xx年鄉鎮機構改革時,改革方案規定的鄉鎮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已經比較精簡和規範。按照免徵農業税後對鄉鎮機構編制配備的新要求,我縣鄉鎮的機構、編制、領導職數要在落實20xx年鄉鎮機構改革方案的基礎上,進行重新調整、規範和精簡。一是調整規範鄉鎮機構和編制。鄉鎮黨政機構,堅持原定的三個機構數額不變。機構名稱統一規範為:黨政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鄉鎮事業單位統一設置6個,即: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中心、村鎮建設發展服務中心、文化事業發展服務中心、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財税所、民政與勞動保障所,其中鄉鎮財税所由縣財政局管理。原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除獸醫站按上級通知維持現狀外,其它各站、所必須進行實質性合併。鄉鎮國土資源所作為縣直派出機構,也要在這次改革中設置到位。鄉鎮機關編制不得突破省核定我縣的鄉鎮行政編制數,鄉鎮機關工勤人員編制,按行政編制10%的比例核定。鄉鎮機關為離退休人員服務的編制,仍按20xx年縣鄉機構改革方案的規定核定。鄉鎮事業單位的編制,在不突破省核定我縣鄉鎮事業編制總數的前提下,合理核定分解到各鄉鎮事業單位。二是精簡鄉鎮黨政領導職數。總的要求是從原來的7至12名減少到7至9名。精簡下來的鄉鎮領導幹部,作為過渡可保留原職級待遇。要嚴格控制鄉鎮領導職數配備,堅決清理超職數配備的領導幹部,提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交叉任職。三是積極推進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要按照分類指導和政事分開、政企分開的原則,積極推進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逐步整合鄉鎮事業單位。要合理區分鄉鎮事業單位所承擔的管理性、公益性和經營性職能,管理性職能要收歸政府,公益性職能要進行強化,經營性服務要推向市場。要逐步加大財政對公益事業的投入,優化整合事業所站資源。從嚴控制公益性事業所站的規模和數量,今後鄉鎮不再設立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自行設置的要改制轉企,不能轉制的,要予以撤銷。

第二,要切實搞好鄉鎮超編人員分流工作。人員分流安置問題涉及廣大鄉鎮幹部職工的切身利益,是歷次機構改革的難點,也是推進這次改革的關鍵點、難點,是能否成功的重要環節。這次改革要切實解決人員分流不到位的問題,特別是要真正解決過去有些地方存在的“分而不流、流而不走”的問題。一要堅決清退非正式人員。對鄉鎮的各類非正式人員,凡是臨時借調、臨時聘用的人員,凡是沒有經過組織、人事、編制、民政、勞動保障部門辦理正式手續的人員,凡是假身份、假證明、假手續等弄虛作假的人員,不管什麼關係,都要一律清退。凡是被清退的人員,一律要張榜公佈,接受各方面的監督。對該清不清、弄虛作假的要追究領導責任。二要規範競爭上崗。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真搞好正式人員的競爭上崗。上崗和分流人員名單必須公示,嚴禁暗箱操作。分流人員必須離崗,不能與在職人員混崗,更不能輪流上崗,嚴禁搞編制混用和輪崗分流。鄉鎮行政事業單位人員要嚴格按編制定編定崗,做到“定編到人、定崗到人、分流到人”。三要認真落實人員分流政策。根據省、市文件精神,這次縣委、縣政府制定了鄉鎮機構改革中人員定崗分流、財政及社會保障的有關文件,來保證鄉鎮人員分流。主要措施是:明確近幾年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考錄工作人員,要把符合考錄條件的鄉鎮分流人員作為考錄對象之一;對到今年底鄉鎮機關事業單位男滿55週歲、女滿50週歲且工作年限滿20xx年的,或工作年限滿30年的,可辦理提前退休手續,享受退休人員待遇;鄉鎮行政機關正式在職人員,分流後退出編制序列,未就業的每月按本人20xx年國家規定工資標準的70%發放基本生活費,其中任副科級幹部十年的可以享受正科級待遇,辦理提前退休手續;鄉鎮機關正式在職人員,本人自願、經批准辭去公職自謀職業的,可視其工作年限一次性發給辭職費;鄉鎮事業單位分流的正式人員,退出事業編制序列,可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從1995年1月起補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户,以1995年以來歷年的檔案工資為交費基數,按11%的比例補繳個人帳户資金,退休時按照企業辦法計發基本養老保險金;分流前已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分流後可以個人身份繼續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退休時按機關事業單位計發保險金;鄉鎮事業單位正式人員,自願辭去公職並與單位辦理解除人事勞動關係手續的,既可以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也可以比照有關規定,給予一次性補償;未就業的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分流人員,可比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享受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優惠政策;鄉鎮機構改革分流人員符合領取失業保險條件的,可向當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請享受失業保險金及其他失業保險待遇。所有這些政策措施,各鄉鎮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落實。

第三,要積極穩妥地做好鄉鎮撤併工作。我們縣鄉鎮撤併工作任務不重,85年豐港是全圩區,因為考慮向上爭取水利、工程項目,設立了豐港鄉。1991年大水以後,修建了橋溝大橋,現在無論是從今後的防汛,還是進一步整合資源,增強鄉鎮對區域的拉動功能、加快地方的經濟發展來看,豐港、橋溝兩鄉合併都非常合適。不要站在個人的角度來看待鄉鎮合併,必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不論是豐港、橋溝兩鄉的鄉幹部,還是村幹部和羣眾,都不要帶着感情色彩來看這個問題,鄉村幹部更不能帶着個人利益來看待這個問題,來對待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我在這裏提醒大家,不管你是從個人感情角度還是從個人利益角度,這次動員會以後,認識都必須統一。如果你仍然帶着個人利益來對待這次改革,消極地、被動地、應付地對待這項工作,不客氣地講,縣委、縣政府將視其態度、行為來考慮你下步工作走向。對於個別幹部不顧大局,擅自煽動或宣傳、組織不明真相的羣眾對抗改革、對抗鄉鎮機構合併,我們將按照紀律要求,該採取組織措施,堅決採取組織措施,處理你沒商量。希望在這一點上,兩個鄉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確對待。對於你們個人的使用問題,要相信縣委、相信組織會作妥善安排的,不要擔心這,顧慮那,你們胡思亂想有什麼用?唯有一條路就是投身到改革中來,以積極的態度、積極的行動來接受組織上對你的考驗。我相信,兩個鄉的黨政人大班子的同志和廣大幹部會做到這一點。昨天四大家聯席會也作了研究,兩鄉合併,專門成立工作班子,縣委、組織部長周輝,縣人大副主任張守忠,副縣長王振慶,縣工會主席周炳華牽頭,從組織、人事、財政抽調人員,今天下午要進一步研究。總的一條,保證固始的鄉鎮機構改革不給市委、市政府添麻煩,保證固始的改革工作正常進行,保證固始幹部思想不亂,保證固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第四,要轉變職能,理順縣鄉關係。推進鄉鎮機構改革,關鍵在於轉變鄉鎮政府職能。特別是免徵農業税以後,鄉鎮黨委、政府工作的任務發生了新的變化。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重新界定鄉鎮職能,切實提高行政效能,着力構建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鄉鎮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改進鄉鎮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工作重點從直接辦企業、抓生產經營等具體事務,轉到提供政策服務、營造發展環境和維護社會穩定上,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促進農民增收,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鄉鎮不得包辦企業投資決策,不得代替企業招商引資,不得直接干預企業和農民的生產經營活動,結合這次鄉鎮機構改革,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全縣範圍內,按照省、市的安排,清理省、市、縣三級下達給鄉鎮的一票否決和評比達標項目。凡不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一票否決項目 ,以及不應該由鄉鎮承擔的評比達標項目,要一律取消。對保留的評比達標項目,也要嚴格進行規範,不準隨意擴大評比檢查內容和範圍。今後,凡法律、法規規定由縣級政府部門承擔的職責,不準轉嫁給鄉鎮政府承擔。上級有關部門需要鄉鎮配合工作的,要提供必要的財力保障,並賦予相應的權限。對鄉鎮的工作考核只限於鄉鎮職能範圍內的事項,原則上一年一次,並且由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

第五,要強化管理,建立有效的鄉鎮機構編制管理機制。搞好鄉鎮機構和人員編制管理,是深化和完善鄉鎮機構改革、鞏固鄉鎮機構改革成果的關鍵。要嚴格控制鄉鎮機構和人員編制,堅決堵住不按編制多口進人的“口子”,建立有效的鄉鎮機構編制管理機制。省委、省政府決定,鄉鎮的行政和事業編制,由省一級實行宏觀管理和總量控制,5年內只能減少不能增加;鄉鎮領導職數一經確認,不得改變。要建立和完善機構編制管理台帳,實行編制實名制管理和機構編制審核通知單制度,嚴把鄉鎮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進人關。鄉鎮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滿編後,一律不準增加新的工作人員;鄉鎮領導幹部調整交流的,也必須在編制內和職數內進行。要建立和完善機構編制管理與財政預算管理相互配套的約束機制,鄉鎮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人員工資,實行縣級統發;縣級財政部門在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內,按照同級機構編制部門提供的編制內人員名單和人事部門核准的工資標準,逐人逐月發放工資。要將鄉鎮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列入對鄉鎮和有關縣直部門的考核內容,實行鄉鎮機構編制工作年度責任檢查和離任述職報告制度;加強對機構編制管理執行情況的監督,嚴肅查處違反機構編制管理政策規定和紀律的行為。

三、狠抓落實,切實做好鄉鎮機構改革的組織實施工作

第一,要精心組織。各鄉鎮黨委、政府要充分估計到這次鄉鎮機構改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在實施過程中要精心組織,在改革的每一個步驟和環節上,都要有切實可行的組織措施和明確的處理辦法。要嚴格掌握政策,保證各項改革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要切實把握改革動態,針對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採取切實可行的對策和措施。要統籌兼顧,做到機構改革和各項日常工作兩不誤。實行領導聯繫點制度,縣處級幹部要深入所聯繫鄉鎮,加強指導和督促。鄉鎮黨政一把手是改革的第一責任人。各鄉鎮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擬定本轄區鄉鎮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經上級編制部門審核後,報縣鄉鎮機構改革領導小組備案。

第二,要密切配合。鄉鎮機構改革工作涉及面廣,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縣組織、人事、財政、民政、勞動等部門,要分工負責,積極配合機構編制部門做好工作。縣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改革的指導,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需要指出的是,長期以來,部門“條條”干預機構編制工作的現象屢禁不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機構編制的膨脹。縣直各部門要樹立大局觀念,克服部門利益,帶頭執行機構編制管理規定,切實做到部門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業務主管部門不得以項目、資金、評比、檢查、達標等手段干預鄉鎮的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和人員編制核定,不得要求上下級機構完全對應。部門代黨委、政府起草的文件和領導講話,不得涉及機構編制事宜。部門下發的文件和召開會議擅自規定機構編制事項的,一律無效。機構編制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切實管好機構、管好編制、管好領導職數,對於違規違紀行為,要敢於堅持原則,敢於碰硬,敢於糾正。

第三,要保證按期完成。省委要求,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年底前完成,不留過渡期,不準拖延。市委要求十二月十日前各縣區全面完成人員定崗分流任務。這是根據我省的實際情況決定的,也是總結歷次機構改革得出的一個基本經驗。鄉鎮要有時間觀念,嚴格按照《固始縣深化和完善鄉鎮機構改革實施方案》要求,迅速貫徹落實,不折不扣執行,確保按時完成。各鄉鎮機構改革任務完成之前,鄉鎮黨政一把手不再調整。要加強督導檢查,縣派到鄉鎮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督導組,同時擔負鄉鎮機構改革督導任務,機構改革不結束,督導組不撤回。縣鄉鎮機構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抓好檢查驗收。

第四,要營造良好環境。要搞好改革政策的宣傳,增強透明度,讓鄉鎮的每個工作人員對改革政策都能熟悉和掌握。要深入細緻地做好廣大鄉鎮幹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爭取廣大幹部職工的理解和支持。對阻撓改革、違反規定的,要依法依紀從嚴查處。

同志們,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意義重大,任務艱鉅。我們相信,有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精心組織,有各鄉鎮各部門的密切配合,這次鄉鎮機構改革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目的!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 篇3

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省委、省政府重大民生政策,部署開展鄉鎮機構改革和加大力度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户工作,同時,向大家通報一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些重大問題的情況。

一、審時度勢,加快全省奔小康進程

黨的xx大、xx大確立了到20xx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圍繞這一目標展開,全國的形勢怎麼樣,全省的進程怎麼樣,時刻都要有清醒的認識,我們最近考慮的重大民生政策也都由此而產生。下面,我分幾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

一是全國各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展情況。關於小康社會的評估標準,國家統計局曾先後制定過幾個指標體系,尤其是20xx年對原來的指標體系進行了修訂,目前這一新的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活質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資源環境等6個方面、23項具體指標,基本上可以對小康社會進程進行綜合衡量,是一個直觀的指標體系。根據這一指標體系,20xx年全國小康社會的進程是74.6%,比20xx年的72.7%提高了1.92個百分點。分區域情況來看,東部省份總體進程是83.5%,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已經達到90%以上,東北地區達到了77.6%,中部地區也達到了72.4%,而西部地區只有66.2%,差距還是比較大的。西部省份中,內蒙古、四川、重慶基本上是在70%至80%之間,高於西部平均水平。

二是陝西省小康社會進程差距在什麼地方。經我們自己測算,陝西的小康社會進程為71.92%,國家公佈的在69%左右,其差距主要是對社會保障人羣數量的統計不一致。這幾年,除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障政策外,我省很多地方自費推進社會保障改革,由於在不斷推進,因此存在統計數據滯後的問題,總體來説,處於69%到71%之間,高於西部平均水平,但是比東部、中部、東北等地區還是有差距的。那麼差距在什麼地方?在20xx年的6項指標中,經濟發展程度是64.05%,比20xx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社會和諧程度是82.98%,提高0.73個百分點。生活質量實現程度74.32%,提高2.85個百分點。民主法制實現程度是89.95%,提高1.51個百分點。文化教育實現程度為66.51%,降低1.1個百分點。資源環境實現程度為63.1%,提高3.35個百分點。從6項指標來看,我們主要是在經濟發展、文化教育和資源環境等三個方面有差距,所包含的具體指標,其中人均GDP、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城鎮人口比重、居民人均收入、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文化產業佔GDP比重、單位GDP能耗、常用耕地面積指數、環境質量指數等方面差距比較大。那麼,到20xx年我們在西部能不能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呢?根據這幾年的情況看,仍有幾項指標有困難。一是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指標體系要求大於50%。二是城鄉居民收入的比例,全國是3.3∶1,我們是4.1∶1,而且還在逐年拉大,到20xx年指標體系要求小於2.8∶1,按通常做法是達不到的,必須採用超常措施來解決。三是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要求大於5%,我省20xx年的統計結果為2%多一些。四是平均受教育年限,目前是8.42年,能否如期實現大於10.5年的要求,對我們這個教育大省也是一個挑戰。五是環境質量指數,指標要求達到100%,我們目前只有62%,任務十分艱鉅。所以,按通常的情況來推測,僅僅採取常規的辦法來推進,到20xx年這些指標都是難以實現的,必須下決心用超常措施加以解決。

我省正處在加快發展的新階段,根據發展態勢和在全國所處的位次,20xx年我們不但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且還應該在西部率先實現。目前,西部已有三個省明確提出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分別是內蒙古、四川和廣西,我省也應該創造條件提前實現這一目標。為此,我們組織一批同志專門進行了測算,如果到20xx年提前兩年建成小康社會,我省小康社會進程將達97.87%,23項指標中有17項可以達到100%,有6個指標達不到標準,但還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如果全國都建成小康社會了,陝西沒有建成,人民是不會答應的。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定信心,突出重點,紮實苦幹,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在抓好其他工作的同時,要在以下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加快發展服務業,擴大發展總量,優化發展結構。二是着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縮小城鄉差距。三是要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和產業,提高城鄉居民素質,當然還包括縮小貧富差距等。

我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要經常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體系進行比較和衡量,看看我們到底進行到哪一步了,還在哪些方面存在薄弱環節,薄弱的程度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數,認識清醒,奮力趕超。當然,剛才講的是20xx年的數據,20xx年數據應該會好一些,因為我們去年的增長速度是13.6%,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也比較快,還加大了對教育、衞生等方面的投入,相信在這些方面會有一些較大改善,希望20xx年數據出來後,大家能夠認真對照一下,查找工作不足,加大工作力度。

二、同心協力,破解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三大難題

應該説,我省目前面臨的發展難題確實不少,但最突出的就是我6月2日在省政府全體成員會議上強調的,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低、城鎮化水平低、經濟外向度水平低三大難題。到底低到什麼程度,我給同志們介紹一下。

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低。20xx年我省經濟總量在全國排第17位,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在第18位,從表面看兩者大體相當。但我省居民收入水平二十幾年間排名都在20名以後,20xx年還是22位,20xx年才到目前的18位,也只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82.3%,差距還有3046元。農民收入則更不理想,從1980年到20xx年一直在29位至27位間徘徊,20xx年在全國排27位,去年和全國平均水平差距是1715元,僅相當於66.7%,而且差距還在逐步拉大,大前年差1400元,前年是1500元,去年擴大到了1700元。更重要的是,省內城鄉居民收入比例高達4.1∶1,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以來,我省城鎮居民收入年均增長12.2%,年平均增加475元,按這樣速度測算,到20xx年大體上可以達到10278元。能否趕上全國平均水平,還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我省農民收入每年以13.8%的速度增長,年均增長347元,全國年均增長900元,我們到20xx年大體上是7647元,佔全國的72.2%,到時候城鄉差距仍然比較大,達不到小於2.8的要求,能不能年均增長14.8%或者15.8%,必須採用超常措施加以推進。最近,省委、省政府研究了一系列民生政策,首先從企業開始,用制度來保障職工收入的增加。20xx年我省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25223元,在全國排15位,但全國平均水平是28395元,我們只相當於90%,20xx年我省基本養老金水平位於全國第16位,達到1382元,是這幾年提的比較高的,但還是不平衡,尤其是退休比較早的,工齡比較長的,參加養老保險比較晚的職工反而生活更加困難,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投入,提高這些人員的收入水平。在提高公務員收入水平方面,也會拿出一些措施。只有企業職工、公務員等收入提高,才能帶動社會水平的提高,促進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二,城鎮化水平低。去年全國平均城鎮化率是46%,我省建設部門統計的是42%,公安廳按户籍統計提供的是38%左右。因為儘管有些人去城市居住了,但户籍問題沒解決,隨之帶來了人員流動性大、管理困難等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城鎮化發展步伐,户籍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推進城鎮化對提高農民的收入也是一個超常措施。北京一些研究機構研究認為,如果城鎮化程度增長50%,能夠促進農民收入增長7%。提高農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是,減少農民,發展三產。如果通過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發展第三產業,使三產就業比重上升到39%,估計可以促進第二產業勞動者工資上升5.3%,這已經在四川災後重建中得到了驗證。

第三,經濟外向度低。今年我省進出口總額達到100億左右,增長速度比較快,但是僅佔經濟總量的1%,全省資金流動總量中外匯佔的比例也不高,外資企業的增加值佔經濟總量的比重也不高,這方面我們還是有差距。

這段時間,我們主要圍繞解決“三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解決城鄉居民收入低、城鎮化水平低方面有一些政策會陸續下發執行。希望大家從促進社會和諧的高度來認識這個事情,從戰略上統一思想認識,從責任上統一行動,加大實施力度,已經出台的措施,必須精心操作,見諸於行動。比如,推進農民進城,我們喊了多少年,現在主要精神就體現在這個文件中,公安部門要儘快拿出城市居民和城市居住兩個管理辦法,過去農民進城要有兩個條件,即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現在我們一再強調要放寬條件,在城市有連續的工作和暫時的住所就可以享受城市居民政策。這一制度與我國的土地承包法是不違背的,在執行過程中一定要精心組織。對於退出享受農村政策的進城農民,要讓他們享受城市政策,可以採取宅基地換取城市住房補貼、宅基地變耕地或置換城市用地指標等方法推進。農民退出農村,一定要有補償,否則怎麼退出。當然,目前的一些措施還帶有嘗試性,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解決“三低”問題,也需要上下協同,羣策羣力,省上出台了這些政策,市、縣還有什麼舉措,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做。我省在醫改方面創造了神木模式、子長模式,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各地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探索出好的經驗和做法,然後我們在全省鋪開。

三、精心實施,落實好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政策

鄉鎮機構改革是20xx年開始試點的,國家20xx年部署,要求用二到三年時間完成鄉鎮機構改革。但由於考慮到我省需要換屆和進行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等工作,鄉鎮機構改革一直在試點,現在到了下決心推進的時候了。而且經過試點,根據我省實際和城鄉發展需要不斷完善思路,現在的方案更加符合實際,更加成熟,可能不需要二到三年的時間,用二到三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關鍵看怎麼組織。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有幾個重點,大家一定要掌握好。

一是責任在市縣,特別是在縣委、縣政府。鄉鎮機構改革怎樣實施,怎樣推進,很大的自主權給了市縣。現在的鄉和鎮已經大不一樣了,我們最大的鎮有十萬人左右,還用三四十個人去管理肯定不行,而最小的鄉只有六百多人,目前的管理體制也已不適應了。因此,自主權還在縣裏,方案報到市裏認可就行。

二是機構如何設置,由縣委、縣政府來確定。我們提出了一個指導性意見,二萬人以上的鎮要專門設立黨建工作辦公室,將黨的建設、廉政建設、組織建設等都放在這個辦公室,還要設立宣傳教育辦公室,文化站、中國小要管,還要加強農民思想教育工作。除了社會管理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外,這次還專門設立公用事業管理辦公室,要按照城市的標準來建設和管理鄉鎮,每個鎮都要有規劃,要按規劃建設,鎮裏的衞生、環衞、垃圾處理、文明村鎮建設,包括鄉村道路都由公用事業管理辦公室來管。一萬到二萬人的鄉鎮,按三個機構設置,一萬人以下按崗位來設置。

三是要大力推進撤鄉並鎮。我省現有1560多個鄉鎮,而東部、中部的一些省份大部分農村人口比我們多得多,鄉鎮的數字在600到900之間,少數1000左右,我們的鄉鎮規模太小,形成不了城鎮中心,推進城鎮化、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的難度很大。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過去是管理農民,現在要服務農民,大力推進撤鄉並鎮,原則上不保留鄉,陝南山區鄉按25%的比例撤併,平原地區按照30%撤併。撤一個鄉鎮省財政補助25萬,大體上全省鄉鎮保留在1000個左右,這與推進農民進城政策是相吻合的。現在許多村已經成為留守村,都是老人和孩子,我們要創造條件讓農民不回去。今天為什麼請書記、縣長來呢?就是要統一思想,從城鎮化的角度,從富裕農民的角度來認識這個問題,當然我們沒有強制性要求。通過撤併鄉鎮形成的重點鎮,是下一步城鎮建設要重點扶持的。改革完成後,由民政部門統一辦理手續。

四是其他的政策會相應跟上。包括經濟適用房,我們提出市以上主要建廉租房和公共廉租房,省上加大了財政補助的力度。縣鎮重點是推廣經濟適用房,主要是給鄉鎮幹部、公共服務設施的教師、醫務人員解決住房,做到一户一套房。

五是本輪機構改革後要實行鄉鎮幹部崗位津貼。機構改革什麼時候完成,津貼什麼時候實行,津貼標準省上確定,偏遠和艱苦地方最高,按書記和鎮長、副書記和副鎮長、中層幹部、一般幹部分四檔,由縣委、縣政府確定。鄉鎮機構改革只要我們準備充分,將會推進很快。

六是分流鄉鎮幹部的去向。這次我們沒有提出精簡,編制以內的幹部照常使用,如何調整是縣裏的權力,但是不能超編,不能額外進人。幹部分流的第一個去向是,沒有成立調查隊的縣,可以由這些幹部成立調查隊,每個縣都要有;第二個去向是,帶薪到村裏去任職;第三是到公用設施為農民搞服務,特別是文化站之類的;第四是領辦、創辦為三農服務的實體,前提是服務三農。還可以採取其他途徑進行分流,關鍵是把幹部使用好。

鄉鎮機構改革主要是以上幾個核心內容,希望你們結合省上這次出台的兩個文件,把精神領會好。與此相配套的保障性住房等文件,我們還要開會研究,將來會有一些具體措施,省級有關部門很快會將有關文件和配套措施下發。各縣委、縣政府要加強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並要有機構專門協調相關工作。

同志們,這幾項工作都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民生政策,希望大家既要精心組織,加快推動,又要穩妥推進,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通過這些政策的實施,促進我省長遠發展。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 篇4

同志們:

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動員會,是在全縣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農村牧區多項改革同步推進的新形勢下,按照省、市關於鄉鎮機構改革工作總體安排部署,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貫徹落實好省、市鄉鎮機構改革工作要求,紮紮實實抓好我縣鄉鎮機構改革,對於強力推進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構建和諧縣具有重要的意義。剛才,傳達了《鄉鎮機構改革實施意見》、《人員分流實施意見》和《競爭上崗實施辦法》,對全縣鄉鎮機構改革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請各鄉鎮、縣直各有關部門認真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就如何做好我縣鄉鎮機構改革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切實提高對鄉鎮機構改革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鄉鎮機構改革是我們當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市委都作了重點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搞好這次改革的關鍵,就是各鄉鎮黨委、政府特別是黨政負責人,要把思想統一到區、市和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紮紮實實做好每項工作,確保鄉鎮機構改革任務的圓滿完成。

(一)要充分認識鄉鎮機構改革的重要意義。抓好鄉鎮機構改革,是落實中央機構改革總體部署,確保政令暢通的必然要求。在去年6月初召開的全國農村税費改革試點工作會議上,中央對推進與農村税費改革相配套的鄉鎮機構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次農村綜合配套改革的關鍵是鄉鎮機構改革。因此,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省、市關於鄉鎮機構改革工作的總體要求,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鄉鎮機關直接面對農村牧區和農牧民,在整個黨組織結構和行政管理系統中處於基礎位置。鄉鎮是否廉潔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關係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關係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羣眾中的形象,關係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貫徹落實。通過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將從根本上解決鄉鎮超編嚴重、機構龐雜、效率低下等現象,建設一支精幹高效的鄉鎮幹部隊伍,提高鄉鎮機關為民服務的本領,進一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抓好鄉鎮機構改革,還是鞏固農村牧區税費改革成果,保證鄉鎮工作正常運行的現實選擇。去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決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在全縣全部免徵農業税,單此一項,就減少財政收入萬元。收入減少了,如果機構人員得不到相應的精簡,財政支出得不到減少,那麼鄉鎮還要想方設法向農民伸手要錢,農民的負擔還會出現反撣。因此,我們一定要適應農業税費取消後鄉鎮面臨的新形勢,抓好鄉鎮機構改革,進行鄉鎮管理體制創新,保證鄉鎮基層政權正常運轉和鄉鎮基層黨的領導堅強有力。

(二)要充分認識我縣鄉鎮機構改革面臨的任務。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可以説是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從月份確定改革方案到組織實施,僅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並且改革內容多、難度大。對我縣來説,改革的任務主要集中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撤併鄉鎮。按照省的要求,本次鄉鎮機構改革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撤併鄉鎮,進行區劃調整。我縣由過去的個鄉鎮(含勝利農場)減少到個鎮,撤併比例為。二是精簡規範鄉鎮機構,特別是改革鄉鎮事業單位。按照這次改革要求,鄉鎮黨政機構只設置三個綜合性辦公室,即黨政綜合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事業單位只設置三個中心,即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文化廣電服務中心、計劃生育服務中心。20xx年,我們進行鄉鎮機構改革時,雖然也按照省、市的要求進行了改革,但改的並不徹底,在三個中心外,還有其他事業單位,這次我們都要進行精簡撤併。三是鄉鎮人員定崗和分流安置工作。目前,我縣共有鄉鎮行政事業機構個,涉及行政事業人員人。從現編制看,全縣鄉鎮的行政編制超編人,事業單位編制超編人,每個鄉鎮都不同程度超編。按照這次改革要求,對超編人員要進行分流。四是清退非正式人員。全縣蘇木鄉鎮聘用、臨時僱用人員,在這次改革中,都要一律清退。五是減少領導職數,我縣鄉鎮原有領導職數為個,實際配備人,按規定減少到個,需要分流安置的領導大約人。從上述的五項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縣的鄉鎮機構改革任務是十分艱鉅的。

二、嚴格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紮實推進我縣鄉鎮機構改革工作

月初,市委召開了專門會議,對全市鄉鎮機構改革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我們要嚴格按照省、市委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積極穩妥地推進全縣鄉鎮機構改革工作。

(一)要切實轉變蘇木鄉鎮政府職能。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是這次機構改革的重點,也是關鍵所在。要按照這次改革要求,把轉變鄉鎮機構職能擺在這次機構改革的重要位置,使鄉鎮黨委、政府適應農業税費改革取消後的工作環境、工作任務、工作手段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社會管理、搞好公共服務、維護農村穩定、加強基層政權建設上來,通過職能的調整與重新定位,使鄉鎮政府從催糧催收等瑣碎事務中解脱出來,更加註重研究制定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牧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落實好中央對農村牧區的扶持政策,着力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農村牧區基礎設施,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牧民增收;在做好經濟工作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逐步實現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法律型、效率型政府的轉變,高效率地為農村牧區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服務。

(二)要切實規範鄉鎮機構編制。精簡機構和人員,是解決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減輕財政和農民負擔、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途徑,也是促進職能轉變的重要條件。要嚴格按照省、市要求,根據職能需要,對我縣鄉鎮機構、編制和領導職數進行調整、精簡和規範,減少財政供養人員。鄉鎮黨政機構設置,要堅持原定三個機構數額不變;鄉鎮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堅持原核定的數額不變。鄉鎮黨政領導職數總的要減少,原則上按每個鄉鎮名配備。

(三)要分類推進鄉鎮事業單位改革。鄉鎮事業單位改革涉及範圍廣、人員多,是這次改革的一個難點。要按照這次改革的要求,堅持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的原則,逐步推進鄉鎮事業單位改革,逐步實現由“養人”為主向“養事”為主轉變。要合理區分鄉鎮事業單位所承擔的管理性、公益性和經營性職能。管理性職能要收歸政府,公益性職能要進行強化,經營性職能要堅決推向市場。

(四)要認真做好人員定崗和分流安置工作。精兵簡政、分流人員是機構改革的難點。各鄉鎮要堅持“先競崗、後分流”的原則,切實做好人員定崗和分流工作。所有鄉鎮無論是否存在超編,都要通過競爭上崗,對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重新定編定崗,做到“定編到人、定崗到人、分流到人”。對此,各鄉鎮必須嚴格執行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機構編制方案,在核定的機構、編制、人員和領導職數限額內進行人員定崗,嚴禁超編制、超職數配備人員。要千方百計拓寬分流渠道,不斷探索、創新分流方式,把鄉鎮分流人員與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相結合,與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相結合,把精兵強將派到農村經濟建設第一線,鼓勵分流人員自主創業,切實做到減事、減人、減財政支出。要吃透政策,最大限度地用好政策,切實做好分流人員的思想工作,幫助分流人員解決實際困難,做到“無情分流,有情安置”,維護大局穩定。

(五)要大力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鄉鎮幹部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羣眾中的形象。要以這次機構改革為契機,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堅持幹部“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增強活力為重點,進一步配強配優領導班子,切實把“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形成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幹部隊伍。在鄉鎮幹部和事業單位人員調整中,要堅持平等、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採取競爭上崗、實行聘任制等做法,逐步建立一個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有效激勵、嚴格監督、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使幹部隊伍結構得到優化。同時,要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加強機關幹部隊伍作風建設,加強基層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建設,徹底解決部分機關人浮於事、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法律觀念淡薄、作風浮躁、辦事拖拉等問題,切實提高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切實貫徹落實市委、政府關於機構改革的精神,確保我縣鄉鎮機構改革任務按時完成

鄉鎮機構改革事關全局,工作難度大,是一項政策性、原則性、程序性和紀律性都很強的工作,各鄉鎮、縣直有關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認真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確保全縣鄉鎮機構改革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縣直各單位要站在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高度,充分認識這次機構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估計改革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按照“統一思想、明確方向,堅定不移、有序推進,積極穩妥、確保穩定”的總要求,嚴守“機構編制只減不增”和“確保社會穩定”這兩道“底線”,妥善化解和處理改革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確保改革平穩進行。各鄉鎮黨委、政府要切實按照省、市和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對鄉鎮機構改革工作負總責,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掛帥,將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好落實。鄉鎮黨委書記是改革的第一責任人,各鄉鎮要成立專門工作班子,認真制定方案,精心組織實施。縣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改革的指導、督促、檢查和配合,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認真搞好組織實施。改革過程中要突出重點,尤其要做好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及人員定崗分流等工作。縣鄉鎮機構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明確規定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的工作責任,建立責任制;要制定工作台賬,加強工作調度,密切掌握工作的推進情況,及時協調好工作環節的銜接;要加強工作督查,抽調一批懂政策、精業務的人員,組成督導小組,對改革工作進行督導,切實抓好工作任務的落實,妥善處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推進有序,確保全縣鄉鎮機構改革月底前完成。

(三)要處理好改革與工作的關係。目前正值年初時節,各項工作任務非常繁重、時間緊、頭緒多。而在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工作中,鄉鎮工作人員都面臨着競爭上崗,所有臨時聘用人員將要被清退,鄉鎮幹部思想不穩、包袱沉重、壓力巨大,勢必對當前我們的各項工作造成很大影響。要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我們必須統籌兼顧,正確處理二者關係,做到機構改革和各項日常工作兩不誤,真正達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亂、工作不停、發展不慢”的目標。要通過改革減輕農民負擔,剷除各種體制性障礙,理順各種關係,引入新的競爭機制,激活鄉鎮活力,調動起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促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保證全年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四)要按章辦事,嚴肅紀律。要認真處理改革中的敏感問題,對於人員的進退去留,必須實行政策、標準、程序、結果“四公開”,嚴禁暗箱操作和任人唯親。要嚴肅政治紀律,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不準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嚴肅機構編制制度,嚴禁超編進人。對違反規定的,要依法依紀從嚴查處。

同志們,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事關我縣的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我們要以對黨、對廣大基層幹部職工、對全縣萬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解放思想,堅定信心,知難而進,努力工作,狠抓落實,圓滿完成蘇木鄉鎮機構改革工作,為推進全縣各項事業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 篇5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對全區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進行動員部署,確保各項改革任務順利推進。剛才,李區長已就機構改革工作作了具體部署,我都贊同,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再強調幾點意見。

第一,要充分認識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重要意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各單位、各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和省、市、區部署要求上來,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重要意義。一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近年來,我區着力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完善行政運行機制,特別是通過實施百姓辦事“零障礙”工程,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工作中還存在着職能轉變不到位、部門職能交叉、職責關係不順等問題。我們要通過深化機構改革,加快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為全區改革發展提供良好的行政制度保障。二是增強經濟發展動力的迫切要求。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我們要在新常態下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加大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力度,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最大限度地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三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舉措。本級政府機構直接與企業接觸、直接與百姓聯繫的,處在服務基層和羣眾“最後一公里”的關鍵環節。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有利於規範政府權力運行,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加快建設法治高效廉潔政府,更好滿足人民羣眾對政府的新期待、新要求。

第二,要全力落實政府機構改革的基本要求。日前,市委、市政府已正式批覆《**區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方案對機構改革目標任務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單位、各部門要認真對照執行。在工作推進中,要着力抓好三個方面:一是機構設置要精簡優化。古人説,“善政必簡”。這次機構改革,要堅持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嚴控機構數量和編制總量,切實做到在規定限額內合理設置機構,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要強化機構和職責整合,理順權責關係,整合衞生、計生部門職能,整合工商、質監、食藥監等市場監管機構,統一歸口管理不動產登記職責,加快形成精幹高效的政府組織體系。要堅持“瘦身”和“健身”相結合,下決心精簡機關編制,用於充實市場監管、民生保障、環境保護、法治監督等重點方面和基層一線力量,最大限度發揮好現有編制的綜合效益。二是運行機制要創新完善。部門職能能否充分發揮,很重要的在於行政運行機制是否科學健全。機構職責調整整合到位後,各部門要主動適應職能變化,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探索在新任務新要求下依法行政的機制、方式、路徑,儘快轉變角色、進入狀態、打開局面。要深入推進百姓辦事“零障礙”工程,加快完善區級機關績效考核機制,進一步優化政務流程,持續提升行政效能。要圍繞解決市場監管等領域多頭執法、重複執法問題,開展綜合執法試點,整合職能相近、方式相同的執法力量,探索建立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機制。三是政府職能要轉變到位。機構改革的目的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各單位、各部門要按照區委九屆四次全會的部署,堅持把轉變政府職能貫穿於機構改革過程中,認真落實以“5張清單、1個平台和7項配套舉措”為主要內容的工作要求,退出“越位點”、補上“缺位點”,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放活市場“無形之手”,加快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機構職能體系。

第三,要切實加強對機構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一要強化責任落實。區編辦在區委、政府的領導下,統一組織實施全區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負總責;組織、人保、財政、審計、檔案等部門要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協力推動機構改革工作。二要平穩有序實施。機構改革政策性強、涉及面廣,要周密制定部門整合劃轉的實施方案,深入細緻做好乾部思想政治工作,對涉改部門的機構性質、編制性質、人員身份、職級待遇等保持不變,確保人心不散、隊伍不亂、工作不斷。三要嚴格執行紀律。嚴禁借改革之機擅自提高機構規格、突擊增設機構、增加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嚴禁突擊提拔幹部和超職數配備幹部,嚴格財務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違法違紀行為堅決查處、絕不姑息。

同志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時間緊、任務重、要求嚴。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擔當盡職、鋭意進取、紮實工作,確保完成各項改革任務,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 篇6

同志們:

今天,區委、區政府在這裏召開區政府機構改革動員大會,主要任務是動員部署、全面啟動區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剛才,趙路同志宣讀了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和《關於<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譚進同志宣佈了區政府各部門黨組(黨委)的主要負責人,稍後,海波書記還將做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並切實抓好落實。下面,我就做好本次機構改革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切實增強市政府機構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我國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深刻變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到目前為止,我區政府機構已進行四次較大規模的改革,政府職能轉變邁出階段性步伐,逐步形成了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不斷完善。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具有階段性的特點,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和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仍然存在着許多與市場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制約着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在合理配置各部門職能,理順政府與企業、事業、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中介機構等職責關係方面,解決得不徹底,政企不分、政資不分、政事不分、政府和市場中介組織不分的情況依然存在。一些政府部門還存在直接干預企業微觀經濟活動的問題,熱衷於行政審批,對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履行不到位,一些政府部門承擔了過多的專業性、技術性社會事務,一些中介組織還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有的甚至直接依附於行政機關等。

二是職責交叉問題比較突出。一些行政機關習慣於過去陳舊的管理方式,交叉管理、越權辦事、爭權諉責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職能幾家分管,主辦和協辦主體不明確。此外,一些部門內設機構之間、機關與事業單位之間也存在着職能界定不明晰、相互扯皮等問題。

三是權責脱節問題比較嚴重。一些部門權責脱離,有的有權無責,有的有責無權,有的權力過於集中。一些部門重職能配置,輕責任承擔,導致職能錯位。有的部門雖然賦予了職責,但缺乏履行職責的權力和手段,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是依法行政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政府部門法律意識不強,依法行政能力較弱,決策民主化程序不完善、透明度不高,執法行為不規範,行政自由裁量權過大,行政監督不到位,責任追究難落實,不能把依法行政貫穿於政府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全過程等。

要解決以上問題,必須進一步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圍繞“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四項基本職能,做到該加強的加強,該削弱的削弱,該轉移的轉移,該下放的下放,進一步解決政府職能的“越位、錯位、缺位、不到位”問題。

二、強化措施,紮實做好政府機構改革的各項工作

這次政府機構改革總的要求是:緊緊圍繞“一個目的”,即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着力解決“兩大問題”,即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促進“三個轉變”,即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向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轉變,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範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轉變。我區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充分體現了這一要求,這是我們順利推進改革的根本依據。各部門要按照《方案》的要求,統籌協調、有機銜接,全面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的各項工作。

第一,工作要有效對接。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切實做好各項工作。政府機構改革中需要交接的工作要儘快交接,需要調整的人員要儘快調整,各項工作要做到無縫對接。特別是撤銷合併的單位要善始善終地做好各項工作,防止出現工作斷檔。管理體制調整的單位,不論管理體制如何調整變化,工作的質量、效率、水平不能降低。同時,各有關部門要與市裏相關部門搞好對接,確保聯繫暢通,上下協調、齊心協力做好各項工作。

第二,人員要儘快到位。這次改革涉及到的各級幹部,一定要講黨性、顧大局,堅決服從、配合和支持改革。新組建單位的領導班子要按照“先到位後理順、先運轉後完善”的原則,迅速進入狀態。接收單位的原有人員要幫助新進人員更好地適應新環境、度過磨合期;新進人員要儘快融入新單位、熟悉新業務、創造新業績。領導幹部對新進人員和原有人員要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各部門要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最大限度地維護好乾部職工的切身利益,保護好乾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第三,職能要切實轉變。要把職能轉變作為改革的重點來抓,進一步理順職責關係,把應該轉給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事項堅決轉移出去。凡是企業能決策的事情,交給企業去決策;凡是市場能解決的問題,讓市場去解決;凡是適合中介組織辦的事項,讓中介組織發揮應有的作用;凡是基層能處理的問題,要依靠基層去處理;凡是政府該管的事情,要切實管好、管到位。這次改革涉及到的有關部門要積極溝通、相互協調,把該轉出去的職能轉出去,該承擔的職能擔起來,避免職責交叉和職能遺漏的現象。各部門要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在確定職權的同時,明確相應責任,切實解決權責脱節、政出多門、推諉扯皮的現象。

第四,效能要明顯提高。要以這次改革為契機,着力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一是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對黨和國家事業、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做好每項工作。二是要努力提高業務素質。自覺把加強學習、提高素質作為第一需要、第一追求,不斷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本領。三是要着力轉變工作作風。要大力弘揚“四種風氣”,即:密切聯繫羣眾之風、求真務實之風、艱苦奮鬥之風和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以良好的作風保障我區機構改革的順利進行,保障工作效能的明顯提高。

三、切實加強對政府機構改革的組織領導

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一定要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順利實施。

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這次改革時間緊、任務重、要求嚴,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形成職責明確、互相協調、配合有力的改革推進機制,各部門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及時研究解決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確保如期完成政府機構改革的各項任務。區編辦作為牽頭單位,要全面掌握工作進度,及時發現改革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主動提出對策建議,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紀檢、組織、人事、發改、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做好相關工作,搞好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自覺遵守各項紀律。這次政府機構改革,事關幹部羣眾切身利益,事關全區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一定要嚴肅組織人事紀律、財經紀律、機構編制紀律和保密紀律,強化國有資產監管。改革涉及到的部門,人事工作一律凍結,決不允許突擊提拔幹部。確實需要調整的,由區委統一考慮。改革過程中各部門財務的合併、結轉都要按規定辦事,決不允許以各種名義對單位財產進行不合理處置。紀檢監察部門和審計部門,要全程監督、加強檢查。希望大家在人財物的處理上,不要出問題,不要犯錯誤。

三要切實維護和諧穩定。改革必然會涉及一些比較複雜、比較敏感的問題,這種關鍵時刻對我們各級幹部是一種考驗。希望各級領導率先垂範,廣大黨員幹部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齊心協力做好工作。既要加強組織領導,抓緊時間推進;又要加強溝通協調,深入細緻地做好本部門幹部職工的思想工作,及時解決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在確保和諧穩定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改革。

四要統籌推進改革與當前工作。當前,我們正處在確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關鍵時期,各方面的工作任務都很重,要把推進這次改革與建設區域性商務中心區各項工作設結合起來,與確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結合起來,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協調推進,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同志們,政府機構改革工作時間緊迫,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央和省市的要求,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務實推進,積極穩妥地把各項具體工作做細做實,確保政府機構改革任務的圓滿完成。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 篇7

同志們:

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要任務。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鄉鎮機構改革的總體要求,我縣制定上報了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方案。×月×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批覆同意我縣鄉鎮機構改革方案。剛才,*副縣長傳達了省市深化鄉鎮機構改革精神、要求和我縣《實施意見》的主要精神。這次會議的召開,標誌着我縣深化鄉鎮機構改革進入了組織實施階段。下面,我就做好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工作講五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深化鄉鎮機構改革的重要意義

機構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其他各項改革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作為農村基層政權組織,是國家政權的基石,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繫羣眾的重要橋樑和紐帶。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對於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密切黨羣幹羣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是提高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鄉鎮(街道)是我國最基層的政權組織,擔負着管理農村事務和服務農民的重要職責。鄉鎮(街道)執政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黨的執政基礎,關係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社會治理面臨許多新情況、新挑戰,這就要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加強鄉鎮(街道)政權組織建設,提高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政府(辦事處)領導科學發展和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使鄉鎮(街道)真正成為密切聯繫羣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能有效領導和管理本行政區域政治、經濟、文化和各項社會事務的有活力、高效能的一級政權,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二)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客觀要求。黨的xx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大任務。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着力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鄉鎮(街道)處於整個行政管理體制最前沿,直接面向農村和農民,在構建服務型政府方面更具必要性和緊迫性,在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維護一方平安,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從實際看,目前的鄉鎮(街道)管理體制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通過歷次改革,雖然鄉鎮政府的自身改革和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離服務型政府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為此,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鄉鎮機構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切實提高鄉鎮政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農民羣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建設人民滿意的基層政府。

(三)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是發揮主導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保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全面落實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創新,不僅需要發揮農民羣眾的主體作用,也需要各級政府尤其是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的規劃、引導和組織實施。近幾年來,各鄉鎮(街道)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民辦實事,維護社會穩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得到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但仍面臨土地資源約束、建設資金不足、人才資源短缺、村莊規劃滯後等困難和問題,迫切需要通過深化鄉鎮機構改革,進一步消除影響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增強鄉鎮組織動員能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四)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是維護農村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農村的和諧,就沒有全縣的和諧。當前,全縣經濟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特別是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面臨新的挑戰。通過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有效化解各種社會矛盾,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為農村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準確把握鄉鎮機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務

這次鄉鎮機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推進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職能轉變,理順職責和條塊關係,優化機構設置,創新體制機制,嚴格控制人員編制,建立精幹高效的鄉鎮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設服務型政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組織保障。

這次鄉鎮機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圍繞貫徹落實好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做好“三農”工作,把握重點,着力推進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職能轉變。現階段鄉鎮(街道)重點履行好以下四個方面的職能。

一是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要把工作的着力點放在營造環境、信息引導、技術服務、典型示範和落實強農惠農措施上來,積極探索繁榮農村經濟的有效形式。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二是強化公共服務、着力改善民生。創新工作機制,設置“為民服務中心”,通過“一站式”服務、辦事代理制等形式,改進服務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方便羣眾辦事,實現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加快新型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着力解決羣眾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加強城鄉規劃建設,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

三是加強社會管理、維護農村穩定。推進依法行政,嚴格依法履行職責,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農民權益機制,促進農村社會公平正義,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抓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加強安全生產和公共安全管理,強化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農村利益協調和矛盾糾紛調處機制,綜合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的作用,及時排查化解社會矛盾,妥善處理突發性、羣體性事件,確保社會穩定。

四是推進基層民主、促進農村和諧。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執政能力和服務水平。建立並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學的績效評價標準和考核體系。發展基層民主,建立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程序和機制。依法指導村民自治,引導農民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推進村務公開,推動社區建設,促進農村和諧。

三、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鄉鎮機構改革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為化解“三農”問題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速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實現城鄉統籌推進的重要舉措,是優化基層政權、轉變政府職能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大勢所趨。全縣廣大幹部職工特別是鄉鎮(街道)幹部要充分認識和領會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把推進改革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的部署上來,積極穩妥地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切實把這項關係農村長遠發展的大事抓緊、抓實、抓好。

(一)確保剋期完成

從中央到省、市、縣四級均開展了政府機構改革,為確保體制和管理方面的上下銜接,推進和深化鄉鎮機構改革。這次改革,根據省委雲發〔×〕×號、玉發〔×〕×號、玉復〔×〕×號文件精神,縣委、縣政府印發了《**縣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省、市要求必須於今年×月底前基本完成鄉鎮機構改革任務,這是一項政治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各鄉鎮(街道)、縣直相關部門必須按照省、市的要求,做好改革的各項工作,要實行倒排時間工作制度,分解各項工作任務,按時完成改革任務。

(二)加快職能轉變

經過多次改革,鄉鎮政府職能得到了進一步轉變,組織結構不斷優化,服務質量逐步提高,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但是,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薄弱,機構設置還不盡合理,政事不分、職責交叉、權責脱節、工作效率還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這些問題,已影響到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職能的全面履行,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進度和質量,影響了服務羣眾的質量和水平。這次鄉鎮機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轉變職能,推動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着力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努力提高鄉鎮(街道)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和服務“三農”的能力。通過改革,使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自身的定位與其承擔的職責任務相適應,更好的推動鄉鎮(街道)經濟社會發展。

四、把握重點、抓住關鍵,深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各項工作

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沒有把精簡機構和人員編制作為改革的任務,而是把轉變職能、理順權責關係、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機構設置、建設服務型政府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具體工作中,要切實把握好以下三個關鍵和重點:

(一)要抓好轉變職能這個核心

轉變職能是這次鄉鎮機構改革的核心,也是關鍵所在。根據現階段鄉鎮(街道)的主要職能,結合實際,一要把經濟工作的着力點放在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落實農村發展政策和強農惠農措施上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組織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扶持壯大龍頭企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二要加快新型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着力解決羣眾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拓寬服務渠道,健全和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辦事制度和程序,改進服務方式,方便羣眾辦事。三要着力強化社會管理職能。增強服務意識和業務水平,規範服務和管理,提高辦事效率和行政水平。抓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定農村低生育水平。做好鄉鎮信訪和人民調解工作,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農村社會公共秩序,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四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指導村民自治,引導農民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推進村務公開,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增強農村社會自治功能。通過創新服務載體,使基層組織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黨羣眾關係進一步密切,鞏固黨在基層一線的執政能力。

各鄉鎮(街道)要按照此次改革要求,把轉變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職能擺在重要位置,切實將工作中心轉移到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社會管理、搞好公共服務、維護農村穩定、加強基層政權建設上來。各鄉鎮(街道)要結合實際,在轉變職能的基礎上,突出工作重點。通過職能的調整與重新定位,更加註重抓好經濟、民生及社會事業發展各項工作,逐步實現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法治型、效能型政府轉變,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效、優質服務。

(二)要把握好理順職責關係這個關鍵

長期以來,鄉鎮政府權責不一致的矛盾比較突出,普遍存在“看得見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見”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此次機構改革把理順職責關係、增強鄉鎮(街道)履職能力作為改革的一個主要任務。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要以這次深化鄉鎮機構改革為契機,積極協調,明確部門和鄉鎮的事權、財權及各自應承擔的責任,進一步理順縣與鄉鎮(街道)之間的關係,形成上下銜接、分工合理的職責體系,增強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在促進經濟發展、提供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推進基層民主等方面的職能作用。

(三)要抓住增強公共服務能力這個重點

這次鄉鎮(街道)機構改革,不是對鄉鎮(街道)機構數量的簡單撤併,也不是對鄉鎮(街道)事業單位的機械合併或名稱的簡單變更,而是通過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推動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進一步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邁出職能轉變實質性步伐。各鄉鎮(街道)在這次鄉鎮機構改革中,要始終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要通過創新服務工作模式、服務機制和服務方式,進一步完善鄉鎮(街道)機構為農服務的公益性功能。要整合行政機構、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資源,建立面向羣眾的“為民服務中心”,採取“一站式”、“窗口式”等不同形式,推行辦事代理制度,方便羣眾辦事。實行集中辦公、統一服務。健全辦事制度、拓寬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公開辦事依據,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使廣大羣眾真正從改革中得到便利和實惠。

五、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鄉鎮機構改革工作按時完成

這次鄉鎮機構改革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確保此項工作順利完成。

(一)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我縣鄉鎮機構改革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各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政府(辦事處)負責組織實施,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縣編辦要做好改革的日常管理和服務指導工作。各部門要給予大力支持,加強協調配合,指導解決改革工作中的難點問題。這次會議後,各鄉鎮(街道)要按照會議的要求,立即行動,統籌謀劃,組織專門力量,抓緊組織實施,新成立的機構在×月×日前人員調整到位、掛牌運行。各部門要關心、支持鄉鎮機構改革,綜合設置機構,是改革的要求,不能因為改革而減小對鄉鎮(街道)的資金、技術等支持力度,仍然要一如既往的支持鄉鎮(街道)的各塊工作。

(二)嚴肅各項紀律,加強監督檢查

一是嚴明政治紀律。要加強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關於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要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批覆的改革方案,組織實施,推進改革,不能有令不行,各行其是,堅決杜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發生。

二是嚴肅人事紀律。嚴禁借改革之機突擊進人、提拔調整幹部、評定專業技術職稱等,嚴禁以虛報人員佔用人員編制冒領財政資金。凡違反組織人事紀律做出的決定,一律無效,並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機構改革涉及的人員要正確對待進退留轉,服從組織安排。

三是嚴肅財經紀律。要嚴格執行國家的各項財經紀律和國有資產管理規定,加強對資產和賬户的管理,嚴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嚴禁借改革之機用公款相互宴請、大吃大喝和安排旅遊、高消費娛樂活動,嚴禁違反規定突擊購買、配備、調換車輛和突擊購買、分配住房。嚴禁突擊發放獎金、補貼和紀念品。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和協調指導,組織做好機構改革涉及單位的資產清理、登記和移交工作,嚴防國有資產流失。

四是嚴肅保密紀律。嚴格遵守保密紀律,要認真保管好文件資料和檔案,要維護檔案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不得擅自塗改、抽取、偽造或銷燬檔案。

機構改革期間,紀檢監察、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審計、機構編制等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加強指導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對違反機構改革紀律的要堅決查處,嚴肅追究有關人員和領導的責任,確保機構改革工作順利進行。

(三)要做好思想工作,確保幹部隊伍穩定

這次改革涉及鄉鎮(街道)廣大幹部職工的切身利益,在機構調整和個人安排問題上,難免會有一些不同認識和想法,甚至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顧慮和波動。各鄉鎮(街道)要及時掌握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積極穩妥地處理好改革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要真正關心、愛護幹部職工,調整安排崗位要儘可能把

維護職工利益和工作需要結合起來,做到任人唯賢,各盡所長,努力把廣大幹部職工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營造良好的改革環境。

各鄉鎮(街道)、縣直相關部門要做好撤併劃轉單位幹部職工

的思想工作,要正確看待劃轉,正確理解和對待個人工作崗位的調整變動,保持平常心態,服從調整安排,思想統一穩定,保持職工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秩序不亂,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運轉。

(四)要統籌兼顧,抓好機構改革和當前各項工作

今年,是“”規劃的啟動之年。目前,已進入年底,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工作繁雜、任務繁重,在確保做好機構改革工作的同時,要統籌兼顧,做好其他工作,做到改革和發展兩不誤,真正達到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促和諧的目的,做到“兩不誤、兩促進”,切實推進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

同志們,這次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意義重大,任務艱鉅。各鄉鎮(街道)、各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服從大局,落實責任,嚴肅紀律,統籌兼顧,確保機構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穩步推進,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堅定信心,紮實工作,為促進**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 篇8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召開這次機構改革動員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縣級政府機構改革的有關精神,動員部署我縣機構改革工作。目前,國家和省的政府機構改革都已經完成,市裏的機構改革工作正在進行,我縣機構改革方案省裏已批覆。剛才馬勇部長宣讀了我縣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已經縣委會討論通過,希望各部門認真學習領會並抓緊組織實施。為做好這次機構改革工作,下面,我代表縣委縣政府講四點意見。

一、端正思想認識,明確改革的意義和目的

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是黨的xx大、xx屆二中全會提出的重要任務。特別是縣級政府,直接面對百姓,在國家行政管理系統中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更是這次機構改革的重中之重。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政府機構、職能也要不斷改革和完善。我縣在1997年和20xx年進行了兩次機構改革,重點對工業、流通行業等部門進行了調整,對機構編制進行了精簡。每次改革側重點都不一樣,但都帶有階段性和過渡性的特點,都遺留了一些問題。這次機構改革,既是一次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改革,又是一次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的改革,我們一定要提高對機構改革重要性的認識,認真抓好各項改革要求的落實,力求完善,少遺留問題或不遺留問題。這次機構改革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探索實施大部門體制,促使縣級政府職能實現“三個轉變”。

一是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改變過去一切事務都由政府包攬,管一些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在市場經濟下,政府、社會與市場共同組成了現代社會的結構。如果政府繼續沿用過去形成的利益機制,利用公共權力直接干涉社會、經濟的運行,甚至從監管過程中獲得自身利益,就必然對市場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所以,這次改革就是要變“全能政府”為“有限政府”,凡是企業能決策的事情,都交給企業決策;凡是市場能解決的問題,都讓市場去解決;凡是宜於中介組織辦的事項,都讓中介組織發揮作用。

二是從“管理政府”向“服務政府”轉變。政府不該管的事放開了,那麼該管的事就一定要管好,現在我們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比如,行政審批的質量和效率不高,公共服務很多地方不到位,大量的民生問題亟待解決。這次改革加強了對“三農”、工業和信息、交通運輸、城鄉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食品藥品監督、安全生產監督等領域的綜合管理和統籌協調,就是切實將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到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上來,為市場主體服務、為社會服務,最終更好地為羣眾服務。

三是從“權力政府”向“責任政府”轉變。政府的每一項權力背後,都應該連帶着一份責任。這次改革更加突出了政府的責任,在賦予部門職權的同時,通過定職責、定機構、定編制,明確規定了各部門應承擔的責任,做到權責一致、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從而使政府的權力、權限、職能、責任、利益機制更加趨向合理,真正建立起“責任政府”。

總之,這次機構改革,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廣大幹部職工的切身利益。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機構改革的重大決策上來,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來,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把這項工作組織好、實施好、落實好。

二、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優化組織結構

政府職能反映了政府管理社會的理念和方式,規定了政府活動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務和主要作用。我們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縣政府機構改革的指導意見,順應形勢發展對政府職能轉變提出的新要求,對組織結構進行了一定幅度的調整。

一是明確機構整合內容。這次改革加大了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整合力度,調整理順事業單位所承擔的行政職能,撤銷了4個事業單位(煤炭管理局、教育督導室、物價檢查分局、建材總站),職能整體劃入行政機關。將招商旅遊局、地方社保局、勞動就業局、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局、房改辦、水產局、農機局7個事業單位將行政職能劃入行政機關、保留原有公共服務職能。今後除依法依規批准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外,其他事業單位不再承擔行政職能,並按事業單位規範名稱,一般不再稱局、辦。按照黑髮[20xx]17號文件規定,與紀檢機構合署辦公的監察機構不計機構個數,原與人事部門合署辦公的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獨立設置,列黨委序列,現行領導管理體制不變。改革後,我縣政府機構工作部門24個,掛牌機構5個。縣政府機構不分組成部門、直屬機構,統稱政府工作部門。

二是突出職責重點。政府的職能主要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四個方面。政府部門在加強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的同時,要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着力解決民生問題,加強對全縣經濟社會事務的統籌協調,強化執行和執法監管職責,增強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能力。

三是強化優質服務。要以這次機構改革為契機,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削減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和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切實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推進行政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改進直接面向基層和羣眾“窗口”機構的服務與管理,健全辦事制度和程序,公開辦事依據,簡化辦理流程,轉變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風,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以保證改革成效為目標,編制好“三定”方案

編制部門“三定”方案,是這次機構改革的中心工作。納入“三定”範圍的24個政府工作部門,要堅持上級文件要求與部門工作實際相結合、理順職責關係與優化組織結構相結合、促進職能轉變與提升行政效能相結合,從利於工作、提高效能、節約成本、便民利民出發,認真研究,積極組織,確保5月30日前編制完成“三定”方案,5月10日前完成審批。

在職能確定方面。科學界定職能,強化責任,明確職責分工,實現權責一致,是這次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不論是新組建或調整的部門,還是改革中職能未調整的部門,都要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四個分開”原則,以及強化職能、理順關係、履職盡責、服務發展要求,對部門職能進行全面梳理和綜合分析,參照省裏做法,結合實際需要,科學地設置職能和確定職責,該取消的必須取消,該下放的徹底下放,該轉移的儘快轉移,該強化的切實強化,使重新確定的職能職責更加明確、更加具體、更加合理。要進一步理順部門工作職責,原則上一件事項由一個部門負責管理,需幾個部門管理的事項,要減少審批、簡化程序,確定牽頭部門,明確誰主辦、誰協辦、明確各自職責,有效解決職責交叉、權責脱節及有權無責、有責無權等問題。要堅持財權與事權相匹配,完善縣與鄉鎮之間的行政管理體制,增強促進發展和公共服務的能力。要建立健全績效考評、行政問責制度,強化責任追究制度,把責任落到實處,切實解決權責不透的問題,要完善運行機制,強化政務公開和權力監督,落實監管責任,增強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在內設機構方面。各部門要根據新確定的工作職能,優化調整組織結構,本着“機構隨着職能走”的原則,合併分工過細及職能相近和重複設置的內設科室,內設機構數量原則上不多於市政府對應部門,不超過改革前的機構設置數量。人員編制較少的,綜合科室要進行調整合並;機關內部的財務、審計機構,不再單獨設置;行政編制2名以下(不含2名)的股室,也不再單獨設立;機關黨委要按黨章規定,設置內設科室。省、市對應部門沒有設置的處室及下屬事業單位,縣裏也不單獨設立,原來設置的一般也不予保留。要完善管理體制,正確把握事權、財權的關係。

在編制管理方面。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是這次機構改革的剛性要求,也是編制管理工作的一項長期任務。凡是納入“三定”範圍的部門,都要重新核定人員編制,合併部門人員編制要少於原有人員編制數,確保把實際設置機構數控制在省規定的限額內。行政編制要根據部門職能調整情況核定,超編人員允許按“退一減一”原則進行過渡。因職能調整需要增加編制的部門,可按“人隨編走”原則,人員編制隨工作職責劃轉,計入新組建部門的編制基數,並重新核定。合併部門和職能減少的部門,30人以上行政編制的單位要拿出15%的編制,25人以上30人以下的單位要拿出10%的編制,25人以下的單位要拿出5%的編制,調整到新組建部門及職能增加的部門。要規範領導職數的核定配備,與部門領導職數不超過1正2副,掛牌機構暫保留原職數。內設股室的股級職數也要按要求比例核定,並整合職能單一、人員較少的股室,探索實行大股室制,合併設置綜合科室,提倡一個內設機構對應上級部門的多個內設機構。組織、人事及機構編制部門要按照省機構編制審批程序和備案制度,加強指導,嚴格審核,強化監管,切實維護機構編制管理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四、以加強組織領導為保障,推動改革順利進行

這次機構改革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而且涉及到多方面工作格局和利益關係的調整。縣委對涉及合併部門的領導及管理體制做了明確的安排和部署。移民辦、物價局、招商局等部門主任、局長任發展改革局的黨委委員,不進行政班子。其部門行政工作直接對縣政府分管領導;畜牧局長任農業局黨委委員進行政班子,其部門行政工作直接對縣政府分管領導;地方社保局、就業局局長任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局黨委委員,不進行政班子,其他不變;國土資源監察局按管理體制管理;衞生局其它隸屬關係不變,藥監局長進黨委和行政班子,行政工作直接對政府分管領導;宗教局、法制辦、人防辦局長、主任不進政府辦行政班子,直接對縣政府分管縣領導;房產、房改、拆遷、城建處主要領導任住房城鄉建設局黨委委員,行政業務由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統一管理。規劃辦由分管縣領導統一管理。各部門要按照縣委的總體安排,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確保改革任務圓滿完成。

一是切實加強領導。這次機構改革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由縣機構改革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具體工作由縣編委辦負責。編委辦要切實發揮好組織協調作用,統籌機構設置,嚴格編制管理,加強宏觀指導和督促檢查,確保改革平穩有序推進。“三定”工作要在政府分管戰線領導的指導下研定方案,涉及職能交叉需要調整事權的部門,要堅持顧全大局的原則,主動與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和協商。合併部門的領導班子成員要強化全局意識,抓緊完成部門的合併,做好本部門的人員、固定資產等劃轉和交接工作。新組建部門的領導班子是本次改革的責任主體,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要承擔起改革的重任,負起改革的職責,要以嶄新的精神面貌,積極主動,迅速組織推進本部門的機構改革工作。

二是嚴肅工作紀律。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改革方案組織實施。在機構改革和人員調整期間,要嚴格執行機構編制、組織人事和財經紀律,嚴禁違章調撥資金、轉移資產、私分錢物。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財政、審計、編制等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三是搞好人員安排。在這次機構改革中,一部分同志將重新調整工作崗位,這對個人來説是一件大事。各部門要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耐心向幹部職工講明政策,做好思想工作。同時,還要注意做好合並部門老幹部的管理和服務工作,確保政治待遇、生活待遇落到實處。

四是統籌當前工作。目前,全縣經濟運行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但基礎並不穩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今年是“”規劃最後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對於啟動實施“”規劃意義重大。各部門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穩定的關係,在抓好機構改革的同時,安排好各項工作,做到統籌兼顧,相互促進。要引導廣大幹部職工把這次機構改革當做對自己黨性觀念和政治覺悟的一次檢驗,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既端正認識、積極參與,又堅守好工作崗位,認真履行好職責,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開展。

同志們,深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責任重大,意義深遠。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部署,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精心組織,紮實推進,圓滿完成機構改革各項任務,以機構改革的成果,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更大更好更快發展。

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 篇9

XX縣地處黔中偏西,區域面積1090.49平方公里,轄5鎮6鄉,317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220xx年年末户籍總人口45.47萬人,是國家重點扶貧縣之一。機構改革縣編委辦獨立辦公以來,按照機構編制政策法規,遵循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對改革鄉鎮行政管理體制、加強鄉鎮政權建設等問題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機構改革前鄉鎮有行政編制520名,實有489人,改革後行政編制精簡為429名(後增加週轉編制2名),實有421人,農村税費改革後,為了確保“”期間鄉鎮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目標的實現,5年間除了補充選調生38名外,縣委、政府嚴格空編補員,行政在編人員逐年減少,為388人,為341人。達到了既減輕財政負擔,又保證工作運轉的目的。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實際,逐步完善鄉鎮黨委、政府功能

鄉鎮黨委、政府是國家政權的基石,是黨和政府聯繫農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也是國家各項工作的落腳點。必須完善鄉鎮黨委、政府功能,確保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正常運轉。

首先,我們從明確鄉鎮黨委、政府的職責入手,理順縣鄉責權關係。鄉鎮機構改革時,縣委、政府要求鄉鎮要貫徹落實好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圍繞“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強化公共服務、着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維護農村穩定,推進基層民主、促進農村和諧”四個方面,依照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地方組織法等政策法規全面履行職能,同時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適當調整鄉鎮在經濟管理上的職能,切實把工作重點從直接抓招商引資、生產經營、催種催收等具體事務轉到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扶持典型,為農户和各類經濟主體進行示範引導、提供政策服務上來,更好的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使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實。

其次,適當下放權限,進一步完善鄉鎮管理和服務職能,努力做到責權一致。的鄉鎮機構改革,縣委、政府將原來垂直管理的農業、畜牧、林業等涉農機構下劃鄉鎮直接管理,設立農業服務中心,並加掛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扶貧工作站三塊牌子;將安全生產、村鎮建設委託鄉鎮行使部分執法監察權,設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村鎮建設管理站,構建了與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綜合執法大隊(內設鄉鎮執法中隊)、縣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相互依託的體制框架等。通過適當放權,在責權下移中加強政權建設,為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

其三,進一步理順縣鄉責權關係。的鄉鎮機構改革,縣委、政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設置了中國小、衞生院、國土資源管理所等縣級部門派駐機構,同時,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按照鄉鎮黨委、政府的職能和“雙重領導、雙重管理”的要求,縣委、政府明文規定對縣級部門派駐機構的人事任免、幹部職工調動和借用必須徵得鄉鎮黨委同意。

二、合理設置機構和人員編制,着力解決有人辦事問題

以前,由於基層幹部緊缺,為了保證工作不斷,鄉鎮通過招工、招幹、頂替、轉幹、退伍軍人安置、畢業生分配等補充了大量人員,幹部素質參差不齊,隨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信息化的推進,一些幹部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難以適應發展的需要,影響基層工作。進行鄉鎮機構改革,關鍵要解決有人辦事的問題。

首先,堅持政事分開的原則。的鄉鎮機構改革,我們根據黨委、政府的工作職責和各鄉鎮的具體情況,人口在5萬人以內的鄉鎮設立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信訪辦公室)5個黨政辦事機構,5萬人以上的設立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信訪辦公室6個黨政辦事機構。同時,為了確保鄉鎮黨政機關的正常運轉,縣委、政府還設置了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或為黨政辦事機構行使職能提供保障的部分事業單位,並明確黨政辦事機構與事業單位的隸屬關係。

其次,大膽創新管理方式,確保鄉鎮工作開展。一是適當擴大黨政領導交叉任職,將鄉鎮人民武裝部部長同時兼任副鄉鎮長;二是採取綜合設置辦事機構和綜合性工作崗位相結合,在黨政辦事機構內設置組織幹事、教育幹事等少數綜合性工作崗位,確保工作職責落實到人。

其三,縣委為了加強鄉鎮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功能,明確鄉鎮黨委委員可享受副科級待遇,以最大限度激發鄉鎮幹部的工作熱情。

三、建立協調機制,為鄉鎮運轉提供人員編制和財力支撐

鄉鎮要運轉好,人力、財力保障是關鍵。我們主要從建立協調機制入手抓好相關工作。一是建立機構和人員編制“實名制”管理制度,將編制核定到人,確保鄉鎮管理不混亂。,縣委組織部、編委辦、人事勞動局聯合開展身份清理,將幹部職工的工作隸屬關係全部理順。,三部門又聯合發佈“定編定員”公告,將編制核定到每個鄉鎮幹部,並建立了機構和人員編制“實名制”管理制度,每年將“實名制”管理、人員變化等情況在鄉鎮進行公告。二是開展“吃空餉”清理,使有限的財政用在刀刃上。,縣紀委、組織部、編委辦、人事勞動局、財政局聯合開展清理“吃空餉”,對在編不在崗人員責令回到崗位,對逾期不回的23人作出除名、解除工作關係、停發工資等處理;對頂崗在冊人員進行了清退。通過清理,確保體制高效運轉。三是推行按編進人、按編預算、按編取酬,進一步完善鄉鎮在編人員數據庫、機構編制管理台帳,做到編制數、實有人數、財政供養數一一對應,實現規範化管理,消除鄉鎮幹部職工的後顧之憂。四是建立人員正常的流動機制。我們在嚴格控制編制和人員增長的同時,按照機構編制先行的原則,會同組織部門建立了“使用領導職數實行組織、編制部門對接制,使用編制實行機構編制部門審批制”的管理制度,在鄉鎮幹部職工中形成了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合理流動的良好氛圍。五是建立工資會審制度。起,各鄉鎮必須在每月15日前進行工資審核,由縣編委辦先審核編制和實有人數,再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工資標準及工資總額,縣財政局最後核撥工資,保證鄉鎮的工資能及時到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xiangzhen/kozdj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