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黨建黨委講話稿 >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精選20篇)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精選20篇)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

市審計局把機關文化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抓手之一,通過“黨建+文化”模式,以黨建文化引導塑造審計文化,營造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幹事局面,把黨建“文化力”轉化為單位建設“發展力”,為機關幹部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審計局辦公樓道專門開闢“學習園地”宣傳欄,建立機關文化長廊,“好乾部標準、審計工作紀律、審計職責、四個意識、四個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以及全體黨員幹部的心得體會均“上牆”,進行宣傳交流,營造文化育審育人軟環境。

在全市審計系統深入開展“講述審計人故事”系列活動,激勵審計幹部對標先進、創先爭優,推動全局上下形成敬業奉獻、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

開展文明創建 提升文化涵養

推動文明創建活動,開展“金磚我先行 發展當先鋒”“垃圾分類我先行”等主題活動;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深入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月”活動。圍繞“平安廈門”建設目標,組織全體黨員利用週末到居住地社區服務。

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黨在我心中”全市審計系統青年誦讀選拔賽,引導青年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選派幹部參加全省審計系統青年歌手、曲藝小品賽,弘揚核心價值觀,涵養審計機關文化……堅持主題引領,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黨建主題活動接連展開,紅色正能量不斷迸發,審計隊伍戰鬥力不斷激發。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2

市審計局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審計一線延伸,通過“黨建+廉政”模式,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將廉政風險防控融入審計業務工作和管理流程中,實現機關黨建、廉政建設、審計業務深度融合,嚴守審計質量生命線,防範審計風險,為審計權力運行設置“防護欄”。

局黨組與派駐紀檢組聯合開展“落實兩個責任努力擔當作為”活動,把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着力打造“陽光廉政審計”。結合審計工作特點,強化審計組廉潔從審責任書、執行審計紀律情況自查表和反饋表、審計廉政回訪登記表的“一書三表”制度,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監督檢查,做到審計過程全監控、全記錄、全報告。

加強紀律教育,開展廉潔從審專題教育、黨規黨紀專題宣講,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理論學習,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嚴格監督執紀。對提拔為副處級以上的幹部人選實行“凡提必查”,對科級人選開展廉政談話。

每年簽訂責任書 每月紀律抽查

今年6月,市審計局黨組在全市審計系統,密集高效推出紀律作風專項整治月活動,開展“七個一”工作,確保活動覆蓋審計管理各方面和審計工作全過程。

實施“平時考核、季度彙報、年度考核”三級考評機制,加強對審計人員的督促檢查、評比、問責。開展“三曬三比”活動,每月召開處室工作彙報會,各處室逐個曬工作時間比審計效率、曬發現問題比審計成效、曬工作量比審計擔當,加大工作透明度,層層傳導壓力、激發動力。及時修訂局機關“馬上就辦”事項清單,明確5大類別27個事項的責任處室、辦理時限、辦理流程,促進審計人員轉作風、提效能、創佳績。

從嚴管理,每年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每月開展工作紀律抽查。局黨組積極支持紀檢組開展工作,充分發揮紀檢組的監督作用。局領導帶隊、機關黨委牽頭、派駐紀檢組參與,不定期到審計一線開展突擊檢查。

嚴格監督執紀,定期走訪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組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行測評。聘請特約審計員,召開工作座談和專題評議會議,加強外部監督。每個黨支部設立1名紀檢委員,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真正落實到每一位黨員。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3

近期,黑龍江省委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黨委(黨組)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進一步調動和激發幹部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推進全面振興發展、建設現代化新龍江不懈奮鬥。

堅持正向激勵主基調,鮮明釋放出促進幹部積極作為、奮發有為的強烈信號。加強平時考核、完善政績考核、改進年度考核、探索差異化考核,着力構建完整的考核工作鏈條,並把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情況作為考核重點,採取集中反饋、談話提醒、整改督查、組織調整等方式,全面運用好考核結果,激勵引導各級幹部圍繞中心履職盡責、立足大局真抓實幹。要大膽選拔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對在下一級黨政正職崗位上幹事創業、實績突出、特別優秀的幹部,可以直接提拔擔任上一級黨政正職;對堅持原則、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幹部,對其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結果要客觀分析,使用時不唯票取人。

聚焦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等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措施。圍繞解決不能為的問題,提出堅持業務培訓與實踐鍛鍊兩手抓,充分利用各類培訓平台,用五年時間將各級幹部輪訓一遍;採取上掛、下掛和外掛等形式,加大實踐鍛鍊力度,增強幹部擔當作為的本領能力。圍繞解決不想為的問題,提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刻領會新時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標,充分認識龍江發展既面對重大挑戰、更面臨難得機遇,增強幹部的政治擔當、歷史擔當、責任擔當。圍繞解決不敢為的問題,強調要區分正常檢舉揭發和誣告陷害,對明顯屬主觀臆斷、亂扣帽子和線索不清、無理取鬧的信訪舉報,可不予調查;對需要進一步核實的問題,可視情況先進行函詢,情況説明清楚且不存在違規違紀問題的,予以採信了結;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及時為受到不實反映的幹部澄清正名、消除顧慮;關心幫助犯過錯誤的幹部,認真細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該使用的繼續使用,使幹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把防錯、容錯、糾錯有機銜接起來,着力構建完整的工作鏈條,防止一容了之。堅持把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結合起來,對容錯免責的主要情形作出原則性規定,既細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使各地各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有所遵循,也為各地各單位實踐探索預留空間,為今後制定完善相關制度打下基礎。提出按照“誰問責、誰負責”的原則,由問責機關在啟動問責程序的同時,一併開展容錯免責調查核實,綜合分析作出“免予問責處分”或者“從輕、減輕處理”的決定,並對容錯免責結果運用作出規定。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4

託樂嘉小區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這個商品房小區建成20xx年來,先後更換了5家物業公司,最短的一次,物業公司只幹了20多天就被業主炒掉了,20xx年,甚至還發生業主持盾牌與老物業對峙的事件。物業公司管不好、業主自己管不了,“12345”熱線投訴不斷。與此同時,物業公司也有苦衷:小區體量大,物業費就這麼多,還常常收不齊,很多事不是不想幹,而是沒能力幹。

市場失靈、自治失效,但黨委政府不能失位,更不能讓羣眾失望。去年起,南京市按照上海會議和全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精神,積極推進黨建引領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工作。通過近一年的探索和實踐,這個一度矛盾突出、上訪不斷的小區“華麗轉身”,成了和諧穩定、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延伸組織觸角 陣地建到羣眾家門口

在託樂嘉小區中心位置,“黨羣服務站”的紅色牌子掛在高高的橫廊上,遠遠就能望見。走進小樓,樓梯上密密麻麻,全是業主送來的錦旗。物業公司、業委會等過去矛盾重重的“對頭”,如今在黨羣服務站的同一層樓辦公。小區還在物業崗亭,建成了“睦鄰亭”“幸福驛站”,處處可以看到黨建元素、感受到黨的氛圍。

“小區變化這麼大,根本原因在於強化了黨組織在小區物業管理中的領導地位,實現了公共服務與物業服務的循環聯動,讓小區業主訴求更順暢,黨組織介入更精準,物業黨員服務更及時。”秦淮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王非一邊領着記者參觀,一邊自豪地介紹。

託樂嘉小區佔地面積90多萬平方米,居住着7200多户、3萬多人。由於規模大、人多事雜、管理服務欠缺,矛盾較大,“12345”政府熱線接到的小區工單年均800多張。而社區工作力量有限,尤其是對物業小區無暇顧及。“以前,社區在託樂嘉也有一個服務點,沒過多久,就辦不下去了,業主們覺得這個服務點沒什麼用,要我們回到社區,把地方騰出來。”社工居紅梅還記得當時的無奈。

去年8月,在市委組織部、市房產局黨組的指導下,江寧區率先向堵點開刀、啟動實施“紅色物業”工作。區委主要領導牽頭研究、制定出台指導意見,確立了“黨建引領、政府引導、多元共治”的工作思路,將黨組織向居民小區延伸,並率先在託樂嘉等小區試點。市區兩級還組織專人到上海、武漢等地參觀學習,託樂嘉小區的治理思路逐漸清晰。

什麼是紅色物業?黨建引領小區物業管理工作如何開展?為了讓大家理解,區、街、社區組織託樂嘉小區黨員、物業公司、業委會成員等召開懇談會,一方面宣傳建立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目的、意義和思路,另一方面廣泛徵求大家的意見。“懇談會開了一下午,大家都很積極,提出了一些業主反映強烈的問題,包括活動用房比例、物業管理等。”老黨員任明德回憶道,“後來我才明白,紅色物業就是黨建工作要進小區、進業委會、進物業公司”。

方向已定,先從建立黨組織開始。走訪摸排中,瞭解到小區內有不少社區黨員,新換的萬科物業公司也有一些黨員,街道社區先後在小區成立了託樂嘉黨支部和萬科物業黨小組。物業黨小組隸屬小區黨支部領導,支部書記由王非兼任,物業黨小組長為萬科物業項目駐場經理張進莊。

黨羣服務站也正式進駐小區。作為黨組織的服務陣地,它不僅提供老年人長壽金髮放、勞動保障業務辦理等公共服務,還與萬科物業管家一起,拓展物業服務內容。對於不方便去社區大廳的羣眾,物業管家上門領取資料,由居民小組人員代替羣眾“跑腿”。“不用出小區,在家門口就能辦成這麼多事,太方便了。”業主們紛紛點贊。

探索共治模式 各方聯動解決“老大難”問題

位於託樂嘉小區南門的嘉勝巷曾經是一條無名路,由於權責不清,長期以來車輛亂停亂放,把進小區的路堵得水泄不通,業主們苦不堪言。託樂嘉黨支部成立後,牽頭協調開發商、路名辦、交警中隊……一個多月後,這條路得以命名並被納入市政交通系統,交通、衞生等狀況徹底改觀,羣眾拍手叫好。

“這條路的疏通不僅讓業主進出小區更方便,也讓黨組織進入小區的道路越走越寬。”王非感慨:“要想贏得信任和支持,就得為羣眾多辦實事。”

黨建引領下,物業服務的面貌煥然一新。託樂嘉小區將物業管家服務與網格服務結合起來,一名物業管家就是一名網格員,通過電話、微信等,羣眾隨時能找到他們。

物業公司裏的黨員紛紛發揮帶頭作用。“沒有成立黨組織前,大家不知道我們是黨員,現在徽章一戴,感覺就不一樣了,不僅有大家的監督,對自己也是個提醒。”黨員趙化強是萬科物業工程主管,疏通管道、清理積雪,髒活累活都帶頭衝在前面。“物業的服務水平提高了,大家有困難主動找黨支部、黨小組,立馬能得到迴應和解決。”小區業主王兆文讚不絕口。

“黨組織要做火車頭和吸鐵石,把業委會、物業公司和相關主體吸聚過來,實實在在為羣眾辦實事。”王非打了一個比方。依託黨羣服務站,託樂嘉探索出了黨組織領導下的“三方聯動”機制,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以聯席會議的形式,坐下來溝通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同時,黨員、物業公司、業委會還要對為羣眾辦理的事項作出承諾,相互監督。截至目前,小區已召開19場三方議事會議。

託樂嘉小區邊上,一條半開放式商業街人潮湧動,但卻井然有序:門面、攤位規劃合理,花壇、躺椅、垃圾桶等設置科學。而在一年前,這裏還是截然不同的模樣:由於屬管理盲區,一些流動小商販趁機亂擺攤,造成了極大的噪音和環境污染,也給業主通行帶來了不便。

經過“三方聯席會議”討論,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各方攜手,協調聯繫城管、規劃小廣場、劃分攤位門面、整理花壇……昔日亂糟糟的商業街變得井然有序。“這個問題,單靠任何一方都不好解決,全靠黨建引領、各方聯動,不容易啊!”小區業委會主任陳大冬深有感觸。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5

審計是業務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市審計局通過“黨建+隊伍”模式,打造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幹部隊伍,為依法履職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加強審計職業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幹部專業能力。“請進來講”與“派出去練”結合,建立健全分類、分級、分崗位培訓制度。大力建設學習型審計機關,把理論學習同實踐鍛鍊結合,打造青年講堂、黨員示範崗、導師帶徒、理論研究等平台,錘鍊業務本領,使審計人員不僅要會查賬本、審數據,更要會找規律、看本質。

加強組織建設,推進黨務幹部與行政業務幹部雙向交流,將優秀年輕幹部輪崗到機關黨委工作,把機關黨務崗位作為鍛鍊培養年輕幹部的重要陣地。

目前,市審計局在職人員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70人,其中,博士8人、碩士12人;在職黨員中,本科以上佔90.4%,黨員幹部成為審計工作的中堅力量。

系統推進審計幹部隊伍建設

15名政治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黨員幹部,被聘請為審計實務導師,結合審計導師制,開展“導師帶徒,爭創一流”活動,深化一對一“傳幫帶”的內涵和外延,從單純的審計業務指導拓展到黨性鍛鍊、道德修養等多領域,促進教學相長、崗位建功。該做法被省審計廳在全省推廣。

加強年輕幹部培養,舉辦“青年講堂”,45歲以下幹部輪流當老師、個個做學員,每月開展系統化、研究型、互動式培訓,涵蓋12個專題,928人次參與。以青年幹部為主力推進大數據審計,組建數據分析團隊,實行計算機審計重點項目推動、行業專題攻關、業務主審與計算機主審“雙主審”制度。機關年輕幹部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盜刷鉅額醫保基金問題,該案例被審計署在全國推廣經驗。

建立科學的人才隊伍梯次,堅持好乾部標準,公道正派選人用人,營造清朗的用人政治生態。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6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着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20xx年7月以來,山西省長治市在農村黨組織中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抓嚴抓細抓實支部工作,實現了黨員教育管理嚴起來、實起來、硬起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嚴肅組織生活的“課程表”

“20xx年沒發展過一名新黨員,9年沒開過一次黨組織生活會,村務公開欄的信息是20xx年的。”談起前些年的糟糕狀況,屯留縣常金村村民言語中透露着失望。

與常金村一樣,部分農村黨組織政治功能不強,開展黨的組織生活不嚴肅、不規範,“兩委”班子不團結,黨羣聯繫不緊密等突出問題,一直是困擾長治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突出問題。

“三步四循環”的推行,為解決這一問題帶來了希望。“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即“一月一步驟、月月有主題,三步一週期、一年四循環”。第一步:每季度第一個月召開支委會會議,村委向村黨支部報告工作,共商村務;第二步:每季度第二個月召開支委會會議,村黨支部向鄉鎮黨委彙報工作,共解難題;第三步:每季度第三個月召開支部黨員大會,對村“兩委”工作進行民主評議,共議發展。

“會要怎麼開?課要怎麼上?通過‘三步’的嚴格落實,實現黨的組織生活‘量變積累’;通過‘四循環’的鞏固提升,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質變升級’。”長治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文這樣解釋“三步四循環”工作法。

一個簡單的規範組合,給長治市帶來意想不到的新氣象。“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後,每季度組織對支村‘兩委’幹部進行民主評議,以評樹優、亮短、促改。不好好幹,到時候老百姓要戳脊梁骨,咱可丟不起這臉。”常金村黨支部書記陳輝芳説。

“現在大不一樣了,全村黨員人人有責任、個個有事做,遇事就開會、‘三務’都公開,支部有了號召力。”常金村老黨員王金安眉開眼笑。

“三步四循環”一推行就顯現出了強大活力,很快在長治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壺關縣東井嶺鄉常行村黨支部開展“黨員亮身份、五包包到底”、“黨員之星”評選等活動,黨員工作有了目標、奮鬥有了方向。如今,“每次開展組織生活,黨員們都爭先恐後地參加,一塊兒學習、討論、走訪,這才是個黨員的樣子!”

襄垣縣夏店村黨支部,探索了“三路三化”工作模式。襄垣縣夏店村的黨員感歎:“擱以前,活也幹了、力也出了,上下不溝通、不透明,幹得窩氣;現在組織生活有了‘課程表’,咱幹活也有了‘路線圖’。”

“黨建客廳”裏解難題

幾張簡易的長條桌、幾把修補過的舊椅子、一個超大號熱水壺、十幾個大小不一的水杯,武鄉縣豐州鎮代照嶺村村委會一間面積不大、擺設簡單的小屋,成為全村人氣最旺、關注最多的地方。全村22名黨員和351名村民,親切地稱這裏為“黨建客廳”。

時值盛夏,“黨建客廳”裏裏外外擠滿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商量着村裏的大事小情。

“萬頭豬場主體工程已完工,目前正與電力、水利部門溝通。大夥兒加把勁,該跑腿的跑腿,能出力的出力,早一天通水、通電,豬崽兒就能早一天進欄,對不?”

“過兩天俺就把村裏旋耕機、播種機使用記錄、收費明細提交村委會並公示,請大家監督!”

代照嶺村以“黨建客廳”形式建立起學習交流制度,是長治市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緊盯薄弱環節,着眼問題關鍵,破解基層黨建難題的一個生動實踐。

為解決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不積極、不主動,參會率低的問題,代照嶺村建立了組織生活“一年早知道”制度,年初將“三會一課”的時間、形式、內容,以公開欄、書面通知、電話、微信等方式通知黨員。為解決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代照嶺村建立黨員亮身份制度,通過黨員佩戴黨徽、承諾踐諾、結對幫扶等形式,教育引導黨員主動亮身份、亮承諾。為解決黨組織引領力、號召力不強問題,建立“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制度,教育引導黨員增強黨性意識,牢記宗旨意識。

長治市通過健全制度,破解了部分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幹部“人難選”、後進班子“整治難”、黨員作用“發揮難”等問題,提高了黨員參與度,增強了支部凝聚力,激活了發展動力源。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7

激發羣眾熱情 居民紛紛變幫手

7月1日晚上,託樂嘉小區黨羣服務站外的廣場上歡聲笑語,一場以“黨建引領共治 平安嘉園同創”為主題的晚會精彩上演。舞蹈、樂器、合唱、柔力球……豐富多彩的節目讓居民大飽眼福。“整台晚會都是小區藝術團自編自演,我們街道和社區根本不用操心。”街道副書記王勝華告訴記者。

黨建引擎帶動下,託樂嘉居民的正能量被激發,成為小區治理的重要幫手。

小區內自發形成的文體團隊,大大小小有十多個、成員500多名,過去經常為使用場地等問題吵得不可開交。為了改變一盤散沙、自行其是的混亂局面,小區黨支部牽頭組建藝術團,並同步設立藝術團黨小組。藝術團通過歌舞、相聲等羣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演繹文藝作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在凝聚人心、維護穩定、促進和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個個紅色細胞被激活。“來小區這麼多年,我又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藝術團黨小組組長任滬平打趣道。她曾是南京主城區某社區支部的書記,退休後把家搬到託樂嘉。“過去,大家搞活動沒人管,你搞你的,我弄我的。現在,在小區黨支部的帶領下,藝術團規範了,我也不能光看着,得為大家多做點事。”

在“護林員”志願隊,小區裏的退休老人找到了用武之地。隊員們肩帶紅袖章,每天不定時巡邏,監督小區事務運行,及時上報、調解矛盾。“‘護林員’的寓意是愛護小區美好的人居生態。”志願隊負責人戴明炎介紹,“我們還實行積分制,將服務積分存入‘時間銀行’,激發羣眾參與熱情。”如今,志願隊已從4人發展到近40人,隊伍還在不斷壯大。

“年輕人的凝聚力明顯增強。”居紅梅很有感觸。小區裏有一處下沉廣場,多年來“大雨大淹,小雨小淹”。20xx年夏天曾一次性淹沒、報廢98輛車,去年類似情況下卻沒有一輛車受損,“不僅因為實施了雨污分流,還因為年輕人都主動站出來,和物業員工一起搬運防汛袋。”

“有黨組織做後盾,我們的工作更順暢了。”張進莊説,有一次在幫助小區一户家庭維修水管時,物業與樓上業主的溝通出了問題,得知情況,黨羣工作站的社工主動上門與樓上業主溝通,維修得以順利進行。

過去由於混亂的環境,託樂嘉小區的房子一度少人問津,如今,小區環境越來越好,房價比周邊同類型小區要高不少。近期,區文廣局看中了託樂嘉的人文環境,打算為小區建一個“睦鄰書房”。經過協商,物業主動騰出了3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支持書房建設。“黨建引領下,小區治理得井井有條,我們生活得越來越有滋有味,原來想都不敢想。”居民感慨地説。

一花引得百花開。在實現保障房、老舊小區兜底管理的基礎上,南京市加強對物業公司、商品房小區黨建工作的引領,在江寧區成立了全市首個物業服務企業聯合黨委,大力推廣黨羣微家、黨羣全要素網格工作站等做法,鼓勵國有企業領辦創辦一批紅色物業……黨建引領正讓物業管理更有温度、羣眾生活更有質感。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8

四川巴中市平昌縣委今年以來積極履行從嚴治黨政治責任,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實深化年“六個一”活動為統攬,推動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人民羣眾獲得感持續攀升。

一會一談傳責壓責。為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平昌縣級領導每半年深入分管聯繫單位召開一次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傳達學習中央、省、市、縣委黨風廉政建設重大決策,研判形勢任務,安排重點工作,分解落實責任,簽訂責任清單1200餘份;各縣級領導、黨組織主要負責人以集體或個別談話的方式,對分管聯繫單位黨員幹部開展一輪全覆蓋談心談話0.28萬人次,把管黨治黨責任講清,常敲責任警鐘,傳導責任壓力。

一諾一測亮責評責。全縣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組織負責人年初開展一次履責承諾行動,圍繞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178人在電視台公開承諾,曬出履責清單,主動接受監督;依託第三方機構,每年開展一次黨風廉政民意測評,對領導幹部履責情況和黨風政風進行隨機電話測評,廣泛收集羣眾意見建議,以評責促履責,提升工作實效。

一考一訪明責督責。平昌縣委依託“清廉平昌APP”開展一次法紀知識測試,以黨的十九大精神、黨章、《監察法》等為重點,組織全縣黨員幹部參加在線法紀知識測試,喚醒黨章意識,提升理論水平;鄉鎮黨委書記、鎮長每週開展一次“大接訪”,鎮村幹部常態開展“大走訪”活動,化解矛盾糾紛283個。

“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要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牢固樹立不抓落實就是失職,抓不好就是瀆職的思想意識。”平昌縣委書記蒲開文説。

據瞭解,平昌縣在深入開展“六個一”活動同時,積極探索創新,打通基層監督“神經末梢”,規範基層“微權力”,防控“微腐敗”。20xx年以來,全縣查處違規違紀案件298起,黨政紀處分299人,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環境。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9

“新當選的村居‘兩委’幹部和監委會主任,請於明天上午8點,準時到鎮政府報到,參加學習培訓。”5月21日下午6點,永城市演集鎮黨委書記朱建光在從鄭州返回永城的高速路上,用手機開啟“黨建大喇叭”系統,全鎮42個村(社區)410對大喇叭齊聲響起……

近年來,河南商丘市為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着力破解農村基層黨建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以永城市為試點實施“黨建大喇叭”工程,全市29個鄉鎮、3706個自然村實現村村通、全覆蓋,定時播放黨建等內容,探索農村基層黨建新路子。

在20xx年村“兩委”(社區)換屆工作中,永城利用“黨建大喇叭”,每天宣傳換屆選舉的方法步驟、時間安排、紀律要求等,促進了換屆選舉工作的圓滿完成。

黨的十九大以來,永城市演集鎮時莊村的“黨建大喇叭”成了村民們關注的熱點。20xx年10月18日,該村大喇叭給正忙碌的人們送來了十九大會場的原聲直播,黨的十九大閉幕後,該村村民還通過“黨建大喇叭”收聽十九大報告的相關解讀和上級及村裏的安排佈置。

除了政策精神傳達,“黨建大喇叭”還利用村民茶餘飯後時間,適時播放“防火、防盜、防騙”治安防範知識,讓村民在不耽誤生產生活的情況下,提高治安防範意識。如果羣眾遇到被盜、急病、失火等緊急情況,通過手機撥打就可自動開啟大喇叭向全村村民發出信號,接到信號的應急分隊和附近的村民,能夠立即趕到現場。這樣,永城開創了“一户有警、全村聯動,喇叭一響、天羅地網”的農村治安防控模式,構築了農村平安建設的“空中防線”。

“各位鄉親請注意,今天夜裏到明天白天,我市大部分地區將有雷電和短時強降雨,請大家做好防範”“夏花生播種,要密切茬口銜接,做到搶墒早播,推行起壟栽培,控制種植密度”……“黨建大喇叭”傳遞的內容力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拉近了黨羣關係。演集鎮陸樓村每週一通過大喇叭將本週村民應知事項進行播報,從“三夏”防火、秸稈禁燒到防汛抗旱,兩險徵繳,從敬老尚儉、鄰里互助到星級文明户評選,都能發揮作用。永城市78個駐村扶貧工作隊還利用“黨建大喇叭”廣泛宣傳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等方面的政策,讓羣眾瞭解扶貧工作、參與扶貧工作,營造脱貧攻堅的濃厚氛圍。

此外,永城市還充分發揮“黨建大喇叭”寓教於樂的作用,開設紅色歌曲板塊,定時播放紅色經典歌曲,村民可以邊拉家常邊品味節目,為羣眾生活平添了幾分色彩。“聽紅歌,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增加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對我們開展工作幫助很大。”劉樓村黨支部書記楊書勤説。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配套措施,把黨的聲音原汁原味傳播至最基層,把中央精神、省委決策和市委部署落實到最基層,讓幹部羣眾同心合力振興鄉村。”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0

日前,記者採訪了山東省昌邑市龍池鎮瓦東村。走進村委大院時,黨員義工趙中芳正與其他義工一起商量開展志願服務的事項。據瓦東村黨支部書記趙中偉介紹,村裏現有36名義工,其中黨員義工20人。20xx年12月,瓦東村按照市義工聯合會黨委要求成立了義工服務站。“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又多了一個平台,村民們安居樂業,日子越過越好。”趙中偉説。

20xx年以來,昌邑市充分發揮市義工聯合會的基礎優勢,出台《推進義工志願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成立市義工聯合會黨委,把全市義工納入黨組織領導下,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據昌邑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鬍筱芹介紹,昌邑市成立義工聯黨委後,通過廣泛動員,有計劃地引導黨員羣眾參加志願服務,特別是市委常委和其他縣級領導幹部帶頭,發揮了強烈的正向引導效應。同時,將民政、教育、衞計等部門以及工青婦羣團組織人力資源進行優化整合,統一納入義工聯黨委領導下開展志願服務工作。為更好地精準服務,昌邑市分類組建起扶貧幫困、愛心捐贈、文體娛樂、宣傳教育、環境衞生、衞生保健、便民利民等7大類、53支志願服務隊。

以黨建為統領,打造以黨組織為主導的義工組織架構。在昌邑市義工聯合會,義工組織架構圖一目瞭然:即在義工聯合會黨委領導下,各鎮街成立義工分會黨支部,在城市社區、農村社區成立義工服務中心,在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村成立義工服務站,構建起以市義工聯黨委為主體,鎮街義工分會黨支部為基礎,社區義工服務中心為紐帶,村、機關、企事業單位義工服務站為支撐的“四位一體”服務體系。目前,昌邑全市已成立27個義工黨支部、11個義工分會、130個義工服務中心、890個義工服務站。

黨員義工王小蘭是昌邑石化有限公司職工。20xx年6月,她與其他義工來到該市龍池鎮利漁村90歲高齡的老黨員徐光增家慰問走訪。20xx年11月起,昌邑市委組織部與市義工聯聯合開展“聽老革命講那過去的事情”公益活動,集中走訪新中國成立前的老黨員,讓老黨員講述親身經歷。“老黨員就是身邊的榜樣,對黨忠誠,永遠聽黨話、跟黨走,是每個黨員必須做到的。”王小蘭説。

昌邑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孫建設介紹説,為科學激勵考評,在工作中還建立了“雙推雙培”制度,即優先把優秀羣眾義工推薦為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積極分子優先推薦為發展對象;及時把優秀黨員義工培養成義工骨幹、優秀義工骨幹培養成義工組織負責人。

昌邑越順紗線染整廠負責人叢欣濤20xx年加入了義工組織。20xx年,他經營的企業成為昌邑市義工聯合會第89個“微愛計劃”愛心共建單位。受黨員義工深深影響和感染,20xx年2月,叢欣濤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xx年以來,已有763名義工被推薦為入黨積極分子,52人發展為黨員;327名黨員義工成為工作骨幹。

56歲的宋光先是昌邑市義工聯合會黨委第一書記。20xx年4月13日,宋光先從原單位被選派到義工聯的第一天,就主動註冊加入了義工隊伍。“黨員就是要處處帶頭、無私奉獻,幫羣眾做好事,等以後退休了還要繼續做義工。”他説。

20xx年被評為昌邑市“最美黨員”的李曉豔,是該市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丈夫徐向偉也是黨員,夫妻倆經常帶着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開展志願服務。72歲的黨員義工王文浩,曾做過律師,有近50年黨齡。他帶動大兒子、孫女加入義工組織,一家三代做義工。昌邑全市先後有20xx多個家庭、26個單位整體加入義工隊伍。

據統計,截至目前,昌邑市有義工39600多名,其中黨員義工5280名。20xx年以來,黨羣義工開展服務3100餘次,服務時間超2萬小時,在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羣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全市範圍內營造了“做義工、講奉獻、當先鋒”的氛圍。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1

今年以來,靈石縣把“三基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龍頭任務,以實施“3個+”舉措為抓手提升基層黨建質量,努力推動“三基建設”,築牢黨的基層執政基礎。

堅持“目標+結果”導向,全面提升基層組織的組織力。靈石縣制定了全縣“三基建設”20xx年度30項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在晉中市29項重點任務的基礎上增加了“開展優秀人才聯繫貧困户‘51+1’行動”任務,着力強化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同時,健全縣鄉村“三基建設”工作機制,形成縣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級各部門上下聯動、幹部職工齊參與的工作格局,統籌安排各項工作。

推動“堡壘+服務”型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提升基礎工作水平。該縣着力夯實黨員幹部學習、活動、服務、制度“四個平台”,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建設。每月的“黨員活動日”,以支部集中學習、集中議事、集中服務為主要內容,紮實開展以“黨員先鋒行”為主題的黨員志願者服務、黨員承諾、黨員聯户、走訪慰問等活動,把黨組織活動與落實縣委“兩個率先”奮鬥目標,與項目建設、脱貧攻堅、環境治理、安全信訪穩定等重點工作相結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

打造“先鋒+先進”隊伍,全面加強黨員幹部基本能力建設。靈石縣全面實施“五大培訓工程”,提升黨員幹部和各類人才基本能力素質,開展“組織前移、黨員亮相”“黨員示範崗、示範窗口”和黨員幹部脱貧攻堅“幫一把、扶一下、帶一程”“黨員户掛牌”等活動,不斷激發黨員隊伍活力,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積極探索年輕幹部培養、管理、選拔辦法,着力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幹部隊伍,為實現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建設生態和諧宜居的塔城提供人才支撐和組織保障。

嚴把政治標準,把年輕幹部“選”出來。拓寬年輕幹部選用渠道,建立幹部政治表現台賬,把對黨絕對忠誠、堅決維護祖國統一等內容作為評價幹部政治表現的主要依據,在幹部考察中開展領導幹部政治表現反向測評和地委“四個方面”基本要求專項測評。着眼優化領導班子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和所在單位職數配備情況,對經過實踐鍛鍊、綜合素質高、工作實績突出、有真才實學的年輕幹部大膽放到關鍵崗位使用,激勵年輕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加強教育培訓,把年輕幹部“育”出來。堅持把提高年輕幹部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以地縣黨校為主陣地,採取舉辦中青班、專題培訓班和互動交流的方式,邀請專家、領導進行政治理論、黨史黨建、法律法規等專題培訓。充分發揮對口援疆平台作用,選派年輕幹部採取“培訓+掛職”方式到遼寧掛職鍛鍊,開拓視野,深度提升年輕幹部綜合素質。利用現代媒體手段強化培訓,依託塔城小白楊黨建網、現代遠程教育站點、智慧黨建等平台,開設“微課堂”,明確政治理論、羣眾工作、黨建等學習內容,進一步增強年輕幹部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培訓效果。

強化實踐鍛鍊,把年輕幹部“煉”出來。完善年輕幹部培養掛職鍛鍊制度,圍繞提升聚焦總目標意識和落實能力,選派優秀後備幹部到其他地區掛職鍛鍊。建立實踐基地,先後選派年輕幹部充實到重點工作部門、專項工作辦公室等部門進行鍛鍊,切實讓年輕幹部在“吃勁”崗位磨礪鍛鍊。始終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鍊年輕幹部的主戰場,分期分批選派年輕幹部到“訪惠聚”一線和艱苦複雜工作崗位經受歷練,為年輕幹部創造深入基層、貼近羣眾的機遇,擇優選拔地直部門(單位)、縣(市)年輕科級幹部到鄉鎮任職,優秀基層年輕幹部到地直部門(單位)任職,促進幹部快速成長。

嚴管厚愛並重,把年輕幹部“管”出來。建立年輕幹部跟蹤培養教育管理長效機制,將嚴管厚愛和“精細化”管理貫穿跟蹤培養全過程。成立一線調研組定期深入聯繫單位、縣市瞭解掌握幹部情況,有針對地提出幹部需求計劃,瞭解掌握年輕幹部政治素質、組織協調能力、工作實績、羣眾公認度等情況,及時把綜合素質高、發展潛力大、責任心強的年輕幹部吸納入庫。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堅持經常性追蹤考察和談話,及時發現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年輕幹部思想上有情緒、工作上受挫、生活上變動,主動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幫助解決思想疙瘩,將不良苗頭控制在萌芽狀態。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3

今年三十出頭的魏孟詩一直在珠三角工作,薪水待遇優厚。20xx年,她卻選擇回到家鄉廣東茂名,當起了一名候任社區幹部。

像魏孟詩一樣,越來越多走出去的年輕人回到家鄉,擔任起“候任村(社區)幹部”。近年來,茂名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村(社區)發展,推行實施“候任村(社區)幹部”制度,着力打造高素質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全市至今已選聘優秀“候任村(社區)幹部”2778名,涵養基層組織的人才“蓄水池”。

優中選拔,首要把握政治標準

27歲的林常威是高州市根子鎮高科村人,大學裏一直是優秀幹部,畢業後在外工作順風順水。今年3月,林常威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家鄉高科村候任村幹部,滿懷自信、鬥志昂揚地走上了全新的工作崗位。

茂名有目的、有計劃地物色、培養、儲備一批“候任村(社區)幹部”。“通過建立完善選配、培養、管理、激勵一整套機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質村級後備幹部隊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茂名市委書記李紅軍説。20xx年12月,茂名全面推行“候任村(社區)幹部”制度,按照每個村(社區)1—2個名額配置,提前讓其參與處理村(社區)事務,為基層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據介紹,“候任村(社區)幹部”主要從本村(社區)致富能手、退伍軍人、村(居)民小組長、大學生村官、回鄉大學生和其他優秀人員中選出,滿足“候任村(社區)幹部”人選的“八項基本條件”,其中突出把握好政治標準,堅決杜絕政治不合格的人員成為“候任村(社區)幹部”人選。

據統計,在2778名“候任村(社區)幹部”中,35歲以下的2208名,佔79.5%;大專以上學歷的1358名,佔48.9%。他們的到來,進一步優化了基層村級幹部隊伍的年齡結構,提升了基層村級幹部的工作效能。

一線錘鍊,增添農村發展活力

“村裏來了一名年輕的候任村幹部,帶來了一股新風。”新面孔的到來,讓根子鎮柏橋村黨支部書記何怡高為之一振。

其實,很多鎮街的村(社區)幹部和何怡高都有同樣的感受,覺得這批年輕人文化水平高、綜合素質高,上級佈置的工作,一看就懂,立即上手,村委會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記者走訪調查瞭解到,當地“候任村(社區)幹部”們一上崗,多數都能迅速進入狀態: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推動新農村建設,他們在一線;千方百計打贏扶貧攻堅戰,帶動羣眾奔小康,他們在一線;化解羣眾矛盾糾紛,維護羣眾合法利益,他們在一線……

電白區麻崗鎮“候任村(社區)幹部”參與成功化解的農村土地、山林糾紛佔比達七成以上。水東鎮藍田坡村的戴泰鵬成為候任村幹部後,積極幫助村集體開展農村電商創建,讓村裏的優質農產品流通順暢起來。

“這些年輕人工作熱情高、有情懷、不計較個人得失,在農村這片廣闊土地必將大有作為。”電白區麻崗鎮黨委書記吳偉華説。

特色培養,順利實現新老交接

“如今‘村(社區)幹部候任制’已在茂名市開花結果,為農村(社區)打造了人才‘蓄水池’。”茂名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説。

為讓這批年輕幹部們迅速進入狀態,茂名建立“候任村(社區)幹部”的特色培養制度,安排他們擔任“五員兩助理”(即擔任公共服務平台操作員、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治安聯防員、食品藥品監督員,掛任村級書記助理、主任助理),讓他們能幹事、肯幹事、想幹事。

同時,組織部門每年選派“候任村(社區)幹部”到鎮街進行為期1個月的掛職鍛鍊,並由駐村(社區)、鎮(街道)幹部結對培養“候任村(社區)幹部”。目前,全市共舉辦培訓班130多場次,實現了“候任村(社區)幹部”全覆蓋。

經過兩年的儲備,不少村(社區)已經順利實現幹部的新老交接。在20xx年村級換屆前,作為試點的電白區共儲備“候任村(社區)幹部”276名,換屆時共有196名順利當選為村(社區)“兩委”幹部,當選率為71%,其中7名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4

通過實地走訪、社區訪談、科學評估等形式,對街道居民訴求和社區問題進行梳理分類和彙總,明確“五類”問題事項,按照“老社區用老鄰居處理老問題、新社區用新隊伍解決新矛盾、專業事找專業人專業手法解決”的方式梯次處理,促進問題多渠道、模塊化解決。一是建立重大事項協商機制。充分發揮社區區域化黨建聯動平台作用,針對社區重大事項,在黨組織主導下,聯動物業、駐社區單位、黨員代表、少數民族代表等進行廣泛協商,讓居民決策,並建立決策諮詢機制,邀請民主黨派作為評估員,提供智力支持和資源支持,為其保駕護航。二是建立難事協調解決機制。針對社區難點、熱點問題,完善合作共建機制,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的基礎上,邀請民主黨派作為協調監督員,組織相關利益方進行協商討論,促進社區難事能夠合理、科學、規範的解決。三是建立急事快速應對機制。在完善“定人、定責、定時、定效”工作法的基礎上,啟動快速應急系統,動員黨員、民主黨派、羣眾積極開展協商,制定完善應對方案,及時有效解決社區急事。四是建立愁事專業匹配機制。根據專業匹配原則,發揮社會組織專業優勢和民主黨派資源優勢,加強對社區內“愁事”的專業解決。五是建立雜事多元推進機制。發揮資源優勢和社會組織的動員優勢,建立完善社區服務體系網絡,針對社區雜事、小事等事項,根據問題的特性調配資源進行有效處理,將鄰里之間的小情緒、小火苗消除在源頭,成為矛盾糾紛的“減壓閥”和“滅火器”。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5

用事實和數據實時反映履責情況和工作成效,以精準監督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脱貧

“陽光扶貧”監管系統不僅是監督平台,也是發現扶貧領域問題線索的重要來源

“您好,您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後,我們發現您名下有一輛小型客車和一套商品房,根據規定,您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

今年初,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袁集鄉雙莊村村民萬某向鄉里申請最低保障,沒過多久卻接到不符合申請條件的通知。“如果沒有‘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我們很難發現萬某不符合低保標準,系統為扶貧政策的精準實施提供了更科學有力的依據,最大限度避免了錯保的產生。”市民政局副局長畢豐書感慨地説。

“我們堅持立足職能職責,強化政治擔當,督促黨委(黨組)履行主體責任,把為脱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擺在突出位置,以精準監督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增強羣眾的獲得感。”江蘇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蔣卓慶表示。

20xx年以來,江蘇省紀委監委分階段推進全省“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扶貧領域呈現出信訪舉報明顯下降、案件佔比大幅下降、新發問題大幅下降的良性態勢,扶貧領域問題易發多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信息化 公開化

各責任主體全部納入平台

扶貧領域是違規違紀案件的高發領域。江蘇省紀委常委、監委委員陳志揚介紹,全省20xx年在懲治羣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中,共查處涉及“三農”領域的有6000多人。特別是在全省脱貧攻堅主戰場的蘇北地區,部分設區市涉及扶貧的案件佔立案總數比重甚至超過60%。“如果不紮緊制度籠子,問題就會像割韭菜一樣,一茬接一茬。”針對扶貧領域的實際情況,省紀委會同相關市縣優化整合資源、科學再造流程,“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應運而生。

20xx年初,省紀委啟動扶貧領域專項治理,推動“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試點;3月指導淮安市先行試點,建設“陽光扶貧”監管系統;6月總結推廣淮安試點工作經驗;9月底蘇北5市全部上線運行;12月中旬“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實現全省13個設區市全覆蓋。

打開“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可以發現,裏面整合了多部門的大數據資源,通過信息化、公開化,加強對扶貧對象、資金使用、項目運行、責任落實等情況的日常監督和動態監管。記者隨手點開淮安市陽光扶貧網的“資金查驗監督”一欄,可以實時查驗全市所有扶貧濟困資金相關情況。例如,點擊淮陰區20xx年省級精準扶貧資金列表,可以看到漁溝鎮投資經營性用房項目,財政已撥付該鎮58.5萬元,點擊項目收益可以看到該項目已產生收益3.51萬元。

“我們將脱貧攻堅各責任主體全部納入平台,督促黨委政府落實主體責任、明確職能部門履行監督責任、強化紀檢監察機關‘再監督’職能,將各部門扶貧工作任務和工作效果全部放在監管平台上,用事實和數據實時反映履責情況和工作成效,改變了以往‘開會聽彙報、書面看成效’的狀況。”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王洪連表示。

數據比對 科學預警

及時發現違紀違規問題線索

徐州市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董某某20xx年納入建檔立卡,家庭人口3人。20xx年底,“陽光扶貧”監管系統通過數據比對,預警該户家庭成員董某(户主之子),購置長安牌小型麪包車。根據這一預警信息,沙集鎮東風村會計核實,董某現在縣城做淨水器生意,該車正在使用,且已結婚、與父母分開生活。東風村上報預警信息,提出將董某從建檔立卡中清退。

今年7月,縣紀委監委經“陽光扶貧”監管系統發現,東風村扶貧專幹王某不僅未將董某從建檔立卡中清退,反而新增家庭成員2人。縣紀委監委要求鎮紀委立即核查,鎮紀委核查後將董某和其妻、子從建檔立卡中清退,並將多領的收益追回後均分給全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户,王某被給予誡勉談話處理。

“陽光扶貧”監管系統不僅是監督平台,也是發現扶貧領域問題線索的重要來源,為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省運用“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數據比對、全程留痕、軌跡查詢等功能,及時發現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違紀違規問題線索,以及履責不力、監管不嚴,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虛假扶貧、數字脱貧等問題。淮安市20xx年以來扶貧領域立案件中約30%問題線索來源於監管系統;徐州市在監管系統中設置農村幹部直系親屬關聯查詢模塊,快速發現村幹部優親厚友問題;宿遷市泗陽縣每季度通報幫扶責任單位、幫扶責任人入村、入户走訪情況,各鄉鎮、幫扶責任單位未完成數、未走訪數均列表公開,並對存在問題的個人點名道姓通報曝光……今年1月至9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扶貧領域違紀違法案件807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16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件272起。

把監督嵌入關鍵環節

不必再“圍着飯菜打蒼蠅”

11月14日上午,泗陽縣南劉集鄉石渡村村民陳俠正在家門口加工一筐從村裏廠子拿回來的帽檐。“原本是我身體不好,長期腰椎間盤突出幹不了重活,誰知年初我丈夫又突然中風失去了勞動能力,家裏更困難了。”陳俠告訴記者,“幫扶幹部隔三岔五就來看望,先是幫我丈夫爭取到了殘疾補助,又幫我聯繫做零活,還幫忙籌集資金修好了破舊的屋頂,真是太感謝了!”打開幫扶責任人手機上的“陽光扶貧”客户端,可以發現每季度都有幹部走訪詳情,記錄了貧困户的基本信息、幫扶信息、收入信息,其中源於財政和捐助的資金由系統自動生成,今年以來已累計向該户發放了9136.6元。

“陽光”“透明”“公開”,是“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推廣以來江蘇扶貧工作的關鍵詞。通過陽光扶貧網和手機客户端,羣眾能便捷查詢自己享受扶貧政策的情況,還可瞭解所在村的所有扶貧信息,一旦發現疑似違規問題就可通過網站及時舉報。“以前扶貧都是幹部的事兒,我們對政策兩眼一抹黑。”不少村民表示,有了“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啥都公開了,心裏更亮堂了。

“以前是‘圍着飯菜打蒼蠅’,現在為扶貧工作罩上了‘安全網’,蒼蠅想飛也進不來了。”省紀委監委第九紀檢監察室副主任章健介紹,“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把監督嵌入資格准入審核、資金撥付使用、項目實施管理等關鍵環節:在資格准入上,彙集了公安、人社、民政、住建、財税等12個部門管理的xx大類信息,對建檔立卡人口進行比對核查。在去年核減不符合條件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30.8萬人基礎上,今年全省又發現存疑信息34311條,核減5966户、15943人。在資金使用上,各設區市監管系統共歸集了12個部門、32條資金線共283億元扶貧資金,細化扶貧資金歸集、支付、發放、使用程序,確保扶貧資金精準“滴灌”到扶貧對象和幫扶項目。在項目實施上,監管系統對扶貧項目申報確定、權屬確認、資金撥付、收益分配、績效評估等流程作出規定,不僅項目基本情況進系統,項目申報、招標、驗收等所有過程性資料也全部進系統,強化全程監管。

江蘇省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周廣智透露,下一步,江蘇將優化提升“陽光扶貧”監管系統,逐步向村務監督、集體“三資”管理、農村黨建、社會治理等領域拓展。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6

近年來,湖北省神農架林區黨委緊緊圍繞脱貧攻堅工作,選優領導班子、建強基層黨組織、夯實基層基礎,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抓脱貧攻堅中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羣眾的優勢,凝心聚力抓黨建,全力以赴促脱貧。

強化政治引領,築牢脱貧攻堅思想定力。擺脱“思想貧困”,是扶貧攻堅的首要任務。近年來,林區黨委深入學習研討相關政策,結合“新時代湖北講習所(神農架)”,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輪訓班、村主職幹部培訓班,深入開展專題研討,堅定脱貧信心。黨委常委帶頭深入聯繫村講黨課、過黨日,帶動領導幹部深入城鄉基層、項目工地、扶貧一線開展面對面政策宣講,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各級黨組織深入宣講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脱貧致富典型,激發脱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健全完善“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制度,落實脱貧項目、產業發展等重大事項村級民主決策程序,確保各項舉措黨員事先討論、事中帶頭、事後支持。

建強基層堡壘,激發脱貧攻堅組織活力。要想脱貧致富,支部建設是關鍵。堅持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相統一,加強支部示範化和標準化建設,每個鄉鎮打造一條黨建示範線。實施“聯鄉包村”“一村一策”,大力實施土地流轉、山林增收、光伏發電、服務創收、鄉村旅遊等發展模式,培植穩定增收的有效途徑,不斷增強貧困村黨組織的發展能力和服務能力。

推動重心下移,凝聚脱貧攻堅工作合力。始終堅持人往基層走、資源往基層傾斜,凝聚各方合力扶真貧、真扶貧。選派機關“一把手”任“第一書記”、優秀幹部任“第一書記”助理全覆蓋,出台脱貧攻堅職責落實辦法和管理辦法,健全管理機制。實行“第一書記”承諾制和辦實事項目制,推動脱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項目緊密結合、深度融合。推動79個機關與67個村“結對共建”,每名在職黨員聯繫1-5户貧困户,每名機關黨員幹部平均為基層辦實事好事20餘件。結合“兩新”組織黨建“百日提升行動”,深入開展“支部+企業”幫扶活動。神農架生態酒業有限公司在新華鎮龍口村建立紅高粱育苗基地,免費交給貧困户栽種植,收穫後以保底價收購,有效穩定貧困户收入。實施“能人迴歸”行動,聘請外出能人任村“名譽書記”“發展顧問”。實施“雙百人才”計劃,強化智力脱貧力度。推動黨員帶頭帶領致富,發揮先富黨員的幫富作用。

抓牢骨幹隊伍,強化脱貧攻堅核心引力。富不富看支部,強不強看“頭羊”。始終把選好配強帶頭人作為抓黨建促脱貧攻堅的關鍵抓手。落實鄉鎮幹部“崗位在村、陣地在村、責任在村”機制,嚴格控制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任期內職務調整,做到不脱貧不脱鈎、不調離。建好村級扶貧帶頭人隊伍,結合村“兩委”換屆做實“一村一策”,把政治過硬、羣眾公認的優秀同志提前調整到位,多方培植村幹部隊伍源頭活水。統籌社會各類扶貧力量,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畢業生補充”行動,公開選聘23名大學畢業生任村級助理,帶動鄉村本土人才迴歸和振興本土人才。

加強激勵保障,增強脱貧攻堅內生動力。堅持在樹立基層導向、落實政策待遇上下功夫,把基層幹部推動脱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落實談心談話制度,林區黨委書記和分管領導定期與鄉鎮黨政正職談心談話,鄉鎮黨委書記定期與村主職幹部談心談話,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堅定信心。建立村幹部待遇三級保障制度,嚴格落實村幹部養老保險、意外傷害保險、集中體檢、離任村主職幹部生活補貼等政策,激發幹事創業積極性。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7

去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以抓規範促提升為目標,以抓基層打基礎為核心,全面實施“五大工程”,大力激活黨建新動能,把規範提升貫穿基層組織建設的全過程,不斷推進黨的全面建設。

實施組織力提升工程。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舉辦了4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等專題培訓,培訓人數達630餘人。選派210餘名各級幹部赴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內蒙古黨校和北京市門頭溝區等地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等專題培訓。實行基層黨建項目化管理台賬制度,將全年黨建工作任務分解成若干具體項目,逐一明確各個項目的工作內容、具體指標和時限要求。

實施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工程。研究制定基層黨務工作全程紀實制度,將“互聯網+”與黨建充分有機融合,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實現了黨建基本制度和黨內政治生活通過手機APP全程紀實,黨委在線審核和資料遠程存檔,進一步規範和嚴肅了黨內生態環境。編印《武川縣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口袋書》,進一步規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民主生活會等黨內政治生活基本制度的主要內容、方法步驟及工作要求。

實施黨組織規範化建設工程。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41個村實現了支書、主任“一肩挑”,比例達44.09%。公開選派18名行政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到農村擔任黨組織書記,其中9名通過選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縣直機關工委以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和黨的工作覆蓋面為着力點,新成立黨支部3個,撤銷、更名、改建黨組織16個,10個黨組織按程序選舉了黨組織班子,7個黨組織班子進行了補選,12個機關黨組織負責人作了調整。

實施黨員隊伍素質提升工程。全面規範發展黨員工作,嚴把發展黨員程序關,全縣各基層黨組織對發展的75名黨員進行了全程紀實,黨員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請示、報告、公示、批覆、審批意見、決議等相關文書材料,全部單獨立卷,指定專人保管。進一步規範了黨員隊伍管理,對黨員信息實施了動態管理,推進黨員電子身份認證、組織關係網上轉接、黨內統計數據網上填報分析,提高黨員教育管理服務信息化、精準化水平。

實施基層黨組織保障工程。挖掘縣內豐富珍貴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建設武川縣黨員黨性教育基地,創建紅色黨建品牌,通過組織黨員幹部開展集中培訓、現場教學等形式,使黨員幹部接受紅色教育、黨性教育和廉政教育。推行村幹部輪流坐班制度,進行黨務、村務諮詢解答,調處矛盾糾紛。大力推進村級便民服務代辦點建設,集中統一辦理黨務、民政、社保等服務事項,確保為羣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8

“黨員精準扶貧示範工程資金結餘840元擬購買雞苗贈送給貧困户,榨菜基地育苗誤工費支出3600元,花椒種植技術授課費1700元……”11月9日清晨,四川大竹縣中和鄉清涼村黨務公開欄上,新貼出的一紙公示,引來眾多村民駐足圍觀。

“這意見,那意見,一公開就沒意見;這難辦,那難辦,一公開就好辦。”這是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人大代表、廟壩鎮長樂村黨總支書記楊幫武,結合自己40多年的農村基層工作經歷,對村級黨務公開工作的切身體會。

“心裏沒得鬼,就不怕羣眾那張嘴”

大竹縣地處華鎣山區,信息閉塞,在村級治理上曾經相對滯後。20xx年1月,清河鎮鐵峯村在未經“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決策公示的情況下,按照各組“20xx年整村推進硬化水泥路工程”集資款3%-5%的比例,發放村民小組長誤工費,引發部分村民集中上訪。時任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等分別受到相應處理。

針對基層羣眾普遍關注事項,大竹縣在全縣443個村(社區)全面推行“亮開政策、亮開受理、亮開辦理、亮開結果”“四亮”工作法,及時公開工作安排部署、重點任務推進和地力補貼等惠民政策落實情況,並依託“民情一點通”信息化平台,讓羣眾隨時隨地查詢。

面對村民不願流轉荒山荒坡和閒置土地給白茶公司種植白茶等情況,團壩鎮白壩村採取“公示欄”上算收入賬,組織羣眾赴浙江實地考察,村幹部帶頭流轉土地和種植白茶等方式,徹底打消羣眾心中顧慮。目前,白茶核心產區面積發展至1萬畝,輻射全縣12個鄉鎮18個行政村發展白茶2.2萬畝,帶動3600餘名貧困羣眾脱貧致富。

“基層黨組織工作要在陽光下運行”

“推進鄉村振興,必須抓好黨務公開,只有把明白賬亮給黨員羣眾,基層黨組織工作才算是在陽光下運行。”大竹縣委書記何洪波説,全縣堅持以村支部公示引領方向和黨員公示示範作用為核心,多形式探索村級黨務“明白”機制,在服務黨員羣眾中有效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黨務公開如同“新聞”,必須第一時間發佈,第一時間讓羣眾知曉。除了在村辦公室外設置黨務公開欄,黃灘鄉平橋村利用“鄉村大喇叭”,對羣眾普遍關心的重大事項進行定期播報。“黃書記喊我們去村辦公室開會,給我們算花椒基地今年的分紅,我在地裏幹活都聽得到!”貧困户唐珍瓊説道。

“鄉村振興,村幹部是帶頭人”

“黨務四亮”,黨員幹部作用發揮得好不好,直接關係着羣眾的支持度和參與度。大竹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吳煉表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落實,村上黨員幹部既是骨幹也是帶頭人,更是羣眾的聚光燈。”

大竹縣優選在家、在外能人,回引258名“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的致富能手進入村“兩委”班子,65人成功當選村級黨組織書記,為村級幹部隊伍建設注入源頭活水。

“全鄉全面規範黨務村務公開,時時更新內容,使我們黨員羣眾能近距離、全方位瞭解黨的政策和惠農政策。”牌坊鄉鄉長蔣亞玲説。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19

日前,廣州市舉行互聯網行業黨委成立大會暨全市互聯網黨建工作座談會。截至今年7月底,廣州全市互聯網企業共成立黨組織169個(其中黨委10個、黨總支6個),覆蓋企業436家,其中今年新成立黨組織83個,同比增長96.5%;全市互聯網企業共有黨員7358名,其中今年新增黨員3267名,同比增長79.9%。

據廣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世彤介紹,廣州互聯網產業發達,集聚了一大批優秀互聯網企業。天河區早在20xx年9月就已成立廣州互聯網產業園黨委,下設7個互聯網企業黨支部。今年3月和9月,全市首個互聯網企業黨委——廣州動景計算機有限公司黨委、全市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黨委——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黨委,也先後在天河區成立。此外,在廣州,科大訊飛(華南總部)等知名互聯網企業亦紛紛成立黨委,唯品會則升格成立黨總支。

海珠區以“六同步工作法”推進“兩個覆蓋”——努力推進黨建工作與招商引資同步進行,黨員培訓與員工培訓同步開展,黨員服務與政務服務同步組織,組織管理與企業管理同步升級,專項經費與企業支持同步落實,企業形象與黨建品牌同步打造。同時,努力推進互聯網企業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黨建引領互聯網行業健康發展,貼心服務企業。”廣州互聯網協會黨支部書記、祕書長章江花説,除了配合廣州市委組織部開展好互聯網企業黨建調研和黨建服務,協會還將充分發揮行業優勢,搭建線上線下黨建活動平台,不定期開設“專題論壇”,推進黨建業務、黨建陣地共建共享。

做好黨建教育促使社會發展集合 篇20

“我年齡大了,掙不到錢了,現在還能領取分紅,還是要感謝黨的政策好啊!”在陝西太白縣王家堎鎮和平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大會上,領到1300元分紅資金的龍立忠老人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一年前,太白縣僅有4個集體經濟試點村,村集體積累幾乎為零。而現在,全縣44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全覆蓋,24個村已初見成效,共為羣眾分紅90.2萬元。

是什麼促使村級集體經濟短期內實現了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的蜕變?去年以來,該縣通過實施思想破繭、頭雁引領、產業示範、雙加帶富黨建領航四大工程,有效破解不願發展、誰來發展、發展什麼、如何發展等瓶頸問題,助推全縣集體經濟駛入發展快車道。

思想破繭激活力

“1978年實行包產到户,大家各奔各的生活,這樣挺好的嘛,現在為啥又要倒回去搞什麼集體經濟?”

面對諸多質疑和不解,該縣堅持破除幹部羣眾思想桎梏,全面推進“思想破繭”行動。印發集體經濟宣傳資料5000餘份,利用電視、廣播、網站等平台全方位宣傳,營造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濃厚氛圍。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組織縣鎮村相關負責人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黑龍江方正縣、江蘇蘇州市,省內榆林市、咸陽市、岐山縣等地學習取經、啟迪思路;邀請省市專家為縣鎮村三級幹部開展了“三變”改革專題培訓,進一步掃除認識障礙、打消思想顧慮。

思想破冰後的黨員幹部迅速投入深入發動羣眾的攻堅戰中,羣眾的態度逐漸由牴觸到接受再到贊成。思想認識的高度統一帶來了工作活力的全面迸發,在全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會議上,“將股份制融入集體經濟發展,努力實現羣眾由單一依靠土地產出向流轉土地收租金、入股企社分利金、進園務工領薪金多元化增收轉變”的發展新理念應運而生。

頭雁引領勇爭先

一名黨員一面旗,頭雁引領雁高飛。在發展集體經濟中,太白縣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做出樣子給羣眾看,甩開膀子帶羣眾幹”,催生了良好的“雁陣效應”。

該縣開展支部創新路,帶頭轉方式;書記創新績,帶領攻堅壘;黨員創新業,帶頭拔窮根“三創三帶”活動,助推黨建促脱貧工作,制定出台村幹部抓黨建促脱貧績效考核辦法,建立健全黨員“1+X”幫扶機制,253名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户1778户,建成黨建促脱貧產業示範基地34個、示範點27個。

黃柏塬鎮黃柏塬村黨支部書記和大學生村官採取“支部+合作社+電商+農户”的形式,合力組建股份制專業合作社,爭取資金60萬元,創辦電商平台和產業園區,全年網上銷售蜂蜜1000餘斤,帶動24户貧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得到廣大羣眾認同。

產業示範強基礎

位於太白縣西南部的太白河鎮東青村,上世紀90年代因盛產黃金而富甲一方,但近幾年隨着黃金資源鋭減、村上外出務工人口日益增多,村子逐漸淪為“空巢村”,集體經濟基礎非常薄弱。村黨支部書記薛小琴瞄準林麝養殖的商機,發動113户農户成立林麝養殖合作社,由村報賬員負責日常經營管理,通過收取合作公司代養費和出售林麝幼崽,年盈利36萬元,村集體收益近10萬元。

東青村的華麗轉身並非個例。近年來,該縣通過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構建起縣委黨建領航、部門扶持保障、各鎮推動落實、村黨支部具體實施的“四方聯動”工作格局,重點培育“優菜、擴莓、壯蜂、培藥”四大特色產業和設施種植、特色養殖、林木種業、休閒觀光、鄉村旅遊、電子商務等多元產業,實施產業項目129個,輻射帶動貧困户1400餘户,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雙加帶富拔窮根

支部帶好頭,羣眾有奔頭。

距縣城不遠的咀頭鎮白雲村,交通便利、環境清幽,是休閒旅遊的好去處。但老百姓幾十年來卻一直守着聚寶盆討飯吃,農忙時節起早貪黑種植蔬菜、農閒外出打零工,一年辛苦到頭,腰包卻鼓不起來。今年村“兩委”換屆後,新當選的村黨總支書記齊永麗帶領班子成員,通過“支部+協會+農户”的形式,組織羣眾建起白雲驛農家樂產業園。今年6月開園後,全村累計接待遊客5120人次,實現收入20餘萬元,户均增收4000元,村集體獲取收益近10萬元。

這是太白縣實施“黨支部+X+貧困户”“雙加帶富”工程的縮影。該縣按照“支部牽頭、黨員帶頭、農户入股、合作社運作”的思路,成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羣眾通過流轉土地、配套資金入股等方式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形成“抱團式”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

標籤: 黨建 精選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dangjian/j8n7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