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黨建黨委講話稿 >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通用15篇)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通用15篇)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1

“當時就想找個地縫鑽了,害臊哩!”去年9月的一次特殊培訓,讓趙泰刻骨銘心。

那天,寧夏回族自治區集中整頓農村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在吳忠市金積鎮開班,100名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被召集培訓,65歲的吳忠市利通區楊渠村黨支部書記趙泰,是其中最年長的。

20xx年7月起,寧夏針對農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開展“三大三強”行動: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本保障;加大培訓力度,增強能力素質;加大選拔力度,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截至12月17日,全區155名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全部培訓完畢。

指標考核,評星定級。20xx年以來,寧夏按照黨組織建設、服務羣眾、產業發展、黨員培養等多個方面,給每個村黨組織打分評星,從零星到五星定級,村幹部績效工資與星級掛鈎。對照各項標準,趙泰心裏明白:“軟弱渙散,楊渠村一點都不冤。”

幾年前,傳言村子要拆遷,楊渠村幹部和村民的心思飛了。這些年拆遷沒影,可村裏的路爛成泥,水渠不通,路燈沒有,村集體資產為零,6間土平房就是村辦公室……當了40多年村幹部,老趙感慨“從沒這麼丟人過!”

從20xx年被評為零星級村後,楊渠村開始悄然改變。改變的第一步,是陣地建設。楊渠村申請到改擴建村委會項目,600多平方米的“新家”去年落成,老年飯桌、兒童之家、村史館一應俱全。接着是完善村基礎設施。改廁入户、整修公路、疏通水渠、定製路燈……如今走在楊渠村,乾淨整潔的水泥路兩旁,農家青瓦白牆,寬敞的村級文化廣場上,老人們愜意地曬着太陽。

既下猛藥去沉痾,也養元氣固根本。“三大三強”行動開展以來,寧夏通過專項支持、項目整合,新建和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683個;根據人口,每個村按5萬至10萬元標準設立為民服務資金;市、縣兩級共培訓村黨組織書記2385名;調整撤換不勝任、不合格、不盡職的村黨組織書記248名。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2

召開信訪反饋見面會,建立匿名重複信訪舉報公開反饋、複查制度,細化打擊誣告陷害制度……

去年以來,湖北省紀委監委出台問題線索談話函詢了結反饋工作辦法,要求對三種不實信訪,公開或者在一定範圍內反饋了結情況,予以通報澄清;同時,對誣告、有意陷害等行為進行追責處理,保護了廣大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感謝組織信任我,還我清白,我一定要盡力為村民多做些實事!”雖然天氣寒冷,湖北恩施州建始縣景陽鎮謝家灣村黨支部書記趙文光一大早就到村飲水管道工程上忙碌起來。

不久前,趙文光剛剛被評為建始縣“優秀扶貧幹部”,然而這位56歲的老支書卻曾被人舉報貪污扶貧款項,一度沮喪到想辭職。

絕不放過一個有問題的幹部,也絕不能讓清白的幹部受到委屈。近年來,在湖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努力下,不少像趙文光這樣遭到誣告錯告的幹部恢復了名譽,幹事創業積極性受到了保護。

被冤枉咋辦?

查清事實、核准證據,確屬錯告誣告的,在一定範圍內通報澄清

“今天一些老鄰居、老夥計聽信流言,指責我‘居然是這樣的人’,我不知道怎麼解釋,真不想幹了。”翻開趙文光的日記本,去年3月的一行字格外惹眼。

時間回到20xx年9月,建始縣紀委收到羣眾舉報:趙文光貪污惠農補貼款,還在實施扶貧政策中優親厚友。

竟敢動扶貧“奶酪”?該縣紀委對羣眾舉報高度重視,立即走村入户,通過與黨員幹部、村民代表談心談話,展開調查。辦案人員很快發現,舉報的內容根本站不住腳。

景陽鎮監察室專職監察員朱喜林介紹,在該村,國家各項惠農補貼資金均是由銀行直接打入農户一卡通賬户,趙文光並未經手。雖然趙文光確實有一位表妹被評定為貧困户,但這是通過黨員和村民代表公開評議後決定的,為了“避嫌”,趙文光並未過多參與。

經過調查,建始縣紀委便基本查清了事實,並將結果反饋給趙文光,讓他安心工作。

然而,由於沒有公開澄清,村裏一些人仍然對趙文光指指點點。“我認真做好扶貧工作,卻受到無端指責和舉報。”趙文光委屈地説,村裏的流言和村民懷疑的目光讓他揹負了很大壓力。

去年以來,湖北省紀委監委制定了問題線索談話函詢了結反饋工作辦法,要求對三種不實信訪,公開或者在一定範圍內反饋了結情況,予以通報澄清。這三種情況包括:反映不實或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存在問題,採信本人陳述予以了結的情況;經複核後,認定失實或查無實證予以了結的情況;發現被談話函詢人存在部分問題,以適當方式處理後予以了結的情況。

去年10月27日,建始縣公開通報5起不實信訪舉報,為趙文光等5人澄清正名。11月5日,在謝家灣村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上,景陽鎮紀委書記吳錦烈再次宣讀了縣紀委為趙文光的正名通報。那天,趙文光激動得熱淚盈眶。

據瞭解,湖北多地出台了反饋、了結不實舉報的制度。恩施州來鳳縣要求對不實舉報的調查處理結果,通過信訪反饋見面會、院落會議等形式,在一定範圍內通報澄清;十堰通過召開澄清會、出具書面説明、在民主生活會上對約談函詢的問題進行説明等方式,消除負面影響;天門建立了匿名重複信訪舉報公開反饋、公開復查制度……去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了結反映失實問題線索20xx1件。

誣陷咋嚴懲?

各地出台打擊誣告陷害的細化制度,對誣告陷害人進行嚴肅處理

“向企業和施工業主們索要好處費,私設小金庫,不給錢就不辦事……”去年5月,有人向十堰市丹江口市紀委實名舉報涼水河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張某“吃拿卡要”。

丹江口市紀委立即行動,歷時一個月,對近年來涼水河鎮工程項目中標的20餘家企業進行走訪,卻未發現張某向企業“伸手”等問題。

當地調查組找到舉報人、丹江口市某保潔公司負責人石某,石某最終承認:因為與負責鎮上垃圾清運工作的張某因結算垃圾清運費用問題產生矛盾,捏造了張某的問題。

由於石某不是公職人員,丹江口市紀委將石某涉嫌誣告陷害他人問題線索移交市公安局。經過調查取證,公安局給予石某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同時,市紀委會同涼水河鎮黨委,針對張某被誣告陷害問題,召開信訪反饋會,在一定範圍內予以澄清正名。

十堰市紀委有關負責人認為,從誣告陷害的發生動機來看,有的是反映人對被舉報人的正常履職行為不滿,蓄意編造不實舉報信息;有的嫉妒同事提拔晉升,在組織考察公示前期,突擊舉報不實信息對其詆譭中傷等。

“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暢通舉報渠道,信訪舉報發揮了問題線索‘主渠道’,但誣告、錯告、陷害等行為也時有發生。究其原因,還是誣陷他人的違法犯罪成本太低。”十堰市紀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對誣告、有意陷害等行為的追責及處理,相關黨紀法規已有明確要求,各地也探索出台了一些打擊誣告陷害的細化制度。

20xx年底,孝感市雲夢縣出台了《雲夢縣黨員幹部誣告錯告處理辦法(試行)》,對誣告陷害黨員幹部的,按誣告者身份,對其進行嚴肅處理。恩施州巴東縣紀委則通過與司法機關建立對接機制,對惡意誣告黨員幹部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不敢放手幹?

紀委嚴把廉政關,對問題線索予以了結的幹部,不影響任用、評先表彰

儘管過去快一年了,恩施州巴東縣清太坪鎮派出所副所長鄧朝陽仍對被人“告黑狀”的事情記憶猶新。

20xx年2月,鄧朝陽在調查一起鬥毆案件後,突然遭到信訪舉報,説他在辦案過程中強行搜身、強迫簽字、扇耳光。

“我們作為公安機關,把當事人傳喚到派出所進行詢問,合法合規,當事人卻到縣裏、州里反覆告我,説我毆打他。”鄧朝陽很無奈,“不過舉報人不知道的是,在進入派出所之後,包括在辦案區,我們都是全程錄音錄像的,所以我很有底氣。”

去年9月7日,巴東縣紀委監委公開通報10起不實信訪舉報,為鄧朝陽等人撐腰。

“過去怕羣眾纏訪、亂告狀,辦案子時不太敢放開手腳,現在有紀委給我們撐腰,對抓好基層治安充滿了信心。”鄧朝陽説。

誣告陷害不僅會挫傷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還會助長“寧願不幹事,也不願出事”的風氣。為鼓勵幹部放開手腳幹事創業,宜昌市紀委針對查證不實的信訪件,在調查結束後,進行公開澄清、通報的同時,由黨組織負責人對被誣告的黨員幹部進行談心談話,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讓他們相信組織,依靠組織。鄂州市紀委則在調查結束後,向被調查人進行見面反饋,聽取意見和建議。

去年以來,湖北省紀委監委在幹部任前、評先表彰及有關人選廉政把關中,對295名問題線索予以了結的人選,提出“不影響任用、不影響評選、不影響作為有關人選”的意見。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3

“教師是特殊的職業,既要用廣博的知識、專業的技能、無私的關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也要用高尚的師德、敬業的精神、良好的形象,引領社會風氣。作為黨員教師,更要嚴格要求自己,成為新時代的優秀教師。”新年伊始,河南鄭州市文化路第三國小的“黨員活動日”上,該校黨員教師程曉璐與學校全體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交流談心,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近年來,河南鄭州市教育系統堅持紅色領航、立德樹人理念,全面凸顯黨建統領作用,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紅色基礎。

鄭州市教育局近年來將各個學校的黨建工程列入重點工作,明確黨建任務,並計入年度考核成績,作為評先評優條件,層層壓實黨建責任。同時,建立局領導聯繫黨建協作區制度,把局直屬75個黨組織編成了9個協作區,9位局黨組成員既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協作區黨建活動,又通過調查研究、督促檢查等形式指導推動協作區成員單位的黨建工作。

鄭州市教育局在局屬學校(單位)推進幹部任職改革,夯實基層黨建隊伍,強化校級領導幹部任職模式。校級領導幹部配備工作中“推行黨組織書記、校長一肩挑”“配備熟悉黨務工作、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的同志擔任黨組織專職副書記”;同時推動落實在學校中配備黨建專職幹部。

為打造學校黨建工作新品牌,鄭州市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了黨建示範點創建活動,現已培育黨建示範點17個,起到了較好的示範效果。

“鄭州市三十一中黨委開展了‘過政治生日’活動,精心設計形式與內容,精選書籍作為‘生日禮品’,在黨員的政治生日舉行贈書儀式,黨委書記、黨支部書記和支部黨員共同致賀。”三十一中黨委書記張新慧介紹,在贈送給過生日黨員的書本扉頁上,黨委書記針對黨員個人情況一一題寫贈言,寄予希望,予以激勵教育,利用這個特殊日子,為黨員“補鈣”。

鄭州七中開展了基層黨校提升工程,設立校長講壇。校級領導、黨委委員人人上黨課。以基層黨校為抓手,加強了中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黨校建立了“三級課程管理”體系,除聘請專家、教授授課,黨委委員必須人人上黨課,進一步強化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把穩思想之舵才能行穩致遠。”鄭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中立説,“緊緊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我們要求各個學校建立黨組織主導、校長負責、羣團組織參與、家庭社會聯動的工作機制。教育工作者必須時刻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是為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

鄭州市豐產路國小的優秀標兵翟珊珊長期堅持家訪,總結出了家訪工作有效方法,在真實的案例中探尋德育的規律,攜手家長做好家校共育,用耐心和愛心努力踐行“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的教師格言。為此,鄭州市教育局把她推薦為“河南省最美教師”,同時在“七一”表彰大會上集中表彰,激勵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奮勇擔當,樹立以黨建引領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導向。

目前,鄭州市教育系統基層黨組織全面推行“黨員活動日”制度,強化黨員教育隊伍的責任擔當。在活動日期間,基層黨支部落實“三會一課”、集中交納黨費,組織黨性觀念教育、思想政治、能力素質、廉政文化教育四項教育,立足黨員崗位實際,開展便民利民、扶貧幫困、治安維穩、文體娛樂、交通安全、環境保護、教育諮詢等志願活動,不斷豐富黨員活動日內容,提升黨員活動日實效。

“我們要不折不扣落實黨的建設各項要求,不斷提升教育系統黨建工作水平,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全面發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教育主題活動,實現黨建促團建、黨建促隊建,增進師生的愛黨之情,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凝聚隊伍力量。”王中立説,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深刻把握堅持黨對學校領導的重大意義和要求,切實發揮學校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切實把各級各類學校辦好管好,開創鄭州市教育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新局面。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4

雲嶺高原的最高峯是美麗神祕的梅里雪山。近日,記者走進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雲嶺鄉紅坡村——梅里雪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這裏鮮紅的玫瑰花爭相開放,村寨里黨建與脱貧攻堅交相輝映。

剛進村就聽見一片歡聲笑語,藏族村民們喜氣洋洋地從一輛農用車上領取化肥。原來,州種子培訓站技術員來村裏培訓白芸豆栽培管理技術,參加培訓的村民每人可領到80元補助和一袋化肥。

大學剛畢業的藏族姑娘次稱拉姆笑眯眯地放下化肥,用流利的漢語對記者説:“3年前上大學時,縣裏和村裏分別補助我3000元,幫助我上大學。回來後我發現家鄉變化真大,水泥路鋪到了家門口,家裏種的白芸豆能賣到5000多元,家鄉越來越美了。”

“這幾年學生上大學,州里縣裏都有補助,村裏發展集體經濟也有能力補助大學生,現在村裏大學生已有44個,我們就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協會,組織放假回來的大學生幫助村裏做政策宣傳、環保、扶貧、糾紛調解等工作,有些已工作的大學生還把村裏原來資助的錢回饋給協會,用來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紅坡村黨總支書記扎史説。

據扎史介紹,過去村裏因為貧困等因素,一些村民不團結,鄰里親戚相互不説話,近幾年村黨總支創新工作機制,抓黨建促民族團結和脱貧攻堅,開展“擁護核心·心向北京”主題教育活動,建立長效幫扶機制與和諧共處機制,現在村裏經濟發展、鄰里和諧、民族團結,越來越多村民多了一份感恩的心。村民魯追生病時,村裏資助他5000元治病,他病好後開客車,對學生和60歲以上的老人一律不收費。

在紅坡村村委會小廣場旁邊,有一個寬敞的室內文化廣場,裏面有籃球場有看台,這裏是紅坡村舉行“登巴·金安”傳統文化節的地方。扎史説:“村民們每年藏曆七月十五都有跳鍋莊舞的習俗,近兩年村裏就把這一習俗辦成‘登巴·金安’傳統文化節,全村人在一起跳鍋莊舞,比賽射箭和籃球,大家不論民族和宗教信仰,開開心心一起唱歌跳舞,村民之間的關係更融洽更和諧了。”

近幾年,村裏還成立合作社,種植白芸豆、葡萄、核桃、食用玫瑰,養蜂,全村179户藏族村民全部入股合作社,形成“黨總支+基地+貧困户”的脱貧模式,目前人均純收入9000多元。

“我們村有歷史悠久的紅坡寺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今後我們要發展鄉村旅遊,口號就是魅力山谷、和諧紅坡。”扎史站在村外小河邊30畝食用玫瑰種植基地裏自信地説。

30歲出頭的扎史,兩年前從縣市場管理局調到紅坡村任黨總支書記,當地幹部羣眾評價他工作有思路、做事有激情。20xx年以來,德欽縣先後從縣直機關選派了36名優秀中青年幹部到鄉鎮任職,選派了38名優秀機關幹部到村(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抓黨建促脱貧,扎史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德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都吉卓瑪表示,迪慶州20xx年7月以來通過深入開展“擁護核心·心向北京”主題教育,利用“千堂黨課進基層”和鄉鎮流動黨校等載體,建設“堡壘村”“平安村”“小康村”,全力把迪慶建設成為全國藏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範區。德欽縣64個縣直機關黨組織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結對聯建”,以基層黨建與脱貧攻堅“雙推進”為統領,大力推廣“黨組織+企業+合作社+貧困户”或“黨組織+公司+貧困户”等模式,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羣眾脱貧攻堅的堅強堡壘。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5

●黨的組織全覆蓋和強大的組織力是我們黨最大的組織優勢,基層黨建強,基層治理就強;基層黨建弱,基層治理就弱

●加強城市基層治理,必須抓住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建立羣眾需求全響應機制,確保羣眾關心關注的難題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

指出,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鬥堡壘。去年以來,北京市推進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着力破解城市基層治理難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源於實踐、來自基層,改革的核心是以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為主線,聚焦着力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服務羣眾的響應機制,激勵幹部在基層治理中擔當作為,着力破解服務羣眾、抓落實和城市治理“最後一公里”難題。

打通三個“最後一公理”

堅持羣眾訴求就是哨聲,建立羣眾訴求全響應機制,打通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街鄉“吹哨”是為了凝聚力量解決羣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部門“報到”是向基層報到、向羣眾報到,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實際工作中,街鄉重點圍繞綜合執法、重點工作、應急處置三個方面,吹好哨、報好到、辦好事。比如,朝陽區三里屯一條百米小巷曾經遍佈酒吧和餐館,被羣眾稱為“髒街”,三里屯街道黨工委吹響“攻堅哨”,會同有關部門集中攻堅、綜合治理,曾經的“髒街”變為生機盎然的“靚街”。探索實施“街巷長”制,建立“小巷管家”隊伍。選派街道鄉鎮幹部擔任“街巷長”,招募社區居民擔任“小巷管家”,深入大街小巷,全面感知社情民意、積極響應羣眾需求。推行基層黨組織、在職黨員“雙報到”制度。全市9175個單位黨組織、71.73萬名在職黨員全部回社區、村報到,引領帶動居民、志願者開展“週末大掃除”等常態化社區服務,形成了一道靚麗風景線。

深化街鄉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增強街鄉統籌協調能力,打通抓落實“最後一公里”。北京市以街鄉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推動治理重心下移,着力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着力強化街鄉黨(工)委領導核心地位。賦予街鄉黨(工)委統籌協調、督辦考核、人事建議等權力,街鄉黨組織統籌協調力度明顯增強,有效促進了條塊管理力量在街鄉聚合。制定完善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職責清單,讓街道集中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深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推進街道黨政機構大部門制改革,提升行政效能。推動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統籌增加街鄉、社區人員編制,採取區內調劑、市級補充等方式充實基層人員,探索整合基層協管力量。強化街道自主經費保障。統籌安排專項經費供街道自主使用,各區都建立了街道自主經費,使基層有權管事、有人幹事、有錢做事。

樹立到基層一線解決問題的導向,推進“吹哨報到”向社區延伸,打通城市治理“最後一公里”。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在社區。北京市着眼激活社區這個“神經末梢”,積極探索社區治理的有效路徑。開展社區減負專項行動。嚴格社區工作準入事項,依法取消市級部門下派社區工作事項150項、評比達標和示範創建項目31項,引導社區更好地聚焦主責主業。加大對社區工作支持力度。東城區選派141名街道正科實職幹部擔任“社區專員”,幫助社區協調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西城區各街道普遍建立社區黨組織“吹哨”、街道科站隊所“報到”機制,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機制。探索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組建社會治理委員會、社區議事協商會,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朝陽羣眾”“西城大媽”等優秀志願者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併發揮積極作用。

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激勵幹部在基層治理中擔當有為。堅持基層導向、民意導向,着力加強考核工作統籌,完善考核機制,形成制度閉環,倒逼責任落實。加強區委區政府對考核評價工作的統籌。完善考核頂層設計,取消職能部門組織對街鄉專項工作的考評,賦予街鄉對部門報到、履職情況的考核權。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堅持以羣眾滿意為根本標尺,以“下對上”為主要考核方式,讓部門、街鄉和社區“答卷”,人民羣眾“閲卷”。強化考核結果應用。探索將考評結果與幹部選拔任用、公務員評優、績效獎勵等工作相結合,進一步樹立忠誠擔當、事業為上、獎懲分明的鮮明導向。

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

總結回顧北京市的改革探索,主要有以下幾點經驗和啟示。一是必須牢牢把握住黨領導基層治理這條主線,把黨的政治、組織優勢轉化為城市基層治理優勢。黨的組織全覆蓋和強大的組織力是我們黨最大的組織優勢,基層黨建強,基層治理就強;基層黨建弱,基層治理就弱。加強城市基層治理,必須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黨的建設作為貫穿基層治理的一條紅線,確保基層治理正確方向;必須以黨的嚴密組織體系為依託,形成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體系,實現整體治理、協同治理、系統治理。二是必須深入推進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着力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加強城市基層治理,必須把街道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作為先手棋,賦予街道黨組織相應職責權限,推動基層治理力量綜合下沉,調整優化街道內設機構,整合基層工作平台和隊伍,確保街道聚焦主責主業,有精力有能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三是必須整合凝聚各方治理力量和資源,切實提高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必須善於用強大的組織力量撬動整合社會資源,把黨的組織和工作無空白、無遺漏地推進到城市各類組織、人羣中去,把單位、行業和各領域黨組織聯接整合起來,推動各相關組織深度參與基層治理;必須充分發揮黨的羣眾工作優勢,健全居民自治機制,增強羣眾自治意識和家園歸屬感,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四是必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造福羣眾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城市基層治理,必須抓住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建立羣眾需求全響應機制,確保羣眾關心關注的難題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必須以羣眾滿意為根本標準,把評判的“表決器”交到羣眾手中,形成解決基層治理難題的完整閉環,倒逼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守正出新。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6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重要舉措。強調,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組織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來抓,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提高村級組織服務羣眾的能力。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提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任務。近年來,贛州、宜春、吉安、新餘等地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強化黨建引領,堅持因村施策,突出造血功能,使出真功硬招,村級集體經濟不斷髮展壯大。最近,省委組織部對各市抓黨建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有關情況進行了調度,並彙總了有關數據,與20xx年相比,全省“空殼村”從9606個減少到270個,減幅達97.19%;5萬元以上的村從1964個增加到13001個,增幅達561.96%,進一步夯實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服務羣眾的物質基礎,提升了組織力,強化了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為打贏脱貧攻堅戰、促進鄉村振興、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堅強保證。為進一步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省委組織部策劃了本期月刊,刊發部分地方抓黨建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做法。

青山環繞,綠樹成蔭,寬敞整潔的水泥路牽連萬家,一座座房屋錯落有致。走進定南縣嶺北鎮蔡陽村,一幅“天藍、山綠、水清、地淨”的美麗新村畫卷呈現在眼前。可有誰知道,昔日的蔡陽村道路泥濘、村莊不整、房屋破落,是個遠近聞名的窮村,20xx年被列為“十三五”省級貧困村。短短几年時間,蔡陽村如何發生這麼大變化?蔡陽村黨支部書記袁印告訴記者,這都是因為有了省市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好政策。緊扣“村集體有收入,老百姓得實惠”的目標,蔡陽村積極利用省級貧困村扶貧資金和項目,立足村情大膽探索、匯聚產業活力,走出了一條“支部引領、資源盤活、產業推動、共同富裕”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之路。如今,村集體生態公益林每年可獲得補貼8萬多元,村裏的60KW光伏發電站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6萬多元,以“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户”模式成立起來的三禾兔業專業合作社,每年可為參與農户户均增收1.2萬元、為村集體增收6萬元……

在廣袤的贛南,像蔡陽這樣在近年發生鉅變的村還有很多。這是贛州市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搶抓政策機遇,全面推行“黨建+”理念,多措並舉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和“空殼村”,鑄就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黨建引擎”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xx年底,贛州市3469個村,“空殼村”全部消除,其中,5萬元以上的村2174個,佔比62.66%;100萬元以上的村47個;該市村集體經營性總收入達21841.9萬元,佔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的43.15%。隨着村級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農村新圖景正在贛南老區徐徐展開。

抓實村級集體經濟“一把手”工程

薄弱村、“空殼村”如何實現脱貧摘帽?贛州市委積極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主動作為、自我加壓、高位推進,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20xx年基層黨建承諾事項,提出“要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平均增長30%”的目標,出台《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各級黨組織書記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納入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考核重要內容,要求縣(市、區)委書記親自掛帥,作出承諾,年底兑現。上猶縣陡水鎮長坑村黨支部書記何德祿去年帶領村民流轉承包二十多畝土地,開展白蓮種植、創辦黑木耳基地,併成立食用菌合作社,村集體分紅達7.15萬元。石城縣豐山鄉陳江村黨支部書記陳必勤帶領村民成立“富萬家食用菌種植合作社”,投資30萬元新建8個茶樹菇種植大棚,每年僅大棚租金一項就為村級集體經濟創收2.4萬元,為村民增收40萬左右……

建立村級集體經濟考核激勵機制

贛州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脱貧攻堅的重要任務,建立健全黨員幹部責任落實機制、考核激勵機制、黨組織帶頭人選拔機制,保障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黨員幹部責任落實機制。為了讓各地各部門都“動”起來,贛州市委實行“一村一台賬”“一月一調度”,要求各地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制定具體發展計劃,明確資金來源、發展目標、發展模式以及具體措施,對薄弱村、“空殼村”實行銷號管理,形成“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追”的落實機制。20xx年,贛州市將幫助村級發展集體經濟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所掛點幫扶村集體收入未達到5萬元的,年度內不能評先評優;對發展緩慢的個別縣(市、區)委組織部長進行約談,在市級重要會議上對發展滯後的縣(市、區)點名批評。

黨員幹部考核激勵機制。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業績與村幹部報酬、績效考核、招錄考試掛鈎,調動村幹部謀發展、抓發展的積極性。瑞金市對新辦集體經濟長效項目、並能因此獲取持續性收入的村,市財政按投資額20%的比例進行資金獎補,激發村級積極性。石城縣對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超過5萬元的村,允許給村幹部增發1個月的基本報酬;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出突出貢獻的村幹部,在鄉鎮站所事業編制人員招錄中給予適當加分獎勵,優先推選為“兩代表一委員”、優秀共產黨員和勞動模範。“有獎有罰的政策很合理,幹部的幹事激情進一步激發,一批批肯幹、能幹、會幹的幹部脱穎而出。”石城縣委組織員辦主任許賢亮説。

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選拔機制。把選優配強黨組織帶頭人、夯實建強基層黨組織,作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和“空殼村”實現“脱殼化蝶”的關鍵之舉。大力推行“實習村幹部”培養制度,引導和支持致富能人、大學生、退伍軍人蔘選村“兩委”幹部,真正把組織認可、羣眾滿意的人選撥出來、培養起來、使用上來。在今年新當選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致富能手就有2105人,佔比達60%以上。信豐縣西牛鎮曾屋村曾梓清是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他牽頭修建村裏的通組公路,熱心村集體公益事業,得到村民和組織的一致認可,先被大家推選為村民理事會會長,後來又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當時,村裏還欠了7.5萬元的債務,上任後,他帶領村民種植了480畝煙葉,債務不到半年就還上了。現在的曾屋村,由支部牽頭成立憨農田園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摺合為股本,村集體佔股25%,村民以現金、土地入股等方式佔股75%。20xx年合作社經營性收入突破千萬元大關,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41.7萬元。

出台一攬子幫扶獎補政策

近年來,贛州由市縣兩級組織部門牽頭統籌協調,把服務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市縣兩級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的重要內容,推動金融、財政、國土、發改、扶貧等部門,研究出台多項含金量十足的幫扶政策,構建合力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大格局,破解以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在資金、政策方面的難題,為薄弱村和“空殼村”獲得集體收入“第一桶金”提供了有效保障。

——徵拆補償政策方面。按被徵收土地面積減去所徵範圍內集體建設用地面積後4.8%的比例,為村級預留建設用地。同時,將協徵協拆費全額返還村級,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實施土地“增減掛”項目,按照一定標準直接獎勵給村級集體。

——項目扶持政策方面。鼓勵各縣(市、區)整合涉農和扶貧領域資金,採取財政補助一點、幫扶單位和鄉鎮出一點、銀行貸一點的“三個一點”模式,幫助村級集體建設光伏發電站、購置商業店面等項目,實現穩定收入。

——金融扶持政策方面。市財政每年安排10億元風險緩釋金,撬動銀行信貸資金80億元,每個貧困村可申請貸款100萬元用於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由財政貼息3-5年。各縣(市、區)分別安排500-800萬元專項資金,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進行獎補和貸款貼息。

——税費優惠政策方面。對村級集體投資興建標準廠房、商業店鋪等實體項目,免收徵地管理費等行政事業收費,服務性收費按底價減半收取。實體租賃收入上繳税金地方留存部分,採取補助方式,用於村級集體運轉。

——產業獎補政策方面。對發展煙葉等特色產業的村,按照發展產業上繳税收的一定比例作為產業發展獎補資金,獎勵給村級集體。對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村,農業龍頭企業吸納貧困户入股並幫助其脱貧的,給予村級組織3000-5000元的獎補資金。

系列政策的出台,為撬動大量資金、項目集聚找到了有力的“支點”,助推了各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多年前,贛州市南康區東山街道坪嶺村黨支部書記曾憲貴面對村裏的“家底”發愁:105國道和322國道穿村而過,商賈如流,卻沒有一條通組的水泥公路;為了策應全區的城市建設,村裏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徵收,眼看都要建起高樓大廈,村集體卻窮得叮噹響。“村集體沒有收入,村民服務如何開展?”窮則思變,他積極向上爭取為村集體預留土地,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xx年3月,贛州市南康區出台政策,明確“依法徵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按照被徵收土地面積減去所徵範圍內集體建設用地面積後4.8%的比例,給予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預留用地指標”。這也成為贛州市各地解放思想,大膽謀劃,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量身定製的政策之一。20xx年11月,贛州市南康區龍華鄉雙江村拿出積累的“第一桶金”200多萬元,在南康首次以村集體名義拍買了商用地,開始謀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二次飛躍。“依託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我們將‘機遇性’收入轉化為持久性收入,使村級集體經濟有了‘聚寶盆’。”村黨支部書記鍾聖飛説。

找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

竹林舞台、木製小屋、民俗表演……大餘縣內良鄉白井村兒童夏令營基地成為孩子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放鬆身心的“快樂營地”。白井村生態條件優美,發展林下經濟、高山蔬菜、有機綠茶、鄉村旅遊等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鄉黨委書記周金平和村黨支部書記聶斌謀劃着,整合上級各項政策和資金,發展鄉村旅遊。聶斌表示:“只有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好了,我們支部才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羣眾才會信任我們、支持我們。”這一點,周金平深有同感:“縣鄉開大會,逢會必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我們不敢有一絲鬆懈。”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贛州各地牢固樹立“黨建+”理念,層層壓實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責任,結合實際,深挖潛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多元化、特色化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寧都縣小布鎮陂下村將閒置多年的小布中學校舍、老村部以及120畝村集體老茶園入股鎮旅遊公司,20xx年村集體獲得分紅27萬元。贛州市蓉江新區武陵村充分利用背靠高校園區的優勢,與文化創意產業公司合作,將53畝村組預留地用於開發贛南大學城文化廣場項目,每年租金收入達120萬元。贛州市南康區龍華鄉茶葉坳村利用村預留地入股建設標準廠房5000平米,年收入可達60萬元。安遠縣鶴子鎮半逕村組織農户以土地、勞務加入規模合作經濟組織,聘請專家指導成立電商扶貧合作社,對接電商企業簽訂包銷式協議,村集體從中獲取一定比例報酬,20xx年該村集體實現收入10.15萬元。

通過黨建引領帶動,贛州市各地村級集體經濟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並反哺基層建設,使村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號召力大幅提升,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明顯提高,為實現脱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吉安“四個一點”匯聚集體經濟發展合力

吉安市創新開展以“黨員樹旗幟、組織強堡壘、黨建強活力”為主要內容的“一樹兩強”主題活動,堅持以村黨組織建設為重點,配強黨組織書記,把政治堅定有理想、發展經濟有本領、處事公道有威信、遇到困難有辦法、帶農致富有熱心的人選入村級領導班子。在今年村“兩委”換屆選舉中,有1500多名致富能手、農民合作社負責人、優秀民營企業家、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被選進村“兩委”班子。該市通過加大財政投入、落實用地政策、金融信貸支持、整合項目資金等方式,匯聚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整體合力。財政資金“支持一點”。市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資金,作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競爭立項等方式,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遂川縣專門安排2400萬元資金,用於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解決“空殼村”和薄弱村無發展啟動資金的問題。用地政策“傾斜一點”。嚴格落實徵收土地預留地政策,積極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置換出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安排用於農村各類經營項目,節餘指標經批准可有償調劑到城鎮使用,其土地增值收益按比例返還村集體所有。新干縣實行圩鎮規劃區內徵收集體土地,拍賣所得價款扣除相關税費基金後,鄉鎮分成部分的2%返還給拍賣土地所在地的村委會。金融服務“優先一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把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納入評級授信範圍,並納入“財政惠農信貸通”支持對象,降低融資門檻,加大信貸力度,實行信貸優先、利率優惠。吉水縣對符合信貸條件的村集體提供5-10萬元“財政惠農信貸通”貼息貸款,支持村集體以土地經營權和房屋財產權作為抵押貸款,並享受利息優惠。目前,該縣共對152個村集體發放了貼息貸款,64個村集體和銀行簽訂了協議。涉農項目“整合一點”。充分利用中央和省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精準扶貧、光伏發電扶貧等政策資金,在國家政策允許範圍內,將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綜合開發、美麗鄉村建設、生態保護、土地整理、宅基地復墾、光伏發電、鄉村基礎設施等項目資金整合,更多地投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

新餘因地制宜促進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

新餘市堅持因村施策,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遊則遊,充分發揮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主體作用,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推進土地流轉,形成規模經營。新餘市鼓勵村級組織依法流轉農户承包的土地,以股份合作形式轉租給農業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户,進行規模經營、連片開發,實現土地規模化、集約化,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體收入。分宜縣湖澤鎮水川村將全村閒置土地流轉集中,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吸引投資商建設花卉苗木、蓮花種植觀賞等特色農業產業,村集體每年獲得收益10萬餘元。盤活集體資源,整合開發利用。新餘各地鼓勵村級組織對村集體辦公用房、校舍、舊廠房、倉庫等閒置或低效使用的資產,通過租賃、參股、聯營等方式進行有效開發利用,拓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渠道。渝水區城南街道東風管理處地處老城區核心地塊,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有店面近200間、大型集貿市場2個、中型賓館2家、專業交易市場1個,該處在新餘市高新區投資興建佔地70餘畝的東風工業園,現有集體固定資產達4.2億元,村集體年純收入860餘萬元,成為新餘市名副其實的“第一村”。依託特色農業,打造自主品牌。鼓勵帶領致富能力強的村黨組織,依託特色小鎮創建,結合村情實際,大力發展優質稻米、優質瓜果、高產油茶、蔬菜、中藥材、休閒農業等“一村一品”特色農業,打造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主導產業。發揮獨特優勢,壯大村級經濟。鼓勵有區位優勢的城中村、城郊村、園區村,有交通優勢的交通沿線村,有旅遊資源的村,依託各自優勢,實現特色增收。仙女湖區充分挖掘景區水面資源,在景區周邊17個行政村推行“黨建+虛擬旅遊股份”工作,即以景區周邊行政村協助職能部門完成轄區漁政管理、環境衞生管理、森林資源保護、違章建築管控等工作任務為“虛擬股份”,每年按有關部門考核打分情況,從景區水面發包費中拿出3-10萬元不等金額作為村裏的年終分紅,20xx年共獲分紅97萬餘元,各村平均收益達5.7萬元。

宜春多措並舉唱響強村富民之歌

宜春市提出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攻堅計劃”,通過税費返還、徵收補償、預留集體用地等方式,讓利於基層,支持村級集體增加收入。發展特色產業增收。立足各具特色的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實現集體經濟收入增長。適合發展現代農業的,採取返租倒包、租賃承包、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發展蔬菜、水果、茶葉等優勢農業產業,增加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做好“無中生有”文章。山林、河湖等自然資源豐富的,利用水資源豐富、風光優美的優勢,開發水利水電、旅遊觀光等項目,讓村集體和村民成為股東,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上高縣塔下鄉田北村由村集體出資成立從事建築工程承包業務的實業有限公司,兩年來村集體創收250餘萬元。盤活資源資產獲益。充分利用集體閒置資產,盤活資源,變“冷”為“熱”,激活農村“沉睡資產”,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城中村”積極整合閒置的辦公樓、廠房、設備及產業用地等集體資產,以公開招標形式實行買斷、租賃經營,或者以投資入股形式參與企業經營,提高閒置存量資產的利用率。“邊遠村”充分利用村級集體統管或農户承包的荒山、荒水、荒地、荒灘等“四荒”資源,鼓勵經營管理能手、種養大户進行規模經營,增加村集體收入。豐城市劍南街道丁家社區,把原來違章搭建的空地清理整頓出來,集資建設蔬菜批發市場和停車場,年租金超過100餘萬元。用足扶持政策生財。依託發展前景較好的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園和產業協會,採取股份制形式,讓村集體與農民以土地使用權、資產、資金、資源等方式參股,或投資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項目,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實現村集體資金保值增值。藉助多種途徑創收。經濟條件比較好、企業比較多的村,村級組織按照企業方便、村民實惠、村級增收的原則,發展各類中介服務組織,為企業和農户提供原料供應、技術指導、品牌註冊、市場信息、產品直銷、物業管理、宣傳推介等有償服務,收取中介服務費用以此來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上高縣蘆洲鄉章江村為村內4家石灰石開採企業提供保障服務,每年獲得服務性收入100餘萬元。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7

各位領導:

按照會議安排,現將元旦春節期間市容市貌整治安排部署方案呈報如下:

一、整治時間

在20xx年12月25日—20xx年2月10日期間開展以“防反彈、重鞏固、在提升”的集中整治行動。

二、整治範圍及項目

(一)整治範圍:轄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城鄉結合部,其中重點整治靈應寺菜市場、南海市場、廣靈路口。

(二)整治項目:遊商小販、非法佔道經營、店外經營、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噪音擾民、大氣污染、牛皮癬廣告、違章搭建、“門前髒、亂、差”、破損廣告、燈箱、雨棚等。

三、整治措施

(一)開展問題梳理、排查,以每一條街道為單位建立佔道經營、環境污染、噪音、煙塵、破損廣告、燈箱等台賬,對標問題、組織人員提前整改。

(二)約談共享單車負責人,要求按照現有停車區域,規範標準停放共享單車,以達到停放合理、科學美觀的效果。

(三)針對轄區牛皮癬小廣告,按照發現即整改的原則,錄入手機軟件系統。對於涉嫌違法的產品廣告,統一報公安處理。合理管控信息公佈欄,對物業、主次幹道公佈欄信息定期清理更新。

(四)針對違章搭建,尤其是待拆遷區域進行“拉網式”檢查、排查、督察,加大對防違控監控力度,對在規定時間內未整改到位的,組織人員集中整治,強制拆除。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8

虎山路街道是李滄區所轄社區最多的街道。工作中,街道黨工委區分情況、分類指導,充分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把社區黨支部的戰鬥堡壘搞堅強、黨小組的前沿組織完善好、黨員的示範帶動作用發揮好,維護羣眾利益,凝聚發展力量,使民主協商在基層落地生根。一是充分發揮黨支部在民主協商中的核心統領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於社區協商各個環節,不斷加強協商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以黨內民主帶動和促進社區民主協商發展,提出“有事您説不怕煩,搭建平台找資源;定準方向服務好,商討研究解民難;量化問題常回訪,畫好黨羣同心圓”工作理念,確保協商中支部作用的有效發揮,確保社區協商的正確方向。二是充分發揮黨小組在民主協商中的前沿組織作用。組織動員居民和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社區協商實踐,切實保障協商各方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找到滿足居民意願與法規要求的最大公約數。三是充分發揮黨員在協商民主中的示範帶動作用。以黨內民主帶動和促進社區民主協商發展,發揮好黨代表密切聯繫社區居民的積極作用,帶動居民共同參與到民主協商中來。四是充分發揮居民在協商民主中的主動參與作用。設立“百姓議事員”,深入居民區收集彙總居民反映的問題和意見,形成社區公共事務議題。通過“自下而上”的社區公共事務議題產生機制,把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協商議題,使社區內的協商民主更接地氣、更具實效,激發居民參與社區議事的內生動力,讓居民主動參與進來。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9

今年以來,北京大學將愛國奮鬥主題學習教育活動與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相結合,與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與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相結合,形成了“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熱潮。

聚焦主題,深入持續開展新生入學教育。開展“扣好第一粒釦子”新生第一課、“理想啟航”等緊扣價值觀主題的活動內容,促進學生整體的思想進步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訓練營活動設計注重創新,由即將擔任訓練營輔導員的高年級學生骨幹參與,重在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發揮其主動性、創造性。

將愛國教育融入課堂教學,打造精品政治課程。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作為全校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中的重點精品課程,校領導帶頭授課,知名學者先後登上講台。精心建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將典型人物案例與授課內容相結合,促進學生學習愛崗敬業的精神和服務羣眾的情懷。

立足國情促進對知識分子政治引領。積極推薦專家參加中組部、教育部定期舉辦的國情研修班。20xx年1月至今,有45位教師參加了各類人才國情研修班。自20xx年起,北京大學增設“青年人才國情研修班”,並針對海歸和頂尖人才組織專題研討班,通過現場教學與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幫助青年教師瞭解形勢,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以“勇當愛國勵志奮鬥者,爭做求知力行圓夢人”為主題,設置有“紅色之旅”“公益之行”“改革之路”“教育之道”“文化之途”“實踐之行”六大主題板塊,全方位、多角度引導廣大師生學習、踐行愛國奮鬥精神。專門設置“紅色之旅”革命精神傳承調研活動,鼓勵學生們尋訪革命遺蹟、瞭解革命精神、繼承革命遺志,並與新時代優秀知識分子愛國奮鬥歷程相結合,進一步激發師生們愛黨愛國、砥礪奮鬥的熱情與決心。

服務國家戰略,選派優秀團隊。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積極探索教學實踐與思政教育一體化機制,20xx年暑假派出14支“知行·同行”師生實踐團,赴12個省(市、自治區)的40餘個地市開展專業調研。北京大學第一臨牀醫學院組建專家、博士實踐團赴山東東阿縣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當地大夫帶去了多項專題講座,並在專家帶領下開展義診活動。

彰顯模範人物引領作用。將“院士回母校”活動納入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院士校友與學子座談交流,以自身治學做人、科學報國的經歷和感悟,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樹立職業理想、確立職業規劃、激發學習動力。加強宣傳平台建設,在校內各類媒體平台和刊物上開設專欄,深入挖掘在校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優秀學子先進事蹟,切實發揮網絡思政教育陣地和宣傳教育平台的作用。

展現青年風貌,引導青年立足本職做貢獻。創新團系統“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標兵”“青年崗位能手”評選工作,宣傳優秀個人、集體典型,展現當代青年精神風貌,積極引導校內各級青年工作者弘揚良好的職業道德,立足本職做貢獻。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10

20xx年12月16日,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委、縣政府印發了《“中國天眼”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創建方案》,科學謀劃了平塘縣域鄉鎮振興之路。塘邊鎮主動作為,緊緊圍繞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的重要指示,緊扣縣委、縣政府的戰略部署,借力“天眼”、“天坑”品牌優勢和貴州S315省道地理區位條件,凝聚全鎮幹羣力量,緊盯“黨建引領”工作主線,把好工作方向盤,積極探索黨建“1+N”工作模式,助力實現鄉村五大振興工作目標。

做好“1”的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夯實鄉村振興之基。一直以來,塘邊鎮堅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省、州、縣重要戰略部署,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統領好領導幹部的思想行動。村、鎮幹部進村入組做思想引導、羣眾動員,紮實開展“志智雙扶”工作。完成宣傳展板、宣傳橫幅製作張貼,開展“志智雙扶·感恩奮進”宣講會162次,實現了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創建宣傳動員全覆蓋,氛圍營造初見成效。制定鎮級《“中國天眼”鄉村振興示範區創建工作方案》,列出創建時間表和路線圖,強化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能力,抓好7個示範村的建設。

黨建+產業發展,產業興旺助力羣眾不斷增收。在“中國天眼”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創建工作中,塘邊鎮堅持把農業結構調整、產業扶貧作為首要任務,以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和落實農村承包地、林地“三權分置”制度為抓手,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建立了2800畝塘邊鎮精品李子套種金絲皇菊產業示範基地,並輻射帶動周邊村寨參與種植蜂糖李項目1.1萬畝。基地建成後,塘邊鎮重點以S315省道沿線為農旅結合產業帶打造“精品李子套種金絲皇菊”和百香果農特產業,以兩山地區結合各村資源優勢,繼續擴大產業調整覆蓋面。通過流轉農民土地,保證羣眾享受土地流轉費的同時,組織羣眾參與投工投勞增加務工收入,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和羣眾參與取得雙豐收,助推脱貧攻堅。

黨建+村民自治,文明鄉風提升鄉村振興內涵。自20xx年以來,塘邊鎮積極開展村民自治改革工作,在青山、雙河兩個試點村的基礎上,採取了“事管委”模式作為自治形式,引導、支持各村在依託村級黨組織的基礎上,進行村民再自治,羣眾自發行動起來組織成立了“產業發展事管委”“鄉風文明事管委”“矛盾糾紛調解事管委”等自治組織,羣眾通過參加事管委自治會來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和自我發展。在村民自治工作中該鎮堅持制度和德治並重。用經過羣眾認可簽字蓋印的《村規民約》、《組規組約》、《寨規寨約》等來規範羣眾行為。加強對“事管委”“自治會”的運行與管理,用德治感召羣眾行動,重視老黨員、退休幹部、鄉賢、寨老的模範作用,定期組織老黨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凝聚黨員力量。

黨建+隊伍建設,“人才紅利”助力鄉村振興。塘邊鎮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深抓兩個隊伍建設。強化黨政幹部人才隊伍建設。20xx年按照村幹部職業化管理要求,調整了村黨支部書記2名,儲備村級後備力量14名,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用好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對不能深入工作的堅決調換,對在鄉村振興示範區創建過程中表現突出貢獻巨大的幹部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激發幹部工作積極性,將人才智力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前進動力。加強基層文藝人才隊伍建設。塘邊鎮深挖本地文藝人才隊伍,建成了一支16人的八音彈唱藝術隊伍,用獨特的民族舞蹈和鮮活形式傳唱黨的好聲音,營造了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塘邊文化氛圍。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11

組織引領:從“自由分散”轉為“有效覆蓋”

“我大學畢業以後,黨組織關係從學校轉到了村裏,參加黨組織活動極不方便,現在園區裏有了黨組織,可以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困擾我多年的難題解決了!”鎮江京口區“e創”小鎮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黨員遲雲飛説。

在互聯網企業比較集中的開發園區新成立14個黨羣服務中心;在網絡遊戲、軟件開發等重要產業鏈的骨幹互聯網企業新建6個黨羣綜合體;整合優化90餘個小微互聯網企業黨支部,吸納1235名流動黨員參加雙重組織生活……鎮江市通過開展“百日攻堅”集中規範行動,使原來互聯網企業組織覆蓋“自由分散”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據介紹,為更好地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鎮江市結合實際,綜合運用了五種方法:單獨組建,凡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均成立單獨黨組織;派員組建,有一至兩名黨員的,由企業所在鄉鎮(街道、園區)選派黨建指導員成立黨組織;聯合組建,凡有流動黨員的,納入就近黨羣服務中心聯合黨組織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引員組建,每年組織一場非公企業黨員職工招聘會,注重黨員職工招聘和培育;帶動組建,沒有黨員的全部建立工、青、婦等羣團組織。據瞭解,截至今年6月底,鎮江市正常繳納社保1人以上的互聯網企業已普遍建立黨組織,黨的工作覆蓋率保持100%。

人才引領:讓“業務骨幹”煉成“先鋒大V”

在鎮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李健看來,隨着新媒體、網絡“大V”異軍突起,一些網絡“大V”的粉絲眾多。營造網絡清朗空間,首先就是要抓好意見領袖、網絡“大V”這個羣體。實施“先鋒+大V”培育工程是鎮江市推進互聯網企業黨建的又一探索。

“先鋒+大V”培育工程,主要是抓好互聯網企業負責人、業務骨幹和黨員這三支隊伍建設,把網絡“大V”培育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負責人和業務骨幹,把黨員負責人和業務骨幹培養成思想政治素質好、信息技術好、網絡人氣高、駕馭新媒體效能好的網絡“先鋒大V”。在組織架構上,鎮江市創新建立互聯網“先鋒大V”聯盟,搭建了網絡“大V”領導和管理平台;在制度設計上,建立網絡“大V”積分管理制度,以積分考核的形式鼓勵網絡“大V”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目前,互聯網“先鋒大V”聯盟有成員單位35個,培育入黨積極分子70名,培育黨員負責人、業務骨幹18名。

“‘先鋒大V’們充滿了正能量,在網絡空間充當了矛盾調和劑,也成了網絡善舉的帶頭人。”句容市聯盛網絡黨支部書記畢慶波説:“比如去年很多網友反映‘城西異味污染,環保部門不作為’‘城區部分道路夏季夜晚亮燈遲’‘交警部門亂貼罰單’等問題,點擊率較高,一片罵聲。‘大V’聯盟建立以後,我們專門組織‘先鋒大V’們赴環保、交通、公安等部門去調查核實,通過溝通協商,‘先鋒大V’們把處理情況進行網絡發帖,對輿論觀點進行恰當引導,取得了很好效果。”

活動引領:將“紅色基因”注入“網絡文化”

推行開機五分鐘黨課、設立網上黨員示範崗、開展網上志願服務、網絡黨建知識競賽活動……在鎮江市互聯網企業,這些都是能看到的實實在在的黨建舉措。

建設互聯網企業網上組織生活館,是鎮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兩新”工委書記馬振兵的“書記項目”,他説實施這個“書記項目”的初衷,就是考慮到互聯網正加速傳導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互聯網企業、網絡社會組織裏的黨員高度依賴互聯網,但他們遊離於常規的黨組織之外,缺少體驗組織生活的途徑。

今年3月,鎮江市互聯網企業網上組織生活館正式上線,該館分3D和網頁兩個版本,通過設置黨性提升教育區、組織生活體驗區、典型示範互動區等功能模塊,為互聯網行業從業黨員提供入黨宣誓、組織生活會、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支部“三會一課”、黨組織換屆選舉、黨組織“統一活動日”、談心談話、發展黨員、民主評議黨員、繳納黨費等組織生活的實境體驗,以互聯網技術手段搭建互聯網企業黨建服務平台,開闢出一條適應互聯網行業從業黨員教育管理的新路徑。

“虛擬的組織生活形式將黨員的教育活動從線下開展到線上,黨員只要動動手指就可盡享‘指尖上的組織生活’,營造了‘打開電腦、點擊鼠標、輕鬆學習’的氛圍,很好地激發了黨員羣眾的學習興趣,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鎮江市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負責人霍超表示:“在我們網絡社會組織中,一些在外地活動或者因身體原因不方便參與集中活動的黨員,也可以通過網上組織生活館參與到黨組織的學習和活動中來。”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12

嶽麓山上鬱葱數度不變,嶽麓山下榜樣層出不窮。

有人付出畢生心血敬養老人,有人堅守崗位不忘初衷,有人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有人日復一日志願守護家園……在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走入街巷,善德之事俯拾皆是;推開門窗,總有好人比鄰而居。近年來,嶽麓區先後有20多人被授予“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好人”等光榮稱號。

一個楷模就是一面旗幟。先後將5名無親無故的殘疾、孤寡老人接到家中贍養的全國道德模範廖月娥,行醫治病、扶危濟困的全國最美志願者劉習明,挨家挨户尋找、救下煤氣中毒夫婦的中國好人李良義,二十幾年來日夜悉心照顧老母親的十大孝星特別獎獲得者徐國斌夫婦……一個又一個好人,匯聚成一個又一個榜樣羣。他們如同擊入池塘的卵石,擴散出圈圈波瀾,在人們的精神世界激盪出振奮人心的旋律。

一方引導就是一顆種子。價值觀“看不見、摸不着”,怎樣才能深植人心?在嶽麓區,政府充當道德“引導員”,匯聚八方之愛。

引導,首先從“真金白銀”的機制創新入手。《嶽麓區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嶽麓區幫扶道德模範實施辦法》……一份份文件的出台,給予道德模範及家屬就業、就學、就醫、創業等方面諸多禮遇,在制度層面保證讓好人有好報、讓好人受尊敬,促進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數據顯示,近年來,嶽麓區相關幫扶資助達20xx多萬元。

除了機制建設之外,嶽麓區注重打造鮮活的載體,弘揚好人好事。嶽麓區開設“道德講堂”示範點,創造道德模範雕塑,成立“廖月娥敬老院”“段江華工作室”“徐正清五老工作室”“範志明五老工作室”等平台,不僅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還引導羣眾加入到道德模範隊伍中。

今天,做好人、行好事在嶽麓區成為一種文明風尚,滋養着嶽麓風景。

老義工範志明,身兼數職從事志願服務20xx年;張運和三十四年如一日義務守護湘江母親河,累計志願服務超過6萬小時;周平用愛心温暖弱勢羣體,從自發到組織再到平台化運營公益項目,8年吸引20xx多志願者加入;李秀芳發起成立唐氏綜合徵家長互助中心“唐果之家”,幫助400多個家庭和唐氏孩子獲得新生……

志願者的愛心服務,在嶽麓區全面覆蓋。大學聯考期間,有雷鋒車隊耐心等待;大型活動中,有志願者微笑引路;在貧困山村,有義工與青少年歡聲笑語;大街小巷裏,有黨團員志願服務隊清掃衞生、維持秩序。好人滿城,嶽麓怎會不美?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13

雲南省昆明市嵩明縣龍保社區的日子讓人羨慕:一年有幾百萬元的集體收入;集體開支在公示欄附有原始票據;社區幹部輪流開電瓶車在村裏巡邏;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有200元生活費補助……可在3年前,龍保還是一片亂糟糟:居委會和村民打了30多場官司,大門經常被羣眾堵。社區黨總支書記趙志願回憶:“那時候整天吵架,大家的精力和時間都耽誤了,更別説考慮發展門路了!”

轉機發生在20xx年,龍保社區“三委”換屆,新班子從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解決。此前由關係户承包園區道路清掃工作,引發了羣眾不滿,新班子決定收回承包權併成立保潔公司。“我們有專門的五級聯動訴求收集機制,訴求不解決,‘上頭’不答應。”趙志願説。他説的“上頭”,指的是雲南省紀委、監委建立的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監督平台,通過該平台,基層羣眾訴求可以“直達”市級乃至省級。通過解決羣眾訴求,倒逼基層治理規範化,還讓“五級聯動”在精準扶貧監督領域大顯身手。

據云南紀檢監察機關統計,羣眾訴求七成集中在民生領域,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社區鄉村。龍保社區監督委主任王東偉介紹,自己就是社區羣眾訴求點的信息員。去年8月,有羣眾通過聯動平台反映第六居民小組田間道路泥濘,大棚蔬菜運輸不便,一週之內就得到了解決。截至目前,龍保社區的109件羣眾訴求件件辦結,羣眾很滿意。

“基層幹部怕麻煩不給錄入怎麼辦?”面對記者提問,趙志願答道:“如果問題反映到鄉鎮,社區責任人是要被處理的。羣眾訴求辦理有責任劃分,社區解決不了的錄入平台,反而能推動上級解決問題,因為還有更高一級的監管!”

昆明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楊正曉介紹,“五級聯動”就像是“羣眾出題、紀委答題”,強化了民生領域監督和精準執紀,對於管好“微權力”、懲治“微腐敗”意義很大。

以嵩明縣為例,自20xx年9月“五級聯動”監督平台開通以來,縣裏共受理羣眾訴求6447件(其中脱貧攻堅平台受理1235件),百分百辦結。經過大數據梳理髮現,羣眾反映的問題集中在村幹部執行規定不嚴、以權謀私和村務不公開等方面。嵩明縣為此印發了《村級權力清單規範運行制度彙編》,有了“硬槓槓”約束,“微權力”不再任性。

20xx年8月起,昆明市把“五級聯動”推廣到精準扶貧領域,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截至目前,昆明市共錄入扶貧領域羣眾訴求舉報2.5萬多件,辦結率在99%以上;20xx年以來,昆明市紀委還約談扶貧領域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共35人。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14

“新當選的村居‘兩委’幹部和監委會主任,請於明天上午8點,準時到鎮政府報到,參加學習培訓。”5月21日下午6點,永城市演集鎮黨委書記朱建光在從鄭州返回永城的高速路上,用手機開啟“黨建大喇叭”系統,全鎮42個村(社區)410對大喇叭齊聲響起……

近年來,河南商丘市為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着力破解農村基層黨建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以永城市為試點實施“黨建大喇叭”工程,全市29個鄉鎮、3706個自然村實現村村通、全覆蓋,定時播放黨建等內容,探索農村基層黨建新路子。

在20xx年村“兩委”(社區)換屆工作中,永城利用“黨建大喇叭”,每天宣傳換屆選舉的方法步驟、時間安排、紀律要求等,促進了換屆選舉工作的圓滿完成。

黨的十九大以來,永城市演集鎮時莊村的“黨建大喇叭”成了村民們關注的熱點。20xx年10月18日,該村大喇叭給正忙碌的人們送來了十九大會場的原聲直播,黨的十九大閉幕後,該村村民還通過“黨建大喇叭”收聽十九大報告的相關解讀和上級及村裏的安排佈置。

除了政策精神傳達,“黨建大喇叭”還利用村民茶餘飯後時間,適時播放“防火、防盜、防騙”治安防範知識,讓村民在不耽誤生產生活的情況下,提高治安防範意識。如果羣眾遇到被盜、急病、失火等緊急情況,通過手機撥打就可自動開啟大喇叭向全村村民發出信號,接到信號的應急分隊和附近的村民,能夠立即趕到現場。這樣,永城開創了“一户有警、全村聯動,喇叭一響、天羅地網”的農村治安防控模式,構築了農村平安建設的“空中防線”。

“各位鄉親請注意,今天夜裏到明天白天,我市大部分地區將有雷電和短時強降雨,請大家做好防範”“夏花生播種,要密切茬口銜接,做到搶墒早播,推行起壟栽培,控制種植密度”……“黨建大喇叭”傳遞的內容力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拉近了黨羣關係。演集鎮陸樓村每週一通過大喇叭將本週村民應知事項進行播報,從“三夏”防火、秸稈禁燒到防汛抗旱,兩險徵繳,從敬老尚儉、鄰里互助到星級文明户評選,都能發揮作用。永城市78個駐村扶貧工作隊還利用“黨建大喇叭”廣泛宣傳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等方面的政策,讓羣眾瞭解扶貧工作、參與扶貧工作,營造脱貧攻堅的濃厚氛圍。

此外,永城市還充分發揮“黨建大喇叭”寓教於樂的作用,開設紅色歌曲板塊,定時播放紅色經典歌曲,村民可以邊拉家常邊品味節目,為羣眾生活平添了幾分色彩。“聽紅歌,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增加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對我們開展工作幫助很大。”劉樓村黨支部書記楊書勤説。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配套措施,把黨的聲音原汁原味傳播至最基層,把中央精神、省委決策和市委部署落實到最基層,讓幹部羣眾同心合力振興鄉村。”

抓好黨建統領促教育事業發展 篇15

近兩年來,四川成都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緊密結合,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組織領導體系,探索符合超大城市治理規律的發展治理新路,讓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

創新組織領導體系,推動形成發展治理一盤棋。成立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在市和區(市)縣兩級黨委序列設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協調各方力量,部署重大事項,推進重大改革。在市縣兩級建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在街道社區建立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市委、區(市)縣黨委、街道(鄉鎮)黨(工)委和社區黨組織四級聯動作用,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制發社區發展治理“30條”和配套文件,圍繞“五大行動”和“七大攻堅”任務,細化重點任務清單,建立定期督導、現場推進等制度,堅持一月一現場會、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督導、月月有通報。

推進街道(鄉鎮)職能轉變,成為領導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軸心”。強化街道(鄉鎮)統籌社區發展、組織公共服務、實施綜合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維護社區平安等職能,取消街道(鄉鎮)招商引資職能和相應的考核指標。重構街道(鄉鎮)內設機構,統一設置綜合辦公室、黨羣辦公室、社區發展辦公室、社區治理辦公室、民生服務辦公室和1-2個其他機構,強化黨的建設、社區治理、社會發展和民生服務等重點工作。完善權責統一的配套措施,建立街道(鄉鎮)權責清單制度和事權下放准入制度,明確街道(鄉鎮)與區(市)縣職能部門、產業園區、自治組織權責邊界,避免隨意下放職責任務,賦予街道重大決策建議權、下沉社區事項的統籌協調權和職能部門派出機構負責人考核意見反饋權。

健全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制度,推動社區黨組織更好履行黨章賦予的新職能。制定完善社區減負清單,出台基層羣眾自治組織依法自治事項、基層羣眾自治組織依法協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項、可購買服務事項、社區工作負面事項清單,清理和精簡創建達標評比考核以及會議和台賬,證明事項從313項縮減到15項。建立社區事項准入審批制度,新增社區工作事項必須按程序審批下沉,拆遷拆違、環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資等負面清單事項,不得下沉社區。“雙孵化”社會組織承接公共服務,在培育孵化社會組織同時建立黨組織,設立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專項資金,把建立黨組織作為社會組織承接公共服務的優先條件。全市城市社區共自主培育4209個社會組織、1690個社會組織黨組織,參與社區發展治理。

建立投入保障機制,推動人財物向社區下沉。建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專項保障資金和專項激勵資金,把政法、民政等20多個部門投向社區的項目資金統籌起來,以社區黨組織為主渠道落實到位。目前已投入資金上百億元,實施惠民項目9.6萬個。將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培養培育納入全市人才發展規劃,建立社區專職工作者職業化崗位薪酬體系,解決社區幹部待遇保障、教育培訓等問題,打通職業上升通道。實施“千村萬人村(社區)後備幹部孵化行動”,動態儲備1萬餘名社區後備幹部。把市、區、街道、社區黨羣服務中心建設列入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合理佈局商務樓宇、產業園區、商圈市場黨羣服務站,推進4300餘個社區黨羣服務中心優化提升,建設社區居民“可進入、可參與、可共享”的鄰里中心和温馨家園。

強化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引領各類組織和羣眾共同參與社區發展治理。通過組織聯建、利益聯結、共享資源,把分散在各領域各部門的黨建力量資源整合起來,共同參與社區發展治理。已建立起以136個街道、797個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為平台,3500餘名街道社區兼職委員為支撐的區域化組織架構。通過黨組織領導社區自治、街道商會參與、各方協商的方式,引導羣眾開展老舊城區改造、特色街區創建、背街小巷整治、平安社區創建、社區服務提升五大行動。全面推行機關幹部到社區報到、黨員積分管理制度,推動黨員爭當幹事創業先鋒。引導機關幹部下沉社區,鼓勵社區黨組織書記帶頭出資、發動黨員自願籌資,創辦社區社會企業,為羣眾提供政府不能幹、市場不願幹、羣眾又急需的社區生活類服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dangjian/9dev9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