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彙報 >

小城鎮建設工作情況彙報

小城鎮建設工作情況彙報

下面小編帶來了小城鎮建設工作情況彙報,歡迎大家閲讀。

小城鎮建設工作情況彙報

小城鎮建設工作情況彙報

一、鎮基本情況

鎮位於石阡縣城南面,距縣城8公里,國土面積75.33平方公里。全鎮轄15個行政村,153個村民小組,有5856户,2萬餘人,主要聚居侗族、苗族、仡佬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

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鄉鎮,雖有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但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基礎差、底子薄。原集鎮由中魁村和玉虹居委會組成,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集鎮人口僅為3750人,城鎮發展缺乏特色、人氣不足、規模不大、功能不全。,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進入全省100個重點示範小城鎮建設之列,鎮黨委、政府倍加珍惜,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擴大會議傳達全省、全市示範小城鎮建設工作會精神,同時立即對小城鎮建設工作進行了精心部署並付諸實施。如今,集鎮面貌有了較大改善,發展形勢更加明朗。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規劃編制情況

作為全省100個重點示範小城鎮之一的同時,也納入了縣城城區規劃範圍,根據《石阡縣小城鎮建設實施意見》和縣城第四輪總規修編相關規定,的定位是以發展農牧業、農副產品加工和旅遊服務業為主的綠色產業型、商貿集散型小城鎮。在此基礎上,圍繞城區發展,我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小城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出台了《鎮小城鎮建設實施方案》,對集鎮的目標定位、規劃佈局、實施措施等進行了進一步明確。目前正在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情況

通過大力爭取,整合各類資金,相繼完成了集鎮垃圾收集箱、電力、通訊網絡線路和自來水改造;完成了集鎮路燈安裝和美化、綠化;完成了集鎮後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和計生服務樓改擴建項目;完成了河東村寨道路三橫三縱、四周環繞、户户通車的路網建設和180户農户民居改造,配套建設了風雨亭、農家書屋和農民文化活動家園;啟動實施了河西蒙古民族村寨打造;同時,投入資金大力開展集鎮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充實了環保隊伍,對鎮區的污水排泄暗渠進行了疏通治理,落實了門前三包責任制,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徹底取締了馬路市場和佔道經營行為,使鎮區環境衞生得到了根本改善。

(三)項目編制及啟動情況

以來,通過與上級各部門對接,我鎮編制和申報了多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其中:支撐項目石阡縣龍地壩-城市道路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現正在進行初步設計編制;國際温泉城項目,得到了國開行貴州省分行的意向性支持。自納入縣城城區規劃以來,由於前期沒有控制性規劃,導致一些項目建設受限,隨着3月2日控制性規劃原則通過市城規委的審查,多個項目得到順利啟動,前期徵地工作正緊張有序進行。目前在建項目有:①投資4000元的石阡縣第三人民醫院項目;②180套公租房建設項目;③投入588萬元的集鎮防洪堤項目;④投入200萬元的中學教學樓擴建項目;⑤融資5730萬元收儲土地1500畝;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資配送中心建設項目。今年擬建項目有:①投資1250萬元的鎮污水處理廠項目;②木爪溪水庫提級改造項目;③江口至甕安高速公路石阡段項目。④預計總投資6.14億元的石阡縣龍地壩-城市道路。

三、存在問題

一是基礎設施不配套。因小城鎮建設規模擴大和品位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發展需要,主要體現在供水、供電、衞生、綠化、排污、泄洪和路網等基礎設施跟不上。二是建設力度不夠大。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公共基礎設施落後,導致城鎮化進程緩慢,中心城鎮職能發揮不夠,拉動經濟發展效果不明顯。三是失地農民就業難。隨着小城鎮建設的推進,建設用地不斷增大,大量農民轉變為城鎮居民,失地農民生存和就業問題勢必成為阻礙小城鎮發展的重要難題。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強宣傳動員,最大限度爭取羣眾的支持和參與,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強化規劃管理,嚴格按照規劃建設佈局逐步實施,有序推進。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編制項目庫,走出一條在政府引導下依靠社會資金參與小城鎮建設的路子。

4、加大上跑力度,主動與上級部門對接,最大限度爭取資金扶持,千方百計利用政策籠子解決資金困難。

5、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擴大城鎮容量,促進城鎮繁榮。

小城鎮建設工作彙報

建設和發展小城鎮是優化城鄉經濟、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戰略。為全面貫徹落實《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定》精神,今年以來,我鎮確立了工業立鎮、工業強鎮,以重點鎮建設統攬全鎮工作大局的指導思想,立足區位優勢,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經營、高品位綠化,拉大城鎮框架,完善城鎮功能,豐富小城鎮內涵,強化產業支撐,開創了新村重點鎮建設新局面,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一、基本情況

新村鎮位於新鄭市城北,北與郭店鎮、薛店鎮接鄰,東與和莊鎮接鄰,南與新建路辦事處、城關鄉接鄰,西與辛店鎮、新密市接鄰,距新鄭城區2公里,北距鄭州32公里,東距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4公里,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8公里,107國道、鄭新公路、新密鐵路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穿境而過。轄區面積74平方公里,轄梨園、張垌、新村、吳莊、七裏井、焦溝、前窪王、代灣、文士灣、裴李崗、屯孫、雲灣、二十里鋪、趙莊、高千莊、牌坊莊、時垌、馬垌、王垌、孫莊、鮑家、水泉、王畢莊、郝家崗等24個行政村,159個村民組,人口3.4萬人。耕地面積4.3萬畝,人均1.3畝。鎮區面積6平方公里。村村通柏油路,公路總里程82公里,其中鎮區內公路35公里,構成四縱五橫的交通網絡。102路公交車直達市區中心;鎮區建有35KV、220KV變電站各一座,除滿足區內用電外,還直接供應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用電。電話裝機總量2萬門,移動電話機站覆蓋全鎮,小靈通機站覆蓋鎮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基本實現了家家通電話。鎮區有水廠一座,日供水能力1萬立方米,鎮區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各類學校19所。鎮區有中心幼兒園1所,國小3所,國中2所,高中2所(新鄭一中分校和新鄭三中),中專2所(新鄭市第三職業中專和鄭州工業科技專修學校),大學1所(鄭州華信學院),文化站1個,圖書館1所,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文化教育體系。電視差轉枱2個,轉播節目已達到45套,覆蓋鎮區並迅速向農村延伸。全鎮現有醫院1所(新鄭市人民醫院聯合醫院),市120急救接待站一個,衞生所25個(鎮區8所)。敬老院一所,佔地48畝,可容納50多名院民。境內有雙洎河和黃水河,主要水庫有馮莊水庫、望京樓水庫和老觀寨水庫。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有花生、蔬菜和小雜果。地下藴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的裴李崗村是8000年前裴李崗文化遺址的首發地。另有著名的玉皇廟、望京樓及公主湖等名勝古蹟。地下藴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鎮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2%,建成甌江花園和下沉式廣場各一座,垃圾中轉站3個。自20xx年開始,新村鎮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河南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並先後獲得“中州名鎮”、“省奔小康示範鎮”、“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鎮”、“河南省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鎮”“鄭州市衞生鎮”、“鄭州市試點鎮”等榮譽稱號。

二、目前現狀與規劃

近年來,在全鎮廣大幹羣的共同努力下,上級政府與我鎮簽訂的各項責任目標全部完成。鎮區面積由原來的的6平方公里增長到13平方公里,鎮區人口達到人。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億元,財政收入萬元,鎮區居民可支配收入元,鎮區人均綠化面積平方米,人均道路鋪裝面積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以上,電話入户率%,自來水普及率達%,淨燃料普及率%,人均居住面積平方米。“五個一”工程的下沉式廣場投資萬元,建設工程已全部完成。在鎮區管理方面,村鎮建設管理所能夠按照職責搞好建設規劃,鎮區建設工程發證率達到100%。鎮容鎮貌良好,累計城鎮基礎設施投入建設資金萬元,按照重點鎮建設的有關要求,各項政策和配套資金得到落實,有力地促進重點鎮建設步伐。

三、具體做法

近年來,我鎮充分認識重點建設的重要意義,搶抓機遇,開拓創新;以重點鎮建設統攬工作全局,按照建設“醫藥化工產業集羣區”的戰略目標,依託區位優勢,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產業支撐),實現建設基礎設施與培育產業優勢並舉,積極實施城鎮帶動戰略,使小城鎮建設步入了良性可持續發展軌道。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強力實施小城鎮帶動戰略

鎮黨委、政府把重點鎮建設作為統攬工作全局的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主管副職和城建、工商、公安、土地、工業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重點鎮建設領導組,黨政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抓落實、督查檢查,主管領導具體抓、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問題。為了提高認識,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先後組織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村負責人到上海、江蘇以及我省的南陽、洛陽等地考察學習,實地觀摩。通過考察學習,真正使鎮村幹部提高了對重點鎮建設的認識,並根據全鎮工作部署,結合本村、本部門實際,列出了各自的工作規劃和發展方向,使廣大幹羣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二)超前規劃,合理佈局,繪製特色的城鎮發展藍圖

1998年我鎮邀請有關上海同濟大學專家對新村鎮區進行了總體規劃。根據我鎮發展,今年又邀請鄭州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對新村鎮的總體規劃進行了完善、修編。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堅持以規劃為指導,正確處理近期與遠期、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做到一次規劃、分步實施。並對重點地段規劃進行細緻調整,超前建設,以帶動周邊發展。

(三)加大投入,完善設施,打造醫藥產業集羣區

今年以夾,我鎮按照重點鎮建設有關要求,按照政府引導,充分利用社會資金的原則,多方融資,先後投入資金近2100萬元,高標準建設新村。一是完善建成區,進行基礎設施配套,

功能完善,鎮區中興大道東段改造工程共投入資金500萬元;投資萬元,開挖埋設排污管公里,公里已經完成。二是全力打造新區。首先進行了公益設施配套,今年投資萬元,改建鎮直幼兒園;投資350萬元,完成了新村鎮第一初級中學擴建工程;總佔地面積平方米的下沉式廣場,現已竣工

(四)實施“工業立鎮、工業強鎮”戰略,強化產業支撐

產業支撐是城鎮化的基礎。幾年來,新村鎮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醫藥化工羣體優勢、磨料羣體優勢、集貿市場優勢、經營人才羣體優勢,堅持以小起步,以多取勝,突出主導,形成集羣,努力打造新鄭“新區”。確立了把新村建設成為“北城醫藥化工產業集羣區”。目前,區內企業近200家,全鎮個體工商户達到家,張垌村的綠色瓜果、蔬菜暢銷鄭州,使新村成為新鄭發展環境優、產品結構最好的鄉鎮,實現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五)嚴格管理,加強監督,實現建設與管理協同發展

為了切實提高小城鎮的管理水平,我們注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建立管理網絡。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所負責對鎮區規劃建設進行了管理監督;環衞所負責對鎮區環衞保潔、綠化負責;工商所負責鎮區攤位秩序和店內經營負責;公安部門負責鎮區車輛秩序。二是制訂各項制度,責任落實到人。如衞生保潔制度、門前"三包"制度、鎮區攤位管理制度,並由專人負責。三是嚴格審批。對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首先到鎮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所提出申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所根據總體規劃,進行現場勘察後,拿出具體意見,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管理、統一驗收。四是抓好執法監察。對不按規劃設計施工的堅決予以整改,對違章建築堅決拆除。

四、發展狀況

1、促進了市場的繁榮。城鎮規模的擴大,配套設施的發展,增加了輻射力,特別是北城醫藥化工產業集羣區的建立及眾康醫藥批發市場的開工建設,為醫藥化工產品的流通提供了有利條件。

2、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隨着市場體系的不斷健全,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一是我們根據市場預測,針對本鎮實際,因地制宜,大膽創新,改革了舊的耕作制度,大力調整了種植業結構,擴大了優質小麥、瓜菜種植面積,抓住了主導產業,選準了發展農村經濟的突破口。二是依託交通便利和農業發展的優勢,大力發展了家庭養殖業,養殖奶牛頭。

3、促進了工業發展。城鎮各項環境的改善和配套設施的健全,吸引了一批企業集中開發建設。我們採取因地制宜,“走出去,請進來”加強領導,傳遞信息,合理佈局,重點管理的辦法,大力推選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明晰產權規模運行機制,鞏固發展了鎮辦股份企業,扶植髮展了個體私有、民營企業。目前,全鎮擁有各類企業180餘個,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個。全鎮工業產值達到7.6億元,為小城鎮建設發展積累了資金,增加了後勁,同時也為農村安置剩餘勞力3000餘人。

4、帶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城鎮建設規模的擴大,市場的繁榮,增加了人流、物流,加快了第三產業發展。目前新村鎮以食宿、娛樂為主體的店鋪已達100多家,從業人員達20xx餘人。擁有各類運輸車輛1000餘台輛,建築隊9個,人員達1500餘人,同時也帶動了其他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5、由於小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我鎮產業結構的調整推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培植增加了税源,明顯提高了固定税收入,20xx年實現財政收826萬元。

五、幾點體會

1、領導重視是關鍵。各級領導尤其是縣市領導對小城鎮建設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能否確立“小城鎮、大戰略”的觀念,對城鎮化的推進關係重大。目前必須要加強城鎮體系規範,根據實際,從城鎮化角度,立足產業優勢、區位優勢,制定有利於長期發展的城鎮體系規劃,避免出現小規模重複建設。要清除各種體制性障礙,落實各項政策和優惠措施,落實小城鎮户籍政策,消除不利於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合理有序流動的體制性障礙,落實重點鎮建設中的金融扶持政策,把重點鎮列入土地儲備制度實施範圍,充分發揮其融資和規範土地管理的作用等。

2、必須樹立經營城鎮的意識。幾年來,新村鎮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3億多元,僅靠鄉鎮自有財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多渠道籌措,才能確保各項建設資金的落實,包括向上級部門爭取獎勵補助,增加土地收益,適當的設施配套費收取及銀行貸款等。

3、必須培育主導產業,支撐小城鎮城鎮化是工業化的基礎。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為工業化提供了外部必需條件,而工業化為城鎮化提供了經濟基礎;諸如就業崗位、人才等。因此,必須培育主導產業以產業支撐城鎮,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

4、必須確立招商意識。招商是解決小城鎮資金投入和產業支撐的一個重要手段,可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公共基礎設施、市場基礎設施等對外招商。另外可通過宣傳本地產業優勢、包裝項目、優化環境吸引外來投資。

5、建設與管理並重。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要把農民從思想上、行動上改變為市民、鎮民,必須加強管理,實現從強制到自覺。新村鎮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挑選精幹人員,成立了50人的專業保潔隊、綠化隊和市容管理執法大隊,對鎮區的環境衞生實行“三包”責任制,主要街道全天保潔,垃圾及時清運,杜絕了“髒、亂、差”現象。鎮區的綠化實現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高質量的管理優化了生產生活環境,帶來了可觀的的經濟效益和深遠的社會影響,促進了傳統農民向文明鎮民的轉化,保證了小城鎮的良性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zuofanwen/8mlwm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