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十篇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十篇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篇1

油菜、桑樹、蔬菜種植項目實施方案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十篇

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加快精準扶貧攻堅和產業開發工作的部署,達到既培育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動我縣特色產業帶建設,又精準扶貧到户到人,增加貧困家庭收入,鞏固脱貧攻堅成果的目標。

結合我縣扶貧開發和農業生產實際,制定本項目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結合我縣的特色農業,大力發展秋冬油菜、桑樹和蔬菜等短期經濟作物種植,培育一批優勢特色產業,結合產業扶貧項目實施,以公路沿線和各鄉村旅遊景點為重點,在全縣形成油菜秋冬產業帶,加快觀光休閒農業發展,打造“短期能增收、長期能致富”的精準扶貧產業開發長效機制。

計劃冬種油菜8000畝、新種桑樹500畝、種植蔬菜50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10萬元,其中油菜160萬元,桑樹50萬元,蔬菜100萬元。

計劃發動3500户貧困户參與項目實施,受益人口達到14000人。

油菜平均每畝投入資金350元(不含人工費),平均畝產值1050元,每畝純收入750元。

種桑養蠶前2年每畝投入資金3990元(不含人工費),平均畝產值4800元,每畝純收入810元,第3年每畝純收入1560元。

按標準化種植管理的蔬菜,平均每畝投入資金1300元(不含人工費),實現平均畝產值4500元,每畝純收入3200元。

項目實施可帶動1500户6000人脱貧。

二、扶持對象

融安縣建檔立卡户(其中:20xx年貧困户和20xx年脱貧户按自治區文件已明確可以享受;20xx年和20xx年建檔立卡退出户尚未明確是否享受,需待自治區出台文件後再按文件執行)。

三、獎補標準和限額

冬種油菜、蔬菜每畝獎補200元,按户計算獎補面積自然連片最低為1畝,不足1畝的不予驗收。

補助上限為人均不超過3000元。

蔬菜品種以蔬菜栽培書框定的品種為準。

新種桑樹每畝獎補1000元,按户計算獎補面積自然連片最低為0.5畝,不足0.5畝的不予驗收。

補助上限為人均不超過3000元。

四、驗收程序和標準

(一)驗收程序

參與項目實施的建檔立卡户在出苗15天后,向所在村民委員會申報驗收;各村登記彙總後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驗收申請;各鄉(鎮)組織驗收完成後,造冊核定獎補金額,並在各村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各鄉(鎮)將請款報告和驗收材料一式兩份送縣扶貧辦審核,報縣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審批後,由縣扶貧辦將獎補資金撥付到各鄉(鎮),再由各鄉(鎮)撥付至種植户銀行賬户。

驗收檔案材料由鄉(鎮)和縣扶貧辦各存一份。

(二)驗收標準

1.油菜驗收標準

(1)種植時間為20xx年8—11月,面積在1畝以上,園地整潔,出苗整齊,長勢良好。

長勢差,每畝缺苗面積超過67平方米的,從驗收面積中扣除,扣除後面積不足1畝的,不予登記和補助。

(2)要求全面翻耕,開溝起畦,畦寬1.2-1.5米,溝寬0.3米,畦高0.2米以上。

移苗栽植的,移栽株距35-40cm,行距30cm。

2.桑樹驗收標準

(1)種植時間為20xx年1—4月,(嫁接桑:每畝種植2500—2700株,行距100—120釐米,株距35—40釐米;實生苗:每畝種植4000—5000株,行距80釐米,株距17—20釐米)新植必須規範,且保持園內乾淨整潔美觀。

面積達到0.5畝以上,成活率達到90%以上。

(2)園地整潔,土層深厚,翻耕並施有機肥;低窪積水、粘重田地必須開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嚴禁在煙草種植地、廠礦、磚窯附近等污染源建園。

3.蔬菜驗收標準

(1)種植時間為20xx年1-10月,要求種植面積在1畝以上,且保持園地整潔,出苗整齊,長勢良好。

(2)按照蔬菜栽培管理技術進行種植,要求全面翻耕,開溝起畦。

五、資金籌措和使用

項目資金來源於自治區、柳州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以及我縣統籌整合的財政涉農資金。

資金由縣扶貧辦統籌管理,項目計劃獎補資金總額為310萬元。

六、項目實施與管理

項目由縣扶貧領導小組產業開發專責小組負責實施。

縣農業局負責種苗組織、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工作;項目實施鄉(鎮)負責宣傳發動、為參與產業開發的建檔立卡户建立台賬、組織機耕、項目驗收和發放獎補造冊登記審核工作,並對驗收結果負責;縣扶貧辦負責獎補資金撥付工作;縣財政局負責項目資金管理監督工作;縣審計部門負責項目的審計工作。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篇2

為順利完成青蒿產業化扶貧示範工程項目目標任務,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根據我縣當前扶貧開發工作實際,以培育、發展新產業為着力點,提高經濟收入脱貧致富為主要目標,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通過項目的實施,不但滿足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青蒿素的原料需求、促進農民增收,而且為縣財政增收作出貢獻。

參與項目建設農户3500户,受益人口達13500人。

農户户均增收2800元,人均增收1000元。

項目實施可鞏固3000户11350人脱貧成效。

二、扶持對象

融安縣建檔立卡户、貧困村的非建檔立卡農户。

三、補助標準和限額

本項目資金補助由苗木補助和以獎代補種植資金補助兩部分組成。

(一)苗木補助:採取統一定點育苗方式提供苗木,委託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培育苗木,每株0.05元,苗木免費發放給農户。

(二)青蒿種植補助實行“以獎代補”方式補助:建檔立卡户每畝補助500元;貧困村非建檔立卡户按60%標準每畝補助300元;補助上限為人均不超過3000元。

(三)“以獎代補”種植補助的發放方式:農户種植青蒿,經驗收合格後,由鄉(鎮)統一請款按補助標準發放補助資金。

四、驗收程序和標準

(一)驗收程序

農户完成種植後向鄉(鎮)人民政府申請驗收;鄉(鎮)人民政府組成驗收組,按照本方案確定的驗收標準進行全面驗收。

(二)驗收標準

每畝要求種植1000株,驗收時成活率要達到90%以上;產量要求,每畝達150公斤(由廣西仙草堂製藥有限公司提供收購農户進廠原料數據)。

五、資金籌措和使用

項目計劃總投資291萬元(往年“十百千”產業項目結餘資金),其中苗木補助31萬元,以獎代補種植補貼260萬元。

六、項目實施與管理

項目由縣扶貧領導小組產業開發專責小組負責實施。

縣科技局負責種苗組織、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工作;項目實施鄉(鎮)負責宣傳發動,為參與產業開發的建檔立卡户建立台賬,組織驗收和發放補助造冊登記審核工作,並對驗收結果負責;縣扶貧辦負責補助資金撥付工作;縣財政局負責項目資金管理監督工作;縣審計部門負責項目的審計工作。

自治區扶貧龍頭企業廣西仙草堂製藥公司採取“公司+基地+科研單位+農户”的模式,與農户簽訂保底價為8元/公斤的收購原料合同,為項目實施提供保障。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篇3

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加快精準扶貧攻堅和產業開發工作的部署,達到培育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在精準扶貧中推動產業帶建設,增加貧困家庭收入,加快貧困人口脱貧的目標,結合我縣扶貧開發和養殖業生產實際,特制定本項目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項目計劃總投資1455萬元。

其中,家禽種苗補貼600萬元,畜牧養殖補貼375萬元,水產養殖補貼450萬元,其他品種養殖補貼20萬元,雛雞保育場建設項目補貼10萬元。

預計年內參與養殖農户1800户,受益人數7020人,可解決1560户,5835人口脱貧。

二、扶持對象

融安縣建檔立卡户(其中:20xx年貧困户和20xx年脱貧户按自治區文件已明確可以享受;20xx年和20xx年建檔立卡退出户尚未明確是否享受,需待自治區出台文件後再按文件執行)。

三、補貼標準和限額

補助上限為人均不超過3000元。

(一)家禽類養殖項目(600萬元)

1.土雞養殖(預計30萬羽,補貼450萬元)

補貼標準:年內每户購入脱温雞苗50-1000羽養殖,飼養2個月後可申請驗收,按驗收實數每羽補貼15元。

養殖要求:(1)土雞品種;(2)林下、果園放養;(3)建有與養殖規模相應棚舍;(4)雛雞必須經過50-60天的脱温期。

2.肉鴨養殖(預計10萬羽,補貼100萬元)

補貼標準:年內每户購入鴨苗50-600羽養殖,飼養1個月後可申請驗收,按驗收實數每羽補貼10元。

養殖要求:(1)建有與養殖規模相應棚舍;(2)做好糞污處理,不造成環境污染。

3.肉鵝養殖(預計2萬羽,補貼50萬元)

補貼標準:年內每户購入鵝苗40-500羽養殖,飼養2個月後可申請驗收,按驗收實數每羽補貼25元。

養殖要求:(1)建有與養殖規模相應棚舍;(2)做好糞污處理,不造成環境污染。

(二)牲畜養殖項目(375萬元)

1.生豬養殖(預計1萬頭,補貼300萬元)

補貼標準:年內每户購入生豬種苗2-10頭養殖,飼養2個月後可申請驗收,按驗收實數每頭補貼300元。

若留養1-5頭後備母豬的,待母豬第一次產崽後可再次申請驗收,按驗收實數每頭補貼200元。

養殖要求:(1)建有與養殖規模相應欄舍;(2)做好糞污處理,不造成環境污染。

其它品種的生豬,如香土豬、野豬等養殖項目參照以上母豬生豬養殖補貼標準和養殖要求執行。

2.山羊養殖(預計7500只,補貼75萬元)

補貼標準:年內每户按要求完成欄舍建設,購入種羊20—50只養殖,購羊後可申請驗收,按驗收實數每隻補貼100元。

養殖建設要求:(1)必須圈養;(2)欄舍建築面積為每隻羊不低於1平方米,可為磚混結構或鋼架結構;(3)建有相應的飼料房和青貯池;(4)配套建有每隻羊50平方米以上的活動場地,並建有山羊不可躍越的固定圍欄;(5)種有與養殖規模匹配的牧草,每10只羊需要配套種植1畝牧草;(6)建有相應的消毒、儲糞設施、排污達到環保要求。

(三)水產養殖項目(450萬元)

1.網箱養殖(預計1萬平方米,補貼50萬元)

補貼標準:年內新建網箱養殖200平方米以內,網箱建設完成,投放魚苗後,可申請驗收,按驗收網箱面積實數,每平方米補貼50元。

養殖建設要求:(1)必須是新建的網箱,用鋼管作框架,焊接牢固。

(2)規格為25-36平方米的小箱,每個網箱不少於4個浮桶,規格為72平方米以上的大箱,每個網箱不少於8個浮桶。

(3)箱網高(深)不少於2.5米。

(4)做好網箱的防洪、防火等附屬設施包,不能影響航道、排洪泄洪及灌溉。

(5)不得在人畜飲水水源管理範圍內,不能造成水質環境污染,不得影響市容景觀,不得在融江縣城段河道內新建網箱。

2.池塘養魚(預計20xx畝,補貼400萬元)

補貼標準:年內新建或改造池塘養魚1畝以上至6畝,建設完成,投放魚苗後,可申請驗收,按驗收面積實數,每畝補貼20xx元。

養殖建設要求:(1)主要用於新建魚塘或池塘改造以及苗種補貼;(2)要求魚塘四周護坡平整堅實,塘基堅固,塘底清淤;(3)魚塘垂直深度達到2米以上,水深達1.5米;(4)養殖品種不限。

(5)所投魚苗達到投放標準,每畝投放魚苗數不低於500尾。

(6)投放魚苗時,必須有所在地的村委幹部或包村幹部、當地水產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在場,並拍攝放魚苗照片作為驗收佐證材料。

(四)其他品種養殖項目(20萬元)

1.家兔養殖(預計1萬隻,補貼20萬元)

補貼標準:年內新購入種兔50-300只,飼養1個月後可申請驗收,按驗收種兔實數每隻補貼20元。

養殖要求:有相應的養殖房和青貯間。

2.其他品種養殖項目,如竹鼠、豚鼠等參照家兔養殖補貼標準和養殖要求執行。

(五)雛雞保育場(脱温)建設項目(10萬元)

經縣水產畜牧獸醫局和所在鄉(鎮)人民政府批准,年內新建標準規範雛雞保育(脱温)場,每個場脱温量每批達一萬羽以上的,當年向我縣養殖户供應4萬羽脱温土雞苗的,一次性給予兩萬元的獎勵資金。

四、驗收程序

20xx年12月1日前,按照方案養殖要求養殖的農户,向所在村民委員會申報驗收;各村登記彙總後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驗收申請;鄉(鎮)政府組織驗收完成後,造冊核定補貼金額,並在各村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各鄉(鎮)將請款報告和驗收材料一式兩份送縣扶貧辦審核,報縣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審批後,由縣扶貧辦將補貼資金撥付到各鄉(鎮),再由各鄉(鎮)撥付至種植户銀行賬户。

驗收檔案材料由鄉(鎮)和縣扶貧辦各存一份。

五、資金籌措及使用

項目資金來源於自治區、柳州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以及我縣統籌整合的財政涉農資金。

資金由縣扶貧辦統籌管理,項目計劃獎補資金總額為1455萬元。

六、項目實施和管理

項目由縣扶貧領導小組產業開發專責小組負責實施。

縣水產畜牧獸醫局負責全縣養殖項目實施管理和協調工作,協助鄉(鎮)做好養殖計劃方案,養殖種苗引進,及對項目實施檢查指導、培訓和彙報工作;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參觀考察和養殖技術指導、技術服務。

縣扶貧辦負責補貼資金撥付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項目資金管理監督工作。

縣審計部門負責項目的審計工作。

項目實施鄉(鎮)負責宣傳發動,貧困户申請審核,項目驗收,發放補貼造冊登記審核及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協調工作。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篇4

一、主題活動設計思路

蔬菜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到的,很多孩子更會頭頭是道地説:蔬菜很有營養的,多吃蔬菜身體好!而實際上我們卻不難發現,孩子們無論是對蔬菜的認識程度還是對蔬菜的喜愛程度都是很不夠的,很多孩子只能説出兩三種最常見的蔬菜的名稱,很多的孩子用餐時會悄悄地把蔬菜撥在一邊

那麼如何喚起幼兒對蔬菜寶寶的喜愛之情,使幼兒在寬鬆、自然、快樂的情境中瞭解蔬菜的主要外型特徵和營養價值?於是“樣樣蔬菜我都愛”這一主題便產生了。依據小班幼兒的認知風格和年齡特點,我們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了幼兒的自主建構和真實體驗。通過參觀菜場、去食堂幫廚、種菜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在真實體驗、自主學習、快樂分享的一個個活動中,充分感知了解蔬菜的不同種類、色彩、形態、口味等。

二、主題活動培養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蔬菜,知道名稱。

2.觀察各種蔬菜,瞭解其外形特徵。

3.知道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

4.初步培養幼兒不偏食的良好習慣。

三、環境創設準備

1、請幼兒收集蔬菜的圖片,在活動室裏佈置“好吃的蔬菜”、“歡樂蔬菜桑巴舞”等主題活動牆飾。

2、將幼兒和家長共同製作的蔬菜造型放入自然角展覽。

3、與幼兒一起收集的蔬菜實物佈置成蔬菜展,相互解釋、認識。

4、區域活動:

圖書區:各種水果、蔬菜的圖書。

益智區:水果蔬菜的自制拼圖;與蔬菜相關的益智玩具、遊戲盒、配對卡。美工區:圖書中的水果蔬菜的圖卡;各種美工材料。如油畫棒、膠棒、彩紙等。表演區:提供盤子、蔬菜模型、工作服、櫃枱,供幼兒遊戲。

科學區:投放有關蔬菜種子生長的小實驗,比較根、莖、葉的不同。

四、家園共育

1、經常帶幼兒到菜市場買菜,幫助幼兒認識和了解蔬菜。

2、在家中多讓孩子幫忙摘菜、洗菜,做一些簡單的涼拌菜和蔬菜色拉,激發孩子對蔬菜的興趣,喜歡吃蔬菜。

3、與孩子共同進餐,告訴孩子蔬菜的名稱和對人體的益處,注意培養孩子葷蔬搭配的良好飲食習慣。

五、主題系列活動設計

(一)活動一:社會活動逛逛小菜場

活動目的:

1、通過逛逛小菜場的活動,使幼兒體驗到秋天是一個大豐收的日子。

2、能根據菜場中各種菜的擺放位置,大致瞭解菜場中各種菜的分類及名稱。

活動準備:白馬農貿市場

活動過程:

1、準備外出

介紹今天外出的地方及注意事項。

2、參觀小菜場

這裏有什麼?(青菜、芹菜)這些菜都有一個名字叫什麼?(蔬菜)

菜場除了蔬菜,還有其他菜嗎?一起去找一找。(有肉類、蛋類、豆製品類、水產類、禽類)

幼兒觀察並詢問各種名稱。

3、回園交流

你在菜場看到了什麼菜?

有這麼多的菜,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二)活動二:社會活動參觀廚房

活動目的:

1、通過參觀廚房的活動,讓幼兒瞭解各種菜加工的過程

2、體驗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

活動準備:事先聯繫好幼兒園的廚房

活動過程:

1、準備去廚房

我們每天中午吃的菜從哪裏來的?

這些菜是廚師們直接放到鍋裏燒就可以了嗎?

你們知道我們今天廚房買了什麼菜,中午吃什麼嗎?

介紹今天要參觀的地方及注意事項。

2、參觀廚房

今天廚房間都買了什麼菜?

觀察廚師們是怎麼加工各種菜的。

幼兒可尋問廚師這些菜今天打算做什麼?

3、回班級交流

你在廚房看到了什麼菜?

這些菜廚師是怎麼加工的?(洗、切)

幫廚房爺爺擇菜擇四季豆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篇5

一、土壤選擇

種植蔬菜應選擇地勢高朗、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無病菌、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

二、品種選擇

冬春蔬菜應選擇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強、高產、商品性好的品種。夏秋季蔬菜應選擇耐熱、耐濕、抗病、豐產、商品性好的品種。

三、適時播種

早春避開低温天氣播種;夏秋避開高温暴雨季節播種。適當早播或晚播,減輕病蟲還發生機率。

四、護根育苗

除需要直播品種外的其他品種應採用穴盤護根育苗。地塘育苗或方塊育苗,苗牀下層土塊不要做得太細,只把表土耙細即可,這樣有利於苗牀漏水,減少漚根危害。

五、田間管理

移栽成活後應加強田間管理工作,保障蔬菜產量和質量。

(一)蔬菜栽培應採用深溝高廂栽培技術,便於排灌方便和調節田間小氣候;

(二)及時移栽,移栽做到兩帶,即帶藥和帶土。

(三)及時施好提苗肥、壯苗肥、壯果肥,防止脱肥徒長,增強蔬菜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發生;

(四)及時做好病蟲害預防和測報工作,對病蟲害採用綜合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方針。

(五)及時採收上市,茄果瓜豆蔬菜以早晨採收最好,綠葉蔬菜以露水乾了採收為宜;

(六)對採收好的蔬菜進行分級整理,分級包裝上市;

(七)及時清潔田間雜草和清除植物病葉,老葉,減少病源,降低病蟲害基數。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篇6

一、文件發佈的背景和依據

近幾年,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蔬菜產業發展,通過攻克產業發展各個環節問題,發展方式從零星走向規模、從露地走向設施、從傳統走向現代,蔬菜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不斷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三大戰略”“六大主攻方向”的決策部署,推動蔬菜產業揚優成勢,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我省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贛州市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__—20__年)》和《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出台了《南康區20__年蔬菜產業發展工作方案》。

二、文件的主要內容

方案明確了全年目標要求、重點任務、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1.目標要求。全年新(擴)建規模蔬菜基地鋼架大棚3000畝、規模露地蔬菜基地20__畝,改造提升現有規模蔬菜基地基礎設施,提高運營和種植水平,推廣“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基本菜農(貧困户)”生產組織模式等。

2.重點任務。主要包括擴大蔬菜基地規模、鞏固提升蔬菜基地、提升蔬菜基地效益、壯大職業菜農隊伍、補齊產業發展鏈條、拓寬市場銷售渠道等六大任務。

3.扶持政策。從新(擴)建大棚設施、噴滴灌設施、新建規模露地蔬菜基地、基礎設施提升改造、棚膜更換、引進市外職業菜農、蔬菜基地認證、蔬菜保險等八個方面進行扶持,按標準給予獎補。

4.保障措施。為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制定了明確職責分工、加強政策宣傳、強化服務指導、建立督導機制等四項保障措施。

三、文件的政策亮點

今年的工作方案,有效銜接了去年的政策,保證了政策的連續性,又立足當前,突出年度性,補齊短板弱項,優化出台了扶持政策。主要亮點概括為:

1.創新經營模式。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組織+大棚蔬菜基地。推廣“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基本菜農(貧困户)”生產組織模式,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建設蔬菜大棚,有償租賃給大户、基本菜農(貧困户)種植,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和貧困户穩定增收。

2.實施改造提升。堅持鞏固與發展並重,加大現有規模設施蔬菜基地的改造提升力度,實施棚膜更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對老基地的排灌溝渠、機耕道路、機井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增強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基地穩定生產,保障種植效益。

3.支持基地認證。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唱響蔬菜品牌,鼓勵蔬菜種植主體申報“二品一標”產品認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證、“富硒”蔬菜品牌認證,對年內獲得認證的,分別給予獎勵。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篇7

一、總體思路與目標任務

(一)總體思路

圍繞我縣田園綜合體創建總體規劃,充分利用我縣農村特色農業、山水資源、田園景觀、地域文化和人文傳統,大力發展鄉村農業觀光休閒旅遊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實施冬閒田油菜花種植,努力實現糧油增產、地力提高、鄉村美化、農民增收的目標,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任務

20xx年,我縣田園綜合體冬閒田油菜花種植任務5000畝。

二、項目分區及種植模式

1.核心區

白圩鎮萬畝垌縛龍亭周邊區域的冬閒稻田約1000畝為核心區。

2.輻射區(面上)

田園綜合體總體規劃範圍內,澄泰鄉下金莊起至白圩鎮趙坐村沿清水河兩岸區域冬閒稻田以及其他鄉鎮鄉村旅遊景點周邊區域、公路沿線冬閒稻田共約4000畝,要求交通便利,宜耕能排能灌(詳見附件1)。

(二)種植模式

1.社會一體化服務種植

核心區採取購買社會化服務種植模式,即通過招投標方式購買包括機耕、播種、施肥、開溝等一體化服務(包括建設觀景台、步道等),由中標單位包乾實施。

2.“先建後補”方式種植

輻射區(面上)採取“先建後補”方式進行,政府統一採購供應種子,以村委會或經聯社為實施主體分片實施,即村委會或經聯社自行組織機耕、播種、施肥和田間管理。

三、項目實施時間及進度安排

(一)實施時間

20xx年9月至20xx年3月底。

(二)進度安排

1.實施方案制定階段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負責《實施方案》制定,要求20xx年10月10日前完成。

2.種子及服務採購階段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負責油菜花種子採購工作及核心區種植一體化服務採購,要求20xx年10月底前完成。

3.項目實施階段

縣農業農村局和各相關鄉鎮政府組織實施油菜花種植項目,要求20xx年11月20日前完成種植任務,撥付項目進度款。

4.項目驗收階段

縣農業農村局和各相關鄉鎮政府組織開展項目竣工驗收(分部驗收、總體驗收),要求於20xx年2月底前完成項目驗收工作,撥付項目尾款。

5.項目總結階段

項目實施結束後,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做好項目實施工作總結,並以文件形式報告縣政府。

四、項目經費預算、資金籌措及資金撥付

(一)項目經費預算(詳見附件2)

1.核心區項目經費

參照20__年政府採購價格,按450元/畝計,1000畝需45萬元。

2.輻射區(面上)項目經費

參照20__年種植管理補助標準200元/畝,4000畝需80萬元;種子採購需27萬元;共計107萬元。

3.工作經費

全縣安排油菜花種植工作經費2萬元。

(二)資金籌措及資金撥付

資金籌措:油菜花種植項目所需資金共計154萬元,由縣財政局統籌安排。

資金撥付:核心區種植服務及面上種子採購由縣農業農村局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向縣財政局申請資金撥付;面上種植由各鄉鎮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向縣財政局申請資金撥付,資金申請材料需經縣農業農村局審核後才能提交至縣財政局。

五、組織保障及職責分工

(一)成立領導小組

(二)職責分工

1.縣農業農村局:負責統籌謀劃組織實施上林縣壯族老家田園綜合體冬閒田油菜花項目。

(1)農業股:統籌協調鄉鎮實施油菜花種植項目,指導農推站、農機股開展工作,參與核心區項目驗收;

(2)縣農推站:負責全縣油菜花種子及核心區種植一體化服務採購,開展油菜花種植技術指導,制定油菜花項目驗收標準,指導各鄉鎮開展項目驗收工作,參與核心區項目驗收;

(3)農機股:負責油菜花種植機耕組織服務協調工作,協助農推站制定項目驗收標準,參與核心區項目過程監督及分部驗收工作。

2.縣財政局:負責籌集項目實施所需資金,按進度撥付項目款項,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3.鄉鎮政府、農林水服務中心

組織實施本鄉鎮面上區域油菜花種植項目,負責做好種植技術指導、田間管理指導,項目竣工後及時組織項目驗收,並將項目實施相關材料歸檔送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備案。白圩鎮政府及農林水服務中心還需協助縣農業農村局實施核心區油菜花種植項目,參與核心區項目日常監管和驗收工作。

4.村委會或經聯社:在鄉鎮政府指導下,具體實施面上油菜花種植項目,組織本村機耕隊、貧困勞動力參與種植、田間管理工作。

5.中標企業:在縣農業農村局指導下,實施核心區油菜花種植一體化服務,種植管理用工優先使用當地貧困勞動力。

六、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和指導,共同推進油菜花種植

各部門、各鄉鎮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油菜花種植工作。農業部門要早謀劃、早準備、早行動,嚴格按程序做好服務購買及農資採購工作,確保種子及時供應到位;各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積極交流溝通,整合相關資源,齊心協力做好冬閒田多功能油菜花種植。

(二)做好宣傳和規劃,重點打造核心區域

當地鄉鎮政府要廣泛宣傳發動,做好選點規劃,加強對油菜花種植工作的監督檢查,強化資金監管。村委會(經聯社)作為實施主體,要主動作為,加強合作,積極引進公司、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户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經營,共同推進油菜生產規模化發展。縣農業農村局要重點做好核心區的油菜花種植,打造鄉村旅遊引爆點。

(三)嚴格技術標準和驗收,確保種植效果。農業技術部門要全程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和田間跟蹤管理,嚴格種植技術標準,特別是機耕環節,要切實監督指導到位,做到打碎、耙平、起壟和挖溝排水等,確保田間排水良好,保證種植效果。同時強化監管和考評驗收,切實做好補助資金撥付工作,確保項目資金髮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篇8

一、提高認識,增強抓好冬季農業生產責任感

冬季農業生產是防災減災的重要舉措,也是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把冬季農業生產納入我鎮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並以高度的責任感、緊迫感抓好我鎮的冬季農業生產工作。

二、加強領導,確保我鎮冬季農業生產任務全面完成

1、成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專抓專管,任務到村組,責任到人,鎮、村、組層層落實,確保任務順利完成。果園鎮冬季農業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2、辦好示範點,以點帶面,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產。

(1)目標任務:今年全鎮冬季農業生產涉及9個村(社區),播種面積為20000畝,其中油菜面積4000畝,馬鈴薯面積500畝,蠶豌豆麪積1500畝,蔬菜(含常年蔬菜)面積10000畝,綠肥面積4000畝。

(2)打造冬季油菜種植示範點。為提高廣大農户種植積極性,確保種植效果,我鎮重點打造面積約500畝的示範點,主要為潯龍河、瞿楊線、宋水線等主幹道沿線,示範點以油菜種植為主,由轄區村(社區)負責組織翻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供種及提供技術支持,農户自行播種管理,以此促進和帶動冬季農業生產積極性,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

(3)強化考核。冬季油菜種植示範點的建設將納入鎮對村農業考核指標,由鎮冬季農業生產工作領導領導小組組織農辦、財政所、紀委進行專項考核驗收,對種植效果好的村(社區)給予一定資金補助。

三、技術到位,切實提高秋冬季農業生產的質量和產量

(一)早作準備,明確任務。要求各村(社區)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抓住時機發動羣眾搞好冬種,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不讓田土閒置,及早做好冬季種子、肥料、農膜等農用物資的準備,適時播種,育苗和移栽。

(二)推廣糧、油、菜、肥作物優良品種,提高良種覆蓋率。油菜圍繞全省油菜主導品種,重點推廣高含油率雜交油菜良種;糧食蔬菜重點推廣馬鈴薯、蠶豌豆等品種,蔬菜以今冬明春高產時令菜品為主。

(三)推廣高效種植模式和先進實用技術,實現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同步提高。我鎮採取稻田以稻-油結合為主種植模式,油菜推廣播種育苗移栽技術,科學施用生態有機肥技術,化學除草與調控技術;綠肥推廣以紫雲英種植為主,同時混播滿園花(肥田蘿蔔)、臘菜籽(油菜)的“三花”混播種植模式;蔬菜生產廣泛宣傳規模化栽培,推廣使用生物有機肥藥,並全面推廣生態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篇9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打造農業“百億產業、十億企業”龍頭引領工程要求,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的前提下,加快培育全縣蔬菜(含食用菌)十億產業,將我縣蔬菜產業打造為省內市場的主要集聚地、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副產品配給地,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我省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贛府廳發〔20xx〕11號)和《撫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撫州市蔬菜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撫府字〔20xx〕1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行動方案。

一、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

到20xx年底,全縣新增設施蔬菜面積5450畝,達到8000畝以上;充分利用冬閒田,種植露地蔬菜1.4萬畝;全縣蔬菜產量達到11萬噸,產值達3.3億元。食用菌產量達到6.68萬噸,綜合產值達8.6億元。蔬菜(含食用菌)總產值達到 11.9億元。

(二)年度目標

1.20xx年全縣新增設施蔬菜面積2750畝,力爭3000畝,新型設施蔬菜農户達550户;蔬菜總產量9.35萬噸,產值達到1.98億元以上。食用菌產量達到3.2萬噸,綜合產值達到4.79億元以上。

2.20xx年全縣新增設施蔬菜面積900畝,力爭1000畝,新型設施蔬菜農户達650户;蔬菜總產量9.9萬噸,產值達到2.42億元以上。食用菌產量達到4.2萬噸,綜合產值達到5.46億元以上。

3.20xx年全縣新增設施蔬菜面積900畝,力爭1000畝,新型設施蔬菜農户達750户;蔬菜總產量10.45萬噸,產值達到2.86億元以上。食用菌產量達到5.4萬噸,綜合產值達到7.02億元以上。

4.20xx年全縣新增設施蔬菜面積900畝,力爭1000畝,新型設施蔬菜農户達850户;蔬菜總產量11萬噸,產值達到3.3億元。食用菌產量達到6.68萬噸,綜合產值達到8.6億元。蔬菜(含食用菌)總產值達到 11.9億元。

各鄉鎮蔬菜產業發展指導性計劃見附件1。

二、重點工作

(一)優化區域佈局。

按照“科學定位、合理佈局、因地制宜、規模發展”的原則,在國家政策範圍內合理規劃設施蔬菜用地,引導制定重點優勢蔬菜產品佈局。把縣城周邊,昌廈公路沿線的旴江、甘竹、頭陂列為蔬菜產業發展的重點鄉鎮,以發展設施蔬菜為主,其他鄉鎮兼顧發展設施蔬菜、規模化露地蔬菜、優質食用菌、地方特色蔬菜,積極開展稻菜輪作,充分利用冬閒田發展秋冬蔬菜或早春蔬菜。各鄉鎮要依據蔬菜發展任務,因地制宜開展適宜蔬菜種植地塊調查,按照“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定位,加快區域蔬菜主導品種產業規模化發展,大力發展大宗蔬菜中的高價值品種,做到高產、高質、高效,培育壯大一批設施蔬菜專業鄉鎮和專業村(組)。(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交通運輸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創新建設模式。

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原則,創新建設模式,探索“統分結合”(即“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搭建大棚、統一設施配套、統一政策扶持、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指導、統分結合銷售,實行分户經營”),提升設施蔬菜生產的組織化、專業化水平。建設模式採取兩種方式,一是利用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建設,由農業農村局作為業主委託縣城投集團代建,建成後產權歸所在鄉鎮政府;二是以縣城投集團作為業主,農業農村局作為主管單位,融資建設,產權歸縣城投集團。大棚建成後租給經營主體,租期原則上不低於10年,大棚租金每年20xx元/畝(不含土地流轉費,由經營主體自行負責)。融資建設的大棚其中租金1600元/畝由縣城投集團還本付息,400元/畝歸屬所在村集體。大棚的管護由租賃的經營主體負責,具體按租賃協議執行。規劃設計建設適合本地條件的大棚棚型。建設的大棚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棚型、統一建設標準,統一驗收標準,按當前市場價每平米80元左右,嚴把質量,控制成本,搭建具備冬保暖、夏遮陽功能,實現水肥一體化、温濕度控自動化水平較高的經濟適用大棚,實現蔬菜產業高起點、高品質發展。同時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調動農民投入積極性、主動性,投資建設經濟適用大棚,但原則上簡易大棚不超過30%。建設蔬菜配套產業園,積極引進專業化社會組織,建立完善“蔬菜基地建到哪裏,配套設施就跟到哪裏”的機制,高質量推進蔬菜產業配套設施建設。(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城投集團,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引進龍頭企業。

把引進和扶持發展龍頭企業作為推動蔬菜產業化的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資金和技術,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配套服務企業,加速蔬菜產、加、銷一體化進程。通過加快各類保鮮、冷藏、冷凍、預冷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逐步推進蔬菜分級分揀及包裝、預冷處理。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引進客商服務於品牌建設、市場流通及銷售環節,保障縣域蔬菜供應,對接華潤集團超市、暢通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他國內高端市場。規範蔬菜加工業,用信息、生物等高新技術提升加工工藝水平,降低蔬菜損耗率,增加產業附加值。突出農資、肥料、農膜、鋼材等相關配套產業招商引資,推動蔬菜全產業鏈發展。要引進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種苗供應、農技服務、蔬菜營銷等專業化服務企業,建立蔬菜銷售配送平台,暢通生資、蔬菜流通渠道,建立互利合作產銷關係。(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供銷社、縣城投集團,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加強科技服務。

加強與農科院、江西農業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合作,與全國蔬菜協會簽訂長期戰略協議,確保蔬菜的種苗、種植技術、訂單銷售等方面保障落實,實現30畝及以上設施蔬菜棚內水肥一體化,温濕度控制等自動化系統全覆蓋,促進設施蔬菜高質量發展。整合縣內科研資源與人才,推進研究重心向蔬菜產業轉移,實現蔬菜產業標準化、品質化、品牌化發展。加強與國家和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科研院所、高校合作,開展大棚設施、田間栽培、貯藏保鮮技術研究,組裝和集成創新一批省工節本、綠色發展的實用技術,推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加快蔬菜專業技術人員培養,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以師帶徒”“田間課堂”等方式,大規模開展蔬菜實用技術培訓,構建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開展鄉鎮蔬菜技術人員定向培養、原鄉鎮農技員提升和種植能手、基地技術員培育。建立技術員聯繫基地制度,開展常態化蹲點服務,提高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在生產一線的普及率,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經營、能示範的產業能人大户,引進專業種菜能手,示範種植帶動。發揮農技人員的作用,實行點對點技術服務,重點鄉鎮2名技術指導人員、其它鄉鎮1名。(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委組織部、縣科技局、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五)開展品牌創建。

堅持品牌興菜、綠色發展。鼓勵企業制定蔬菜生產技術規程,打造蔬菜特色品牌。強化蔬菜生產過程監督,積極推動蔬菜基地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實現規模種植基地可追溯蔬菜產品的全覆蓋。引導基地開展品牌創建和綠色、有機認證,提高產品商品率和附加值,培育一批知名產品品牌。組織種植户參加上級部門舉辦蔬菜產品展示展銷會,唱響“廣昌蔬菜”品牌。瞄準上海、廈門、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他國內高端市場,重點發展知名度高的地理標誌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委宣傳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城投集團,各鄉鎮人民政府)

(六)強化金融支持。

加強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和國有商業銀行的合作,爭取金融支持,發揮“財政惠農信貸通”、“科貸通”、“產業引導基金”、“企業債”、“政府專項債”等金融產品融資作用,創新蔬菜產業金融產品,撬動金融資金、帶動社會資金,共同支持蔬菜產業發展。積極引入保險機制,全面開展設施蔬菜特色農業保險,確保30畝及以上規模基地設施大棚自然災害險全覆蓋,開展縣域主導品種產品價格指數保險,做到設施蔬菜種植保險全覆蓋。(責任單位:縣金融工作服務中心、縣財政局、人民銀行廣昌支行、縣農業農村局、縣銀保監組、縣科技局、縣城投集團,各鄉鎮人民政府)

(七)統一考核獎補。

加大財政支農資金統籌整合工作力度,財政統籌專項資金對建設蔬菜大棚貸款實行貼息,支持大棚設施建設。對設施蔬菜產業發展成效突出的鄉鎮進行及時獎勵。支持蔬菜生產、加工、營銷等關鍵環節建設,評選一批優秀的經營主體、農業服務組織、種植大户、銷售大户予以表彰獎勵。規範驗收方式,制定下發具體驗收細則,並組織聯合複驗,公開公示無異議後兑現獎補政策。(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城投集團,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注重高位推動

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縣直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和各鄉鎮長為成員的.全縣蔬菜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各鄉鎮要把發展蔬菜產業作為鄉鎮黨政“一把手”工程,層層壓實責任,主要領導要親自落實部署,抓細抓實,安排能力強、責任心強的分管領導與幹部專職抓好蔬菜產業發展中的各項具體工作,構建起縣鄉村三級黨政“一把手”抓蔬菜產業的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要結合本區域實際,科學制定年度工作方案,認真做好宣傳發動,趁早落實基地選址,切實推動蔬菜產業加快發展。(各相關部門、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壓實各級責任,注重部門配合

建立“蔬菜基地建到哪裏,配套設施及服務就跟到哪裏”機制,縣蔬菜辦負責全縣大棚設施蔬菜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制定、監督指導和考核考評等工作;鄉鎮政府負責落實經營主體、地塊落實、宣傳發動、完善生產組織管理等工作;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建設任務分解、菜農培訓、支持政策落地、引導培育組織形式、主導品種培育、產品質量安全與農資質量監管等工作;縣發改委負責示範基地立項審批;縣財政局負責資金籌措與項目預算;縣自然資源局負責調配設施農用地和基地測繪工作;縣住建局負責抓好大棚建設材料檢測及質量把關;縣供電公司負責基地電力建設和供電杆線搬遷;縣交通運輸局負責基地道路工程規劃設計、建設材料監管;縣林業局負責蔬菜基地所涉林用地的審批;縣通訊部門做好通訊杆線遷移工作;縣金融工作服務中心負責協調銀行機構落實產業信貸資金;縣市場監管局負責蔬菜品牌建設和市場秩序監管,收集提供相關蔬菜供銷市場信息;縣工信局負責指導建設電商網絡蔬菜銷售平台;縣水利局負責蔬菜基地的水利設施規劃設計、指導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縣防汛指揮部、縣氣象局要針對蔬菜產業氣象災害,及時進行分析預警;縣金融機構負責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縣城投集團要積極配合蔬菜辦做好資金及基地建設等各項事宜;保險公司負責做好蔬菜大棚和蔬菜價格等保險工作。(各相關部門、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嚴格督查考核,注重結果運用

把蔬菜產業發展納入全縣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考核內容,作為檢驗幹部作風、擔當作為、工作業績、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考核依據,重視考核結果運用,與單位和個人評先評優、幹部提拔使用緊密結合起來,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細化量化考核指標,實行差異化考核,科學制定目標值,重點考核各鄉鎮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基地生產運營質量、領導重視程度、經費保障等情況。將入户率列入重點考核內容,未達到入户率要求的鄉鎮不進行獎補,考核列為不合格;對鄉鎮工作進展采取月調度、季通報、年考核的辦法,定期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對措施得力、進展較快的鄉鎮進行通報表揚,並對前一、二、三名分別給予15萬元、12萬元、10萬元獎勵;對工作不力、進展遲緩的鄉鎮進行通報約談,並對後一、二、三名分別處予10萬元、8萬元、6萬元的罰款;對不作為,虛報瞞報、弄虛作假的幹部進行崗位調整,確保全縣蔬菜產業發展落地落實。

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篇10

一、發展目標

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的思路,突出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開展蔬菜基地“30萬畝回頭看”,全面實施蔬菜產業提升戰略,進一步延伸產業鏈、鞏固利益鏈、完善服務鏈,着力構建現代高效的蔬菜產業體系,推動蔬菜產業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力爭20__年,全面推動老舊基地基礎設施改造和破舊棚膜更新,新建規模大棚設施蔬菜基地5萬畝、露地設施蔬菜基地2萬畝,新培育職業菜農5000户;新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蔬菜生產基地23家,認證富硒蔬菜產品20個。通過引導農户務工就業、土地流轉等方式,累計聯結帶動15萬户農户增收。

二、重點任務

(一)提升鞏固現有基地

1.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全面摸排存量蔬菜基地運營情況,堅持動態跟蹤,建立管理台賬。對生產經營不善的基地,分類制定整改措施,實行銷號管理。堅決杜絕空棚撂荒現象。

2.推動基地標準改造。區分類型、因棚施策,全面推動存量大棚設施基地標準化改造,完善排灌設施和道路溝渠等基礎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單膜連棟大棚加裝二膜,提升保温和設施功能。

3.實施大棚煥新行動。全面清理修復老舊破損大棚,嚴格把控棚膜質量,推動三年以上老舊基地棚膜更新換代,做好廢舊棚膜回收利用工作。

4.科學指導生產管理。指導蔬菜基地合理安排品種、茬口和農事,全面建立和落實年度生產種植計劃,推進精耕細作,確保每個大棚有人種、種得好、有效益。

(二)持續擴大設施規模

1.優化產業發展佈局。接續培育6個蔬菜產業重點縣(市),集中精力打造1—2個主導品種,加快形成單一產品主產區、優勢區;其他縣(市、區)重點發展茄果類、瓜果類等外向型設施基地,兼顧發展應季露地菜,逐步形成錯位協同、特色突出的優勢產業帶。

2.嚴把基地建設標準。嚴格規範基地建設程序,按照《贛州市設施蔬菜基地建設規範》,推動科學選址、標準建園,全面推廣頂部豎式通風雙膜連棟鋼架大棚,提升基地建設質量和標準。

3.積極創新投資渠道。以財政獎補資金激勵,撬動社會資本、工商資本、金融資本投資發展蔬菜產業,引導職業菜農抱團、合作社、國有企業等投資建設大棚。

4.推廣高效組織模式。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職業菜農”生產組織模式,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專業合作社,通過細化產業分工,切實提高蔬菜產業生產效率。

(三)大力培育職業菜農

1.選樹種菜致富典型。每個縣(市、區)遴選一批職業菜農致富典型,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台宣傳創業經歷,邀請職業菜農深入鎮村一線巡迴宣講、現身説法,動員更多農民參與發展蔬菜產業。

2.提前落實本土菜農。根據年度蔬菜基地建設佈局,壓實所在鄉鎮、村組責任,通過召開户主會、上門入户宣傳、組織外出觀摩等,動員、比選和落實一批本土菜農。組建專業合作社,引導新菜農入社抱團發展。

3.幫帶發展職業菜農。強化政策激勵,動員常年在蔬菜基地就業的農民自主創業、承包大棚,逐步培育發展成職業菜農。落實引進培育職業菜農的`若干政策措施,招引一批家庭型職業菜農。構建老帶新、熟帶生傳幫帶機制,鼓勵職業菜農對周邊農户開展產業引導、技術幫帶。

4.大力開展技術培訓。線上線下結合,根據不同農時和季節,分品種、分茬口開展專項精準培訓,普及推廣土壤改良、吊蔓栽培、逆境管理等實用技術,推進技術轉化落地。力爭全年培訓蔬菜技術員、職業菜農5萬人次以上。

5.支持菜農評定職稱。鼓勵和支持生產一線的職業菜農申報農民農藝師、農民助理農藝師職稱,建立專門檔案,納入鄉土專家庫管理,享受相關培養、扶持和服務政策。

(四)提升產業發展體系

1.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強與蔬菜專業院士專家對接合作,強化關鍵性技術攻關和測試,提升本土種業和技術研發創新力。依託蔬菜標準分中心、蔬菜研究所、“兩中心一基地”平台,突出辣椒、絲瓜、蘆筍等品種,制定地方生產技術規範,推動技術本土化和標準化。

2.完善技術服務體系。繼續推進政府購買服務,聘請技術員常駐基地蹲點指導,以300畝左右為單元充實田間地頭服務力量。用好鄉鎮蔬菜定向培養生,專職從事蔬菜技術推廣工作。

3.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堅持聯農户、帶鄉村,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大棚設施管護,探索開展農機租賃、勞務派遣等專業服務,拓展大棚維修、農資銷售、技術承包等社會化服務,助力鄉村產業興旺和村集體經濟發展。

4.做長做強產業鏈條。延伸發展種苗繁育、農資生產、大棚鋼材和配件生產等配套產業,推進蔬菜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拓展科普和農事體驗等功能。

5.推廣發展蔬菜保險。依託地方特色農業保險、農業巨災保險、小農户特色農業價格(收入)保險等政策,全力擴大蔬菜種植保險、價格保險、大棚和棚膜保險等覆蓋面,降低生產和經營風險。

(五)創響綠色有機富硒品牌

1.積極開展品質認證。堅持品牌興菜、品質取勝,抓住全域創建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的契機,對規模基地實行全過程監管,強化農藥、化肥等投入品源頭管控,佈局建設一批綠色有機富硒蔬菜基地,引導基地開展綠色、有機、富硒認證。

2.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加強園區環境整治,及時清理殘枝敗葉、田間雜草,疏通堵塞溝渠,回收包裝袋、塑料瓶等農業廢棄物。

3.加快培育蔬菜品牌。大力培育“寧都辣椒”“於都富硒番茄”“興國蘆筍”“會昌貝貝南瓜”“全南高山蔬菜”等區域公用品牌,激勵和推動經營主體開展商標註冊與品牌創建,加快構建以贛南富硒蔬菜為引領,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協同推進的品牌發展格局。

4.加大品牌宣傳力度。通過開展品牌推廣、直播帶貨、線上線下互動,組織參加農產品博覽會、舉辦品牌推介會等形式,打響品牌名氣、放大品牌效應。

(六)加強市場體系建設

1.完善蔬菜市場框架。依託華東城、中農批等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完善蔬菜信息監測、預警機制,引導生產穩定發展、市場平穩運行。結合產業區域佈局,在重點鄉鎮、專業村發展一批專業性產地批發市場,提升區域調控供應能力。

2.強化採後處理能力。加大田頭冷庫建設力度,積極鼓勵經營主體採購冷鏈車輛、儲藏保鮮機電設備、鮮活農產品清冼、分選、裝卸等設備,強化分級包裝等採後商品化處理,拓展淨菜、預製菜配送服務,提高蔬菜採後增值率。

3.深度融入灣區市場。佈局申報一批直供優質蔬菜供應基地,依託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贛州配送分中心,引導綠色、有機和富硒蔬菜產品進入大灣區。

4.積極開拓銷售渠道。大力引進或培育銷售企業、合作社、經理人等流通主體,與基地建立合作關係,以銷促產,倒逼科學安排種植茬口和品種。以縣(市、區)為單位,組建專業銷售隊伍,重點拓展南昌、廣州、深圳、長沙、廈門等500公里內核心目標市場,推動蔬菜產品直接進入大型商超、批發檔口。

三、政策扶持

市財政繼續預算安排蔬菜產業發展資金,重點支持新建大棚設施、創建標準菜園、老舊基地棚膜更新、田頭冷庫及採後處理場地建設等方面,着力解決產業發展關鍵瓶頸。

(一)支持新建大棚設施。按照先建後補原則,對新(擴)建相對集中連片100畝及以上蔬菜鋼架大棚的主體進行獎補。信豐、興國、寧都、於都、會昌、瑞金6個蔬菜產業重點縣(市),按大棚面積7000元/畝進行獎補;其他縣(區),按大棚面積5000元/畝進行獎補。鼓勵各地依法依規開發灘塗、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建設蔬菜鋼架大棚,對權屬清晰、四址明確,經土地開發立項並審核同意,集中連片面積達5畝及以上的,在原有獎補的基礎上,再給予一定的獎勵。大棚面積按棚內面積540平方米摺合一畝計算。

(二)支持創建標準菜園。鼓勵現有大棚設施園區進行現代化改造提升。對集中改造面積200畝以上的大棚設施園區進行綜合評審,競爭性評選出20家,一次性給予30萬元/個的獎補扶持。

(三)支持老舊基地棚膜更新。對已通過市級複核並穩定經營三年以上的設施蔬菜基地進行換膜補助,按換膜大棚面積500元/畝進行獎補。

(四)支持新建田頭冷庫。對新增田頭冷庫淨容積50立方米以上的,按200元/立方米的標準進行獎補,每個基地的最高獎補資金不超過30萬元。

(五)支持新建採後處理場地。對新增採後處理場地,按5萬元/個的標準進行獎補。

(六)支持產品質量認證。對獲得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和出口認證的蔬菜基地,根據認證核定的面積,有效期內一次性給予200元/畝的獎勵。

(七)支持開展技術提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贛州分中心、贛南科學院、市蔬菜產業“兩中心一基地”等科研技術團隊開展技術研究與培訓等科技服務。

扶持項目具體驗收方法、標準與程序,由市農業農村局商市財政局另行制定下發。獎補資金實行總額控制。各縣(市、區)要加大資金投入,優化獎補項目設置,着重在良種良法、土壤改良、菜農培育、品牌培育、市場流通等環節進行扶持。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縣長工程”,縣(市、區)長直接負責蔬菜產業發展工作,保障工作人員和經費,定期研判工作進展,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各地要對標任務要求,細化工作方案,分解年度目標,做好宣傳發動,強化工作調度,適時組織現場會推進趕學比超,濃厚產業發展氛圍。

(二)形成工作合力。壓實部門職責,由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推進,住建部門負責基地質量,市場監管部門負責材料質檢、協助做好品牌培育,商務部門負責市場開拓,贛南科學院負責技術攻關等,形成高質量發展工作合力。督促鄉鎮、村組落實屬地責任,抓好地塊落實、本土菜農動員、合作社組建、蔬菜基地監管等工作。

(三)強化指導督促。採取“四不兩直”方式,不定期開展實地調研,對發現的問題實行限時督辦。每季度開展新建大棚設施面積實地抽核,對推進不力、弄虛作假的進行通報。將蔬菜產業發展列入鄉村全面振興行動每季度重點工作進行排名,對未完成時序進度且兩次排名後三位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約談相關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三次排名後三位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約談相關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並取消鄉村全面振興行動評先評優資格。

(四)嚴格考核獎懲。將蔬菜產業列為鄉村全面振興行動、高質量發展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完成年度大棚設施指導計劃的縣(市、區),給予一定的正向激勵;對未完成年度大棚設施指導計劃的縣(市、區)扣減10%市級獎補資金,差額部分由縣級財政補齊兑現,並取消創建標準菜園項目申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933p6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