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提升農村村民素質實施方案範文(精選7篇)

提升農村村民素質實施方案範文(精選7篇)

提升農村村民素質實施方案範文 篇1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20xx年)》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xx—20xx年)》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加強農村科普工作,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服務鄉村振興,中國科協、農業農村部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實施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提升農村村民素質實施方案範文(精選7篇)

一、背景意義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將此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自20xx年國務院頒佈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xx—20xx—20xx)》以來,原農業部、中國科協會同有關部委共同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農民科學素質和農村科普工作得到顯著提升,但是對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當前農村科技人才匱乏、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的現象依然存在,農民的年齡知識結構、個人素質、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問題還較為突出。據統計,20xx年農村居民科學素質比例僅為4.93%,遠低於全國公民8.47%的平均水平。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短板在農村、在農民,難點是農民素質尤其是農民科學素質的提升。實施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引導科協系統、農業農村系統和相關部門的科普資源下沉、人才下沉、服務下沉,全方位提升農民科學素質,不斷樹立科學生產、健康生活、協調發展的理念,有效提高生產水平和生活質量,有力推動農民全面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突出問題導向,優化政策供給,以維護農民羣眾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加強農村科普工作、增強農民的科學素質和生產技能,着力推動移風易俗、提升農民精神風貌,着力加大科普資源的供給支撐、形成農村良好科學氛圍,切實提高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

(二)發展目標

到20xx年,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農村科普框架體系基本形成。到20xx年,農村科普框架體系初步健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水平顯著提升,農村科普活動和科普資源不斷豐富,農村科普公共服務和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取得階段性成果,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模式和經驗。

三、工作原則

——堅持優先發展。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在科普要素上優先配置,在項目資金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民科學素質短板。

——堅持創新提升。加強頂層設計,深化改革創新,激活各類主體和要素,擴大社會參與面,完善管理機制和服務體系,探索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農民科學素質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徑。

——堅持問題導向。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聚焦當前農民科學素質提升的工作問題,找準重點難點,增強針對性,在關鍵環節取得重點突破。

——堅持統籌協調。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和發展走勢分化特徵,充分協調中國科協、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的力量,注重整體部署、循序漸進、分類施策、久久為功,全面加大科普資源配置,推進農民科學素質區域均衡發展。

四、重點任務

(一)加強農村重點人羣科學素質培訓培育

1.開展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加強職業農民制度建設,支持農民通過半農半讀、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加快構建新一代職業農民隊伍。在全國層面舉辦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村“兩委”幹部培訓班,開展鄉土人才示範培訓,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重點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林場)主、合作社帶頭人、農技協領辦人、龍頭企業骨幹、社會化服務組織帶頭人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到20xx年,完成培養400萬名具有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科技、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全面提升科學素質、職業能力和生活水平。

2.開展小農户羣體科學素質培訓。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提升小農户羣體的科學素質,全面普及綠色發展、安全健康、耕地保護、防災減災、綠色殯葬等知識觀念,反對封建迷信,幫助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到20xx年,完成小農户羣體科學素質培訓800萬人次以上。

3.開展鄉村科技人才培訓。通過開展技能培訓、強化專家及鄉土人才指導、舉辦農村青年涉農產業致富大賽、開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訓等方式,着力培養一支綜合素質高、生產經營能力強、主體作用發揮明顯的鄉村科技人才隊伍。加大農村學校科技輔導員培訓力度,重點開展科技活動輔導、心理疏導、安全健康、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培訓。到20xx年,完成鄉村科技人才培訓8萬人次以上,完成農村學校科技輔導員培訓2萬人次以上。

4.開展農村婦女科學素質培訓。大力開展農村婦女線上線下教育培訓,通過開展“智愛媽媽”活動、舉辦農村婦女科學素質專題培訓班、鼓勵巾幗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廣泛開展培訓等方式,有效提升農村婦女的科學致富能力和科學文化素質。到20xx年,完成農村婦女培訓80萬人次以上。

(二)提升農民科普信息化服務水平

1.強化科普中國落地應用。聯合有關部門,充分利用“科普中國”優質資源,開展科普中國鄉村e站建設轉型升級,通過隊伍共建、資源共享的方式強化科普中國信息員隊伍建設,傳播分享優質科普內容。到20xx年,完成科普中國在所有縣域的落地應用。

2.充分發揮手機“新農具”科普效用。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與農民培訓的跨界融合,建設完善科普中國APP、雲上智農APP等手機移動端傳播體系,利用好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周等平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全國範圍開展農民手機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利用手機發展生產、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3.建設智慧農民網絡平台。全面整合中國科協和農業農村部的優質科普資源,以農業生產、醫療健康、生態環保等與農民切身相關的熱點為主題,不斷生產匯聚優質科普信息化資源,結合線下職業農民培訓探索開展農民網絡課堂學習。到20xx年,實現瀏覽量累計超過 3000萬人次。

4.開展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知識競賽。聯合有關部門,通過知識競賽、有獎競答、原創作品徵集等方式開展農民網絡知識競答活動,增加農民學習科學知識渠道。到20xx年,實現通過線上線下參與競賽的人數累計超過20xx萬人次。

(三)完善科普惠農服務條件

1.編創科普惠農系列製品。依託“三農”科普類宣傳媒體等平台,重點支持通俗易懂、適合農民生產生活需求的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系列作品,編創《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讀本》等。

2.開展專家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全國學會、涉農科研院校的智力優勢和人才優勢,鼓勵各類科技人才對接地方科協和農業農村系統,為基層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技服務等提供指導和支持。推動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科技小院聯盟發展。建立完善專家決策諮詢制度,形成科普服務鄉村振興相關研究報告。

3.推進鄉村科普設施融合建設。推動將科普設施納入農村綜合服務設施、基層綜合性文化中心等建設中,加強農村社區科普服務能力。進一步強化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提高中國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的巡展頻率,提升鄉村科普公共服務水平。到20xx年,實現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和科普大篷車活動在廣大鄉村地區的基本覆蓋。

4.遴選推介鄉村振興科普示範基地。通過集成統籌的方式,引導農業科普基地轉型升級,遴選推介出包括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青少年農業科普教育、農業教學科研、農業觀光等類型的.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到20xx年,遴選推介100個鄉村振興科普示範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將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的相關任務納入本級鄉村振興有關規劃。各地科協組織、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的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大政策支持,調動涉農高校、農業科研單位、農技推廣機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的積極性,為工作實施提供保障。

(二)完善工作機制

各級科協組織、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統籌協調本部門的相關資源,召集相關部門建立定期會商工作機制。切實履行好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牽頭部門責任,會同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在實處。

(三)加大經費支持

各級科協組織、農業農村部門要統籌使用好基層科普工作、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民科技教育等經費,加大對貧困地區和邊境地區的傾斜力度,為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提供經費保障,加強經費使用情況的績效考評,確保專款專用和使用效果。通過眾籌眾包、項目共建、捐款捐贈、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四)營造社會氛圍

以鄉情為紐帶建立農村科普志願者服務隊伍,注重挖掘、總結和宣傳基層組織開展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認真總結推廣經驗,積極宣傳並激勵表揚有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創新開展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全國科普日、科普之春(冬)等各類農村特色科普活動,營造形成崇尚科學、勤勞向上、綠色節儉、孝老愛親的良好氛圍。

提升農村村民素質實施方案範文 篇2

為規範農民素質提升培訓(以下簡稱農民培訓)的組織與實施,推進農民培訓工作提質增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助推農業現代化、助力農民素質提升,根據省下達的年度農民培訓工作任務,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1、指導思想。按照“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的總體要求,以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為主要培訓對象,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示範帶動引領廣大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業產業升級、農村持續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2、工作目標。20xx年,全市計劃培訓農民2250人(詳見附件),其中:部級高素質農民培訓(中央財政)170人;省市高素質農民培訓200人;農村實用人才1550人(初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1450人、中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50人、高級農村實用人才50人);普惠制實用型農民培訓330人;按需在各鄉鎮街道開設農民大講堂。

二、實施內容

1、高素質農民及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按照“建設農村、服務農業”的要求,積極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生產型、經營型和技能服務型)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技能帶動型和社會服務型)。重點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幹、家庭農場主、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大户、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農家樂(民宿)經營管理者、來料加工和農產品經紀人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管理者及農村創業者等各類鄉村振興人才。

2、普惠制實用型培訓及網絡課堂建設。為提高農民實用種養技能、增強農業生產內生動力。按照加快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增強現代農業發展內生動力的要求,對我市農業優勢主導產業(果蔬、糧食、茶葉等)繼續開展系統化培訓,力爭經過連續性、循環性的培訓,使農業“產量能增長、品質有保證”。重點培育專業種養大户、長期穩定在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從事勞動作業者;長期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從業人員以及新農村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為提升農村人居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按需在各鄉鎮街道開設農民大講堂。為適應新形勢下的農民培訓,創新多元化的農民培訓方式,計劃開展空中課堂、微課堂培訓,建設一批農民培訓網課課件,供農民在線學習。

3、省市中高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根據省農業農村廳下達的省級培訓任務,各有關部門按照相對應的上級部門具體要求,挑選相關人員參加浙江農民大學各校區組織實施的高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農民學校聯合有關部門及鄉鎮街道,組織挑選相關人員參加金華農民學院各校區、鄉村振興學院組織實施的各類農村實用人才培訓。

三、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農培辦)加強對農民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並負責對農民培訓的監督檢查、審查核定;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和工作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及時交流情況,解決問題;各鄉鎮街道部門要把農民培訓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方位提升農民素質、提高農民增收能力的重要工作來抓,落實分管領導和工作業務員,積極組織實施年度培訓任務。各實施單位要切實按照培訓計劃,及時完成年度培訓工作任務。

2、強化培訓規範。一是辦班申報。農民培訓實施單位必須在開班前提出辦班申請,包括培訓專業、課程安排等內容的培訓方案報市農培辦(農業農村局人教科),經審批後開班。二是培訓對象。凡在本市範圍內從事“三農”工作,不受户籍性質限制,年齡一般在18—65週歲。三是辦班規模。因地制宜,合理設置培訓專業,控制辦班規模,總體要求每期培訓控制在100人左右,鼓勵小班化培訓。

3、嚴格監督管理。一是嚴格檔案管理。各培訓實施單位要完善學員信息採集,及時上網入庫,並建立健全各類培訓檔案,及時整理歸檔。二是嚴格資金管理。重點把好資金申請、審核、撥付三個關口,對不符合撥付標準的,不予撥付或扣減撥付。三是嚴格培訓監管。採取訓前申請、訓中檢查、訓後抽查等方式嚴格把關,確保培訓符合實際。

四、資金保障

1、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及普惠制實用型培訓等。培訓實施單位報送培訓資料,市農培辦審核,報農業農村局審批同意後,憑相關資料到財政局核撥。

2、網路課堂建設,經申請同意後製作課件等費用,憑相關票據實行報賬制。

3、為做好農民培訓的管理與服務,用於培訓工作會議、培訓調研、培訓信息檔案管理、培訓宣傳動員、績效考核與培訓審核等方面工作經費,在5萬元額度以內申報列支。

本方案從20xx年1月1日起執行。

提升農村村民素質實施方案範文 篇3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吉林省財政廳印發的《20xx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實施方案(指南)》(吉農計財發〔20xx〕3 號)文件精神要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鞏固脱貧攻堅成果、保護黑土地、保證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等重點工作任務,着力培訓一批適應產業發展需求,懂經營、善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全面落實好培訓任務,確保培訓質量,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三農”工作重大部署,緊緊圍繞我區農業農村中心工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民需求、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的原則,着力打造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我區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保障,推動我區現代農業邁向新台階。

二、目標任務

按照省裏下達的高素質農民培育不少於273人的任務指標,20xx年全區計劃培育高素質農民315人,其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165人、產業專項(農機手)50人、專業技能型學員100人。完成在線評價的農民學員比例達到90%以上,參訓農民學員滿意度達到85%以上。

三、資金管理

(一)補助對象。經過區農業農村局認定並報省農業農村廳備案的可承擔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的培訓機構(含田間學苑)、承擔實訓任務的涉農企業(或帶動作用好的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

(二)補助標準。按照國家和省培訓管理規定,省內培訓每人每天不得超過400元、省外培訓每人每天不得超過550元。經測算20xx年高素質農民培育每人每天補助標準為300元。

(三)資金使用範圍。按照“錢隨事走”的原則,高素質農民培訓資金主要用於農業農村部門及培訓機構、田間學苑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全過程的支出。主要包括摸底調研、招生宣傳、線上線下培訓、現場實訓、教務管理、跟蹤服務、職業技能鑑定、績效考核、宣傳推介以及管理人員、教師等參加業務培訓的支出。教材購置費用原則上不超過補助資金的3%,納入中高職學歷教育的可適當提高,但不超過10%。課件製作(在“吉農雲”APP採集並運用的課件)費用原則上不超過補助資金的5%。跟蹤服務留存費用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5%,並根據產業發展實際以多種形式開展後續跟蹤指導服務。差旅費、會議費和培訓費有關問題參照吉財黨羣〔20xx〕162號文件、吉財黨羣〔20xx〕1059號文件執行。現場實訓支出主要包括參觀交流期間學員和工作人員的交通費、食宿費、參觀場地補償費、學員參訓期間意外傷害保險費等相關支出及師資支出。師資支出主要包括課堂教學、實訓、參觀考察期間所聘師資講課費(課時費)。

四、實施要求

(一)工作思路

20xx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以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為重點,以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為目標,繼續推進高素質農民培養三年行政村全覆蓋行動計劃,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堅持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協同、提升能力與延伸服務銜接,將農民教育培訓和基層黨建有機結合,教育引導農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加快培育一支政治素質高,培養適應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急需的高素質農民人才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二)加強體系建設

充分依靠涉農院校、農廣校和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广部門,建立健全穩定的培訓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授課水平,完善考核評價指標。發揮涉農企業、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在農民教育中的輔助作用,組織實施好實訓基地、田間學苑的審核認定,實現課堂學習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科研示範與成果推廣相結合,構建以農業院校為引領,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技推廣單位等國家公益服務機構為基礎,農業企業、農業經營主體等社會機構為補充的“三位一體“的農民教育體系。

(三)遴選培訓機構

按照自願申報和公開、公正、公平原則,依據《吉林省高素質農民培訓機構管理辦法(試行)》確定培訓機構、田間學苑確定條件,由高素質農民培育機構向區農業農村局提出書面申請,區農業農村局擇優選擇,並將遴選結果在網上公示7天無異議後由區農業農村局審核後報省陽光辦備案。田間學苑作為高素質農民培訓輔助機構,主要承擔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培訓。鼓勵實施小班教學,培訓班規模一般不超過50人。

(四)認定實訓基地

按照省裏規定高素質農民培育實訓基地應具備具有科技示範園區、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資質;具有一定規模和實訓條件,在本行業有一定知名度;自願在農業主管部門指導下承擔實訓任務的條件要求,結合我區農業產業發展方向和培訓內容及上年實訓基地發揮作用情況,初步確定長春國信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長春奢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長春市雙陽區晟華農民專業合作社、長春市佳盛麟家庭農場有限公司、長春瑞禾商貿有限公司、吉林省胖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20xx年雙陽區高素質培育工程實訓基地。

(五)實施分類培訓

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xx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 》(農辦科〔20xx〕10號)要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鞏固脱貧攻堅成果、促進返鄉入鄉創業創新、助力我區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圍繞項目任務,主要開展以下類型培訓。

1.專業技能型培訓(不少於40學時)。結合我區產業佈局和服務主體需求,以補齊和提升種養加技能為目標,以掌握技術、技能為重點組織開展培訓。

2.產業專項培訓(不少於56學時)。按照農業農村部“穩糧擴油”部署,圍繞農機手職業能力提升開展專項培訓行動。

3.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不少於80學時)。按照我區產業和人才需求,開展帶頭人全生產週期技術技能、代耕代種生產託管和全產業鏈經營培訓,持續提高農業全產業鏈質量效益。

(六)培育對象遴選條件

在培育對象遴選上,按照平均每年每個村2~3人的培育任務數,有計劃的安排培育任務,本年度內培育學員覆蓋率達到1/3行政村。學員一般不超過60週歲,養殖業或老齡化嚴重地區可適當放寬65週歲。

1.專業技能型學員。重點面向從事農業生產或農技服務的農村勞動力、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羣,傳授新品種、新技術、新技能,解決生產技術和服務技能提升問題。

2.重點產業專項培訓學員。農機手職業能力提升專項培訓行動主要面向:正在從事農機(無人機)作業或有意願從事農機(無人機)操作的青壯年農民、農業經營(服務)主體及社會化服務組織成員等培訓。

3.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學員。重點面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户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開展主體帶頭人培訓,加強技術指導,提高經營水平,提升管理能力。

(七)科學設定培訓內容

按照綜合素養課、專業能力課、能力拓展課三大類型模塊設計課程內容。綜合素養課要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弘揚勤勞節儉、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重點開設思想政治(黨史教育)、農業農村政策法規、文化素養、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素質能力提升等課程;專業能力課圍繞穩糧擴油保供等項目任務,突出配合四個專項培訓行動,重點開設解決關鍵環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農業生產及加工等技術、農機使用與維修、農業減排固碳、水產養殖、秸杆綜合利用、經營管理、休閒農業、特色設施農業、鄉村規劃與治理等課程;能力拓展重點開設創新創業思維、農產品品牌建設及營銷、農村電子商務、手機信息化服務技術、融資擔保、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實用技術和冷鏈物流運營管理等課程。在開展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特別注重實習實訓、實操演練、沙盤推演、體驗互訪。強化產業專項特別是重點區域產業帶頭人專項培訓的專業課設計。具體培訓課程學時安排,按照省裏設置的《20xx年高素質農民培訓模塊要求》執行。

(八)靈活確定培訓形式

根據培訓層次和特點,優化組織開展理論教學、線上學習、實習實訓、現場觀摩、交流實踐等。培訓機構結合農時,合理選擇集中分時段或彈性式教學,遵循農民教育培訓特點和規律,強化實訓實踐,後續跟蹤指導服務,組織農民學員到省內外的現代農業園區、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實操演練、觀摩交流,在實戰環境中提升能力水平。充分利用吉林省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吉農雲”平台開展在線學習、在線服務和在線管理。

(九)抓好培訓組織

1.制定培育計劃。根據農業主管部門下達的培育任務類型和數量,培訓機構要科學論證,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育計劃,科學設置課程,優選授課教師和精品教材,確保教學質量,切實提升培訓效果。按時限按要求推薦參加省級培訓的學員。並經區農業主管部門確認後組織實施。培訓計劃包括:實施培訓的主體、組織領導、任務指標、培訓地點、培訓內容、課程設置、教材使用、年度班次安排、時間安排(包括理論、實訓、參觀)、師資安排、班級管理、跟蹤服務、資金使用等內容。

2.確定培育師資。各機構要加強培育師資隊伍建設,積極培養、推薦優秀師資,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將各機構上報的培訓教師情況報送到省陽光辦。各機構應在省級師資庫中根據專業課程選擇師資,師資從庫內選擇率應達到90%以上,原則上不再聘任師資庫以外的教師授課。區陽光辦對高素質農民培育師資庫人員實行動態式管理,有計劃地開展師資能力提升培訓。

3.培育教材選擇。加強高素質農民培育教材的規劃、建設和管理,以選擇省裏推薦教材為主,教材選用的原則是注重教材的實用性,科學性、權威性,圖文並茂、通俗易懂,避免過多過雜。

4.班級日常管理。要建立規範的班級管理制度,各培訓班要選好配強班主任,負責班級的日常管理;要成立班委會,建立微信羣,加強學員與學員之間、學員與教師之間、學員與培訓管理部門之間的互相交流和自我管理,保證培訓工作順暢有序。

5.考試考核。對不同類型的職業農民每期培訓結束時,培訓機構都要組織參訓農民進行理論考試和實踐實訓考核,考核學員要在線上填寫《吉林省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學員滿意度測評表》,以此作為評價培訓效果的重要依據,對考試考核合格者要頒發《高素質農民培訓證書》。

6.培育檔案管理。建立培訓、考核、發證、監管、後續指導服務等環節檔案,實行全過程跟蹤培養,及時記錄其接受教育培訓情況。按照農業部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要求錄入學員信息,進行計算機管理,使培育工作檔案管理規範化、制度化。項目縣農業主管部門和培訓機構應按照《吉林省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檔案管理規範》的要求建檔。涉農非公辦機構要留存培訓影像資料。

7.技術指導與後續服務。利用“12316”、“12582”專家熱線和吉農科教雲平台進行技術諮詢和指導服務。培育機構要指定本單位或聘任的技術專家作為技術指導員,根據培育對象要求定期指導服務,並能及時解決他們在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幫助他們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推動經濟發展。

8.加強系統應用。吉林省農民教育培訓雲平台(吉農雲)是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和數據統計考核的基礎平台,各培訓機構、田間學苑要組織培訓對象登錄吉林省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或手機下載“吉農雲”APP報名參加培訓。在開展培訓時,必須從農民教育管理平台中提取培訓對象進行組班、培訓、評價,並及時採集培訓數據,分析培訓情況,建立全過程的培訓信息採集和監督機制。

五、監管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加強黨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全面領導,把農民教育培訓納入“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重要議程,明確職責分工,保障資金投入,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管理,任務落實到人。為確保高質量完成培訓任務,區裏成立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領導小組,綜合協調培育項目實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要負責培育工程項目實施方案制定,日常管理工作,協調監督檢查項目實施。

各培育機構也要建立相應組織機構,落實工作任務,並根據區級實施方案,制定本機構培育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專業設置、課時安排、師資建設、教材選購、資金預算等,完成培訓任務,保證培訓效果。

(二)加強工作監管

切實加強對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的監督管理,一是強化質量監管。繼續落實行政主管部門第一課制度,嚴格審核開班計劃和培訓對象,強化日常監管和檢查驗收,定期督導培訓進度,隨機抽查培訓執行情況,對不符合要求、質量把控不嚴的問題及時提出調整意見,必要時要求停班整改。年末對各培訓機構的培訓情況進行全面評價評估。二是強化培育信息監管。各培訓機構要依託吉林省農民教育培訓雲平台(“吉農雲”App)開展培訓在線監管,組織參訓農民對培訓教師、培訓機構、實訓基地、培訓班組織和培訓效果進行線上評價,及時準確錄入相關培訓信息,逐步形成以農民滿意度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提高線上評價覆蓋面。建立培訓檔案,做到培訓班次和學員信息100%入庫,確保培訓過程全程可監測可追溯。並作為培訓工作考核評估的重要依據。

(三)規範資金使用

財政部門要根據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的數量,預撥付一定比例的補助資金作為培訓工作開展的啟動資金,或根據培訓機構的培育計劃和工作進度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區財政會同農業等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資金監管,嚴禁以現金或實物形式直接分發給農民個人。要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建立監管機制,對擠佔挪用、騙取套取補助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相關責任人將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

(四)強化績效考核

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實行分級管理、分層負責,全面推行績效管理。對培訓機構和培訓師資分層進行績效考核,重點考核培育任務完成、學員滿意度、學員庫和師資庫建設、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等情況。區農業主管部門對培訓機構認定、項目進展、信息錄入、培育工作監管、認定管理和項目檢查驗收負責;區級財政部門對項目補助資金撥付負責;培訓機構對培訓時間和培訓質量負責。

(五)強化輿論宣傳

各培訓機構要高度重視宣傳推介工作,注意挖掘和培樹典型案例,形成可學習、可借鑑、可推廣的培育模式,在中國農村遠程教育網、吉林省新型職業農民網、吉林省農民教育培訓雲平台(“吉農雲”App)等進行推介宣傳。要認真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及時報送先進典型等信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及網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加大宣傳力度。遴選一批農民致富帶富先進典型,打造一批優質農民教育培訓機構、實訓基地和田間學苑,推介一批高水平名師和高素質農民典型代表,營造良好氛圍。

提升農村村民素質實施方案範文 篇4

按照滄州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印發《20xx年滄州市高素質農民培育實施方案》的通知(滄農字〔20xx〕134號)的要求,為做好我縣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聚焦全產業鏈技能水平提高,緊密圍繞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步安寧,持續抓好保供、銜接等重點任務,以實用實效實際為主線,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教學改革,以提升培育質量效果為關鍵,加快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亟需的高素質農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則。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原則,開展種養、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培訓;堅持“辦短班、多辦班、見實效”原則,培訓重心下沉,舉辦“短平快”專題班;強化訓後跟蹤服務,持續提升高素質農民培訓的效果。

二、目標任務

20xx年,全縣高素質農民培育不低於141人。按照以農民為中心,服務產業、注重質量、創新發展的原則,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業全面發展。

三、培訓內容

(一)圍繞穩糧擴油保“菜籃子”,開展小麥春季管理,以及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和大豆擴種增產提質、防災減損和重大病蟲害防治等全生產週期技術技能培訓;因地制宜開展蔬菜等經濟作物生產管理培訓,提升種植水平和產業發展能力;加強牛羊養殖户和奶農培訓,提高生產供給能力;開展生豬養殖培訓,提高動物疫病防控能力;。

(二)對蛋雞(肉鴨)優勢產業集羣和大豆玉米複合種植項目,開展摸底調研、確定培訓對象和制定培訓方案,開展管理技術開展精準培訓。同一學員可參加大豆擴種和農機手專業培訓。

(三)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強良種識別和選購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培訓,指導農民科學用種。普及綠色種養、科學施肥用藥、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減排固碳、生物育種與生物安全等專業知識,加強農業綠色發展和“三品一標”知識技能培訓,提升農業全產業鏈質量效益。普及電子商務和直播技能示範培訓,培育農村電商帶頭人、農民主播。加大農機裝備使用維修和機收減損技能培訓,提升農技專業服務能力。金融擔保知識培訓進課堂,探索對高素質農民金融扶持服務途徑。加大農民耕地保護知識培訓,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能力。在蔬菜、水果等品種專題培訓中,開設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實用技術和冷鏈物流運營管理等相關課程。加快培養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為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所在縣培養產業發展帶頭人。

(四)拓展培訓範圍。加強與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供銷社、組織部門等的協同與配合,培養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才、農村基層治理人才、村集體經濟帶頭人和鄉村社會事業帶頭人。積極與共青團、婦聯等組織開展工作溝通,引導女農民和青年農民參加高素質農民培育。

(五)推動鄉村振興進課堂。將農民教育培訓與基層黨建有機結合,普及黨章黨規和黨的基本知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農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與組織部門合作培育農村基層黨組織成員。全面落實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培養鄉村建設、法律明白人和鄉村治理人才。

四、遴選培訓師資。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穩定一批專職教師,拓展一批兼職教師,提升師資水平。聘請大專院校的教師、科研推廣機構專家、各類農業主體專業技術人員或田秀才、土專家進行授課。

五、創新培訓形式。

堅持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實習實訓、線上學習相融合、外出參觀學習相結合的形式,推廣線上和線下融合培訓成果。

六、資金使用安排。

20xx年,項目資金40萬元。

支出範圍:培訓資金主要支出範圍包括:培訓教材費(指文字、聲像教材、教輔資料和課件製作等方面支出);教師授課費(指授課教師課時費、交通費、食宿費等方面支出);學員費(指學員遴選、食宿、交通、實習、參觀考察、學習用品、實訓材料(含小型實訓工具)費、考試考核及學員培訓期間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疫情防控等方面支出);線上培訓服務費(用於學員在“冀農雲”綜合平台線上學習管理,線上培訓服務費按照不低於每天每人90元);其他相關費用,用於農民教育培訓所發生的調查摸底、場租、宣傳、檔案整理、資料印刷、信息化手段、師資培訓、班級管理、跟蹤服務、績效評估、審計等方面相關支出。

七、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縣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農民培育工作,成立縣農業農村局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領導小組,由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春華任組長,分管副職田愛紅任副組長,科教站、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業生產管理股、畜牧服務中心、農機管理股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農業農村局三級主任科員田愛紅擔任。領導小組把高素質農民培育作為實施現代農業發展、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明確目標任務、主要措施、進度安排、資金使用等,層層落實責任。

(二)做好疫情防控。

做好培訓期間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全力做好培訓、住宿、就餐等場所的定期消毒、培訓學員體温測量、口罩配送等常態化防範工作,同時要對參訓學員開展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對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的宣傳力度,大力宣傳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讓農民自願參加培訓。全面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的開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農民科技水平提高做出貢獻。

提升農村村民素質實施方案範文 篇5

為規範農民素質提升培訓(以下簡稱農民培訓)的組織與實施,推進農民培訓工作提質增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助推農業現代化、助力農民素質提升,根據省下達的年度農民培訓工作任務,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1、指導思想。按照“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的總體要求,以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為主要培訓對象,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示範帶動引領廣大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業產業升級、農村持續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2、工作目標。20xx年,全市計劃培訓農民2250人(詳見附件),其中:部級高素質農民培訓(中央財政)170人;省市高素質農民培訓200人;農村實用人才1550人(初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1450人、中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50人、高級農村實用人才50人);普惠制實用型農民培訓330人;按需在各鄉鎮街道開設農民大講堂。

二、實施內容

1、高素質農民及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按照“建設農村、服務農業”的要求,積極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生產型、經營型和技能服務型)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技能帶動型和社會服務型)。重點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幹、家庭農場主、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大户、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農家樂(民宿)經營管理者、來料加工和農產品經紀人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管理者及農村創業者等各類鄉村振興人才。

2、普惠制實用型培訓及網絡課堂建設。為提高農民實用種養技能、增強農業生產內生動力。按照加快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增強現代農業發展內生動力的要求,對我市農業優勢主導產業(果蔬、糧食、茶葉等)繼續開展系統化培訓,力爭經過連續性、循環性的培訓,使農業“產量能增長、品質有保證”。重點培育專業種養大户、長期穩定在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從事勞動作業者;長期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從業人員以及新農村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為提升農村人居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按需在各鄉鎮街道開設農民大講堂。為適應新形勢下的農民培訓,創新多元化的農民培訓方式,計劃開展空中課堂、微課堂培訓,建設一批農民培訓網課課件,供農民在線學習。

3、省市中高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根據省農業農村廳下達的省級培訓任務,各有關部門按照相對應的上級部門具體要求,挑選相關人員參加浙江農民大學各校區組織實施的高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農民學校聯合有關部門及鄉鎮街道,組織挑選相關人員參加金華農民學院各校區、鄉村振興學院組織實施的各類農村實用人才培訓。

三、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農培辦)加強對農民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並負責對農民培訓的監督檢查、審查核定;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和工作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及時交流情況,解決問題;各鄉鎮街道部門要把農民培訓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方位提升農民素質、提高農民增收能力的重要工作來抓,落實分管領導和工作業務員,積極組織實施年度培訓任務。各實施單位要切實按照培訓計劃,及時完成年度培訓工作任務。

2、強化培訓規範。一是辦班申報。農民培訓實施單位必須在開班前提出辦班申請,包括培訓專業、課程安排等內容的培訓方案報市農培辦(農業農村局人教科),經審批後開班。二是培訓對象。凡在本市範圍內從事“三農”工作,不受户籍性質限制,年齡一般在18—65週歲。三是辦班規模。因地制宜,合理設置培訓專業,控制辦班規模,總體要求每期培訓控制在100人左右,鼓勵小班化培訓。

3、嚴格監督管理。一是嚴格檔案管理。各培訓實施單位要完善學員信息採集,及時上網入庫,並建立健全各類培訓檔案,及時整理歸檔。二是嚴格資金管理。重點把好資金申請、審核、撥付三個關口,對不符合撥付標準的,不予撥付或扣減撥付。三是嚴格培訓監管。採取訓前申請、訓中檢查、訓後抽查等方式嚴格把關,確保培訓符合實際。

四、資金保障

1、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及普惠制實用型培訓等。培訓實施單位報送培訓資料,市農培辦審核,報農業農村局審批同意後,憑相關資料到財政局核撥。

2、網路課堂建設,經申請同意後製作課件等費用,憑相關票據實行報賬制。

3、為做好農民培訓的管理與服務,用於培訓工作會議、培訓調研、培訓信息檔案管理、培訓宣傳動員、績效考核與培訓審核等方面工作經費,在5萬元額度以內申報列支。

本方案從20xx年1月1日起執行。

提升農村村民素質實施方案範文 篇6

按照滄州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印發《20xx年滄州市高素質農民培育實施方案》的通知(滄農字〔20xx〕134號)的要求,為做好我縣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聚焦全產業鏈技能水平提高,緊密圍繞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步安寧,持續抓好保供、銜接等重點任務,以實用實效實際為主線,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教學改革,以提升培育質量效果為關鍵,加快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亟需的高素質農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則。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原則,開展種養、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培訓;堅持“辦短班、多辦班、見實效”原則,培訓重心下沉,舉辦“短平快”專題班;強化訓後跟蹤服務,持續提升高素質農民培訓的效果。

二、目標任務

20xx年,全縣高素質農民培育不低於141人。按照以農民為中心,服務產業、注重質量、創新發展的原則,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業全面發展。

三、培訓內容

(一)圍繞穩糧擴油保“菜籃子”,開展小麥春季管理,以及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和大豆擴種增產提質、防災減損和重大病蟲害防治等全生產週期技術技能培訓;因地制宜開展蔬菜等經濟作物生產管理培訓,提升種植水平和產業發展能力;加強牛羊養殖户和奶農培訓,提高生產供給能力;開展生豬養殖培訓,提高動物疫病防控能力;。

(二)對蛋雞(肉鴨)優勢產業集羣和大豆玉米複合種植項目,開展摸底調研、確定培訓對象和制定培訓方案,開展管理技術開展精準培訓。同一學員可參加大豆擴種和農機手專業培訓。

(三)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強良種識別和選購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培訓,指導農民科學用種。普及綠色種養、科學施肥用藥、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減排固碳、生物育種與生物安全等專業知識,加強農業綠色發展和“三品一標”知識技能培訓,提升農業全產業鏈質量效益。普及電子商務和直播技能示範培訓,培育農村電商帶頭人、農民主播。加大農機裝備使用維修和機收減損技能培訓,提升農技專業服務能力。金融擔保知識培訓進課堂,探索對高素質農民金融扶持服務途徑。加大農民耕地保護知識培訓,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能力。在蔬菜、水果等品種專題培訓中,開設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實用技術和冷鏈物流運營管理等相關課程。加快培養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為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所在縣培養產業發展帶頭人。

(四)拓展培訓範圍。加強與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供銷社、組織部門等的協同與配合,培養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才、農村基層治理人才、村集體經濟帶頭人和鄉村社會事業帶頭人。積極與共青團、婦聯等組織開展工作溝通,引導女農民和青年農民參加高素質農民培育。

(五)推動鄉村振興進課堂。將農民教育培訓與基層黨建有機結合,普及黨章黨規和黨的基本知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農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與組織部門合作培育農村基層黨組織成員。全面落實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培養鄉村建設、法律明白人和鄉村治理人才。

四、遴選培訓師資。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穩定一批專職教師,拓展一批兼職教師,提升師資水平。聘請大專院校的教師、科研推廣機構專家、各類農業主體專業技術人員或田秀才、土專家進行授課。

五、創新培訓形式。

堅持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實習實訓、線上學習相融合、外出參觀學習相結合的形式,推廣線上和線下融合培訓成果。

六、資金使用安排。

20xx年,項目資金40萬元。

支出範圍:培訓資金主要支出範圍包括:培訓教材費(指文字、聲像教材、教輔資料和課件製作等方面支出);教師授課費(指授課教師課時費、交通費、食宿費等方面支出);學員費(指學員遴選、食宿、交通、實習、參觀考察、學習用品、實訓材料(含小型實訓工具)費、考試考核及學員培訓期間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疫情防控等方面支出);線上培訓服務費(用於學員在“冀農雲”綜合平台線上學習管理,線上培訓服務費按照不低於每天每人90元);其他相關費用,用於農民教育培訓所發生的調查摸底、場租、宣傳、檔案整理、資料印刷、信息化手段、師資培訓、班級管理、跟蹤服務、績效評估、審計等方面相關支出。

七、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縣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農民培育工作,成立縣農業農村局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領導小組,由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春華任組長,分管副職田愛紅任副組長,科教站、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業生產管理股、畜牧服務中心、農機管理股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農業農村局三級主任科員田愛紅擔任。領導小組把高素質農民培育作為實施現代農業發展、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明確目標任務、主要措施、進度安排、資金使用等,層層落實責任。

(二)做好疫情防控。

做好培訓期間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全力做好培訓、住宿、就餐等場所的定期消毒、培訓學員體温測量、口罩配送等常態化防範工作,同時要對參訓學員開展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對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的宣傳力度,大力宣傳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讓農民自願參加培訓。全面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的開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農民科技水平提高做出貢獻。

提升農村村民素質實施方案範文 篇7

農民素質提升培訓(以下簡稱農民培訓),是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抓手。為規範農民培訓的組織與實施,推進農民培訓工作提質增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助推農業現代化、助力農民素質提升,現根據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培訓計劃

20xx年全縣計劃培訓各類農民3230人,其中:高素質農民230人(省級調訓30人);農村實用人才800人、農民大講堂2200人。農民大講堂按需在各鎮街(聯盟)開設。計劃數可根據省、市下達的任務及資金預算視情調整,但須確保完成上級任務,具體增減計劃另行通知。

二、培訓對象

年齡18週歲-65週歲,正在從事或有意願從事我縣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務農農民、返鄉入鄉創新創業者、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服務,優先考慮農創客,不受户籍限制。同一學員同一年只能參加一次高素質農民培訓,可以參加三次不同產業的縣級培訓。

三、資金補助標準

20xx年度農民教育培訓補助資金包括中央、省、本縣補助資金,統籌使用。

(一)高素質農民,培育5—15天,按每人20__—5000元進行補助。

(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2—5天,按《武義縣農民培訓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規定,每人補助標準按每人每課時40元,每天不少於8課時,每期不少於16課時,每人最高補貼不超過1400元。

(三)農民大講堂,不少於90分鐘,按3000元/場(50人以上)進行資金補助。

(四)純線上培訓,按照《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關於下達20xx年度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任務的通知》(浙農科發〔20xx〕20 號)文件規定,每人每學時補助 15 元。

四、工作要求

(一)各培訓責任單位要做好培訓機構的遴選、培訓課程設置審查、培訓實施過程監管和資料審核等工作,確保培訓真實有效。縣農業農村局將對各培訓機構的培訓情況進行抽查,抽查結果作為下一年度補助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

(二)各培訓責任單位要積極組織開展培訓,充分利用農民培訓中心和田間學校,結合本地特點,按計劃數開展農民培訓,培訓工作列入鄉村振興考核。

(三)從統籌疫情防控和教育培訓的實際需求出發,全面開展線上線下、小班化教學,線上培訓依託“浙農雲”等平台開展,在培訓中按照培訓課程總學時的10%-30%安排線上培訓學時,線上培訓費用由培訓機構與“浙農雲”平台運營方結算。線下培訓一般不超過50人。

(四)各培訓機構在開班前一週提交《辦班審批表》(附件2),審批合格後,簽訂委託合同再組織培訓,培訓教材優先選用農業農村部推薦的培訓教材,教材費用不少於補助資金的15%。培訓高素質農民、農村實用人才的合格人員全部錄入浙江省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學員評價率達85%以上,否則不作為業績申報,取消資金補助。

五、其他事項

培訓機構在培訓結束後一個月內,報送培訓工作台賬到武義縣農業農村局信息中心(見附件3、附件4),經審核後,憑相關資料撥付培訓補助資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ey6g9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