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精選16篇)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精選16篇)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1

耄耋之年的楊振寧站着講完了自己關於冷原子的新發現。工作人員擔心他站久了腿會發抖,後悔未能預備一把椅子。更出乎人的意料,有學者因事提前離會,而楊振寧一直堅持聽完19日的最後一場報告,並即興發言,與人分享了自己在治學上“最近幾年慢慢想通了”的困惑。人們原本猜測,他做完自己的報告就會離開。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精選16篇)

在做完報告被主持人請下台之前,楊振寧還主動詢問聽眾有無疑問。會議間歇,年輕的學生過來請教,他也耐心解答。

“很多人學問很大,脾氣也比較大一點,而楊先生,你跟他什麼都可以説。”葛墨林説,楊振寧是位尊重人的忠厚長者,什麼事都可與他辯論。

比楊振寧年輕19歲的中國科協副主席趙忠賢院士向同行感慨,每次自己不想多幹,覺得可以休息一會兒的時候,跟楊先生談過以後,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魔力影響着自己,還得好好幹。

頂尖的實驗物理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朱經武形容,楊先生屬於“天生有仙骨”。國外有人稱楊振寧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有人説他在物理上是“建設性的革命家”,朱經武則以物理理論的“煉丹專家”來形容他,認為他就像擁有點金術。

“楊先生對物理的熱愛、熱忱是沒有人可以理解的。有人説他是富有羅曼蒂克的物理學家,他對物理有一種很多人看來是愛情的東西。”朱經武説。

朱經武説,人們常將物理學家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天到晚聽人家講而自己不講,然後拿回去做得更快更好。另一種是不停地講話,讓人家知道自己多麼偉大。楊振寧是第三種,他會認真聽別人講,還給別人提意見。

葛墨林説,楊振寧主張學術上的平等,還體現在,每次到南開參加理論物理講習班,他都跟學生們一起排隊領自助餐,邊吃邊談。多年以前,國際會議用餐補助中外有別,國人補助5元,外賓補助40元,吃飯時往往隔着一道屏風。楊先生堅持,在南開開會,無論中外,補助相同。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2

1922年9月22日,楊振寧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今屬肥西縣)。4歲時,母親開始教楊振寧認字,一年多的時間楊振寧學了3千個字。

1928年,楊振寧父親自美國歸來。同年隨父赴廈門大學,進國小二年級。

1929年,其父應聘清華大學,舉家赴平,居於清華院西院十一號;入讀教員子弟學校成志國小三年級。

1933年,國小畢業,入讀城內絨線衚衕天主教聖公會崇德中學,離家在校寄宿,曾因考試偷看被罰。

1937年,日軍發動七七事變,北平不穩,隨母攜弟妹返回合肥。

1938年,受日本侵華戰爭影響,全家逃難,經廣州、香港、越南河內輾轉抵昆明,楊振寧入讀昆華中學高中二年級。同年秋天,以高二學歷參加統一招生考試,被西南聯大錄取,先遵父命報化學系,後改物理系。

1942年,楊振寧畢業於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本科論文導師為北京大學吳大猷教授,後考入該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讀研究生,師從王竹溪教授。

與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寧、金啟華和顧震潮,黃昆和張守廉也偶爾來住幾天。

1944年,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研究生畢業,碩士論文導師是王竹溪教授。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3

20__年是楊振寧的“望九之年”。6月18日至19日,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舉辦了一場“理論物理前沿討論會”,以此紀念該所的理論物理研究室誕生25週年,併為研究室創辦人楊振寧教授預先慶壽。30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及近百位傑出的學者與會,使之成為該領域罕見的學術盛事。

校方在數學所大廈前特別打出橫幅,上書“楊振寧先生學術青春長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解釋,楊先生本不喜做壽,因為真正做科學的人是“沒有年紀的人”。

1986年,剛剛創辦南開數學所的數學大師陳省身,邀請老友楊振寧到此創辦理論物理研究室。儘管“完全沒有思想準備”,楊振寧卻欣然從命,只因“陳先生的邀請是無法拒絕的”。

25年來,這間起初僅有一位、目前也只3位教授的研究室,已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培養的25名博士中,有人當選院士,有人成為大學副校長,有人拿到海外名校終身教職。

用研究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墨林的話形容,研究室如今算略有成就,“畢業了一批人、做出點事”,總算對陳、楊兩位先生有所交代。

葛墨林1986年由陳省身、楊振寧自蘭州大學聘至南開大學。他最初問陳先生該怎樣發展,陳先生提出要“不開會、無計劃、多做事”;再問研究室該做什麼方向,陳先生回答“就做振寧的方向”。

楊振寧則説,不善做研究的人,看某個菜園裏人多,就擠進去找個角落,花大力氣刨個坑。一定要找一個較空的園子,一刨就出個蘿蔔。他為研究室設定的“楊——巴克斯特系統”相關的數學物理方向,當年並不被人看重,日後逐漸成了該領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如今,葛墨林認為,南開理論物理研究室的師生,不僅在學問上受惠於楊振寧,人品、學風上也受益頗多。楊振寧“寧拙毋巧,寧樸勿華”的要求,影響極大。

25年來,這裏一貫奉行“不宣傳”方針,數理學界之外,少為人知。數學所共計12位全職教授,理論物理室佔四分之一,在葛墨林看來已不算小。陳省身初期就提出不希望擴大規模,永久教職保持很少。這個方針堅持至今。

“就叫研究室,也不擴大,不叫‘中心’。”葛墨林説。

此間風氣的一處體現是,本次討論會不少大腕到場,但葛墨林在開幕式上説:“恕我不能一一介紹各位的頭銜,大家都是重要的人物。”他給同行鞠了一躬,“一介書生,無權無勢,對大家無可貢獻,鞠個躬表示感謝”。

物理學家、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因公爽約,專門發來長信,但大會決定節省時間,不再當眾宣讀。由於學術報告安排極為緊湊,葛墨林提醒在座上了年紀的院士們,感覺累了就去休息,也可騰出座位,讓給後面站着聽講的年輕人。此語令與會者不禁莞爾。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4

楊振寧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2箇中國人之一(最早獲得提名的華人是在清朝政府任職的馬來西亞醫學家伍連德),也是目前成就最高的華人物理學家。關於宇稱不守恆的研究在發表的次年就獲得諾貝爾獎,這麼快的獲獎速度在諾貝爾獎歷史上是第一次出現,而且在此後也非常少見。楊振寧的成就已經達到即使再多獲一次諾貝爾獎也很難繼續提升其地位。楊振寧的事蹟鼓舞了不少後輩華人物理學家。

1997年5月25日,中國科學院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宣佈,國際小行星中心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報,將該台於1975年11月26日發現,國際編號為342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楊振寧星”。

1999年5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將理論物理研究所命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

20__年4月21日,清華大學設立“楊振寧講座基金”,用於聘請國際著名教授及傑出年輕學者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潛心從事科學研究。

20__年11月29日,楊振寧當選“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最有影響的海外專家”。

20__年5月14日,楊振寧先生捐贈清華大學暨“楊振寧資料室”揭牌儀式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北館舉行。

20__年9月22日至20__年1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大學展覽廳舉辦“楊振寧教授百齡華誕:物理巨擘中大摯友”公眾展覽,介紹楊教授的人生里程和事蹟,並展出楊教授的珍藏。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5

楊振寧讀聯大物理學系時,給他上一年級普通物理課的是擅長實驗的物理學家、清華大學趙忠堯教授,上二年級電磁學課的是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吳有訓教授,上力學課的是在廣義相對論等方面頗有研究的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周培源教授等。

但對楊振寧來説,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這些教授們外,父親楊武之對他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楊振寧在學校裏,遇有不懂的問題、碰上難以處理的事,總是經常跑到數學系辦公室向父親請教。

楊振寧還多次説過:“在聯大給我影響最深的兩位教授是吳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楊振寧本科畢業時,選了《用羣論方法於多原子的振動》作畢業論文,並請吳大猷做論文導師。楊振寧在研究生院讀書時,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導,對統計物理髮生了興趣。1944年研究生畢業時,楊振寧請王竹溪教授作碩士論文的指導老師,在其指導下又非常成功地寫出了碩士論文,《超晶格》即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楊振寧發來唁電説:“我對統計物理的興趣即是受了竹溪師的影響。”楊振寧還回憶道:“以後四十年間,吳先生和王先生引導我走的兩個方向——對稱原理和統計力學——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楊振寧在研究生院期間聽了馬仕俊教授的課後,開始注意“場論”,並對變形物體熱力學也非常感興趣。

1957年12月10日,35歲的楊振寧和31歲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國《物理評論》上發表《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領獎台。其前,楊振寧寫信給吳大猷,感謝吳先生引導他進入對稱原理和羣論的領地,並説後來包括宇稱守恆在內的許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吳先生15年前介紹給他的那個觀念有關。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6

天梯和溜索。沒有親身體驗過是不會深切地體會到當地民眾生活的艱辛和不容易的。去懸崖村的必經之路,是用鋼管搭建的天梯,有2556級。不要説叫你親自去攀爬,只是看看圖片你也會嚇得兩腿發軟。更不要説爬上去之後還要下來,正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下來時更困難,特別是對有恐高症的陳貝兒來説。但陳貝兒做到了,她克服了心理和體能上的困難,親自上下了懸崖村的天梯,前後花了十多小時,目的是體驗一下當地村民的不容易。如果沒有真誠的心,就讓無人機去拍便可以了,何必辛苦自己呢?

拍攝乘溜索過怒江那一節,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陳貝兒是極其害怕的,剛開始的時候連眼睛都不敢睜開。但本着對拍攝的真誠,她還是咬緊牙關堅持完成了拍攝。

陳貝兒對祖國也充滿着真誠。《無窮之路》的播出,讓香港觀眾有了更多的瞭解祖國的途徑和機會。在TVB製作的英文版《無窮之路》中,陳貝兒親自作英文旁白配音,目的是希望能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真實的中國。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7

彭士祿小時候為了生存他當過乞丐,發高燒導致癱瘓差點丟掉性命;當小遊擊戰士時得過嚴重瘧疾;在延安當護士時得過肺炎。留學期間,彭士祿從沒在12點鐘以前睡覺。當時蘇聯教授每教一節課,中方要另付80盧布的報酬,他因此十分努力。30年後,彭士祿忘我工作的精神依然不變,他患胃病20多年,總不捨得花點時間去看病。在一次現場調試的緊要關頭終於支撐不住了,經診斷為急性胃穿孔。手術在工地現場緊急施行,他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

彭士祿開始主持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的開發時,物資供應匱乏,生活極其艱苦。那時是吃着窩窩頭搞科研,有時甚至挖野菜和白菜根,反應堆研究室不到50個人,每人每月的辦公費才5元錢,這還包括出差費、辦公用品費。那時沒有電腦,數據都是靠僅有的一台手搖計算機、計算尺、算盤這些工具沒日沒夜地算出來的。彭士祿面對工程技術大事必須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也不能馬虎。對於任何問題都要通過調查研究、收集信息、進行試驗等來搞清楚。在領導核電站建設工作時期對工程技術親自計算主要技術經濟數據;對工程進度能説出某年某月應辦哪幾件關鍵事;對技術攻關能親自掛帥出征,出主意,給點子。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8

在田徑圈,公認的黃金身高在1.85米左右,比如加特林1.85米,鮑威爾1.88米。而蘇炳添只有1.72米,沒有明顯的“身體天賦”。早在中學時,老師曾帶他幾次去市體校,但都沒有被教練看中,因為“覺得他身材太矮,將來沒有發展空間”。然而蘇炳添日復一日,認真、專注,把每一次訓練做足、做好。教練袁國強曾這樣評價:“他是我帶過的最自覺的隊員。十年來,在訓練場地上他只要出現在我的視線範圍內,就絕對是在訓練,從不偷懶。”

作息規律,按時起牀睡覺,從不抽煙喝酒,即便在家庭聚會上也不吃禁忌食物,即便在外參加活動也會堅持做基本訓練……在蘇炳添一次次打破記錄的背後,是一個關於勤奮的、經年累月的“漫長”故事。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9

在半決賽前,蘇炳添面對鏡頭,把大拇指和食指擺出一個“一釐米”的手勢。有網友調侃,這是“拿捏得死死的”。其實呢?蘇炳添説,就是想提醒自己“進步一點點就好”。一點點,哪怕是0.01秒,背後都是千難萬難,是精雕細琢,是全力突破。20__年,他以偶像劉翔為參考,調整了起跑腳;20__年,他改變了擺臂動作,嘗試改善腳掌落地後的發力——那時,他已經29歲了。

百米10秒是黃種人的極限?蘇炳添第一個衝進10秒大關。百米半決賽就是亞洲人的決賽?他成為進入電子計時時代的首位亞洲選手。更快、更高、更強,“老男孩”蘇炳添做到了。他的不懈堅持、突破自我、挑戰極限,正是中國人對體育精神的最佳詮釋。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10

隊員們説,吳天一在高寒地帶開展科研工作的拼搏精神和獻身精神,曾令外國專家欽佩不已。

那是1990年夏,中外科學家攜手組建“阿尼瑪卿雪山聯合登山隊”。海拔6282米的阿尼瑪卿雪山位於青海南部,以其海拔高、地形複雜、氣温低、風力大、紫外線照射強,氣候多變等特點,為高山環境生理研究提供了完備條件。此次登山目的之一就是考察人在徒步急進登山狀態下的複合反應。

在海拔5000米進行高山生理實驗10天后,外方醫療隊員因為出現急性高原反應停下了腳步。而同樣出現高原反應的12名中方隊員,在隊長吳天一的率領下卻一直攀登至5600米高度,並建立了實驗站,完成了一週的科學考察。此次考察結果———《人在特高海拔的生理研究》論文在國際高原醫學界引起轟動,為我國贏得一項特別貢獻獎。

在高原醫學研究中,吳天一不僅是勇者,更是一位智者。他極富語言天賦,精通英語、俄語,且與藏胞交談不用翻譯。陪同外賓訪問時,他地道的英語令美國科技參贊驚詫不已。

掌握多種語言,賦予他登上世界舞台的階梯。他第一個向世人介紹高原肺水腫和成人高原心臟病。他將險境中求得的數以萬計的科學數據,撰寫成100多篇論文。其中,《我國藏族在世界高原人羣中獲最佳高原適應性》一文,榮獲世界高原醫學界認可。《高原病命名與分型》等論文被國際低氧學術研討會多次引用,並收錄於國際科技資料數據庫。

年過八旬的吳天一仍帶着心臟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開展科研工作。他直言,高原醫學研究的“無限風光”在崇山峻嶺之間,只要事業需要,他將隨時背起行囊奔赴險峯。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11

20__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着陸在內蒙古中部的阿木古郎草原,當航天員楊利偉身着乳白色航天服跨出返回艙時,説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此後,聶海勝兩度飛天、景海鵬三上太空,每次凱旋後的第一句話,還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八個字,字字懇切,重逾千鈞,折射出航天員對祖國和人民的摯愛。這份摯愛源於深知:為託舉他們一飛沖天,在祖國航天的各條戰線上,多少人把鋪蓋搬到車間,多少人伏在桌案上入眠,多少老專家透支了健康,多少年輕人霜染兩鬢……

“祖國託舉我飛天!”景海鵬記得,為了研製我國自己的艙外航天服,女設計師張萬欣先後7次赴俄羅斯參加學習培訓,不僅刻苦鑽研技術原理,還主動參加操作訓練。由於身材瘦小,她穿上充氣加壓後的艙外服,關節活動非常吃力,每次訓練結束後都渾身濕透,累得癱倒在地,半天也站不起來……俄羅斯專家十分驚訝地問:“她不會就是你們中國選出來的女航天員吧?”科研人員把一天當作兩天用,硬是靠着這種堅韌執着的拼勁,只用了4年時間,就完成了8年才能幹成的事。翟志剛完成出艙活動後自豪地説:穿着自主研製的艙外航天服漫步太空,感覺真棒!

説起國家,航天員們似乎總有説不完的話,但提到個人,他們卻常常輕描淡寫:

20年來,在很多人看來,鄧清明是個“消失”的人,甚至不少老家的親戚都會這樣問起:“只聽説是航天員,咋不見他上天哩?”作為目前航天員大隊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的首批現役航天員,鄧清明二十年如一日訓練備戰,3次入選任務梯隊,卻始終沒能圓自己的飛天夢——“把生命中最寶貴的年華都獻給了漫長的等待,你後悔嗎?”鄧清明這樣回答:“不管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戰友飛就是我在飛!”

“神九”出征前,北京航天城裏迴盪着《祖國不會忘記》這首歌,航天員們至今都感動不已……劉洋説:“如今當大家對我説‘你沒有變’的時候,我知道我不曾忘記初心,不曾迷失自己。因為我清醒地知道託舉我們飛天的雙手,一隻叫‘科技’,一隻叫‘國力’。”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12

王紳森早年在工作中遇到生活困難的學生,都會自掏腰包,及時幫助。退休後仍然通過各種方式去資助困難學生。

20__年,他通過媒體得知常山女孩徐玲玲考上了大學,但由於生活拮据四處打工,便陸續資助了她18000餘元。

為了幫助更多學生,王紳森決定通過自己的努力,增加一些收入。自20__年起,他開始依靠回收廢舊物品掙錢助學。每天晚上10時許,老人就推着三輪車出門,直到凌晨三四點鐘回家。周邊的飯店、旅館、小超市都是老人廢品回收的來源,一個晚上下來,他可以撿滿兩輛三輪車,每個月能掙到四五百元。多年來,幾乎天天如此。被問及為何晚上才出去拾荒時,他説,白天撿廢品的人多,很多人以此為生,我不去跟他們爭,不能搶了人家生活的飯碗。

除了堅持助學,王老還以更多善行温暖、影響着周圍的人們。在王紳森所住小區的單元門口,掛着50多把雨傘,全是他在廢舊物品回收時撿出並修好的。如今,這些雨傘已成為小區的“共享雨傘”,解決了突降大雨時路人的燃眉之急。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13

6月16日上午,在中國酒泉衞星發射中心舉行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公佈,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

六月的湘潭縣雲湖橋鎮飛欄村,屋舍儼然,山色青翠,一眼望不到頭的農田裏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就是湯洪波的家鄉。

今年46歲的湯洪波,是一位航天員“新人”。出生在湘潭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湯洪波,曾勵志走出農村,奔赴廣闊天地,實現人生理想。通過成功招飛,從航校順利畢業,湯洪波來到新疆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在20__年5月經過層層選拔,成為我國第二批預備航天員,在20__年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從飛行員到航天員,湯洪波克服轉型的艱難,用十一年的努力與堅守,等來了“飛天夢”的圓夢時刻。

湯洪波成功入選這次飛行任務的消息傳來時,他的父親和弟弟正頂着烈日在田裏忙活。湯洪波的父母已年過七旬,是村裏出了名的勤快人,全家人以務農為生。老兩口有兩個兒子,哥哥湯洪波是能“上天攬月”的航天員,弟弟是與父母一起“下地”的農民。目前,全家一起流轉了一百多畝土地種植水稻,還承包了20多畝魚塘。

勤勞質樸的一家人,談及湯洪波,眼裏滿是自豪感。“他每天放學回來,還會幫我們分擔家務。”在母親伍蘭清的眼裏,湯洪波是一個文靜、誠懇、踏實、孝順的孩子。上世紀80年代,以務農為生的湯洪波家並不富裕,父母白天忙種水稻,晚上還要守夜燒磚。十多歲的湯洪波便利用空閒時間,幫父母分擔農活,到田裏除草、施肥。在飛欄村,全村的人都知道湯海秋家裏的洪波伢子能吃苦。母親伍蘭清説,兒子進入部隊後,雖然回家的機會不多,但是隻要一回家,就會幫着父母幹農活。

但是孝順懂事的湯洪波,偶爾也有自己的“小叛逆”。“他小時候喜歡看小説,經常在外面看到很晚才回來,但又怕被我們罵。”湯洪波的父親湯海秋笑着説。

父母勤勞、質樸的品質,深深影響着湯洪波。航空與航天,只是一字之差,但完成這個轉變是一個艱苦而又難忘的經歷。坐轉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時狹小環境剝奪睡眠訓練……無論湯洪波遇到什麼樣的挑戰,都努力咬牙堅持了過來。

“他能為祖國完成航天任務,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感到很高興!希望他能夠不負重託,順利完成任務歸來!”對於即將出徵,征戰太空的湯洪波,全家人充滿信心與期待。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14

東京奧運會已經過去幾個月,蘇炳添以亞洲最好成績、小組第一名跑進百米決賽的那一段視頻仍被很多人發上社交媒體,他自己也常重温,但不是回味成為第一個決戰奧運會百米的黃種人而帶來的激動心情,而是反覆研究對手,觀察自己技術上的問題。成為專業運動員後的十幾年裏,他都是這樣過來的,突破自己會獲得一瞬間感性上的興奮和激動,但很快,就又迴歸理性,琢磨自己還有沒有進步空間,是不是哪裏還可以更好。

“當運動員不就是這樣嗎?到了一個高度,就想要另一個高度。”蘇炳添對《中國新聞週刊》説。

東京奧運會結束不久,蘇炳添度過了32歲生日,他心裏很清楚,這個年紀在短跑項目上已經過了所謂黃金期,這倒也讓他鬆弛下來,現在的目標變得很簡單:能跑一年是一年,至於20__巴黎奧運會,“就先不想那麼遠”。

天天就知道訓練

如果決賽能跑出半決賽的成績,蘇炳添可以拿到銀牌,儘管他已經創造歷史,體育迷們還是免不了替他遺憾。他的外籍教練蘭迪·亨廷頓深感自責,認為是自己和團隊沒能為蘇炳添在短時間內連跑兩槍做足訓練上的準備。但蘇炳添能理性看待這個結果,他認為半決賽9秒83是超水平發揮,決賽的9秒98才是自己的真實水平。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天驥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説過一個嶺南文化在廣東人身上造就出的鮮明特徵,看似矛盾卻辯證統一——生猛求變又理性淡定。這種性格在蘇炳添身上格外凸顯,無論在生活還是專業上,蘇炳添始終是努力且務實的人,即便短暫被突如其來的事情干擾,他也可以很快回歸問題的本質,清醒地尋找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陷在情緒裏。也許正因如此,他擁有超越常人的自律,也使自己成為先進技術的受益者。

很多運動員在非賽季的休息日會稍微放鬆自己,蘇炳添並不。他的表哥蔡健發曾經回憶,每次家庭聚會,大家都是吃吃喝喝,蘇炳添從來不亂吃東西,不吃豬肉,更從來不喝酒。

為保證訓練強度,蘇炳添常年晚上十點準時上牀,手機關機。有些人拿了好成績,會在比賽結束當天慶祝到凌晨才休息,但20__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後,蘇炳添依然在22點準時睡覺。他的髮型十幾年不變,出門就是運動服,身邊的朋友説,蘇炳添天天就知道訓練,和訓練無關的事他就沒興趣。蘇炳添的國中體育老師楊永強回憶,他在學校田徑隊訓練時,就從不缺勤,每次訓練都積極參加,非常自律。

1989年8月29日,蘇炳添出生於廣東中山古鎮。他從小就對自己的運動天賦有自信,儘管個子不高,但每次和同學比賽摸籃板,自己都不輸他們。七年級的一節體育課上,老師楊永強在沙坑邊劃了一道線,看誰能跳到那裏,結果,蘇炳添一跳就越了過去。課後,楊老師把蘇炳添拉到一邊,“有沒有興趣過來田徑隊?”這成為蘇炳添運動生涯的起點。“從國中的時候就覺得,我在田徑場上特別威風。”他在紀錄片《逐夢者蘇炳添》中説。

20__年11月,蘇炳添第一次參加正規百米比賽——中山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他代表古鎮中學以11秒72的成績拿下冠軍,這已經是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這個成績吸引了中山市體校,同年12月,15歲的蘇炳添被體校錄取,開始接受專業訓練,兩年後,他毫無懸念地通過選拔,進入省隊。

中國田徑的傳統訓練模式沿襲自前蘇聯,以大負荷量、高強度的“苦練、狠練”為主,缺乏深刻的運動生物學理論支撐。直到20__年劉翔在大阪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10米欄獲得冠軍,提倡了很多年的“科學訓練”和“國際交流”才真正被田徑界廣泛接受,尤其是第一次參加世錦賽便躋身半決賽的邢衍安的一番話,讓很多教練員和高層管理者深受震動——“在沒同劉翔、孫海平教練一起訓練前,我的技術很差,現在改進了很多。” 20__年以後,中國短跑的訓練理念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但在蘇炳添18歲時,訓練還是從難、從嚴的粗放時代。

18歲的人對未來還懵懂,他只懂得刻苦訓練才能達到健將水平,成為專業運動員,只要轉正,每個月就有工資拿了。在高負荷的訓練下,他的成績以0.01秒為單位,艱難地在秒錶上向前爬行,20__年10秒45,20__年10秒41,20__年,他用全國錦標賽上10秒28的成績跑入國家隊。

廣東隊著名短跑教練袁國強曾在回憶徒弟成長經歷時説,“我帶了他快十年,可以説,他是我帶過的最自覺的隊員。十年來,在訓練場地上他只要出現在我的視線範圍內,就絕對是在訓練,從不偷懶。”

真正理解短跑

之後的三兩年,有輸也有贏,蘇炳添慢慢在田徑界嶄露頭角。20__年,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百米賽場上,蘇炳添跑出10秒16,不僅獲得冠軍,還打破周偉13年前創造的全國紀錄。一年後,倫敦奧運會,蘇炳添又成為中國第一位晉級奧運半決賽的短跑選手。也正是從這場與博爾特並肩賽道的比賽開始,讓蘇炳添開始留意外國選手的節奏特點,思考自己在技術上的短板。

前30米,蘇炳添有絕對壓制對手的能力,但在30米後,身邊的博爾特一下子就衝了出去。與身高1米95的博爾特一起跑,蘇炳添坦言並沒有太大壓力,只有1米72的自己和對手不是一個級別,但如此迅速被超越,還是讓他頭腦空白了一下,“30米後不會跑了”。後來,他反覆觀看比賽錄像,發現自己與博爾特等國外選手在節奏上存在巨大差異:僅僅跑出5米時,自己就抬頭進入最大速度,而所有外國選手仍在埋頭利用身體的蹬伸繼續加速。提前進入途中跑,使蘇炳添比別人少了20~30米的加速。

20__年之後,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開始對短跑項目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方針,加強短跑項目與世界的交流融合。蘇炳添得益於此,20__年到海外訓練營待了很久。他不斷觀察國外的對手,有些明明個子不高,也跑得很快。原因還是那一個,對方後勁足,而自己一聽到槍聲,就一口氣衝到底,前面能跑多快就多快,後面體力受影響,只能儘量頂,這樣的節奏“已經特別僵了”,哪怕在狀態特別好的時候,也難以突破10秒10。這一年,還發生了一次意外,促使蘇炳添作出破釜沉舟改變原有節奏的決心。

20__年8月,莫斯科田徑世錦賽半決賽中,旁邊道次的選手在發令槍響前晃了一下身體,蘇炳添被誤導,搶跑罰下。既是隊友也是國內賽場上老對手的張培萌第二小組出戰,跑出10秒整的成績。如今再回憶搶跑,蘇炳添仍然覺得那件事長久地挫傷了他的自信心,他不得不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中一點點走出害怕搶跑的陰影。而當時沒幾個人注意一個搶跑者的失落,人們都為張培萌的10秒所振奮,看到了中國人突破10秒的希望。

作出改變是件大事,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蘇炳添,剛開始受聘於中國田徑協會的美國科研型教練蘭迪·亨廷頓給了他信心。亨廷頓做了一個簡單的試驗,他讓蘇炳添站好,然後走到身後,出其不意地猛一推,蘇炳添下意識就邁出了右腳,這與他的起跑相反,起跑時,他是右腳在前,跑出的第一步是左腳。

亨廷頓建議,改變起跑腳,重新建立一個技術節奏,既然身體最自然的反應是右腳先出,那麼當槍聲響時,自然的反應才最快速,最合理。20__年冬天,蘇炳添到佛羅里達冬訓,在美國教練的幫助下,改變起跑腳,適應新節奏下的起跑、銜接、途中跑、衝刺,將“一飛沖天”改為一段一段合理分配力量,儘可能將最佳狀態保持在後半程。

就像習慣右手吃飯的人突然換到左手,難處可想而知。為了把新的節奏刻在腦子中,印到肌肉裏,他無時無刻不在琢磨,走路時模仿起跑蹬伸的動作,睡覺前在大腦中演練白天訓練的技術,一步、兩步……想得太多,有時候做夢都在跑,早上起來累得不行,因為“訓練”了一晚上。

教練估計蘇炳添改變十幾年的習慣、適應新節奏需要一至兩年,他用了7個月。20__年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蘇炳添在百米決賽中以9秒99一戰成名,成為歷史上首位跑進10秒以內的黃種人,也創造了新的全國紀錄。那一晚,極少播報體育新聞的《新聞聯播》用時1分45秒高規格播報這一體育事件。

3個月後,他在北京世錦賽上再次跑出這個成績,成為首個躋身世錦賽百米決賽的亞洲人,並和隊友一起摘得4×100米接力銀牌,創造了亞洲運動員在田徑集體項目上獲得的世界最好名次。

這次改變帶給蘇炳添的不僅是突破瓶頸,還有理念上質的轉變,他更深刻地理解了短跑這項運動:僅有優秀的起跑,一聽到槍聲就玩命向前衝,無法成為世界頂尖,只有輔助以科學的技術和節奏,才有可能達到更高境界。

賽場唯一“80後”

亞洲短跑選手有個不成文的“28歲定律”,28歲被認為是一個無形的頂點,由盛轉衰,蘇炳添的很多師兄弟選擇在這個年齡退役。20__年,28歲的蘇炳添結婚成家,他也遞交了退役申請,人事關係轉到暨南大學。有領導勸他,“很多人退役是為了趁年輕找工作,工作你已經有了,不如繼續跑。”

蘇炳添自己也覺得還可以跑。在他眼中,跑步已經不光是身體的競技,更多在於技術層面的問題,並不是到了某個年齡就跑不動,而是看想不想跑。後來他在自己的論文中寫道,“通過科學化的訓練和保障可以讓大齡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

這一年,從暨南大學借調到國家隊的蘇炳添,正式成為蘭迪·亨廷頓的弟子。亨廷頓團隊中,有世界頂尖的康復師、體能師、醫生、營養師以及生物力學專家,一接手蘇炳添的訓練,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參照“冠軍模型”對蘇炳添的體能和技術狀況進行全面診斷和分析,制定針對性訓練方案。例如,幫助他改變跑動過程中的擺臂動作和腳掌落地後的發力方式。

日常訓練中,亨廷頓會根據訓練前評測結果和運動員的主觀感受,確定當天的速度、耐力、爆發力等一系列訓練的負荷量度,避免運動員發生損傷和過度訓練。科研儀器設備也幫了大忙,亨廷頓給手下的運動員做3D模型,將他們的跑動姿勢輸入電腦,對比最科學的模型跑動姿勢,來發現他們每個跑動瞬間不科學的地方,甚至還對運動員的睡眠進行監控。

蘇炳添感慨,這與傳統訓練拼命練、不斷加大強度有本質區別,他發現自己練得更少,卻跑得更快。20__年國際田聯馬德里挑戰賽,28歲的蘇炳添跑出9秒91,追平了卡塔爾歸化選手奧古諾德保持的亞洲紀錄,七天之後,在鑽石聯賽巴黎站,蘇炳添再次複製了這個成績。

亨廷頓曾説:“我只是2%的教練,科技才是那個98%的教練。”科技這個教練,支撐着“高齡運動員”蘇炳添收穫了技術參數和身體素質的不斷進步,疫情造成的比賽中斷,也意外幫助他康復了20__年復發的腰傷。東京奧運前夕,亨廷頓和蘇炳添都滿懷信心,他們制定的目標是進入前八,併為中國打開9秒90。

後來的故事,每個人都已經知道。蘇炳添認為自己的突破能夠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讓更多有運動天賦的孩子不再只“看見”羽毛球、乒乓球……也“看見”百米;另外,就是讓更多人接受,技術是一個運動員天賦之外,最鋒利的武器。

榜樣的帶動力是立竿見影的。奧運結束後一個月,西安全運會賽場,蘇炳添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短跑運動員身上,都出現新技術的影子,從賽前準備這一項就能看出來。大家的熱身有很多步驟,跳躍、拉伸、核心、泡沫軸放鬆……一套做下來像個完整的小練習,把全身小肌肉羣都充分活動開,這明顯是國際化的熱身理念,以前蘇炳添總在國際賽場看見,國內比賽,選手通常是傳統的踢腿拉伸,做兩次高抬腿,跑個加速跑,然後就準備比賽了。

“新技術早就有,只是推廣下去有難度,很多人不願意接受。”蘇炳添對《中國新聞週刊》説。回想自己剛開始去國外訓練,境界還不夠,外國教練教的很多動作,他也不理解,“覺得很奇怪,這麼跑肯定跑不快,也跑不動”。但是經過之後多年的實踐,才發現當初他們所説都是對的。

20__年的國內賽場,“00後”已經成為主力,八十幾人的參賽名單,蘇炳添是唯一的“80後”。他開始計劃人生的下一階段,不是遵循退役後留在一線當教練的傳統軌跡,而是回到大學,在基層培育更廣闊的土壤。

他對自己經歷中最寶貴的東西看得很清楚。作為創造過“奇蹟”的運動員,最光輝的時刻足以讓人們忘記他曾有過的失落和失敗,或者認為那些應該只是“小事”。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一個運動員如何從那些黑暗的甬道中一步步走出來,以及在漫長的時間裏,如何和傷病共處,如何面對贏與輸。他覺得這些才是真正值得他去傳授的經驗。中國體育由“過來人”帶新人的時代正在過去,以後的頂尖運動員自有他們的專業教練和更先進的科學技術,自己能做的,是重新審視那些掙扎與成長,然後把那一切教給年輕人。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15

20__年12月,劉伯明入選神舟十二號任務飛行乘組。這次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這次任務出艙時間大幅增加,任務更加複雜、艱難,挑戰和考驗也不會缺席。我們會完成好每一次出艙任務,浩瀚太空必將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劉伯明説。

信心和底氣,來源於刻苦的訓練。

在加壓後的訓練服裏,每一次“舉手投足”都非常吃力;身着水下訓練服模擬失重訓練時,每次都要訓練幾個小時……

“每次訓練完,吃飯連拿筷子都感到困難,困得吃不下飯,只想睡覺。”劉伯明説,但訓練之後,還不能放鬆,要一遍一遍在腦子裏過“電影”地熟悉程序。

面對考驗,劉伯明總會想起讀書時通往學校的那9公里無數次“摔倒又爬起來”的求學路。

“慶幸自己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是千千萬萬的航天人鋪就了飛天之路,是祖國和人民把我們送上了太空。”劉伯明説,“我期待億萬國人隨我們一起體驗,我心飛翔!”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之中。

此刻,在被譽為人類探索宇宙“前哨站”的空間站中,劉伯明或許正遙望着更深邃的太空。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振寧事蹟素材摘抄 篇16

“生命於你不止一次。士兵於你不只是經歷。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也沒有向困苦低頭。與自己抗爭,向貧窮宣戰,一直在戰鬥,一生都在堅守,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這是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晚會上朱彥夫的頒獎辭。

如今,朱彥夫年事已高,由於右半身偏癱,再加上做過兩場心臟支架手術,導致他行動不便,説話含糊不清,但他仍堅持每天讀書看報,關注時事新聞。剛剛舉辦的北京冬奧會也是朱彥夫關注的重點新聞,對一些運動項目和運動員的見解也頭頭是道。

“爺爺並不服輸,他現在用自己的方式鍛鍊身體,右半身行動不便,他就做一些自創的擴胸運動。”朱彥夫的孫子朱帥宗告訴記者,朱彥夫還一直保持着軍人作風,每日按點起牀、按時吃飯,生活非常有規律。儘管右半身行動不方便,朱彥夫也經常寫字練字,就在前兩天還寫下了“英雄二連”、“感動中國”幾個字,“爺爺今年89歲了,在他的精神世界裏他覺得自己還有用。”

現在,朱帥宗在朱彥夫教育基地擔任講解工作,爺爺的事蹟他早已背得滾瓜爛熟,但每次講給參觀者時,他也經常聲音哽咽、濕了眼眶。從小,朱帥宗就知道自己的爺爺與眾不同,爺爺的故事也時刻激勵着他,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只要信念不死,只要衝鋒不止,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奇蹟。“我學到最多的就是爺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超人的毅力,幹一件事情不是半途而廢,一定要把它幹好。”朱帥宗説,為了傳承和發揚好紅色基因,他大學畢業後也回到了家鄉,將爺爺的故事傳遞給了無數人。他認為,講好爺爺的故事是自己的責任,將爺爺的精神傳承好更是自己的擔當。

在朱帥宗看來,爺爺的夢是讓大家吃飽飯,爸爸的夢是脱貧攻堅路上一個都不少,他的夢是讓朱彥夫精神閃亮小康路,幫助家鄉發展紅色旅遊、鄉村旅遊,開闢幫助鄉親們增收的新途徑。朱帥宗提到,“實際上我們都是一個夢,我們祖孫三代在不同的年代為了一個共同的中國夢,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爺爺,他也常常鼓勵我。”

在朱帥宗的手機裏,還保存着朱彥夫寫下“與其腐爛,不如燃燒”的照片,“爺爺的精神是我們奮鬥的動力,也是我們一家三代人努力的目標。”朱帥宗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qm6w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