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6篇)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6篇)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葉連平,男,漢族,192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河北滄州人,安徽省和縣卜陳學校退休教師。自1978年從教,到1989年退休,再到鮐背之年,91歲高齡的葉連平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為鄉村學生燃燒了40多年,被鄉親們譽為餘熱生輝的“鄉村燭光”。他堅持為學生義務輔導,20__年自費開辦家庭課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輔導學生1000餘名,不僅花完了退休金,也用光了家裏所有積蓄。20__年設立“葉連平獎學金”,在社會各方的支持下,已連續發放了7次,共發放10萬多元,獎勵資助了132個孩子。榮獲全國德育教育先進個人、中國好人、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優秀教師等稱號。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6篇)

三尺講台,一間教室,一間圖書室,幾十個留守兒童,這就是卜陳留守兒童之家,也是九十一歲退休教師葉連平的家。從教二十一載,退休後本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但他卻是退而不休,不顧年高體邁,淡泊名利,傾盡心力,義務輔導學生二十載,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被人們譽為餘熱生輝的“鄉村燭光”。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6年前,鎮政府出錢把葉連平家對門的學校倉庫改建成兩間教室,一間供他上課,一間作為圖書室,這裏儼然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為了讓“小樹”茁壯成長,葉連平不光教書,還要育人。他經常帶孩子們外出參觀,開闊視野。周邊的省科技館、名人館、博物院、南京日軍大屠殺紀念館等處都留下了葉連平和孩子們的足跡。為了把節省的錢用到孩子身上,葉老師異常節儉。他的家還是三十多年的老房子,沒有裝潢、沒有衞生間、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他至今仍穿着破舊的襯衣和帶有補丁的褲子。老伴不理解,抱怨説家裏的煤爐漏氣封不緊,買個新的20塊錢不到都不給買。他説,該花的錢絕不小氣,不該花的,一分錢都不能花。

留守兒童每次外出,參觀經費全由葉連平來出。多年來,他義務辦學購買桌椅文具,孩子們在他家吃、用、住,組織學生外出參觀,省吃儉用資助困難學生,零零碎碎花了近30萬元。

為了孩子們學習,他把從牙縫裏擠出的錢,20__年成立了葉連平獎學金基金,獎勵優秀學生,資助困難學生。到目前為止,他已捐款7萬元,不僅花完了退休金,也用光了家裏所有積蓄。在社會各方的支持下,已連續發放了7次,共發放10萬多元,獎勵資助了132個孩子。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農村學校英語教學條件差,葉連平看在眼裏,記在心上。於是,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心頭縈繞。20__年,他自掏腰包在自己家裏開設留守兒童之家,從此他30平方米的老屋成了孩子們幸福的家。

這些留守兒童來自周邊村莊,父母大多在外做生意,都由爺爺奶奶在家看護,可他們沒有文化,對功課幫不上一點忙。於是這些孩子一放學總愛往他家跑,喜歡在葉連平家做作業,有些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問他,他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很快,留守兒童之家的孩子從最初的幾個發展到現在的三五十個。不少孩子英語成績很差。因為年輕時曾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做過勤雜工,英語很好,於是葉連平決定每逢雙休日和寒暑假義務為孩子輔導英語。這一輔導就是十九年,他分文不收,連用電、用水、稿紙、圖書等相關學習資料,都由葉老師自掏腰包購買。

每次上課,孩子們少則三四十人,多則六七十人。他們中,有的是留守兒童,有的家離得很遠,為方便孩子學習,葉連平就讓他們免費食宿在自己家裏。江明月和妹妹都是留守兒童,家庭經濟又很拮据,葉連平就主動把她接到自己的留守兒童之家,不僅免費補課,而且免費提供吃住。在葉連平的精心輔導下,江明月20__年被南京理工大學錄取。此後不久,葉連平又將江明月的妹妹江敏接到家中,為她免費“開小灶”補課並提供食宿。兩年後,江敏考上了和縣重點高中。姐妹倆每每談起這些經歷都很激動:“葉爺爺就是我們的親爺爺。”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葉連平,男,漢族,1928年9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教師。

葉連平退休不退志,投身貧瘠鄉村教育事業,自掏腰包創辦“留守兒童之家”,20年來免費給千餘名留守兒童做英語輔導,花光30餘萬元積蓄。年逾九旬的他被譽為餘熱生輝的“鄉村燭光”。

他重教書,更重育人。20__年,葉連平拿出2.1萬元積蓄,連同當地政府和社會捐贈,成立葉連平獎學基金,獎勵優秀學生、資助困難學生。

他生活極盡簡樸,節衣縮食,卻為留守孩子教育傾其所有。葉連平至今仍住着30多年前的老平房,沒有一件值錢東西。為了省錢他不惜騎行7公里到鎮上買菜,至今還穿着60年前的補丁棉衣。“我希望最後一口氣是在講台上呼出去的”“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鞠躬盡瘁、死而不已”“站好最後一班崗……”葉連平用一生詮釋了“初心”和“師德”的千斤重義。葉連平先後榮獲“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全國中國小德育先進工作者”“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好人”等殊榮。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葉連平老人一生熱愛教育事業,“痴迷”三尺講台,幾十年如一日始終淡泊名利,傾盡心力、財力自辦留守兒童之家,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

“我希望最後一口氣是在講台上呼出去的……”樸實而又豪邁悲壯的話語,令人動容,更讓人敬佩。

90歲高齡的葉連平老人,一生熱愛教育事業,“痴迷”三尺講台,在每天1個小時的課堂教學中,渴了,抿嘴脣忍住。累了,扶桌角堅持。從不中途間斷休息,這節“課”整整上了30年。

每次站在三尺講台上,都會精神矍鑠為孩子們上好每一堂英語課。由於聽力下降接近失聰,他只有戴着助聽器上課,竭盡全力大聲講課,生怕有學生聽不到或聽不清楚而跟不上進度,也儘量聽清孩子們的每一句話。長期以往用壞了好幾個助聽器,而把助聽器聲音設置到最大帶來震耳欲聾、身心疲憊的痛苦沒人知道。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當朱婷最後一個重扣打手出界,中國女排奇蹟般地戰勝了對手,東道主、衞冕冠軍、第一奪冠熱門巴西女排,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重新喚醒了國人的熱血和情感。剎那間,女排精神再次橫掃各大媒體,成為了今日體壇的頭版頭條。但女排精神到底是什麼?

當中國女籃榮光不再,中國女足深陷困境,中國男排未能稱霸亞洲,中國男籃和男足成為無法言説的悲哀,在三大球項目裏,所有的希望都面臨着崩潰。也許我們在國乒中自我滿足,在體操跳水裏歡呼雀躍,但在世界的眼中,我們仍然是黯淡無光的弱者,至少在體育上是這樣的。可是今天,中國女排在面對東道主巴西時奮力搏殺,贏下了這場蕩氣迴腸的勝利,讓多少人濕了眼眶!在世界認可的三大球項目上,中國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女排卧薪嚐膽、發憤圖強,一度在世界範圍內戰無不勝。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發展離不開女排精神,是她們用“團結奮鬥,頑強拼搏,勇攀高峯”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們的父輩們,曾經在十幾寸的黑白電視機面前守候,看着一記記重扣歡呼雀躍、感動不已。

如今,中國女排五連冠的夢幻已然不再,我們可以在四五十寸的電腦顯示器面前觀看着世界各地的體育比賽。但我們很難再去為一直球隊瘋狂、感動,我們失去了夢想和信仰,我們習慣了在三大球項目中的失敗。當中國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頑強戰勝對手時,曾經的榮光和信仰突然煥發,一種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

女排精神是刻苦奮鬥、不畏強敵、奮力拼搏的精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國人意識到了自己與世界的差距,充滿了彷徨和失落。中國女排在這個時候脱穎而出,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成為了中國民族精神的象徵。也正式這個時候,為了迅速提升中國女排的實力,時任女排主教練的袁對女排進行了魔鬼訓練。由於當時的訓練條件十分簡陋,女排姑娘們在地上摸爬打滾,被摔得遍體鱗傷。沒有球網,就用竹竿代替;沒有臂力器,就和對手比力氣;沒有創可貼,就有膠布粘貼。

在經歷了嚴格而又殘酷的訓練以後,中國女排終於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1981年,中國女排在日本奪得了第一個世界盃冠軍,此後一發不可收拾,不斷在國際賽場上取得好成績,開創了女排五連冠的偉業。中國人民通過女排征服了世界,他們重新喚起了民族驕傲,在媒體發酵和渲染下,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努力向中國女排學習,樹立了中華民族崛起的信心。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哪有什麼永遠安逸的生活,只是有人一直在負重前行罷了。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這句話都適用。在過去,戰士們為了保護我們的祖國不受外敵侵襲,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不知有多少人曾為祖國受過傷,並犧牲在戰場上,這些人都值得我們尊敬!

1950年,在朝鮮長津湖250高地上,發生了令我們十分心痛的一幕。敵軍仗着自身武裝力量強橫,對處於250高地的我軍戰士進行了瘋狂的攻擊。敵軍的數次攻擊使我軍駐250高地的志願軍戰士死傷慘重,到最後就只剩下一名戰士站在戰場上。

他望着前方來勢洶洶的敵軍,看着躺在地上不知生死的戰友,這時的他沒有退縮,只想繼續戰鬥,他要為戰友們報仇。擦乾臉上的淚水,端起手中的機槍,他朝着敵軍奔去,大喊道:“就算我死,也要把你們一起拉下去!”

聽着這名戰士如此洪亮的喊叫聲,敵軍被嚇得一愣,他們停止了向前的步伐,轉而往那名戰士所在處扔手榴彈。隨着幾聲巨響,這名戰士也躺在了戰場上。幸好,他活了下來,可他卻生不如死!

這名戰士就是朱彥夫。

幼年貧苦,長大後為國奮鬥

朱彥夫出生於1933年,出生在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父母共育有7個孩子,可家中只有幾分薄田,朱彥夫的父母只能保證自己的孩子不被餓死,其他的什麼都保證不了。可就算是隻管幾個孩子的吃食,這也是一項非常難完成的任務。

為了能養活孩子,父母每日天不亮就出門,天黑後才回來。長此以往,父母的身體都有些病痛。更不幸的是,本就貧苦的生活還遇上了邪惡的日寇。日寇攻進了朱彥夫一家所在的村子,幸好父母及時將他們藏了起來,他們七兄妹才成功躲開了日寇的搜查。

可在之後的日子裏,日寇時常造訪張家泉村,村子裏的食物都被搶光了。1943年某天,父親為保護自家的糧食不被搶走,被日寇活活打死。被搶走食物的朱彥夫一家生活變得十分困難。禍不單行,這年村子又遇上了饑荒,朱彥夫的4位兄弟姐妹都因飢餓或疾病接連死去。

家中長輩也只剩了母親一人,為了養活孩子,她只能在不種地時帶着孩子上街乞討。村子裏的村民們在看到朱彥夫的母親時,即使自家也很難,可也會分一點食物出來,這讓朱彥夫家非常感謝。

沂源縣於1944年解放。解放後,朱彥夫家分到了土地,且種植得到的糧食都能自己拿着,因此朱彥夫家的生活變好了許多。看着在街道上走來走去的八路軍戰士們,朱彥夫的腦海中湧出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加入八路軍。

某天,朱彥夫拉住了一名在街道上的八路軍戰士,他説:“我也想加入八路軍,可以嗎?”八路軍戰士見朱彥夫年紀不大,便説:“可以是可以,但是戰場上很危險,稍有不慎小命可能就沒有了,你確定要現在加入嗎?還是等你長大一點再加入吧。”説完,這位戰士摸了摸朱彥夫的頭就走了。

朱彥夫對戰士覺得自己年紀太小不讓自己加入八路軍的行為,感到十分氣憤,他想着:“為什麼我不能加入,年紀小不代表不能上戰場啊,他這是偏見!戰場上哪有那麼多傷亡,肯定是在騙我。”之後的某天,朱彥夫得知戰場上戰士們的傷亡情況後,內心霎時陷入迷茫。

他想:“原來那位八路軍説的是真的,戰場上真的很危險,那我還要加入嗎?還是在家陪母親?”再後來,八路軍走了,埋伏在附近的國民黨軍隊來到了村子,將村子上的糧食和牲畜洗劫一空。看着自己養了許久才長成的家禽被奪走,聽着大家的哭泣聲,朱彥夫握緊了拳頭。

1947年,他終於下定決心:他要參軍。就算會獻出自己的生命,他也要參軍,他要讓曾幫助過他家的村民們,有一個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都過上好日子。他先是與母親説了這件事,他説:“娘,我想加入解放軍,把那些壞人都趕跑。”

可是母親卻説:“彥夫啊,你有這個想法娘很贊同,但是你的年紀還太小了。村子裏去參軍的人年紀都不小,你要麼等過幾年再去參軍吧。”朱彥夫反駁道:“娘,我不小了,我已經14歲了。我就想去參軍,我就想讓娘和村子裏的人過上好日子,不用每天都擔驚受怕的。”

就算朱彥夫反駁,母親也不同意他參軍,朱彥夫對此十分沮喪,可他並沒有因為母親反對就放棄參軍的想法。他認為既然母親不同意,那他可以自己偷偷去。

某天夜裏,朱彥夫拿起早就準備好的包袱,輕輕推開門,朝着一支解放軍隊伍的駐紮地前進,不知走了多久,他終於走到了。來到解放軍駐紮地後,他對一名解放軍戰士説:“同志你好,我想加入解放軍,我想讓村民們和我家人都過上和平的日子。”朱彥夫在説這句話時,眼神中散發着不屬於他這個年齡的堅定,這讓那名解放軍戰士無法説出拒絕的話。

終於,他成功加入瞭解放軍部隊。在簡單學習了一些文化知識後,他就跟着部隊參加了孟良崮(gù)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朱彥夫勇往直前,不退縮,得到了部隊戰士們的稱讚,他們都説:“你這小戰士不錯,要再接再厲啊!”聽着戰士們的誇讚,朱彥夫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朱彥夫在後來又跟着部隊進行過許多次戰鬥,有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合起來差不多有上百場。他的身體也因此多處負傷,可他從沒想過退縮。此時,朱彥夫年齡雖不大,可他早已鍛煉出了鋼鐵一般的戰鬥意志。

1949年,朱彥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這年他才16歲。看着敵人節節敗退,朱彥夫心想:“敵人應該很快就能被擊退了,我也可以回家了。不知道娘有沒有生我的氣,當時沒跟她説就偷偷跑出來參軍了,娘不會不理我了吧?”

懷揣着對母親的思念,朱彥夫在戰鬥時更加拼命,他想早日回家看望母親,跟母親説一聲抱歉。可他沒想到,國民黨被擊退後,朝鮮戰爭又爆發了。為保護我國疆土,我國派出了一批志願軍前往朝鮮戰場。

當時,朱彥夫有些拿不定主意,可最終他還是覺得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因此他毅然跟着志願軍隊伍前往了朝鮮。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5月30日(後天)上午10:00,王婭先進事蹟報告會將在國網天津電力舉辦,人民網天津頻道將全程直播。生動鮮活、感人至深的故事,帶您重温“中國好人”“天津市道德模範”王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大愛情懷。

今年以來,國網天津電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黨組重要要求和新時代發展戰略,將學習“中國好人”“天津市道德模範”王婭的強大精神動力落實到保持安全生產穩定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上來,公司幹部員工決戰“1001工程”、攻堅“變革強企工程”,大力推進“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建設。

為深入學習王婭精神,弘揚榜樣正能量,凝聚爭當“四個先鋒”的磅礴力量,進一步激發廣大幹部員工守正創新、擔當作為的壯志豪情,特聚焦基層一線,講述公司員工學習榜樣、看齊榜樣,在專業專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奉獻愛心、助人為樂的故事,打造一支電網鐵軍,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夏天的桃李杏,在暖風的懷抱裏悠揚。皎潔的月亮,倒映清泉裏放射明光,重慶車務段榮昌車站值班員徐前凱同志以青春的熱血縱身救老人,令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思想得到了提高,他充滿人性光輝的那一刻,我們不敢忘記。

見義勇為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今時代更是呼喚這種精神。徐前凱的英雄模範行為,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人心所向。我們當以實際行動向見義勇為的英雄學習,學習他危難時刻豁得出去的無私無畏精神;學習他不計個人得失的責任擔當,只要我們爭相參與到關心愛護他人的行列中,我們的家園定會變得更加美麗,社會定會更加祥和安寧。

其實大多數英雄都是普普通通的的百姓,在那樣特殊的環境裏,不惜冒着生命危險,凝心聚力去救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與災害事故作堅決的鬥爭,他們流血、受傷,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公而忘私、捨己救人的英勇行為,正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講過的:“只有為人民作出過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温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徐前凱同志作為一名優秀的鐵路青年,用高尚品格踐行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莊嚴承諾,用忠誠擔當詮釋了無悔青春的真正含義。為弘揚正氣、激勵先進,全國鐵道團委決定授予徐前凱同志“鐵路青年五四獎章”,令我們深深羨慕。所以我們作為當代的共青團員更要向向徐前凱同志學習,學習他牢記宗旨、不忘初心的政治品質,學習他臨危不懼、見義勇為的高尚情操、學習他敬業愛崗、盡職的精神品質。

我們都知道人做重要的是生命。比生命更珍貴的是什麼?是見義勇為,奉獻愛心。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見義勇為,奉獻愛心。人生要抓住和把握住什麼?是見義勇為、主持正義、堅持學習、相信科學、堅持真理、廉潔奉公。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品德是什麼?仍然是見義勇為,奉獻愛心。看來,人生最重要的幾個問題之關鍵詞是見義勇為,奉獻愛心,特別是那些在見義勇中犧牲了小我成就企業,公司榮譽的英雄,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樣一代又一代的接力,永無至境的奮力爭強。一件件捨身取義的善舉,觸動沉默的心臟。一幕幕見義勇為的場面,震撼着顫慄的靈魂,揚起風帆。無私的奉獻,樹立了一個又一個光輝的典範。唱響一曲又一曲,劃時代旋律的動感,一樁又一樁精彩的故事,綻放出漾情的花瓣。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做光明的舉燈人,哪裏有使命的召喚,哪裏就有她積極的回聲。”連日來,盲人朱麗華的先進事蹟感動嘉興全城。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各級黨組織紛紛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活動,朱麗華堅守初心、身殘志堅、樂於奉獻、奮發有為等品格和精神在社會各界特別是黨員中掀起一波又一波學習和熱議的高潮。

參加全省首屆盲人中醫推拿培訓班,成為嘉興第一個“勇吃螃蟹”的盲人;《治療腦癱二十二例》《推拿療法結合功能訓練治療腦癱九十二例臨牀報告》等論文相繼刊發,推拿實踐昇華為理論;拿到全省首次向優秀盲人推拿工作者頒發的“中醫師”證書……

“朱麗華雖然是盲人,但她不僅在生活中自立自強,還在盲人中醫推拿技術上不斷鑽研、勇於創新,取得了令人感佩的成績,她的事蹟深深感染了我們眼科支部的黨員們。”市中醫醫院眼科黨支部書記、眼科病區主任杜誠説,作為紅船旁的健康衞士,就要不斷髮揚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在專業技術和服務管理上不斷創新實踐,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療和服務,真正做好光明與希望的“守護者”。

各類白內障手術、玻璃體及視網膜疾病常規及疑難手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手術治療……一項項學科技術不斷創新、成熟;《羊膜移植在眼表重建中的應用》《眼眶內海綿狀血管瘤的微創摘除術》《視網膜靜脈阻塞中醫診療規範及診療技術研究》……一項項科研課題頻頻獲獎。近些年,市中醫醫院眼科在省內外享有極高知名度,20__年門診量約18萬人次,住院人數6700餘人,住院總手術量達7400餘台。目前已經成為“浙江省中醫眼底病治療建設基地”“浙江省中醫臨牀眼底病醫療中心”“省市共建重點專科”“嘉興市重點支撐學科”,還是嘉興市唯一的國家級臨牀重點建設專科。

“要做就做嘉興最好的盲人推拿師。”為了這個奮鬥目標,朱麗華反覆練習,揣摩每種手法的動作要領,就算手練得拉傷還打了石膏,雙腿因為長時間站立而腫脹痠痛,也不鬆懈……幾十年來,朱麗華堅持奮鬥,用自己的雙手“推”出一片光明。

昨晚,嘉興市快速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會議室燈火通明,該公司黨支部“每週夜講堂”如期開講,白天在工地上緊鑼密鼓全力奮戰的黨員們,正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專題學習朱麗華的先進事蹟。

“朱麗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她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樂於奉獻的精神讓我們深受感染。作為市區快速路環線工程的黨員建設者,要學習好朱麗華的優秀品質和奮鬥精神,圍繞工程目標,為早日建成市區快速路環線而不懈奮鬥。”該公司總經理劉江軍説。

記者瞭解到,自啟動建設以來,市區快速路環線工程就牽動着全市人民的心。嘉通集團秉承市委、市政府“開局就要奔跑”和“早一天也好”的理念,以紅船精神為引領,發揚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通過組建“快速路項目攻堅戰隊”、全面推行節點計劃管理、開展立功競賽活動、建立遷改過程定期協調機制、狠抓細節管控等措施,一舉摘得一季度“紅旗項目”,並形成高效運作、破難攻堅、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同時,該公司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圍繞“紅船領航·匠心築夢”黨建品牌創建,與一期工程各標段黨支部簽訂“黨建引領、助力攻堅”黨建結對大聯建協議,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並通過開設“每週夜講堂”,與沿線街道、社區共同發起“紅色四方聯盟”,統一思想,提振士氣,全力推動市區快速路環線工程建設。截至10月10日,一期工程橋樑鑽孔灌注樁、地道立柱鑽孔灌注樁及隔斷樁施工完成率均超過60%。

“讓自己成為發光體,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這樣的我才不負紅船旁共產黨員的稱謂!”朱麗華的黨員宣言擲地有聲,她心有大愛的奉獻精神令人動容。

“我要為朱麗華點贊!我與她有緣相識在1986年10月,她20__年8月作為第一批加盟者加入了96345,此後常常放棄休息,參加96345志願服務活動,到社區為羣眾推拿。三十多年過去了,她初心未變,心靈永遠這麼美,敬佩她,向她學習。”市96345社區服務求助中心黨支部書記駱葉青表示,在嘉興,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黨員加入了志願服務的隊伍。

20__年9月12日,我市依託“96345社區服務求助中心”成立了“96345黨員志願者總站”,組織黨員志願者亮身份、展風采,搭建了為居民羣眾提供優質便捷服務的新平台。今年,該站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挖掘黨員志願者資源,擴大志願者隊伍,健全志願者網絡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在為民服務中的先鋒模範作用。

目前,全市已有近萬名黨員本着“奉獻社會”的理念投身到志願服務行列,並組建了衞生醫療、水電安裝、居家養老等18支特色服務分隊,建立了68個具有區域特色和志願者個性特徵的服務功能區域與服務站點。自成立以來,該站已組織黨員志願者開展中大型活動640多次,參與黨員18萬多人次,服務居民46萬多人次,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省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十大品牌”等100多項榮譽。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物質匱乏,女排五連冠,激發了我們身處艱難卻不甘落後的勇氣和信心。即將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生動展現了這個橋段。歷經90年代成績下滑,再到“兩起兩落”重奪奧運冠軍,中國女排用頑強的意志證明了什麼叫永不言棄,什麼叫團結一心。“女排精神”逐步成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勵着一代代人為國家爭光、為人民建功。今天,中國實現了從落後時代到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的轉變,步入了更為自信從容的發展階段。“女排精神”依然在國人心中激盪,它是國家直面挑戰、贏得更大勝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女排姑娘們在賽場上團結拼搏、永不放棄的優異表現,既是民族自信的一部分,又為這種自信不斷輸入新動能,讓更多人看到“中國人行!完全有能力達到甚至超過世界一流水平!”對於擁有14億多人口的中國來説,發展之路註定不會輕輕鬆鬆。繼續發揚包括“女排精神”在內的民族精神,堅定自信、敢於勝利,頑強拼搏、永不言敗,不懼任何風險挑戰,戰勝一切困難,才能以大國心態更加從容走向未來。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不僅是中國女排姑娘們的目標,更是每一箇中國人為之奮鬥的目標。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這樣的精神激盪,讓我們不能不熱淚盈眶。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基層是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也是服務羣眾的“一線哨所”。俗話説:“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幹部就是引導各項政策落實的那根針。基層幹部的“百寶箱”內常備這幾樣“寶貝”,工作幹起來方能如魚得水、樂此不疲。

常備記事本,民情民意一條不落。基層任務紛繁複雜,除了完成所在部門的日常與迎檢各項工作外,基層幹部還涉及脱貧攻堅、徵地拆遷等多個領域工作,忙起來就難免記住了這位羣眾反映的,又忘記那位羣眾所建議的。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民情民意不僅要耳聞入心,更要用筆記下來。基層幹部當備好記事本,認真記下羣眾訴求,確保羣眾所需所盼件件有迴音,事事有着落;也要常翻一翻,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理清工作思路,加快工作進度,查找工作差距,工作才能有條不紊推進。

常備千層底,踏遍基層每個角落。時代楷模黃文秀説:“只有紮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這樣説,也這樣做到了,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都走在去往貧困户家中的路上。基層幹部要像黃文秀一樣,為自己納一雙千層底,主動到“村頭巷尾”走一走、到“田間地頭”幹一幹、在“泥巴板凳”擺一擺,以“一竿子插到底”的作風深入最困難、工作最薄弱的地方,收集沾滿“泥土芬芳”的“第一手資料”,推動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將好口碑鐫刻在百坭的山水之間,一步一履訪民情,一言一行解民憂。

常備情緒收集器,面帶笑容擔當作為。面對基層工作中的“攔路虎”,有人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有人妄自菲薄、鬆勁泄氣,更有人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基層幹部當常為心情做做“大掃除”,清除負面情緒,面帶微笑服務羣眾,堅守“初心”擔當作為,少一些埋怨,多一些樂觀,常懷感恩之心、常為感恩之行,積極面對工作中的“辛酸苦辣”。相信在回憶起基層工作的時候,腦海中定會浮現無數温暖、感動的瞬間,嘴角也會不自覺地上揚。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這些榮譽給了我更多前行的動力,也引領了方向,我不是一個人在行動,我的身後有很多的同行者,榮譽是屬於所有人的。”面對榮譽,周秀芳説。

周秀芳是寧波市鄞州區李惠利國小退休教師。古稀之年遠赴貴州、湖南支教,將先進教學經驗送進大山深處;她是“愛心搬運工”,匯聚長三角上萬市民愛心,在湖南漵浦捐建29所希望國小,讓400多名貧困生得到結對幫扶,累計捐款物3400餘萬元;她是“扶貧帶頭人”,牽頭成立愛心基金,精準幫扶漵浦、延邊產業脱貧,還在延邊和龍成立周秀芳愛心驛站,完成128名貧困學生結對助學,在漵浦創設滬杭甬(鄞州區)研學實踐基地。她用大愛情懷為山區孩子點燃了希望之燈,也為扶貧協作搭建了愛心之橋。

“周老師獲評‘全國道德模範’實至名歸!”北斗溪鎮政府幹部劉萬強高興地説。周秀芳剛來漵浦的時候,劉萬強就在當地鄉政府上班,那時便經常和周老師聯繫,對周秀芳在漵浦的事蹟非常瞭解,所以聽到這個好消息,他一點也不意外。

周秀芳一直掛念的賀俊傑同學現在已經讀國中一年級了,得知周奶奶又獲獎了,他高興得跳了起來。賀俊傑的眼睛以前患有斜視,由於家裏經濟條件困難,眼睛一直沒有得到治療。20xx年底,周秀芳將“懷化市第四屆十大道德模範”的5000元獎金,捐給了賀俊傑用於治療眼睛。

“周秀芳老師是值得人人學習的道德標杆。”漵浦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龔劍鋒説。在漵浦縣,各級黨委政府大力宣傳週秀芳事蹟,發揮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典型示範作用,形成強大正能量磁場,推動文明社會建設。

如今,漵浦成立了“好人工作室”,併成立宣講團,開展模範道德人物事蹟展,加大好人宣傳,分享傳遞好人故事,淳化鄉風民情,掀起了學習榜樣的新風尚。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朱麗華出生在中醫世家。兩次意外讓她失去了光明,治病救人、懸壺濟世的夢想,最終沒有因為雙目失明而停步。

在她重拾生活的希望成為一名醫者時,她常常會思考偶像張海迪的一句話:“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貢獻,而不是索取。”

1989年夏天,一場罕見的洪災侵襲了嘉興,當時朱麗華在市福利院工作,茫茫的黑暗中,天災顯得格外恐怖。洪水退去後,朱麗華依然手足無措,福利院裏狼藉一片,“一屋子老弱病殘,困難重重。”

朱麗華急在心裏,但一點忙也幫不上。這時候,子弟兵們來了,苦活累活他們搶着幹。

經過多天的抗洪救災,有些軍人不慎受傷,院長就請朱麗華為他們治療。

在推拿治療的過程中她瞭解到,這些軍人都是剛入伍的新兵蛋子,他們在家是父母手心裏的寶,入伍之後成了人民的守護者。

治療結束後,被問到診費是多少,朱麗華連忙擺手,“我也沒有其他本領,就只能治傷療傷,緩解你們的病痛。”

“不能讓軍人們受着傷幹活。”那段時間,朱麗華每天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地為軍人們治療,自己忙不過來,便花錢請診所的盲人幫忙為他們推拿,“每天累得像散了架。”

軍人們離開了,市福利院恢復了往日的寧靜。然而,對軍人們的敬重,卻深深留在了朱麗華的心裏。

“原來,在本職工作之外,我還可以用雙手為社會作出貢獻。”朱麗華感覺自己多了一份責任,“投身公益事業是我夢想的傳遞,我要堅持一輩子。”

初心,在最開始的時候,往往簡單樸素。但是,它會慢慢長大,就像一顆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

貧困學子、殘疾人、困難家庭……對於來求助的人,她來者不拒,盡最大可能幫助他們。漸漸地,朱麗華這三個字成了一張公益名片。

有人説她傻,有錢不賺,受助人也不一定回報她。她卻不在意,“我不需要他們來回報我,他們只要回報社會就好了。”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28年前,“八十年代新雷鋒”、“當代保爾”——張海迪的故事感動了大江南北,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當時年僅26歲的嘉興盲人朱麗華,正是在她的精神激勵下,自強不息,在黑暗世界裏創造了一份光明的事業。

然而,朱麗華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能有一天見到張海迪,零距離聆聽她的教誨。昨天,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在參加了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嘉興賽區的活動後,晚上7時40分,抽空在嘉興國際奧林匹克酒店12樓,與朱麗華坐在了一起。

兩個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年齡僅相差2歲的女性,一見面,都顯得十分激動。張海迪坐在輪椅上,精神飽滿地望着身旁的朱麗華,談人生、談學醫、談心得,時而細聲細語,時而開懷大笑。

第一次現場聽到張海迪的聲音,朱麗華腦海裏立即浮現1983年聽廣播的情景。“您的聲音和故事,很快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朱麗華動情地説,由於意外事故,一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少女,五彩繽紛的世界從此變成了無法抹去的黑色,是張海迪的精神一直激勵着她挑戰自己,戰勝困難。

20多年來,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朱麗華憑着頑強的毅力,認真學習鑽研按摩技術,自學成才取得大專文憑,成為一名中醫師,並且熱心傳幫帶其他盲人從事推拿工作。經過10多年的努力,她將推拿診所辦得紅紅火火,還解決了10多名盲人的就業問題。從事推拿工作至今,她累計治療的患者已達17萬餘人,有百餘患兒在她手下神奇站立起來。

聽了朱麗華的經歷,張海迪十分開心,並回憶起自己15歲時,隨父母學習鍼灸和行醫的經歷,她意味深長地説:“盲人心裏應該有個太陽,永遠樂觀面對生活。”朱麗華也感慨地説:“你的精神感染了我,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説話間,兩人都開心地笑了。

當了解到朱麗華如今不僅是嘉興市盲人協會主席,還是市政協委員,並先後獲得嘉興市殘疾人自強模範、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鋒”等各種榮譽時,張海迪連連稱讚。

談話很快就超過半小時。作別張海迪,走出門外的朱麗華仍顯得十分激動:“這半小時將是我人生的一大財富,我將永遠珍藏,繼續努力,多為殘疾人事業貢獻力量。”

2022感動中國人物葉連平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與孔子“對話”的習慣,維吾爾族女孩希爾娜依·麥麥提已經保持了6年。

每天早操前,她都要面對校園裏一尊3米高的孔子像鞠躬三次,認真地朗誦一段愛國誓詞。周而復始的儀式中,“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等名言已開始影響希爾娜依的學習生活。有一次,遠赴幾千公里以外參加夏令營時,她參觀了“夢想中的孔廟和孔子像”,也發現了她所生活的鄉村以外“更大的世界”。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前進鎮國家通用語言國小,希爾娜依快國小畢業了,她最大的願望是考進“疆內國中班”,走出農村到大城市接受教育。連續多年超過80%的“疆內國中班”錄取率,讓這所國小的名氣越來越大。

每到開學季,周邊村子、鄉鎮甚至縣城的維吾爾族老百姓紛紛帶着孩子在校門口等待入學報名,儘管附近有免費的公立國小,但一些人寧願掏一些學費也要讓孩子上這所國小。

20xx年,庫爾班·尼亞孜拿出積蓄在家鄉前進鎮(原依麻木鎮)辦學,鎮裏99.5%的人口是維吾爾族,絕大多數不會説國家通用語言,辦學初期有不少質疑聲甚至各種阻擾,但庫爾班·尼亞孜堅持了下來。他堅信:只有語言通,才能感情通;只要語言通,就能心靈通。

20xx年年底,庫爾班·尼亞孜成為全國100名“改革先鋒”之一,獲得“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榮譽稱號。

一路走來,庫爾班·尼亞孜和他的這所國小經歷了不少困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j8mn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