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精選20篇)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精選20篇)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

朱彥夫,1933年7月出生於沂源縣張家泉村。14歲參軍,16歲入黨,經歷過上百次戰鬥,十次英勇負傷,三次榮立戰功。在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是特等革命傷殘軍人。

他放棄榮軍休養院特護待遇,毅然回到家鄉,並以驚人的毅力,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他擔任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25年,帶領羣眾治理荒山,興修水利,發展教育,徹底改變了山鄉面貌。

他是活着的“烈士”

朱彥夫在朝鮮戰場重傷回國,入院治療初期,一直是“活死人”。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籍貫、部隊番號。他所在部隊確認他所在連隊已經全部陣亡,被確認為“烈士”。

他傷勢嚴重,昏迷不醒,醫院採取搶救措施——截肢、剖腹。而且,不止一次地截肢、剖腹。主治醫生歎息道:“他如果能夠活上三年,就是奇蹟!”

截肢手術以後,他各部位傷口深度感染。高燒不退,出現中毒性化膿症狀。歷經反覆搶救,他的病情仍然沒有起色。醫院將他從“特號牀”,轉移到了“太平室”。“太平室”專門為危重傷員設立,接近於太平間。唯一不同的是躺在牀上的人呼噠着一口熱氣,由兩位經驗豐富的護士專門守護。

他那不足一米長的軀體躺着一動不動,似乎已經油枯燈盡。傷口滲出的膿血浸入被褥,腥味撲鼻。唯有腮下和嘴角微微顫動的神經,證明他沒有死去。

志願軍各部隊派人到醫院查尋本單位傷員,他所在團的查尋人員到“太平室”看到他卻根本沒有認出來。

進入“太平室”93個日日夜夜之後,他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復活了!

他的意識漸漸恢復,看清楚身邊的護士,用微弱聲音茫然問道:“這是什麼地方?我在這裏幹什麼?”守候他的護士高興極了,一邊用濕毛巾為他擦拭眼睛,一邊趴到他耳邊説:“這是在醫院的病牀上,你主要是太勞累了。你已經睡了很久很久,也該醒來了!”

他的意識繼續恢復,感知到傷口的疼痛。他舉起兩隻胳膊,發現手腕以下沒有了雙手。他動動雙腿,發現膝蓋以下沒有了小腿和雙腳。他癲狂了,拼命掙扎,狂撕亂咬包紮胳膊的綁帶。

院長和主治醫生聽到喊聲跑過來,看到從上帝手裏奪回來的這條生命發出復活的信號,興奮異常。他憤怒而又絕望地大喊大叫:“為什麼把我的手和腿都割掉了?沒有腿咋走路?沒有手咋扣扳機?你快給我找回來!”

主治醫生向他解釋:“你傷口的深度和麪積都很罕見,如果不截肢,就有生命危險,絕對活不到今天!”他仍然狂喊:“沒有了手,沒有了腿,我活着還有啥用!”

院長耐心地對他説:“你能夠死而復生,就是很大的奇蹟。你現在還能夠呼喊,這已經很好啦!有什麼要求你就説,也可以把心裏的憋屈難受釋放出來!”

他從“太平室”重新搬回“特號牀”,終日鬱鬱寡歡。他想結束生命解脱自己,又想到指導員高新坡的遺囑,想到戰友杜玉民、萬中祥、徐風明等烈士的託付……他在生與死的抉擇中,苦不堪言。

主治醫生認真地對他説:“像你這種情況,有勇氣活下去才是英雄!輕生是自私,自殺是孬種!”這些話像一把重錘敲擊着他的心,使他打消了輕生的念頭。他在醫院先後經歷47次手術——顱腦取彈、面頰植皮、腹內排異、眼部摘取彈片、四肢反覆截取……

他以超常的生命力不斷地創造着奇蹟:坐起來了;會大聲説話了;手術部位癒合了……痛楚漸漸遠去,大腦日趨清醒……

他一直是在“拼命”

朱彥夫不甘心在榮軍休養院“重殘所”裏面被人照顧着度過一生,他想家鄉、想母親了。他身強體壯的時候保家衞國,傷殘退役以後應該陪伴着家鄉和母親。他向組織上提出要求,經組織批准以後回到了張家泉村。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2

魯迅説過: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而朱彥夫,又是這所大學中災難最為深重的人。就是他,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他始終保有對黨的堅定信念,靠着對黨無限的忠誠精神,靠着自己非凡的毅力,自強不息,用生命譜寫了一曲美的人生價值的奉獻之歌。他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是我們每個共產黨人學習的“精神糧倉”。

首先,要學習他始終保有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正是因為他始終保有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朱彥夫,在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年代,他毅然選擇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在喪失四肢和左眼情況下,他毅然選擇了自食其力、奮發進取;在和平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他能夠在平凡的崗位幹出輝煌的業績,帶領村民,千方百計,歷經艱難,發展教育,大搞農業開發,把一個窮山區村,變成全鄉的先進村。朱彥夫,一個四肢不全的人,卻能夠經受住來自社會變革帶來的各種嚴峻挑戰和風險考驗,也正是因為他始終保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只有始終保有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我們才能在任何時候把握人生的正確方向,在任何時候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其次,學習他始終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在抗美援朝的一場戰爭中,他奮勇抗敵,最後陣地只留下他一個人。當昏迷幾十天的他醒過來時,發現自己沒有了四肢,沒有了左眼,但他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選擇了做人生的強者,挑戰人生的極限。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為了不讓別人照顧,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憑着對生命的熱愛,他學會了生活自理;憑着對家鄉有熱愛,他奮發圖強,帶領羣眾脱貧致富;憑着對知識的渴望,他自學知識並寫出了《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代表作。他的生活歷程,就是一部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歷程。

再次,學習他始終堅守老百姓這塊陣地的執着。他回到家鄉後,那一天,全村8名黨員齊刷刷地舉起手,選舉他為張家泉村党支書。很多人眼裏他是一個傳奇,但他説:“我這個條件只能是一個字:拼!為百姓,就是守住陣地!”為了改變家鄉的貧困落後面貌,在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一干就是25年;“從那時起,他肩負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寫地的絕世文章!他拄着雙枴,爬山頭,到田間,訪貧問苦到家院;他用殘臂、用假肢支撐着大幹苦幹,開山劈嶺,治山改水,打機井;他躺在地裏,跪在溝裏,育苗、拔草、澆水;他帶領村民,千方百計,歷經艱難,把光禿禿的荒山,變成了綠山果園;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產;修道路、搞副業,全村用上了電……”在他的帶領下,一個窮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他堅守老百姓這塊陣地,也就堅守了一個共產黨的精神高地,永遠值得我們共產黨人學習。

“時代楷模朱彥夫”是廣大黨員幹部踐行羣眾路線活動的“精神食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們偉大“中國夢”的征途中的強大“精神武器”!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3

他的人生很“壯美”

朱彥夫有一句名言:“與其腐爛,不如燃燒。”他渴望求生自強,寧要一天的自理,不要永恆的護理!戰士在戰場上英勇殺敵是英雄,在尋求生活自理這個新戰場上,同樣不能夠當孬種!

失肢者的潛能,只有從嘴巴上開發!他如果想要走向社會,首先要渡過“寫字關”。他沒有手,沒有腳,而且眼睛看不清楚,嘴巴含不住物(兜不住涎水)。

他練習過很多次,終於可以用嘴寫字了。只是神經失控,補皮彈性差,張合吃力,需要逐步適應。他用假腿倚住桌稜,躬腰低頭,張大嘴巴咬住筆桿,筆尖在舌口的搓託下,在紙上徐徐蠕動。每一筆,每一劃,都是兩片嘴脣和舌頭一翹一收、一伸一縮、一探一動指揮的結果。

寫着寫着,口涎順筆而下,流到筆尖,洇在紙上,同落紙未乾的墨跡融合,成了一灘灘淡灰色污漬。銜筆久了,口勁小了,寫着寫着,“呱嘰”——筆掉了!那就歇一歇,再銜再寫。短短十幾分鍾內,鋼筆滑掉十多次,累得汗流浹背,也就能夠寫成幾個字。寫出來的字大得怪異,既不像漢字,又不像外文,只有自己認得出、看得懂。

他説:“只要活着,只要有信念,就沒有啥做不到的。”他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把一切獻給黨》、《牛虻》。為了教育、激勵後人,他用嘴銜筆,用殘肢抱筆,歷時7年,創作完成兩部震撼人心的自傳體長篇小説《極限人生》、《男兒無悔》,被譽為“中國當代保爾”。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4

張家泉村是沂蒙腹地一個小山村,邁步腳踏山,出門眼見天。山連山,山套山,山山連環。村裏200多户人家分佈在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百餘米的峽谷地帶。

他離別家鄉數載,歸來就讓全村炸了鍋:四嬸死了的兒子回來了!死人復活了!

重殘卧牀生涯使他的性格驟然改變,原有的剛直爽快、勇敢坦誠已經消減殆盡。他變得沉默寡言、抑鬱多思。他羞澀、自卑、懼怕別人嘲笑的心理,與身體遭受重殘密切相關。

他在任何陌生場所,都極盡所能保持一個完整人的形象。不卸假腿,不摘帽子,不摘墨鏡,避免讓陌生人感到驚訝。就連吃飯、喝水、穿衣這些生活瑣事,他也極想獨自一人“祕密”進行。

他雙上肢在手腕上方5釐米處截肢,雙臂神經劇痛,極難學會自己配戴假腿。他雙下肢在膝蓋下方7釐米處截除,即使裝上假腿,走上十步八步也會因為腿短打彎雙雙脱落。

他不想讓別人窺探他吃飯的“祕密”,他認為那是一種醜態。他知道,假如人們發現他罕見的“豬舔食槽”飲食方式,孱弱的母親會急出病來,同情憐憫者會競相爭助,獵奇好事者會大肆宣揚。而且,還會越傳越離譜。

他負傷截肢以後第一頓“自食”,是用斷臂搓掉帽子,推掉墨鏡,四肢撲在牀上一點兒一點兒地爬到桌邊兒,伸嘴叼着碗下壓呈半立狀態,慢慢地吸食。他的臂碴觸扶桌沿兒,傷口末端神經就會劇烈疼痛。因為疼痛,他每一次只能夠堅持半分鐘左右。

他難過得想哭,想讓情感在哭聲中迸發。他在牀上攢了攢力氣,“騰”地一下子坐了起來。暗自罵道:真他孃的笨蛋!連哭一場都不能,這“啞巴”的滋味比哭還要難受。戰場上頭顱被燒得半熟沒有哭,骨肉散架“大搬家”沒有哭。現在反倒想哭了?沒出息!

他頃刻間來了精神,身立臂搖,不知不覺中站立起來。他感到自己與受傷前一模一樣,依然是一位整裝待發、威風凜凜的軍人。他挺胸立正,抬腿邁步,卻“哐當”一聲,囫圇個兒從牀上栽了下來。想象中的英姿,也一下子被“哐當”沒了。

醫生判定他最多隻能夠活三年。可是,他經過六年苦澀煎熬艱難錘鍊,不但活了下來,還逐漸做到了生活自理。他在一望無際的艱難中,一寸寸、一點點、一步步,向着生命的亮光挺進。

既然敵人的子彈炮火沒有奪取他的生命,他要替犧牲的戰友們活着。既然活着,就要活出名堂。隨着時光流逝,他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強。他已經不滿足於簡單地活着,他生髮出強烈的願望——我要工作!

他挑起村黨支部書記的重任,一干就是25年。為着讓鄉親們吃飽肚子,過好日子,他竭盡所能,竭盡所有,吃苦受累,不在話下。

他在崎嶇的山路上,“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他一般都是晚上行動,因為白天出來怕被人們發現而特殊照顧。他穿着假肢行走山路,經常摔倒,有很多次跌倒滾下山去,摔得鼻青臉腫。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5

程不時是新中國航空事業的見證者,他參與了新中國第一批飛機工廠及航空發動機工廠的建廠設計,後擔任中國設計的第一架大型噴氣式客機“運-10”的總體設計及副總設計師。

70年代的工作、生活條件是極其艱苦的,但程不時和同事們所運用的方法和技術,在當時也是世界一流的。他和他的同時代人,秉承“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作風,使當時中國的民用航空器的研製水平,接近了世界航空巨頭美、蘇、歐洲的高度,填補了中國大型客機研製的空白。雖然“運-10”項目中途下馬,但在20年之後,“運-10”的科研成果成為中國自主研發商用大飛機的基礎。

20__年,中國商用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在歡呼慶祝的人羣中,人們看到87歲的程不時淚濕雙眼。

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運-10”飛機立項到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之夢穿越了47個春秋,作為“運-10”和C919飛機的設計師,程不時親歷了這一夢想艱辛的歷程。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6

1922年(中華民國十一年)10月1日,楊振寧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今屬肥西縣)。4歲時,母親開始教楊振寧認字,一年多的時間楊振寧學了3千個字。

楊振寧

1938年(中華民國二十七年)夏,楊振寧以高二學歷報名參加統一招生考試,以出色的成績被西南聯大錄取。

1942年(中華民國三十一年),20歲的楊振寧畢業於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本科論文導師為北京大學吳大猷教授,後考入該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讀研究生,與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寧、金啟華和顧震潮,黃昆和張守廉也偶爾來住幾天。

1944年(中華民國三十三年),楊振寧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研究生畢業,碩士論文導師是清華大學王竹溪教授。

留學海外

1945年(中華民國三十四年),楊振寧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去了美國,就讀於芝加哥大學。

1948年(中華民國三十七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

導師是愛德華·泰勒教授。

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開始同李政道合作。當時的院長奧本海默説,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李走在普林斯頓草地上;同年,與恩利克·費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

1954年,楊振寧和已故的米爾斯提出了一個稱為非阿貝爾規範場的理論結構。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恆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像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兩個人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1958年,當選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加入外籍

1964年,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成為美國公民。

楊振寧

196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66年起,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艾伯特·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1971年夏,楊振寧回中國訪問,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

1977年,楊振寧和樑恩佐等人在波士頓創辦了“全美華人協會”,促進中美關係。

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榮譽講座教授。

1986年,返國參加中研院院士會議,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1993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994年,榮獲美國費城富蘭克林學院頒發之波維爾(Bower)獎。

1994年,與首位華人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創立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兩人同任所長。

楊振寧

1995年,應聘擔任華僑大學名譽教授。

1996年,獲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兩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1997年,出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榮譽主任;同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1997年5月,國際小行星中心根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報,將該台於1975年11月26日發現、國際編號為342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楊振寧星”。

1999年5月,楊振寧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將理論物理研究所命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該校授予一等榮譽博士學位;同年,楊振寧決定將其大量文章、信札、手稿及獎章慷慨捐贈予香港中文大學,當中包括著名的諾貝爾獎章,設於港中大校園的楊振寧學術資料館因而成立。

20__年,擔任邵逸夫獎評審委員會主席。

回國定居

20__年底,楊振寧回北京定居。

20__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學特聘教授。

20__年,楊振寧居於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照瀾院裏的一棟別墅是他的寓所“歸根居”,同時身兼廣東東莞理工學院名譽校長。

楊振寧和翁帆

20__年6月,楊振寧在清華大學慶祝90歲生日,並獲得了校方贈送的刻有其重大貢獻的黑水晶一尊;同年9月,香港中文大學舉行一系列活動恭賀楊振寧教授九秩榮慶,包括科普講座、學術研討會及祝壽晚宴,以表達大學同仁對楊教授的尊敬和愛護,楊振寧偕夫人出席活動,接受中大師生及親朋好友的祝賀。

20__年10月,楊振寧做客西南聯大講壇。

20__年3月,被授予台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同月,澳門大學在清華大學向楊振寧頒授20__年度榮譽博士學位,楊振寧表示非常榮幸得到澳大最高的榮譽。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7

“是啊,當幹部只憑一個好思想還不夠,就和管好一個家庭一樣,還得會出出主意打打譜兒,想些法兒多收入些。更得有些威信、威力才行啊。”老村長説道。

沉默,好一陣子沉默……

“哎,朱彥夫大叔行不行?”坐在後面的保管小寇響亮地説道;“朱大叔是人民功臣,咱村裏老老少少哪個不尊重他?再説,大叔回村以來,不吃老本還立新功,變着法兒要為鄉親們辦好事,又是辦圖書室,又是辦夜校,還動不動拿自己的錢為別人治病救急……”

小寇一席話之後,大家七嘴八舌都説讓朱彥夫幹準行。

“胡鬧!”劉書記板起臉來説道:“怎麼能讓他幹呢?咱有胳膊有腿的幹起來都很吃力,他這樣一位‘特殘’功臣咋幹再説,休養所劉所長上幾次來,每次都囑咐要好好照顧他。不行,絕對不行。”

停了一會,老村長説道:“劉書記,我數算來數算去,也只有這麼辦了。讓彥夫幹,只要他在家裏出出主意打打譜兒指揮指揮就行,不用他親自出去幹。只要他給撐着架子,有啥事俺登門找他商量,有啥問題解決不了的就到他家裏去解決,只借他個威望就行。”

劉書記又點燃了一支煙。

朱彥夫深感事情突然,一直沒做聲的他這時語氣平緩地説道:“不是我不願幹,感謝同志們這麼看得起我,可我殘情太重,為人民服務真是有心無力,哪有蹲在家裏干支書的?”

聽到這裏,劉書記掐滅煙頭,站起來説:“通過討論,我看得出同志們對這次班子改選工作是重視的,也是積極的,都想選出一個好的帶頭人,好的支部班子。圍繞着能否讓朱彥夫同志出任村支書,同志們談了很多很好的建議。最後,我看咱就來個一錘定音,舉手表決吧。”

黨員們齊刷刷地舉起了手。

“全部通過,請放下手。”劉書記笑道。

之後,根據張家泉村黨員的實際情況,由劉書記提名,舉手表決通過了支部另兩名委員的選舉。

這時,太陽已經高高地掛在了藍藍的天空,新的一屆村黨支部班子成立了。從此,這被羣眾稱之為“好漢子不願幹,賴漢子幹不了”的村黨支部書記的擔子便重重地壓在了朱彥夫的肩上。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8

關於聶海勝的英雄事蹟你知道多少?聶海勝是繼楊利偉、翟志剛之後排名第三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飛隊伍成員,也是他們三個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神舟六號”飛船於10月12日發射,聶海勝成為兩名航天員之一,一時間聶海勝再次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聶海勝與幾位被招飛的同學被送到長春航校後,雖然對當地的氣候很不適應,但他時間銘記取母親的囑託,拋開全部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練習之中,致使各項目標都完成得十分出色,成為學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的人。

上天飛翔不光簡簡單單説説而已

一次教官讓他給我們講一講飛翔體會,一貫不善言辭的他只説了一句話:“啥也不想,只管飛”事實上,飛翔遠不像他表述的那般簡略,每一次登機前,他都手拿模型將飛翔線路、飛翔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反反覆覆演練數遍。付出總有回報。初教、高教機飛翔畢業,他要比別人少飛幾十個小時。後來,他以優異的成果提早畢業,被分配到南昌某飛翔部隊。

聶海勝在很多人裏面成為了一名航天員

聶海勝深知母親吃過許多苦,每次給家裏寫信都是報喜不報憂。特別是在他成家之後,總是想辦法讓母親多享點福。在南昌時,聶海勝就幾回接母親到部隊居住。後來,聶海勝調到北京,又兩次接母親到北京過春節,還每個月給她寄生活費。1998年1月,我國第一個航天員大隊在北京航天城宣告成立。聶海勝憑着傑出的體質和優異的飛翔才能,在參選的1506名優異飛翔員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成為14名航天員中的一員。

20__年2月,聶海勝帶着妻子、女兒回棗陽探親,母親和姐姐快樂地弄了一大桌子飯菜。飯桌上,母親從兒子的神色中猜出他必定接受了重要任務。爾後大半年,聶海勝果然沒有打過幾回電話,後來就一點消息都沒有了。原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進入倒計時,聶海勝已全身心投入到全封閉練習中去了。20__年10月,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總算從酒泉衞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而這時母親卻因舊病復發住進了醫院,當她從醫院的電視中得知自己的兒子是“神舟五號”三人首飛隊伍的一員時,不由得熱淚縱橫。

自己的媽媽看着兒子是航天英雄自豪的流眼淚

衝着電視畫面中的兒子哽咽着説:“孩子,你是母親自豪,你是家園的自豪啊”當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家園傳開後,人們紛紛手捧鮮花湧進醫院向這位“航天英雄”的母親表明祝福,白叟一邊拱手道謝,一邊叮囑我們:“千萬不要把我生病的事傳出去,以免影響海勝的工作。

”事實上,白叟有一個心願:這一次,兒子沒有升空,下一次地爭奪上去啊!然而,聶海勝還是知道了母親生病的消息。他知道,母親將他們兄弟姐妹拉扯大不容易,應該回去看看她,在她身邊盡一盡孝道。所以,他特意請假,乘飛機回到家園,當他出現在母親的病牀前時,白叟流淚了,衝着兒子一個勁地埋怨自己:“我這把老骨頭不爭氣呀,把你給連累了。

在北京,聶海勝有個温馨的家,妻子聶捷琳也是一名軍人,跟他在同一個單位,是搞醫學研究的。女兒聶天翔今年11歲了,十分活潑可愛。跟所有航天員的家庭一樣,這個三口之家,是圍繞着“航天”二字運轉的,也十分友善,這是飛翔員的傳統。自從聶海勝緊鑼蜜鼓地備戰“神六”,每個月都可貴回一趟家,聶天翔説她都快忘掉爸爸長什麼姿態了。她還説她十分敬服奶奶,説奶奶不僅養育了爸爸,而且還積極支持爸爸的工作,是一位了不得的女性。在聶海勝完美歸來之時,女兒聶天翔將自己親手摺疊的紙鶴掛在了剛剛在太空中度過四十一歲生日的聶海勝的脖子上。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9

這個假期,人們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奧運會了。當奧運健兒經過奮力拼搏獲得獎牌的那一刻,全場掌聲雷動,榮譽和獎勵紛沓至來。可是,很少有人體會到這些奧運健兒所經歷過的痛苦和磨難。

奧運會田徑男子100米短跑預賽,中國隊的`三名選手出戰,蘇炳添、謝震業和吳智強。最終蘇炳添以10秒05小組第二名成功晉級到半決賽,他連續兩屆奧運會晉級到半決賽,也創造了紀錄。謝震業10秒16和吳智強10秒18遺憾出局,半決賽中蘇炳添跑進了職業生涯最好的成績挺進決賽。

9秒98,在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沒能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或許是受到英國選手休斯搶跑的影響,他的起跑反應慢了一點,導致他最擅長的起跑沒能做好,最終只能是略有遺憾的獲得第六名。

雖有遺憾,但這已經是中國田徑選手的最好成績,同時也是亞洲選手的最好成績。一個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人站在了幾乎是黑人專屬的奧運百米決賽賽道上,這是許多年前我們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0.01秒眨眨眼就過去了,但每個0.01秒對我來説都是一個極限。”蘇炳添曾這樣描述0.01秒的定義,看運動員在場上拼搏的時候,身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也不斷超越自己,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奮鬥。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0

三度飛天,榮譽等身。景海鵬收穫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他仍然十分清醒:“我是一個從農村長大的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名航天員,實現人生一個又一個夢想,登上一個又一個台階,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黨和國家教育培養的結果,我沒有別的方式來回報,只想盡我最大的可能多幹幾年、多飛幾次。”

如今,航天員中有7人已是年過半百的將軍,每次訓練他們仍然帶頭參加,高難科目搶着上,航天生理功能、航天環境耐力與適應性始終保持在優良等級。備戰“神九”任務的那年春節,劉洋在模擬器訓練館遇到了正練得熱火朝天的聶海勝,他笑着説:“年紀大了,只有多花點時間才能不落後你們年輕人啊!”

面對黨和人民給予的崇高榮譽,他們説得最多的是“榮譽屬於祖國,屬於全國人民,屬於每名航天科技工作者”;他們做得最多的是回報國家、回報社會。20年來,航天員們走進校園、走進軍營、走進社會,用上千場報告、數百次公益活動,宣傳航天精神,播撒科學種子,詮釋了肩負的社會責任。

“大家好,我是王亞平,本次授課由我來主講……”完美的太空一課讓“教師”成了航天員王亞平的第二職業;這些年,她到過全國近百所學校,與青少年學生面對面交流。短短的一堂太空授課,點燃了無數中國小生心中的航天夢想。一個孩子在給她的來信中這樣寫道:“我的夢想也是當一名航天員,請放心把接力棒交給我吧!”王亞平覺得,這是除了作為航天員飛上太空以外最美好的記憶。

計利只計國家利,留名只留集體名。“歸零,歸零,還是歸零……”發射前的讀秒倒計時沒有“零”,但每次任務結束後,航天員們的心裏都會補上這個“零”。“歸零”讓他們一次次放下個人的成績、經歷、得失,輕裝上陣,始終以從零開始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挑戰。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1

楊振寧對物理學的貢獻包括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發現宇稱不守恆之外,楊振寧還率先與米爾斯(s)提出了"楊-米爾斯方程",與巴克斯特(er)創立了"楊振寧-巴克斯特方程"。

宇稱不守恆理論

他與李政道提出基礎粒子間的弱核力並沒有鏡像對稱的特性,違反了當時物理家的認知。該理論後得吳健雄的實驗驗證。

楊—米爾斯方程

他與羅拔米爾斯(RobertMills)提出的理論,是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基礎理論。

對理論結構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貢獻。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風格:獨立性與創建性強,眼光深遠。

美國鮑爾獎授予楊振寧時的頒獎詞説楊-米爾斯方程和牛頓、麥克斯韋及愛因斯坦的工作相提並論,必將對未來有着足堪比擬的影響。

楊-巴克斯特方程具有基本的數學結構,而且隨着時間的推進也慢慢在物理方面顯示出深層的意義。1990年菲爾茲獎頒給四位數學家,其中就有三位和楊-巴克斯特方程有關。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2

顧誦芬對航空的興趣始於燕京大學附屬國小讀書時期。當時,哥哥顧誦詩就讀於市區裏的崇德中學,學校裏的學生用硬一點的紙板做滑翔機,用橡皮筋彈射。哥哥把學校裏做好的滑翔機拿回家裏,帶着弟弟顧誦芬在空曠處放飛。在天空中翱翔的飛機模型吸引了年幼的顧誦芬,他以極大的興趣與哥哥一起開始製作,一起在外放飛。入讀中學後,他又從父親那裏得到了一本有着重要影響的人物傳記——《一個飛機設計師的故事》。這是蘇聯飛機設計師雅科夫列夫的自傳。

“1937年七七事變,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飛機排得很整齊往西邊去,緊接着就是炸彈響。1939年我們到上海,二戰快結束的時候上海(日軍駐地)經受了美國飛機的轟炸,所以我知道二戰美國人之所以佔優勢,就是他們的空軍厲害,所以航空非常重要。”

不久後,顧誦芬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

1951年,顧誦芬大學畢業。因為抗美援朝,我國急需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上級組織決定,這一年的航空系畢業生要全部分配到中央新組建的航空工業系統。面對母親的不捨,懷揣着航空夢想的顧誦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車。與他同一批的畢業生都被分配到飛機設計和航空技術研究部門,唯有他被留在了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機關。一心想設計飛機的顧誦芬,因此還有一點小小的不開心。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3

劉伯明家中兄妹6人,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改變命運,唯有苦讀。高中時劉伯明就讀的學校,距離家有9公里。他騎着一輛老舊的自行車走讀。

黑龍江的冬天格外長也特別冷,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騎車非常困難,劉伯明經常是摔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又摔倒。艱難求學路,成了他的訓練場,磨礪了他頑強的性格。

1985年3月,空軍到劉伯明就讀的依安縣一中招飛。全縣僅劉伯明入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空軍某訓練基地,成為一名殲擊機飛行員。

13年後,他光榮地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

無論當飛行員還是航天員,凡是動腦筋的事劉伯明都愛“摻和”。進入航天員隊伍後,劉伯明曾因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個刁鑽的專業問題,從此被這名教官“免提”,並獲得了“小諸葛”的綽號。

在神舟五號任務中,楊利偉一飛沖天,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

沒被選入任務梯隊的劉伯明,為了彌補差距,把進入航天員大隊以來所有的專業書籍都找出來,進行復習回顧、系統梳理,寫下了六七十萬字的心得體會,為後續飛行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20__年,入選神舟六號飛行任務備份乘組的劉伯明,再次與飛天擦肩而過。

“代表祖國出征太空,光榮的背後一定是汗水澆灌的‘長征路’。”劉伯明説,“只有認真總結提高,更加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才能早日圓夢。”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4

葉嘉瑩為她一生獲得的學者、教師和詩人等眾多名號排了個序,説大半生的時間都用於教學了,所以首先是教師,其他的都排在這後面。

“我天生來就是一個教書的。”葉嘉瑩説。從1945年大學畢業至今,她在講台後站了整整70年。

初回南開,葉嘉瑩白天講詩,晚上講詞,堂下座無虛席。她寫下了“白晝談詩夜講詞,諸生與我共成痴”的句子。

詩詞幾乎是葉嘉瑩生活的全部,尤其現在當她孑然一身邁入老年,給年輕人講課成了她最願意做的事。只要有人邀請,她都欣然前往。30多年來,她曾經應邀到國內幾十所大學講學,舉行古典詩詞演講有數百場之多。

“我一直在教書,這是情不自已。”她説,“這麼好的東西怎麼能不講給年輕人知道?你不能講給青年人知道,你不但是對不起下面的青年人,你上也對不起古人。”

當被問及,為何在如此高齡,還要堅持推廣普及古詩的吟誦時,葉先生這樣説:“因為我覺得我對不起年輕人。以前我上課大多是在講批評啊講欣賞啊,但是我沒有教吟誦。近代之後,吟誦被認為是腐朽落寞的文化,逐漸不被提倡。離開台灣後,我覺得吟誦要是斷絕了真的可惜。不留下正統的吟誦,我覺得對不起下一代的學生。”

古典詩詞該用什麼方式來傳承?這是個討論了很久的議題。

葉嘉瑩的答案之一是吟誦,古人講究“吟而成文”,中國古詩詞由吟誦而始:

“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出自《周禮》,樂語是古代貴族子弟美育的重要部分。從周朝開始,我們的學習就是伴隨着吟誦開始的。吟誦是學習古典詩詞的重要法門,它所帶來的興發感動的體會,是深入理解古詩詞的基礎。”

在國外生活了許多年的葉嘉瑩強調:只有中國有吟誦,其他國家的文學沒有。英文詩有朗誦、朗讀,也有輕重的讀音,但是沒有我們這樣拿着調子的吟誦。所以他們把吟誦翻譯成chanting,這樣翻譯並不準確,因為chanting 其實是佛教做法事時的唸誦,與詩歌的吟誦不同。

她對於吟誦非常“執着”,在《掬水月在手》裏,能看到許多的吟誦鏡頭。葉嘉瑩覺得,吟誦是“復活”詩人生命的手法,要讀懂詞人,就是要進入對方的語境中,過別人的人生。

當詩詞加上韻律聲調,不僅更好記憶,也離作者的情感世界更近一步了。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5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位英雄,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心中的那位英雄,就是被稱為“亞洲飛人”的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蘇炳添。

蘇炳添的成績舉世矚目:20_年8月26日的雅加達亞運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2的成績打破亞運會紀錄;20_年2月21日凌晨舉行的20_國際田聯室內巡迴賽中跑出6秒49的成績奪得冠軍……那賽場上像離弦之箭一樣飛奔向前的他也因此獲得了“亞洲飛人”的稱號。

當我們驚羨蘇炳添這些驚人成績的時候,是否想過:這些成績的背後浸透了蘇炳添奮鬥的淚泉,灑遍了蘇炳添犧牲的血雨?

蘇炳添每天都堅持進行訓練。每一次訓練時,他總是先慢跑熱身,接着做小步跑,踢腿等準備活動。一切都準備就緒後,蘇炳添換上了釘鞋,細心地用捲尺進行起跑器的調試,隨後蹦跳了幾下,深吸幾口氣,便來到了起跑器的前方,單膝跪地,做好準備。他兩隻手的大拇指與其他四指呈八字,緊緊地壓在起跑的白線後。大約過了幾秒,蘇炳添後腳猛地一蹬,頓時像一支離弦的箭般衝了出去,步頻越來越快,直到衝過終點才慢慢減速,整個跑步過程令人歎為觀止。跑步結束後,蘇炳添拿出一個小型攝像頭,上面記錄着他跑步時的視頻,只見他在觀看過程中不斷歎氣,不斷搖頭,嘴巴還不時嘀咕幾句,並且要反反覆覆看很多遍,訓練才結束。

蘇炳添專注訓練,不受干擾,是一種智慧;努力拼搏,科學追求,是一種能力;永不放棄,是一種寶貴的品質。這幾點,恰好是我沒有的,是我需要的。他永遠是我的榜樣,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説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這完美地詮釋了蘇炳添的一生,保持專注、努力拼搏,永不放棄,是打開成功之門的三把鑰匙,也是永遠指引着我們前進的動力與信念!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6

在田徑圈,公認的黃金身高在1.85米左右,比如加特林1.85米,鮑威爾1.88米。而蘇炳添只有1.72米,沒有明顯的“身體天賦”。早在中學時,老師曾帶他幾次去市體校,但都沒有被教練看中,因為“覺得他身材太矮,將來沒有發展空間”。然而蘇炳添日復一日,認真、專注,把每一次訓練做足、做好。教練袁國強曾這樣評價:“他是我帶過的最自覺的隊員。十年來,在訓練場地上他只要出現在我的視線範圍內,就絕對是在訓練,從不偷懶。”

作息規律,按時起牀睡覺,從不抽煙喝酒,即便在家庭聚會上也不吃禁忌食物,即便在外參加活動也會堅持做基本訓練……在蘇炳添一次次打破記錄的背後,是一個關於勤奮的、經年累月的“漫長”故事。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7

20__年8月6日進行的東京奧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中,意大利隊獲得冠軍,英國隊第2個衝過終點線。

由湯星強、謝震業、蘇炳添、吳智強組成的中國隊用時37秒79完賽,僅以0.09秒的微弱差距落後加拿大隊,排名第四無緣領獎台。

不過比賽結束後數日,國際檢測機構便宣佈,作為英國接力隊成員之一的烏賈,其a瓶尿樣檢測結果為陽性,而相關樣本是在接力決賽後收集的。

之後烏賈申請了b瓶檢測,但去年9月中旬公佈的結果顯示,他b瓶尿樣仍為陽性。兩次陽性的結果,意味着烏賈的興奮劑檢測樣本中含有違禁成分。

國際檢測機構隨即將該事件轉交至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反興奮劑部門。該機構將裁定烏賈是否構成興奮劑違規,以及英國隊的接力銀牌是否會被收回。

經過約5個月的等待,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終於公佈了相關結果。如外界所料,烏賈被認定興奮劑違規,英國隊的成績也被取消。

東京奧運會上,除了參加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外,蘇炳添還在男子100米半決賽中以9秒83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排名第一進入決賽,成為我國首位進入男子100米決賽的運動員,最終排名決賽第六。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8

蘇炳添最大的天賦就是堅持,幹一件事,就要幹到底,不達目的決不放棄。

他的付出終歸獲得了回報。在20__年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的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中,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摘得銅牌,成了第一位闖入9秒關口的黃種人。那一刻,站在他身邊的清一色的黑人選手,蘇炳添為中國揚眉吐氣了。

3個月後,20__年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百米半決賽,蘇炳添與維考特在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三位上的數字皆為9秒987,因此兩人以並列第八的成績晉級決賽。蘇炳添也成為了首位殺入世錦賽百米決賽的亞洲運動員。決賽他以10.06的成績獲得第九名。

中國田徑隊總教練馮樹勇這樣評價蘇炳添:“蘇炳添非常偉大。過去我們一直認為自己跑不過黑人選手,每到大賽,輸竟然成了‘正常’結果。整整等了幾代人,我們才贏來了蘇炳添的爆發。他的突破有一個特別大的意義,那就是打破了我們長期被禁錮的思想和一些神話性的東西,挖掘出了隊員的潛力。”

20__年裏約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蘇炳添以10秒08排名第14位。8月18日,里約奧運男子4X100米接力預賽,中國隊湯星強、謝震業、蘇炳添、張培萌跑出37秒82的成績,破亞洲紀錄晉級決賽。8月20日,里約奧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蘇炳添與湯星強、謝震業、張培萌代表中國隊以37秒90獲第4名。

再快的選手也跑不過時間,20__年,28歲的蘇炳添曾一度向田徑隊遞交過退役報告,打算年內結婚,開啟新的生活。

但是生活給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在當年天津全運會上,蘇炳添輸給了新人謝震業屈居亞軍,蘇炳添回憶,“我覺得上天一直在考驗我,但是沒關係,我有這個耐心。運動員有誰願意服輸呢?”

名師出高徒,20__年,蘇炳添開始正式跟隨美國外交蘭迪-亨廷頓訓練。蘭迪出身於NCAA名校俄勒岡大學,迄今從事跳遠和短跑的支教工作長達四十年,曾帶出兩位男子跳遠世界巨星班克斯、鮑威爾。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19

【頒獎詞】秋蘭為佩

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仁醫,是濟世良藥。

【事蹟】胡佩蘭,女,98歲,解放軍3519職工醫院和鄭州市建中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坐診醫生。

1944年,胡佩蘭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部,70歲時才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後,她一直堅持坐診。

胡佩蘭生活節儉,捨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她經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藥費。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

胡佩蘭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進出都要坐小推椅。20xx年7月,98歲胡佩蘭心臟病突發,經搶救後,第二天她依然準時到醫院坐診。

胡佩蘭根據自己多年的臨牀經驗,平時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儀器。因為慕名找上門的病人多,胡佩蘭每天都會堅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對患者也極有耐心,給病人開藥,很少超過一百元。如今,胡佩蘭的記憶明顯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況她卻記得清清楚楚,耳朵裏放着助聽器,聽不清的地方,便由旁邊的學生解釋。

胡佩蘭對病人的態度有目共睹,她經常説:"醫患關係搞不好是因為交流不夠,醫生只要對病人認真負責了,病人也自然會對醫生極力配合,不管面對哪一個病人,都要把患者當成自己的第一個病人來對待。"

直至今日,胡佩蘭已經在一個工廠職工醫院和現在的地方,連續坐診20xx年,堅持每週出診6天,風雨無阻。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蹟 篇20

20__年,西藏自治區墨脱公路通車的次年,當地羣眾聽聞縣上請來一位醫術高超的“門巴族老大夫”,十里八鄉的人們慕名求診,甚至有騎馬騎驢趕來的。

這位“門巴族老大夫”就是吳天一。墨脱通車後,他赴實地開展高原病調查,還很快學會用門巴語交流,以至被羣眾誤以為是門巴族的大夫。

瞭解吳天一的人,都驚歎於他的語言才華:出生在塔吉克族家庭,讀書時説得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大學修過俄語,到青海工作後自學成為“藏語通”,如今英語也不在話下。

上世紀80年代,吳天一曾主持一場大型田野調查,歷時數年,到過青海、西藏、四川、甘肅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鄉鎮牧村,收集到大量的臨牀資料,最終提出藏族已獲得“最佳高原適應性”的論點,對發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作出了科學系統研究,影響深遠。

田野調查時,與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的艱辛相比,吳天一更關注工作怎樣得到藏族羣眾的認可和支持。過去由於文化差異,牧民們忌諱抽血化驗,可吳天一有辦法:穿戴上氈帽、皮襖、馬靴,地道的藏語一出口,牧民就親熱地拉他坐進了帳篷。

能用嫻熟的藏語溝通,得益於吳天一日積月累打下的底子。早在1958年,中國醫科大學畢業的他就響應黨的號召,毅然奔赴青海支援西北建設,初到高原就開始自學藏語,後又長期堅持練習。

為牧民羅鬆雜巴治病的事,時隔30多年,吳天一仍記憶猶新。

羅鬆雜巴的家在海拔4700米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秋智鄉布甫村。當時已年過花甲的他,因患腿疾連帳篷門都邁不出。一番檢查下來,吳天一確診羅鬆雜巴患有關節炎,給他開了抗風濕藥,還定下熱敷、活動韌帶等全套治療方案。1個多月後,當田野調查團隊再次途經此地,羅鬆雜巴站在帳篷外,帶上兒子、孫子一同手捧哈達,等着獻給“馬背上的好曼巴(曼巴,藏語意為‘醫生’)”。

田野調查也是大型義診,具體惠及人數,吳天一沒有特意統計過,“應該有上萬名羣眾”。“那次,我和同事們騎馬已走出很遠,一回頭,羅鬆雜巴家的大人小孩還在朝我們揮手……”回憶至此,吳天一掏出褲兜裏的手帕,擦拭着濕潤的眼眶。

“我們沒有辜負這身白大褂,換來了藏族羣眾對科研的理解支持。”吳天一的論文,寫在雪山草原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evzl0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