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5篇)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5篇)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

“不去解救,他很有可能被洪水沖走”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5篇)

入汛以來, 合肥市的降雨量是常年的3倍,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而廬江縣的降雨量,更是達到了1011毫米,各大水庫超警戒水位,多條河流超保證水位,汛情十分嚴峻,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7月22日,百年一遇的洪水,讓巢湖超歷史最高水位,附近多處圩壩隨時都可能潰口,尤其是頂託支流白石天河水位更是達到了13.56米。

當天,防洪大堤處傳來幾聲巨響,洪水像脱韁的野馬衝開缺口,石大圩決口了!

洪水四處肆虐,沒過多久,5.8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已是一片_,周邊4個行政村被淹。

同大鎮危急!

接到縣防汛救災指揮部的指令後,已在抗洪搶險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幾個晝夜的陳陸,迅速集結隊伍,攜帶好救生裝備,駕駛4艘橡皮艇火速奔赴現場,向着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出發。

在同大鎮連河村,他們成功救出2名被困羣眾後,陳陸得知村內還有1名殘疾羣眾被困,急需救援。

“不去解救,他很有可能被洪水沖走”,陳陸顧不上休息,拖着疲憊的身軀,再次登艇出發,救人、再救人……

大隊長方鋭看到陳陸神情疲倦,立即上前阻止,勸他休息一會,不要再上艇了。但陳陸堅持説:“這片水域情況,我熟悉,水性也好,你們去,我放心不下”。

水勢越來越猛,陳陸帶領隊員和藍天救援隊組成編隊共同完成任務。

更要命的是,決口處面積再次擴大,水流更加湍急。就在他們的橡皮艇駛過連河村村委會附近時,急速的水流導致水位落差一下子從40公分猛漲到了3米多。

險情,讓人始料未及。

“掉頭、快掉頭!穩住、快穩住!”千鈞一髮之際,陳陸連聲吼道。這也是陳陸留下的最後一句話。話音剛落,他們乘坐的橡皮艇猛然側翻,艇上5人全部捲入洶湧湍急的洪流中。

面對突發的危情,正是陳陸打了頭陣,提前預警,後面的藍天救援隊才得以及時調轉艇頭,避免了翻艇的悲劇。

被洪水打懵的消防員李俊傑,在落水後還隱約看到了陳陸的身影,當他用力浮出水面後,卻只看到另一名戰友常青,兩人用盡全身力氣,摸到了艇舷的尼龍繩並死死地抓住。

等李俊傑憑感覺下意識去抓陳陸時,就見一個激浪突然劈頭而來,巨浪過後,再也沒看到陳陸的身影。放眼望去,肆虐的洪水衝出一片_。

常青、李俊傑、李順3名指戰員僥倖脱險,但陳陸和村幹部王鬆,卻被洶湧的激流捲走失聯。

經過49個小時不間斷地搜尋,直到7月24日13時50分,在距離落水點下游2.3公里處,陳陸的遺體才被找到……

7月26日,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追授陳陸同志“安徽五四青年獎章”。

目前,救援隊伍仍在繼續搜尋另一名失聯人員王鬆。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七月中下旬,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下起了暴雨。7月22日,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在搜救被困羣眾時,突遇破圩決口後的激流漩渦,不幸被洪水沖走,英勇犧牲,年僅36歲。面對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陳陸用生命詮釋了人民至上。

7月中下旬,合肥市廬江縣普降暴雨,多條河流水位超過歷史峯值。

7月22日早上,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洪水像“脱韁的野馬”湧出缺口,周邊4個行政村全部被淹,情況危急。接到指令後,陳陸顧不上休息,再次登艇出發。而此時,他已經在防洪一線連續奮戰了4個晝夜。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方鋭説:“(陳陸)整個腿都是腫起來的,兩條腿腫得褲子都脱不了,是戰士們幫他脱的。到22日早上,第二次下去的時候,我説,‘你趕快上來吧,先休息休息’。他説,‘沒事,我熟悉環境’。”

2名被困羣眾很快被救出,合肥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回憶説,救援中,陳陸所在的橡皮艇始終行駛在最前面。“當時是5艘船,消防是第一艘,他們衝在第一,給大家引路,我們跟在後面。”

當得知村內還有1名殘疾羣眾被困時,陳陸領着救援隊伍再次出發。洪水上漲的速度讓所有人始料未及。決口擴大,水流湍急,水位陡然從0.4米猛漲到3米多。船隻遇到了最難自救、最容易發生亡人事故的險情——“滾水壩”。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副站長常青回憶説:“當時水流比較急,等我們看到有落差的地方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掉頭了,專業術語講叫‘沸騰線’‘滾水壩’,如果人不幸被捲進去,很難出來。”

頃刻間,陳陸所在的橡皮艇被捲入激流漩渦,艇上3名消防指戰員僥倖脱險,陳陸和村幹部王鬆被洪水沖走。緊隨其後的橡皮艇迅速調轉船頭,大馬力衝出危險區域。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特勤班副班長李順説:“我們的船想往回走,但是水一直往前推動着我們的船,所以就翻下去了。”

經過49個小時不間斷地搜尋,直到24日13時50分,在距離當時落水點下游2.3公里處,陳陸的遺體才被找到。36歲的消防指揮員,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滾滾洪流中。聽説自己的救命恩人犧牲的消息後,廬江縣鮑井新村的居民解啟霞泣不成聲:“感覺他們很偉大,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也沒辦法出去。”

陳陸出生在軍人家庭,父親是第一代安徽邊防軍人,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小時候,他經常聽外公講部隊的故事,不禁心生嚮往。20__年,陳陸如願以償穿上了軍裝,加入了消防部隊。

消防員救人於水火之間,隨時都會面臨生死考驗。陳陸總是衝鋒在前,敢打頭陣。

參與汶川地震救援時,陳陸全身起水泡,雙腿被毒蟲叮咬起泡流膿,揹着60餘斤重的破拆設備,在險境裏拯救生命。合肥市肥西消防救援大隊代理教導員吳勝平回憶:“他不止一次地説,‘我這個腿堅持不住了’,我問要不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但他説,‘我要堅持下去’。他一直衝在最前沿,手指頭被廢墟劃出了血也沒有退縮。”

陳陸犧牲後,他生前的好友以及廬江縣羣眾自發建了一個“我有一個兄弟叫陳陸”溝通羣,大家商議着要在陳陸犧牲的地方為他豎立一座紀念碑。當合肥市廬江縣司法局副局長劉書虎帶着材料找到陳陸的家人時,卻被這個軍人家庭斷然拒絕。劉書虎告訴記者:“我到他家裏去了,不愧是英雄的家庭,老爺子説得很清楚,‘很感謝,但是當前洪水還沒有退,不能再給組織上添麻煩,這些事情以後再去看能不能做’。”

陳陸同志犧牲後,被應急管理部批准為烈士,追授“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秀共產黨員”,被安徽省委追授為“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3

8月19日,距離安徽巢湖出現150年未遇的歷史高水位已過去了近一個月,20餘萬名緊急轉移的羣眾陸續返回家園。

在合肥市廬江縣鮑井新村,孕婦解啟霞覺得,暴雨持續時的恐懼、洪水圍困時的絕望,都在慢慢淡去,但對於她和更多村民,有一種疼痛卻愈發深刻——他們再也見不到陳陸了,那個冒着大雨把他們從洪水中救出來的消防員,那個為了救更多人而消失在洪水中再也沒回來的消防員。

7月22日,廬江縣防洪大堤決口,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奮不顧身帶隊衝入洪水,為救援被困羣眾不幸犧牲,年僅36歲。

初心

暴雨之中,陳陸只給解啟霞和許許多多被救出的人留下了一個模糊的模樣。解啟霞説,她始終記得,陳陸有雙特別有力的手和沉穩洪亮的聲音。

合肥市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忘不了,陳陸一共朝她吼過兩句話:一句是“我打頭”,另一句是“快掉頭”,那是陳陸遇險時,朝後面跟隨的4艘救援艇大吼的最後一句話。

奮戰96小時、轉移救援出2600多人,這些數字是陳陸犧牲之後才有的統計。但陳陸的父母、妻子和戰友們都知道,這些數字就是陳陸心中“火焰藍”應該做到的事情。

父親和外公都是軍人,20__年7月,陳陸如願加入他最嚮往的消防隊伍。他堅持去往條件最艱苦、位置最偏遠的基層單位,一紮根就是15年。

20__年消防隊伍改革轉制之際,本可以選擇轉業去地方單位的陳陸選擇了在消防崗位堅守。“換裝那天,陳陸掉眼淚了。他説‘我還想繼續在消防幹,很熱愛消防職業,它很神聖,很偉大’。”妻子王璇泣不成聲。

從“橄欖綠”到“火焰藍”,陳陸的一片灼灼初心從未更改過,他將自己的生命,用最純淨、最熾熱的方式,為他熱愛的人民羣眾,一直燃燒到了最後。

誓言

“我志願加入國家消防救援隊伍,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堅決做到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恪盡職守、苦練本領,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為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貢獻自己的一切。”

這是陳陸選擇留在“火焰藍”那天的誓詞,也是他曾無數次帶着新消防員,一遍遍宣讀的誓詞。

這不是陳陸第一次為了誓言捨生忘死。20__年合肥遭遇50年一遇雪災,陳陸帶隊在雪災一線奮戰救援48小時,腳趾嚴重凍傷,險些截肢。同年,他又主動報名去汶川地震災區增援,雙腿被毒蟲叮咬起泡流膿,他咬牙拖着傷腿,揹着30多公斤的破拆器材,連續10天在震區救援。

20__年廬江縣遭受洪災,陳陸連續奮戰35小時,帶隊營救和疏散羣眾2400餘人,自己卻當場暈倒,經過2個小時的搶救才脱離危險。

_年3月,廬江縣突發山火,不值班的陳陸穿着便裝直接趕赴火場,長時間暴露在沼氣裏救火,膠靴被燒穿,雙腿被高温燙傷。

陳陸15年中曾在救援一線1次病危、2次暈厥、8次負傷。他用一次次奮不顧身,描繪出了“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是怎樣一種模樣。

傳承

7月28日,確認陳陸犧牲後的第三天,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收到陳陸父親陳立山寫來的一封信:“長江、淮河流域的防汛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希望把主要精力放在當前防汛抗洪的大局上,不要為陳陸的後事牽扯太多的精力。”

如果忠誠、熱愛和奉獻可以傳承,那麼陳陸的這些特質,是從三代黨員和軍人家庭的血緣裏傳承入骨的。

陳陸在犧牲前還接到父親發來的短信:“抗洪形勢非常嚴峻,關鍵時期你應堅守在抗洪前線,最近就不要回來了,確保全員安全。”

母親陸紅在悲痛中仍然在説,不管怎麼樣,陳陸帶的隊員們安全回來了。

“陳陸總説‘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衣食無憂,我不用講吃講穿。父親説過,黨員、軍人,要清清白白,乾乾淨淨’。”王璇説。

熱愛基層,把每一個基層消防員當作家人,把奉獻和犧牲當作使命職責,是陳陸在消防隊伍中傳承下來的“基因”。

為了確保能夠隨時帶隊出警,陳陸在辦公室一角隔出一個狹小的空間。沒有窗户,沒有衞生間,陳陸就在這裏一住5年。

廬江大隊消防員徐廷超説,陳陸辦公室的燈光,“永遠是等最後一輛消防車進庫的剎車聲響起才會熄滅,那是隊裏每個人都習慣的温暖”。

在陳陸的辦公桌上,一個嶄新的消防車模型還靜靜地立在那裏。那是陳陸給4歲兒子特意準備的禮物,是一個消防員父親一個多月沒能回家,想給兒子的道歉和補償;那也是一個受到父親影響,將來想做消防員的兒子,最想要的禮物。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4

陳陸被追授 “中國消防忠誠衞士”稱號

_年7月18日至21日,合肥市廬江縣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災,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陳陸所在的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作為主要救援力量,連續奮戰96小時,出警411次,成功轉移和救出羣眾2665人,

7月22日,合肥市廬江縣石大圩突發漫堤潰口,陳陸多次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羣眾,其間所乘橡皮艇突遇激流捲入漩渦側翻,不幸落水壯烈犧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應急管理部聯合追授陳陸同志“中國消防忠誠衞士”稱號,應急管理部批准陳陸同志為烈士、追記一等功,安徽省委追授陳陸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會上,宣讀了追授陳陸同志“中國消防忠誠衞士”稱號的決定,為陳陸同志家屬頒發了證書。

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副站長常青、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方鋭、陳陸同志妻子王璇、廬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深情講述了一個個感人故事,詮釋了陳陸同志的忠誠和奉獻,展現了消防救援隊伍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昂揚風貌。整場報告會樸實真切、感人至深,報告團成員幾度哽咽,台下聽眾潸然淚下,現場多次響起掌聲。

講述英雄故事,傳遞正能量

常青是合肥市廬江縣廬城消防救援站副站長,也與陳陸最後一次一起出發參與了當天的救援。陳陸的犧牲,讓常青思緒萬千,回憶起與陳陸一起共事的畫面,陳陸對其的幫助,其實在常青的心裏,早已認下了這個好大哥。“教導員,您戰鬥過的地方,我們將繼續戰鬥您守護的家園,我們會全力守護。”

廬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幾年前因工作與陳陸相識,然後熟悉。陳陸對待工作始終如一,認真負責,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主動作為,迴應期待,給張曉明留下很深的印象。20__年消防改革轉制後,有羣眾擔憂服務能否跟上,座談會上,陳陸的態度十分堅定“標準不會低,服務不會降!”陳陸拋出了擲地有聲的話語,最後,陳陸用羣眾的滿意度交出了最有説服力的答卷。

王璇是陳陸的妻子、安徽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的一名民警。陳陸犧牲後,王璇在遺體告別儀式上最後的敬禮曾經感動了許多人,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故事。王璇已記不清陳陸爽約了多少次他們的家庭聚會,也記不清多少次推遲了他們的旅行計劃,辦好的海洋館年卡,也僅僅是辦卡的當天去過一次,以後就沒用過,陳陸也永遠用不到了。正因為曾經都是軍人,他們彼此理解、相互扶持。王璇説,陳陸總喜歡把她當成“新兵”對待,就讓我這個“新兵”,再給你敬個禮。”王璇轉身對着陳陸的照片再次敬禮。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5

“她們喊我‘魔鬼’‘周扒皮’,半夜雞叫。”張桂梅笑道,因為要求嚴格,她被學生們起了許多外號。

張桂梅不是校工,而是一所學校的校長。她的這所學校很特別:學生大多來自雲南的貧困山區,而且都是女生。這就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公辦女子高中——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

從東北到雲南,命運讓她與這裏的學生緊緊相連

張桂梅祖籍遼寧,從東北來到雲南支邊後,隨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張桂梅以為那裏將會是她餘生的歸宿,然而天不遂人願。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張桂梅害怕觸景傷情,申請從大理調出,她來到了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從大理調到華坪不到一年,張桂梅被查出子宮內有一個近五斤重的肌瘤。由於之前給丈夫治病花掉了幾乎所有積蓄,張桂梅決定放棄治療。後來,縣裏得知了張桂梅的病情,縣長告訴她:“我們再窮,我們都會救活你。”為此,縣裏開婦代會的時候積極動員大家給張桂梅捐款,有人甚至捐出了自己僅剩的五塊錢路費。

“我沒為這個小縣做過一點點貢獻,卻添了這麼大的麻煩。他們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為他們幹些什麼。”張桂梅回憶起那段往事,依然哽咽。

再次回到校園,張桂梅發現,華坪的教育環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甚遠。張桂梅任教期間,民族中學裏的女生不僅數量少,還時不時有女生從課堂上消失。

讀着讀着就不來了,是什麼原因?張桂梅跑進大山,開始找那些退學女生做家訪。和家長們一談,張桂梅明白了:十幾歲的姑娘,已經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張桂梅不甘心,攔不住的,就找到當地的村幹部進行溝通;家裏太窮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資補貼。她鐵了心,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女孩子們帶回去讀書。

20__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身為教師的張桂梅兼任院長。“兒童之家”收養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的健康女嬰,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成了她們的“媽媽”。

民族中學和兒童之家的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會把孩子丟掉?我的初衷就是解決低素質母親和低素質孩子的惡性循環。”張桂梅説。

為什麼不男女生一起招收呢?張桂梅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次家訪時,她發現有户人家的兒子才讀八年級,便可以進縣城參加補習班,而他的姐姐已經高三了,卻要被家長留在家裏幹活。那一刻,張桂梅心裏覺得,就算再難,她辦女高都是對的。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6

在眾多20_感動中國人物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已故的中國人民空軍志願軍戰士王海。他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一隊的大隊長。“一開始美國空軍看不起我們,他們一開始就説,你中國不會由空軍,他們是肆無忌憚的。”王海深刻的説到。中國人均飛行時間不到100小時要面對飛行時間到1000小時的美軍,每個戰士都想要用最短的時間掌握最多的技術,並且只要與敵人相遇在空中“拼刺刀”十分勇敢。

在一次戰鬥中他們需要用五架戰機打60架美軍戰機,驍勇善戰,靈活作戰,整個隊伍也是無一怕死,打了一波零換五。

在採訪以往對王海的採訪和現場對他女兒的採訪中,都多次提到勇敢一次,生在那個戰爭年代,狹路相逢勇者勝,老戰士們秉持着這樣的精神打的美軍落花流水,最終取得了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而最近火爆熒幕的電影《金剛川》何不表現了志願軍敢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有冒着大火而扛木頭的戰士,有着打完防空彈用手槍打戰鬥機的戰士,有着在四肢炸慘也最終取敵人性命的戰士,不都是這無畏的精神體現?

現代生活,我們先烈們用他們的勇敢換來了這盛世。而我們也要有感覺前進不怕困難的勇敢,傳承這人民志願軍的無畏精神!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7

有一種温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動。看了《感動中國》,它使許多人熱淚盈眶,他們正在用自己的事蹟行動追逐踐行着中國夢。

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帶來的事蹟也許也稱不上偉大,但他們的執着與堅持把我徹底折服,在他們身上,能看見小草般堅韌不拔的品格。

其中張玉滾的事蹟尤其讓我觸動,張玉滾,38歲,河南省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國小校長,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張玉滾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__斤糧食的民辦教師幹起,一干就是17年。學校地處偏僻,路沒修好時,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裏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於常年操勞,“80後”的他鬢角斑白、臉上佈滿皺紋。人們都為之感動,感動的不只是那優秀的品質,還有那無私的愛。

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經過一點一滴的奉獻,經過日積月累時間的考量,也會變得很偉大。用他們的話説,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的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而張玉滾正在用自己的青春為基,甘願做一顆大樹,一棵去托起孩子們夢想的大樹。我想,最有意義的事情也莫過於此吧!

我們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於追問,而在於行動。作為一名交通青年,用我們一點一點的行動,保障道路的安全通暢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而這條路不僅僅是聯通某個地方,它更是羣眾們回家的路。我們一定會牢記這些精神,把感動的火苗埋在心間,用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8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認真做,你就是贏家。”這句話毛卓雲經常掛在嘴邊,這是他前幾年無意間看到的,他説這就像是他工作的寫照。

所裏的同事都叫他“老毛”,1963年出生的毛卓雲在浙江寧波看守所已經待了近20年,是名副其實的“老毛”。20__年,毛卓雲調入看守所從事管教工作。寧波市看守所副所長袁錦説,老毛一調過來就接手了看守所裏最難的一部分工作,但是他卻完成得十分出色。20__年以來,毛卓雲又連續12年擔任艾滋病在押人員的管教工作,為全市公安唯一一名艾滋病在押人員專職監管民警,累計管理教育艾滋病在押人員511名,其中判處死刑3名(其中死緩2名),無期徒刑3名,10年以上有期徒刑13名。

迎難而上 主動提出監管艾滋病監區

他説給他六個月

20__年,對於寧波市看守所和毛卓雲來説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那一年,已經在看守所幹了7年的毛卓雲已經成了同事們眼中“膽大心細、有責任心、能力強且肯鑽研”的人。而寧波市看守所艾滋病監區也在那一年正式承擔全寧波市艾滋病在押人員的羈押任務。

在那個“談艾色變”的時代,誰來管艾滋病監區成了擺在看守所領導面前的一大難題。據袁錦回憶,當時所裏領導制定了很多方案,還特意改造了一部分監區,並採購了一些防護工具,但是監管人員始終確定不下來。

“但是那個時候,老毛就主動找到領導,他説‘我來管’。”袁錦説,他至今都記得毛卓雲説這句話時的樣子,他很自信。

他對領導説:“艾滋病並不可怕,只要掌握預防常識,把艾滋病在押人員視若常人,將主動防範、科學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結合,就一定能管好。”但領導考慮到管理的難度和危險性,打算讓更年輕的民警來擔當。毛卓雲的倔性一下就上來了,他拍着胸脯向領導立下了軍令狀:“給我六個月時間,管好了我繼續,否則另請高明。”

但是這麼有自信的毛卓雲,卻整整兩年都沒敢告訴家裏人自己的工作,直到妻子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張他的背影照。

毛卓雲的妻子也在監獄工作,但得知丈夫的工作時,她直“罵”他是個傻子。

第一次接觸艾滋病在押人員

他説心裏還是有點犯怵

毛卓雲説,儘管事先從網上了解了一些基本知識,但剛接手工作時他對於艾滋病的瞭解也不多,很多知識都是後來的工作中慢慢學習的。

“因為對於這個病不瞭解,我第一次跟他們接觸的時候還是有點犯怵,別的倒沒什麼,就怕被感染。”毛卓雲説,一開始他也穿着所裏給配的防護服去找在押犯人聊天,但是他不喜歡。

“穿着這身衣服,從頭到腳都武裝起來了,他都不認識我,怎麼交流?後來我也戴過口罩,但是還是覺得很彆扭,索性什麼都不戴了。戴着這些東西感覺我們之間隔了很遠的距離。”於是,毛卓雲捨棄了那些繁瑣的裝備,讓它們一直放在倉庫“積灰”。20__年,他甚至搬出了所裏特別改造過的監室,把艾滋病在押人員關押在普通監室,因為特殊監室中有一堵玻璃牆,毛卓雲覺得這堵牆“礙事”。

近兩三年,他就更“過分”了,把一間普通監室改造成了自己的談話室,因為這樣方便他找他們談話。

(毛卓雲將其中一間監室改成了談話室)

20__年時,毛卓雲的其中一名在押人員突然情緒十分激動,在監室內自傷自殘,甚至在牆上把自己的腦袋撞出血。

“當時我們還在特殊監室,中間都隔斷,我看他臉色發白,觸碰到的手也是冰涼的,還具有攻擊性,一時間我也不敢上前。”據毛卓雲回憶,這名在押人員判決後對人生感覺失望,並且還患有精神分裂症。毛卓雲採用了各種積極或是消極的方法讓他發泄自己的情緒,但是效果都不甚明顯。

“當這些辦法都沒有效果的時候,我就覺得要自己上了。”毛卓雲説,他也沒采用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走進去給了他一個擁抱。

“他在我懷裏的時候情緒已經有所緩和了,然後我就知道,這個辦法是有效的。”

12年來,毛卓雲一直擔任艾滋病在押人員的管教工作,共收押監管511人,並且這些艾滋病在押人員從未發生安全事故。

從“毛警官”到“毛校長”

他用12年摸索出一條管教之路

在看守所裏,毛卓雲出了“毛警官”“毛管教”等稱呼,還有一些在押人員會叫他“毛校長”。20__年,毛卓雲發現在押的一些外省籍艾滋病患者文化程度很低,許多人不認字,連“男女”都分不清。為此,毛卓雲從外面買了紙和筆,在監區開辦了文化掃盲班,教他們識字和書寫。有的在押人員,在3個月時間了認了近三四百個字。甚至其中一位馬上要投牢的在押人員説,“我都不知道在看守所還能讀書,管教,我寧可不減刑,也想在您這兒讀書。”

毛卓雲説:“作為一名管教,不一定要多精明,但一定要明辨是非、涇渭分明,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什麼都管,但要像父母對待子女、老師對待學生、醫生對待病人一樣有愛心、有耐心、有真心;文憑不一定要很高,但要有一顆不斷學習的心,時刻保持學習的熱情;不一定要有什麼新招、奇招、怪招,有多大的發明創新,但一定要有經常總結的習慣。”

通過多年的積累,毛卓雲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方法,並記下了10多萬字的心得體會。12年來,他也摸索出了一條自己的“管教之路”,獨創“毛式五心工作法”(即:近心法、正心法、勞心法、破心法、寧心法),並於20__年獲浙江省公安廳命名授牌“毛卓雲工作室”,為全省特殊監管對象管理工作提供了經驗遵循。

他説作為一名管教民警,其實就是在不斷重複地做一項工作:談話教育,矛盾處理,保證安全。但是正如他常説的,“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9

有很多人,會對始終如一的愛情充滿嚮往。然而現實殘酷,有太多的變故,導致一對又一對深愛的情侶,各奔天涯。蘇炳添就擁有一份令人豔羨的愛情。蘇炳添在國小的時候,就暗戀同班的班花:林豔芳。那時候林豔芳長得極其漂亮,蘇炳添卻瘦瘦小小的,學習成績也是倒數,林豔芳看不上他。上了國中,蘇炳添始終不改對林豔芳的執着,每天都要纏着她。忽然有一天,蘇炳添轉學去了體校,沒有人再給林豔芳上課扔小紙條,給她講無聊的笑話。林豔芳覺得很寂寞,很想念蘇炳添,所以答應了他的追求。

後來蘇炳添起早貪黑訓練短跑,林豔芳也要為了升學而努力,兩人只能通過書信交流。有時候,相見不如懷念,兩人從書信到手機,始終對彼此忠貞不渝。蘇炳添也是個內斂的人,從市冠軍到省冠軍,到全國冠軍,亞洲冠軍,世界冠軍。蘇炳添始終如一,對林豔芳愛慕不已。蘇炳添除了訓練,每天向林豔芳彙報去了哪裏,做了什麼,給了她很多安全感。林豔芳則成了蘇炳添背後的女人,儘管很多時候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他。

20__年,蘇炳添26歲,卻和林豔芳已經相戀16年。他們終於也結束了十幾年的愛情長跑,步入婚姻的殿堂。

20__年,林豔芳產子,蘇炳添卻因為比賽,錯過了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林豔芳沒有怪他,反而理解他的辛苦。

幾十年的理解和堅持,也正是他們修成正果的關鍵。亦如蘇炳添在賽場上的堅持,才使得他創造歷史。

蘇炳添是中國人的驕傲,因為他的身上,有着中華民族的謙遜和持之以恆。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0

時隔20xx年後,中國女排再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台,完成萬眾矚目的壯舉。一瞬間,中國沸騰了、世界華人被點燃了,在女排姑娘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這就是“女排精神”。

“即使面對強敵,也能從容應戰的勇敢無畏。”

“即使幾近失敗,也要險處逢生的絕不放棄。”

“即使戰到最後,也不忘默契配合,互相協作的團隊精神。”

“即使傷痕累累,也堅定為國而戰,無怨無悔的愛國信仰。”

為了那份從81年開始的那份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女排精神”,我們等待了20xx年。我們始終銘記,從1981到1986,中國女排一路過關斬將,成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五連冠”隊伍,為世界女排史留下了中國女排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始終銘記,中國女排在20xx年戰勝日本隊,重奪闊別20xx年的世界冠軍;我們始終銘記,20xx年中國女排艱難逆轉俄羅斯,重攬錯別20xx年的奧運金牌,重創輝煌。

當然,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中國女排再度迎來低谷,20xx年北京奧運的遺憾,20xx年日本世錦賽的谷底,20xx年倫敦奧運的意外……我們的成績也許不那麼理想,但女排精神卻從未消失或離去。我們可以被打敗,卻不能被打倒,無論何時,都要凝聚在一起、團結如一家,女排精神一直在激勵着我們。

回顧女排的里約賽程,可以説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我們開局不利,小組賽連續失利,以小組第四名的成績驚險晉級;淘汰賽越勇,一分一分頑強拼搏,戰勝東道主巴西隊,挺進四強,逆轉荷蘭晉級決賽,最終戰勝塞爾維亞,一路突破最終奪冠,創造了逆襲的奇蹟。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中國女排向世界詮釋了“女排精神”,用行動告訴了我們“女排精神”的實質。正如郎平指導所概述的:“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女排精神一路指引着中國女排前行,給予她們無限的動力,也一直感染、激勵着無數中國人,這就是中國女排的魅力所在,也是“女排精神”的偉大之處。無論是在賽場上還是生活中,面對困難和挫折不應該輕言放棄,要始終堅持信念,勇敢前行。讓我們祝賀郎導和女排姑娘們,讓我們感謝她們帶給我們的感動,讓我們銘記女排精神,把女排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1

在繁華喧鬧、車水馬龍的都市裏,總有一些人,他們頭頂着烈日撿拾着垃圾,在十字路口揮着小紅旗吹着口哨,指揮着車輛,或是用手中的剪子不同的修剪着枝葉……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奉獻,我們的城市才顯得美麗整潔而充滿活力。

記得在一個冬日上學的路上看到了一個環衞工人,單薄的衣服和凍得發紫的雙手彷彿正告訴着人們他正承受着嚴寒的侵襲。但面對着塞滿積雪的道路,他沒有放棄,沒有怨言,而是竭盡所能地用鏟子將厚雪一堆一堆積攏起來,又把他們推到路邊的綠化帶上。繁多的積雪和嚴寒並沒有_他前進的步伐。是他執着的奉獻,為這個黎明的城市劃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是他忘我的奉獻,讓上班的人們不再望道興歎,讓人們走在路上掛滿笑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那些默默奉獻的環衞工人,他們用那雙勤勞的雙手正在為我們這個社會忙碌着。雖然他們收入微薄,可是他們卻有一顆可貴的、金子般的心。

記得在一個夜裏看到了一個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的志願者,隨身的一杯濃茶彷彿正告訴着人們她的疲憊。的確。在無人路過時,她靠着車站牌打着瞌睡,不時還睜開眼看看是否有需要幫助的老人經過。但看到老人被安全地送過馬路是她的欣慰。一聲聲“謝謝姑娘”和“不客氣”的相互交織,成了長沙夜裏一抹温馨的色彩。正因為她無私的奉獻,讓燈光暗淡的馬路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們不再危險。

那麼,生活在這個城市裏,作為市民中的一分子,我們又能做出什麼奉獻呢?是大冬天裏站在路邊發熱茶,炎夏裏站在綠化帶旁掃地或是也像那位大姐姐一樣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呢?其實,奉獻並不是一件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它只需你在日常生活中稍稍注意一下,如隨手撿起一張廢紙,扶起一塊告示等……點點滴滴的小事,都是我們對社會的奉獻。常言道,文明就在舉手投足間,當我們耐心地抓住就要隨手扔下的瓶子,多走幾步扔入垃圾桶中時,城市的文明之花,就會因你的奉獻而更加美好。

朋友們,讓我們學會奉獻吧,把我們對生活的熱愛轉化為實際的行動,為城市帶來一抹暖色吧——節能減碳、隨手關水、垃圾入桶、排隊候車……這些都將是我們對文明的詮釋。當我們每個人都自覺的為社會做出奉獻時,你會發現天地變窄了,視界變寬了,陽光也更燦爛了。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2

相同的筆,相同的畫,相同教室,相同的人,不同的心態。這就是奧運精神帶給我的啟示與改變。

八月,暑氣蒸騰,蟬聲煩躁。畫室內,畫板上,稿紙已被橡皮擦得幾乎破掉,我癱坐畫前,熱情殆盡,心下黯然,“為什麼?為什麼總畫不好?”無心再試,屢試屢敗,試了何益?倒不如,收筆,回家。尚在門口,解説人激情講解的聲音早已破門而出,是爸媽在回看男子100米半決賽!我忙不迭脱了鞋,扔了畫板,搶到爸媽跟前,佔據沙發最好的位置。前兩組很快比完了,來到第三組。我驚喜地看到蘇炳添站到了四號跑道上。他目光中透露的自信,讓我不禁感到:這或許就是一箇中國人進決賽的希望!我不由得開始期待這場比賽。“砰”,一聲槍響,運動員們如箭一般射了出去,我驚喜地看見四號跑道上的蘇炳添,竟衝在最前方!“加油!你一定要贏!”他自是聽不見。此刻,蘇炳添正拼盡全力地加速,因為旁邊幾位運動員已經追上來了,蘇炳添不敢有絲毫地鬆懈。終點離他們越來越近,最後還是蘇炳添最先跨過終點,9秒83!進入了決賽,創造了亞洲的紀錄!

看完比賽,我既欣喜,又好奇:蘇炳添,到底是誰?我馬不停蹄跑回房間,上網一搜,鋪天蓋地而來的是“蘇炳添:亞洲飛人”“蘇炳添,沒有亞洲人的極限之説”,一篇又一篇,一一點進去,蘇炳添的田徑道路上,坎坷曲折,令人心酸。最初,身材不夠高大,不被理解,甚或遭遇嘲諷與挑釁,然而他堅定選擇,百折不撓,終於成就了今日中國田徑的奇蹟——他實現了中國奧運男子百米決賽零的突破。縱然他不在短跑運動員的黃金年齡,縱然他不被很多人看好,但他依然在努力超越自我,超越極限!原來,所謂的厲害,只不過是“從一而終”。所謂的無極限,只不過是“堅持不懈”。想到這兒,我似心有所悟。

突然,媽媽冷不丁敲門進來,揶揄道:“看個奧運,連這都不要啦?”她手上拎着的,正是被我棄在家門口的畫板。心頭悸動,“怎麼會呢,媽媽!”我笑道。接過畫板,放下,沉思。對啊,跑步如此,繪畫不亦如此嗎?

八月,太陽火紅奔放。背畫板,攜熱情,我重新走進了畫室。擺上畫板,拿起炭筆,筆尖輕劃,稜角分明、方臉闊口的蘇炳添躍然紙上。這一次,我重拾繪畫初心,心中一片光明。畫中的蘇炳添,陽剛帥氣;畫外的我,堅定不移。謝謝你,蘇炳添,是你讓我明白,雖然可能屢試屢敗,但我們也要屢敗屢試,試到成功,試到突破!而這,也正是奧運精神!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3

量子力學的世界級大師塞林格教授曾經這樣評價過他的一名中國學生:“你的努力,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國家!”數年後,這名中國學生的確沒有辜負導師的期許,他帶領團隊在中國建立起世界領先的量子光學實驗室,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世界首次”。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愛因斯坦建立的相對論、倫琴發現的X射線等影響世界的重要發現一起,被評選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這個人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

從事量子通信研究的十餘載,潘建偉的團隊先後六次斬獲“國際物理學領域十項重大突破”,並以“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的研究成果問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頭頂着眾多耀眼的光環,在普通人眼中,潘建偉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但是“潘神”在扮演著名科學家這一角色的同時,也是一名老師、一個父親。那麼走下“神壇”的潘建偉又是怎樣的人呢?

一、“潘神”的學生培養之道

潘建偉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作為一名導師,他對於學生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甚至可以説是苛刻的。潘建偉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細節的把握。

比如在實驗室中,他就要求學生們一定要把實驗儀器擺放整齊,實驗環境應當是規整有序的。

潘建偉介紹説,這樣嚴格的要求其實是受他本人在奧地利留學經歷的影響,所以在他的團隊中,“整齊”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詞。

此外,在撰寫科研論文的過程中,潘建偉的“苛刻”更是展露無遺。他會逐字逐句的審閲學生的論文,不僅在科學邏輯上把關,語句的通順程度和表達內涵他也要仔細斟酌。雖然潘建偉的工作異常繁忙,但還是會花費大量的精力為學生修改論文。

不同於一般的導師,潘建偉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出國深造,有的長達五年甚至更久。潘建偉解釋説,如果好的苗子僅僅只在我們團隊這片泥土裏生長,那麼它只能汲取某一種營養,只有在不同的環境中學習到不同的知識,才能夠實現整個團隊的進步。這種發展式的培養之道讓潘建偉的團隊始終充滿活力,並且各種專業背景的團隊成員讓潘建偉的團隊擁有着獨特的優勢,可以完成世界上其他單獨小組無法完成的任務。

二、科學家不為人知的温柔

對待科研一絲不苟,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潘建偉就顯露出作為一個慈愛父親的柔軟。作為世界知名科學家,潘建偉在孩子面前卻是一個愛編故事的和藹父親。

潘建偉在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提到,自己平時工作繁忙與孩子交流的時間比較少,為此感到慚愧,但是隻要有時間他就會講牀頭故事給孩子們聽。雖然是物理學家,但是潘建偉給孩子們講的故事卻是武俠小説的“改版”。

他會把不同的武俠小説中的情節揉到一起,甚至把孩子也作為一個角色融入到故事當中,有時還會把科幻小説的內容加進去,有的故事一講就是一年兩年,精彩程度堪比網絡上連載的小説。潘建偉説道,他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孩子們喜歡讀書,在他的教育理念中,閲讀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而且給孩子們“瞎掰”故事其實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做出有創造性的貢獻。

三、科學發展“有章可循”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潘建偉對於科學的發展規律也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潘建偉認為,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總是在實踐中遇到難以解釋的問題,於是科學家們就通過研究提出一些理論來解釋這些問題,發展理論使其完善,人們再利用這些理論來解釋其他的現象。潘建偉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熱力學的理論其實是在瓦特發明了蒸汽機以後發展起來的,由於人們在實踐中難以解釋熱轉換等問題的機理,於是科學家們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並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熱力學理論,擁有了完善的理論以後,人們再用來解釋相變(比如水為什麼會變成冰等)的原理。

同樣的,在量子力學的發展過程中,也是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人們首先時發現某些個別的現象無法用原有的理論來解釋,於是就有科學家提出並建立了量子理論,然後就是通過不斷地實驗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並在這個過程中探索研發出新的技術,不斷考託新的研究領域。所以,在潘建偉看來,科學的發展其實是有章可循的,探索的過程也是充滿樂趣的。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4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着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户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騰飛頑強拼搏。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最重要的年終節目之一,今年舉辦的是第xx屆,每年從社會各行各業推選出10位(個)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或羣體。

上世紀八十年代,女排以拼搏精神贏得五連冠,成為了當時中國人的模範和驕傲。三十多年來,女排魅力不衰,粉絲遍中華,縱跨幾代人。

20xx年國慶前夕,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戰績贏得20xx年女排世界盃,這也是中國女排第十次榮膺世界大賽冠軍,女排姑娘的成就,顯露出祖國至上、頑強拼搏、勝不驕敗不餒的英者風範,也成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動見證。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5

1954年,葉嘉瑩迎來了人生的新的轉機。在老師的推薦下,她到中國台灣大學教詩詞曲,做專職教授,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她把對古詩詞的那種摯愛,沁透在每一堂課中,很快有了名氣,被多民學府聘為兼職教授,並被邀請到海外講課。

剛到北美,舉目無親,語言不通,有兩個正在讀書的女兒需要養育,還有八十多歲的老父需要供養,加上丈夫多病不能工作,全家的日用開支全靠她一個人。她不得不硬着頭皮四處求職。幾經輾轉,最終留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剛接受邀請講授中國古典詩詞的她,還不會英語,面對北美的學生,她必須儘快學會用英語講課。就這樣,已經人到中年的她,白天要上課教學,回家要操持家務,還要遭受待業在家的丈夫的謾罵與呵斥。

她只有在家人熟睡之後才能自學英文,每天要查英語單詞到凌晨兩三點鐘。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的刻苦學習和辛勤鑽研,葉嘉瑩已經可以流利地用英文講述中國文學了,西方學生也都聽得很入迷。

通過鑽研,她發現了把西方理論和中國傳統文學解釋結合起來的方法,在詩詞研究的道路上為自己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e4y8j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