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關於青島膠州、嶗山、城陽三市(區)招商引資工作的考察報告大綱

關於青島膠州、嶗山、城陽三市(區)招商引資工作的考察報告大綱

關於青島膠州、嶗山、城陽三市(區)招商引資工作的考察報告

關於青島膠州、嶗山、城陽三市(區)招商引資工作的考察報告大綱

為學習借鑑發達地區招商引資經驗,特別是在引進大項目、高科技項目上的先進理念和成功做法,推動我市的對外開放工作,最近市委辦公室一行四人,先後赴青島膠州市、嶗山區和城陽區進行了考察學習。考察中發現三地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發展速度;無論是引進項目的數量,還是引進項目的規模,都名列全省各縣(市、區)前茅,他們的做法和經驗,對我市下步如何開展好招商引資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一、基本情況

膠州市人口約78萬,總面積近1210平方公里,03年實現GDP18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億元,在全國百強縣中居54位。城陽區人口約44萬人,面積達553平方公里,03年實現GDP204.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38億元。嶗山區人口約19萬,面積達389平方公里,03年實現GDP15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97億元,在青島市列第一位。從三地實踐看,綜合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主要得益於招商引資的強勢拉動。總的來看,他們的招商引資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引資總量大。三地均聚集了大批外資項目,無論是引進項目的數量,還是投資總量都相當可觀。截止到2003年底,膠州市累計批准外資企業1500多家,合同利用外資45.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億美元;其中03年批准外資企業500多家,合同利用外資12.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2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46.1億元;今年一季度批准外資企業近100家,合同利用外資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4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9.7億元。城陽區累計引進外資企業2300家,合同利用外資45.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億美元;其中03年批准外資企業449家,合同利用外資10.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26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47億元;今年一季度批准外資企業124家,合同利用外資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3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近4億元。嶗山區共引進發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65家,03年合同利用外資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25.2億元。

二是項目檔次高。考察中讓我們感受強烈的是,三地已經走過了不論項目大小、不論檔次高低,一概引進的階段,招商引資在注重外延擴張的同時,更注重內涵的提高,把引資的目光更多的投向那些大項目、好項目。膠州市累計引進投資額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93個,過億元內資項目約40個,世界500強企業9家。其中,一批大項目已呈現出良好運行態勢,韓國世原製鞋公司年出口創匯達8200萬美元,全國最大的鋼構企業杭蕭鋼構03年產值已達1億元。城陽區累計引進投資額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76個,過億元內資項目36個,世界500強企業13個。其中,03年引進投資額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27個,過億元的內資項目19個,世界500強企業3個。嶗山區共引進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26家,扶持發展科研機構和高校40多家,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3家,國家級院校設立分支機構3家。其中,泰科達微電子、愛德基因、零點科技和中天軟件等大項目,已經發揮出“龍頭”拉動效應,帶動起一批高新技術配套企業,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集羣。

三是園區建設好。近年來,膠南市、城陽市的招商引資園區呈現出幾何級、跨越式擴張趨勢。99年規劃近1平方公里膠州灣工業園,實現了“當年規劃、當年建設、當年填滿”,次年又開發二期工程,面積達7平方公里,目前已初步形成30平方公里的工業區,實現了税收過億元、出口過億美元的“雙過億”,成為全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對內輻射的基地、全市經濟的龍頭。其中海爾工業園區僅用三、四年時間項目全部擺滿,今年可實現產值18億元。城陽區從94年白手起家,利用短短10年時間,規劃建設了國際空港工業區、丹山、金嶺、新城等八大工業園區,其中發展較快的民營科技工業園,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現在建成面積已達8平方公里。嶗山區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人文和政策優勢,積極創新園區發展模式,把工作重點轉向“樓宇經濟”,用一座樓創造了傳統園區1平方公里實現的價值。目前已建成青島軟件高新園、生命科學研究院、海歸創業園、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科技創業中心等各類孵化器5家,總面積達7萬平方米,吸引入駐企業130多家,成功孵化企業83家。

四是思路調整快。今年以來,根據國家出口退税政策全面調整的形勢,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在注重引進外資的同時,更加註重引進內資。以膠州市為例,該市經濟外向度高達90%以上,出口創匯連續多年居全省各縣(市)之首。03年全市出口創匯約20億美元,地方支付出口退税高達2億元,地方財政面臨巨大的退税壓力。去年以來,他們明確提出減少引進純出口型外資項目,六大招商局把招商重點轉移到國內大企業,特別是牢牢抓住2008年青島市作為奧運會分賽場,大批企業外遷的歷史性機遇,採取“就近引資”的策略,加強與青島大企業、經濟主管部門聯繫,掌握產業轉移信息。城陽區在引進內資大項目上,採取“一事一議”等非常規措施,努力提高項目引進效率,加速了內資項目的有效集聚。嶗山區依靠優良的人居環境、寬鬆的創業環境和雄厚的人力資源等優勢,逐漸把引資重點轉向北京、上海等國內大城市,吸引國內知名企業總部、研發機構和大企業進駐園區,引進學術帶頭人和科技能手來嶗山區創業。

二、主要經驗

從總體上看,此次考察的青島市三地之所以能在經濟發展,尤其是對外工作和引進內資領域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首先得益於它們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即背靠青島這樣一個對外開放程度高、經濟發達、國際知名度高的“大樹”,作為“近水樓台”可以較好地接受青島在交通、人氣、信息、人才、名氣、產業甚至開放觀念等各方面的輻射帶動。但除了這種客觀上的“先天優勢”之外,三地的跨越發展還緣於他們所採取的一系列得力措施。

(一)立足優勢,選準招商引資方向。區域經濟競爭中的本質,是比較優勢的競爭。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立足本地比較優勢,選擇正確的主攻方向,同樣尤為關鍵。在這一問題上,此次考察的三地可謂不謀而合。他們一方面充分利用距離青島較近的地緣優勢,積極融入“大青島”的經濟圈,主動接受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另一方面,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差異競爭、錯位發展”的新思路,制定獨具特色的引資策略。嶗山區利用本區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風景區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青島高校密集區的有利條件,確立了打造青島高新技術、旅遊度假、商貿、節慶會展和高等教育等“五大中心”的城市定位,重點引進高新技術產業、跨國大商業集團、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等項目,形成了具有嶗山特色的強勢產業和經濟增長源,使區域核心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膠州市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提出“工業立市、商貿活市,建設加工製造業基礎和倉儲物流基地”的發展思路,招商引資重點圍繞機械製造、家電電子、食品加工、輕工紡織、精細化工五大主導產業進行,引進了以中集、杭蕭鋼構、海爾、世原鞋業等一大批大型項目,並初步建立建材、生產資料、生活資料三大物流基地。城陽區藉助緊鄰青島機場、港口,路網密集,以及作為青島外貿出口加工基地和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等優勢,提出了實現“經濟國際化、城市園林化、社會現代化”的城市定位,不斷擴大電子信息、海洋科研、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服務業等領域的招商規模,引進了世界五百強企業13家。

(二)搶抓信息,贏得招商主動權。信息就是機遇,信息就是項目,搶到信息就是贏得主動。這是我們此次考察中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從三地實踐來看,相當數量大項目的成功引進,都得益於對信息的高度重視。膠州市今年4月剛引進的一個註冊資金5000萬、投資2個億、一期投資7000萬的大項目,就是其經濟發展局下設招商局的遲局長,在去青島外經局辦理其它事宜時,偶然聽到這個項目要重新選址的信息,當即靠上做工作,利用一下午一晚上的時間達成投資意向。這個項目的引進固然有運氣的成分,但最主要的還是他們對於招商信息敏鋭的洞察力和超強的把握能力。據遲局長介紹説,她自己一週就要到青島外經局跑兩次以上,而象她這樣的專業招商人員在膠州有近千人,這樣“大面積撒網”,無怪乎機遇總是垂青於他們了。城陽在爭取萊陽大學入駐的工作中,和嶗山區的競爭異常激烈,他們在並不處於優勢地位的情況下卻笑到最後,其獲勝的關鍵也是因為及時地獲取到了相關信息併成功加以利用,贏得了投資方的信任,一舉擊敗競爭對手。

(三)優化環境,增強對項目吸引力。膠州、嶗山、城陽三地的招商引資工作在青島市甚至全省均位居前列,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強勁的發展勢頭,許多質量高、規模大的內、外資項目仍源源不斷的入駐,可以説跟當地長期以來對投資環境的高度重視,並由此形成的“重商、親商、安商”的良好社會氛圍不無關係。在硬環境建設方面,三地都是“先築巢,後引鳳”,這是他們與其他地方“先招商,再配套”的做法迥然不同之處,也是他們招商引資工作步伐快於其他地方的關鍵所在。他們抓住外商投資務實、理性的特點,採取市場化運作和政府舉債並舉,超前配套大環境建設。膠州區以政府舉債的方式,在園區內高標準建設“七通一平”,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增強對紡織類項目的吸引力,統一建設污水處理場,集中解決紡織類企業排污問題,消除了外商的後顧之憂。嶗山區以建設一流投資環境,營造最適宜人工作、居住環境為目標,成片開發“孵化器”,為高科技中小企業提供一流創業平台。城陽區民營科技園,自95年建園到98年,集中精力搞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引進了熱電廠、污水處理場,三年時間實現基礎設施配套,推動了園區的擴容升級。在軟環境建設方面,三地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對進駐企業實行嚴格的保護。他們對所有園區內企業均採取了封閉式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區檢查收費或者參觀,必須經監察部門審批後,方可進入企業。這次考察中三地都多次婉拒了我們想參觀企業的要求,這一做法讓我們雖不無遺憾,但同時又為他們對企業象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的愛護深感欽佩。二是積極為常駐外商提供人性化的生活服務。膠南市常駐韓商有3000多人,在該市投資外商中佔較大比重,為讓他們有“在膠如在家”的感覺,他們專門建設了“韓國風情一條街”,政府投資興建了“高麗社區”,受到韓商普遍歡迎。此外他們還在各大醫院設立了外商門診,全方位為外商提供良好的服務。城陽將每年的4月定為外商服務月,期間通過召開新聞發佈會、組織各類符合外商特點的文體活動,增進與外商的感情,擴大該市的對外影響,在全社會營造起濃厚的“尊商、愛商”的良好氛圍,為實施“以商招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改進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質量。縱觀三地招商引資工作發展的過程,都曾經歷過早期“行行有任務、人人搞招商”的全民招商的階段。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反省後,隨着國家宏觀政策特別是土地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調整,他們由以往對項目的不加選擇改變為更加註重項目的內涵,而招商方式也逐漸趨於理性化,由“全民招商”改為以“專業招商”和“以商招商”為主。三地都設有規模可觀的專業招商隊伍。膠州市設立了城建、經發、工商聯、台辦、財辦、外經六個招商局,每個局由所屬部門分管副局長任局長、主管業務科長任副局長,配備專門人員;各鄉鎮也都配有專門的招商機構。人員總共可達1000多人。城陽專門成立了投資促進委員會,在招商局、台辦等13個市直部門設立了專門招商機構,各辦、區也都有招商隊伍,形成了400多人的區、街、村三級招商網絡。專業招商隊伍的建立,既整合了招商資源,又提高了招商隊伍的專業性,有利於引進投資多、規模大的高質量大項目。以商招商,是三地普遍應用的一種以逸待勞而又成效顯著的招商方式。膠州市外經局莊局長説:“我們費盡氣力搞一些大型的推介會和招商活動,可能效果還不如外商的一句好話。因此對落地外商的服務至關重要。”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三地十分重視以商招商工作,許多大項目也都是通過以商招商的方式引進的。如晶藤藤編公司引進的宏達紡織,日德木業引進的杭蕭鋼構,潤澤皮革公司引進的博威玩具公司等等。嶗山、城陽兩區,也都有許多原來已經進駐的客商,因為受益於當地的招商環境,因此拉親招友,穿針引線,幫助引進了許多大項目。

三、幾點建議

對比青島三地招商引資工作的具體實踐和成功經驗,審視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的現狀,可以看出,三地有些優勢是我們所不具備的,比如區位優勢;有些優勢是我們需要花一定時間奮力追趕的,比如入駐項目的總量和質量。但反之,我們也具備一些相對優勢,比如資源、土地,比如出口退税政策調整對我們的影響相對較少等等。因此,我市對外開放工作要在短時間取得突破,一方面應該立足自身優勢,揚長避短;另一方面應該把它們作為我們審視自我的一面鏡子,從這些招商引資工作起步較早、進展較快、成績較好的地方既看到我們的現在,又看到我們的將來,借鑑其成功經驗,總結其教訓,避免走彎路。

一是拓寬引資思路,努力實現由引外資為主向內外資並重轉變。去年以來,由於國家對出口退税政策進行了調整,加之引內資較外資而言,具有成本低、容易溝通等優勢,三地已開始把引資重點由國外向國內、外並重轉移。參照他們的經驗,下步我市在堅持引外資的同時,應充分發揮台辦、工商聯、僑辦聯繫廣泛的優勢,更加註重引進內資,特別是抓住珠三角、長三角及周邊大中城市產業轉移、土地和電力供應緊張等歷史性機遇,繼續加大經濟部門的招商壓力,壯大專業招商隊伍,常年派駐發達地區,跟蹤、把握產業轉移的動向。另外,在考察中我們注意到,近年來三地由於受土地、電力和政策等條件制約,或考慮本市重點發展的產業,都抬高了項目進區“門檻”,在引資中“篩”掉了相當數量未達到入駐標準或規劃產業之外的項目。但對我們而言,這些項目中有相當數量完全可以“為我所用”,這也為我們招商引資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機遇。因此,我們在引內資工作中,應及時把青島三地以及類似地區納入視野,予以重點關注。

二是進一步完善引進項目標準,促進招商工作向“內涵式”轉變。由“重數量”到“重質量”,是青島三地目前在招商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戰略轉折。他們把招商目標更多地瞄向世界五百強,同時制定出台完善的項目投資標準。膠州市規定,進區項目的投資強度要達到每畝15萬美元,城陽區規定要達到10萬美元。與此同時,三地又根據行業類別,對輕工業、科技產業等可以發展高層建築的行業,增加了“建築容積率”的標準,即總建築面積與土地面積之比;對不易發展高層建築的重工業等行業,則採用了“建築密度”的標準,即底層建築面積與土地面積之比。如膠州市規定,輕工業、科技產業的建築容積率要達到60%,重工業的建築密度要達到30%。這樣既使投資標準更為科學合理,同時又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市從去年已經開始關注土地的投入產出比問題,並初步制定了引進項目的投資強度標準,但由於項目性質不盡相同,單純採用投資強度一個指標,還不夠全面和科學。因此應該借鑑三地經驗,引入建築容積率、建築密度等標準,同時兼顧項目的生態和社會效益,使土地使用更加合理有效。

三是打造科技轉化平台,推進科技企業由“單體引進式”向“羣體孵化式”轉變。近年來,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已成為區域經濟競爭致勝的關鍵之一。三市緲區)在引進發展高科技項目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嶗山區堅持以科技“三項”經費帶動“產學研”結合。去年,全區的科技“三項經費”達2300萬元,今年增加到3300萬元。在“三項經費”的引導下,全市165户高新技術企業,每户企業已至少與一家大學建立起“產學研”聯繫。去年以來,嶗山區更是闖出了一條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新思路,他們打破傳統的引進單體高新技術企業慣常做法,大批引進科技創新隊伍,通過有針對性實施種子資金、免税、服務和提供創業環境等措施,加快科技研發,推進高新技術產品化、產品產業化。從某種意義上講,政府培育“孵化器”的模式,代表未來的一種發展主流。儘管我市受區位、小城市等條件限制,發展各類孵化器存在先天不足,但我們完全可以結合全市規劃發展的八大產業,對京津唐、長三角地區甚至海外的科技創新項目,特別是對有成形創新技術的團隊予以重點關注,通過加大資金扶持、服務等配套政策,鼓勵其紮根招遠,形成“靠孵化器吸引人才、以人才創造科技產品”的新局面,推動全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中共招遠市委辦公室

2004年4月22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n8eq9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