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聯村聯户調研報告3篇

聯村聯户調研報告3篇

本文目錄2018年聯村聯户調研報告“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調研報告“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開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我國目前的人口13億多,約有9億農村人口,農村的經濟發展影響着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嚴重的制約了我國農民的增收致富,教育發展不理想,資金不到位,農村失學率一直高於城市,城鄉結構不合理,城鄉居民財富差距擴大,兩極分化嚴重,不能讓我們的農民羣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農村市場發育嚴重滯後,農產品商品率十分低下,產供銷體系沒有建立,資源配置無法優化;農村人口眾多,農村教育水平極其低下,農村勞動力嚴重過剩。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城鄉居民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為貫徹落實《中共永昌縣委關於深入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的實施方案》(縣委發〔XX〕15號)以及執行《永昌縣教育局關於深入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實施方案》(永教〔XX〕80號)文件精神,落實聯村聯户幹部任務,是達到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脱貧致富的目的。

聯村聯户調研報告3篇

一、基本情況

(一)梅家寺村基本情況

梅家寺村屬焦家莊鄉管轄的行政村之一,全村共轄9個村社,554户,2180口人,總耕地面積3880畝,人均1.8畝,上年人均純收入5721元。該村產業主要以種植、畜禽養殖和勞務輸出、個體經商為主,92户種植塑料大棚;31户建有養殖暖棚;建有衞生室和文化活動室,電視電話普及,77户從事個體經商。村內道路硬化4.6公里。上年有2150人蔘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143人蔘加了農村養老保險,110户人家常年在城鎮居住。全村共有貧困户數98户,294人。

(二)幫扶對象基本情況

根據縣“聯村聯户、為民富民”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和縣教育局的工作安排,學校安排11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和17名教師直接參與聯村聯户行動,共聯繫梅家寺村39户困難羣眾。該村致貧原因主要有:一是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二是信息閉塞,很多農業信息不能及時瞭解;三是農村致富能手少,科技力量跟不上,缺乏新思路新方法;四是個別家庭由於老弱病殘障的原因,經濟收入來源少,致富難度大。

二、主要做法

(一)迅速傳達學習,統一思想認識。

縣教育局召開“聯村聯户、為民富民”活動動員大會之後,我校召開了專題會議及動員大會,學習、領會和傳達了省委書記王三運在全省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及市、縣有關“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精神,並學習了縣教育局《關於深入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的實施方案》,統一了全體教職工的思想認識,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永昌縣職業中學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實施方案》,研究部署了現階段工作,抽組專門人員經辦具體事務,把“雙聯”行動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擺上議事日程,為積極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安排部署。

為保證“聯村聯户、為民富民” 行動順利開展,我校召開了會議專題研究行動部署事宜,成立了以校長任組長,黨支部書記任副組長,各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的日常事務工作。通過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措施,有效保證了“雙聯”行動的有序開展。

(三)深入現場對接,靠實幫扶責任。

1.進村入户,調查摸底,簽訂幫扶責任書。

根據縣“聯村聯户、為民富民”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和縣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抽調11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和17名教師直接參與聯村聯户行動。在校長、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分期分批深入聯繫村焦家莊鄉梅家寺村39户貧困户家中,進行細緻地調查摸底後,與之一一簽訂了幫扶責任書。在入户過程中,嚴格遵守“八個不準、”“三個防止”紀律要求,吃、行等都是自己解決,做到了不擾村、不擾民、不花村組和羣眾一分錢。

2.根據實情制定發展規劃。

我校幫扶幹部與鄉村幹部一起走訪了特困户,同他們交流,座談溝通,詳細瞭解幫扶户的家庭人口情況、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子女上學、看病就醫、農作物耕種、禽畜養殖等相關情況,查看農户家庭的住房、生產生活用具,詢問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急需解決的問題等,同時與村委會幹部召開座談會,詳細瞭解村情民情,並與鄉村幹部共同商討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對梅家寺村的今後發展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會診”,提出了基本的工作思路,初步明確了幫扶的基本目標,為今後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奠定基礎。同時將幫扶對象全部落實到每名幹部或教師身上,落實了幫扶責任,明確了幫扶方向。

3.宣傳引導,物資幫扶,解決農户目前的困境。

入户調查時,我們重點加強政策宣傳和教育引導,幫助貧困户樹立新的生產生活理念,特別是現代農業發展觀念,移風易俗,破舊立新。根據聯繫村和聯繫户的實際情況,和村幹部一道,探討確定了初步的幫扶計劃,併為聯繫村送去了3000元的扶持資金,價值3354元的化肥78袋,價值XX元的水泥五噸,捐贈圖書1025本,幫系村和聯繫户解決了眼前的實際困難。

三、存在的問題

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單位的指導下,我校聯村聯户工作有序開展。在“雙聯”工作過程中,我們雖然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部分幫扶户老弱病幼,需贍養和撫養,憑個人之力無法解決,這對幫扶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二)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三)信息閉塞,很多農業信息不能及時瞭解

(四)農村致富能手少,科技力量跟不上,缺乏新思路新方法。

(五)由於學校工作的特殊性,只能利用雙休日開展“聯村聯户”活動。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根據存在的問題和初步的摸底調查情況,我們擬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在廣大師生中、聯繫農户間堅持不懈地宣傳省委省政府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形勢、順應廣大人民羣眾新期待、立足推動轉型跨越新實踐、着眼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新要求的全局性戰略性重大決策。

(二)從農户最迫切的需求出發,解決實實在在存在的難題。學校努力做到“四個一”,聯繫幹部認真落實“四幫四抓”,幫助貧困户做到“四個一”和“四個到户”,力爭使羣眾最關心的問題、社會穩定最突出的矛盾以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反映、早掌握、早處理。

(三)充分利用雙休日時間入户走訪、農情調查、專題調研,嚴明工作紀律,達到入户要求,記好“民情日記”,盡最大努力做到教學工作和“雙聯”活動兩不誤。

(四)根據聯繫村和幫扶户的情況,制訂並落實好幫扶計劃,先解決當前在生產、生活上存在的困難,再商討探索脱貧致富的新途徑和新舉措。

(五)實施走訪紀實制度,聯户幹部將走訪時間、走訪對象的基本情況、反映的問題、意見建議等,認真詳細地記錄下來,作為進一步開展好聯户走訪工作的“參考書”。

(六)積極引導羣眾。堅持既深入羣眾、聯繫羣眾、服務羣眾,又宣傳羣眾、教育羣眾、引導羣眾的工作方法,因勢利導,滿足人民羣眾的需要,依靠羣眾自身的力量做好羣眾工作。

“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調研報告2018年聯村聯户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為貫徹落實《成縣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促進農民經濟快速發展,成縣縣委辦公室在鄉村深入羣眾家中與羣眾座談,瞭解村產業發展現狀,分析產業發展的瓶頸制約,及發展的潛力,具體調查情況如下:

一、基本村情

村地處鄉政府西部約8公里處,東鄰宋山村大陳能幹社,西接雙旗村高家溝,南以鐔河鄉石埡子為界,北有麥羅山普賢殿,並與雙旗村上莊社相連。該村下轄、西溝2個村民小組,截止20xx年底,全村共有37户,農業人口137人,非農業人口3人。全村共有勞動力88人,外出務工人員31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 12人,佔勞動力的13.6%。

1.自然資源

村屬淺山丘陵區,幅員面積6.3平方公里,海拔900-1320米,無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615.2毫米。全村共有耕地525畝,人均佔有耕地3.75畝。境內林草資源豐富,氣候濕潤,光照時間長,是發展核桃、畜禽養殖的適宜區。

2.特色產業

該村特色產業主要以核桃產業為主導,結合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核桃已實現了全覆蓋;同時該村盛產彌猴桃、毛慄、柿子等林果,是羣眾的一大收入來源;畜禽養殖以生豬、南江黃羊、黃牛、土烏雞為主;中藥材種植主要有桔梗、柴胡、苦蔘等;另外該村還種植有一定面積的烤煙。

3、貧困户基本情況

該村共有貧困户12户,43人,其中低保户xx户42人,五保户1户1人,這些農户家中大數缺乏勞動力,智力水平低下,主要收入為種植業收入及惠農資金收入,收入單一,人均純收入約1600餘元。

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該村20xx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2.1萬元,人均純收入2945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7.9萬元,佔總收入的61%,畜牧業收入15.5萬元,佔總收入的25%(年內出欄肉豬51頭,肉雞413只),第二、三產業收入8.7萬元,佔總收入的14%。該村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但交通道路條件差,全村道路均為砂石路面,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該村村國小已撤併,村級辦公場所為4間磚木結構房屋,村上無正規的醫務室和文化活動室。

三、所採取的措施

在全縣開展的“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中,我辦對鄉村深入進行走訪,對農户家庭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座談訪問。根據縣委制定的《成縣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的實施方案》,嚴格按照堅持“四個定期”、做到“五個結合”、實施“六個一工程”、實現“五個顯著提升”的工作要求,緊密結合該村實際,多策並舉,分步實施。通過和農户的座談了解,掌握了貧困户和普通羣眾的基本情況。村在產業發展上應以核桃做為特色主導產業,同時,大力發展養殖、烤煙、中藥材種植等特色產業。

1、加大核桃產業技術投入力度,加快核桃樹品種改良進程。按照“品種化栽培,園藝化管理”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生長季節,不同生長期的樹,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將核桃樹綜合管理工作做得更實、更細。使核桃樹綜合管理工作力度逐年加大,管理措施逐年細化,管理的技術水平逐年提高。

強化激勵機制。建立健全核桃產業發展目標考核管理制度,層層落實責任,認真總結成功經驗,及時研究解決生產種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推行規模化種植,緊緊圍繞發展規劃目標,結合全縣的退耕還林、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扶貧開發等政策,項目及資金應向發展核桃產業傾斜,扶持促進核桃規模連片種植,努力擴大種植規模。

2、通過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通過幹部聯繫羣眾開展技術培訓,培養核桃產業大户,使產業大户普遍成為核桃樹栽植、嫁接、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採收、乾果處理等各個環節的技術能手,形成一套適合本村實際的管理模式,使核桃產業真正成為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組織羣眾開展核桃樹種植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制定核桃經濟林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基地建設作業流程,確保核桃樹種植質量。特別營銷管理模式上,嚴格標準,制定出從生產到最終加工包裝等任何一個環節的標準,使核桃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都實現標準化管理;完善網絡,生產環節以產業科技推廣及營銷網絡為基礎,通過建立網絡、規範管理來推動核桃產業走向市場;策劃活動,通過策劃、組織舉辦辦核桃文化節。不斷創新核桃飲食品種,提升核桃在飲食中的文化品位,擴大核桃品牌的市場影響。

3、穩定烤煙種植面積,加強烤煙種植技術幫扶,提高烤煙品質,嚴格烤煙產品收購管理,確保烤煙收購價格合理,提高羣眾種植烤煙的積極性。

誠信為本,加強合同簽訂管理,堅持“穩得住、控得住、提得高”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計劃,穩定烤煙種植規模,籤足計劃,種足面積。全面推行烤煙生產 “户籍化”管理。同時根據氣象資料、煙苗長勢,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加強苗牀肥水管理。做好移栽前的備耕工作,全面實行分離式移栽。高標準要求,確保移栽質量。

“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開展情況的調研報告2018年聯村聯户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縣委“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我局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要求,迅速投入幫扶行動中,周密安排部署,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摸底調查,科學合理規劃,紮實有效地推進“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為確保全年重點工作任務的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根據崇聯領辦發〔XX〕21號《關於做好全市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督導檢查的緊急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視,認真開展摸底調研,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於家灣村共有7社397户1657人,耕地面積4811畝,人均2.9畝,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780元。共有貧困户220户,貧困面佔全村總户數的55.4%。我局在縣委統一安排的基礎上,結合於家灣村貧困狀況,擴展幫扶範圍,確定採取“132”幫扶方式,即:縣民政局聯繫錦屏鎮於家灣村1個村,科級幹部每人聯繫3個貧困户,一般幹部每人聯繫2個貧困户。我局共有科級幹部7人,一般幹部10人,“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共聯繫貧困户41户,佔到了全村貧困户總數的18.6%。

二、行動開展情況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委“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各項會議精神,一是組織全體幹部職工收看了甘肅衞視頻道直播的甘肅省“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實況,及時召開了“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進一步統一單位全體幹部職工思想意識,號召積極投入到行動中。二是組織單位全體職工認真學習省、市、縣“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領導講話精神和《崇信縣關於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的實施方案》,深刻理解“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的重大意義。三是結合單位工作實際制定了《崇信縣民政局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實施方案》和行事曆,佈置了“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活動專欄,通過深入貫徹學習,為積極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為保證“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順利開展,成立了崇信縣民政局“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2名副局長和老齡辦主任任副組長,抽選各科室業務能力較強的4名一般幹部為成員,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民政局辦公室,承辦日常事務。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幹部職工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

(三)摸底調研,科學規劃

一是準確確定聯繫户。為確保“雙聯”工作取得實效,我局主要領導帶領班子成員以及工作人員與錦屏鎮包村領導、村兩委班子召開了專題會議,把特困家庭篩選做為幫扶重點,推行“一線工作”法,深入農户廣泛宣傳,調查研究村情户情,合理確定聯繫户。並組織全體幹部職工深入聯繫户家中進行全面摸底調研,重點了解貧困户家庭狀況、生產生活條件、經濟收入、查看住房條件、貧困原因和羣眾目前最需要解決和最關注的難點問題,並認真記錄民情日記、填寫聯繫卡,把調研結果詳細登記在冊。

二是合理制定發展規劃。根據幫扶户的家庭現狀及具體情況,制定了合理的年度幫扶計劃、8年幫扶規劃,明確了近、遠期幫扶措施和目標。積極扶持發展主導優勢產業,採取逐棚提升的辦法,幫助村社和菜農對全村所有菜棚進行標準化管理,培育高標準蔬菜種植示範點1處,新修日光温室100座,小拱棚400座,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500畝,人均1.5畝。同時,統籌指導於家灣村基層民主和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協助改善基礎設施,亮化周邊環境,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通過幫扶,使聯繫的41個貧困户逐漸提高自我發展能力,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增收625元,到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500元,穩步脱貧,到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水平。

三是切實解決實際困難。春耕之際,由於常年風吹日曬,蔬菜工棚已破損,蔬菜專業合作缺少週轉資金,我局幹部職工自掏腰包籌集資金8000元,幫聯繫户購買菜棚竹竿8000根,為每個聯繫户購買化肥3袋。計劃年內為於家灣村籌資幫扶資金5萬元,目前已落實幫扶資金3萬元,配送農業科技知識圖書500多冊,召開羣眾座談會5場(次),參會羣眾人數645人,聘請專業人員,舉辦政策宣傳和農業種植技術培訓3場(次),發放宣傳資料320餘份。幫助聯繫户解決無息貸款、醫療救助、殘疾人救助等困難45件,協調31户聯繫户推銷果蔬菜4.5噸,輸轉勞動力4人。認真開展摸底調研,確保金秋助學活動取得實效,積極開展“親幫親、户幫户”主題實踐活動,幫扶喪失勞動能力的鰥寡孤獨、“空巢”老人6名,幫扶XX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300元至2500元之間的貧困“邊緣户”11户,有效緩解了聯繫户實際困難。

三、存在的問題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指導下,我局“聯村聯户、為民富民”工作有序開展。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宣傳力度不夠,羣眾對“雙聯”行動的認識不到位,片面的理解為幫扶單位和幫扶幹部下農村就是為幫扶村和幫扶户提供物質、信息,導致幫扶户對此行動的期望值過高,主動行為不高,自我發展信心不足,存在等靠要的現象。二是幫扶村的整體規劃缺乏統籌安排,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和技術指導,專業性、前瞻性、指導性不強,致使幫扶單位與幫扶村制定的幫扶計劃落不到實處。三是幫扶致富計劃不全面,思路不夠寬,眼光不夠遠,方法不夠多。

四、下一步幫扶措施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一要加強統籌安排。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堅持把本職工作同幫扶羣眾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兩促進兩不誤,保證幫扶行動順利開展。二是結合農村發展實際,準確定位,進一步科學規劃,充分利用各類項目資金,努力改善於家灣村基礎設施條件。三是堅持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調查研究,瞭解羣眾意願,幫助羣眾理清思路,依託現有的特色產業基礎和條件,壯大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和特色產業,並積極做好協調工作,幫助羣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拓展致富增收渠道

“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調研報告聯村聯户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編者按】: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後,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彙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文書。

本站調查報告頻道為您提供調查報告範文參考,以及調查報告寫作指導和格式排版要求,解決您在調查報告寫作中的難題。

根據全縣“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統一安排,我3次深入自己的聯繫點—星火鄉王家莊村,圍繞該村發展的“家底”是什麼,制約因素有哪些,脱貧的出路在何方等一系列問題,採取發放調查問卷徵求意見建議、召開不同層次座談會交流等形式,在對王家莊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剝繭抽絲”式的分析思考中,形成了發展規劃和幫扶對策。

一、牢牢把握村情分析發展現狀

王家莊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200户811口人,耕地面積2175.1畝,塬面面積821畝,僅佔37.7%,山地1354.1畝,佔62.3%,人均2.68畝,低於全縣平均水平。定植果園687畝,退耕還林面積2216畝,三荒造林面積2100畝。農業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小而雜,主導產業以蘋果業為主,養牛業沒有形成規模,農民收入主要依靠傳統農業和外出務工,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以農為主、以糧為綱的貧窮村。從事二、三產業人數較少,全村從事建築業的30户,從事運輸業5户。xx年,農民人均收入2994元,低於全縣人均收入18.8個百分點。

摸清底子只能找對路子。在調研的過程中,我重點走訪了14個因不同原因而致窮的貧困户,召開了不同層面的座談交流會。在交談中,農民普遍反映,雖然村上整體比較貧困,但近年來發展變化比較大,他們有着深切感受。綜合各方面反饋的情況,我認為王家莊村有四個方面的發展優勢,在一定程度上為實現小康目標奠定了殷實基礎。

——農民求富願望比較強烈,發展思想內力集聚。從座談情況來看,貧困户雖然因各方面原因處於貧困狀態,但是求發展、求富裕、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比較強烈,或抓好果園培植管理、或修建住房民居、或購置現代化農具、或外出務工創收,對家庭收入項目和居住條件改善都有着明確打算。由於塬地大面積種植蘋果,糧食種植逐漸向條件艱苦的山地靠攏,耕作中存在諸多不便,農民飽受勞苦,進行梯田整修、改造產田的願望強烈,自主投工投勞的熱情高漲。糧食種植投資大、效益低,農民自己也有了一本“收支賬”,對於經濟作物種植和農業新技術應用所帶來的實惠,感同身受。絕大多數羣眾求富思富的思想“內驅力”,必將成為儘早脱貧致富的動力之源。

——蘋果產業發展勢頭較好,增收渠道有望拓展。王家莊村屬於星火鄉蘋果產業起步最早、發展勢頭最好、最有望率先產生經濟效益的村。據統計,全村塬面耕地已有83.7%納入蘋果栽植範圍,蘋果產業户人均佔有果園面積0.85畝,最多的户達到11畝。 xx年,已經有少數果樹零星掛果,預計在XX-XX年將開始大面積掛果,屆時蘋果產業將成為農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座談中,我向23名羣眾發放了調查問卷,其中92.9%的羣眾最關注蘋果產業發展,認為最急需措辦的實事是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在即將掛果的攻堅期,農民在果園管理方面投入精力多、時間長,如白銀科户蘋果種植面積達到11畝,今年他放棄了外出打工的念頭,專心進行果園管護,有他這種念頭的農民在王家莊村不在少數。村上加大了果園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投入,xx年,採取貸款和自籌等方式,投資32萬元,在292畝果園完成了引水通電和防護欄安裝,有效解決了果園澆灌難、管護難的問題。

——生產生活條件逐年改善,發展基礎不斷夯實。xx年以來,村上先後實施了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農電線網改造項目、自來水入户項目和村級道路硬化項目等,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較之以前有了較大改善。全村目前建成牛棚80座,72户建成了沼氣池,接通了沼氣。除莊灣社外,其它6個社全部重新佈設了高壓線路和入户線路,新安裝了2台大功率變壓器,電力不足的問題有效解決。190個户接入了供水管網,從臨近的羅家坡水廠引入了自來水,入户率達到95%,人畜飲水不再困難。xx年,村上多方籌措配套資金,投資85.4萬元,水泥硬化村級主幹道路3條4公里,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同時,實施了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入户率達到100%。

——村級班子能夠履職盡職,組織保障比較有力。一個堅強有力的村級班子,既是一面鮮明的旗幟,也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在調研過程中,我對該村班子履職情況進行了重點了解。王家莊村現有村幹部4人,擔任村幹部年限最長的已達到30年,最短的也有XX年,普遍具有多年的村級事務管理經驗和較強的羣眾組織能力、社會管理能力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從調查問卷結果來看,85.7%的羣眾認為村幹部能夠勝任目前工作,78.8%的羣眾希望本屆村“兩委”班子繼續留任,羣眾普遍認為村班子堅強有力、團結協作,熱心村級事務,模範帶頭作用發揮較好,在村中威信較高。去年果園引水時,村班子成員主動跑部門、搞銜接,申請縣上水利部門免費投放水利管道5700米,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

二、抓住發展瓶頸深挖致貧根源

只有把致貧的原因找準,把根源挖深,才能把思路理清晰,把措施定具體。導致該村貧窮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制約因素諸多,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從羣眾素質來看,受教育程度低、致富技能欠缺導致農民致富能力不強。在調研中,我發現,該村農民整體受教育程度不均衡、產業技術掌握不到位、致富技能欠缺的問題比較突出。村上統計數據顯示,該村國小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達到407人,所佔比例高達50.2 %。文化程度偏低,導致農民接受新事物、新觀念、新技術過程緩慢,在學習產業技術、掌握致富技能上事倍功半、提升過慢。全村現有的320名青壯年勞力中,能夠熟練掌握建築、運輸、養殖、餐飲等實用技術的僅有35人,佔10.9%。絕大多數外出務工人員因缺乏一技之長,一些收入高、待遇好的行業進不去,只能選擇從事建築小工、餐飲服務等勞動強度高、工作時間長、收入低的重體力工種,嚴重地制約了農民增收。就果產業而言,全村能熟練掌握果業技術的人屈指可數,多數農民在果園管理和技術關口只能依靠縣、鄉技術人員,甚至由鄉、村幹部及果業技術員代勞,日常管理和技術要求跟不上。同時,由於農民自學能力弱,對於農村實用技術教材和農家書屋藏書讀不懂、學不會、用不上,雖然求富願望強烈,但是苦於創業無門,只能盯着幾畝地,守成有餘,闖勁不足。

二是從產業發展來看,投入高收益低、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導致增收效益不高。國家税費改革後,不再向農民徵收税費,並且每畝補助52元的糧食直補,但近年來,化肥、地膜、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節節攀升,而糧食價格卻基本保持平穩不變,種糧只能讓農民停步在吃飽飯、滿足基本生活的階段,致富奔小康無從談起。我與農户粗略算了一賬,按照今年的農資價格,種植一畝小麥除投勞外,投入高達240元,以目前的糧食價格,每畝地淨收益只有350元左右。在收穫季節,因勞力不足,如再僱勞收割、打碾,每畝地的收益將更加有限,這種高投入、低收益的農業模式,使得土地產出在農民收入方面所佔比重非常小。果業發展上,羣眾將大部分勞力投入果園管理中,既沒有資金、也沒有精力從事其他創收項目,蘋果產業前期投入大,見效慢,在尚未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情況下,增收渠道非常有限。定植蘋果後,全村“果糧爭地”現象較為突出,果農種糧吃飯只能依靠山地,但山地地質不好,耕作難度大,投入成本高,糧食產量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農民負擔。

三是從基礎設施來看,發展相對滯後、生產條件較差導致村級發展基礎不牢。據村幹部介紹,全村1354畝山地,其中25°以上的陡坡地面積達到1004畝,15—25°的坡地也將近350畝,這些土地進出道路不暢,現代化農具進不去,產出的糧食回收難,種、收全靠畜馱人背,老百姓只能自我調侃地稱之為“扁擔莊稼”。郭前溝社1.5公里的主幹道路至今仍是土質路面,排水不暢,坑坑窪窪,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羣眾意見很大。莊灣社45户的用電線路仍為低壓線路,電力故障時有發生,電壓過低時農户夜間的基本照明都成問題,並且輸電線路老化嚴重,安全隱患比較突出,給農户生產生活用電及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脅。村上主幹道路寬度僅為3米,雙向車輛交匯基本要“你躲我讓”,隨着村上的發展,以目前的路面,難以大型汽車通行和果品外銷運輸的需求。目前仍有395畝果園沒有通電引水,也沒有安裝防護設施,用水用電跟不上,果園管理難度大,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

四是從經濟狀況來看,集體經濟收入過低、無力措辦實事導致改善民生實力不足。村上無村辦企業,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部分集體用地退耕還林補助、公用地承包費和轉移支付的村級辦公經費,全年僅為1.39萬元,除去每年的報刊徵訂和辦公運轉等費用後,所剩寥寥無幾。但每年村上辦公費用、農民培訓、果園管理等支出都在10萬元以上,尤其是果園管理方面,鄉村兩級採取各承擔一半費用的方法,每年都為農户無償投放化肥、農藥、地膜、套種作物籽種等,在集體收入不能保障的情況下,只能採取貸款的措施來解決,這對於本就薄弱的村集體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重重負債之下,村兩委班子雖有心幹事,但無力辦事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比如,近幾年,周邊許多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動廣場,村上雖也有設想打算,但苦於沒有資金,只能望而興歎。全村雖然有95%的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但由於醫療報銷需要接通互聯網,4.8萬元的接口費用農民無力承擔,村上也無力承擔,羣眾看病、買藥費用無法就近報銷,只能年底到鄉衞生院“算總賬”。

五是從家庭支出來看,婚嫁看病建房支出大,負債過多導致農民收支失衡。該村近年來因結婚、患病、子女教育、修建房屋導致貧困或返貧的現象比較普遍。據統計,全村現有在校大學生和高中生65人,供讀一個大學生每年支出在1.5萬元以上,供讀一個高中生每年支出在1萬元左右,過高的教育支出使許多家庭陷入了困境。由於該村所處地理條件較之塬區鄉鎮較為落後,加之受社會風氣影響,近年來結婚所需彩禮節節攀升,去年已經高達9萬元,123户因兒子結婚而債台高築。還有部分家庭因患重大疾病不得不四處舉債,以我聯繫的王潤堂家為例,王潤堂因患腿部惡性腫瘤,先後3次在西安等醫院住院進行手術治療,前後花費15萬多元,除新農合報銷4萬多元外,至今還有11萬多的外債,這對一個本就收入微薄的農家來説,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同時,由於受近年“5.12”地震、“7.23”暴雨等自然災害影響,農户舉債建房的現象也比較多,這些都是導致貧窮的重要因素。

六是從勞作投入來看,青壯年勞力外流,老齡化比較嚴重導致發展勞力供給不足。目前該村16歲以下的人口有173人,佔全村人口的21.2%,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有120多人,佔全村總人口數的14.8%,下剩的勞動年齡人口,40%選擇外出務工,實際留在村內的勞力少之有數,絕大多數家庭中只剩老人、婦女和兒童,這部分人體力不足、勞動效率不高,但卻承擔着家務、種養和果園務作等多項繁重的勞動任務。同時受年齡、教育程度等各方面條件所限,自我發展的能力不強,勞作技術掌握不夠。隨着村內蘋果產業快速發展,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勞動強度越來越大,目前勞力現狀顯然遠不能滿足果園管理需求。在調查中,我瞭解到,有一户3口之家,兒子長年在外打工,兩位老人年齡都在50歲以上,家中定植了9畝果園,種植20畝山地,還養了3頭牛,這麼重的勞動量,讓我在對他們身體能否承受充滿擔憂的同時,也對耕作和果園管護質量產生質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zgmy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