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試論社區團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大綱

試論社區團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大綱

青年是社會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羣體,社區的建設離不開青年的參與,同時社區的發展與青年的成長密不可分,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統一整體。青年積極參與社區各項活動對社區的建設具有促進作用;社區的建設成就對青年的成長具有深刻的影響。青年參與社區建設是主體改造客體活動中的雙向互動。因此,社區工作是當代城市青年工作的重要陣地。為切實發揮我區團員青年在社區建設這個舞台上的生力軍作用,我們從調研入手,結合實際綜合分析社區團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找出相應對策,力求探索一條適應我區社區團建工作的新路子。 一、新形勢下社區團建工作的有益探索 江漢區位於武漢三鎮漢口一方最繁華地域,素以商業鬧市中心著稱。全區總面積33.43平方公里,轄13條街道114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約44萬 ,其中35歲以下青年10萬餘人,其中14—28週歲青年近5.6萬人,人,青年團員近1.3萬人,青年黨員3000餘人,直屬團(工)委29個,團總支5個,各級團支部636個。近年來,我們結合區情,按照“服務經濟建設、服務社區建設、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工作方針,堅持“南北聯動,整體推進”的總體要求,緊緊把握“典型引路、穩步推進、齊抓共管、注重實效”的工作思路。南面結合人口密度大,社區居住衞生環境較差的特點,以社區服務為切入點開展社區團建;北面結合居民住宅小區化,配套設施較齊全的特點,以社區文化活動為切入點開展社區團建。全區先後有6個小區被評為省、市級“青年文明社區”,14個小區獲得區級榮譽,部分社區建立了社區聯合團支部。 1、從社區團的工作實際出發,不斷完善社區團建組織網絡。 一是加強街道團工委建設。逐步配齊配強街道團工委負責人,充實了街道團的工作力量,為社區建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是將社區團建與非公團建工作相結合,在抓點的基礎上,逐步探索有效的社區團建工作模式。全區共建立非公經濟團組織80餘家,有效地促進了社區團建的發展。三是探索建立社區聯合團支部。部分街道按照“組織關系統一管理,團的活動融入社區”的工作思路,以社區為一個統一的功能區,依託轄區內的企業成立社區聯合團支部,在社區內擴大了團的工作社會影響。四是着力加強團的外圍組織建設。採取“塊塊牽頭、條條參與、條塊結合”的原則,在街道團工委的統一協調、部署下,動員社區內的青年羣體組織,積極參與創建“青年文明社區”活動,從而實現了社區內不同隸屬關係的青年羣體組織跨行業、跨部門、跨組織層次的區域性聯合,擴大了團的工作領域。 2、從社區需要和團的工作特點出發,不斷完善社區青少年服務體系。 一是以青年理論學習活動為龍頭,提高社區青年素質。我們指導社區成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以豐富多樣的學習形式引導社區青年讀好書、讀有用的書,不斷拓寬青年的知識面,逐步提高青年理論素質。全區湧現出以漢興街常二社區、常青街揚子社區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為代表的一批先進示範社區。二是以“青年文明號服務卡助萬家”活動為抓手,為社區居民開展各類承諾服務。以李運玲、陳宇為代表的220餘名優秀青年在服務中磨練了意志,鍛鍊了本領,榮獲省、市、區級青年崗位能手稱號,並湧現出了以區房地局為代表的73家國家、省、市區級“青年文明號”。三是以社區青年志願者服務為主要形式,強化社區服務工作。我們在大力加強各級青年志願者服務站(隊)制度建設和規範管理的同時,通過建檔立項,招募社區內有一技之長、熱心公益事業的團員青年參加志願者行動。全區113個社區中成立了300多支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共有3萬餘名青年參與了社區家政、清洗、醫療、家電維修、社區治安等多種志願服務。四是發揮優勢,為下崗、進城務工青年再就業工作服務。各街道團工委結合街區創建工作實際,積極為下崗職工再就業工程辦實事,通過興建社區商業服務網點和便民服務網點等方式,拓寬就業渠道,為660餘名下崗、進城務工青年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五是建立以“青少年維權崗”為主體的青少年維權聯動機制,切實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幾年來,各級團青組織堅持以提高社區青少年自護意識為目的,切實加強青少年自護教育,遵循“依法維權,規範發展”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大社區青少年維權服務工作力度,~解決維權個案100餘起,取得良好社會效果。六是以建立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基地為目的,充分發揮社區優勢。採用成人儀式、紅領巾“廣播站”、學生假期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組織中、國小生積極參加社區建設管理工作。 二、目前社區團建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XX年2月,我們有針對性地在滿春街肖家社區、常青街揚子社區等8個社區中開展了社區團建與青年工作問卷調查。從社區基本情況,社區青少年基本需求、專業技能、業餘愛好、社區意識等幾個方面深入瞭解了社區團建的現狀和社區青年的基本情況。從調查中凸現出目前在社區團建中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問題: 1、社區成員的社區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些青年不知道自己居住在什麼社區,更談不上參與社區活動,社區的認同感較差。一些單位的社區共建意識不強,對街道社區工作支持不夠。大家對社區建設的重要性雖然有一定認識,希望通過社區建設解決自身需求,但參與社區建設的主動性不強。 2、街道團工委在社區團建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沒有很好地發揮。 面對共青團的開放性、社會化發展對團的傳統工作模式和資源獲取方式帶來的新衝擊。部分街道團工委仍以不變應萬變,習慣於條塊分立,垂直領導,團的工作只停留在開會發文階段,存在走過場、重形式、缺乏理論指導等現象,不能充分有效地協調本轄區內社區單位和團員青年的活動,更沒有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 3、團建工作覆蓋面較小,團員意識淡化。 全區大部分社區尚未建立團組織,對社區內的團員青年不能有效地進行組織和管理,致使團員流失現象嚴重。特別是隨着進城務工青年、待業青年、下崗青年等青年羣體的出現,給團員的教育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出現一些空檔。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待業、下崗、進城務工青年中的團員,團組織關係沒有轉入所在的街道或社區,長期留存在學校、原單位或户籍所在地,成為“檔案團員”,不能過上正常的團的組織生活,按時繳納團費、參加團的活動,團員意識逐漸淡化。 4、團建工

試論社區團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大綱

作的薄弱環節較多。 調查顯示,在社區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中,青少年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十分突出,但社區團建工作組織形式單調、手段缺乏、力度不足,沒有依據青年需求的前瞻性和實用性特點來開展工作。在工作手段上,存在着學習與實踐不結合,活動與工作不結合等一些矛盾。社區團建工作僅僅停留在收繳團費、義務勞動等一些基礎性工作,沒有把團組織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缺乏社區團建工作的有效載體;在工作力度上,團員的權利與義務不一致,團員先進與不先進一個樣,團組織沒有權威性。 5、社區文化設施和文化陣地嚴重不足,已經成為制約社區活動發展的“瓶頸”。 社區作為青少年生活、成長的基本單位,其文化生活氛圍的好壞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調查中發現只有不到二成的青年認為現有文化場所和設施能夠滿足需求。青年對優化社區文化生活氛圍熱情很高,60%左右的青少年願意積極主動參與。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場所和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現有文化場所和設施的利用率也是不能令人滿意的。 6、社區團組織建設缺乏科學、規範的制度和法規保障,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夠。 目前,在基層團組織中,團幹部普遍感到團建工作不知從何入手,既缺乏必要的理論指導,也缺乏相應的法律、政策依據,導致社區團建工作僅憑熱情,規範化、持續性的運作方式沒有形成。 三、加強和改進社區團建工作的措施和對策 1、抓好社區成員社區理念的培育。 一是要確保社區服務切實服務於社區成員,為居民辦實事。二是要確保社區成員參與社區的決策,確立社區成員的主人翁地位。三是要確保社區成員參與社區服務,喚起社區成員主動的社區行為。街道、社區團青組織在社區意識的培育過程中要注重打響團的工作品牌,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努力提高社會效益,使社區居民和轄區單位感受到社區團建有其利益所在,強化社區內青少年組織歸屬感,使“參與、互助、和諧、文明”的社區理念深入人心,從而推動社區團建工作。 2、鞏固街道團工委核心作用,實現以“塊”為主的社區團建模式。 街道團工委依託工委而建,是社區中最穩固,最可靠的青年工作機構,作為社區青年工作的核心,有優勢,也比較科學。加強社區團建,一是要加強街道團工委的自身建設,提高街道團工委的協調能力和吸納能力,把社區內重點的、有影響的單位團組織的負責人吸納到團工委委員會中來;二是要在街道工委領導下,對轄區內機關、企業、事業等單位團組織參與“地區性、羣眾性、社會性、公益性”工作實行組織、指導和協調;三是要適應城市管理體制轉換的社區發展的要求,結合轄區特點探索形式多樣的社區團青組織的組建模式和內容豐富的青年工作方法。 3、消滅空白點,擴大覆蓋面,逐步完善社區團建的組織網絡。 哪裏有青年,哪裏就有團的工作;哪裏有團員,哪裏就有健全的團組織。這是新時期黨的青年工作和團的組織建設的一項基本要求。當前,社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的建團和團建任務相當艱鉅,街道團組織、社區居委會要着重加強對轄區內無明確掛靠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的建團工作,積極探索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的團建新途徑,努力消除社區團建管理上的“空白點”。要努力創新社區團建工作內容和活動方式,逐步形成社區共青團“小機構、多載體、大服務”的工作格局。 4、加強社區流動團員管理。 對符合條件能夠轉接團員關係的,儘量把流動團員的組織關係轉到街道或社區,一是讓流動團員回去辦理有關手續,轉來組織關係;二是向團員流出單位發出聯繫函,商洽流動團員組織關係的轉接問題,並請團員單位協助做好流動團員的管理工作。對以個體流入社區又無單位的團員進行直接管理;對以個體流入社區且有單位的團員進行委託代為管理;對隨單位流入社區的團員進行協助管理。探索團員社區報到制,對住在社區的在職或在校團員,經居民區團組織登記後,持團員證參加社區內的團員活動,並在本社區的各種活動陣地中享受社區團員的同等待遇,他們在社區的活動情況由街道或社區團組織定期向其所在單位團組織進行反饋,通過“團員團藉的雙重管理機制”,督促團員雙向履行團員義務,實現團員的流動性管理和全程服務,逐步加強團員的屬地化管理。 5 、採取社會化工作手段,以社區為統攬發揮共青團在社區中的優勢。 在工作方法上,要充分發揮共青團的名牌效應和健全的組織網絡的自身優勢。街道團工委在社區團建中應充分合理地利用這一優勢,勇開風氣之先,開拓創新,把工作觸角延伸到各個角落,積極探索社區團建工作的有效載體。在工作手段上,要積極構建以社區為依託的共青團社會化運作機制。社區團建要着力增強團組織橫向聯繫的功能,充分整合社區內外的工作資源,不斷擴大團的工作覆蓋面。通過開發和利用社會資源來解決經費和活動陣地問題。在工作內容上,要以青少年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為主導,因地制宜地廣泛開展青少年知識和技能培訓。同時,要在社區興辦若干服務載體。如青少年各種服務培訓中心、各種文化服務設施等,通過這些外圍組織、服務載體,逐步增強社區團建的活力和凝聚力。這是團組織參與社區建設的一個最佳切入點。 6、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使社區團建走上健康發展軌道。 有關政策部門要對基層團組織設置、團的管理制度以及團幹部的政治、福利待遇等作出明確的規定,形成具體措施,為社區團組織的工作創造條件;要制定配套政策,賦予社區居委會更多的權利,建立完善社區團組織對待業青年升學、就業的推薦權、審核權、考核權,以確保優秀待業青年優先上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wj43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