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關於“兩新”組織團建工作調研報告

關於“兩新”組織團建工作調研報告

加強“兩新”組織團建是團組織團結、引導、教育、服務青年,進一步鞏固黨的青年羣眾基礎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突破口,是共青團組織創新、工作創新、服務創新和機制創新的有效載體。按照區委的有關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精神和部署,為全面瞭解和調查我區“兩新”組織團建現狀和團員青年思想狀況,紮實推進“兩新”組織團建工作,XX年下半年,團區委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兩新”組織團建工作專項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綜合如下:

關於“兩新”組織團建工作調研報告

一、新時期、新形勢賦予“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新內涵

(一)鞏固黨的青年羣眾基礎的必然要求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社會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兩新”組織也迅猛發展,大量青年向“兩新”組織集聚,這一領域的青年工作責任也隨之加重。在這個新形勢下,團組織要把黨的要求、黨的影響落實到更多的青年中去,為黨團結和聯繫更廣泛的青年,就必然要加強“兩新”組織團建工作。共青團組織要積極調整自身思維方式,按照科學高效的理性原則,推動“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二)構建和諧宣武的迫切需求

“兩新”組織彙集了大量外來務工青年,他們要在陌生的城市找到家的感覺,迫切需要團組織的幫助。“兩新”組織的力量越是壯大,“兩新”組織的青年羣體越是龐大,就越需要團組織發揮凝聚青年、服務青年的作用。促進青年融合,增進外來務工青年的歸屬感,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這是構建和諧宣武的應有之義。加強“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有利於更廣泛地團結凝聚青年,增強他們的使命感、責任感和認同感,帶領他們踴躍投身到“三個宣武”建設的實踐中去。

(三)服務青年成長的時代課題

隨着“兩新”組織不斷髮展壯大,這一領域的青年羣體逐漸成為宣武經濟社會建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服務“兩新”組織青年羣體健康成長成才,是時代賦予共青團的新任務,關係長遠。加強“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有利於針對不同層次的青年羣體的具體需求,為他們的就業、創業,學習、成才,維護權益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有利於結合“兩新”組織的工作、文化等特點,靈活找準各具特色活動載體,創新服務的方式方法;有利於形成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制度,經常地發揮作用等,從而促使“兩新”組織中的青年羣體健康成長成才,為宣武未來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後備人才保障。

(四)“兩新”組織發展的有效動力

“兩新”組織發展狀況如何,關乎我區經濟社會能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強“兩新”組織團建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促進其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可以有力地推進組織文化建設,營造理解人、關心人、尊重人的良好氛圍,增強其組織的凝聚力;可以充分發揮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不斷提高“兩新”組織成員的綜合素質,促進其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廣泛開展“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開展公益及志願服務等活動,為“兩新”組織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二、我區“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現狀和主要做法

自1993年起,“兩新”組織團建就已成為我區團建工作的重要方面,截至XX年底,全區75家“兩新”組織建立了團組織,覆蓋全區商業、零售、餐飲、旅遊、服務等各行業,擁有團員1854人,聯繫青年3011人,這75家“兩新”團組織圍繞企業的發展和團員青年的需求,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爭做“青年崗位能手”,加強青工職業道德教育、崗位技能培訓等活動,有效滿足了“兩新”組織團員青年的需求,促進了“兩新”組織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了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堅持黨建帶團建,推動黨團共同發展,積極探索“兩新”組織建團的有效途徑

黨建帶團建,是加強共青團組織建設的核心,也是團組織發揮服務青年、服務大局職能的根本保證。團區委認真貫徹區委精神,積極爭取把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列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總體規劃中,通過黨組織在思想上帶、組織上帶、班子上帶、隊伍上帶、工作上帶,不斷改進和完善團組織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較好地發揮了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不斷完善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推動“兩新”組織黨團建設共同發展。

在推進“兩新”組織黨團建設工作中,各級黨團組織牢固樹立黨建帶團建意識,一方面,在開展“兩新”組織建黨工作和建團工作中,體現黨建帶團建,保證建黨工作和建團工作研究、規劃同步推進。另一方面,在開展黨團活動時,體現黨建帶團建。積極把團的建設納入到黨的自身建設中,注意發揮團組織的特點和優勢,為“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保障。實踐證明,黨建帶團建,是加強“兩新”組織建設的成功經驗,是推進新時期“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的有效途徑。

大柵欄街道煤市街東社區單位以批發零售個體經營户為主,外來務工青年聚集。受自身素質和條件的限制,絕大多數中小型“兩新”組織都無法獨立建立團的組織。因此街道在社區建立流動黨支部的基礎上,建立了流動團支部,圍繞青年工作的目標 ,實行社區屬地化管理,共享系統的各類資源。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保證了黨團工作同步規劃、同步落實,共同促進“兩新”組織健康發展的目標。

(二)挖掘特色創品牌,結合“兩新”組織特點,切實增強“兩新”組織團建實效性

長期以來,宣武團區委以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活動為載體,在“兩新”組織青年中塑造了青春、健康、時尚、文明的青年文化。在“絢麗青春,華彩宣武——宣武青年文化節”上,“兩新”組織青年在拔河比賽、發展論壇、集體婚禮、青春旋律進社區等子項目中表現出色,拔河比賽還開創了由“兩新”組織承辦全區性大型活動的先河;“我與宣武共成長”主題活動通過論壇、演講等形式,搭建了“兩新”組織青年與其他領域青年羣體的交流平台;以“爭做文明宣武從業人” 為核心,對團員青年進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幫助團員青年提高政治覺悟和思想道德素質,努力把青年培養成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勞動者;以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為載體,從傳統的“學雷鋒”綜合包户到奧運志願服務活動,團組織引導“兩新”組織青年積極參與和諧社區建設,服務XX年奧運會;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爭創活動,湧現出眾多優秀“兩新”組織和青年,塑造了企業形象,擴大了企業影響,為企業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個個打着團組織烙印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兩新”組織青年的業餘文化生活,讓他們在參與公益事業的同時瞭解社區、融入社會,更讓“兩新”組織業主認識到團建工作的重要性,團建工作對於激勵青年崗位建功起到了重要作用,並不是企業發展的障礙。

(三)結合實際重點建團,在“兩新”組織中選樹團建典型,有效增強團組織的影響力

面對“兩新”組織業主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本質屬性和廣大青年追求組織歸屬感的強烈心情,各街道團工委和系統團組織積極把團的組織優勢和市場法則有機結合起來,實行重點建團,即在已成立黨組織的企業中建團,在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建團,在業主是青聯委員、青企協會員的企業中建團,在企業或業主受過區級以上表彰的企業中建團。

XX年,區委組織部、團區委、區工商聯、區私個協聯合召開“xx區非公經濟組織建團和團建工作示範推進會”,全面總結了近年來xx區“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成果,表彰了在此項工作中成績突出的非公企業、先進團組織和先進個人,在全區範圍營造了一種爭創先進、爭做先鋒、為區域發展做貢獻的社會氛圍。近年來,經過團區委、街道團工委、系統團組織和“兩新”團組織的共同努力,xx區湧現出了北京麗晶皇城老媽飲食有限公司宣武店、北京更香茶葉有限公司、北京愛義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3家全國非公團建工作先進單位,北京麗晶皇城老媽飲食有限公司宣武店、北京更香茶葉有限公司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北京愛義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北京申同健身中心團支部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面反映xx區“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的紀實片《青春在團旗下飛揚——xx區非公經濟組織建團和團建工作紀實》在全市引起了強烈反響。

事實證明,重點建團,樹立典型,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了他們的組織歸屬感,提高了企業的凝聚力,增強了團組織的影響力,在全區“兩新”組織中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為促進團建工作的整體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四)強化服務意識,切實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有效提高團組織的感召力

“兩新”組織以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標,而該類組織中青年有着更為明確的價值取向,成長成才是他們的迫切需求。根據這一領域青年特點,團區委始終堅持“將服務寓管理之中”的工作思路,不斷創新團的活動方式,深受“兩新”組織業主和青年的歡迎,有效的提高了團組織的感召力。

圍繞培養“兩新”組織團幹部、提升青年素質的目標,組織團幹部及青年培訓和學習交流,進一步提高其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質。開展講座、技能比武、 “青年拔尖人才”評選、聯誼會、“禮儀風采大賽”等活動,展現青年蓬勃朝氣,加強青年間的交流學習,同時也挖掘了“兩新”組織中有技術、有能力、有奉獻精神的高素質青年骨幹,樹立青年典型,調動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帶動企業其他員工共同進步。把青年志願者行動、爭創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等共青團特色工作和品牌活動引入到“兩新”組織中,帶領青年為獻身公益事業,為青年創造脱穎而出的平台,為“兩新”組織發現和鍛鍊人才。開展“我做一日大學生——xx區非公企業團員青年體驗式教育”,帶領這些青年走進大學校園,體驗一日大學生活,圓了他們的大學夢,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為區域發展儲備更多青年人才提供了保障。開展團區委聯繫基層“1030”計劃。團區委每年重點聯繫10個基層團委、30個基層團支部,其中“兩新”團組織佔到三分之一強,把工作指導和幫助服務切實送到“兩新”團組織,幫助他們開展工作、加強建設,力爭使所聯繫的“兩新”團組織在年內一項難點工作得到有效進展或一項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並以此輻射帶動我區“兩新”團組織建設,為我區共青團事業的長久發展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

陶然亭街道團工委為及時瞭解青年團員在工作、生活、學習中的需求,向轄區內的“兩新”組織發放了團員青年需求調查表,積極協調轄區內資源,通過為青年辦理借書證、定期免費開放娛樂設施、開展進京創業青年技能培訓等措施,解決了“兩新”組織青年洗澡難、看書難、培訓機會少、業餘生活枯燥等問題。

廣外街道團工委以馬連道採購中心區青年中心為基地,通過開展青年文明號連心服務及一些小型分散的文化娛樂活動等,豐富了“兩新”組織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實地聯繫青年、服務青年、凝聚青年。

三、我區“兩新”組織團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

一是“兩新”組織業主認識不統一。業主是否認識到“兩新”團建對其利益追求的推動作用,決定了其對“兩新”組織團建的認同度。我們在調研中發現 “兩新”組織業主對於團建工作在思想觀念和認識上差異較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支持型——認識到團組織對企業發展的作用,把團的活動與企業文化緊密結合,促進企業發展;應付型——對團工作持不支持不反對的態度,為了與政府部門處理好關係,勉強成立團組織,口頭支持,但對團的活動時間、經費等實質問題處處設障;牴觸型——不理解、不配合,只許團組織搞文化娛樂活動,對思想政治、權益維護等工作採取禁止態度。“兩新”組織業主的這些認識的不統一,直接影響了團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二是“兩新”組織青年熱情不高。“兩新”組織中青年羣體是多樣性的,他們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兩新”組織中有一些青年的價值取向與團組織的要求不相吻合,他們只追求物質利益,忽略精神追求;還有一些只重視個人發展,缺乏組織觀念,對團組織缺乏認同感,團員意識淡泊。因此,“兩新”組織青年如何看待團的建設與滿足個人需求的關係,直接影響他們對團建工作的主動性和參與團活動的積極性。

三是部分團幹部認識不到位。調研中,我們發現個別團幹部對“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到位,甚至存在“副業”思想,認為當前應把“主業”抓好,沒有把“兩新”組織團建放在重要位置來抓,推動工作措施不得力;對“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有畏難情緒,認為“兩新”組織建團成功率低,短期難以見成效,工作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不強,造成工作推進緩慢,或是有組織無活動的被動局面,制約了團建工作的深入開展;只注重建團數量,忽略了團建質量,缺乏與“兩新”組織的聯繫,不關心“兩新”團組織的發展動向,團組織名存實亡。

(二)“兩新”組織團建工作力量薄弱

一是團內力量薄弱。推進“兩新”團建的核心力量是街道團幹部,這支隊伍年紀輕,流動快,大多都以副代正,身兼多職。全區共有8名街道專職團幹部,其中有1名正科級,6名副科級,1名科員,他們大都身兼工會、婦聯、宣傳等多項工作。合理兼職是有利於團的工作開展和團幹部素質提高的,但兼職過多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現象,一定程度上使團的工作成為副業。我區“兩新”組織團幹部均為兼職,大多數團組織負責人是企業中的管理人員或業務精英,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開展團的活動對他們來説存在一定難度,致使其無暇顧及團建工作;也有一部分團組織負責人是企業的普通員工,時間上相對空閒,但在開展團的工作時缺少號召力,可調動的資源有限,容易畏首畏尾。

二是社會力量難以調動。“兩新”組織有其顯著的社會性,“兩新”組織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各種社會力量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兩新”組織業主都不同程度地參與到各種協會、組織中來,如青聯、青企協、工商聯、各種行業協會等,以及一些政府機關如衞生、教育、工商、税務、經貿、旅遊等與“兩新”組織聯繫較多的部門,對“兩新”組織的引導作用是不可忽視,大有潛力可挖的。但目前在整合和發揮其作用,帶動“兩新”組織積極參與團的工作方面發揮的作用還不明顯,甚至沒有發揮作用。

(三)新形勢下團建工作不能適應“兩新”組織需求

“兩新”組織的不斷髮展,給共青團的工作對象、工作環境、工作條件等全方位帶來極其深刻的變化。“兩新”組織青年羣體流動性大、競爭激烈、差距懸殊,結構不斷變動,需求差異很大,傳統團建模式與“兩新”組織需求不相適應。

一是職能定位、角色定位不明。有的基層團組織對“兩新”組織團建按照傳統慣例生搬硬套,不太注意把團的工作與“兩新”組織的發展與青年的需求相結合;有的基層團組織過分強調“兩新”組織業主的接納程度,對服務“兩新”組織與服務青年的關係把握不準。

二是團員管理缺乏實效性。團員管理難實施,“兩新”組織中的青年流動性大,“兩新”團組織對其管轄範圍內有多少團員、狀況如何普遍不清楚;團員身份難確認,很多團員在工作變動過程中沒有及時轉接團關係,有些甚至丟失團員證;團費收繳標準難確定,“兩新”組織中只有少數組織建設相對健全的能正常收繳團費,大多數“兩新”團組織根本不收繳團費。

四、進一步推進我區“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的對策

(一)統一思想,協同作戰,始終堅持“黨建帶羣建”

強調把黨羣工作作為一個整體來謀劃、推進,這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創新。黨羣工作向“兩新”組織延伸,黨工青婦等在“兩新”組織中可以形成既自成一體而又交叉覆蓋、既相互獨立而又互相促進的格局。

各級黨團組織要樹立黨羣共建的觀念,黨羣工作一盤棋,要力爭把“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規劃中來,充分發揮“黨建帶團建”的作用,制定政策、確定目標、推進措施時把團建工作納進去。在符合建黨、建團條件的“兩新”組織中力爭將建黨、建團工作統籌考慮,在具備建團條件的企業中做到“團建先行”。還要探索黨羣部門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聯席會議等溝通聯繫制度,多管齊下,互相促進。

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強化“帶”的意識,增強主動性。要明確將“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納入各級黨的組織部門抓“兩新”組織黨建和基層黨建的工作體系,從共建機制、班子建設、活動陣地建設、團組織作用的發揮等方面建立管理體系,形成“兩新”組織黨團共建的工作格局,並將“兩新”組織團建工作列入“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考核內容中。

各級團組織要積極主動地與工商、税務、公安、城管、統戰、工商聯、私個協以及社區等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和聯繫,定期交流情況、研討工作,藉助這些單位和組織的比較優勢開展“兩新”組織建團工作。加強與工會、婦聯等羣眾團體的聯繫,共同服務“兩新”組織和青年。

(三)理順關係,完善管理,推進“兩新”團組織的正規化建設

一是理順隸屬關係。要從根本上改變“兩新”組織團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關係不順、作用難發揮等狀況,就要按照屬地管理,打破地域,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進一步理順“兩新”組織內團組織的隸屬關係和管理體制。在具體操作中,可採取以下幾種方法:“兩新”組織的團組織原則上實行屬地管理。一般情況下,“兩新”組織的團組織由所在街道團工委管理;對企業規模較大、團員數量多、在當地經濟發展中影響較大的“兩新”組織內的團組織,可隸屬於團區委直接管理;對於連鎖企業、跨地區生產經營的“兩新”組織,其團組織一般實行雙重管理;依託有關部門建立的“兩新”團組織,可由該部門團組織管理,也可根據需要實行雙重管理;對於暫時難以確定隸屬關係的,可由團區委與有關方面協商確定;“兩新”組織內部團組織要本着靈活多樣、運轉高效的要求合理設置,團員組織關係和參加團的活動的範圍,允許適當分離,團員青年可以參加多個團組織的活動,從而對他們形成多重覆蓋。

二是加強團員管理。“兩新”組織團員流動性強,容易造成團員管理混亂,因此要積極探索完善流動團員管理的新機制。要明確“流入地為主,流出地為輔”的原則,加強流動團員的團籍管理,認真細緻做好流動團員組織關係轉接工作,對在“兩新”組織工作的青年要及時做好團員登記工作;要在“兩新”組織中開展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在團員及青年中廣泛開展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積極幫助、教育和引導他們認真履行團員義務、自覺發揮團員作用;要從實際出發,探索團費收繳工作,重在強化組織觀念,對於困難團員可以適當減免;要貫徹新時期發展新團員的新方針,積極地、有計劃地發展新團員,要摸清青年積極分子數量和思想狀況,制定團員發展計劃,積極地做好青年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和考察工作,條件成熟時,應及時、負責地做好發展團員工作;要做好推優入黨工作,做好人才發掘舉薦工作,積極向“兩新”組織業主舉薦思想先進、業務能力強的青年骨幹進入企業的管理隊伍,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

(三)找準需求,精心設計,確保“兩新”組織團活動的實效性

堅持從實際出發,找準團的工作、企業發展和青年成長成才的結合點,採取靈活有效的方式開展團的活動,努力使團的活動融入企業經營管理、科研開發、市場營銷、人力資源開發、文化建設等各個環節,深入到青年工作、學習、生活當中,使其為青年所歡迎,為“兩新”組織業主所理解和支持。

一是以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為切入點,開展職業道德教育、職業生涯設計、技術比武、崗位練兵、創新創效、獻計獻策等活動,開發青年人力資源,發揮青年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青年與企業共同成長進步。

二是以塑造良好形象為着力點,把團的品牌活動與企業文化有機結合,開展青年志願者、青年文明號、希望工程等活動,發揮共青團的組織優勢和宣傳優勢,為“兩新”組織青年參與社會開闢渠道、創造條件,推動青年在參與中奉獻社會、服務人民,樹立企業青年的良好形象。

三是以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為目標,組織開發性培訓、優秀青年評選、推優入黨、讀書求知、文娛體育、維權等活動,滿足青年在政治進步、文化生活、自我實現等方面的需求,把團員青年最大限度地凝聚在共青團組織的周圍。

(四)嚴格選拔,加強培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團幹部隊伍

實踐證明,“兩新”組織共青團工作的成效,關鍵在於是否有一個好的班子,特別是一個好的帶頭人。同時,能否鞏固“兩新”組織團建的成果,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選配好團幹部。具體要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嚴格選拔。在人選上應堅持“素質為先、合理兼職”的原則,爭取“兩新”組織黨政的支持,選拔黨組織和業主器重、在團員青年中有較高威信、有工作熱情的業務和管理骨幹來擔任團幹部,團組織書記可與企業黨組織委員相結合。在形式上儘可能地採用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民主形式,以增強團員的政治參與和認同感。在班子配備上,儘可能地配強副書記和委員,建立團幹部的梯隊,以適應團幹部快速新陳代謝的需要,削弱團幹部流動對團建工作的影響,使“兩新”組織團幹部隊伍相對穩定,保持團工作的延續性。

二是培訓培養。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例會與培訓相結合、交流與考察相結合的形式對團幹部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團工作的業務水平,提升團幹部做好團工作的能力。

三是溝通指導。通過1030計劃、“兩新”組織團幹部例會等形式加強與“兩新”團組織團幹部的聯繫、溝通和指導,培養團的骨幹力量,增進他們對團的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做到事業留人,情感留人。

四是政治關懷。建議各級黨組織將“兩新”組織的團幹部納入黨的後備幹部培養體系,為團組織推薦上來的優秀的“兩新”組織團幹部確定專門的聯繫人,瞭解其思想狀況;組織優秀的“兩新”組織團幹部參加黨的知識培訓,加強對黨的認識;有意識地帶領其參加黨組織活動,提高思想覺悟;解放思想,積極主動地將符合入黨標準的“兩新”組織團幹部吸收到黨組織中來。

“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是新時期團建工作的重大課題,團區委始終將“兩新”組織團建工作作為重點來抓,開拓創新,紮實推進,全面提高“兩新”組織青年的整體素質,努力為促進我區“兩新”組織團建工作和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8k0q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