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國小生英語自主閲讀能力初步形成的研究》課題中期報告

《國小生英語自主閲讀能力初步形成的研究》課題中期報告

課題的提出

《國小生英語自主閲讀能力初步形成的研究》課題中期報告

隨着科技時代和信息時代的到來,英語作為語言交流工具在傳播信息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信息資源全球化使人們必須通過大量用英語閲讀以瞭解世界、獲取信息。英語閲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輸入的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語言輸出的主要形式,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二級閲讀目標是:能認讀所學詞語;能根據拼讀的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羣閲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至國小畢業學生要達到二級英語水平,要掌握600—700個左右單詞,閲讀總量累計10—12萬字。

“學會學習”是現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學會英語閲讀是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於漪老師説:“現在社會,人們必須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本領,學會閲讀是學會學習的核心,因而,閲讀能力應放在首位。”生存在終身學習時代的孩子,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和價值多元的觀念,需要通過不斷閲讀,逐步學習,獨立思考。自主閲讀是人們主動獲取知識、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實現學生個性發展和終身學習英語能力的最基本素質。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成了我們研究的方向。

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研究,激發學生閲讀興趣,使學生愛閲讀、會閲讀、積極主動參與閲讀的過程,有效提高閲讀能力,提升語言素養。

2、通過研究,探索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閲讀能力的方法和途徑,發展學生閲讀技能,形成有效閲讀策略,養成自主閲讀習慣。

3、通過研究,教師形成正確的閲讀教學理念,提高對閲讀教學的正確認識,調動老師主動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育教研能力。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語言學研究成果

2、終身學習的理論

3、自主學習的理論

4、多元智能理論

5、建構主義理論

研究的原則

1、自主性原則

2、實踐性原則

3、趣味性原則

4、生活性原則

5、開放性原則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創設多元閲讀環境,激發自主閲讀的慾望

二、運用自然拼讀法,提高學生的拼讀和認讀能力,創設自主閲讀的條件

三、運用三段教學法,指導學生自主閲讀,培養自主閲讀的能力

四、運用讀寫結合,提高自主閲讀的水平

五、構建多元評價,實現自主閲讀的保障

進展情況:

第一階段:課題論證與設計

1、 選題,申報課題

我校是廣東省一級學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區、市,乃至粵東地區享有盛譽。1994年開展了《國小各學科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與評價的研究》,此課題獲潮州市第二屆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XX年8月創辦雙語實驗國小,自主學習、外語教學是我校的特色。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確立了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為我們的研究方向,申報了課題。

2、 成立課題組,組織教師學習培訓。

3、 對“自主閲讀”課題研究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收集資料。

4、 制定方案,開題論證。

5、 召開全體英語教師會議,要求以級為單位申報子課題,每位老師個人申報教研小專題。

這一階段的目標已於XX年3月完成

第二階段

根據研究目標、內容,制定階段研究計劃,開展實質性研究:

一、創設了多元的閲讀環境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些都可以用來説明“環境”給學生的教育和影響作用是潛移默化的、無處不在的。在閲讀環境的創設上,我們採用軟環境與硬環境、有聲環境與無聲環境、校內環境與校外環境三結合的模式。讓英語隨處不在,讓學生時時、事事、處處感受英語,讓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校園環境

1、雙語標誌

學校的校名、班牌、室牌、指示牌均採用中英文。如:走廊懸掛一些圖文並茂的口號牌:“i feel good!”“i am the best!”“i love my school!”。學校的指示牌,做到“逢語必雙”,為學生提供一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認讀英語的環境。

2、英語長廊

開闢英語長廊,專門用來展覽學生英語學習方面的優秀作品,作品有手抄報、小報製作、優秀作業、英語小詩創作、英語連環畫創作等,為學生體驗成功、展示才能提供機會。

3、英語欄目

學期初對全體老師進行了“英語口語100句”的培訓,要求師生之間能用英語相互問好。“英語每週一句”長期堅持,天天出現在移動黑板。一學期一評比的“英語小天使”在學校充分展示着他們的風采。一週一次的“快樂abc”欄目走進了紅領巾廣播站,英語小主持人對全校各班送來的英語廣播稿進行輪流主持。

4、英語俱樂部

利用餐後時間開闢英語俱樂部。有觀看經典英語童話劇、動畫片;英語交友活動;英語派對;英語單詞接龍大比拼;英語名片製作等等。也組織了一些室外活動:如小公園、體育場上學英語等。

5、英語活動

每學期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和條件,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六一節”舉行“親子英語遊園會”、“聖誕節”與外籍老師聯歡活動、“迎新年”暨“英語節”雙語聯歡會等,充分擴展學生英語的使用途徑。

6、教室環境

設立英語角,要求有一份英語班規以及一條英語標語,佈置“英語萬花筒”、“英美文化知多少”、英語小詩等,建設英語學習的小陣地。學生課堂活動成果的展示,如自編的兒歌、圖配文英語故事、小作文等都是“英語角”的最佳選擇。

二、啟動了趣味閲讀計劃

確定102、202、305、401、501、601班為實驗班,期初發放“致家長一封信”,詳細交代家庭閲讀計劃的實施方法。每位學生建立一個閲讀資料袋,資料袋裏配有一本閲讀書籍及一份閲讀評價表。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進行閲讀,每週的週一至週日,學生完成一本書籍的閲讀,1—4年級完成閲讀卡,5、6年級完成閲讀手冊。最後請家長根據孩子的閲讀情況完成閲讀評價表。下週一學生把閲讀資料袋帶回班裏,與同學互換另一本不同的閲讀書籍,然後開始另一本書籍的閲讀,以此類推展開一學期的閲讀活動。老師定期檢查學生的閲讀情況及閲讀評價表,並作相關評價。

閲讀材料:《體驗英語少兒閲讀文庫》、《培生兒童英語分級閲讀》、《泡泡劍橋兒童英語故事閲讀》

三、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

閲讀能力,是人們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順利而有效地完成閲讀活動的能力,是一種特殊的認知能力。要讓學生能自主閲讀,就必須引導學生掌握自主閲讀的技能。我們在低、中、高三個年段分別運用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

1、低段:以聽説為主;系統推進phonics教學。

一、二年級,我們結合朗文教材1a裏面26個字母學習的特點,給學生人手一本《phonics for kids》及光盤,滲透phonics教學,教會他們如何通過字母讀音來記憶單詞,有計劃地實施自然拼讀教學。經過將近一年的嘗試研究,我們發現phonics教學對學生學習單詞有很大的幫助,語音教學可以幫助解決學生髮音和詞彙記憶的問題。從而使學生認讀單詞、記憶單詞和拼寫單詞的能力得到提高。

熱身活動、激趣導入 → 形式多樣、學習新知 → 組織活動、倡導參與→

引導實踐、拓展運用 → 課外延伸、維持興趣

2、中段:運用三段教學法,形成“引導式”閲讀教學模式;

三、四年級,繼續推進phonics教學,結合pep教材start to read,story,逐步形成三步法的閲讀模式:看圖説話——設置問題——閲讀故事

3、高段: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形成“自主式”閲讀教學模式。

五年級,學生對記憶單詞、認讀單詞有了一定的方法,在教學中,開始嘗試運用三段教學法,即pre-reading, in-reading, post-reading,指導學生學會瀏覽文段的技巧;養成跳躍式閲讀習慣;重視多層次內容的拓展閲讀;通過上下文,猜測單詞在句中的含義;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理順事件發生順序、人物行為,預測事件情節發展和可能的結局;同時結合閲讀教材《培生兒童英語分級閲讀》和其他課外英語閲讀材料,引導學生通過大量閲讀文本,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課堂閲讀模式如下:

閲讀前:引發興趣,掃清障礙

閲讀中:整體輸入,任務驅動,解決新知,朗讀指導

閲讀後:深化理解,引導複述

六年級,繼續運用三段教學法,逐步從“引導式”向“自主式”過渡,重在培養學生自主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閲讀教材《培生兒童英語分級閲讀》、《英語週報》、《教育週報》和課外閲讀材料,大幅度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通過基礎的英語句式,完成相應練習,讀音準確流利,能簡單複述對話、故事,並能根據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單的文段。通過讀寫結合,使學生不但從閲讀中學會了寫作,還在完成寫作任務的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閲讀,提高閲讀水平。

四、構建了科學的評價體系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自主閲讀的重要保障。可以採用自評、他評、組評、教師評、家長評等多層橫向評價;評價的過程採用即時性評價、發展性評價等縱向跟蹤性評價,通過多元評價,使學生在閲讀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實現以評促學。主要做法如下:

1、課堂教學評價。

在課堂教學的評價中我們主要是建立星級評價體系。首先,我們設置紅星、黃星、綠星、白星獎勵學生。紅星為突出表現獎,黃星為積極參與獎,綠星為團結合作獎,白星為基本達標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主要進行七方面的綜合評價。(見附表) 通過不斷地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提高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國小英語課堂閲讀教學評價表

學校: 班級: 姓名:

項目紅星、綠星、白星1、是否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2、營造學生敢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環境3、是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是否讓學生建立自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5、是否使學生有效地經歷創新意識6、是否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總評:

2、日常評價 1)、設立成長記錄袋。設立成長記錄袋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歷程時,我們主要採取建立成長記錄袋的方式,反映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與進步歷程,幫助他們不斷總結學習情況,增強學好英語的信心。在學生的成長記錄袋中,我們主要讓學生收集:最滿意的作業,創意單詞設計,文配圖作文,英語小日記,自編故事,英語兒歌、童謠,英語閲讀卡,最漂亮的小製作,英語小報,單元知識總結,專項評價(作業完成量和考試成績),階段評價調查表等等。通過成長記錄袋的建立,使學生在一點一滴的激勵中真正體驗到自己的變化和成長。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也為教師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改進教學,實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據。 2)、每週一次閲讀評比。1—4年級每生一份“閲讀卡”,5、6年級是閲讀手冊,記錄課外閲讀情況。教師每週評價一次。 3)、每月一次閲讀測試。學校把每週一句,校本閲讀材料納入常規學科測試“月考”的考試內容。這種形式的測試不僅反饋了學生對校本閲讀材料的掌握情況,讓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也提高了學生閲讀的積極性和自主閲讀的能力。 4)、每學期一次閲讀比賽。根據本學期的閲讀計劃,每學期在第十八週進行全校英語競賽活動,競賽主要以試卷測試的方式進行,有單詞;短文、小故事閲讀理解;小作文等。 5)、結合學校的教學激勵方式,每學期評比“英語閲讀之星”。階段性成果 1、 學生學習能力得到培養 1)、閲讀興趣增強通過實驗的開展,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高,願學樂學,願寫樂寫。 英語閲讀寫作興趣非常喜歡喜歡不喜歡實驗班對比班 我們不但從學生的閲讀興趣,還從自覺閲讀、樂於合作、積極參與、口頭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均表明實驗班明顯優秀於對比班。 實驗前期實驗中期實驗班對比班實驗班對比班每天課外閲讀10分鐘樂於與他人合作閲讀積極參與課堂閲讀活動樂於實踐 2)、閲讀能力提高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學生的語言輸入量大大增強了,閲讀能力明顯優於普通班的學生。 班級實驗班對比班閲讀題目優秀率寫作優秀率及格率 3)、綜合素質提升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的視野開闊了,綜合能力不斷提升。柯鈺冰、佘康綿、周思瀚等學生參加全國國小生英語競賽分獲一、二、三等獎;蔡於蕾、文函等參加全國國小生英語手抄報比賽分獲一、二、三等獎; 2、教師整體素質得以提升課題實驗過程中,老師們不斷學習,積極實踐,更新了教學觀念,增強了科研意識,教育科研能力快速提高。教師積極上閲讀研討課,並且擅於總結,理論聯繫實際,研究成果在各項評比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具體如下: 1)、發表論文國小英語課堂閲讀教學評價表 學校: 班級: 姓名: 評價指標

紅星、黃星、綠星、白星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能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閲讀任務

能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思考閲讀材料的內容

能帶着問題快速閲讀,梳理全文信息

能通過上下文猜測生詞的詞義,排除閲讀障礙在閲讀中,能利用簡單的學生英漢字典等工具書查找不認識的單詞通過整篇章的學習,歸納,交流,自己的聽,説,讀,寫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其次,我們設置紅星、綠星、白星三種顏色的星星評價老師的教學,紅星表示你認為老師本節課能當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綠星表示老師的教學基本達標獎;白星表示尚有不懂的知識點。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學生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評價。(見附表)英語課堂教學星級評價表

教學內容: 評價人姓名:

存在問題

1、某些學生思想上不夠重視,存在“懶惰”現象,不能夠從主觀上積極主動配合,有“應付”現象。

2、在一年多的研究中,我們主要研究不同年級、不同話題的閲讀教學研究,初步構建了各年段的閲讀教學模式,但還不成熟。同時,不同課型的閲讀研究還需下一階段全面展開研究。

3、過於依賴現成的課外閲讀材料。從某種意義上來説,現成閲讀材料雖然圖文並茂,趣味性強,但有些不是很適合我們學生的實際。校本閲讀材料、閲讀方法多樣化的培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4、課題的開展雖然經過了理論學習和研究探討活動,但總覺得缺少專家、學者高層次的指導和點撥。

下階段工作

1、進一步提供豐富的閲讀資源,提高學生的英語閲讀興趣。

2、完善各年級閲讀課堂教學模式。

3、有計劃編寫校本英語閲讀教材。

4、加強理論學習,加大向專家、學者請教的力度,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學校請教、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7mzpj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