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關於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社會參與性的調研

關於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社會參與性的調研

內容摘要本文從青年文化歷史演進的視角出發,通過調研實證,論證以中等收入階層青年為主體人羣的青年文化時尚將成為目前以及未來一個階段最具時代特徵、最為活躍的青年文化的組成部分,而積極的社會參與性是其最為顯著的特徵。本文對代表這一文化時尚的青年民間團體參與社會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了重點考察,並對共青團如何發揮好這些團體參與社會的積極性,增強其服務社會的功能提出了建議。關鍵詞青年文化時尚 民間團體 社會參與一、興起中的第三代青年文化時尚從歷史演進的角度考察,青年文化正處在一個代際轉換點上。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青年文化與主流文化基本上統一,沒有出現相對獨立於主流文化、具有青年獨有價值觀念和特有行為方式的青年文化。而以1976年的四五運動為標誌,我國開始出現相對獨立於主流文化、青年羣體中所特有、為青年人所分享的青年文化現象。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青年文化逐漸遊離主流文化,並與主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對抗,登上了社會生活舞台。可以説,中國當代青年文化產生於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變革與青年自我認識和社會定位轉變的相互作用。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是當代青年文化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青年文化最常用的表現形式是文字,即詩歌、小説,除此之外,有歌曲、影視和服飾。這一階段青年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對抗性比較強烈,朦朧詩、崔健的搖滾歌曲、王朔的小説等處處體現着對當時主流文化的反叛,男青年留長頭髮、穿喇叭褲等日常生活方式也具有對抗主流文化的態勢。這一階段青年文化的關注重心是政治,這源於青年對社會政治和自身現實的關注,體現了青年的社會參與熱情,其突出表現就是青年羣體直接訴諸集體行動的實踐熱情。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青年文化基本上從與主流文化相對抗為主導,或以某種政治理念或社會想象為主導,轉變為以個體或羣體情感的表演展示為主導,青年的參與熱情和參與程度都大幅降低,特別是在政治參與方面。這一時期代表青年文化時尚的是流行於15至25歲青少年中間的娛樂活動以及相關產品和消費方式,包括街舞、塗鴉、嘻哈文化、街頭籃球、滑板、電子遊戲、漫畫以及相關的角色扮演、形象設計等新娛樂文化形式,還有包含這些文化元素的服裝、飾物、裝備等產品。其表演性傾向,體現為青年文化的無內容化、表面化;體現為青年文化與主流文化的疏遠;體現為青年文化的非社會指向性和非政治性,以表演性為主導的青年文化帶有情感宣泄的味道——“我表演給你(主流文化)看”。 如今,街舞、動漫、cosplay依然吸引着25歲以下的青年羣體,但近年來正以加速度興起的,以年齡在25到40歲之間的職業白領、自由職業者、私營企業主等中等收入階層為主體人羣,以交友、社會公益等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青年文化時尚,已經越來越展現出明顯區別於前兩代的文化特徵。我們認為,區別於青年文化發展第一階段的對抗性和第二階段的表演性,積極的社會參與(非政治參與)性是這一興起中的青年文化時尚的最鮮明特徵。我們同時認為,正在興起中的這一青年文化時尚,將替代以低齡青年為主體的表演性青年文化形式,成為最反映當下經濟社會環境和社會結構變化特徵、最具時代感、最能代表未來一個階段青年文化主要特徵的文化形式。二、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具有顯著的社會參與性本次調研,我們在全市範圍內具有較大規模、較大影響力的138個青年民間團體中,按照交友類、車友類、户外運動類、時尚藝術類、公益類等五個主要分佈領域,隨機選取20個團體,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訪談側重於瞭解該團體的規模、內部管理等基本發展情況,問卷則專門針對能夠表徵團體社會參與性的方面進行問題設計。調研顯示,近年來興起的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具有顯著的社會參與特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普遍重視外界對團體的評價。在“是否重視外界對團體的評價”這一問題上,受訪的20家青年民間團體全部選擇重視外界的評價。和上一代青年文化時尚注重自我表演宣泄、疏離於主流文化相反,目前新興的青年民間團體重視自身在主流社會中的形象,希望得到來自社會的正面的評價和認可。第二,利用媒體積極拓展社會影響。在“一般以何種方式提高團體的社會影響力”這一問題上,絕大多數受訪團體選擇組織團體活動並通過媒體報道、團體自辦網站宣傳這兩種方式提高團體的知名度。這些團體的活動新穎時尚、比較符合媒體的新聞選擇標準,往往能夠獲得媒體的報道,一些具有創意的活動甚至能夠引起媒體爭相前來,廣泛報道。對於“團體活動是否被媒體報道”,受訪的20家團體都選擇“有”,其中16家有專門負責對外宣傳或接待媒體的人員,15家開展活動時主動邀請過媒體記者前來採訪,這都體現出強烈的主動擴大自身社會影響的意願。第三,重視社會參與。受訪的20家青年民間團體全部組織或參加過社會公益類活動,而且不少團體參與公益活動的次數、頻率都不低,有的團體其性質雖然不是以從事公益活動為主,但在交友、聚會、户外運動等主題活動之外,也有自己的公益項目。值得一提的是,調研發現,目前許多公益類團體的創始人和骨幹,都是户外運動或者揹包遊愛好者,他們在户外運動團體活動時結識,志同道合,熱衷社會公益,衍生出新的公益類團體。此外,在20個團體中,有18個團體與政府部門、共青團、青聯、專業協會等進行過活動合作。第四,注重自身資源的社會化、市場化運用。在“團體有沒有利用過集體的力量讓成員享受優惠服務,比如團購享受折扣” 這一問題上,有14家團體表示“有”,説明這些團體已經有意識的運用集體力量,在社會上為團體成員爭取利益。另外,有13家團體已經或者有計劃運用自身在青年時尚文化領域的特色資源,進行商業開發,通過市場化經營,獲取利潤,促進團體進一步發展。調研中瞭解到,不少團體採用“俱樂部營造氛圍吸引人氣,註冊實體公司負責商業開發運營”的模式。這説明,這些新興的青年文化團體,在表達文化、生活方式的興趣和態度之外,還具有較高的經濟意識、經營意識,許多團體負責人都認為,青年文化時尚具有良好的產業化發展前景。三、關於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社會參與性的分析通過訪談,我們勾勒出新興青年文化團體的成員構成,包括職業白領、私營企業主、公務員、自由職業者、教師以及少部分大學生。成員的人羣分佈特徵,從內部決定了這些團體的社會參與特性。職業白領、私營企業主、自由職業者等羣體,享受到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更加開放包容並保持穩定的益處。作為改革的受益者,他們在思想意識上基本與主流一致。同時,作為新興社會階層,他們也有比較強烈的向社會展示自己、傳播其文化觀念的意願。因此,與前兩代相比,他們不會和主流對抗,也不會有意疏離主流文化專注於自我價值觀念的“表演”,於是,積極廣泛地介入社會、參與社會成為他們的特徵。此外,作為傳統領域人羣的公務員、教師等,更加不存在“對抗”、“疏離”主流的問題,並在新的青年文化時尚引領下,交友聚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新興青年民間團體成員的主要年齡段是25至40歲,和上一代以15到25歲青年作為青年文化時尚的帶頭人相比,這些青年擁有更高的知識文化素養、更充實的經濟基礎、更豐富的社會經驗。同時,作為新興社會階層,在思想上、生活方式上又具有明顯的追求新穎、講究創造的要求,在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對社會主流文化的影響也將更為有力。例如,XX年國內銷售量第一的華潤雪花啤酒在XX年一項有獎促銷活動中,獎品不再是傳統的筆記本電腦或者出國旅遊之類,而是與科學家以及discovery攝製組一起,探險我國的邊境線,具有明顯迎合新興青年文化時尚的印記。此外,在“單位人”走向“社會人”的過程中,城市裏個人原子化趨勢衍生出青年交流、交友的需求,新興青年團體的迅速發展,成為幫助青年社會化的重要形式。同時,日益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社會公共領域的不斷擴大,國家對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視,都為這些新興青年團體參與社會提供了越來越廣闊的空間。四、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在社會參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調查顯示,受訪的20家青年民間團體中,只有1家在民政局註冊成為社團,還有4家通過工商註冊成為公司,其餘15個團體,若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均不具備合法身份。這15個團體中,有14個表達了能夠註冊成為合法社團的願望。目前青年民間團體要註冊成為正式社團,政策門檻很高,身份問題已經成為阻礙這些團體更廣泛、更深入地參與社會活動的根本性制約。團市委下屬上海青年家園民間組織服務中心的成立,通過對這些團體授信支持等方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問題,但根本性的政策制約依舊存在。與此同時,有四分之一的團體對國家在社團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不瞭解,這對於他們參與社會開展活動,是個大的隱患。除自身開展活動外,限於自身力量以及身份問題,和政府部門、共青團、專業協會等具有官方背景的機構合作開展活動,是青年民間團體參與社會的重要形式。但調查發現,在18家有合作經歷的受訪團體中,只有3家表示“合作比較愉快”;其餘15家在相關的多選項中,有6家選擇“彼此價值觀差異對合作造成負面影響”,10家選擇“彼此工作流程、工作方式不一樣,對合作造成不利影響”,10家選擇“合作時,在活動決策權等環節,過多喪失團體獨立性”。團體中比較典型的意見是,官方機構還是顯得過於強勢,工作方式往往會扼殺團體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此外,一些依託居民區業主論壇形成的青年團體,隨着業主論壇在居民區內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參與社區事務的程度不斷加深,但在微觀而複雜的社區治理結構中,作為新興力量,並因為民間團體的身份,缺乏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往往遭受阻力,團體領袖承受巨大的壓力,團體的活動空間被打壓,而團體缺乏有效的自我保護手段和可以請求支持救濟的渠道。五、發揮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服務社會的作用黨的xx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完善社會管理,健全社會組織,增強服務社會功能。當前,新興青年文化時尚正成為新時期青年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新興青年民間團體迅速發展,並展現出積極參與社會的意願。發揮好他們的參與熱情,增強他們服務社會的功能,是新時期共青團工作的重要機遇。第一,堅持開拓創新的工作態度。做青年民間團體的工作是個新領域。我們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畏首畏腳,不瞻前顧後,不能因為求保險而不敢作為。調研中,絕大多數團體對上海青年家園民間組織服務中心的工作表示肯定,我們應該進一步發揮中心的作用,完善機制,拓展輻射面,整合更多資源,增強服務青年民間團體的能力。第二,堅持開放包容的工作心態。青年民間團體種類豐富、各具特色,都有各自的團體文化主張和行事規則。在做這些團體的工作時,要堅持引導的方式,在合作中注重指導的有效性,注重主體的平等性。調研中,受訪社團對於“在與官方機構或者具有官方背景的組織共同活動過程中,希望與他們保持怎樣一種關係”的問題上意見相當一致:可以接受指導但並非從屬,應該是平等主體之間的友好合作。因此,包括團組織在內的官方機構與青年民間團體合作時,要注意克服自覺或者不自覺流露出來的工作方式上的強勢。第三,主動幫助新興青年民間團體完善自我管理,促進其健康發展。可以開辦團體骨幹培訓班,提高團體骨幹的綜合素養。可以定期對團體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及時掌握動態,瞭解團體發展的困難和需求,盡力為他們排憂解難,做好服務工作。建議對新興青年民間團體每年開展一次大的摸底調查,編制研究報告,掌握髮展規律,並據此針對性的開展工作。第四,發揮好組織協調作用,整合資源,更好地發揮青年民間團體服務社會的能力。調研發現,缺場地、缺資金是大部分青年團體,特別是公益類青年團體面臨的困難,對此,團組織可以發揮協調作用,一是在團體之間牽線搭錢,促進資源組合,使團體活動發揮更大社會效益。二是聯合多個團體,以集合式、規模化的活動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商業資源的關注,募集到更多財力物力,實現活動效果更大化。三是爭取黨政資源,推介優秀的青年民間團體以購買服務等方式籌集資源,推動青年民間團體的發展。四是在新興青年團體身份合法性的問題上,以務實靈活的方法,為他們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陳鵬庭、陳君、沈蔚)

關於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社會參與性的調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3v0j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