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我縣支農投資整合工作的思考大綱

我縣支農投資整合工作的思考大綱

xx縣域總面積1500多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約160萬畝,耕地面積約28.4萬畝,園地面積約16萬畝,光照充足,雨水豐沛,農業資源尚屬豐富。XX年底止,xx縣有農業人口39.9萬,約佔全縣總人口的90%,農民人均純收入4087元,遠低於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7335元,全縣農業總產值8.85萬元,佔工農業總產值的7.4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0:56:34。不難看出,我縣是一個城鎮化水平低、農業產業發展不充分、農村基礎薄弱的欠發達山區農業縣。黨的xx大提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大了支農惠農政策力度。我縣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目標,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村,關健是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業投入、提高農民收入。近年來,在政府性資金的引導下,我縣農業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資金使用上還存在許多問題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益。隨着各級政府支農資金的額度逐年增加,加強政府支農投資的整合,提高支農資金使用,已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我縣支農投資整合工作的思考大綱

一、我縣利用政府支農投資的基本情況

根據初步統計,XX年-XX年我縣政府支農資金約53400萬元,支農資金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用於土地整理、中低產田改造、河道整治、千庫保安、農田水利建設等,共安排資金約15200萬元;二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主要用於康莊工程、農村飲用水工程、中國小危房改造、鄉村衞生院(所)建設、農村文化站建設等,約安排資金24900萬元;三是扶貧開發資金。主要用於以工代賑、救濟、低保、新型合作醫療、失地農民保障、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設等,約7100萬元;四是支援農村生產性支出。主要有農業產業化資金、退耕還林、生態林建設、糧食直補等,約6200萬元。

二、利用政府支農投資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我縣充分利用中央、省、市一系列惠農政策,加大政府對“三農”投資力度,廣泛調動農民自主創新意識和生產積極性,農業發展明顯加快,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民收入明顯增加,農村經濟社會得到全面發展。

1、村容村貌明顯改善。一是鄉村康莊工程累計完成路基工程391.2公里,完成路面工程501.6公里,完成通鄉公路改造116.2公里。目前止公路通達行政村數有511個,通村率79.6%,硬化路面通達行政村480個,硬化率74.8%。另外,為確保公路的安全使用,又投資對已完工的康莊工程項目進行安全設施設置和完善。二是開展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使110個村近10萬村民羣眾喝上清潔衞生的自來水。三是開展“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共拆除舊房7000多平方米,建設新房7800平方米,硬化或改造街道3XX平方米,建設了1個壓縮式中轉站、39個地坑式中轉站和4個垃圾處理點,新增垃圾箱(池、房)681個,新增公共廁所127座,消除露天糞坑6979個,進一步完善“户集、村收、鎮(鄉)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置系統,垃圾收集率達到6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以上的目標。農村髒、亂、差現象得到初步治理。

2、農田水利建設有突破。自開展土地整理以來到XX年共完成土地整理項目54個,整理面積12.83萬畝,建成標準農田11.79萬畝,新增耕地2.938萬畝,建成灌排渠道12多公里,機耕路13多公里。農田水利建設完成14座水庫的安保工程、35座山塘的除險加固工程、整治河道29.8公里,新建或改造農田小水利100多處。農業生產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有力推進了我縣農業現代化建設。

3、農村經濟持續增長。在優化農業結構中,我縣因地制宜,大力推進茶葉、高山蔬菜、畜禽養殖、食用菌、蠶桑、小水果等主要農產品的基地建設,初步形成了3.63萬畝茶葉、3.49萬畝高山蔬菜、200萬羽家禽、4000萬袋香菇、4.36萬畝蠶桑、8.18萬畝小水果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區域特色產業板塊正在壯大。同時實施強龍工程,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全縣已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9家,其中農產品加工型農業龍頭企業14家,聯結畜禽、高山蔬菜、茶葉、水果等生產基地超過15萬畝,有3.4萬農户通過各種形式與龍頭企業建立了穩定的聯繫。通過發展來料加工,全力推進勞動力轉移,引導、幫助農民從第二三產業中獲取收入,22個鄉鎮235個行政村設有來料加工點357家,帶動13000多人就業。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基礎不斷強化。

4、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得到加強。一是全面落實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學雜費,實施農村中國小“四項工程”,發放助學券16197張,發放營養餐券9740張,改造學生宿舍、食堂建設項目54個及培訓教師、名校長。二是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善農村醫療衞生條件。XX年我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有337896人,參合率為85.4%。至6月底止,共報出基金726萬元,農民受益面從XX年的2.18%提高到40.7%。三是以提高農民實用技術和促進農民轉移為目標,實施“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培訓農民51200人次,轉移就業9000餘人。四是加強農村文化户建設,積極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繁榮了農村文化事業。

三、利用政府支農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各級政府投資規模的不斷加大,為我縣農業農村的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在資金使用上暴露出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

1、管理部門多。我縣直接管理和分配支農資金的有發改、財政、科技、水利、林業、國土、農業、交通、民政等十多個農口部門和涉農單位。管理部門多必然造成統籌協調難,主要表現為項目申報各自為政,多頭申報;項目資金管理方式方法多樣,政出多門;計劃下達形式各異,既有發改委或財政直接下達的,也有發改委或財政先下達到行業主管部門,然後由行業主管部門下達到地方的,還有由發改委、財政與有關部門聯合下達的或由行業主管部門直接下達的。部門之間互相配合不夠,影響工作效益和投資效益。

2、存在一定項目交叉重複現象。不同渠道的支農資金在資金使用、項目佈局、建設內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重複,如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在農業開發和水利兩個部門存在重複;水土保持項目在水利、林業兩個部門均有安排;扶貧開發中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工代賑及公路建設項目有相同的建設內容。項目的交叉重複現象,造成不同渠道的投資相互配套,給資金和項目管理帶來困難,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3、資金使用分散。農業項目點多面廣,單個項目投資額較小。一些部門在安排支農投資時撒“胡椒麪”,甚至出現“人情項目”,人為造成項目數量多、資金使用分散,難以形成支農資金集中使用的合力。

4、資金到位中間環節多。在資金撥付上,不同來源的資金撥付渠道不一。財政的錢要層級撥付,資金到位相對緩慢,影響了項目的實施進度;行業部門的錢按條條撥付,有些資金在部門內部運轉,造成資金沉澱現象,使資金不能及時到位。

5、地方配套難。我縣是個欠發達山區農業縣,工業基礎薄弱,經濟欠發達,按照上級要求資金配套存在一些難度,

三、整合我縣政府支農投資的建議意見

針對上述問題,我縣將以實現支農資金高效運行為目標,按照“統籌規劃、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加強配合、規範管理、運轉高效”的思路,加強各類支農投資統籌協調、相互銜接、集中安排,着力解決投入分散與重複建設,建立支農投資穩定增長機制,提高政府支農投資宏觀調控能力和使用效益。

1、成立縣整合支農投資領導小組,建立組織協調機制

為更好地整合支農投資,科學合理地安排項目,建議成立縣政府整合支農投資領導小組,由縣政府主要領導、縣委分管領導、縣政府分管領導和涉農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對涉農項目的編報、項目的安排、資金的使用進行統一審定,並統籌協調支農投資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做好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並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做好溝通和協調工作。

2、制訂和完善綜合性發展規劃,充分發揮規劃的指導和統籌作用

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率必須規劃先行。建議各涉農部門深入調查研究,根據本縣實際和本部門管轄範圍,制訂水利、農業、林業、交通、生態建設等領域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重點、總體佈局和重點建設項目。縣整合支農投資領導小組根據各部門的發展規劃,制訂和完善縣級綜合性發展建設規劃,規劃要統籌全縣,相互銜接,重點突出,避免重複,對一些重大項目要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在規劃的指導下,今後所有渠道的支農投資和項目的編報、實施,都按照規劃進行統籌安排,避免項目申報和實施過程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偏離性和照顧性。

3、規範項目管理程序,嚴格項目管理辦法

針對各部門資金管理辦法各一的現狀,縣領導小組對各管理辦法進行集中梳理,制訂統一的涉農項目管理程序和辦法,在項目管理上做到“四制”,即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把好“四關”,即項目規劃設計關、工程施工關、資金使用關、工程驗收關,使每個項目成為高標準建設工程。凡政府下撥的支農投資一律由縣財政管理,縣財政按工程項目進度撥付項目資金。項目一經批准下達,就必須嚴格按計劃進行實施,不得擅自變更建設地點、建設內容,確需調整項目的必須由項目建設單位向涉農投資領導小組申報審定。

4、明確部門職責,加強項目監管

縣整合支農投資領導小組要負責項目的協調、溝通;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行業的規劃和管理,加強項目實施的技術指導和檢查監督;財政部門要加強資金的預算安排、項目的資金撥付和監督,保障資金的安全運行;審計部門要加強項目資金的審計監督力度。所有涉農項目資金都要建立專户,實行專户儲存、專款專用。項目建設單位要嚴格控制項目支出,嚴禁開支與項目建設無關的費用,不得隨意突破項目資金預算,以免影響工程的如期順利實施。

5、創新支農投資管理體制。

鼓勵和支持社會投資參與涉農建設,要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充分發揮政府支農投資的指導作用,改變目前單一的、直接的、無償的政府支農投資方式,吸引社會投資,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等各種經濟成份從事農業建設。積極探索小型項目實行“以獎代投”的有效辦法,按照“誰投資、誰管護,誰受益、誰所有”的原則,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產權制度,明確產權職責,加強建後管護,解決產權不清、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等問題,提高支農投資使用效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n43g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