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7篇)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7篇)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1

歷時兩週的教師“同課異構”擂台賽和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展示評優活動到現在為止,正式落下帷幕。此次活動歷時時間之長,參評教師人數之多、規模之空前、效果之最佳。50餘節課,精彩紛呈,節節都有自己的亮點。具體突出了一下“五個做到”: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7篇)

一、敢於“標新立異”彰顯自我教學風格

“同課異構”其目的就是讓教師發揮自己潛智,對同一節課,設計出超出常規的、不同他人的、體現自我教學風格的、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一致認為,上課教師不唯書、無定法、有創新。同一節課內容,沒有一個照書順水推舟教的,而都是經過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細心加工、巧妙設計,創新出求新求異的教學案。雖是同一課內容,老師們的教法,學生的學法真的不一樣,但是取得課堂的最佳效果是相同的。就是科任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功展示”也是如此。他們敢於挑戰常規課堂,敢於標新立異、創設富有活力的學堂,讓自己的教學風格得以彰顯。

二、迴歸本位,重教重學

課堂本位就是通過教師有效的教,順着學生學的需要教,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一致反映,我們的教師變了,變得更加聰明、睿智,課堂上富有活力。以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不見了,一問一答式的課堂不見了。而通過教師精心設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時為普遍。課堂上讀書畫圈、動手操作、技藝訓練、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彙報交流等有效學習場景,隨時可見。現在我們老師敢教、會教。基本把握住了學生能獨立學會的引導學生自己學會;獨立學會有困難的啟發學生合作學會;對較深難的知識老師教會。課堂上教師教的有智慧,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把教堂變成“學堂”。

三、敢於挑戰,追求“真實”課堂

所謂“真實課堂”就是在教師不提前接觸學生,在對學情及教學內容只做好預設,進行的即興教、隨機教、生成教。我們的大多數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都説:最讓他們舒服的是看到了真實課堂。教師教的真,學生學得真。看到老師用盡智慧、挖盡心思,在隨機調動學生學,啟發鼓勵學生學,把學生推進文本,融進教學內容中和知識探索中。雖然有時也出現教與學的碰撞和尷尬局面。但我們教師總能用適當的方法,調整到教與學的最佳狀態。達到最佳效果。

四、同台演技,彰顯“強師”風範

打造優師工程是我校多年來一直追求、永不放棄的目標,鼓勵教師做專家型、學者型的強師,是我們堅持的一貫主張。實現教師的“自我發展”永葆“強師風範”,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一致感到最讓他們知足的是培養出的典型教師真的再次驗證了個人的實力,守住了“強師”的尊位。本次活動是對我校“十五”、各級各類教學典型教師課堂教學的大比拼。我們就是想讓典型教師同台演技,一決高下,沿着自己的發展軌跡和目標讓自己發揮的“最好”,看來我們的目的達到了。今天參加展示的7名教師大都是本學科目前取得的最高層次榮譽的典型教師。讓大家盡情欣賞,從中受益,學習“大師”風範。

五、全員參與,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提高

本次活動具有全員性,其目的就是給每位教師提供公開教學的機會,以此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這一點,我們也做到了。

據評委統計應參加本次活動56名教師,實參加講課51人,參與率是較高的。他們一致認為本次活動是我校“十二五”中、青年教師的一場課堂教學的大比舞。每位參賽者都能認真備課、細心研課、精心品課、創新上課。從課堂表現看,老教師寶刀不老,教學經驗厚重;中年教師思路創新、勇於“自我”,青年教師活力無比、出類拔萃。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2

歷時兩週的教師“同課異構”擂台賽和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展示評優活動到現在為止,正式落下帷幕。此次活動歷時時間之長,參評教師人數之多、規模之空前、效果之最佳。50餘節課,精彩紛呈,節節都有自己的亮點。具體突出了一下“五個做到”:

一、敢於“標新立異”彰顯自我教學風格

“同課異構”其目的就是讓教師發揮自己潛智,對同一節課,設計出超出常規的、不同他人的、體現自我教學風格的、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一致認為,上課教師不唯書、無定法、有創新。同一節課內容,沒有一個照書順水推舟教的,而都是經過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細心加工、巧妙設計,創新出求新求異的教學案。雖是同一課內容,老師們的教法,學生的學法真的不一樣,但是取得課堂的最佳效果是相同的。就是科任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功展示”也是如此。他們敢於挑戰常規課堂,敢於標新立異、創設富有活力的學堂,讓自己的教學風格得以彰顯。

二、迴歸本位,重教重學

課堂本位就是通過教師有效的教,順着學生學的需要教,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一致反映,我們的教師變了,變得更加聰明、睿智,課堂上富有活力。以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不見了,一問一答式的課堂不見了。而通過教師精心設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時為普遍。課堂上讀書畫圈、動手操作、技藝訓練、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彙報交流等有效學習場景,隨時可見。現在我們老師敢教、會教。基本把握住了學生能獨立學會的引導學生自己學會;獨立學會有困難的啟發學生合作學會;對較深難的知識老師教會。課堂上教師教的有智慧,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把教堂變成“學堂”。

三、敢於挑戰,追求“真實”課堂

所謂“真實課堂”就是在教師不提前接觸學生,在對學情及教學內容只做好預設,進行的即興教、隨機教、生成教。我們的大多數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都説:最讓他們舒服的是看到了真實課堂。教師教的真,學生學得真。看到老師用盡智慧、挖盡心思,在隨機調動學生學,啟發鼓勵學生學,把學生推進文本,融進教學內容中和知識探索中。雖然有時也出現教與學的碰撞和尷尬局面。但我們教師總能用適當的方法,調整到教與學的最佳狀態。達到最佳效果。

四、同台演技,彰顯“強師”風範打造優師工程是我校多年來一直追求、永不放棄的目標,鼓勵教師做專家型、學者型的強師,是我們堅持的一貫主張。

實現教師的“自我發展”永葆“強師風範”,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一致感到最讓他們知足的是培養出的典型教師真的再次驗證了個人的實力,守住了“強師”的尊位。本次活動是對我校“十五”、各級各類教學典型教師課堂教學的大比拼。我們就是想讓典型教師同台演技,一決高下,沿着自己的發展軌跡和目標讓自己發揮的“最好”,看來我們的目的達到了。今天參加展示的7名教師大都是本學科目前取得的最高層次榮譽的典型教師。讓大家盡情欣賞,從中受益,學習“大師”風範。

五、全員參與,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提高

本次活動具有全員性,其目的就是給每位教師提供公開教學的機會,以此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這一點,我們也做到了。

據評委統計應參加本次活動56名教師,實參加講課51人,參與率是較高的。他們一致認為本次活動是我校“十二五”中、青年教師的一場課堂教學的大比舞。每位參賽者都能認真備課、細心研課、精心品課、創新上課。從課堂表現看,老教師寶刀不老,教學經驗厚重;中年教師思路創新、勇於“自我”,青年教師活力無比、出類拔萃。現已形成了一支教學理念新、富有活力、敢於創新、整體發展、追趕優秀的教師隊伍。

方才我們欣賞了以上7節課,可以説節節精彩,讓我們聽了舒服,感到是一種享受。他們之所以有這樣厚的功底,絕非是一日之功。我國小一貫提倡教師要人人有發展,但不求同步發展,提倡人人有風格,但不求同一種風格。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的發展計劃,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課堂上都要追求有厚功底,為此對我們教師提出以下要求。

一、多學習

多向名師學習,讓名師的經驗發揚光大。經常聽名師的課,通過互聽互評或校本集備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同時也要求名師做好帶教、幫教,促進我們教師整體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多琢磨

現在有個新提法“要上好課必須要先磨課”。磨課的過程就是對教材內容,教與學的方法進行細加工的過程,不通過磨課不可能上好課。簡言之,不磨課教師心中就無數,心中無數怎能上好課。因此在備課中就要磨教材、磨教法、磨學生、追求課堂最佳效果。

三、深研究

“新課程”需要研究型教師,如果不研究或者研究不深,新課程的實施就不會得到突破性的進展。那我們重點研究什麼?研究教師該如何教、學生該如何學。這是新課改研究的核心問題。今天這7節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教師把學生推到了學習主人的位置,讓學生“真學”。有一位教育專家這樣提過,如果在老師的課堂上看不到學生“真學”是一種最大的悲哀。現在我們追求的應該是真實課堂,要凸顯真實課堂本色,就是處理好教與學,擺正教與學的關係,必須明確我們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指導者、參與者,應順學而教、因學而導、隨機生成,堅決反對滿堂灌、滿堂問等低效做法。要學會欣賞學生,培養學生讀書、質疑、專心聽講、獨立思考問題、探究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真正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迴歸課堂本位。

重實效:

追求教與學的最佳效果。教師課堂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無論是什麼課,什麼課型,都要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實踐能力。一節課,應該是多種感觀的協調活動,課堂上都要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動眼、動口、動手以及親身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既長知識,又長智慧。無論什麼課堂教師要把發展語言、培養思維能力,培養應用意識放在首位,課堂上要讓學生多思多想、多做,教師要培養學生會思、會想、會做,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讓我們的學生能説會做,讓教堂變為學堂。

注重實效,就要面向全體學生,讓課堂成為全體學生的課堂,特別要關注差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表現。在這一點上我們有的老師做得好,把“學會”的底限定在差生的標準上。但有的老師做得不足,課堂上一味提問優生,好像課堂提問就是給優生準備的,因此我們必須調向,本次活動的評選就有這樣一條評價標準“要面向全體學生,要隨機而教”,這也是我們今後課堂必須落實的一項目標。

修素質:

對我們教師而言“上課”不難,但上好課難,要上好課必須得有高素質。現在我們隊伍建設目標是促進教師的內涵發展。“內涵”指什麼?就是指“素質”。素質不高不可能上出好課。那麼我們課堂教學高素質如何表現。

1、具有較強的處理教材,駕馭教材的能力,能較好的用教材教。

2、精通教法,培養“會學”輔導得法,訓練有道,課堂效果好。

3、有較強的調控能力,善於啟發、因勢利導,運用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4、語言清晰,簡練、説普通話,教態自然大方,板書書寫工整,設計合理。

5、教具演示規範、準確、課件製作、科學、使用高效。

同志們:學無止境、研無止境,課堂教學就是一門藝術,只有“藝高”才能讓你有底氣,才能讓你課堂昇華,達到至高至極的境界。真誠希望大家加強“研修”早日修成“真功”,成為教學的強師。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3

音樂同課異構活動在我園已開展多次,每次活動中都能看到執教老師們的認真努力付出後的喜悦成果,都能在聽、評的過程中學到很多。事實也證明,在我們的不斷探索中,我園的音樂教學在創新中不斷的進步,而且老師們都能根據孩子的特點,成長的需要開拓新的教育手段及方式。11月22—23日大班年級組開展的音樂同課異構活動再次讓我們看到了老師們的智慧,看到了老師們的創新。此次活動可謂是精彩紛呈,仍然是圍繞兩首樂曲,分別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活動中,教師們根據給定的音樂,結合自己所積累的經驗,認真的分析音樂的結構,精心設計教學情境,紛紛採用課件、情景故事、兒歌等形式,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個想象自由、愉悦表現的空間,孩子們在教師的激情引領下大膽地表現了自己,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開啟了幼兒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感。

反思這這次活動,老師們都展現出了自己的風采:

學校向老師的《森林音樂會》:教師以故事導入活動,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準備的一些圖片色彩鮮明,符合舞會的主題,教師為幼兒準備的頭飾也給活動增添了樂趣,分段讓幼兒感知音樂的節奏,活動思路很清晰。在遊戲中,教師還可以分組遊戲的形式開展遊戲活動,讓幼兒分別扮幾種動物,同時老師要大方熱情的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與幼兒互動起來,這樣既不會顯得遊戲時混亂的現象又增加了活動的氣氛。

學習《大花貓和小老鼠》:活動以大花貓和小老鼠之間詼諧幽默的場景貫穿整個活動,思路清晰完整有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充分利用自己豐富的肢體語言吸引着孩子,孩子們在音樂中體會着遊戲的樂趣,在遊戲中表現出了音樂的節奏感。

因為老師在活動中不斷地強調遊戲的規則所以大部分幼兒都能隨樂有序地遊戲,有幾位孩子想出的模仿貓走路的動作十分形象,孩子們的創造力也得到了發揮,最後配班老師參與的遊戲更是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還對孩子進行了情感教育,做事情可不能急性子。要是在遊戲時增加一個遊戲環節(如:被抓到的老鼠就要扮演貓再次遊戲)就更加能體現出遊戲的趣味性。

學習《小小音樂會》:利用舞蹈視頻讓幼兒欣賞,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分段讓幼兒感知音樂的ABA的結構,並在分段欣賞音樂時強調節奏的快與慢,所以幼兒的音樂節奏把握的很準,在用樂器打節奏部分幼兒的節奏打的很整齊,最後的分組遊戲也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筆,彷彿把我們都帶到了一個原始舞會上。活動中教師的表現不夠大方,有點拘謹,動作單一,如果在動作的編排上再誇張一點就更好了。

學習《十二生肖大聚會》:以為十二生肖舉辦音樂會為主線開展活動,教師的設計很有創意,音樂分為三段,十二生肖分為三組走紅地毯,而快的部分則為歡呼,即有新意,幼兒又容易感知音樂的節奏。教師讓幼兒隨樂曲説兒歌,即新穎,又讓幼兒加深了對樂曲節奏的把握。教師可讓幼兒分別扮演十二生肖裏的動物進行情境表演,這樣會更有意思。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4

為提升校本教研的實效,探討教學模式的多樣性,三月至四月,我校舉行了“同課異構教學活動”。

本次活動我們政史地組共有七、八、九三個年級的15位老師參加上課,活動後隨即召開了評課教研會,上課和聽課的老師進行了交流,各位老師對本次同課異構的每節課都進行了點評,提交了活動反思,根據課後檢測結果的打分情況,推選出楊愛軍、張輝、王波等老師作為我組代表參加校示範課教學活動。

綜合活動後的討論和反思,總結如下:

一、活動中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

本次活動,七、八、九年級的15位老師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在授課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態,大部分老師採取了課堂討論的形式,在自主閲讀中發現問題,找尋答案,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蒐集、處理、獲取新知,吻合了新課改的理論基礎。

在教學的組織形式上很多老師能主動採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大膽的嘗試高科技給教學帶來的諸多方便,值得提倡。

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基本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並引導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裏以楊愛軍、姜鵬、王波等老師的課體現的最為明顯,他們選用生活中的一些與科技有關的典型事例和動畫效果來輔助教學,、使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發,做到了化繁為簡,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既突出了同又顯示了各自的教學魅力

這次活動,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同”的前提下,課堂上更多地呈現的是老師個人風格之“異”。

我們這次活動是同一科目的教學內容相同,但就在這樣的前提下,對教材的處理和對課堂時間的把握以及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引導都個有不同。如同時七年級的歷史課,宋新榮老師注重對基本史實的落實和理清順序,與此同時,引導學生賞析《過零丁洋》,從中挖掘歷史人物的精神和氣概,啟發學生愛國。而姜鵬老師則通過活靈活現的動畫設置,把學生帶入草原,體會當時的元朝遊牧民族的生活,用直觀明瞭的圖示將元朝統一的全過程展現給學生,降低了難度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還有8年級的思想品德課,那節課的理論性很強,但是李麗珍、楊愛軍老師卻遊刃有餘,在課堂上各顯神通,把難題突破,李麗珍老師注重對學生採用語言啟發和引導,並在練習時注重將一些審題、答題規律及時引導學生做以歸納。而楊愛軍老師選用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現代化高科技產品作為展示,調動了學生參與積極性,課堂引導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教學收效很高。

三、對本次活動存在的問題的探論:

1.教學目標的設定

目標制定清晰有致,合適可行的教學目標是追求高效課堂最佳的重要途徑。它既是高效課堂的靈魂,也是判斷教師教學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據。

參賽的15位老師教學目標各科總體上一致,都側重於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分析能力、知識概括遷移能力,具體的解決方式卻各不相同。但不管方式如何都應該基於對教學內容的正確而深入的探討,不能向個別老師的做法,一味的追求增加課外的閲讀和事例,導致材料大量堆積而不能做到用所學知識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透徹地分析事例,顯得課堂容量十分臃腫,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集體智慧在備課中發揮的不夠,目標是綱,不可忽視。而達成的最佳目標,是檢驗集體備課效果的重要一項,應重新審視。

2.課堂結構的安排。

這次活動中因為課時衝撞,除了兩位老師的課我沒來得及去聽,其餘本組老師的課我都沒落下,從整個課堂的組織情況來看,我們的教學都基本上採用了同一種模式:課前複習→學習新課→課堂練習→課堂小結→作業佈置。這種模式的確有它的合理性,但我覺得不應千篇一律,應根據這一課在教學目標的要求和考試中的考察情況有不同的側重點,不應每節課都面面俱到、新課內容的學習應該和相關的練習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行,不應被人為而生硬的割裂開。

3.教法的創新

在課堂中大家常用的教法是:問題啟發法、引導分析法、個別提問法、交流探究法等,但是各科都這樣,每個老師一上課都是不斷地提問很多問題,估計孩子腦子都會出問題,我想除了我們預先進行必要的設問外,可不可以將發現問題的時間、機會和提問的權利交給學生,師引導生教生。

4.課堂語言的運用

其實,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沒有條件做到每節課都能使用多媒體等教學輔助手段,更多的是靠我們自己的語言(包括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課堂用語能否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關乎我們的課堂收效情況的高低。這次的同課異構活動中,有部分老師的課堂語言就十分的有激情能做到有急有緩、有高有低、有激勵時的喜有反問時的疑、既不嗦又不漏知識點、適時停頓,如史小靈、楊愛軍等老師,而還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的語言卻很平緩、缺乏抑揚頓挫,不能很有效的引發學生的注意力,表達上還需要不斷地下功夫。

5.課堂的有效生成

一堂豐富生動高效的課,預設與生成必不可少。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是靜態預設在課堂中動態實施的過程。新課程注重教學的有效性,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而是對課前預設提出更高的要求。從檢測的情況來看,課堂預設和課堂的有效生成有很大的差距,這就要求我們從差距中不斷的發現自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次來促進我們的課堂駕馭能力。

本次活動,完全按照學校的要求進行,每節課中課堂要求的必備環節都不缺少,但觀其效果,就是有差異,這説明教學內容、過程的安排以及課堂的掌控都還需要加強。

四、對本次活動的反思

1.讓教研迴歸常態

有效教研,使公開課迴歸常態,變表演課為實驗課、研究課。常態課與公開有着明顯的區別,公開課上以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就變現的很突出,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和思維素質的培養。一旦迴歸常態,便應試教育方法佔據上風,教師便成了課堂的主宰。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中間找一個契合點,是今後教研的一個要點。

同課異構要求教師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鑽研教法和學法,以便各顯風采,各具特色,為集體研討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充分利用集體教研的優勢,在教學內容分析上下功夫,打開教師的教學思路,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2.正確看待同課異構中的“同”和“異”

在“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中,判斷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在於不同教師的“異”與“同”孰多孰少,而是在於教師在這一教學研討活動中,能否根據學生和教師的實際開展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不同年級甚至不同班級學生的閲讀能力差距是比較大的,這樣在教學上,及課後練習上,就要加大區分度。同課異構更應貼近學生個性及知識基礎,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無論怎樣的“異構”,最後還是“殊途同歸”,我們的最終目標還是“同”的。

總之,我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剛剛啟動,在活動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同時也收穫很多,在相互學習中反思自己,在不斷地反思中使自己以最快的速度進步。同時,同課異構的實施也優化了我們的教育教研方式,也為政史地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做了有益的探討。

在此,我代表本組全體成員説聲:感謝這次同課異構活動!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5

經過一個學期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校教師在教學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教師之間、學科之間形成了相互學習的氛圍,現將上段活動總結如下:

值得欣賞的是:

1、授課者的教育觀念,都在轉變,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課標的要求靠近,有意識的樹立起創新型教師的理念並在積極實踐。從知識的傳授看,由一言堂到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並主動獲取知識。

2、參與者態度端正,每位教師對所講的課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收集、查找了很多資料,並能精心製做各種教學課件,達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課堂上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的特點,大部分教師都能立足生活,將學生熟悉的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調動學習熱情。

4、注重材料的積累、收集、知識的拓寬、延深,不是就知識講知識而是把知識融於生活、融於社會,讓學生有充分發展思維的空間。

5、課型豐富、導入豐富、內容豐富、氣氛特別活躍,這都是為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方式。

6、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注重了學科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滲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放開嘴巴大膽地説放開思維大膽地想,放開手腳大膽的做。

值得反思的一些問題:

1、個別教師的參入不足。固步自封,不善於向別人學習。

2、有的還在走昔日陳路,沒能把握課改的新動向,這樣勢必影響學科的整體水平的提高。

3、機械照搬的現象較嚴重,沒有自己的獨創精神和風格。

4、個別課也有些作秀的影子,因為同學對老師全新的課型感到驚訝、木訥,回答問題好象是背下來的固定答案。

5、鼓勵學生髮言,肯定學生成績極其必要,但對知識的正確客觀的評價也同樣重要,有的老師對學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錯誤的知識沒有指導,這樣容易使全班同學迷惑不解。

優秀教師有:

語文:於翠萍 張百豔

數學:劉秀玲 傅秀華

英語:葛德芬 郝明玉

理化;孫 娜 馬立傑

常識:褚秀梅 張效芳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6

因為時間很緊張,沒有全面準備,只是把這次活動中呈現出來的一些問題和老師們平時較為疑惑的一些問題寫了出來,和大家交流。首先感謝老師們對本次活動的支持,這次活動所有的數學老師都參與進來了,大家都很用心,年輕老師認真精心的準備課,有經驗的老師不但課後要評課,有的老師課前還要對年輕老師進行指導,這是讓人感覺最温暖的地方,這説明我們是一個團結、共同進步的集體。

這次活動一共聽了八節課,聽完課以後心裏特別高興,覺得講課的老師們無論從教學理念上還是課堂表現上都進步非常快,讓人刮目相看。下面具體説説:優點:

一、課上得很樸實,注重了課堂實效性。

在課堂上尊重學生,注意了和學生的交流以及學生的體會,準備得很用心。比如呂老師在《圓的整理和複習》一課中,學生進行知識的整理環節,本來教學設計的是讓學生自己完成知識的整理,但是在他發現學生個人完成有困難時,馬上改變自己原有的教學設計,改為讓學生小組討論,説一説,再整理,這就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注重了實效性。在其他老師的課堂上也有很多這樣的細節,不再一一贅述。

二、課前認真鑽研教材,能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這次是同課異構的活動,通過課堂觀察和課前課後和老師們的交流,感覺老師們都注重了對教材的解讀。

三、創設生活情境,努力讓數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老師們在課上都注意了把數學學習和學生的生活相聯繫,生活情境的創設各具特色:比如馬淑玲老師《統計》一課中課前就讓學生統計青山泉的人口;結尾的小調查讓學生調查本年級男女生的人數,製成複式統計圖,並思考從中得到什麼信息。這些環節的設計都特別貼近學生生活。這些都貼近學生生活,拉近了數學和生活的距離,在努力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四、創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平台,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

呂老師在評王老師《圓的整理和複習》一課的時候説了一句話:説王老師把時間、話語權都充分的交給學生。這句話説得很好,恰當而且準確,王老師確實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到位,其他的老師在教學中也都給學生創設了學習探究的平台,努力的把課堂還給學生,注重了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學習能力。比如呂老師在課上讓學生自己歸納整理圓的知識,馬淑玲老師在《統計》一課中讓學生試着自己把單式統計圖合成複式統計圖等等,差不多每一位老師都能在課堂上做到“三個一”:有一條主線、有一箇中心、還有一個面(也可以説創設一個平台,讓學生去學習探究)。記得在上學期的教學中我們還在鼓勵老師們相信學生,敢於放手,讓學生動起來,從這學期的情況看老師們在落實新課標的思想方面已經跨出了一大步,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和本次老師們選擇的課型也有關係。)

五、課件的使用精彩紛呈。

為老師們以後的教學提幾點建議:

一、課前要多下功夫讀懂學生,讀懂教材。

我們平時總説老教師經驗豐富,老教師的經驗體現在課堂掌控和教育教學方法上,更體現在對教材,對同一年齡段的學生的熟悉和了解上,這是他們多年在教學實踐和學習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是年輕教師學不來的,所以,年輕老師能做的就是要要多下功夫讀懂學生,讀懂教材。

關於讀懂學生:只有充分的瞭解了學生的情況才能準確預設教學的目標和重點難點,預設課堂生成,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學期初省教學評估的時候,省教科所副所長,主抓國小數學的趙杏梅老師到永南去檢查,趙老師可以説搞了一輩子的國小數學教研,老太太説話很利索,當時我和兩位老師跟着一塊兒去學習,永南的老師講了一節二年級的《角的初步認識》,在評課的時候,找杏梅老師針對這節課給老師提了幾個問題:

(1)、學生今天學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什麼?

(2)、請説一説教材編排。

(3)、你覺得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這節課的主要困難是什麼?

(4)、這節課上完以後你感覺學生哪個環節學的不理想?在這四個問題裏面,有兩個就是關於讀懂學生的,一個是關於讀懂教材的,還有一個是關於課後反思的。有的老師可能覺得我的學生我瞭解,其實我們平時的瞭解只是泛泛的,針對某一項內容我們還可以做更具體準確的分析,更好的瞭解學生的狀況,更準確的預設難點和生成。

下面説説讀懂教材:讀懂教材第一步:要先認真研讀教材,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這部分我們可以做細一點,把每一個例題的編寫意圖,例題中每一個數據的使用意圖,每一個插圖的編寫意圖,課本中每句話的編排意圖,課本中活動旁邊的批註的意圖,每一個練習的意圖,教材要傳達的思想方法等等都要理解清楚,把教材徹底弄明白,這一點對年輕老師尤為重要,可以看參考書,但不要先看參考書,更不能依賴參考書。第二步:數學一條線,語文一盤沙,這句話説明數學的知識點之間是有緊密聯繫的,我們在解讀教材中還要注重知識間的聯繫。再説一點對教材的使用上大家有疑惑的地方:能不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前兩年有個提法是:用教材教不能教教材,提倡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這兩年老師們可能發現從國家到省到市,尤其是一些專家教研員聽課的時候,遇到改動教材的情況大都會問授課老師為什麼改動,這就給大家造成一種印象——教材不能改,當然有的評課老師也會直接否定教師改動教材。那到底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個人認為這兩種方法其實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教材是專家組通過多年的研究實驗才確定下來的,符合學生的學習和年齡特點,具有科學性,同時他的編排還要適應所有地區的孩子,所以它要具有普適性,可是我們教學針對的是某一地區的一部分學生,它在針對性方面可能就差一點。根據教材的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對教材科學性和普適性的東西保留,然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靈活優化教學素材(不一定非得優化,認為合適,可以不優化),使之更具針對性。比方説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處理,使之更貼近學生生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李雪《角的初步認識》一課上,老師在領着學生做練習的時候,課件上把課本練習上一個找角的習題的水管的圖換成了一幅鐘面的圖,其實水管圖比鐘面圖直觀而且簡單,在評課的時候趙杏梅老師就問為什麼要換,指出“換教材上的材料必須要有自己充分的準備”。(這裏把準備換成思考我更喜歡。)

二、給學生更大的活動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方法、鍛鍊思維、培養能力,得到提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課標還有這樣一句話:“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現在能給學生提供機會,那麼給學生提供機會了就達到目的了嗎?沒有,給學生提供機會是我們在在落實新課標的理念上跨出的一大步,但下一步怎麼走還繼續思考:在我們給學生提供的觀察、合作、實驗、推理等探究和活動的平台上,還要引導學生在探究交流的活動中學習交流、學習思考,感受和別人思維碰撞帶來的.快樂,感受探究有所收穫帶來的快樂,並從中學習方法、鍛鍊思維、培養能力。探討要有深度、有廣度,思維要有撞擊、有提升。不能淺嘗輒止,走過場。給學生一個探究活動的機會不是目的,達到語言、思維等方面的提升的目的,更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在以後的課堂上可以讓學生的活動更開放、更自主,預設更細化、更充分。

三、多維教學目標,注意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培養。

大家都有這種體會:孩子們在一年級入學時每個班和每個班的孩子水平沒多大差別,可是六年學上下來,能力就有了高下之分,教兩個班的數學老師體會應該更為深刻,有的班的孩子能力強,思維快,有的班就慢一些,為什麼?老師的教學對孩子的影響。數學學科因為其特點,可以看作是國小階段訓練學生思維的最重要的學科,學生開放型思維、逆向思維、舉一反三思維、質疑性思維等思維品質的形成和轉化、分類、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的行成,和國小階段數學學習中的訓練是密不可分的。在現階段的教學中,“知識為本”的現象非常普遍,大多數的課堂教學只有一個目標——就是以學生學會知識為目的,目標過於單一化,目光太短,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沒有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考慮。注重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不教傻學生。課堂上要讓學生形成思維活動,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讓學生的頭腦動起來並且有提升。最初教給學生的可能是一種方法,但慢慢可以轉化成一種能力。例如最初教給學生轉化的方法,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他還會去這麼想,慢慢就形成了一種習慣,多了就會上升為一種能力。

四、要關注課堂、關注生成、關注全體學生、注意細節。

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孫雙金曾説過:語文教學有三重境界,心中有案,關注教案的完成情況;心中有文,讓學生讀懂課文;心中有人,關注學生的發展。這句話放到數學教學中同樣適用:數學教學有三重境界:心中有案——關注教案的完成情況;心中有教材——讓學生學會知識;心中有人——關注學生的發展。我們在教學中也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第一種境界——走教案,我們可以達到第二種境界——心中有知識,想辦法讓學生學會知識;要力爭達到第三種境界——心中有人,關注生成,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對人的培養。

生成資源來自哪裏?一是教師精心預設,比方説老師可以預設一個情境衝突,引發學生的思考。二是課堂學習中自然生成,其實有時候學生在課堂上出現老師預設時沒有的東西,這可以理解為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更應該看成一種課堂資源,我們更應該思考怎麼利用這些資源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這兒我用幾句話來概括對“課堂生成”的一點認識:·精心地預設生成;·寬容地接納生成;·理性地認識生成;·機智地篩選生成;·巧妙地運用生成。關注全體學生,關注細節。(課堂生成的處理可以看做是一種細節、老師針對不同孩子思考和回答的引導評價是一種細節,甚至老師的不同語氣和笑容都是細節——關注細節,細節讓你更精彩)

五、老師的語言要準確、簡練、具有明確的引導性。

一是指提要求的時候,語言要明確,指向清楚,要讓學生通過你的話知道自己要幹嘛;

二是在評價或引導的時候,你的語言要有引導性或激勵性。比如:“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就具有名確的指向性——説説思維過程讓學生在説的過程中達到自省、修正方向的目的。

六、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學輕鬆的數學,學有興趣的數學。在這八節課當中,有的課學生的興趣沒有被完全激發出來,課堂氣氛比較平,缺乏亮點。興趣的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7

為加大課堂教學研究力度,實現學校教師的智慧共享,儘快探索出適合學校實際的語文學科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本學期9月份底開始,學校語文教研組舉行“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同課異構”活動是要求任教同年級同學科的所有教師選取教材中的同一教學內容,各自研讀教材,獨立設計教學預案,然後分小組集體備課,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實踐並展開討論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活動中,學校同一學科全體教師通過備課、説教學設計、上課、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讓教師踏踏實實地經歷“理解教材、獨立設計、課堂實踐、比較創新、總結提升”的過程。

這一活動,一方面使授課教師能發現別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進以後的教學。

另一方面所有學科教師都能從中借鑑到許多新穎的做法,體驗別人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達到相互比較、揚長避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從而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大面積提升教學質量。

一、“同課異構”活動的操作程序

本學期9月份底,學校就制定了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方案。中心校輔導站、各基點校教導主任,負責對同課異構教研工作的組織協調、管理指導。

1、組織動員:組織全體四年級語文教師瞭解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意義,明確活動安排及相關要求。

2、確定備課課題。

根據教學進度表選擇四年級《貓》一課。

3、獨立鑽研,寫好教學預案。

課題確定後,備課組成員根據自己的積累和智慧,積極主動地搜索相關的資料,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鑽研教學方法,設計最高水平的教學方案。使用的教學預案必須自己設計,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預案。

4、分組集體備課,集思廣益。

本次活動以基點校為單位,分為四個小組進行組內集體備課。在基點校教導主任的主持下,各任課教師踴躍發言,暢談自己的教學設計,並對他人的教學設計提出修改意見。輔導站教研員深入各小組進行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指導。

5、實施教學,集中聽課。

本學期舉行同課異構講課時間定為10月27日上午在中心校聽課,下午在團結點基點聽課,並集中研討交流。要求全校同學科教師必須全部按時參加聽課、評課活動。

6、互動研討,總結提高。

首先由授課教師進行説課,説教學過程中比較成功的設計,説在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需要改進的方面。然後教研組內互動評課,要求評課教師敞開心扉,實事求是的評價授課教師,每位參加聽課的教師都要分析授課教師的閃光點和值得商榷之處,優點要少談,重點談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設計。通過集體智慧的對比,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讓教師從不同角度領略了不同的教學功底、教學智慧和教學風格,從內心深處認識到不足,找到下一步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活動要求

1、活動人員:本中心校四年級語文科教師必須全部參加本次活動。

2、活動以基點備課組或教研組為單位進行,除了參加本教研組活動外,應儘可能多地參加其他教研組的活動。

3、要求四年級語文科教師都必須思想重視,人人做好講課準備,體現“異構”的獨特性、創新性、全員性,任何教師不能存在僥倖心理,隨意從網上下載教學資料,應付本項活動。

三、活動成效

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首先有利於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課異構”中的“異構”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是通過不同的教師或者是同一個教師用不同的設計上同一節課這樣的手段來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更好的把握適合不同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更好的瞭解適合不同學生特點的教學情景、發現和改進平時教學中的一些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方式等,來實現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而這些問題通過獨自的思考很難得到透徹的理解並獲得解決,但拿出來大家一起研討後,很快就可以明確。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8

12月7日城關鎮實驗國小組織一年級數學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全體數學教師及校領導聽了一年級教師鄭豔欣、劉淑霞、邊少帥的同課異構課《9加幾》一課,下午主任、全體數學教師開教研會,評這幾位老師的課。首先幾位教師發表自己的見解,接着集體討論。最後主任總結。

劉:幾位教師課堂把握不錯,體現本課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特別是劉淑霞老師的課,利用情境圖,自己剪的小紅花,讓學生了解信息和問題,讓學生動手擺小棒瞭解9加幾計算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動手、動口、動腦,培養了國小生身心發展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和青燕: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學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對學生的啟發、點撥恰到好處,與學生的交流親切自然,駕馭課堂的能力讓人佩服。設計的情境有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注意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知識與技能的形成和發展,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和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主任:首先國小生的課堂要有童趣,比如遊戲,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激化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在新授課教學中,採用多媒體的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很直觀、形象,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給學生試聽的美的感受,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9加幾時採用小組合作、鼓勵引導學生多種算法,如95可以數一數;可以畫一畫;還可以用學具擺一擺。用9先加1再加4可以(湊十法)。追求的是學生個體方法的多樣化,它是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的發展。“算法多樣化”教學關注的不僅僅是計算本身,也不僅僅是各種各樣的計算方法,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張揚個性,只要學生願意互相交流,老師就給他們時間和機會,交流結束時,同桌之間任選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互説。教學中,老師都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積極動腦的學習習慣。在複習鞏固中鄭豔欣老師採用小兔找家的遊戲,每位學生都拿到了寫有算式的卡片,在教室的四面牆上,貼上6幅小兔的房子的畫,在老師的口令下,唱着兒歌去找自己的家。這時老師適時地提醒小兔們拐彎時要小心,靠右行、保安全。培養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在找到家時,還要請兔媽媽查一查有沒有走錯路的小兔。假如還有沒找到家的小兔,請大家幫助它。在小兔找家的遊戲中,教育了學生在有困難時要互相幫助、鞏固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活躍了課堂氣氛、體現學生在玩中學,學得開心。遊戲和數學作為兩項人類活動具有許多共同點,他們是相互滲透、相互統一的關係。遊戲一直伴隨數學學科的成長和發展,並促進了數學的發展,它還對數學教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遊戲教學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教學的本質,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全面發展。在整節課中,學生有動、有靜;有學、有樂,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優勢,教師該放手時就放手,該點撥時要及時重點點撥,不是總是扶着學生走。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老師們深深感到,這次“同課異構”精彩紛呈,評課活動更是有着別樣的收穫!同課異構激活了教師的思維,點然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引領着孩子們健康成長。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9

利用這個時間對這次兩校的同課異構活動進行簡單的小結,後續深入的總結等放到教研組進行。

一、本次活動的組織過程可以用“完美”兩個字概括

1、全體參加活動的教師與開一相關的部門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學習開一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教研活動,特別是上課的五個教研組的老師對備課、大學聯考、上課等進行了溝通交流。

2、校級領導分別就德育、教育進行深入的溝通學習

3、兩校對下一步的深度交流達成了共識,將互派老師到對方的學校進行工作學習

二、對上課老師的上課的表現可以用“精彩”兩個字概括

1、每一位上課教師都發揮良好,超出了在學校準備課時的水平。

2、對於各人上課的表現可以用,近乎完美、底藴深厚、老道幹練、靈動大氣、生動實用。充分展現了我校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課堂的駕馭及課堂調控的能力。

3、但是通過同課異構我們也發現在對教材的理解方面、教學活動設計方面、課堂活動的調控方面、教學問題的設計方面,雙方都有值得學習之處。這就體現了同課異構的目的和意義。

三、在這次聆聽15位專家教師的評課可用“盛宴”來概括

1、本次專家的評課既指出了課的長處也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例如英語詞彙教學的三種理念、語文選修教材的處理等。

2、我個人體會是還要學習10年才能達到今日的水平。

最後校長髮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在講話中對同課異構的同和異做了深入的闡述,“同”是指同一個課標、同樣的能力要求、同樣的學生。“異”是指異地、異本、異思路等。

總這這次活動不是身臨其境難以體會這次活動的真諦。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10

人間最美三月天,春花爛漫綻新顏。在這萬物復甦的春天裏,我們踏實前行,共討教學!3月25日上午,綜合二組的全體老師們在許點長的帶領下如期開展了教研活動!

會議第一項,胡敏組長首先簡要説明了綜合二組教師的教學性質,還説綜合二組是一個由多學科教師組合而成的綜合教研小組,大家在一起團結協作,很好地完成了上學期的教學任務。接着,胡敏組長具體安排了4.5月份的教研活動,主要形式是老師每人完成一次公開課!組內老師之間互相聽課,互相研討。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做到每月都自查備.教.輔.改的完成情況。

會議第二項,許點長髮言。他強調了綜合二組是一個綜合性的組別,組內老師更應該團結協作,凝心聚力,平時也應更多的互幫互助,體現出團隊的價值。他還對下階段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教師應轉變工作態度,為了提高教學實踐,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公開課和區級賽課。

會議最後,教師們激烈討論,逐一確定了講演公開課的順序和時間!

一堂堂精心準備的校內公開課,承載着每位老師對未來最美的展望,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搭建教師們互相交流和展示風采的舞台,綜合二組開展的展教師風采主題系列教研活動在劉志英老師的《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活動中拉開了序幕。

劉老師的教學準備充分,語言親切,課件很吸引國小生的眼球,教學深入淺出,啟發學生思考!利用在生活當中常見的滑滑梯來設置情境,導入課程。整堂課讓學生了解到科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使學生對科學知識產生了求知慾和興趣。

劉老師的課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也得到了聽課領導和老師的讚揚,展現出了科學課的課堂風采!

藉此次活動的東風,綜合二組的全體教師在後續將會一一開展他們的教學活動,他們對課堂教學的研究精進,不限於展示,不止於眼前!在教學教研的路上,他們會共研共進,在這種互相切磋,取長補短的日常教研中日益提高教學質量!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11

20__年10月27日上午,電教實驗處全體教師在生物實驗室開展了一次教研活動。活動由王海龍主任主持。

馮士容老師介紹了發明和創意的區別和聯繫,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了創意和發明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步驟。馮老師的分享具體而實用,為我校進一步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技術支持。

馮素霞老師以生物探究實驗為主題,列舉了大量符合教學實際的探究性實驗教學案例,分析了探究實驗與驗證實驗的異同以及探究性實驗的設計和常規步驟。馮老師的講解,為開展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宋素燕老師以創客為主題,詳細介紹了我校創客活動的開展情況。宋老師紮實的專業功底讓參與教研的老師們受益良多。

聯合教研活動實現了智慧的共享,提高了電教處教師的業務能力,一定能夠有效推進學校創新教育的發展。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12

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加大課堂教學研究力度,實現學校教師的智慧共享,本學期學校組織教研組舉行“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們四年級語文教師便積極開始了準備工作。並在全校第一個進行了此次活動。活動中,本教研組全體教師通過備課、説教學設計、上課、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我們踏踏實實地經歷“理解教材、獨立設計、課堂實踐、比較創新、總結提升”的過程。這一活動,不僅使自己能發現別人的長處,還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進以後的教學。達到相互比較、揚長避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同課異構”活動的操作程序

本學期伊始,學校就制定了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方案。

1、組織動員:四年級語文教師瞭解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意義,明確活動安排及相關要求。

2、確定備課課題。

根據教學進度表選擇四年級《桂林山水》一課。

3、獨立鑽研,寫好教學預案。

課題確定後,備課組成員根據自己的積累和智慧,積極主動地搜索相關的資料,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鑽研教學方法,設計最高水平的教學方案。使用的教學預案必須自己設計,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預案。

4、集體備課,集思廣益。

5、實施教學,聽課評課。

本組舉行同課異構講課時間定為3月x日至3月x日上午上課,並邀請學校領導參加聽課,下午在本組辦公室,集中評課。

6、互動研討,總結提高。

首先由授課教師進行説課,説教學過程中比較成功的設計,説在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需要改進的方面。然後教研組內互動評課,要求評課教師敞開心扉,實事求是的評價授課教師,優點要少談,重點談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設計。通過集體智慧的對比,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讓教師從不同角度領略了不同的教學功底、教學智慧和教學風格,從內心深處認識到不足,找到下一步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活動要求

1、活動人員:四年級語文科教師。

2、要求四年級語文科教師都必須思想重視,人人做好講課準備,體現“異構”的獨特性、創新性、全員性。

三、活動成效

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首先有利於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課異構”中的“異構”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是通過不同的教師或者是同一個教師用不同的設計上同一節課這樣的手段來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更好的把握適合不同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更好的瞭解適合不同學生特點的教學情景、發現和改進平時教學中的一些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方式等,來實現提高教學有

效性的目的。而這些問題通過獨自的思考很難得到透徹的理解並獲得解決,但拿出來大家一起研討後,很快就可以明確。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點的全面的體現者,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精神生活的某一個領域裏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自己。”教師之間的這種差異性資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其次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還有利於教師的成長,促進教師的發展。“同課異構”活動為教師的成長提供研究案例,成功的教學有賴於教學者對教學情境的複雜性有充分的瞭解,並在教學現場進行有效率的教學決策。教師每天在課堂上做出無數的教學決定,而且通常是要依據當時複雜的現實情況來判斷如何做最好,沒有所謂的“正確的”或“單一的”最佳教學決定適用於所有的課堂。“同課異構”活動為教師這樣的決策提供了討論和學習的案例,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有效與無效的教學活動,合理與不合理的教學情景等,這對教師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好處。“同課異構”活動還為教師間的同伴互助提供了平台。不論是課前對課程標準的討論還是課後對教學設計與效果的分析都是“同課異構”活動中教師得到發展的重要環節,在這些環節中教師之間的深入討論互相取長補短、資源與信息的共享等對教師的成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

實施“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提高了教師備課、上課的質量,對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師的教學不足之處通過與其他教師的對比評析全面顯現,使教師的教學經驗通過研討活動得以總

結提升,使教師的教學創新得以在展示中爆發,使教師的教學觀念得以在聽課中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改進行動研究獲得實質性進展,課堂教學效益也大大改觀。

在這次教研活動中,我們語文組的同仁們秉着“立足教材,優化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深入研討教材,不斷整合資源,優化教學組織結構,博採眾人之長,凝聚集體智慧,達到了有效教學的目的。 “同課異構”聽評課活動的本身屬性決定了授課教師風采形式的多樣化。讓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課風格,在鑑賞中尋找差異,在比較中學習特性。

“國小語文同課異構研討活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為教師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便於老師之間取長補短,本組四位老師各展風采,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實現教學資源和智慧資源的共享。

無論是課上,還是課後的研討,我們老師都表現出高度的熱情,整個研討過程都呈現出濃厚的氛圍。通過本次活動,鍛鍊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相信通過堅持不懈地實踐,我們的專業成長步伐會更快。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13

本主題在我校領導的帶領和支持下,已經走過了兩個學年。從第一學年的申請立項、確定方案、構想策劃、理論學習、前期調查,到這一學年的貫徹實施,具體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在一次次學習、實踐、研討、交流、改進、調整等實實在在的工作中,我們真實地聽到了自己成長的腳步聲。

憑藉一線教師的有利條件,以課堂為實驗基地,通過學習交流及在教學上進行探索和實踐,找到與新課程最為和諧的交匯點,從而更好地開展新課改,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工作雖緊張,可卻感覺很充實,雖然很忙碌,可我們卻在不斷成長,成功的喜悦與研究的困惑並存着。現將我們課題組的工作進展及成果、課題組活動做法及體會彙報如下:

一、課題研究工作情況及進展

(一)理論與實踐並進

理論是實踐的航標。因此進行理論學習是我一定要堅持執行的工作重點之一。由於前期做好了專門充分的理論學習,因此,本學期我們將理論學習滲透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

(二)制定主題計劃

本主題這一學年的常規工作有:

1、每月開展一次主題組例會。

2、每月寫一篇學習筆記。

3、爭取學習機會,組織和開展交流活動,學習開展主題實驗的方法和經驗。

4、寫出案例分析和反思5、對本學期的研究情況進行總結,撰寫論文。

6、收集資料,整理個人資料袋。

二、期末盤點,喜獲豐收。

期末是豐收的季節,我們課題組進入了盤點和整理資料的階段。一年下來,我積累了各種研究資料和教學經驗,向領導們、同行們、家長們、學生們展示了各自的教學風采。所上的研討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領導的讚揚,同行們的欣賞和家長、學生的喜愛。撰寫的教案或論文還獲得了各種級別的獎勵。

我的一份份的學習筆記、聽課記錄、案例評析、精品課教案、教學反思、學期總結等等,彷彿就是我們成長的印記。而那一張張獎狀,就象一串串金色飽滿的麥穗,它凝聚着我的智慧和汗水,同時盛載着我們豐收的喜悦。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14

本學期開學以來,國中部在教研工作中注重發揮教研活動的先導作用,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有效推進了“先學後導學中研討”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和完善,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有力促進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教備組長作用凸顯

在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中,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充分發揮了學科教學的領導作用,無論是日常教學,還是學科活動各位組長總能合理安排,科學調配,保證了各項教學活動的科學、有序的進行;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充分發揚了帶頭作用,特別是在需要出課、做講座的時候,總能衝在前面,身先士卒,彰顯了高度的模範作用;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起到了很好的學術引領效應,突出表現在資源與評價和假期作業的編寫中,組長們不但自己參加編寫,而且還能組織大家編寫,承擔編輯工作,很好的把關編寫質量,讓我們編寫的資源與評價和假期作業在全市產生重大的影響,為國中部爭得了無上的榮譽。

二、大教研活動紮實推進

這學期,在語文、數學、英語、化學和政治五個學科按照以往模式進行完大教研活動之後,國中部按照學校要求對大教研活動的模式進行改革,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活動規範,嚴格按照學校要求的講座、授課、反思評課三個環節進行;二是材料上傳及時,每次活動結束後,大家都能把相關材料整理好備案;三是宣傳到位,每次大教研活動結束後,各教研組均能及時製作美篇,翔實展示教研活動的過程;四是學術價值大,本學期大教研活動的選題緊緊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和課堂教學,對日常教學起到了有效的指導作用。

三、課堂超市效果顯著

本學期,國中部的課堂超市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節數多,各年級共推出了近130節的課堂超市展示課;二是參加教師範圍廣,從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到要退休的教師均有參加;三是活動效果好,有效的鍛鍊和提升了老師們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可以説,經過幾年的實施,課堂超市業已成為國中部一個特色品牌,成為廣大教師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成為國中部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有力平台。

四、學科活動豐富多彩

本學期的學科活動主要以第三屆英語文化節、第二屆物理文化節、首屆化學文化節和語文專項閲讀活動為主。第一,活動豐富多彩,共計有27項活動。第二,活動影響大,市教育學院的領導、家長也參加了閉幕式的活動,與會的客人對我校的文化節活動讚不絕口。第三,成果突出,以“夏青杯”朗誦比賽為例,國中部共有近600名師生參加了初賽,有86名學生、5名教師進入複賽,有1名教師和8名學生進入決賽,其中,劉廣林老師取得了決賽的成人組第4名的好成績,有8名學生進入了青少年A組決賽,分列4、6、7、12、16、18、19、20名。

五、教學月檢有效服務教學

國中部每學期都會至少進行三次的教學大檢查活動。檢查能夠反映出如下幾點:首先是工作量大,兩次檢查中共計檢查了教案320餘本,聽課筆記320餘本,集體備課記錄60餘本,學生作業23000餘冊。其次是反饋及時,每次檢查後教導處都能及時通報檢查結果,有助於教師們進一步改進問題,提高質量。再次是質量高,有的組呈現出二次備課,有的組設計的有特色的作業本……可見各備課組、各位老師們為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下足了功夫。

六、教師專業建設可喜

本學期,按照國中部的既定工作計劃,組織了教師業務考試。本次考試中參加教師多,共有1970年後出生的九大學科的140餘名教師參加了考試;同時接軌國際教育,全體英語組教師參加了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獨家創辦的普思英語測試。此外,在學校的支持下,多次組織教師進行外出學習,並召開教師外出學習彙報會,分享經驗,共同提高。

在今後的工作中,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國中部一定會繼續推進教研活動改革,更好的發揮教研活動的研究、引導教學的作用,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再接再厲,再創新的輝煌!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15

根據我學區本學期的教導處計劃,我學區於5月12—13日,在半溪國小舉行了我學區的本次教研活動。本次教研活動的目標是提升我學區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新教學理念真正貫徹到課堂中,讓老師們交流教學經驗,教學相長。為迎接7月份的教學材教法考試,對我學區全體教師進行一次教學材的摸底考試。本次教研活動中,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也看到我的學區教師的積極參與意識。

在此,針對本次教研活動的收穫和存在的不足,進行一個簡略的總結,作為我學區全體教師的一個工作方向。

一、課堂教學

(一)、收穫:

1、本次活動中,所有的上課教師都能認真地去備課,在課堂上也能認真地去貫徹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如儘量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翁郎教學點的王青梅老師在執教的是一年級語文,作為一個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對課堂的認真態度,讓所有的年青老師由衷敬佩,激發了年輕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3、昂英教學點的瞿天珍老師在執教三年級數學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讓學生知其知,更讓他們知其所以然。

4、在評説課的課程中,執教教師能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聽課教師也能積極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起得了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效果。

5、年輕教師的活潑的教學態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真執行新教學理念。

(二)不足:

1、年輕教師課堂教學經驗不足,面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突發事情不能靈活地應對。

2、教師對教材的掌握不是很熟悉,備課不透徹。

3、教學目標落實不到位,教學思路不清晰。

4、教學中雖然注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沒有很好地關注大部分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的指導沒有做到位,如在練習的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

5、部分教師在知識結構上存在不足,對學科知識掌握不牢固。如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一些知識性錯誤。

二、教材摸底考試

通過本次教材考試,數學科目中滿分僅1人,不及格1人;語文科最高分為73分。反映出來的問題是:部分教師對本次摸底考試的態度不認真,所以出現審題不認真的情況;最大的問題是很多教師特別是老教師和新教師對知識掌握不夠。

三、改進方向

1、加強新課標及新課程理念的學習。

2、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支持新教學理念,嘗試—探索—交流—實踐—總結。

3、加強教材的學習掌握,吃透教材,掌握各個知識點的銜接。此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學習過程是長期的,我們只有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探索、總結,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工作不斷進步。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16

本次教研活動共分為三項內容:

一、課堂教學觀摩

1.晨誦課堂教學。由一小的張老師為我們執教生日送詩《特別的你》。在優美的樂曲中,師生、詩歌相互交融,一起來感受漢語言的美好,從而帶給學生精神上的'愉悦。張老師採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進行生日誦詩,向我們呈現了一節美好、和諧的班級文化課。在晨誦課的教學方面,張老師給我們起了一個很好的引領作用。

2.寫字課堂教學

戚老師的寫字教學,從讀貼-描紅-補白-臨寫等幾個流程入手,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寫字,讓學生學會正確、規範地寫字,從而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引導我們所有的老師要把寫字教學規範地引入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之中。

3.習作課堂教學

於老師的習作教學課堂,為孩子們創設了輕鬆、愉悦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我口説我心,我手寫我心。學生輕鬆地學會了習作,並能學會修改的方法,這值得我們所有的老師去學習。

4.不同文體經典作品閲讀教學

郭老師執教的《匆匆》,給我們展示了散文文體的閲讀教學,以及散文閲讀教學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語言文字的運用和實踐。本節課讓我們耳目一新。

5.段的精讀方法指導課:唐老師和於老師分別展示了課外閲讀方面,段的方法指導與策略使老師們學會了如何對片段進行精講品讀的方法,可謂是受益匪淺。

二、評課、議課

1.觀課教師們評課、議課。

2.展課學校業務領導或骨幹教師評課。

三、縣教研室語文教研員對各位老師的課進行了一個精彩的集中點評,並對我們今後的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她希望我們在坐的每位老師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改革中來,多探索,多實踐,大家同心同德,為搞好我們全縣的國小語文教學出力獻策。最後,我們的教研活動在掌聲中落下帷幕。

通過本次閲讀教學研討活動的開展,老師們對不同文體的閲讀教學及寫字教學有了一個全面的理解與把握,從而推動了閲讀教學的開展,從根本上轉變了老師們的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對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起了一個有力的提升作用。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17

一、指導思想

《標準》解讀指出,數學實踐活動課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已有知識體驗的基礎上,從所熟悉的現實生活中發現、選擇和確定問題,主動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這是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我校本學期確定教研活動重點研究“數學實踐活動課”,經過一學期的教研實踐,使我們數學老師的教學觀念有了很大轉變,教學方法有了長足改進,開創了我校數學教學的新局面。

二、基本做法

1、學習《標準》、更新觀念,實踐創新。

學習《標準》。全體數學教師四次集中學習討論《標準》,對實踐活動課的具體目標、具體要求、具體內容逐步心中有數。每位老師都有一本《數學課程標準解讀》,邊學習、邊實踐。

專家指導。兩次請方棟樑主任作數學實踐活動的講座。他回顧了上學期實踐活動的情況,講述了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論述了實踐活動的教學價值;他希望每位老師都成為實踐活動的實踐者、創造者。

外出學習.三次去杭州等地聽課。在校看有關錄象四次。許多老師上網查資料。每次外出學習都組織老師彙報交流,推動本校數學實踐活動。

2、落實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內容。

按照《標準》對實踐活動的要求,教研組根據實際情況,按年級提出不同教學內容:一-二年級“與生活密切聯繫”,開展數學小調查的等內容;三、四聯繫周圍事物組織活動;五年級投入社會,組織活動展開一些小課題研究。

3. “四個強調”

數學活動課開展後,教研組就根據《標準》提出四個強調:強調人人蔘與,動手實踐;強調從學生身邊生活取材;強調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交流;強調教學互動,合作交流,團體精神。

4.落實有創意的研究課和公開課。

本學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年級都開了數學活動教研公開課,共上了八節。而且,平時每位老師也上了許多數學活動課。具體如表:

姓名

內容

姓名

內容

姓名

內容

盛天藍

王阿翔

測量與估計、購物、調查課外興趣小組人數的小統計、搭配

黃勝亮

沈仙英

剪角和拼角、統計圖表、求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王志強

羅歡慶

合理購物、長方體和立方體特徵。物體面積大小的估計

朱芳

池淑鈴

圍牆的設計選校服、身高和體重

吳敏捷

徐元昕

數的認識家用電器小統計

張羣

包裝盒的設計

5.五個到位。

每次數學實踐活動都做到內容到位、教案到位、評課到位、整理教研課的資料到位、同時編入校園網。最後把資料彙編成《新生紀學校數學實踐活動教案集》。

三、師生體會

1、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繫。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發開展了數學實踐活動。如:一年級“數的認識”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發安排收集生活中常見的數,在課堂裏列舉出來。冰箱台數,電腦枱數,洗衣機台數。並把全班小朋友家的電器匯成統計圖。然後讓小朋友提出數學問題,才一年級小朋友不僅能正確用數,還能正確的使用數的相關單位;在此基礎上列舉了許多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如:,把幾個小朋友家中的電器相加的相併關係的問題;把幾個小朋友家中的電器進行比較的相差關係的問題。加強了數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繫,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如;二年級用學生在“估計和測量”的數學活動課後能正確的應用長度單位:米和釐米,利用已知的物體長度來估計周圍建築物的高度。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大量感性材料,為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發展理性思維提供了支柱。再不會鬧出牀長2釐米,二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12釐米的笑話。

2、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學生從周圍情景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以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年級“設計圍牆”數學實踐課。老師出現房子的長15米,寬5米,讓學生為它設計圍牆,並要學生把自己的方法用圖畫出來,這是富有挑戰性的一幕。學生能行嗎?事實證明學生從他們生活環境中,從他們周圍情景的住房中,捂出了設計案五六種,並能用朝向、採光、空間等來評價自己和別人的方案。學生能行,很有才能。設計方案時學生髮現數學問題,運用以學的知識解決怎樣計算圍牆的材料問題。使設計方案更加完善。數學活動課有助於學生邏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尤其這種創新能力的培養,知識的綜合運用對一個人的成長多麼重要的意義。

3、通[xsj1]過數學實踐活動了解數學與社會的聯繫,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增進人文精神的培養.四年級《選校服》一課在廣泛徵求師生的意見基礎後,用統計中樣本的選擇方法,選了同學們喜歡的校服,正如評課中説的:“做到實用性和科學性相結合。”三年級的同學課外分工合作竟作了10項事物的調查資料,有學校6年的變化,有國家在交通,體育、人民生活小康的鉅變,同學們都為自己有這樣的本領而驕傲,從而更加愛學數學。

四、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師生的可喜變化

1、在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景中學習,師生樂陶陶。

學生喜歡自己的數學,老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學生的生活經歷為基礎,營造和諧,平等的合作的學習環境。這樣有利於發揮教和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在上實踐活動課時老師發現學生特別興趣,探討時發表意見特別積極,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多。至於到下課時,討論還在繼續,興趣還是那麼濃厚。他們將已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數學活動中去的本領常常叫大人驚喜。

2、只有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才會有創新:有創新才會有驚喜。例如:五年級的“合理購物”一課的購物方案的選擇,讓家長刮目相看。“甲商店買大送小,乙商店一律九折,丙商店滿30元八五折”學生圍繞三家商店的各種優惠開展熱烈地討論。面對商家五化八門的優惠學生如何選購我們所需要的物品呢?正如方棟樑主任評課説的學生能充分利“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來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知識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學生為班會設計一個購買飲料的方案時,讓學生充分發表多種選擇的方案。從而得到最佳方案。不僅能從省錢省料和使用方便等多角度思考問題,而且能綜合應用百分數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使購物更加符合現實、符合個性發展的需要。

二年級小朋友在“估計和測量”一課時能説出用一個教室的長度去估計教室外走廊的長度。小朋友説:一個教室大約8米長,走廊上有4個教室長32米加上一個2米寬的樓梯通道,我估計走廊長36米。這樣有條理的闡述贏得師生的稱讚。

3、學生在小班裏學習大有作為。

我校小班化教學以人數少的優勢,為實踐活動提供了較好的學習環境。四人一組,全班只不過八組,給師生帶來了較多的接觸機會,所以師生關係平等、融洽很適合開展實踐活動課。老師有較多的時間傾聽學生的信息,學生也有較多的時間發表自己的探索過程。上課時每人都有教多發言的機會,學生在分組自主整理信息時人人有事幹。老師在小班裏有較多時間到每組轉轉,有時間去體會、去思考每組學生的信息。在分組彙報是小班化的優勢更為突出。老師有“展一展”的方法將全班同學的“作品”出示在電腦展示台或張貼在黑板上。這不僅有利於交流,而且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信心。

五、今後的打算。

1、將繼續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教師要打破原有課堂模式,室內外,課內外均可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根據活動需要學生的活動時間可以一節課30分,也可40分還可50分。課堂上讓學生成為真正主人,可以插嘴,可以下座位交流,總之要營造有利於數學實踐活動的環境、氣氛。

2、要繼續學習《標準》,實施《標準》。要求每學期每位老師至少上一、二節時間活動課。要在實踐活動課的資料很下功夫。努力上好實踐活動課,要及時分析數學實踐活動的過程,成功失敗之處,不斷總結交流,不斷精益求精,把數學活動課開展的有水平、有出特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vzzo4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