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HR管理 >

東西方企業文化的走勢

東西方企業文化的走勢

理是一種社會功能,它根植於文化、社會、傳統、風俗、信念及種種制度中,所以,管理的本質是一種文化。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決定了東西方完全不同的管理觀:東方的民本觀與西方的物本觀。在這兩種迥然不同的理念支配下,東西方企業管理文化各自發展延續。但在即將進入新世紀的今天,出現了相互借鑑的態勢。

東西方企業文化的走勢

從科學管理到企業文化:西方管理的東方化趨勢。19世紀末,西方“管理學之父”泰勒創立的科學管理是將人當做機器一樣看待,要求人—機的最佳匹配,最終使人成為機器流水線的一部分。20世紀20年代以後,管理的中心由物轉向人。70年代,企業管理理論進入三論管理(系統論、信息論與控制論),管理的重點放在人—機系統的協調控制上。80年代,美國學者提出了企業文化理論,強調“企業即人”,認為企業中人、財、物的管理應是一個有機系統,其中人處於管理的中心和主導地位。企業文化更強調企業精神、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取向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凝聚力、向心力,因而稱其為柔性管理。至此,西方管理與東方文化的趨同已初露端倪。

從精神萬能到企業文化:中國管理的輪迴。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國的企業管理中曾被過度誇大為“精神萬能”、“政治掛帥”,片面強調企業中人的因素,不注重物的管理,造成了不良的後果。改革開放之初,有的實行管理“拿來主義”,對於彌補企業管理空缺作用匪淺,但又矯枉過正,片面強調物的管理,造成企業員工主人翁地位的失落感及對企業歸屬感的淡化,企業缺乏凝聚力。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更為密切,西方的“企業文化”熱也在中國得到了呼應。

趨同的過程是互相揚棄互相融合的過程。反映在管理上,一是人—物相宜:不能片面強調人的重要性,應將人、財、物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管理;二是剛柔並濟:主動引導、柔性管理固然有利於充分發揮人的創造性,同時硬性的防範性制度約束也必不可少;三是外方內圓:在宏觀的管理系統中,必須在市場競爭機制的硬性約束下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標籤: 東西方 走勢 企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hr/9dox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