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改革創新工作會議上的發言(通用3篇)

改革創新工作會議上的發言(通用3篇)

改革創新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篇1

同志們:

改革創新工作會議上的發言(通用3篇)

今天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結合20xx年度重點任務,對全年工作進行梳理,集思廣益、啟迪思路、認真討論,力求以創新的思路、創新的舉措、創新的政策、創新的機制、創新的平台謀劃和推進各項工作開展,確保20xx全市林業工作在現有基礎上再有大的提升和跨越。下面,我代表市局黨組就20xx年深化林業改革創新講幾點意見。

一、要深刻認識深化林業改革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改革創新是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不竭動力,以改革創新的思路舉措、審視謀劃推進全市林業發展,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加快全市林業改革發展、爭先進位的必然選擇和現實需要。

(一)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是林業部門承擔的重要政治責任。黨的xx屆三中全會是在我國改革開放新的重要關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的重要宣示,是以為的黨中央迴應人民期待、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政治承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總動員,必將對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黨中央成立了以為組長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全面啟動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體制改革,要求各級儘快啟動推進。省委、省政府將全面深化改革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着力點和牽動力,作出以深化改革牽引“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譜寫山東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的決策部署。市委會專題形成決議,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打造科學發展高地,安排全面深化改革重點課題調研提綱和責任分工,將深化改革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和責任人,加快出台濟寧版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的實施意見。市林業局,在生態保護和制度建設改革方面承擔重要責任和任務。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是中央、省市黨委政府賦予的重要政治任務和工作責任。

(二)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是加快林業跨越趕超的必然要求。回顧總結濟寧林業近幾年的發展,之所以能逐年取得較大成效,各項工作實現較大發展,主要是緊緊抓住各項重點工作,着力創新和改進工作的方法、舉措,着力創新和完善各項工作制度、機制,着力創新和優化發展環境。成績和成效已成為過去,林業事業的不斷推向前進,是一個拾級而上、持續攀升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躍上新台階、開創新局面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不斷深化改革、不斷深化創新,通過改革和創新來解決困難問題的過程。20xx年是我們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的集中攻堅年,也是以10項林業生態重點工程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林業發展關鍵年,任務之繁重、壓力之大、社會關注度之高,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得到。完成好20xx年的各項任務目標,實現濟寧林業在新起點上的快速發展,需要我們通過創新的理念、改革的措施來找到推進加快發展的途徑、方法。如果我們仍是年復一年老思路、按部就班舊方法,完成年度任務和新的工作成效、新的工作局面都將無從談起。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是保持和發展好林業改革發展良好勢頭、圓滿實現20xx年各項任務目標的必然要求。

(三)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是破解制約發展梗阻的現實需要。20xx年以來,局黨組一直堅持一手抓改革促發展、一手抓班子帶隊伍,林業工作成效、林業社會地位和幹部隊伍面貌有了較大提升,但與我們面臨的發展任務相比,與中央、省市新形勢下要求相比,差距和問題依然明顯。在工作發展上,我們許多工作任然滿足於按部就班、一般化的思路、一般化的措施、一般化的推進,缺乏創新性的思維、改革性的舉措、大氣魄的手筆,細細數來,我們全面工作位次雖逐年前移,但在全省、全國有影響的工作品牌寥寥無幾,各項工作的特色亮點都不夠突出;在幹部隊伍建設上,我們不少同志,工作責任意識、開拓意識、創新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慣性思維非常明顯,工作視野不開闊,專研問題不深入,習慣於老方法,滿足於舊做法,能夠主動學習借鑑、積極探索創新的同志不多;在專業技術研發上,我們現在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能不願學、不想學、學的少,知識結構更新慢,科學研究能力弱,一年到頭沒課題,年復一年沒成果,只在乎職稱的提升,不講究成果的研發。專業技術人員是應該把精力放在職稱提升上,但職稱的提升是以成果、論文來體現的,是以專業技術人員作為技術研發帶頭人來實現的。林業局是業務部門,具備精湛的業務水平、較強的業務素質是對業務幹部基本的要求,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業務、不斷地專研業務,才能適應這個崗位,才能適應林業發展形勢的需要。這些都充分印證和説明了,我們需要全面推進改革創新的必要性、緊迫性。

二、要正確把握深化林業改革創新的方向和方法

改革創新是一個大課題。一提改革,很多同志就想到是自上而下的系統工作,在我們一個單位、一個科室、一個人身上難以實現,但實踐證明,智慧來自民間,經驗出自基層,任何改革創新成果的取得,都源自於現實的需要,來自於基層的探索。我們這次座談會提出的改革創新,就是藉助黨的xx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東風,提高廣大幹部職工的改革意識、創新意識,圍繞全面完成20xx年各項任務和各項重點工作發展,集思廣益,建言獻策,深入思考謀劃,積極推進理念創新、思路創新、措施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平台創新,以改革創新的方法舉措,推動每項工作出亮點、見成效,每個崗位有突破、成典型,實現全市林業改革發展的上檔次、上水平。所以,對我們濟寧林業系統,對我們濟寧市林業局,對每個縣市區林業局,對我們每一科站、每一個人,改革創新都不是空對空,而是實打實。

(一)要立足於打造載體平台、提升林業地位來推進改革創新。構建黨政重視、全社會參與加快林業發展的良好格局,需要我們通過一個引起廣泛共振的支點,打造一個領導認可、全社會認同的載體平台,通過載體平台贏得黨政的重視、政策的支持、資金的注入、社會的參與,在提升濟寧形象的同時,展示林業的作為,在增強濟寧競爭力的同時,擴大林業的影響力。20xx年我們找準了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這一載體和平台,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全社會的認可和支持,從領導重視、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社會參與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各縣市區也都深入發掘各自潛力優勢,正在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下步的重點就是如何推動這些載體平台的發展,無論是綠化類創建,還是國家、省級品牌打造,都要精細策劃、形成聲勢、產生影響、引起關注、受到重視,將創建過程、推進過程作為宣傳林業作用、展示林業作為、提升林業形象地位的過程,這就需要有力的舉措來落實、創新的機制來保障。要大力突破項目建設,將項目作為林業發展的有形載體,認真研究並熟練掌握國家計劃、財政、税收、投融資體制改革等涉林政策,及時瞭解有關林業項目申報指南,深刻領會資金扶持重點和使用範圍,準確把握林業投資的重點和方向,精心做好項目的策劃、包裝、運作和建設,將更多項目納入上級規劃,贏得國家、省政策資金支持。市林業局將制定項目申報建設管理規程和項目數據庫,各類項目提前儲備、有序申報、規範建設。要大力完善扶持政策,加快建立各級公共財政支持體系,加快完善森林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加大林業產業化獎補力度,對各類公益林落實補償政策,對大型林業投資項目、林業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標準化示範基地和名牌產品、名牌商標等給予財政補助、政策支持。要大力實施品牌提升,強化品牌意識,立足於自己的基礎和特色,思考並找到有效的抓手,積極爭創有影響的品牌,打造含金量高的名片,重視特色品牌推介,精心打造有特色、有市場、有競爭力的生態品牌推介活動, 帶動全面工作的整體發展。

(二)要立足於主體作用發揮、建設生態林業來推進改革創新。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主體作用的發揮重點是造林綠化,加快造林綠化的動力和有效手段是改革創新。面對20多萬畝的荒山荒灘的治理、綠色通道建設管理的制約、義務植樹社會參與度不高的尷尬、濕地保護管理的短板等,我們不能再以老觀念、老方法、老措施發展,要跳出傳統觀念的束縛,敢於大膽探索,用開闊的視野、創新的思路、改革的辦法來推進工作。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制定優惠政策和管理辦法,積極推進林權流轉,鼓勵林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户、家庭林場、農民合作社、林業企業流轉,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盤活農民森林資產,調動社會各類經濟組織投資造林綠化的積極性。要突出規模效應,集中財力捆綁造林,把有限資金用到刀刃上,一治一座山頭、一片流域,一綠一條河流、一條公路,造一片成一片,確保造林綠化效果。要完善工程造林機制,創新造林方式,對造林地段實施招投標制、監理制,通過競爭擇優的方式選擇施工單位,按規劃設計,按設計施工,按標準驗收。要建立健全綠化目標責任制,建立黨政領導綠化點,制定檢查驗收獎懲辦法,加大檢查督導考核力度,對造林成活低、勞民傷財的,要説明原因,甚至追究相關責任。要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理順管理體制,建立科學的濕地管理體系,要完善濕地保護恢復規程、標準,開展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示範,加快採煤塌陷地等再生濕地生態修復治理研究,探索加快濕地經濟發展,推進我市濕地保護管理實現新發展。

(三)要立足於保護生態安全、鞏固生態成果來推進改革創新。我市是生態小市,森林資源不多,生態環境較為脆弱,森林資源彌足珍貴,資源保護形勢非常嚴峻。用改革創新的手段保護生態安全、鞏固生態成果尤為重要。要劃定和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將其落實到縣、鄉,落實到地圖、地塊,制定最嚴格的生態保護紅線管制原則和管理辦法,建立破壞損害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舉報制度,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要研究制定森林、濕地資源有償使用費徵收管理機制,制定森林資源損害鑑定評估辦法,解決目前佔用林業資源成本過低和林業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要制定縣級資源保護髮展目標責任制,推進縣級林業綜合執法體系建設,加大林業執法力度,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種涉林違法犯罪行為,鞏固保護林業發展成果。要強化森林防火基礎能力提升,加快建設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觀測瞭望系統、指揮通信系統、護林員定位管理系統,提升林火監測預警能力;加快建設防火牆、隔離帶、生物防火林帶以及林區道路、防火通道系統,提升林火防範阻隔能力;加快建設水源地和水滅火系統,增加先進、高效滅火裝備和大型滅火機具,提升林火撲救控制能力;加快建設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完善應急預案,加強培訓演練,提升林火應急處置能力。要積極探索建立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市場化管理機制,利用林業資源、通過市場化運作,推行政府出資、部門監管、公司運作的方式,制定相應的管理獎懲措施,推進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項目化和市場化。

(四)要立足於實施產業支撐、建設民生林業來推進改革創新。林業產業是林業發展的支撐和動力,產業發展了,才能為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和保障,為社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態產品和種類繁多的林產品。林業產業兼顧林業的生態本性和市場的商品屬性,林業產品的創新、林業產業發展模式的創新直接影響和推動着林業的全面創新。林業創新首先要從產業創新抓起,要自覺把產業轉型升級和提高林業惠民生效益統一起來,充分發揮森林資源循環利用優勢,以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作為立足點和主攻方向,為廣大人民羣眾奉獻出更多更好的生態產品。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創新林業產業發展的政策機制、創新林業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創新林業產業發展的多種模式,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帶動產業結構和生產轉型。要着力提高林業服務的能力和效益,深化林業服務體制改革,充分調動社會、市場資源和力量參與林業服務。要創新林業科技發展機制,加快林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組裝配套,加強基層林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促進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專家的聯繫,開展林業科技引領計劃、林業科技富民示範工程和林業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強化技術協同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市林業局黨組決定研究出台濟寧林業版的20xx年度深化改革創新的意見,確定改革創新的重點內容、有關政策、方案規劃,並將責任分解落實到各縣市區、各科站。這次會議後,各位分管局長要召集分管科室站局結合剛才發言和我提的要求,再次進行認真討論研究,分別制定20xx年度改革創新的方案要點,局辦公室、資源和林政科彙總,提交局黨組會議研究後下發執行。

三、要嚴格按照改革創新的要求抓好乾部隊伍建設

推進林業改革創新首先需要具有改革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林業幹部隊伍。20xx年要繼續按照“一手抓改革促發展、一手抓班子帶隊伍”的思路,既要以改革創新的思路舉措推進林業改革發展,更要以改革創新的理念要求抓好乾部隊伍建設,將改革創新貫穿到林業機關和幹部隊伍建設全過程。

(一)要圍繞推進林業改革創新發展更新理念、凝聚共識。隨着,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新興產業異軍突起,新的行業蓬勃發展,如果我們固步自封、因循守舊、封閉發展,就不能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就不能趕上整體社會的發展步伐,就可能被邊緣化、可能被其他市遠遠甩在後面。所以如何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創新履職,更好地服務林業發展、服務基層羣眾,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認真對待和深入研究的課題。要圍繞全省爭先進位、全年任務圓滿完成,牢固樹立改革創新的理念,全面落實好市委、市政府“提升年、顯效年”的要求部署。所謂“提升年”,就是通過深化改革創新、樹立正確導向、完善落實機制,全面提升各級各部門和幹部職工的思想境界、工作標準、作風效能和執行能力,更好地擔當起推進科學發展、實現跨越崛起的重任。所謂“顯效年”,就是在過去幾年工作的基礎上,通過今年一年的拼搏努力,在突破發展重點上見到明顯成效,在爭先進位上見到明顯成效,各項工作各方面都要形成亮點、實現明顯進步。概括起來就是通過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凝聚改革發展共識,推進“工作大提升、發展快顯效”,全力全速推進濟寧林業發展躍上新的水平。

(二)要圍繞推進林業改革創新發展強化責任、務實作為。以創新的思路、改革的精神推進林業發展,需要牢記和強化“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意識,務實作為、奮力作為。守土有責,對於市、縣林業局來講就是切實保護好發展好林業的地盤和陣地,發揮林業生態建設主體作用,在加快生態濟寧建設、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對於每個科站和每位同志來講就是全面履行好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職責、崗位職責,提升林業作為和地位。守土負責,就是要在其位、謀其職,細化職責、強化責任,對市局黨組做出的決策、年度安排的事項、牽頭或配合推進的任務,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具體化,細化分解、夯實責任、明確時限,不講價錢、不計得失,想方設法、全力全速、務實高效,真正把黨組定的、會議上説的、文件上寫的,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取得預期的效果。守土盡責,就是不僅要完成好黨組和領導交辦的事項、任務,更重要的是要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開創性,始終主動思考、主動創新、主動履責,創造性的開展工作,為黨組當好參謀、為基層做好指導、為林業發展增創亮點。

(三)要圍繞推進林業改革創新發展轉變作風、嚴格管理。黨的結束後,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立即制定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八項規定》。中央領導同志帶頭嚴格執行,產生了強大的示範效應,促進了黨風政風轉變,帶動了社會風氣好轉。20xx年6月18日,黨中央對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全面部署,着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決心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為實現黨的確定的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證。按照中央安排,春節過後,我們市林業局也將組織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要切實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深化改革創新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機關建設和幹部隊伍管理,進一步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查找鬆散懶、責任心不足、擔當意識差、大局意識差等作風問題,加強對幹部的教育引導,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腿、管好自己的人,真正做到身正、身淨。要修改完善機關各項管理制度,持之以恆的執行和落實中央省市一系列制度規定,堅決杜絕和嚴肅處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惡意規避等破壞制度、規避管理的行為,確保不惹事、不出事,倍加珍惜和維護好當前林業風清氣順、團結和諧的良好氛圍和整體形象。

改革創新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篇2

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以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金改”機遇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資本積累、財富積累和改革探索,鹿城不但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本雄厚,而且金融機構集中、金融生態環境良好,是温州地區資本市場最活躍、金融機構最健全、金融人才最集中,同時也是民間金融問題較為突出的區域。從我們量大面廣的產業來看,還都是集中在製鞋,金融要成為21世紀未來朝陽產業目前還是不夠的。所以這次温州金融改革綜合試驗區獲國務院批覆,是我們的重大機緣,為鹿城全面承接“金改”建設各項任務、推進區域發展轉型跨越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

(一)轉型是發展的戰略主題。城市作為工業化、現代化乃至晚近的全球化的重要表徵,比鄉村指向更加先進的文明及更加先進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極具集聚效應、輻射效應,是區域競爭力的核心載體。現代經濟就是城市經濟,城市經濟佔比95%以上。作為核心城區,只有通過新型城市化,才能為新型工業化提供良好的平台、環境和動力支撐。只有現代化的大都市才能集聚人才、資金等各類高端要素,才能促進經濟轉型發展。有學者將人類社會發展劃分為“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服務經濟時代”和“創意經濟時代”四個階段。鹿城的三產比重目前是70%,在全市是高的,但其中現代服務業只有25%,正是傳統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實現成功轉型、實現高端要素的集聚和城市能級的提升,就需要騰出空間、騰籠換鳥和城市有機更新,就需要通過搭建高端的平台、培育高端的才人,來引導發展高端產業,進而帶動城市治理方式、生活方式、城市形態的轉變。温州自古就是一座商城,在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演變之前的貨幣市場,歷史悠久,異常發達。處在轉型發展的歷史大局和温州這個大都市圈的中心,鹿城走差異化、特色化、優勢化、集約化發展之路,傳統密集型產業應該要慢慢地淡出歷史舞台,因為我們要素市場化不高,要學習中國台灣資金要素搞活,勞動力價格提升,因此實施轉移也是結構調整、實現轉型。

(二)金融是鹿城的戰略文章。改革開放以來,温州率先實行市場化改革,極大地放開並活躍了民資、民力、民營,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原始積累,也因民間借貸的活躍削弱了國有和城商行的系統風險,為温州成為全國金融生態城市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温州的金融發展一直以來還僅處於傳統意義上的金融階段,而且由於受體制等要素制約,泡沫化傾向越來越大。首先是民間借貸不規範,一直處於地下運行,暗中操作,缺乏風險防控,帶來了去年以來的局部金融風波。今年1-5月份,我區民間借貸案件收案標的月均還維持在同比增長300%左右,金融借款案件收案標的維持在月均增長10倍以上。這就像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多米諾骨牌很快就倒掉。其次是政府作為不到位,突出的表現就是“兩多兩難”問題,即中小企業多而融資難、民間資本多而投資難。因企業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缺乏資本融通,造成了企業的普遍低小散。再次是金融市場層次低。雖然我們有25家銀行金融機構,也有保險、證券、多種交易市場等金融方式,但是還都處於非常不發達的階段,整個投資交易市場並不像我們的民間借貸那麼活躍,還不能有效提供企業轉型發展需要的金融支撐,並滋生了很大的系統性風險。還有就是金融支撐作用小。温州有6000億元的民間資金,過去五年温州人在全國各地的實業投資累計超過3000億元,實際在温州投資的只有1300多億元。但鹿城作為温州的中心城區,金融業還不是支柱產業。20xx年金融業增加值110.2億元,佔生產總值比重17.3%,僅高於温州全市平均7個百分點,低於杭州下城區的28.8%,寧波海曙區的22.1%,中心城區集聚效益還沒充分發揮。美國的金融業佔GDP比重達到25%,很多金融聚集的城市,這一比例甚至達到40%以上。所以,我們要搶佔金融高地,輻射全區域、輻射全國,與海西區、中國台灣對接交流合作,這也是鹿城轉型發展的必解之題和戰略需要。

(三)“金改”是轉型的戰略機遇。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有這麼好的機緣,非常難得。要繼續保持和不斷營造先發性優勢,必須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奮力走在改革前列。金融是高端要素,金融集聚區必須依附並生長在城市的中心區域。鹿城作為温州商服最為發達、智力最為密集、環境最為優良的城區,是這次“金改”的最大受益者,必將極大地激發城市轉型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不僅為加快金融改革創新和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歷史性機遇,而且對加快向“創首善之區、建幸福鹿城”目標邁進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首先是極大地推進經濟轉型升級。“金改”將進一步完善金融體系,不僅是金融機構會進來,全國一些優秀的服務業、資本市場、交易市場都可以進來,包括一些金融機構將更加細化具體地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將進一步加快金融改革創新,為民資投資、小微企業提供服務,通過金融的融通功能迅速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也因此會提高每平方公里的投資強度、GDP產出和税收收入。其次是極大地推進城市轉型發展。有什麼樣的產業結構就有什麼樣的從業人員。金融服務業屬於智力密集型的高端產業,它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也實現了城市的有機更新,帶來了城市的環境優化和社會的有序管理。這也是提升“三生五感”和“創首善、爭一流”的重大契機。再次是極大地提升中心城區地位。金融服務業依託於實體經濟,集聚輻射於區域經濟,全國唯一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更是吸引和服務於全省乃至全國經濟。改革,就是不斷放開一些“閘門”,這個“閘門”就是行政資源,通過“金改”帶給我們在特殊行政資源的不斷傾斜。抓好這次“金改”機遇,我們不僅能夠破解“兩多兩難”問題,更可以通過拓展改革金融創新,使鹿城的金融業走在現代經濟的前頭、走在區域發展的前頭,形成金融集聚區、區域性金融中心,搶佔區域發展制高點。

因此,我們必須立足鹿城、服務温州、放眼全國,把金融綜合改革作為解決“兩多兩難”問題的戰略舉措,作為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核心任務,作為加快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重中之重,完善體制機制,強化要素保障,推動發展方式由資源驅動向投入、創新、財富驅動轉變,實現經濟金融又好又快發展。

二、以高度的站位深入謀劃“金改”工作

我們要按照國務院“十二條”精神和省、市的統一部署,按照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創新上先行先試、民間融資規範上先行先試、多渠道破解“兩難”問題上先行先試、在信用建設和風險防範上先行先試等“四個先行先試”的要求,圍繞“創首善之區、建幸福鹿城”總目標和“三四五”總戰略的實施,把“金改”工作作為推動鹿城金融支柱產業與城市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來抓,以服務實體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突出破解“兩多兩難”,圍繞“一個目標”,打造“兩個中心”,做到“三個先行”,處理“四個關係”,實現“五大突破”,確保試點承接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效。“一個目標”就是建設金融強區。“兩個中心”就是打造區域性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和民間財富管理中心。“三個先行”就是儘快建成民間融資規範發展先行區、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先行區和地方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區。“四個關係”就是在金融改革創新發展過程中正確處理好實體經濟與金融發展、市場化運作與政府引導、金融改革創新與金融風險防範、金融綜合改革與其它配套改革的關係。“五大突破”就是在總部金融機構培育、資本市場建設、區域金融創新、金融體制機制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等五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為此,必須牢牢把握以下五條原則和要求:

一是必須主動承接、主動擔當。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鹿城是温州現代經濟的中心。全區上下務必要樹立“温州搞金改”就是“鹿城搞金改”的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深刻理解承接“金改”工作大局所履行的職責與義務,擔當好國務院的“十二項”任務,實踐好“金改”“五十條”意見,享用好各項政策紅利。

二是必須先行先試、率先而為。必須大力解放思想,大膽地嘗試,勇敢地改革,大膽地突破常規。不能光照着書念、光照着文件套,必須推開“玻璃門”、拆開“彈簧門”。凡是有利於破解“兩多兩難”、有利於城市轉型、有利於城市民生的,都要大膽地突破、大膽地創新、大膽地激活現有模式與體制機制。

三是必須政府引導、項目運作。“金改”工作的頂層設計,上面已明確了方向,解決了“幹什麼”的問題,接下來就是我們“怎麼幹”。我們要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和項目化管理,通過重點改革項目的具體實施與探索創新,把每項任務都落到實處,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積累經驗、提供借鑑和示範價值。

四是必須重點突破、風險可控。以防控金融風險為着力點,在工作中切實做到既勇於探索、積極推進,又穩妥有序、防範風險,防止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檢驗“金改”成效關鍵的一條,在於是否真正為民營企業與民間資本搭建了穩健實際管用的渠道和橋樑,是否真正有效破解“兩多兩難”問題,推動民營經濟與民間金融的融合互動、健康發展。

五是必須統籌兼顧、配套推進。金融市場是全國性市場,金融改革是高端要素改革,“金改”工作必須放在全局中來謀劃實施。不僅要着力抓好企業規範、社會誠信和人才支撐等方面基礎性建設,還要重點落實經濟轉型、城鄉統籌、優化環境等各方面具體項目,協力抓好“金改”的歷史性機遇並構築制高點。

三、以紮實的舉措加快推進“金改”建設

温州這次成為中國金融改革創新的試驗區,我們要乘勢作為,大膽探索,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先行先試,全力建設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

一是發展總部金融,建設金融強區。加快推進地方金融多元化體系,引進全國性金融機構在我區設立小企業信貸中心、小企業金融中心等小企業專營機構,解決中小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加快温州金融集聚區建設,培育引進一批經濟貢獻突出、產業輻射帶動強的金融法人機構或區域性總部,市區聯動重點規劃建設濱江商務區7幢金融總部大樓。加快引進國內外各類金融機構,完善金融產業鏈,把車站大道建設成為富有特色的金融大道、金融街區,提高金融服務檔次和水平,形成金融業態聚集發展態勢。加快籌建鹿城金融廣場,確保7月份掛牌運營,打造資本管理機構集羣,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用2年時間打造成温州中小企業綜合金融服務中心和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基地。用3年時間把我區建設成為區域性民間資本管理機構集聚區和民間財富管理服務中心。“”期末,金融業增加值達到200億元以上,佔生產總值比重為25%以上,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45%左右。

二是健全金融體系,打造創新智城。引智重於引資。依託智慧城區建設,實施“金融引智”工程,像抓招商引資那樣抓招才引智,設立金融專家諮詢委員會,籌辦地方金融風險控制研究中心,實行企業抱團引智,實現引智資源的共享。開展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試點,採取集約化、專業化管理方式,鼓勵和引導民間資金有序進入我區項目建設、優質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轉化為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產業資本。健全服務小微企業的金融組織體系,堅持國有金融組織與民間金融組織、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內資與外資金融機構、本地與外地金融機構共同發展,逐步形成多層次、廣覆蓋,互為補充、良性競爭的金融組織體系。率先啟動鹿城農村合作銀行股份制改革並增資擴股,今年新增3家小額貸款公司,推動小額貸款公司轉為村鎮銀行試點,完善農村金融體制和強化農村金融服務。

三是創新金融產品,培育資本市場。圍繞建立適合小微企業和“三農”需求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引導涉農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入,積極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工作,支持各銀行機構推出科技貼息貸款、税源經濟貸款、農房抵押貸款等支農支小的信貸業務。支持保險機構開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開展設立財政資金參與的產業引導基金和城市有機更新股權投資基金,整合在外温商和本地優質企業資本資源,爭取建設境外投資貿易諮詢服務中心和温州人資產管理服務中心,形成投資一條龍服務體系。積極推進企業上市,推出專業財務顧問服務、結構性融資、資產管理等金融服務,開通綠色審批通道、減免相關收費等優惠政策,打造我區擬上市企業金融服務平台。力爭“”期間達到上市公司5家,培育上市後備企業10家以上,今年要完成2家以上企業重組或股改。推動企業利用債券市場融資,爭取在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上取得突破。

四是強化金融監管,優化金融生態。更加註重防範和控制金融風險,促進民間金融陽光化和規範化,全力做好温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試點。加快建立融資擔保體系,全面完成融資性擔保公司規範整頓工作,初步構建起以大型政策性擔保機構為龍頭,以多體制競合發展的融資擔保體系。完善地方金融管理體制,建立金融聯席會議制度、經濟金融信息互通制度、重大事項通報制度,完善《金融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加快在線實時監管系統建設。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整合信用信息資源,建設鹿城綜合信用服務平台,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守信失信獎懲機制建設,逐步建立起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建立地方金融管理局,與區金融辦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制定出台資本運作類機構監管方案,加強對各類金融組織和融資性中介機構的監管和服務。組建涉嫌金融犯罪偵查支隊,建立金融仲裁院,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維護公平公正的經濟金融秩序。

四、以強大的合力全面強化“金改”保障

金融綜合改革,不是單一工作,是一項智力和力量密集型、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作。全區上下要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落實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環境,凝聚各方合力,全面把改革創新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一要堅持“三強化”。強化學習保障。各部門和街鎮主要負責人要認真學習現代金融知識,努力掌握金融規律,認真研究金融問題,努力成為金融領域的“行家裏手”。強化人才隊伍。要繼續通過“內外温州人”網絡,向全國全世界引進高層次金融機構人才,通過加強對金融高管和高端人才的激勵政策,吸引和集聚更多的高層次金融人才來鹿城,為我所用。強化環境建設。通過加快金融集聚區、金融街建設,完善硬條件。通過權力下放,縮短審批流程,進一步完善金融發展的軟環境。

二要建立“三機制”。建立省市區聯動機制、社會各方聯動機制,上下互動,合力推動,鼓勵民間金融組織和民營資本積極參與,提高金融改革的參與度。建立責任考核機制。對在金融改革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幹部,在年度評先評優中予以充分體現和傾斜。建立媒體互動機制。加大宣傳力度,各類新聞媒體上開設專欄,加大宣傳、推介和互動力度,形成有利於金融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要做到“三完善”。加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立綜合信用管理平台以及其他各類體系,切實解決民間信用不對稱問題。加快完善銀企對接機制。通過“進村入企”等活動,幫助銀行更加全面瞭解企業發展,讓企業瞭解金融產品,切實優化金融服務。加快完善金融法治體系建設。以金融法庭成立為契機,加強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規範和引導民間借貸健康發展。

同志們,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是鹿城轉型發展的新機遇、新動力,事關鹿城長遠發展的戰略全局。我們一定要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的戰略部署,堅定信心、鋭意進取,舉全區之力、集各方之智,加快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為“創首善之區、建幸福鹿城”而不懈奮鬥。

改革創新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篇3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此召開全市農業保險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回顧近年來農業保險工作,分析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形勢和任務,部署20xx年工作,進一步協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力量,推動全市農業保險更好更快發展,為全市農業生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作出貢獻。

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20xx年農業保險工作回顧

20xx年,全市各級農業保險工作部門和農業保險機構認真謀劃,加大力度,周密組織,採取各種措施推動農業保險惠農政策有效落實,全市農業保險工作發展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全市共完成玉米、水稻2種農作物投保面積 萬畝,比上年增加 萬畝,投保率達到 %,投保農户達到 萬户,大田作物保險保費總額達到 萬元,比上年增加 萬元。與以往相比,20xx年全市農業保險有以下主要特點:

——領導重視、政府支持是農業保險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有效滿足了廣大農民羣眾參加農業保險的迫切要求,為我市農業保險事業的深入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專業經辦、部門代理是農業保險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選擇。農業保險經辦機構與廣大基層農業保險業務人員的相互配合,有效解決了農村耕地面積大、農户分散的問題。 ——農民參與、協同推進是農業保險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實踐表明,廣大農民羣眾的參保積極性和基層政府、有關部門以及經辦機構的協同推進直接關係到農業保險事業的持續發展。目前,全市已經形成了農民積極主動參與,各部門協同推進的良好氛圍。

在看到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市農業保險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存在着不到位問題。有的地方沒有把農業保險作為一項重要的惠農政策來落實,對農業保險工作不重視,視這項工作可做可不做,甚至把它當作商業行為來對待,存在僥倖心理,所以農業保險開展不力,惠農政策落實不到位。二是農業保險運行存在不規範問題。儘管全市農業保險工作體系已基本建立,相關制度也基本配套,但在投保、理賠等基本環節還存在着不規範問題,甚至存在着違法違紀問題,給農業保險事業造成很不利的負面影響。三是政府決策落實上存在不到位、執行力不強的問題,對這項工作安排和部署是根據我市農業保險發展的客觀要求,經過統籌考慮研究決定的。但執行過程中,有的地方和農業保險機構為謀求自身利益,不按劃分區域開展業務,不良競爭現象有所抬頭,破壞了我市農業保險整體工作佈局。

分析存在以上問題,我認為有主要以下幾點原因:一是不良競爭,違規私下協議承保是問題發生的根本。二是宣傳不力,認知度不高,農户投保理賠信息不對稱是問題發生的關鍵。三是經營不規範,“五公開、三到户”的要求不落實是問題發生的必然。請各有關單位認清形勢,樹立全局觀念、強化執行意識,將市政府的有關要求落實到位。

二、認清形勢,不斷提高農業保險規範化水平

(一)農業保險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惠農政策之一

我市於 年在全省範圍內率先開展了農業保險試點,隨着工作開展得逐年深入,全市逐步構建了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業保險服務體系,在災後損失補償、恢復農業生產、穩定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穩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為促進農業保險健康穩步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形成了積極參保的氛圍。可以説,農業保險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項重要惠農政策。我們經常可以通過互聯網、廣播電視、報紙看到對農業保險的報道。這一説明農業保險工作成效明顯,逐漸形成了社會關注農業保險的,對我們制定政策,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因農業保險仍處於起步階段,配套措施不夠完善,各方的認識和看法不同的等原因,使農業保險的發展問題從熱點變為焦點,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基礎工作,進一步規範工作措施,使每一項工作經得起社會的監督。

(二)農業保險發展當中不規範問題不容樂觀

雖然我市農業保險有着良好的工作基礎,但必須清醒的看到,在一些地方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問題,農業保險深層次矛盾也逐漸顯露出來,特別是去年省市兩級紀委、審計和監管部門在檢查、審計過程中,發現各地農業保險承保、理賠、資金管理等方面還存在違規違紀問題,有些問題還比較突出。在農業保險經營上,普遍存在農業保險機構基層服務網絡不健全、服務水平不高、能力不足問題。存在不按劃定區域開展業務、虛假投保、虛增保險標的、保險憑證不到户、農民不知情問題。存在虛假理賠、協議或平均賠付、惜賠拒賠問題;在協辦業務開展環節上,存在部分協辦人員不按合同約定和有關規定開展業務,違規謀取不正當利益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農業保險的進一步發展,影響了財政資金的安全,侵犯了農民的合法權益,同時還造成了社會各界對農業保險制度、政策設計的不理解和不認同,如果不及時、堅決地予以糾正,必然影響整個農業保險事業的發展。

(三)農業保險規範化建設刻不容緩

黨的“”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給“三農”工作帶來了新機遇,農業保險也工作面臨着新的形勢和新的考驗,我們要認清形勢、經受考驗。20xx年是農業保險聯席會議確定的農業保險規範年。我們要按照《農業保險條例》和有關政策的規定,強化執行能力,進一步規範農業保險工作,推動全市農業保險順利發展。重點要在四個方面進行規範: 一是規範農業保險機構的選擇確定。20xx年,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我市確定了人保、 、 4家公司在我市開展業務。為確保全市農業保險工作的可持續發展,保險機構和承保區域在一定時期內要保持相對穩定。同時,我們要建立農業保險機構考核評價機制,對服務能力不足、理賠不及時、管理不規範的,要取消下年度在本地區的承保資格。近幾年,隨着農業保險工作的開展,農業保險機構參與農業保險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但也出現了不按確定區域開展業務的現象,今年各農業保險機構必須按確定的區域開辦農業保險業務,否則,取消當年市級以上財政補貼。

二是規範農業保險承保工作。各地、各保險機構務必採取有效措施,引導農户自主自願參與投保,禁止以各種方式欺瞞、誤導或強迫農户投保,嚴禁抵扣補貼、抵扣賠款。要確保投保農户對投保情況知情,農業保險單要由保險機構負責人和投保農户簽字確認。在農業保險違規經營中,投保數據的真實與否至關重要,因此,要確保農户投保數據信息真實,嚴禁虛構、虛增保險標的等虛假承保行為。要嚴格執行公示、見費出單和單證發放到户制度。嚴禁以違規支付或允諾支付高額手續費等方式開展惡性競爭。

三是規範農業保險理賠工作。理賠是農業保險重要作用的真實體現,理賠是否及時、是否規範關係到受災農民的切身利益。各級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督促保險機構準確及時理賠。農業保險機構要從接報案管理、現場查勘、確定理賠標準、保證結案時限、嚴格賠款支付等方面建章立制,要確保賠案處理規範,賠款及時、足額支付給被保險人。要着力提高理賠工作透明度,理賠明細單除要在村委會、合作社等場所公示之外,還應通過宣傳車逐村進行宣傳,並隨機發放10份以上該村理賠明細單。要嚴格執行理賠款轉賬方式支付規定,要將理賠款按投保人明細直接打到受災農户糧食直補存摺(卡)中,嚴禁以現金方式發放。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挪用、截留、侵佔保險機構應當賠償受災農户的保險金。同時,還要建立健全農業保險理賠投訴處理機制,確保投保人的投訴得到及時解決;要建立健全農業保險理賠回訪制度,對一定比例的被保險人實際收到賠款的情況進行回訪。

四是規範農業保險協辦業務。基層的農技、農經部門和村委會,按照《農業保險條例》規定,可以受農業保險機構應的委託,協助辦理農業保險業務。農業保險機構根據協辦工作量,可以約定支付為超過全年保費收入的5%的協辦經費,其中80%以上的協辦費用於鄉鎮、村的保險業務支出。在協辦過程中,協辦機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和合同約定的義務,依法例規開展農業保險協辦業務。從已查處的農業保險案件中看,協辦人員在投保、理賠等環節問題不少,對協辦機構違規開展業務的,要依據相關規定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三、紮實工作,努力實現農業保險再上新台階 20xx年,全省農業保險政策總體保持穩定,包括財政補貼政策、補貼品種、資金撥付等均按上年規定執行。做好今年工作的關鍵要在落實上下功夫,努力實現農業保險再上新台階。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做好農業保險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

農業保險作為“三農”的重要扶持政策,事關農業生產、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發展農業保險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重要的政治問題和重大的社會問題。當前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處理好 “快”與“好”的關係。一方面,我們要認清形勢,勇擔社會責任,把握政策機遇,在鞏固已有發展成果的基礎上,要充分調動各方參與農業保險工作的積極性,實現量的跨越,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和滲透力;另一方面,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農業保險現有的發展方式,要轉變農業保險發展方式,在量的跨越基礎上實現質的轉變,不但要“擴面”還要“提質”,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即進一步加強和規範農業保險有關工作,完善承保、理賠等關鍵環節的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能力,強化風險防範,確保農業保險健康發展。要進一步完善工作舉措,創新工作方式,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有序開展。要克服消極思想,克服畏難情緒,進一步強化大局觀念。要強化政府的引導作用,更要突出市場主體的主導作用。

(二)明確職責,進一步強化農業保險協調推進機制

各地、各部門要統一認識,統一行動,按照工作分工,密切配合,協同推進,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合力推進農業保險。農業部門要切實做好各級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總體協調工作,做好包括制定政策措施、數據統計、農技服務、防災減災等工作;要協助農業保險機構做好政策宣傳、業務開展、查勘定損及矛盾協調處理等。財政部門要做好農業保險補貼資金的落實和對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等工作。保監部門要做好農業保險機構經營的監管、查處等工作。農業保險機構作為農業保險經營主體,要做好基層服務網絡建設、承保展業、查勘定損理賠等業務工作,進一步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水平。

(三)採取措施,加大農業保險政策宣傳力度

各地要進一步加大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省市各部門都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通過新聞媒體、網絡平台等媒體,着重宣傳《農業保險條例》、農業保險政策、農業保險業務內容、承保理賠規程及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重要意義等。要採取標語宣傳、街頭集中宣傳、開展諮詢活動、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對農業保險業務內容、投保理賠規程等進行廣泛的社

會宣傳。要組織基層技術人員進村入户,面對面向農民宣傳。今後每年3月第一週為全市農業保險宣傳週,各地都要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宣傳活動,確保宣傳活動既轟轟烈烈,又紮實有效。

(四)嚴肅紀律,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各地、各有關職能部門都要加強對農業保險機構的檢查指導,督促農業保險機構嚴格落實《農業保險條例》及有關政策規定,依法合規經營。要加大對農業保險機構違規經營的查處,對農業保險機構違反《農業保險條例》和有關政策規定虛假投保、虛增保險標的、不按劃定區域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以及其他違規經營騙取財政補貼資金、侵佔農民利益的,要停撥、追繳財政補貼資金,情節嚴重的,取消該機構在當地或全省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資格。對違反規定的農業保險機構直接負責人要給予相應處分。

同志們,20xx年是黨的羣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深入開展的一年,全市春播已經全面開始,我們要對農民羣眾懷有深厚感情,始終尊重農民意願,維護農民利益。要立足三農實際,注重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做好農業保險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繼續堅持把“懂農時、知農事,察民情、體民心”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更加科學有效地推動農業保險發展。使農業保險真正成為強化農業基礎、惠及農村發展、富裕農民生活的有力屏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zegom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