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意見 >

促進農民增收意見

促進農民增收意見

為了進一步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快促進農民增收,政府部門出示了指導意見。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促進農民增收意見

促進農民增收意見範文一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級各相關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轉發財政廳、省委農工委〈關於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增加農民收入的意見〉的通知》(川辦函〔20xx〕8號)、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成都市增加農民財產淨收入專項改革方案〉的通知》(成委農領發〔20xx〕8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經區政府研究同意,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關於“三農”工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增強農民財產性收入專項改革,堅持城鄉協調發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努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盤活農村資產資源,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潛力,進一步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為加快促進農民增收,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二、主要目標

“十三五”期間,我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於成都市二圈層平均水平;農民增收工作區委書記和區長負責制年度考核排名處於全省高收入組前20名。到20xx年,我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1000元,其中: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突破20xx元。到20xx年,實現農村居民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以上,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

1.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水果、菌蔬、水產等優質高效農業,圍繞“三線兩片”產業佈局,重點推進“伏季水果”“產村相融現代農業精品園區”“菜籃子”等項目建設。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農田水利、農村道路、耕地地力保護與提升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骨幹力量,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確保“十三五”期間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2.5%以上,其中20xx達3%以上。〔責任單位:區農林局、區國土局、區交通局、區水務局、區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區科經信局、各鄉鎮(街道)〕

2.培育農村新興產業新型業態。借力“蓉歐+”戰略機遇,積極招商引資,拓寬融資渠道,大力培育一批新興產業新型業態,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入融合。統籌推進鄉村旅遊提檔升級與“小組微生”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重點打造鳳凰湖休閒度假、人和山地運動、福洪清泉姚渡賞花品果、龍王垂釣休閒等景點和“一鎮一點”鄉村旅遊示範點位。支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建平台或與國內知名電商平台及本土電商平台開展合作,加快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創建。擴大現有特色食用菌園區、清泉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規模,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支持農產品烘乾、倉儲、分選設施建設,完善鮮活農產品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推進區域性骨幹農產品批發和零售市場建設,實施信息化改造,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責任單位:區文體廣新旅遊局、區旅發中心、區商務投促局、區民政局、區農林局、各鄉鎮(街道)〕

(二)調整農民轉移就業結構,強化農民工勞動保障,穩定農民工資性收入。

3.拓寬農民轉移就業渠道。緊盯市場用工需求,培育具有“一技之長”的新生代農民工,推進農民向服務業、高端製造業轉移就業。建立創業服務工作室或創業服務窗口,制定針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扶持政策。依託“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實施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支持和鼓勵新材料、新能源、裝備製造等行業開展上崗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開闢更多新的就業增長點和就業渠道。到20xx年,實現新增農民轉移就業20xx0人以上。〔責任單位:區人社局、區科經信局、區建設局、各鄉鎮(街道)〕

4.強化農民工勞動保障。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引導用人單位合理確定農民工工資水平和增長幅度,提高農民工依法維權意識和能力;強化勞動保障監察,緊盯重要領域、重點企業,部門聯動開展對農民工討薪糾紛的專項排查、調處活動;暢通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簡化法律援助工作程序,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確保農民工資性收入佔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以上。〔責任單位:區人社局、區科經信局、區建設局、各鄉鎮(街道)〕

(三)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盤活農村資產資源,提升農民財產性收入。

5.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突破口,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化改革試點、農村產權規範流轉交易和經濟林木(果)權證、農村“新四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農村產權擴面登記頒證工作,着力建立現代農村產權制度。〔責任單位:區委統籌委、區農林局、區國土局、區水務局、區交易中心、各鄉鎮(街道)〕

6.盤活農村資產資源。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股份合作、集體自主、租賃託管等形式盤活農村閒置房產、未開發利用或閒置建設用地、農村撂荒耕地、可開發利用林地、宜漁水面等資產資源。探索新型集體組織、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以農產品品牌、商標、信譽等無形資產與工商資本合作經營新機制。推進將財政投資形成的資產轉交農民合作社持有和管護,提高農民合作社經營收益。〔責任單位:區農林局、區委統籌委、區國土局、區財政局、區房管局、區水務局、各鄉鎮(街道)〕

促進農民增收意見範文二

__縣政協

根據市政協統一部署,__縣政協組織__籍的市政協委員,對影響和制約農民增收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和具體分析。

一、影響和制約農民增收的主要問題

1、農業生活資料價格持續上漲。據調查,近年來化肥、農藥、農膜、種子等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與前年相比:化肥上漲30%,農藥上漲25.3%,農膜上漲30%,種子上漲11.1%。就我縣而言,由於農業投入品漲價,使農業生產的畝均成本提高近40元,而去年農業税減免、糧食直補、農機具補貼等加在一起,農民每畝地得到的政策性增收只有34元,農民種糧所得到的政策性好處基本被生產資料漲價所抵消,加之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農民從農業中獲得的收入不增反降。

2、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從農業產業化方面看,__只有肉雞、精製米兩大主導產業形成了完整的龍型產業鏈,其它產業鏈農業技術推廣手段落後,農業成果不能及時轉化為生產力,導致農業生產水平降低,農業現代化進程減慢。

綜上分析,從根本上解決我市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必須要有新思路、新舉措,從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

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幾點意見

1、把推進政府轉型作為根本。政府在農民增收過程中雖然起到不定期的推動作用,可是政府要明白自己不能為農户承擔利益風險,因此政府不要對農民指手畫腳,干預農民的生產經營,而是要把精力放在為農民服務上,全力打造服務型政府。一要做好政策服務。政策是導向,是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動力之源。政府就是要集中精力制定具有預見性、貼近農村實際、有效提高農民收入的政策,減少壟斷對農民利益的剝奪與侵害,以政策促增收。二要做好資金服務。沒有投入就沒有發展。政府要從農業是安天下的產業,農民是促和諧的主體的高度出發,儘可能地增加農業投入,特別是增加農田基本設施、品種改良、農業新技術、農業品牌的投入,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三要做好信息服務。政府要通過多種渠道為農民提供市場、技術、勞務、銷售等“一條龍”信息服務,不斷擴大信息覆蓋面,讓農民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最豐富的信息,為農民選擇致富項目提供參考意見,引導農民闖市場,在牢牢把握市場主動權中增加收入。

2、把加速結構調整作為重點。要把農業發展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統籌考慮,把結構調整放到縣域經濟發展中統籌規劃,把農民增收放到國民收入分配的總格局中統籌安排。目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加農民收入,就是按照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安排和部署,強力推進農村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特色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積極扶持縣域骨幹企業,培育縣鄉支柱產業,引導農村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形成集羣效應。同時,按照“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佔三分之一、發展產業吸納三分之一、擴大勞務輸出實現域外就業三分之一”的目標,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向周邊地區、南方發達地區和國外市場轉移,發展農村勞務經濟,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3、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關鍵。政府有關部門特別是涉農部門,要按照培養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的新要求,強化對農民的教育培訓,在提高農民整體素質上下功夫,使農民真正擁有增收的本事。一是在教育培訓內容上與時俱進。不論是技術還是品種,都要跟上時代節拍,不能幾年甚至十幾年一個本子、一套路子,與實際嚴重脱節,與發展背道而馳。二是在教育培訓方式上靈活多樣。要堅持電化教育、現場觀摩、外出考察、相互交流等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綜合運用,寓教於樂,讓知識和本領裝滿農民的腦袋,讓財富和實惠裝滿農民的口袋。三是在教育培訓理念上不斷創新。要構建農業實用技術人才“金字塔”,塔的底部是廣大農民,塔的中部是農村鄉土人才和技術骨幹,塔的頂部是專業技術人才和專家學者。政府在強化農民培訓中,要引導農民樹立科技是致富之源的理念,使農民的優秀分子變成能人,能人變成紅人,紅人變成領路人,最大限度地推進科技、項目進家庭,切實發揮科技在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

4、把完善發展模式作為載體。

促進農民增收意見範文三

各鄉(鎮)、街道黨委,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委和區級機關各部門,區人武部黨委,各人民團體: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更好地順應示範區“二次創業”的新形勢,加快農村改革發展步伐,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20xx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和《省委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科學認識形勢,明確目標任務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把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採取得力措施,組織實施一系列推動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戰略工程,我區新農村建設取得較大成就,農村面貌發生較大變化,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農民收入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但是,作為示範區下轄的唯一縣區,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與示範區加快發展的新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農村發展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農村整體面貌不新;農業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程度不高,示範效應不強;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難度較大。特別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已有所顯現。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基本實現城鄉一體化,我們面臨的形勢更為緊迫,任務更為艱鉅。全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認清當前農村工作面臨的形勢,認真學習貫徹xx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全委會精神,科學分析各方面發展條件的變化,充分認識和利用中省支持示範區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搶抓國家擴大內需、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機遇。

(三)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着力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建立和完善地方農業標準。以現代農業標準化示範園為重點,積極引導園區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户按標準組織生產。嚴格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和完善農產品標識和可追溯制度,加大投入力度,落實監管責任。禁止非標農藥、化肥入區和使用,杜絕不合格農產品進入市場,打造楊陵無公害蔬菜品牌。抓好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推廣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技術,擴大農產品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規模。鼓勵開展農產品原產地保護和商標註冊,實施品牌經營。對獲得省級名牌產品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次性獎勵3萬元;對獲得國家名牌產品或中國馳名商標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不斷加快我區農業生產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戰略步伐。

(四)扶持壯大二三產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依託示範區“二次創業”加快發展的優勢,緊緊圍繞農高會和在建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加快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使其成為推動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一)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抓住國家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機遇,圍繞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大項目整合力度。以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綜合實施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節水灌溉等涉農項目工程,建設渠、井、窖相互保障,水、電、路相互配套的農業基礎設施。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保護性耕作技術,提高土地質量。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裝備水平。積極重視農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警,提高監測水平,完善處置預案,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災害處置和農民避災自救能力。為農業生產奠定良好基礎。

(二)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抓住國家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機遇,結合民生八大工程,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強以水、路、電、訊、氣等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全面推進小城鎮建設。依據《楊凌城鄉總體規劃》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修訂我區鄉鎮建設規劃和村莊佈局規劃,加快編制村莊建設規劃,重點發展小城鎮,建設中心村,結合城中村改造,推進村改居,建設新型社區。四、深化農村改革,加強制度建設

(一)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家庭經營要向採用先進生產技術和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約化水平;統一經營要以區內兩所高校的科研力量為依託,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向以多種合作方式,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落實國家土地流轉政策,做好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等工作,依法保障農户宅基地用益物權。鼓勵農民採取出租、入股、質押、置換等方式流轉農村土地經營權,支持離土離鄉農民自願、有償轉讓宅基地使用權,支持有條件的農民通過房產出租等途徑增加財產性收入。解決好被徵地農民就業、住房和社會保障,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二)健全統籌城鄉發展機制。統籌土地利用、城鄉規劃和產業發展,促進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

標籤: 增收 意見 農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yijian/mmdl0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