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經驗材料 >

壯大優勢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大綱

壯大優勢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大綱

榆次區地處“三晉”之腹,為晉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總人口53萬,面積1328平方公里,轄6鎮4鄉289個行政村,農業人口25.9萬人,耕地73.59萬畝,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628元。榆次區農業局為區政府農業主管部門,現有幹部12人,其中局長1人,副局長6人,總農藝師1人,科員4人,內設四個職能股(室):辦公室、產業化經營指導股、政策法規和科教股、信息發展開發股。<?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壯大優勢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大綱

我在榆次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農業戰線同仁的幫助和支持下,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圍繞農民增收核心,堅持以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統攬工作全局,城鄉統籌,扭住“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區上紅棗,畜牧養殖求突破”戰略展開工作, 突出温室大棚、紅棗開發、養殖園區和龍頭企業四大基地建設,使全區農業產業化開發有了新的突破。連續12年,榆次的蔬菜生產位居全省之首,面積達到34萬畝,年總產量突破11.<?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6億公斤,其中向北京、廣州等全國各大中城市銷售7.5億公斤以上,蔬菜產業佔據榆次區農業的半壁江山,被確立為全國首批55家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縣(區)之一。丘陵山區形成了全長123公里的紅棗林帶,面積達30萬畝,居全市第一、省內前列,開發大户達到150多户,被確定為全省七個紅棗示範園區之一,並把榆次的紅棗發展模式作為全省的樣板大力推廣。畜牧養殖也得到了快速的推進,年肉蛋奶總產量達到3.8萬噸,先後建成省級良種瘦肉型豬、優質肉禽生產、無公害產品等8大養殖基地,養殖小區已達120多個,綜合養殖園區8個。特別是我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從國外引進的羊駝養殖落户榆次後,成為我國特種養殖的一個亮點。豐元棗業、綠源棗業、博瑞乳業、華玉榮香椿、福大綠色食品等一批圍繞棗、菜、乳等主導產業的加工企業迅速崛起,加工龍頭逐步壯大。河南正龍白象方便麪、古船麪粉的全面投產,使榆次麪粉加工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江蘇鎮江恆順精品醋項目和山西金龍魚油脂加工項目的迅速籌建投產,將引領榆次釀醋和食用油加工業快步躍入全國市場新天地。在城鎮化建設中,東陽等8個小城鎮列入全省小城鎮建設的重點行列,其中東陽鎮被列入全國500個小城鎮之一、山西35箇中心鎮之一。農村現代化進程加快,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不斷提升,越來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標準。

從2002年我來到區農業局,在農業戰線上工作了三年有餘,通過農業部門從事領導工作的實踐,對如何抓好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按照全面、統籌、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我區農村經濟的發展,穩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開闢農民增收的多種渠道,主要有以下幾點經驗:

一是抓基地,以基地建設夯實農業產業化基礎。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們提出“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區上紅棗,畜牧養殖求突破”的調產戰略,經過六年來的不斷髮展,蔬菜、紅棗、養殖已成為榆次農業的三大特色產業,全區農業的糧經比例由2000年的3:1調整為5:4。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34萬畝,其中温室大棚種植達5萬畝,年總產各類蔬菜達到11.63億公斤,商品率達85%,僅此一項農民人均收入達1245元,佔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4.4%;在佈局上,建成了8個萬畝特色蔬菜開發帶、9個5000畝蔬菜連片區、10個千畝温室大棚規模片。紅棗由2001年的6萬畝猛增到目前的30萬畝,建成了三個3萬畝的紅棗示範園區, 兩個5000畝標準化紅棗園區;目前掛果面積11萬畝,產量2萬噸,為農民人均增收150元,全部進入盛果期,紅棗總產量可達6.64萬噸,產值1.2億元,農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養殖: 全區肉類總產量16000噸,蛋類總產量12165噸,奶類總產量10000噸,總收入3.25億元,人均牧業收入496元。在基地擴規模的同時,把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規劃作為提升基地產業化經營的切入點,搭建了優勢農產品發展框架,選定綠色蔬菜、優質果品、綠色畜禽、傳統雜糧四大主導產業、12種優勢農產品進行了科學的區域佈局和規劃。通過區域規劃,逐步使我區形成一批優勢品種、優勢產區:共規劃實施蔬菜面積34萬畝,建成了10.9萬畝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規劃實施紅棗面積30萬畝,其中有10萬畝進入掛果期。奶牛發展勢頭迅猛,存欄達到6000頭;規劃實施優勢玉米種植面積30萬畝。

二是抓標準,推行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上檔升級。在標準化生產方面我們主要抓了產品和產地的認證工作。2002年前,我區只認證了無公害蔬菜,品種只有3個,面積僅3萬畝。到目前,無公害認證產品已發展到3項17種,認證面積達到11.47萬畝:蔬菜包括青椒、西紅柿、葱頭、白菜等15個品種,認證面積10.9萬畝;水果認證新紅星蘋果1700畝,帶動了5萬畝無公害水果基地建設;紅棗認證4000畝。綠色認證也有突破,認證產品已達4個:博瑞乳品、華玉榮香椿、強大飼料、中昌梨棗。博瑞乳品還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在創立精品名牌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是抓模式,發展高效農業,提高農民收益。我區位於晉中市府所在地,距太原僅25公里,非常適合發展城郊農業,尤其是菜籃子農業。為此,從2000年開始白手起家,開展10萬畝温室大棚蔬菜重點工程建設,目前面積已達5萬畝,畝均效益在1萬元左右,是糧田收入的10倍以上。温室大棚建設逐步由平川鄉鎮向丘陵山區擴張,創造了修文鎮“四位一體”温室、東趙鄉“雙水源四位一體”温室、“連體超大温室”等新型温室。什貼鎮李坊村,引入了旱作農業模式,把旱井集雨與温室大棚結合起來,引起了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水利部門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在山西,乃在華北的丘陵旱垣區,都是一個成功的樣板,是旱垣區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的典範。紅棗生產大力推廣了“四個一”模式:即,一項矮密豐技術、一座沼氣池、一座保鮮庫、一座烤房,增效十分明顯。奶牛養殖利用世行貸款,走“公司+合作社+園區+農户”的路子,使奶牛養殖規模迅速增長。

四是抓龍頭,以農產品加工為突破口,延伸農業產業化鏈條。榆次工業園被省級領導評價為全省最好的工業園區,利用園區的品牌優勢,我們不遺餘力地引進能夠消化當地農產品的加工企業,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實現以工補農,以工促農,不斷開拓新的農產品市場。目前已有河南正龍、江蘇恆順老陳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總投資3.7億元,預計全部投產後年產值可達16億元。白象方便麪12萬噸項目投產後,年消耗麪粉就達8萬噸。紫晨醋爽蘋果汁、葡萄汁、紅棗汁加工項目,可帶動紅棗等產業的發展。同時,博瑞乳業、山西海玉、華玉香椿、福大綠色食品、豐元棗業等一批加工企業正在興起。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餅乾年加工能力達到3.6萬噸,能帶動7萬畝的糧食基地生產。

五是抓服務,以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搭建農業產業化發展平台。一是信息體系建設,啟動了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工程,已建區級信息站7個,鄉鎮信息站8個,並全部註冊應用“一站通”,農村信息員145名,農業信息服務網絡框架初步形成,並正逐步走向完善,解決了農民獲取致富信息、市場信息渠道單一的問題。二是市場營銷體系建設,目前已有東陽蔬菜批發市場等專業、綜合市場5家,營銷網絡輻射華北乃至全國,營銷組織發展到20餘個,蔬菜營銷户達到4000餘户,普家樂農村連鎖經營服務體系完成了25個連鎖店和100個村級服務站定點工作,農產品營銷市場體系已基本構建。三是技術體系建設,堅持加強區一級,完善鄉一級,充實村一級,提高户一級,全區科技示範户達到了1140户,形成一個農業技術推廣網絡體系。

六是抓轉移,以培訓就業為突破口,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要想農民富起來,先讓農民少起來。2000年前,我區富餘農村勞動力至少在5萬人以上,極大地削弱了農業生產效率。因此,我們把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利用 “陽光工程”培訓、“走出一人,帶出一户、搞活一村”等辦法,鼓勵農民走出家門。僅去年就培訓農民工2317人,其中有1900名學員輸送到北京、珠海等地就業。全區已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4萬餘人。從去年我區農民收入的構成來看,工資性收入是增長的主動力,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長29.6%,貢獻率為26.6%。

在“三農”實踐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離農民羣眾的願望、中央、省市要求還有相當差距,因此,對今後如何更好地開展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做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是要轉變思路。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中央最近提出的“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抓住瞭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而要真正實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統籌發展軌道,就必須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上來。2003年我區被列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之一,要抓住契機,堅定不移地走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道路,全面推進我區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建設。

二是要繼續揚加工龍頭。從理性的角度思考,我們在推進農業產業化方面有所突破,重要因素之一是因為崛起了一批龍頭企業;逆向思維,一些本來具有優勢的產品之所以沒有做強做大,也是因為龍頭企業不強不大。我區在釀造、飼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點,也有如白象方便麪、恆順醋等全國知名品牌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但都與我區的蔬菜、紅棗、畜牧養殖三大特色產業的發展聯繫不緊,帶動示範能力不強。儘快培育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龍頭企業,就成為提升農業產業化的當務之急。2005年和今後一段時間,我們就是要挖掘我區的區位和資源優勢,通過內部發動,外部引進,吸引工商企業轉攻農業,鼓勵民營大户發展農業,建設一批加工龍頭亮點,力爭建成一個大型龍頭企業。儘快提高龍頭企業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和輻射帶動能力。創新機制,緊密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户之間穩定的產銷協作以及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模式。

三要完善農業服務體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網絡、技術服務、市場營銷、標準監測、執法五大體系。信息網絡體系,加大“一站通”的應用力度,加快網絡延伸的步伐,在龍頭企業、示範園區、中介組織、批發市場、經營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務站,運用現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傳遞。技術服務和標準監測體系,組建我區綜合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設疫情監測網絡體系和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做好雜交改良技術推廣工作。加緊籌建農業綜合執法隊伍,儘快建成完善高效的農業綜合執法體系。市場體系建設要從市場建設、經紀人隊伍、專業合作組織入手,一是要強化市場載體建設,就榆次目前的實際而言,應該建一個大型的農業市場,發揮其的帶動、提升、輻射等功能,促進產業基地建設;二是加強農民經紀人隊伍的建設,組建各業協會,着力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闖市場。

四要完善區域優勢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引導特色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指導農民科學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抓好優質農產品特色產業帶建設,充分發揮優勢產業的輻射帶動效應,形成優勢產業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的態勢。

幾點建議:

一應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財政投入。搞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應重點支持旱作農業、小流域治理、中低產田改造、節水灌溉、農村能源等項目建設,增強農民增收的後勁。

二應加大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扶持。建議政府通過減税貼息的辦法,激勵銀行和各種融投資機構簡化貸款手續,為農村種養大户、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村經紀人發放貸款,確保農業生產所需資金。從信貸資金、税收等方面大力扶持高起點、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完善“公司+基地+農户”模式,延長產業鏈條,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分解市場風險,實現小農户和大市場的順利對接,解決農產品增產不增收的矛盾。

三應進一步創造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寬鬆環境。解決人地矛盾,改善農業生產邊際效益遞減狀況的根本出路在於大規模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到非農崗位就業,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經營。從實踐中看,近年來,農民工資性收入迅速增長,並已成為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進一步取消對農民工進城務工的各種不合理收費,取消户口限制、降低農民工子女上學門檻,為農民進城務工提供便利條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jingyan/qx4g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