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精選17篇)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精選17篇)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1

11月19日,我到三(2)班聽了x老師執教的《金色的草地》。周老師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堂常態課,這更有助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這節課給我的啟發有以下幾點: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精選17篇)

一、緊扣單元目標

第五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學會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在第16課的教學中,周老師圍繞單元目標帶領學生研讀文本,在最後呈現的板書上,也明確了觀察方法:“定向、持久、思考”,課堂達成度很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要充分利用好單元頁,從教學總體要求着手,圍繞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對教學作出整體安排和統籌規劃,合理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能從文本中獲得能力的提升。

二、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在x老師的課堂上,當她一個問題提出後,學生們一個一個迫不及待地都舉了手,周老師卻讓他們把手放下,讓學生認真讀完並思考後再去回答問題,她説我要的舉手是你經過思考並且是認真思考後的結果,而不是憑感覺回答問題。反思我自己的課堂,當我問出問題後,有反應快的同學舉手,我就會讓他回答,卻沒有顧及到其他學生,可能他們完全沒有來得及思考,部分學生課堂參與性不高。

三、明確朗讀要求

在二班的黑板上,周老師明確寫下了課堂朗讀要求,朗讀通順,正確,不添字漏字,有感情等。在學生朗讀完後,採用打分的形式師生評議。我上課時,也會讓學生進行朗讀評價,但沒有明確要求,周老師這樣將朗讀要求明確,學生就有據可依,也知道自己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

四、讓學生把話説完整

語文不外乎聽、説、讀、寫。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課堂上出現學生結結巴巴的時候,我往往是用自己的語言來提示學生,請學生接着往下説,希望學生能説出我心裏的答案,實現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目的。但是通過聽周老師的課,我有了新的體會,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在教師不斷的啟發下逐步培養起來的。讓學生把話説完整,學生自然會反思自己在表達時哪部分沒有表達清楚,並努力地進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不斷換詞使整句話更加完整,這樣不斷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巧妙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語言精煉、指令明確

周老師的課堂給我的感覺就是乾脆、利落,她的每一個要求都很明確,學生能夠很快理解並及時行動起來。反思自己的課堂,我有時一個問題要重複多次,有時還會問一些價值不大的問題。當然,我認為學生一節課的表現是周老師長期培養結果的呈現,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修煉自己的課堂語言。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2

《金色的草地》是一篇充滿了童真童趣的課文,特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使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課文結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以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本篇課文文字比較淺顯,學生通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能圍繞“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進行讀書。這兩件事分別是: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

在閲讀感悟第一件事時,我主要以多種形式讓學生把課文讀熟,然後讓學生分別扮演兩兄弟,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體會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學生能體會了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快樂。

在閲讀理解第二件事時,我主要圍繞問題“我先發現了什麼,又發現了什麼;兩次發現有哪些不同,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示?”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字詞、句子進行自讀感悟:

“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這裏為什麼要強調“起得很早”呢?讓學生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到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並”在這裏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並”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在才這樣認為,並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説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

這樣以來,學生在自讀自悟的體驗中,既享受了探究自然之樂,又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了大自然。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3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家門前的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快樂。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會合攏、張開,長滿蒲公英的草地也隨之變色——“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課文的語言清新活潑,比喻生動形象,充滿童趣。

這篇課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教學本課,我把情感目標定位為“讓孩子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首先,我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欣賞到這樣美麗的風景,學生一臉的驚喜與嚮往,紛紛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情感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

課堂上,我用一個問題引領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學生讀熟課文後,馬上找到了:第一件事是兄弟兩個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第二件事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新課程理念下,常常提及“興趣”,把激發孩子的“興趣”擺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平和、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在學習第一件事時,我指導學生進行表演。首先把課文讀熟,然後引導學生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動作,還可以加進有關的對話。之後,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兩兄弟玩耍的情形表演出來,孩子們的表演不拘一格,但都相當精彩。在學習草地變化的原因時,我引導學生首先找到文中寫草地變化原因的句子“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然後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合攏、張開、包住”等,邊做動作邊進行朗讀,體會蒲公英的有趣;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瞭解蒲公英花朵的特點,我又利用課件出示“展開的花朵”、“包住的花朵”,讓學生通過圖片更形象地理解了課文;最後出示填空練習,指導學生把這幾句話背誦下來。這樣進行教學雖然感覺有點老套,但效果卻不錯。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讀中體驗,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從而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藴涵的美。課堂上,只要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學起來就會興趣盎然,教師就真正做到和孩子們同樂,教學相長。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4

第一自然段寫了生活在俄羅斯鄉下的小兄弟倆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那種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接着寫了窗前的草地上有許多蒲公英,每當蒲公英開放時,草地就變成了金黃色,大家都誇“金色的草地太美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蒲公英早晚是合攏的,只有中午才張開黃色的花瓣,草地因此而變成金色。

從那時起,“我們”更加喜愛這種花,意識到草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課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學生通過讀課文,大體上理解課文內容,我就用“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這個問題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時候,指導學生邊讀邊進行表演,我鼓勵學生在讀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不脱離課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樣化。

通過表演,學生體會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但略有遺憾的是,在這個環節裏,因為學生好動的孩子居多,導致表演過程中時間上有點拖長。課文中第三自然段描寫蒲公英開放的時候,草地一片金黃,大家都誇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讀着這個內容,看着孩子空洞的表情,我明白,這草地到底有多美?由於距離孩子們的生活太遠,是他們想象不到的。

課堂第一步,我運用課件的演示,引入情景。於是,我藉助課件演示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一片片金色的草地……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了這一情景,當孩子們親眼看到金色的草地時,不時發出驚訝聲、讚歎聲:“太美了!”“哇,好棒哦!”……接着讓他們在美的情境的烘托下,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並説説自己最想在草地上做什麼?孩子們個個神情激動,躍躍欲試:“我想在草地上打滾兒,睡覺。”“我想在草地上和爸爸、媽媽照相。”“我想和老師、同學們在草地上做遊戲”……恰當地使用課件,不但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而且幫助他們很好地感悟了課文內容。既激發了孩子們想在草地上玩耍的衝動,又讓他們通過讀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到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快樂。這種直觀手段的運用,激起了孩子們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學生的精彩語言遠遠超過平常之語。真可謂“給學生多大的舞台,學生就會給你多大的驚喜”。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的體會到,讀中體驗,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從而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藴涵的美。通過創設情境,讓孩子們的某些想象有了具體的展現,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學來興趣盎然。“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5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當孩子們揮灑着他們的想象、活力、才華時……我的心境燦爛無比,因為孩子們的歡樂就是我的歡樂啊!我想這就是竇桂梅教師説過的:“學生的感悟本事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本事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僅能夠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的火花,並且能夠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歡樂。”的真諦所在吧。

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出示課件,畫面上藍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黃色的蒲公英,色彩鮮豔,給學生以美的震撼,激發起學生對課文資料瞭解的慾望。第三自然段是本篇的重點段,在學習時製作了精美的課件,伴隨着優美的音樂,聆聽着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觸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入情入境。引導學生經過看課件、動作表演將語言文字化為生動可感的形象,紮紮實實的引導學生實現“語言理解和運用、深處的思維和情感、表層的肢體活動”都得以多元協調的發展。學生在感受到了發現後的驚喜後,和文中的“我”產生了共鳴,很自然的聯繫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變化,從“摘着玩”到“最喜愛”。學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目觀其形、耳聞其音、心通其義。

經過閲讀,學生對課前所提出的問題已完全掌握,學生理解課文資料並非最終目的,語文教材是培養學生實踐精神的範例,所以設計了實踐作業,讓學生經過查閲資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觀察他們所喜愛的花草,練習説説他們的新發現,享受發現的樂趣。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6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條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我也在自己的課堂上不斷地摸索着、嘗試着。《金色的草地》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課文,特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使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

我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兄弟倆在盡情玩耍的情景,深刻地體會童真童趣。我特意指導學生進行表演。“現在我想給大家創設一次當演員的機會,高興嗎?”同學們頓時雀躍起來。“首先應該明確,我們表演課本劇是不是為了痛快地玩一會兒?”同學們的頭搖得像撥浪鼓。“我們表演為的是走進文中,更深入地體會人物的情感。要想當好演員,首先要記住台詞……”於是我就讓學生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反覆感知,使其對整個故事情節達到能複述的程度。然後讓學生討論兩個孩子的情感變化,讓學生認真地研讀“劇本”,探究“角色”,讓四個人小組合作,自主地選擇角色、進行排練,要求學生能投入劇本,進入角色,在表演的過程中,要融入自己的理解、情感。

三年級的孩子還有些好動,很難在課堂四十分裏做到始終如一地專心聽講。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故意在課堂上創設一個玩的時機,給孩子一次玩的機會,也不失為一項好的舉措。當然,我們教師要把握好分寸,要讓孩子玩得其所,玩得有價值。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7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條件。在教學實踐中,我也在自己的課堂上不斷地摸索着、嘗試着,讓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研究的樂園。《金色的草地》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課文,特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使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愉悦的微笑。

三年級的孩子還有些好動,還很難在課堂四十分裏做到始終如一地專心聽講。這就要求老師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調動孩子研究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平和、輕鬆的氛圍自主研究、學會研究。

本課教學後,我感覺自己在如下幾方面還應努力改進:1、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應再合理清晰些,做到層次清楚,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研究能力。

2、還應多留給學生一些朗讀課文的時間,這樣有助於孩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只有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才能讓孩子在課堂有興趣説話、敢於説話。

3、三年級的字詞教學雖然不再佔用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但也應畫龍點睛,該注意的地方在教學時,要確實起到給孩子一個提醒的作用,幫助他們記憶字詞,尤其學困生,不能流於形式,一帶而過,這樣孩子還是沒有記住。

4、三教學中開始滲透有關文章主要內容的歸納,對於剛進入三年級的孩子們來説,準確的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確實不容易,我在引導孩子歸納的時間還應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提示語言不宜過長,使孩子仍無從下手,歸納不到位。

語文教學任重而道遠,今後我還要繼續努力、不斷研究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虛心向領導和教研員老師請教,使孩子們在我的語文課堂上能實實在在學到受益終身的語文知識,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8

《金色的草地》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先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的兩個小朋友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接着寫了“我”無意中發現了草地的顏色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到了晚上又變回綠色的;再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通過這篇課文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大自然、瞭解大自然的意識。我抓住兩個問題來重點學習,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種子玩樂的情形以及解釋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

一、謎語引入“小小絨毛輕又輕,隨風飛舞像傘兵。飛到西來飛到東,到處安家忙不停”和有關於蒲公英的圖片來引入課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表演促讀。教學中,學習第二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時的快樂心情,我請了兩位同學生上台來分別扮演哥哥和弟弟。我讓學生表演倆兄弟玩耍的情景。抓住詞語“裝着一本正經”“使勁一吹”“假裝打哈欠”“朝我臉上吹”重點理解,動詞的運用也很形象,學生把倆兄弟的開心、快樂表演得淋漓盡致。這樣既給予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也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親身體會到兄弟倆快樂的心情。活躍了課堂氛圍。

三、解釋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這是理解課文的難點,課下我讓學生充分查閲蒲公英的資料,瞭解蒲公英的生長特點及性質。孩子們對蒲公英的認識並不陌生,現在正是蒲公英快開花的時節,課前我讓學生回家請教家長,並找了些。這個過程學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樂於完成。孩子們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藥,味苦可以清熱解毒,學生算是對蒲公英有了些瞭解。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就把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讀出來,把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體現出來。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9

我認為課堂40分鐘是非常寶貴的,如何讓這40分鐘的教學,產生最大的效益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

今天,我觀看《金色的草地》一課,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處理得好:

一.精心設計導語,橋妙導入。

老師剛開課,就檢查學生對文中三個容易寫錯的生字詞的書寫情況,發現學生寫得漂亮,並獎勵神祕的禮物——蒲公英,讓他們盡情吹蒲公英感受快樂。接着很自然地過渡到新課學習:文中寫的兄弟倆玩蒲公英也很快樂,讓我們學習這一課和他們倆分享快樂。這樣設計非常巧妙,既能進行識字教學,又很自然地過渡本課教學內容;既能讓學生親自感受到蒲公英的有趣,產生喜歡之情,又能點燃學文的慾望。

二.以讀為經,以讀代講。

課堂裏書聲琅琅。比如,在精讀文中第二自然段時,教師讓學生找文中寫兄弟倆玩蒲公英快樂的語句,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形式多樣化,如“指名讀,男女比賽讀,分角色讀”,通過朗讀,感悟到兄弟倆的活潑,淘氣,蒲公英的有趣。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教師也引導學生進行品讀,抓住文中重點詞句來品味,理解蒲公英變色的原因。

三.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由交流,課堂簡直成為學生的快樂驛站。教師讓學生無拘無束的交談自己的見解。這是給學生很好的語言實踐機會,訓練學生理解,概括,表達能力。

但是,這節課也給我留下一些遺憾,也給了我對有效教學的思考有了很多啟發。

一.有效教學需充分利用課程資源

《金色的草地》寫倆件事,其中一件事是:吹蒲公英玩。在講授課文時,老師只讓學生讀,要讀出有趣的感覺,但再這樣讀,學生似乎沒很好體會到“有趣”。我發現,其實課文中就畫了這件事,老師如果讓學生看插圖盡情想象,兄弟倆在草地上如何吹蒲公英玩耍的情景,再讓學生表演。這樣,學生就如臨其境,更親自體驗到快樂。

二.有效教學需要老師點撥。看得出來,老師非常注重以生為本,在課堂上讓學生讀,自己説。學生讀得不夠好,説得不夠通順,簡練,教師沒有相機引導點撥。

三.有效教學需要合作。新課標中,明文提倡合作學習。我認為採用“合作探究”形式,還是不能忽略。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10

《金色的草地》一課的教學我主要抓住了作者講述的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讓學生經過讀、演來和生活實踐來理解難點詞語一本正經絨毛,讀作者和弟弟的動作、神態的語句來體會出作者和弟弟玩得趣味。

第二件事情經過讓學生找出我的兩次發現,並找出兩次發現的不一樣之處,體會到了仔細觀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最終一段是總結,作者有感而發,學生在讀完後能體會到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它和我們一齊睡覺,和我們一齊起牀。由於第三自然段的鋪墊講解,學生們能説出作者這樣説的的原因。

朗讀是語文外在的表現,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課堂中還應更注重讓學生想象畫面,經過抓住字詞的訓練讓學生到達有感情的朗讀。在生字教學的時候,我們不能單純的去教學生識字認字,而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把識字教學穿插在閲讀教學中。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11

學期剛開始,學校就對新調入教師進行了解性聽課,我選擇了《金色的草地》這一篇課文的第二課時進行教學。課文描寫了俄羅斯鄉下的一對兄弟在一大片開滿蒲公英花的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快樂成長的情景,表現了我們對這片草地樸實的愛,以及這片草地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體現了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親密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樸實的樂趣。

在教學的時候,我非常重視學生在閲讀中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珍視學生在閲讀實踐中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自己閲讀,自己學會閲讀——讀自己的書。力求使閲讀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在對話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在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我要求學生精讀深思,切己體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人物,分角色讀描寫哥哥(弟弟)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的語句,邊讀邊想象情景,邊讀邊體會句子中哪些詞教會你如何騙過哥哥(弟弟)。接着,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一本正經,使勁,假裝打哈欠等詞句聯繫上下文理解,將生動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現於頭腦中,並通過不同的表情,語氣,動作讀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將自己獨特的體驗表達出來。

對於第三自然段的教學,則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通過學生默讀思考,小組內生生交流,全班對話,師生合作,自己解決草地為什麼會變色這一問題,並在合作探究中讀懂課文,感受草地的有趣。

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我着力讓學生潛心品評,在多元解讀中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與文本對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在讀中體會我把蒲公英當作人,當作自己的朋友,親人,夥伴,姐妹……來愛。之後,再讓學生動筆修改,創意閲讀,把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這句話改一改(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你會怎樣改從而真切體會到我對這片金色的草地樸實,真摯如同朋友般的愛,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關係。

非常可惜的是,我在這一課時的實際教學中,還是出現了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沒有能夠突破繁瑣的理性分析,導致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

二,還是沒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對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只是讓學生在讀,演中體會文中兄弟倆對這片草地的愛,沒能及時讓文本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溝通,要是我們在這片草地上會怎麼玩這片草地會給我們帶來什麼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讓學生動筆修改時,也還停留在文本中的蒲公英成了我們,如果能跳出文本,改成從那時起,(什麼植物)成了我們,我也和(什麼植物)一起,一起。那將會更有助於提高學生多角度,有創造性的閲讀能力。在課文最後總結昇華時,也只是停留在文中的我對這片草地的愛和草地給我帶來的快樂,而沒有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片草地的感覺。

三,對文本本身的鑽研不夠透徹,像為什麼課題為’金色’的草地,而不是’綠色’的草地呢?

不足即是起點,我會以這些不足為起點,在教學中繼續成長……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1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條件。在教學實踐中,我也在自己的課堂上不斷地摸索着、嘗試着,讓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樂園。《金色的草地》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課文,特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使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愉悦的微笑。

欒老師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兄弟倆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深刻地體會這片草地為他們的童年帶來的樂趣,欒老師充分抓住學生的那份好奇心展開深入的探討。首先從草地出發,“樣的草地”,你見過什麼樣的草地?學生説説自己見過的草地的樣子,然後欒老師揭示課題——金色的草地,從而引出話題,你想知道些什麼,學生的腦袋就會隨之產生很多問題:為什麼草地是金色的?這草地和我們現在見到的是一樣的嗎?.....一些疑問出現後啟發興趣,引導學生走進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初讀課文後並檢查生字詞,學寫5個生字。在生字詞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基礎,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學困生也較多,故在此環節上多花了一點時間,學習中主要運用個人讀、小組讀、開火車輪讀、齊讀等形式鞏固字詞,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怎樣區分並記住這些字。在掌握生字詞的基礎上進行課文品讀,學生讀時我採用大聲朗讀和學生輪讀,一來可以檢查剛才字詞教學的效果,二來可以瞭解課文內容,明白金色的草地主要是在講述蒲公英的變化。本文的重要線索是圍繞着文章的最後一段“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來寫的。你從哪裏感受到了草地的可愛,從哪裏感受到蒲公英的有趣?通過抓重點詞語來理解,並知道朗讀,促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其中的感情,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並在其他學生補充的過程中提高合作效能。在有趣的蒲公英的品讀中,結合學生自身玩蒲公英的經驗,通過資料介紹進一步瞭解這種植物,瞭解它的樣子和特點,體會兄弟倆吹蒲公英時帶來的樂趣,感受小作者當時的心情,加深理解“多麼有趣的蒲公英!”在講述草地變化顏色的過程中,用手演示蒲公英張開、合攏,給學生以感官上的體驗。在整個過程中,始終引導孩子以各種形式的讀來傳達感情,感受文章的那份樂趣,並指導個性化朗讀。

三年級的孩子還有些好動,還很難在課堂四十分裏做到始終如一地專心聽講。這就要求老師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平和、輕鬆的氛圍自主學習、學會學習。

本課教學後,我感覺自己在如下幾方面還應努力改進:

1、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應再合理清晰些,做到層次清楚,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

2、還應多留給學生一些朗讀課文的時間,這樣有助於孩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只有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才能讓孩子在課堂有興趣説話、敢於説話。

3、三年級的字詞教學雖然不再佔用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但也應畫龍點睛,該注意的地方在教學時,要確實起到給孩子一個提醒的作用,幫助他們記憶字詞,尤其學困生,不能流於形式,一帶而過,這樣孩子還是沒有記住。

4、三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開始滲透有關文章主要內容的歸納,對於剛進入三年級的孩子們來説,準確的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確實不容易,我在引導孩子歸納的時間還應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提示語言不宜過長,使孩子仍無從下手,歸納不到位。

語文教學任重而道遠,今後我還要繼續努力、不斷學習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虛心向領導和教研員老師請教,使孩子們在我的語文課堂上能實實在在學到受益終身的語文知識,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13

《金色的草地》是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文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倆個小朋友的故事。課文主要講了兩件事:一是哥倆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文章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

如何讓孩子體會大自然帶給人們的歡樂並進而理解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呢?我本來是這樣設計的: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當學生感受到草地的美時,讓學生讀讀演演文中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快樂。最後再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説説此時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樣一種情景?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和絨毛玩耍?

我以為這裏需要花費更多的語言來引導呢,可是一説到草地上空的“白毛毛”,學生不由自主就想起了春天我們去後花園找柳絮的故事。課堂頓時活躍起來:“草地的上空飄滿了絨毛,隨風舞動,像是跟我們捉迷藏呢!”“絨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絨毛一大團一大團的就像棉花糖,我真想吃一口。”“我抓住柳枝(蒲公英)輕輕搖,白絨毛就紛紛飛出來”……此時此刻,我輕輕一句問話“你能感受到兄弟倆的快樂,對嗎?”就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從本課教學的意外成功,我切實感受到學生的生活體驗在語文學習中佔至關重要的位置。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14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資料都比較淺顯,只要引“讀”到位,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資料。學生帶着興趣走進文本,本文雖然是以敍事為主,但藴含在其中的感情卻是豐富的,強烈的。異常是文中描述“我”和弟弟互相往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描述生動,這部分的描述雖然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卻充滿了童真童趣。

成功之處

1、環節連貫清晰,水到渠成。

2、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表演,並鼓勵學生髮揮自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不拘一格,多樣變化,寓教於樂,賦於生命的課堂,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

1、朗讀不夠到位,事先設計的幾個環節在講課中漏掉了,

2、自然段還應當有一個講解完的鞏固朗讀環節,體會作者對蒲公英草地的喜愛讚美之情。

3、還有學生表演玩蒲公英環節,只關注了學生打哈欠的方向不對,沒有對重點詞語“假裝一本正經、假裝打哈欠”進行再次強調。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15

11月19日,我到三(2)班聽了周亞婷老師執教的《金色的草地》。周老師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堂常態課,這更有助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這節課給我的啟發有以下幾點:

一、緊扣單元目標

第五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學會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在第16課的教學中,周老師圍繞單元目標帶領學生研讀文本,在最後呈現的板書上,也明確了觀察方法:“定向、持久、思考”,課堂達成度很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要充分利用好單元頁,從教學總體要求着手,圍繞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對教學作出整體安排和統籌規劃,合理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能從文本中獲得能力的提升。

二、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在周亞婷老師的課堂上,當她一個問題提出後,學生們一個一個迫不及待地都舉了手,周老師卻讓他們把手放下,讓學生認真讀完並思考後再去回答問題,她説我要的舉手是你經過思考並且是認真思考後的結果,而不是憑感覺回答問題。反思我自己的課堂,當我問出問題後,有反應快的同學舉手,我就會讓他回答,卻沒有顧及到其他學生,可能他們完全沒有來得及思考,部分學生課堂參與性不高。

三、明確朗讀要求

在二班的黑板上,周老師明確寫下了課堂朗讀要求,朗讀通順,正確,不添字漏字,有感情等。在學生朗讀完後,採用打分的形式師生評議。我上課時,也會讓學生進行朗讀評價,但沒有明確要求,周老師這樣將朗讀要求明確,學生就有據可依,也知道自己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

四、讓學生把話説完整

語文不外乎聽、説、讀、寫。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課堂上出現學生結結巴巴的時候,我往往是用自己的語言來提示學生,請學生接着往下説,希望學生能説出我心裏的答案,實現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目的.。但是通過聽周老師的課,我有了新的體會,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在教師不斷的啟發下逐步培養起來的。讓學生把話説完整,學生自然會反思自己在表達時哪部分沒有表達清楚,並努力地進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不斷換詞使整句話更加完整,這樣不斷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巧妙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語言精煉、指令明確

周老師的課堂給我的感覺就是乾脆、利落,她的每一個要求都很明確,學生能夠很快理解並及時行動起來。反思自己的課堂,我有時一個問題要重複多次,有時還會問一些價值不大的問題。當然,我認為學生一節課的表現是周老師長期培養結果的呈現,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修煉自己的課堂語言。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7

本篇課文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學生通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容。我在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時首先以“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展開讀書讓學生知道: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

在閲讀感悟第一件事中我指導學生進行表演。首先以多種形式讓學生把課文讀熟,然後讓學生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並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表演,學生能體會了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

在第二件事作的閲讀指導中我抓以下幾點展開理解感悟:

1、提問,“我”先發現了什麼,又發現了什麼;兩次發現有哪些不同,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示?

2、抓住關鍵的字詞和句子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這裏為什麼要強調“起得很早”呢?讓學生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到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並”在這裏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並”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在才這樣認為,並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説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

最後,引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激發起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瞭解大自然的感情和興趣。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16

11月19日,我到三(2)班聽了周亞婷老師執教的《金色的草地》。周老師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堂常態課,這更有助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這節課給我的啟發有以下幾點:

一、緊扣單元目標

第五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學會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在第16課的教學中,周老師圍繞單元目標帶領學生研讀文本,在最後呈現的板書上,也明確了觀察方法:“定向、持久、思考”,課堂達成度很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要充分利用好單元頁,從教學總體要求着手,圍繞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對教學作出整體安排和統籌規劃,合理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能從文本中獲得能力的提升。

二、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在周亞婷老師的課堂上,當她一個問題提出後,學生們一個一個迫不及待地都舉了手,周老師卻讓他們把手放下,讓學生認真讀完並思考後再去回答問題,她説我要的舉手是你經過思考並且是認真思考後的結果,而不是憑感覺回答問題。反思我自己的課堂,當我問出問題後,有反應快的同學舉手,我就會讓他回答,卻沒有顧及到其他學生,可能他們完全沒有來得及思考,部分學生課堂參與性不高。

三、明確朗讀要求

在二班的黑板上,周老師明確寫下了課堂朗讀要求,朗讀通順,正確,不添字漏字,有感情等。在學生朗讀完後,採用打分的形式師生評議。我上課時,也會讓學生進行朗讀評價,但沒有明確要求,周老師這樣將朗讀要求明確,學生就有據可依,也知道自己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

四、讓學生把話説完整

語文不外乎聽、説、讀、寫。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課堂上出現學生結結巴巴的時候,我往往是用自己的語言來提示學生,請學生接着往下説,希望學生能説出我心裏的答案,實現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目的。但是通過聽周老師的課,我有了新的體會,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在教師不斷的啟發下逐步培養起來的。讓學生把話説完整,學生自然會反思自己在表達時哪部分沒有表達清楚,並努力地進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不斷換詞使整句話更加完整,這樣不斷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巧妙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語言精煉、指令明確

周老師的課堂給我的感覺就是乾脆、利落,她的每一個要求都很明確,學生能夠很快理解並及時行動起來。反思自己的課堂,我有時一個問題要重複多次,有時還會問一些價值不大的問題。當然,我認為學生一節課的表現是周老師長期培養結果的呈現,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修煉自己的課堂語言。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 篇17

《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俄羅斯鄉下兩個小朋友(兄弟倆)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倆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遊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作者先寫這種帶有調皮和開玩笑性質的遊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倆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接着寫“我”(哥哥)無意中發現草地的顏色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變成了綠色的。再寫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後總結全文:可愛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還給他們帶來了探索自然現象的喜悦。教學本課,重在讓學生感受廣闊的大自然的美麗可愛,童年生活豐富多彩;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引導學生結合語文學習,學會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並能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一、把準年段目標

以新課標為依據,遵循語文教育規律,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把三年級教學課的.識字寫字作為重中重,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課堂應是情趣和夢幻的棲息地,讓課堂充滿情趣,不僅是低年級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語文教學、識字教學本身的內在要求。周老師在本課中多次使用字謎識字法。把字謎作為學生學習漢字的方法之一,是對學生學習漢字興趣的培養,也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更是對學生熱愛祖國文字情感的薰陶。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5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資料都比較淺顯,只要引“讀”到位,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資料。學生帶着興趣走進文本,本文雖然是以敍事為主,但藴含在其中的感情卻是豐富的,強烈的。異常是文中描述“我”和弟弟互相往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描述生動,這部分的描述雖然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卻充滿了童真童趣。

成功之處

1、環節連貫清晰,水到渠成。

2、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表演,並鼓勵學生髮揮自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不拘一格,多樣變化,寓教於樂,賦於生命的課堂,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

1、朗讀不夠到位,事先設計的幾個環節在講課中漏掉了,

2、自然段還應當有一個講解完的鞏固朗讀環節,體會作者對蒲公英草地的喜愛讚美之情。

3、還有學生表演玩蒲公英環節,只關注了學生打哈欠的方向不對,沒有對重點詞語“假裝一本正經、假裝打哈欠”進行再次強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qev79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