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通用21篇)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通用21篇)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

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課時,我主要抓住一條線作者 講的兩件事。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通用21篇)

第一件事讓學生通過讀、演、體會出玩得有趣,在這裏與作文相結合,讓學生體會作者又是怎麼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把這麼一件事描寫得有趣生動,這個環節學生能夠投入其中,在表演時學生的創造力沒有激發出來,除了課文反映的情境,學生自行增加的不多。

第二件事小作者的發現,學生通過讀兩次不同的發現,體會到了仔細觀察和思考的重要性,有的學生還提出大自然很奇妙,有很多趣事。

最後一段是總結,有的學生説最後一段“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説明作者也和蒲公英之間發生了很多事,他們產生了感情,所以特別喜愛。有的學生説:“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説出了蒲公英的有趣,看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是進步了不少。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對文本的解讀能力是終身學習必備的知識技能.課堂上許多同學思維活躍,積極主動地閲讀理解,在討論中獨立思考,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從而達成了共識.在相互切磋中加深理解,共同提高.這既是一種合作化學習,也是一重個性化閲讀.但在這次的閲讀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聽他人言,面對問題低頭,膽怯,茫然……自己並沒有進入到積極主動地學習狀態.未上戰場之前,就懼敵於千里之外,定然不戰而敗,古時曹劌的擊鼓論可以給我們很好的啟發.閲讀理解比較靈活,學生經驗不足,以至於處理問題的時候猶豫不決,心理一緊張,考慮不周全,思維一混亂,就會有不少的學生對於閲讀失去耐心與信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習慣於被動的狀態,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方法的運用必須由外到內逐步轉化,這種被動狀態對提高他們的閲讀能力,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是無益的.我們老師在教給學生一定的閲讀理解方法的同時,更應該不時地鼓勵,幫助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自信心,讓他們要有成功感.

以上是我通過這次閲讀教學所引發的一點不甚成熟的反思.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努力做好導師,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在閲讀教學中,使學生在獲取語文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2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説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可以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的火花,而且可以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金色的草地》一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如何讓孩子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當學生感受到草地的美並想在草地上玩耍的衝動時,讓學生讀讀演演文中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快樂。隨之我又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説説此時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樣一種情景?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有的説:“草地的上空飄滿了絨毛,隨風舞動,像是跟我們捉迷藏呢!”有的説:“絨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説:“絨毛像個調皮的孩子,東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這片草地上還會玩什麼遊戲呢?”孩子們個個神采飛揚,高高舉起了手“老師,我!我!”唯恐我不讓他回答。為了讓每個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於是我讓孩子們畫一畫此時的草地和最想對草地説的貼心話。“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孩子們拿着筆揮灑着他們的想象、激情、才華……我的心情燦爛無比,原來孩子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啊!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3

在專家推門聽課的活動中,我講的是17課《金色的草地》的第一課時。我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要求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為第二課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做好鋪墊。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只要激發學生的興趣,相信孩子能在課堂上快樂的學習。通過佈置的預習作業,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內容。因此我在教學中作了課前準備,對蒲公英的生長特點及性質作了些查找。因為我們的周圍沒有蒲公英,孩子很少見到,在預習的時候要求孩子去問自己的爸爸媽媽,瞭解蒲公英。這個過程學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樂於完成。孩子們都知道蒲公英的花開放的時候是黃色的,也因此為學習課文內容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開始教學的時候,我利用課件出示一幅草地圖,問學生:“同學們都喜歡在草地上玩,你眼中的草地是怎樣的呢?你們喜歡在草地上玩些什麼呢?”就這樣學生説了很多,在草地上玩了很多的遊戲。我再出示蒲公英,孩子的興趣更濃了,我就給孩子介紹蒲公英,讓學生了解蒲公英,從而理解草地為什麼從綠色變成了金色的。

在教學中,我很注重孩子的朗讀訓練,讓孩子在想象中朗讀。先開始學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説一説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再一次體會草地明明是綠色的,怎麼變成金色的呢?通過朗讀課文,結合圖片觀察,説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從感受中體會文章中的感情,充分的朗讀課文。

通過王老師的評課指導,我覺得我在字詞的理解的方面還做的不足。王老師指出朗讀是語文外在的表現,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課堂中還應更注重讓學生想象畫面,通過抓住字詞的訓練讓學生達到有感情的朗讀。隨着新課改的實施,王老師還提出在生字教學的時候,我們不能單純的去教學生識字認字,而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把識字教學穿插在閲讀教學中。聽了王老師的話,我覺得受益匪淺啊!原來生字的教學還可以這樣做啊,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步改進。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的體會到,讀中體驗,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從而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藴涵的美。想象永遠是孩子們最樂意去做的,教師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就學來興趣盎然,教師就真正做到和孩子們同樂,教學相長。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4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的兩個小朋友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倆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遊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這種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

課文語言平實,內容也比較簡單。本組是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的第一組課文。本課的重點就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加對大自然的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那麼在設計本課教學的時候,我聯繫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以朗讀為線,讀中想象為主要的教學策略,突出語文課的特點,引導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內容的同時,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學生對草地、對大自然 的熱愛之情,並樂於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我首先創設情景,揭示課題,讓學生想象陽光普照,草地上將會是怎樣的美景呢?同學們閉上眼睛盡情的想想吧!有的説:“綠綠的草地一片生機,好象大綠毯。”還有的説:“陽光一照,這綠毯還能發光,上面就象綠寶石一樣。”那我就接着引導學生想象:“那陽光照到草地上呢?”學生説:“草地就象戴上了皇冠,就象穿上了黃燦燦、亮晶晶的衣裳。這時候草地就變成了金色的了。“

學生通過讀課文,大體上理解課文內容,我就用“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這個問題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時候,指導學生進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課文讀熟,然後讓學生揣摩兄弟倆的心理、神態,並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還可以加進有關的對話,我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不脱離課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樣化。通過表演,學生體會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金色的草地是蒲公英給草地帶來的新裝,因為有了蒲公英,草就有了神奇,美麗了,這是大自然美容師的功勞。怎樣讓學生走進草地盡情玩耍,找到發現的快樂呢?我抓住了教材的空白,給學生搭建展示的平台,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以及生活實際,盡情去領悟草地的金色之美。而學生的精彩語言遠遠超過平常之語。真可謂“給學生多大的舞台,學生就會給你多大的驚喜”。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的體會到,讀中體驗,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從而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藴涵的美。想象永遠是孩子們最樂意去做的,教師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就學來興趣盎然,教師就真正做到和孩子們同樂,教學相長。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5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説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可以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的火花,而且可以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金色的草地》一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如何讓孩子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當學生感受到草地的美並想在草地上玩耍的衝動時,讓學生讀讀演演文中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快樂。隨之我又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説説此時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樣一種情景?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有的説:“草地的上空飄滿了絨毛,隨風舞動,像是跟我們捉迷藏呢!”有的説:“絨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説:“絨毛像個調皮的孩子,東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這片草地上還會玩什麼遊戲呢?”孩子們個個神采飛揚,高高舉起了手“老師,我!我!”唯恐我不讓他回答。為了讓每個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於是我讓孩子們畫一畫此時的草地和最想對草地説的貼心話。“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孩子們拿着筆揮灑着他們的想象、激情、才華……我的心情燦爛無比,原來孩子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啊!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6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家門前的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快樂。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會合攏、張開,長滿蒲公英的草地也隨之變色。“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課文的語言清新活潑,比喻生動形象,充滿童趣。

蒲公英又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植物,尤其為我們農村小朋友所熟悉,給孩子們增添了許多樂趣。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抓住學生的那份好奇與喜愛展開深入的探討。首先從草地出發,“。。。。。的草地”你見過什麼樣的草地?展示課題——金色的草地,從而引出話題,你想知道些什麼,學生的腦袋就會隨之產生很多問題:為什麼草地是金色的?這草地和我們現在見到的是一樣的嗎?。。。。。一些疑問出現後引導走進課文,初讀課文後並檢查生字詞。在生字詞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基礎,我們班級的學生基礎較為薄弱,故在此環節上所耗的時間較長。主要採取個人讀,小組讀,小老師領讀,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編故事記住較難寫的字在一定程度上收效較好。在掌握生字詞的基礎上進行課文品讀,學生哭儀採用大聲朗讀,一來可以檢查剛才字詞教學的效果,二來可以瞭解課文內容,明白金色的草地主要是在講述蒲公英的變化。本文的重要線索是圍繞着文章的最後一段“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來寫的。你從哪裏感受到了草地的可愛,從哪裏感受到蒲公英的有趣?通過抓重點詞語來理解,並知道朗讀,促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其中的感情。在理解草地的可愛方面可以通過製作簡單表格讓學生來完成,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並在其他學生補充的過程中提高合作效能。在有趣的蒲公英的品讀中,結合學生自身玩蒲公英的經驗,提高其積極性,通過自身吹蒲公英的樂趣來感受小作者當時的心情,加深理解“多麼有趣的蒲公英!”在講述草地變化顏色的過程中,用手演示蒲公英張開、合攏,給學生以感官上的體驗,學生也一起用手演示着,原本平白的文字配上動作開始像舞蹈一樣動人。在整個過程中,始終引導孩子用聲音來傳達感情,感受文章的那份樂趣,指導個性化朗讀。

語文的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應多引導其多讀多思多想,在本文的學習品讀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如“蒲公英飛翔着,它似乎在許找自由,尋找夢想。。。。。”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無論是語言表達,還是情感積累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7

在教學的時候,我非常重視學生在閲讀中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珍視學生在閲讀實踐中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自己閲讀,自己學會閲讀——讀自己的書.力求使閲讀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在對話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在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我要求學生精讀深思,切己體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人物,分角色讀描寫哥哥(弟弟)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的語句,邊讀邊想象情景,邊讀邊體會句子中哪些詞教會你如何騙過哥哥(弟弟).接着,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一本正經,使勁,假裝打哈欠等詞句聯繫上下文理解,將生動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現於頭腦中,並通過不同的表情,語氣,動作讀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將自己獨特的體驗表達出來.

對於第三自然段的教學,則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通過學生默讀思考,小組內生生交流,全班對話,師生合作,自己解決草 地為什麼會變色這一問題,並在合作探究中讀懂課文,感受草地的有趣.

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我着力讓學生潛心品評,在多元解讀中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與文本對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在讀中體會我把蒲公英當作人,當作自己的朋友,親人,夥伴,姐妹……來愛.之後,再讓學生動筆修改,創意閲讀,把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這句話改一改(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 ),你會怎樣改 從而真切體會到我對這片金色的草地樸實,真摯如同朋友般的愛,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關係.

非常可惜的是,我在這一課時的實際教學中,還是出現了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沒有能夠突破繁瑣的理性分析,導致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

二,還是沒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對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只是讓學生在讀,演中體會文中兄弟倆對這片草地的愛,沒能及時讓文本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溝通,要是我們在這片草地上會怎麼玩 這片草地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讓學生動筆修改時,也還停留在文本中的蒲公英成了我們 ,如果能跳出文本,改成從那時起,(什麼植物)成了我們 ,我也和(什麼植物)一起 ,一起 .那將會更有助於提高學生多角度,有創造性的閲讀能力.在課文最後總結昇華時,也只是停留在文中的我對這片草地的愛和草地給我帶來的快樂,而沒有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片草地的感覺.

三,對文本本身的鑽研不夠透徹,像為什麼課題為'金色'的草地,而不是'綠色'的草地呢

不足即是起點,我會以這些不足為起點,在教學中繼續成長……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8

對於集體備課的理解,我目前的定位是個人對整個單元課文的把握加上同教材的老師的看法互相補充,以實現資源的共享。一個單元的課文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會更有利於教學效果的優化。而這需要教師提前用心地去研讀課文,去思考。在此,我把自己對於第二組課文粗淺的思考記錄在下。

本組教材是以“以誠待人”為專題編寫的。課文的內容生動、感人,從不同的角度讚美了誠實、守信等道德規範,使學生懂得誠實、守信比金錢、財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勞動去維護個人的尊嚴;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想想等。整組課文充滿豐富的人文內涵。4篇課文的語言簡潔生動,敍事條理清楚,尤其是對人物語言、行動、外貌等描寫,十分逼真,這些都是孩子們學習語文的好材料。

集體備課反思5篇教學反思《中彩那天》這篇文章我認為以下幾個點是要抓的。1、這個道德難題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説這是一個難題?從這個難中去體會父親的掙扎以及偉大;2、體會開頭與結尾之間的呼應關係;3、為什麼説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理解這個“富有”的特殊意義;4、展開想象,把車子還了之後家裏各人的想法、語言、神態等幾方面寫成一段話,用上多種對話形式。

《萬年牢》是一篇略讀課文,應引導學生在閲讀提示的基礎上自己去學習課文,重點是理解三個萬年牢的不同含義以及三者之間的聯繫,另外中心詞反覆出現也是寫文章的一個方法,這點也應該讓學生明白。

在學了這兩篇課文之後,可以佈置寫一篇讀後感,談一談人如何抵制住各種誘惑,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

《尊嚴》和《將心比心》這兩篇課文除了要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外,重點是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讓學生明白言語文字皆是有情之物,表達怎樣的情感,塑造怎樣的形象,用怎樣的語言表述才合適。

而本次習作內容為説説心裏話,我想把它作為一篇日記來做個簡單的指導,而因為我對單元作文的定位(在本單元的閲讀課中就要引導學生領會相應的寫作方法,在習作時回顧並學習運用,提高學生在作文思維拓展及結構行文上的能力),我把本單元的作文內容改為:成長過程中的一件事。竊以為這個內容比較符合本組課文的人文主題,而且此類寫事作文正好結合本組課文中關於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閲讀體悟來引導學生如何通過此類描寫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情感。另外積累一些富含人生哲理的名句,並學會運用。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9

《木蘭詩》講述了一個流傳至今的經典故事。這個故事對學生來説並不陌生,所以導入新課我就用美國動畫電影《花木蘭》中的片段,希望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共鳴,拉近學生和文言文之間的距離。另外我設計了多組競賽題目,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鞏固學生對於課文內容的熟悉程度,和加強他們的誦讀能力。

一、

抓住情節,瞭解課文

文言文語言精練,讓學生覺得沒有現代文的容易理解,學生對花木蘭瞭解甚少,所以上課之初,我從感覺形象入手,通過觀看錄像着重感受花木蘭躍馬橫槍、英勇善戰的威武形象。讓學生通過對各段故事情節的簡述感知到課文的大概內容,再通過引導學生想象花木蘭身穿戎裝的英武形象及日夜行軍的艱辛,感悟花木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優秀品質。讓學生逐漸認識到花木蘭是一位在硝煙滾滾的戰場上,馳騁沙場、英姿颯爽、奮勇殺敵、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女英雄。這是教學的基礎。

二、

深化問題,自主學習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應有學習和發展的自由。因此,我們必須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自主探索,真正實現個性的發展。在課文的複習中,我設計了一些選擇題,是對課文內容的一個深化,讓學生在自己閲讀課文的基礎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有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另外,有些題目以學生自我感悟誦讀,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對學生的誦讀有側重進行指導,並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加以鞏固,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0

《大自然你好》是張海迪給小朋友的一封信,從文章中我們看到一個用愛支撐的生命,深深感受到了“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高高飛翔。”所藴涵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生命力量。

回信從“我”年曆到“佳洛特”和小狗在院中玩耍談起,我同院的小朋友逗着他可愛的小黃狗。例如:我像他這麼大的時候,有一雙能夠跳的腿,説不定比他玩得帶勁兒,對普通人來説是多麼平常的小事。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感受一下,對海迪姐姐這樣的殘疾人有個被禁錮的身軀,對自由的渴望。通過誦讀、品讀等多種方式。

從課文中寫海迪姐姐聽説小鷗去不了舅舅家深感同情,這將孩子與大自然阻隔了。父母給小鷗的關愛猶如病魔給海迪的羈絆。在教學課文時,讓學生體會張海迪姐姐翅膀斷了,但她的心是高高地飛翔,一雙渴望自由的眼睛在黑夜裏透過玻璃注視着高遠的天空,閃爍的星星,在與他們對話、交流。是作者內心的表白,是大自然給了她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是大自然給了她帶來生活的希望我們應該真誠地向大自然高喊一聲:“我熱愛生活,熱愛美麗的大自然。”

課文講完了,感覺好了很多,自己的狀態有了改善,孩子們也精神了很多,看來問題真的是在自己身上呀!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1

《隆中對》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在本單元的前面已經學習了《陳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後面還要學習《出師表》。考慮到這一課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有利於九年級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所以我設計了以上的教學思路,總體來説效果很好。

有七、八年級學習文言文的基礎,我有意識的把教學設計進行了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通過教學實踐,我進一步體會到,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重要,如果能讓他們的思維真正活躍起來,學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會隨之大大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事半功倍。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本教學設計有不足之處;學生概括諸葛亮對策的要點時,表現為語言不夠簡練,要點不夠全面,意識不到對話所涉及到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再認真設計啟發性的引導語。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2

本節課是一節“造型—表現”領域的課程,通過教學讓學生在遊戲中感受彩墨與

宣紙的特性,體驗彩墨畫的樂趣,並進行簡單的技法練習,學會畫簡單的一組水果,讓學生在充分的藝術實踐中發揮主動性,鑑於五年級的學生對彩墨畫的繪畫形式有了一些瞭解,對彩墨畫的表現方法有了一些經驗,因此,我將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認識繪畫語言——點、線、面,學習用簡單的技法進行表現,在遊戲中發現彩墨與宣紙產生的特殊變化,體驗彩墨畫的用筆用墨方法,從而感受和體會彩墨畫特有的魅力。不足之處:作品欣賞環節在教學設計中比重過多還可精簡,將時間補充到自主探究演示環節,增加用筆、用色、用墨的技法研究,豐富學生遊戲表現的技法。

在學生多次實踐後,讓學生直接用中國畫材料去畫水果。讓他們在完全獨立的環境中去嘗試,在畫畫的過程中感受工具的使用、水墨的變化、造型的把握等等。這個階段正是學生繪畫經驗的獲得階段,這樣做有利於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等到完成後,交流發現到的問題,通過自評、互評的方式,讓他們自己認識如何解決問題。這個過程突出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對於學生的長遠利益而言是非常有益的。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3

一、三點收穫:

1.兩點“突破”。“不求完美,但求突破”作為本次教研活動的中心思想,“追求高效課堂”是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為了體現中心思想,凸現主題,我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1)教學內容的“突破”。從教材的編寫來看,因為考慮到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似乎突出了對“a÷b÷c=a÷(b×c)”的理解,而有意識地淡化了對“a÷b÷c=a÷c÷b”和“a÷(b×c)=a÷c÷b”這些形式的理解。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由於是在“解決實際問題”和“連除的運算”的背景下來研究“連除性質”的,引導學生在理解“a÷b÷c=a÷(b×c)”的本質意義的同時,不可避免會碰到對“a÷b÷c=a÷c÷b”的理解。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既成為了課堂教學規律拓展的內容,也成為了認識規律逐步完善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我有意識的設計了相關的變式題目,讓學生完整的認識了“除法性質”,還進行了有效的拓展。

(2)教學方法的“突破”。本節課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自始至終整個課堂都變成了學生表演的舞台。由學生去發現規律,探究規律,總結規律。通過學生“自己做自己講”,讓學生去傾聽學生的思想,更有代表性,更有吸引力;通過“極限挑戰”賽讓學生去體會、去感受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理解得更深刻;通過“你有困難我來幫忙”活動化解重難點,運用“互幫互學”,加強了教學針對性,讓知識落實得更到位,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2、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教學流程上我從“唱響口號”開始,設計了“小試身手”“熱身活動”“一式定音”“深化認識”“獨立解題”“你挑我講”“應用拓展”等環節,環環相扣,步步引入。特別是“熱身活動”,讓學生耳目一新,極大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慾望。“你挑我講”活動,讓平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不再在課堂上顯得無所事事,被同學選種為心中“小老師”,自然是莫大的光榮,也為他們今後更加努力學習樹立了信心。

3、關注學生的心聲,構建輕鬆愉悦的課堂。

在這個課堂上,我極大的滿足了學生表現慾望,每個學生都在課堂上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本着“學生有疑問,我們當堂就解決”,“學生有感想,我們一起來傾聽”的宗旨,我不放過教學中學生的一點一滴的異議,讓每位學生都體驗到“大快人心”之感,真正體現了口號中所提倡的“認真傾聽,大膽表現”。教學中“温馨提示語”,課結時“老師送給你們的話”,構建出了一個和諧、輕鬆、愉悦的課堂。

二、兩點反思;

1、學生“悟”得不深。在第一環節“小試身手”中,如果每位學生兩組題目都做,自己去對比,感悟,印象會更深刻;在“熱身活動”中,如果將一分鐘的比賽時間再增加一分鐘,學生的體會會更深刻;在“深化認識”中,對兩種思路分析得更透徹一點,學生對算理會理解得更深刻。

2、作為一節計算課,在各種不同形式的大量練習之後,讓熱鬧的課堂沉靜下來,安排4、5道的獨立計算練習,檢查一下教學效果,老師做到心中有數,學生學得也會更紮實一些。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4

接到要到二中講課的通知,心裏一片空白,完全沒有底。對於《合歡樹》這篇文章,雖然説已經上過一次,但總感覺上的很草率,自己尚沒有完全吃透,學生又沒有完全進入到文章的氛圍中。

有了這次失敗的教訓,我格外珍惜這次重講的機會。通過反覆的文本閲讀,我最後決定從文本出發,抓人物,分析作者筆下的母親形象和不同時期作者對待母親的情感歷程。畢竟史鐵生的文章不同於他人,每讀一次總能感受到他字裏行間的感情,總能悟出新的哲理。最後順着設計好的思路上完了這節課,總體感覺還不錯。惟一遺憾的地方是在課前預習的時候沒能將準備好的音頻朗讀和一段緬懷史鐵生的視頻展示給學生,沒有將學生帶到我預計的一種情景中去。(主要是因為二中教室還沒有安裝多媒體。)教學的遺憾同時也是一種及時生成的教學資源,我將以此不斷地激勵自己。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5

《小豬家的桃花樹》是一篇清新優美、充滿童趣的童話故事,童話中的小豬住在一個如詩如畫如仙境般優美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小豬是一隻快樂、樂於分享的小豬。小小的桃花瓣給各種動物帶來了驚喜,使人感受到快樂是無處不在的。這故事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及幼兒語言發展水平。通過這個活動可以提高幼兒語言交往的興趣,並且本次活動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那就是讓他們知道與人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及幼兒語言發展水平我設定了以下3個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體會故事中藴含的快樂氛圍,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2、創編故事。

3、認讀生字詞:小豬、河、有、快樂。

現就本次教學活動作以下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有意識地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引導他們觀察、想象、表達、表演,營造氛圍,體驗快樂,使幼兒的認識經驗、表達經驗及情感體驗得到整合。活動中,在以下方面我還得加強:

一、在教學中沒有把美的意境流露出來,沒有感染幼兒,沒有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故事的開頭有一段非常優美的話,應該準備一幅非常漂亮的畫讓幼兒結合畫面來欣賞,用激情的語言來描述畫面的美麗,幼兒就會體驗到其中的意境美。 

二、如果我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增加一個環節——製作花瓣禮物並贈送禮物,那樣的話更能讓幼兒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更能理解故事的內涵。

在以後的故事教學中,我會嘗試運用其它的教學模式,並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6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蹲踞式起跑,授課對象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了技術分解法、語言講解法及動作示範法等教學方法,並在課堂小結部分採用問題教學法進行引導,及時進行技術要點總結,加深學生的技術印象。

詳細步驟如下:

第一步,以“劉翔跨欄比賽時的起跑姿勢”為例,利用學生模仿體育明星的好奇心理,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明學習主題。

第二步,講解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與動作要點,並根據口令將技術動作分為三個環節,使學生了解學習步驟,明確學習目標。

①“ 各就位”——聽到口令後以起跑線為界,確定左右腳的位置,下蹲時右膝和左腳尖大致平行,右腳掌注意蹬地;雙手分開比肩稍寬,雙手不壓線;做好起跑的預備姿勢。

②“ 預備”——聽到口令後,雙肩稍前移,抬臀、右膝微屈,做好起跑的準備。

③ “跑”——聽到口令後,右腳掌用力蹬地,左臂快速上擺,帶動身體向前躍出後快速向前跑。

第三步,通過提問: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是什麼?每個口令對照的技術動作是什麼?你能否根據口令完成正確的技術?……。加深學生的技術印象,使學生掌握完整的技術動作。

這樣的教學步驟能夠使學生通過自身的積極參與建立清晰的技術表象,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有條不紊地掌握技術的各個環節,最後在思考與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將各個獨立的技術動作進行“組裝”,掌握完整的動作技術。這種教學過程有助於學生養成探究問題的學習習慣,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這樣的教學過程也有不足:教師講解過多、學生自主性較低、教學過程繁瑣的缺點。因此,教師在講解時要注意語言簡單明瞭、點題清晰到位、課堂調控靈活等因素,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7

優點:整堂課層次清楚,節奏快,容量大。尤其是複習鞏固四個遊戲的設計獨具匠心,從拼音到字到詞再到句,最後迴歸課文,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課件生動形象,富有童趣,充分展現了課文的思想意境美、藝術形象美、語言結構美,學生為之動情、愉快振奮、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不知不覺地獲取知識、陶冶情操。

注重課內與課外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語文與美術、音樂、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整合。

缺點:課堂上的即時評價還不夠到位,應變能力也有待加強。在這堂課上,當孩子們在給“冬”找朋友時,有個學生突然冒出“冬意盎然”這樣一個詞,我聽了馬上就説:“這個詞應該是‘春意盎然’。”現在想來我當時的處理是挺笨拙的。如果當時我能問問小朋友,你怎麼會想到這個詞的,你為什麼會覺得冬意盎然呢?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冬天的感受,這樣一來,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的情感體驗,也給了學生鍛鍊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8

對於小班幼兒來説,教師制定的規則一定要簡單,語言也一定要簡潔明瞭,以便於幼兒理解遊戲的規則,基本瞭解遊戲的玩法。在教師與個別幼兒遊戲的環節中,我能及時糾正個別發不準的音,且在幼兒基本瞭解遊戲規則的前提下,教師擔任主角指導遊戲,這一環節十分重要。教師先與全班幼兒遊戲,可以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出現,讓幼兒成為勝利者,練習遊戲中的規則性語言,並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接着,教師再與個別幼兒進行遊戲,讓每一位幼兒清楚地感知遊戲的全過程,為幼兒自主遊戲做好充分的準備。

此遊戲較適合採用讓幼兒兩兩自由結伴的形式進行活動。這樣可以讓每位幼兒都能充分地、自主地進行遊戲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練習的機會,也有利於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過程中,我從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讓幼兒自主遊戲,但並不是袖手旁觀,而是巡迴觀察幼兒的活動,瞭解幼兒的遊戲情況,並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我也把此活動有意識地穿插安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讓幼兒有更充分的時間去進行發音練習和訓練各種能力。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19

第一:在教學模式上,我們一貫採用的傳統教授文言文教學的固定模式,即:朗讀---疏通---理解---積累,在議課過程中許小豔老師提出怎樣突出重點,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節課僅僅是為了追求某種形式上的完美,還是要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穫,更讓我受益的是陳教授的做法,他也是以讀來帶動、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但陳教授絕不拘泥於讀的形式,而要求學生應讀出作者,讀出自我。與陳教授的課相比,本節課中我設計的朗讀在某些地方就顯得很浪費時間。為了這個環節,即使教學內容很簡單,即使學生已經會讀,仍要按模式照舊進行。所以教無定法,不可按一定的模式因循守舊。

第二:在導入新課時,孔令宏老師建議以古往今來讚美蓮的詩句或學生談蓮的形象等方式來導入,以此來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是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節課用什麼方式調動起學生內在的熱情,激發起活躍的思維,積極地去參與應該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同時我覺得孔老師這個提法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去挖掘文本,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樣做也未嘗不可。不過,我也不推翻我的觀點,我覺得學生的課前三分鐘演講也是一種很好的調動方式,它是學生參與課堂的一個極好的手段。

第三:對於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教學模式在議課中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的課堂一直採取的模式就是以調動學生髮現問題為突破口,我仍然認為學生髮現一個問題比老師講授十個問題都可貴。今天王坤娟老師的建議説在探究時老師是不是該適當點撥,這一點我是認同的。同時,陳教授的課也給我同樣的啟示: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對於學生挖掘不出來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以適時的引導,然後給他們以時間去體會,從而成為自己的收穫。相比較而言,我的學生在課堂上雖然説了、問了,但是真正在思想上收穫的同學不多,語文課堂應該是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而生活這個外延如此廣大,如何讓學生學會在其中採擷珍珠,為師者應該為學生指引。

第四:我想再談一點,就是觀了陳教授這節課以及通過我們的議課,我覺得我們在備課時忽略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繫。比如:三種花喻三種人,三種人的處世態度,我們如何看待等。

改進設想:

説實在話,今天心情非常激動,因為我覺得自己發現了許多問題,也看到了陳教授的課堂。覺得從明天開始自己的課堂就該改變,雖然我知道這有難度,但是那種急於改變、探討、改進的衝動卻真實湧動在心中,但我知道有些改進很難:比如如何讓語文更提高貼近生活,如何讓學生學會關注課堂、關注同伴,如何讓自己的課也有散文般隨意而有深度,散而不亂並有神,都是我的思考。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20

《飛奪瀘定橋》記敍了紅軍北上抗日途中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壯舉。表現了紅軍戰士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氣概的著名戰役。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紅軍要奪下瀘定橋的原因,和敵人搶時間。攻天險,最後奪下橋並北上抗日這一順序來寫,條理清晰環節之間銜接緊湊加之戰爭氛圍強烈,故採

用情景教學法引入課文。

1、教學時播放《長征》詩詞朗誦,“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紅軍過後盡開顏”。因為本篇課文寫紅軍為北上抗日為渡大渡河,奪取瀘定橋。剛好本詩詞和內容相吻合。加上詩詞朗誦時氣勢宏偉,音樂激昂,讓學生以聽覺上被帶入當時渡口情景中,加上播放《奪橋》錄象,學生如身臨其景之感。在播放完詩詞及錄象片段後,教師通過通畫外音“1935年5月北上抗日紅軍…同學們讓我們走進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吧!”讓學生從音樂錄象中,返回課堂為上好此課作準備。這樣學生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達到激趣之目的。

2、課文入手,題目的重點難點是哪一個(飛奪) 看了課題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為什麼飛奪?” “怎樣飛奪” “飛奪的結果怎樣”) 通 過學生學習,可以獲得很好的訓練效果。教師首先巧妙地從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切入,並從關鍵詞設問,帶出課文情節發展提綱(起因、經過、結果),即提供了一次填詞語句子的訓練機會,又延伸為主要內容的概括,展現出敍述順序,提出了分段依據,並歸結為指導學法。六項訓練任務(找關鍵詞、設疑提問、連句概括主要內容、剖析敍述順序、分段和指導學法)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可謂獨運匠心了。理清順序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主要內容(限時2分鐘)以學生的自覺性往往很差,如果用學生課堂問答形式,只有一部分教好的學生積極動腦筋完成。而大多數學生則不動腦筋,就達不到全班理解課文的目的。

3、抓住重點詞語“飛奪” 1、採用逆推法去分析紅軍“飛奪瀘定橋”須具備的條件。

紅軍北上抗日必然要從瀘定橋上過————必需奪下瀘定橋————要奪瀘定橋——必需和敵上搶時間、快速的奪下橋。在學生了解的情況下,讓學生重點理解為什麼要用“飛奪”而不用“奪下”體會紅軍面臨大渡河、瀘定橋之險,敵人的前有天險後有追兵的險境。襯托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慨。

4、播放錄象資料,使學生感受到戰爭氣勢之大、戰鬥場面激烈。同時,課件出示瀘定橋、大渡河之險。襯托奪橋之難,紅軍之英勇。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時要認真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把握好朗讀的基調——崇敬、讚頌。奪橋是一個壯舉,整個過程緊張激烈。因此,朗讀的節奏應該緊張、高亢,行軍途中,雖然路程艱險,要讀出紅軍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慨,要表現出緊迫感。

激戰的場面要讀得緊張有勢、節奏稍快。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6、閲讀延伸,展望未來,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出示一組勻城圖片(文峯塔、繁華的街道、國小幸福的生活等)讓學生自己説説自己的感受。針對以上的兩個問題,其目的是讓學生緬懷革命烈士,知道新中國來之不易,是用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我們只有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7、在教學中,安排的內容較多,時間不足。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篇21

《藍色的樹葉》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可林園園捨不得借給她,找了很多借口,最後李麗就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文章的旨意在於讓學生明白:當別人有困難時我們應該熱情相助。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以後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學生。但是,在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要圍繞文章的旨意,否則容易上成思想品德課。

都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時,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因此,我精心設計了新課的導入。課開始,我出示最常見的綠色的樹葉,並讓學生説説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樹葉?學生回答:金黃的、紅色的等,就是沒有藍色的,此時我板書課題。在揭題後,我問學生,讀完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學生自然就問了“樹葉怎麼會是藍色的呢?”於是我們就帶着這個疑問,開始了這篇課文的學習。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學生從中找到了答案:原來是林園園不願意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李麗,李麗只好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課文結尾寫着: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着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着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當同學們讀到這兒時,我問:“林園園為什麼臉紅了?”有的學生回答:“因為她覺得自己太小氣了。”有的説:“她覺得沒有把綠鉛筆借給李麗,有點不好意思。” ……我又問:“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林園園還會這樣做嗎?你從哪裏看出來?”這個問題設計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相信林園園能知錯就改,不要把她當成批判的對象。“如果是你,你願意把綠鉛筆借給李麗嗎?”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當我遇上困難沒人來幫助我的時候,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使他們深刻地體會到:他人有困難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是多少的重要,並使之成為一種習慣。“那你們想對林園園説些什麼呢?”這一説話訓練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本課教學,識字環節較紮實,通過多種形式反覆朗讀,如:小老師領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齊讀等,學生掌握較好。但也存在了許多不足之處:

1、導入新課時,老師問:“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樹葉?”學生説見過黃色的、紅色的樹葉,此時還應引導學生聯繫季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如:春天有綠色的樹葉,秋天有黃色的樹葉……語文課,就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

2、整節課之中,讓學生自由讀文過多,要在讀書的形式方面多變化。低年級的孩子,不太適合這種集體的自由讀文,教師也不便於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

3、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教師的引導要進一步細化。在幾名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小聲地説”“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詞,是訓練低年級的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範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4、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學生讀書時拖音、低着頭讀書、不認真聽別人發言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改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e7jjg3.html
專題